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08 20:00:52
新聞單位 :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2/01/08 19:59:35   編輯部 

菩提道次第略論九之二 甘丹赤巴2010

宗喀巴大師造 甘丹赤巴尊者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共下士道 念死無常》

丁二、於彼正取心要之理(分三)

戊一、於共下士道次修心(分三)

己一、正修下士之意樂(分三)

庚一、生起希求後世之心(分二)

辛一、思惟此世不能久住隨念將死(分四)

壬一、未修念死之過患

壬二、修習之勝利

壬三、應生何種念死之心

壬四、修習念死之理

辛二、思惟後世將生何趣、二趣苦樂

庚二、依止能生後世安樂之方便

己二、生此意樂之量

己三、遣除此中邪執

戊二、於共中士道次修心

戊三、於上士道次修心

壬一、未修念死之過患(71頁)

接下來我們看第二個科判,「於彼正取心要之理」,分三:一「於共下士道次修心」,二「於共中士道次修心」,三「於上士道次修心」。所以在科判當中,下士道跟中士道的部分,加上了「共」的這個字,而在上士道的部分,並沒有加上「共」的這個字,這個內容在之前,已經簡略的為各位作了介紹。首先我們看到第一個部分,「於共下士道次修心」分三:一「正修下士之意樂」,二「生此意樂之量」,三「遣除此中邪執」。第一個部分「正修下士之意樂」分二:一「生起希求後世之心」,這個部分最主要的內容就是提到了,在今生以及來生,這兩者當中,我們必須要以來生為主。因為來生的時間是漫長的,今生的時間是有限的,所以這兩者當中,我們必須要以來生為主,因此對於來生我們必須要生起強而有力的希求。更進一步的,以此作為基礎,才能夠對於解脫或者是佛果,生起希求之心。所以這個部分提到的是,生起希求後世之心。二「依止能生後世安樂之方便」,如果想要在來生獲得安樂,這時候我們就必須要去找尋,能夠讓我們來生獲得快樂的方法,因而提到了第二個科判「依止能生後世安樂之方便」。

首先第一個部分,「生起希求後世之心」:分二,一「思惟此世不能久住隨念將死」,二「思惟後世將生何趣、二趣苦樂」。第一個部分,我們必須要先思惟,在今生雖然當下我們是活著,但是沒有辦法避免的,是我們都必須要踏上死亡的這一條路,所以我們必須要在心中不斷去憶念「我即將會死」的這件事情。並且我們在死之後,還是必須要繼續的投生,我們所投生的地點,不外乎就是善趣以及惡趣。如果投生在惡趣當中,我們必須要承受什麼樣的苦,在這個部分就會作介紹。如果不想要在來生承受惡趣之苦,在今生我們就必須要皈依三寶,因此在無常之後,介紹的是三惡趣苦;在三惡趣苦之後,介紹的是皈依三寶。首先我們看到第一個部分,「思惟此世不能久住隨念將死」分四:一「未修念死之過患」,二「修習之勝利」,三「應生何種念死之心」,四「修習念死之理」。

提到死的這件事情,其實我們大部分的人,應該說所有的人都知道,自己有一天都會死,應該不會有人覺得,我這一生絕對都不會死。所以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會死,但是為什麼我們內心當中,都會有一種念頭,覺得:我今天不會死,我暫時都還不會死,這是因為我們與生俱來的一種「常執」。也就是俱生的常執影響著我們,讓我們覺得在毫無理由的情況下,會覺得「我今天是不會死的」。但是如果別人問你說:你憑什麼說你今天不會死?你應該講不出一個原因,講不出一個理由。所以這就表示,這是我們過去所留下來的一種習氣,讓我們在今生當中,面對我們自己的時候,會覺得「我在今天是不會死的」,甚至「我短時間之內是不會死的」。所以人一定會死的這件事情,其實不需要閱讀佛經,我們每一個人都知道。我們不僅知道「我們一定會死」,我們也知道「我們什麼時候死,並不是我們自己能決定的。」

為什麼我們能夠知道這一點?因為張開眼睛我們看到的,不都是這些現狀嗎?所以在死的那一刻,也知道我們周邊所擁有的這一切,對於我不死而言,不會有任何的幫助。所以念死的這個內涵,不管是「思惟決定死」,或者「死無定期」,或者是「在死的那一刻,其餘的法對我都沒有幫助」的這些內涵,我們每一個人都了解。但之所以我們在了解的情況下,還是會不斷的生起常執,這是因為我們被內心當中的顛倒執著所染污。之所以會有顛倒執著生起的緣故,這是因為我們過去所留下來的習氣,讓我們與生俱來的這樣的一種能力,也就是不斷的執著「我是常法,我是會存在的」,所以也就是因為這樣的一種常執,而帶來了種種的過患。

