更新日期:2010/06/04 01:06:38
學習次第 : 進階
日期:2010/06/04 01:03:46 喇嘛網 編輯部 報導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42-1講)
CD(下)奢摩他 5-3 達賴喇嘛尊者傳授/蔣揚仁欽中譯
如是初得攝心所緣之量,謂先次第明了攀緣一頭二臂,身體餘分及二足相,其後思惟身之總體。心中若能現起半分粗大支分,縱無光明應知喜足,於彼攝心。所以我們在觀佛像的時候,以一個總相來作觀修,這個總相並不一定說要很細微的部分,如果我們一直觀想太細微、太細微的一個部分的話,那也有可能會產生障礙了。當然一開始的時候,我們要好好的看,甚至於我們也可以用眼睛好好的去看,後來在正修行奢摩他的時候,最主要是用意識去緣取。可是如果是初學者的話,其實眼睛和意識,同時間去緣取,也是沒有過失的,因為我們很容易會隨著這種掉舉還有沈沒,所以會去轉移焦點,或者是看不清楚我們要緣的所緣境。所以以初學者來講,像有其他的《廣論》的教授裡面也有說到,因為初學者不懂的緣故,或者是還沒有習慣,還不懂得善巧的緣故,所以用眼睛好好的去觀照,用心也同時間去憶念,這兩種的方式來作觀修。所以一開始我們仔細的看,好好的看,看完之後,如果是以意識來作主要的一個緣取的話,那就緣取在一個總相上,那時候就不用太挑剔的去找說,這很細微的部分,否則的話我們就沒有辦法定在一個所緣境上了,又有這種的危險。
此中道理,若以此許猶不為足而不持心,欲求明顯數數攀緣,所緣雖可略為顯了,然非僅不得妙三摩地令心安住,且障得定。所以變成我們的所緣境,一直在變來變去,因為如果一直太注重細節的話,像手的姿態、腳的姿態、衣服還有他的法器什麼等等,如果太細節我們去注意的話,變成我們沒有去緣佛像了,會有這種危險。又若所緣雖不明顯,然於半分所緣持心,亦能速得妙三摩地,所以雖然我們沒有看得非常細微的手的一個法印,或者是身體的一個姿態,或者是很細微的身體的某一個部分,可是卻一直緣這個總相的緣故,也是能夠快速的獲得奢摩他的,在此妙三摩地就是指奢摩他,次令明顯其明易成,此出智軍論師教授,極為重要。這是很重要的一種,教導我們如何觀修的一個方式。宗大師最主要是引用,智軍論師所說的一個教授來解說的。
(359頁)又所緣境現顯之理,雖有二種四句之說,「有二種四句之說」有些人說明顯和堅固之間的差別,明顯不一定堅固,堅固不一定明顯,兩者皆是,而兩者皆不是等,有說到這種的一個差異。但是宗大師在此回答到,然由補特伽羅種性別故,種種無定行相現顯有難有易,有些人很容易發起,有些人卻很難看到,即已現中有明不明,此二復有堅不堅固。若修密咒天瑜伽時,也就是說本尊瑜伽的這種觀修的話,天之行相定須明顯,乃至未能明顯之時,須修多種明顯方便。如果是作本尊瑜伽的一個觀修的話,那就不應該只是在總相上而滿足了,我們就要觀細微的像是法器還有手勢等等,很細微的部分都要去作觀修,此中佛相若極難現,於前隨一所緣持心,以此主要在得止故。如果我們對於這種佛像的所緣境,真的很難去作觀修,那可以在之前任何一個所緣境上而來作觀修也是可以的,我們這樣觀修的原因,最主是為了獲得奢摩他,所以不一定說一定要緣佛像。
又緣像修,若像不現任持心者,不能成辦所樂之義,故須行相現而持心。又緣總身像時,若身一分極其明顯可緣彼分,若彼復沒仍緣總像。若欲修黃而現為紅,顯色不定;或欲修坐而現為立,形色不定;或欲修一而現為二,數量不定;或欲修大而現為小,形體不定;則定不可隨逐而轉,唯應於前根本所緣為所緣境。那我們在觀修佛像的時候,那一個對我們看的是最清楚的,就針對這個像而來作觀修了,就要固定了,不要說變來變去。本來要觀黃色的佛像,突然變成紅色的;本來觀小的,突然變大的;本來是要觀有坐姿的,可是突然變成好像站起來的佛像等,這樣的話,就變成我們的所緣境一直在變化了,這樣的話又會變成修禪的一種障礙,這是要去注意的。
申二、心於彼所緣如何安住(分三)
酉一、立無過規
酉二、破有過規
酉三、示修時量
酉一、立無過規
此中所修妙三摩地具二殊勝:一、令心明顯具明顯分,在此達賴喇嘛雖然沒有說到,但是我多作補充的話,在此的藏文叫做「甚拿木」,「甚」就是明顯的意思,「拿木」是強而有力的意思,在此的「強而有力」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抓得緊緊的,心去抓境的時候,抓得緊緊的,或者是非常有精神的意思,「拿木」也可以這麼解釋,就是讓心很有精神,不只是看境看得很清楚以外,心本身的層次或內心的狀態來講的話,是非常有精神的狀態,這個叫做第一個,「甚拿木」也就是令心明顯分的意思。在此的明顯分,以藏文直接翻譯過來是這樣的意思。
二、專住所緣無有分別具安住分,所以要成辦奢摩他的話,必須要具有這兩者的功德,明顯分以及安住分,所以明顯分不只是澄淨以外,還必須具有抓緊境的能力。有於此上加樂為三,還有另外一種的說法,就是在明顯分和安住分上面,就多加一個樂,所以三者。餘有加澄共為四者。又另外一派又多加一個澄,澄淨,而總共有四者,說到這四德。那這樣變成要修學奢摩他的話,所需要的功德又變成太多了,所以叫做有過。「有過、無過」的意思就是說,有沒有超過,本來只需要兩個,可是現在多加了兩個變成四個,就是有過的過患了。
所以宗大師說「立無過規」的意思就是說,在獲得奢摩他的時候,在什麼樣的標準下,才有辦法真正的達到奢摩他的所學。所以在此宗大師分析到,然澄淨分初殊勝攝,不須別說。如果講到澄淨的話,因為在第一個已經說到具明顯分,所以在此若多加第四個的話,是沒有道理的。如果是第三要加樂相的話,適悅行相喜樂之受,是此所修定果,非初靜慮未到分攝定相應中所能生起。如果講到快樂的樂相的話,是由定所生的一個果,而並非是一切定相應必須要的一個條件,為什麼呢?像是三乘功德最勝依處第四靜慮三摩地中,就是說在入根本定的時候,尤其在現證空性的話,在現證空性的那個心,要依三界哪一種所攝的心最為合適?用欲界心的話,不可能,因為欲界心太過粗糙,所以用欲界的心去緣空性,現證空性的話,這沒有辦法成辦。非想非非想天的心,太過細微。太過細微的時候,又變成不明顯,因為它太細了。
可是在密宗的話,卻不會有這個問題,因為密的時候,心雖然是很細微的狀態,甚至於最細微的狀態,可是卻具有大樂。由大樂的緣故,所以心它不會不明顯,因為隨著大樂的力量使心明顯,可是這個同時又能夠非常細微,所以跟非想非非想天是不同的。所以非想非非想天的話,是止力勝過於慧力,所以不明顯的緣故,不適合修學空性。無色界的禪定,都是止力勝過於慧力的,可是三禪以下的心,三禪以下的禪定,都是慧力勝過於止力,所以變成又不算是一個最佳、最好的一個狀態,因為它的慧和止,也就是觀和止的這兩者的力量,並沒有適中、剛剛好。所以唯有第四禪定,它的止力、還有它的慧力是剛剛好,不多不少,互相的相同。所以在這種的情況下,而來現證空性的話,是最好的狀態,所以在第四禪定的相應受裡面,並沒有說到樂受,所以樂相不應該是屬於妙三摩地所應有的一個條件。所以在此說到,三乘功德最勝依處第四靜慮三摩地中,皆無身樂心樂相應而起,故此不說。極明顯分,雖於無色地攝少數定中亦不得生。