首先我們看到第一個科判,「未修念死之過患」,其實這個部分,它的內容不會很困難,但是要生起如理的念死之心,卻是非常困難的。首先第一個科判當中,最主要的內容分五:第一個部分,「心執不死方面是損害之門」。今後最終將死之念,雖皆共有,然日日中,乃至臨終皆起是念:「今日不死,今亦不死。」雖然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我這一生一定會死」的這個念頭,但是在每一天,甚至在臨終前都會生起一種想法,覺得說「我今天還不會死」,到了明天你還是會生起「我今天也不會死」的這種念頭。其心終執不死方面。我們的心,無時無刻都是執著著「我今天不會死」的這一點。

第二個部分,「希求後世之心,也會被這樣的一顆心所遮蔽。」若不作意彼之對治,而為如是心所遮蔽,便起久住現世之心,而云:「需此、需彼。」如果我們對於這一點,在內心當中沒有辦法生起對治,而被這樣的一顆心所遮蔽的話,此時我們的內心當中,就會生起我能夠長時的安住在現世的這種心態。而更進一步的,你就會覺得,這個東西我也需要,那個東西我也需要。僅數思惟現世引樂、除苦之方便,這時候我們的所想,都是想著今生該如何成辦安樂,該如何去除今生的痛苦。不生觀察後世、解脫及一切智等大義之心,我們心心念念都是想著今生,就不會去觀察我的來生,或者是對於解脫,以及一切種智的這些殊勝果位,我們是不會去觀察,也不會生起希求,是故不令趣入正法。 

第三個部分,「縱使有希求心,但是力量也很微弱。」絕大部分的人,由於內心生起常執的緣故,所以不會想到修法。縱使有一些人他想要去修法,但是會有以下的這個問題。縱有一時趣入聞、思、修等,然亦僅為現世利故,任作何善力量微弱,使有一些人,他想要更進一步的去作聞思修,但是他內心由於沒有念死的緣故,他所想的還是以今生為出發點。比方說,有一些人他學習佛法,雖然所學的內涵是佛法,但是由於他沒有念死,心心念念想的都是,「我應該要用什麼樣的方式,才能夠獲得他人的利養恭敬,我應該為他人宣說什麼樣的法類,才能夠讓我的名聲遠播。」這時候他所想的,都是以今生為出發點。所以在此同時「任作何善力量微弱」,他不管作什麼樣的一種善行,他的力量都是非常微弱的。甚至說如果我們的出發點,都是以今生作為目標,不管是說法、聞法,作任何看似善行的行為,其實它的本質都是惡業。復與惡行、罪過伴隨而轉,這時候我們所行的善行當中,都是伴隨著各種的惡行,以及種種的罪過。故未摻雜惡趣因者,實為稀少。

第四個部分,「縱使是為了後世的義利,但會不斷的推延。」有一些人他覺得「我的年紀還小,所以我以後再修就可以了。」有一些人會覺得「我現在有很多的事情要忙,等我忙完再修就可以。」甚至有一些人他會認為「我現在身邊的錢還不夠,等我多賺一點錢,我再來修行也還不遲。」所以這時候就會有以下的這些問題。縱能緣及後世而修,然不能遮於後時修之推延懈怠,有一些人,雖然他所想的,是以來生作為出發點,但是由於沒有念死的緣故,他會覺得「我雖然需要修法,但是我在之後修就可以了。」遂以睡眠、昏沈、雜言、飲食等事,散亂虛度時日,所以在他的生活當中,絕大部分的時間,都是睡眠、昏沈,或者是胡說八道,或者是吃東西等等的一些事情,以這樣的一些行為來度過他的一生。其實這些行為,跟我們日常生活的行為是沒有什麼兩樣的,故不能以大精進心如理修行。

第五個部分,「由常執它能夠引生貪瞋等煩惱,並作種種的惡行。」非唯如此,不僅有以上的這些過患,為求現世圓滿,故諸煩惱及彼所引惡行漸次增長。由於我們的所求,是以現世為目標,所以在此同時,我們會生起各式各樣的煩惱。並且在此同時會造作許許多多的惡行,令其背棄正法甘露,引入惡趣,故有何過較此為惡?這一點在《四百論》當中有提到,四百論》中亦云:「若有三世主,自死無教者,彼若安然睡,豈有惡過此?」雖然這個偈頌當中,只有短短的四句話,但是它的內涵是相當的深奧,而且是值得我們去思惟的。