針對這句話「雖於無色地攝少數定中亦不得生」的意思,一般任何的禪定都要有明顯分,可是在此的極明顯分,因為宗大師多加一個「極」字,所以「堪顛那旺朵千」這位大師曾經有作這個解釋,在非想非非想天的這個無色禪來講的話,雖有明顯分,可是卻沒有像一開始獲得奢摩他,那時候的明顯分,所以這種的極明顯是沒有的,作這樣的解釋。然如莊嚴經論云:「靜慮除無色。」除少獲得自在菩薩,餘諸菩薩皆依靜慮地攝正定引發功德,故說明顯殊勝無有過失。
三摩地需要的是明顯分,以及安住分的話,那三摩地最大的障礙是什麼?沈沒還有掉舉了,在此直接翻譯應該是沈沒而不是昏沈,(360頁)昏沈(沈沒)能障如是明顯,掉舉能障無分別住,沈掉二法為修淨定障中上首,亦即此理。因為沈掉這兩個障礙,是所有禪定障礙當中,最主要的一個障礙,所以在此說到這兩者,沈沒還有掉舉。故若不識粗細沈掉及雖識已,不知淨修勝三摩地破彼二軌,況云勝觀,若不了解什麼叫沈沒,還有掉舉,或者知道了,不知道如何去對治的話,即奢摩他亦難生起,連奢摩他都沒有辦法生起了,更何況是毗缽舍那呢?故智者求三摩地,於此道理應當善巧。沈掉乃是修止之違緣,違緣及破除之方法皆於下說,故此當說修止順緣引生三摩地之理。
此中三摩地者,什麼叫做三摩地?什麼叫做禪定呢?也就是,其實禪定、三摩地是個心所,作用是什麼呢?讓自己的心,安住在一個所緣境上,這個就是禪定的作用,也叫做三摩地,是一個心所。謂心專住所緣,復須於所緣相續而住。此須二種方便:一、於根本所緣令心不散,二、於已散未散、將散不散,如實了知。
初即正念,次是正知。所以要幫助這個禪定增長的話,最主要來自於兩個,第一個正知,第二個正念。正念使得內心不會散亂,而去安住在這個所緣境上,安住的時間能夠讓它相續長久。透過正知,正知又可以分聰明的正知,還有比較反應遲鈍的正知。反應遲鈍的正知就是已經發生了散亂了,後來才知道的,這種的正知就是比較遲鈍的正知了,反應比較遲鈍。比較聰明的正知,是還沒有發生之前,會有警告作用的,「會有可能會發生喔!會有危險喔!這樣會有危險喔!」像這種正知,就是比較聰明的正知了。
如莊嚴經論釋云:「念與正知是能安住,一於所緣令心不散,二心散已能正了知。」若失正念忘緣而散,於此無間棄失所緣,故明記所緣念為根本。由此正念於所緣境住心之理,謂如前說明觀所緣。若能現起最下行相,令心堅持,令心策舉,即此而住莫新思擇。念如集論云:「云何為念?於串習事,心不忘為相,不散為業。」此說具足三種差別,所以在此先針對正念和正知,兩種不同的順緣而來作解釋,先講正念的部分。什麼叫做正念呢?正念具有三者的差別:一、所緣境之差別,先未習境,念則不生,故說於串習事,此中即令現起先所決定所緣之相。這是它的所緣境,也就是所謂的念的意思,就是之前要知道的東西,我們才有辦法念,我們才有辦法憶念,如果之前都完全沒有接觸過,完全不了解的話,如何來的憶念,這是沒有辦法的,所以之前一定知道。而且越熟悉的話,念就越清楚,憶念得越清楚。所以「於串習事」熟悉的內涵,這是第一、所緣差別。第二、行相差別者,謂心不忘,即心明記其境,要去看到什麼呢?就是看到這個境,讓自己的心明顯的去看到,此中謂不忘所緣。
(361頁)言不忘者,非因他問或自思察,僅能記憶師所教示所緣如此。在此的「不忘」的意思,並不是說他人來問,或者自己透過思察之後,想起了原來善知識的教授是如此,以這種方式而去說的不忘念,不是這個意思的。在此的不忘念,是什麼意思呢?是須令心安住所緣,相續明記無少散動,在此不忘的意思,是不轉移焦點的意思,讓自己的心,於一個所緣境上長時間的安住在這個境,在這中間不要讓心轉移到其他的焦點,這個是在此的不忘念的意思。
能生散亂其念便失,故於所緣安住心已,須起是念已住所緣,次不更起重新觀察,相續將護此心勢力,是修念心最切要處。所以一旦我們的心,擺在要緣取的善所緣上的話,就要儘量的使我們的心,看有沒有辦法在這個善所緣境上的時間拉長,讓它去延伸,越長越好,這一種的修行方式,這種的訓練方式,就是修正念的一個最有效的方式了,所以此乃修念心最切要。這個正念的作用是什麼呢?作業差別者,謂從所緣心不餘散,如是調心令住所緣。它的作用就是使我們的心,不要轉移到其他的焦點,不會去散亂了。就像什麼呢?就像一個調象師,他為了要去制伏這隻狂象,所以會用非常堅牢的一個樹幹,用很堅硬的繩子,來綁住這隻狂象。如果這隻狂象不聽的話,即以利鉤來數數治罰,而令這隻狂象獲得調伏。所以同樣的道理,我們的心就好比這隻未曾調伏的狂象,正念好比繩子,所緣境好比非常堅硬的樹幹,如果心不聽話的時候,就以正知的一個利鉤來數數治罰,所以在此宗大師說到:
如調象喻,譬如於一堅牢樹柱,以多堅索繫其狂象,次調象師令如教行,若行者善,若不行者,即以利鉤數數治罰而令調伏。如是心如未調之象,以正念索縛於前說所緣堅柱,若不住者,以正知鉤治罰調伏漸自在轉。「漸自轉性」就是讓他變成聽我們的,讓自己可以去操控自心的意思。如中觀心論云:「意象不正行,當以正念索,縛所緣堅柱,慧鉤漸調伏。」修次中篇亦云:「用念知索,於所緣樹,繫意狂象。」前論說正知如鉤,後論說如索亦不相違。其實這並沒有相違,為什麼呢?正能令心於所緣境相續住者是明記念,正知間接亦能令心安住所緣,謂由正知了知沈掉或將沈掉,依此能不隨沈掉轉,令住根本所緣事故。
又如世親菩薩亦說,念知俱能令心住所緣故,又說依念生定及說記念如索,正於所緣相續繫心。故修念之法即修能引三摩地之主因,念之行相為定知相,故修定者若無定知之相,唯憨然而住,心縱澄淨然無明顯定知。所以澄淨和明顯是不同的,澄淨就是把境看得清楚,可是明顯是沒有精神,也就是說他的反應要非常的敏捷,不是遲鈍的那種感覺,在此的明顯分,不只是澄淨以外,還要有一種反應非常敏捷的一個作用,很有精神的這種感覺。有力之念定不得生,亦未能破微細之沈,故三摩地唯有過失。
所以如果沒有明顯分的話,那是沒有辦法破除細微的沈沒,因為細微的沈沒,會使我們的心感覺好像一種鬆鬆的感覺,好像有一點像是懶懶的感覺。所以雖然我們在修禪的時候,可以清楚的看到境,而且這時候安住分也非常的堅定,就一直住在這個境上,可是內心就是有一點懶懶的,好像提不起心力的這個時候,那個叫做細微沈沒。所以如果在這樣長時間的去修學這種禪定的話,變成沒有修到禪定,反而變成了修學了細微沈沒,這樣的話會容易忘念,而且會使我們的智慧形成一種很大的阻礙,所以會讓我們變成反應不敏捷。原本反應很快的人,就是因為這樣觀修的緣故,變成反應不快了,沒有什麼智慧了,會有這種的危險。
又全不住像等所緣,唯修無分別心者,如果沒有修學佛像,還有其他上述所說的像是淨行所緣,或者淨惑所緣的話,我們只是想要修學無分別心的話,那也是按照之前的方式,我們要去憶念如何修學奢摩他的一個教授,所以亦須憶念住心教授,令心於境全不分別。所以讓自己的心想說,我什麼都不要去想,次則令心不流不散,令不流散,在這個「我什麼都不要去想」的這個境界當中,讓自己的心不要去轉移其他的焦點,跟所緣境無有相關的內涵,義同正念,這樣去修學也是可以的,只是他的所緣境變成了無分別,或者無有作意而已,明記所緣,故仍未出修念之規。如彼修者,亦須修習具足定知有力之念。