我們提到了「死主」的這個名詞,其實是不是真的有一個人,他叫作「死主」?或者是有一個鬼,他叫做「死主」?並不是。所謂的死主,最主要的就是因為,我們是藉由業以及煩惱的力量投生的緣故,所以也會在被業以及煩惱所牽引的情況下,不得不面對死亡的到來,所以我們對於這樣的一種狀況,我們稱之為是死主。死主他是掌控三界的,不管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一切的有情都在他的掌控當中,因此第一句話裡面就提到了「若有三世主」,他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當中最有權力。「自死無教者」這當中的「自」所指的意思是什麼呢?我們都會死,而且當死主來臨的時候,他是直接的宣判我們就必須要死了。他不是間接的,也不需要透由其他人來告訴他,來指使他,他直接就可以讓我們死。如果今天有一件事情,是上級所交代下來的話,這時候是下面的人在做,雖然他是直接的去辦這件事情,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找到管道,賄賂上面的人,說不定我們就能夠逃過一劫。但是死主卻不是如此,他是直接的讓我們死,而且他直接讓我們死的方式,「自死無教者」他是不需要聽別人教唆,不需要聽別人使喚的,他自己本身就有能力來決定他要怎麼作。所以他不僅能夠掌控三界,而且他能夠直接的宣判我們什麼時候死,所以這當中就提到了「自死無教者」。「彼若安然睡,豈有惡過此?」在這種的一種情況下,如果我們在睡的同時,還能夠非常安然的入睡的話,這不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嗎?

入行論》中亦云:「須捨一切走,我未如是知,為親非親故,而作種種惡。」需要捨棄一切,並且離開這個人世間的這一點,如果我沒有辦法清楚的了解,對於這一點生起定解的話,對於親以及非親的敵,我就會生起強烈的貪瞋,而且對此我就會造作種種的惡業。

壬二、修習之勝利

第二個科判,「修習之勝利這個科判當中的內容分三:第一個部分,「有極大的義利」。若起真實念死之心,譬如斷定今、明將死,則稍知正法以上者,見親友等無法共住,多能遮止於彼生貪,如果我們能夠生起念死的心,甚至更進一步的知道「我在今天或者是明天,不久之後我就會死。」這時候只要你稍稍的了解正法,看到親友們是沒有辦法跟隨我們來到來生,這時候就能夠遮止對於他們所生的貪。任運生起由施等門而取心要之欲。這個時候就能夠任運的生起,看是否能夠藉由布施等等的方式來累積福德。如是觀見為求利敬等世間法,一切辛勞全無意義,其後便能遮止惡行,集聚皈依及持戒等諸善妙業。更進一步的,看見了「如果所求的都是今生的利養恭敬等等的世間法,在這之上忙碌了一生,沒有任何的意義。」如果看到了這一點之後,我們就能夠遮止種種的惡行,並且儘可能的對於三寶,生起皈依以及持守淨戒等,而藉由這樣的一種善行,來累積諸多的善妙之業。

由此自身能至善妙果位,亦能引導眾生入彼,故有何事義大於此?是故亦以多種譬喻而作讚美,在經論當中,藉由各種的譬喻來讚美念死的這種想法。《大涅槃經》云:「一切耕作之中,秋耕第一;一切足跡之中,象跡第一;一切想中,無常想及死想第一,所有的想法當中,無常的這種想法以及念死的想法,是最殊勝的一種想法。如果我們的心中,能夠生起念死無常的這種想法,就能夠策勵我們進一步的去修學正法。透由修學正法,以此諸想能除三界一切貪欲、無明、我慢。」如果我們能夠修學正法,就能夠進一步的斷除我們內心當中的貪念、無明以及我慢。如是又以「能頓摧壞一切煩惱、惡行之槌」、「能頓成辦一切勝妙之門」等喻而作讚美。這是第一個部分。

第二個部分,「此是一切圓滿之門」。總之,成辦士夫義利之時,唯是得此殊勝身時。如果想要成辦有意義的事情,唯有藉由我們當下所獲得的殊勝人身,才有辦法成辦。我等多是久住惡趣,雖有少次暫來善趣,亦多生於無暇之處,雖然我們在迴輪當中流轉的次數,是無數次的,但是絕大部分我們都是處在惡趣當中,雖然有少次的機會能夠投生在善趣,但是也都投生在沒有閒暇的地方。故於彼處難獲修學正法機緣;縱得一次堪修之身,然亦未能如理修學正法,是因遇此「尚不死心」,故心執取不死方面,此是一切衰損之門;念死則是一切圓滿之門。