酉二、破有過規
(362頁)第二、破有過規。有此邪執是所應破,謂「若如前說策舉其心無分別住,雖無少許沈沒之過,掉舉增上,現見不能相續久住,若低其舉緩其策,現見住心速能生起。遂謂此方便是大教授,發大音聲唱言善緩即是善修。」所以就是有一派,具有這一大邪執,就是說內心的層次來講的話,如果內心的起伏太過於高,那很容易產生散亂。所以為了使我們能夠培養安住力,所以應該使內心的層次降低,不應該讓它起伏太高,一直保持一種低沈的一個狀態的話,很容易修學止、培養止力,這樣的話才有辦法快速的成就三摩地,所以又說到這是修禪的一個大教授。宗大師在此回答說,此是未辨沈修二法差別之論,這是不了解沈沒的過患,把沈沒認為是一種禪定的觀修,他不了解這兩者之間的差別,所產生的一種謬論,以無過定,須具前說二種差別,沒有過失的奢摩他,必須要遠離沈沒還有掉舉,非唯令心無分別住一分而足。真正的奢摩他,並不是說,只有透過無分別住,或者是止住的這個單一的因緣就能夠滿足。若謂於境令心昏昧可名為沈,在此以藏文直接翻譯過來的話,應該是說,於境心有一點提不起心力的一個感覺,不應該講「昏昧」,應該是「懶懶的、提不起心力」的這種感覺,這個叫做沈。今無彼暗內心澄淨,故三摩地全無過失,此乃未辨昏沈二法差別之言。所以就是有一派的人說,如果我們把境看得很清楚的話,就遠離了沈沒了,所以只要有澄淨分,還有安住分的話,三摩地就沒有任何的過失。所以宗大師在此回覆說,此仍未辨昏沈、還有沈沒兩法差別所說的謬言。昏沈和沈沒是不同的,所以很多人會認為說,我把境看得很清楚了,所以我沒有沈沒,錯了!光是看清楚,光是有澄淨分是不夠的,還要有明顯分。明顯分就是讓內心非常有精神的這種感覺。下當廣說。
故若太策舉雖能明了,由掉增上住分難生,若太緩慢雖有住分,由沈增上又不明了,其不墮入太急太緩,緩急適中界限難得,這一種的界限是非常難得,故極難生俱離沈掉妙三摩地。所以奢摩他生起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我們內心的這種起伏高低,很難控制。一點點高的時候,就容易產生掉舉,很容易散亂;可是稍微低一點的時候,又很容易產生沈沒。所以這種也沒有太急,也沒有太緩的這種適中的界限,很難去抓到。所以如同大德月云:「若精勤修生掉舉,若捨精勤復退沒,此界等轉極難得,我心擾亂云何修?」
精勤修者,謂太策舉,如果內心,心的層次太高的話,策則生掉,很容易產生掉舉,若捨策勵太緩慢者,太低的時候,又容易內心往內收攝的緣故,而產生沈沒,心住其內復起退沒。義謂俱離沈掉平等安住,心於此界平等而轉實屬難得。佛靜釋云:「言精勤者,謂於善品發起勇悍,策勵而轉。」又云:「由見掉過捨其精勤,棄其功用心於內沈。」
(363頁)悔讚又云:「若勵力轉起掉舉,若勵緩息生退沒,修此中道亦難得,我心擾亂云何修?」其釋中云:「若起功用勵力運轉,便生掉散摧壞其心,從功用中心不得住,若如是行即是過失。為遮此故,緩息勵力運轉之心,棄捨功用,則由忘所緣等之過失,令心退沒。」故說遠離沈掉二邊,修此中界,平等運轉妙三摩地極屬難得,「平等運轉」的意思就是說,保持一個不急以及不緩,剛剛好適中的這種平等運轉的奢摩他,確實非常難得。若可太緩,如果只是太緩的話,那根本不會說很困難,如果按照另一派所說的,只要內心緩的話,只要是我們的心低沈一點,往內收攝,就能夠修學禪定,這麼簡單的話,那根本就不困難。可是並不是如此,所以若可太緩,則無難故。就沒有什麼困難了。