第三個部分,「去除錯誤的觀念,打從心底修學念死。」故不應執:「此是無有其餘深法可修習者之修持;或雖應修,然是最初略為修習,而非恒時之修持也。」所以有一些人,會有一些錯誤的念頭,他會覺得,之所以要修學念死無常的這個法門,是因為沒有其餘更深奧的法可以修學,所以才來修學這樣的一種法門。或者是說念死無常的法門,雖然應該要修學,但是這是在修法之前(也就是在前行的時候),應該要稍稍的讓自己來生起念死的這種感受,但是在正行的時候,是不需要觀修念死無常的這種法,但實際上這樣的想法都是錯誤的。不管我們是不是要修學空性的法門,是不是要修學菩提心的內涵,在還未修學之前,其實念死無常的法類,對於初學者而言,這是最重要而且最主要的一個內涵。如果沒有念死無常的一顆心,縱然你去修學菩提心的法門,它能不能夠讓我們入道?都還是一個問題。甚至我們修學菩提心,能不能夠成為正法的一部分?都有待考慮。所以如果我們在修法時,刻意的去忽略掉,輕忽了念死的法,而修學其餘我們自認為是深奧的這些法類,其實對我們來說並不會有任何的幫助。應於初、中、後三時當中皆須之理,由衷生起定解而作修習。所以不管是在前行的部分、正行的部分、甚至結行的部分,任何的時間點都需要念死無常的法類,我們必須打從內心底,對於這一點生起強烈的定解。

平常,修學密法的時候,我們時常會看到使用頭蓋骨,或者是手骨的這些法器,使用這些法器,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讓修學密法的人,在此同時能夠在心中生起念死的感受。如果在顯教當中都需要念死無常的話,那更何況是修學密法的行者,所以在平常我們修學密法的當下,都會看到很多是用人身上的部位,所做出來的這些東西。其實讓我們看到這些東西,最主要的目的,都是希望我們能夠念死。

壬三、應生何種念死之心(74頁)

既然我們要在內心中生起念死的一顆心,我們應該要生起什麼樣的念死之心呢?恐與親等分離而畏懼者,是未修道者之畏死之理,故於此中非令生彼。我們在內心會害怕與親人分開,而在分開的那一剎那,在內心當中生起恐懼。這樣的一種恐懼,這樣的一種念死的方式,是沒有修學佛道者的念死之理,「故於此中非令生彼」所以在這個部分,我們所要生的念死之心,並不是這樣的一顆心。如果不是這樣的一顆心,這邊所介紹的念死之心為何呢?

若爾為何?由惑、業力所受之身,一切皆不超出於死,如果我們投生的方式是被煩惱以及業所控制,而在不自主的情況下而投生的話,「一切皆不超出於死」我們終究必須要面臨死亡的這件事情。故於彼事雖生恐懼,暫不能遮;所以我們對於這一點,縱使我們生起了恐懼感,但是短時間之內,我們是沒有辦法遮止這一點的。所以如果你用這樣的方式,來作思惟的話,這只會讓你的內心感到不安,但是對於修學而言,並不會有任何的幫助。那我們要以什麼樣的方式來作修學呢?然於未能滅除惡趣之因、未能成辦增上生及決定勝因而將死去,應生怖畏。但是雖然我們知道說,我們終究一定會死,但是在死之前,如果我們沒有辦法滅除來生會投生惡趣的因;或者是完全沒有成辦來生,能夠獲得增上生以及決定勝的因,而這樣就死去得話,我們對於這一點應該要生起恐懼。

若思此事而生畏懼,則能成辦彼等,如果我們對於這樣的一件事情,內心當中生起恐懼感的話,我們就會進一步的想要去去除惡趣的因,成辦增上身以及決定勝的因。故於臨終無所恐懼,以這樣的一種方式,我們去實踐佛法的內涵,在臨終的時候,我們心裡面就不會生起恐懼感若未成辦此事,總於輪迴不能解脫,特將墮於諸惡趣故,心生怖畏,臨終悔恨而生憂惱。如果我們沒辦法成辦這些事情,以總相而言,我們不僅沒有辦法跳脫輪迴,來生我們還有可能墮入惡趣當中受苦。也就是因此對於這一點,內心當中感到害怕、感到恐懼,「臨終悔恨而生憂惱」並且在臨終的時候,你想到說你有可能會墮入惡趣當中,就會對這一點感到非常的害怕,而心生憂惱。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