又說從緩發生沈沒,則以此理修三摩地,顯然非理。又極緩心僅明澄分,猶非滿足須策勵相,如無著菩薩云:「於內住等住中,有力勵運轉作意。」此於九種住心方便,初二心時,作如是說。至於九住心,還有運轉作意,因為後面會看到,所以在此不多作解釋了。修次初篇云:「除沈沒者,當堅持所緣。」修次中篇云:「次息沈沒,必須令心明見所緣。」言心明見,故非說境略明顯。所以在此的明顯分、明顯分,不是說把境看得清楚而已,是說心相極顯極堅,不只是很明顯以外,在此的「堅」是綁得緊緊的意思,抓得很緊,而不是說它堅固不動的意思。堅固不動是止住分、安住分,在此是針對明顯分而去作解釋的。所以在此的藏文的「唐木」的意思就是緊緊的抓住,而不是說不散亂、不動搖的這種堅固的意思了。修念之規此為最要。未能知此盲修之相,謂修愈久忘念愈重,如果不了解細微沈沒,認為說看清楚,而且我的內心也安住在這上面,這叫做修奢摩他的話,變成修越久忘念則越重,擇法之慧日返愚鈍,有此多過反自矜為有堅固定。對啊!會有這種的危險。
若謂如前以念令心住所緣已,爾時可否分別觀察於所緣境持未持耶?如果我們以正念讓自己的心,擺在這個所緣境上,可是這時候我們可不可以觀察說,我們的心有沒有剛好抓住這個所緣境呢?於是宗大師回答說:答:定須觀察,一定要這樣作的。如修次中篇云:「如是於隨樂所緣安住心已,後即於此等住其心,善等住已,即應於心如是觀察,為於所緣心善持耶?為沈沒耶?為外散耶?」此非棄捨三摩地已,如是觀察,是住定中觀其住否根本所緣,若未住者,當觀隨逐沈掉何轉,非纔住定時太短促亦非太久,是於中間時時觀照。若於前心未盡勢力,修此觀察,能生心力相續久住,亦能速疾了知沈掉。
尤其是初學者來講的話,我們想說要緣這個所緣境,假設是緣佛像的話,我們以正念讓自己知道說,我的心現在在想佛像。在想佛像的這中間,是不是需要反覆的,又讓另外一種心提醒自己說,我有沒有在想佛像呢?如果是初學者的話,一定要這樣作,而且這是很重要的。否則的話,自己隨著散亂而走,過了很久之後才會發現,要不然我們就沒有辦法知道了。所以透過這種中間的反覆的提醒,我們才可以馬上的,當我們的心隨著散亂而走的時候,才能馬上抓到,否則就會隨著散亂,最後浪費了許多的時間。
(364頁)然能時時憶念所緣而修者,必須有力相續運轉正念之因,故應修念。如聲聞地云:「云何心一境性?謂數數隨念,同分所緣流注無罪適悅相應,令心相續,名三摩地亦名為善心一境性。何等名為數數隨念?謂於正法聽聞受持,從師獲得教授教誡,以此增上,令其定地諸相現前,於此所緣正念流注隨轉安住。」辨中邊論釋云:「言念能不忘境者,謂能不忘住心教授意言之增語。」故修正念為於所緣滅除忘念,能滅之明記所緣者,謂所緣意言即是數數作意所緣,譬如恐忘所知少義,數數憶念即難失忘。故若時時憶念所緣,是生有力正念所須。就像我們不想要忘記一個內涵的話,我們會反覆的去想起,這相關的事宜。同樣的道理,在觀修禪定的時候,反覆的去提醒自己,「啊!有沒有緣善所緣?」這是很重要的。於所緣境攝心不散而正觀察,是生有力能覺沈掉正知方便。若謂此等皆是分別而遮止者,應知難生有力正念正知。如果覺得說,啊!我在觀修禪定的時候,反覆的提醒自己,這個叫做散亂,這個叫做執相,這個叫做執著,不應該這樣子的話,那我們就不會生起強而有力的正念、正知了。所以以初學者來講的話,要反覆的提醒自己「我有沒有緣善所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