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07 21:54:15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道次第觀修集要 修習持戒度
戒乃浣淨惡垢水,
除熾熱惱沁月光,
猶如須彌眾中尊,
具戒無畏眾悉禮,
諸善士於誓承戒,
當如護眼而受持,
我恒如斯而勤行,
志求脫者當策勵!
二十三、修習持戒度
前行:
觀想在自前虛空,真實明現著極為莊嚴、寬廣之蓮座,其上端坐著體性是具恩上師,外相現為釋迦世尊,世尊相好莊嚴、身色金澄,身著比丘三衣,右手結觸地印,左手結等持印,左手持缽,缽中甘露滿盈,在無漏智慧光蘊中結跏趺坐,普放佛光遍照有情,憶念著世尊真實圓滿具足佛身、佛語、佛意及利他事業功德。
觀想世尊正以慈眼垂顧著我與眾生,並以圓滿的身口意功德,在十方刹土度化無量眾生;世尊的周遭則環繞著無量無數的菩薩海眾,及一切清淨傳承的具相祖師,為大乘僧寶;在諸佛菩薩及祖師心中,皆具足滅道二諦之大乘法寶。前方真實明現著大乘三皈依境,內心由衷憶念著佛是皈依導師,法是正皈依處、僧是皈依助伴而生起皈依心。
接著請觀想在自己的後方,則有今生、累世的具恩父母、冤親債主、六親眷屬以及無量無數的輪回有情,有情心中具有無量的苦集二諦,憶念其情況心生不忍,內心由衷生起欲求救拔的慈悲心。現在以上信三寶、下悲有情的意樂,在尊貴的三寶前,至誠發願:得暇身必須利他,為能圓滿利他必須成佛,因此刻意造作修學為利有情願成佛的菩提心為動機,帶領眾生一起來淨除罪障、集聚資糧,學習與修習持戒度,祈能如理思維,真實修行,得到相應,並成就三士道的功德。
首先帶領眾生,至誠向前方三寶皈依發心:
諸佛正法眾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修行諸善根,為利有情願成佛。
自系不淨牢獄中,應知有情亦如是,
緣諸眾生起悲憫,勤修無上菩提道。
勝菩提心珍貴寶,未發起者令發起,
已發起者不衰退,祈願輾轉得增上。
正行:
所謂大乘道果,無非是由發心、受戒、學行、積資、斷障、證果、利他七項所攝;也可說,先是具足共下士道、共中士道修心的前行法,而後修習不共上士道修心,令自發起菩提心,受持菩薩戒,修學菩薩行,意樂與加行圓滿即究竟成佛。
此中,既已受持菩薩戒即須修學菩薩戒學處,修學菩薩戒學處主要是為了成熟自相續的佛法,此須依于修學六度行,依次生起六種功德分別予以對治六蔽,也就是由施捨心對治慳貪,由能斷心對治損害心,由安忍心對治嗔心、由精進心對治懈怠,由禪定心對治散亂,由智慧心對治愚癡。顯然易見的,主要是為了斷儘自相續的煩惱及煩惱習氣(即為斷盡二障而修學六度)。
當下,即概分幾點來探討如何修習持戒度之理。
究竟上說,諸佛善法皆由持戒出生,這是一切功德的基礎,是
佛法修行的精要,是輾轉感得聖法的殊勝道,是世間第一莊嚴具。就短暫而言,持戒的利益是:1. 易得資具。2. 人天皆應禮敬。3. 具足美名妙聲。4. 內心易得自在。5. 眾所供養。6. 不墮惡趣。7. 來世獲得安樂,等等。《涅槃經》也說:
[ 戒是一切善法的階梯,戒是一切白法的根本,戒是究竟能斷一切罪惡及惡趣道者,戒如藥樹能治療一切煩惱病,戒如險惡三有的道糧,戒如甲劍能摧煩惱諸怨敵,戒如明咒能除煩惱諸毒蛇,戒如橋樑能渡生死罪河。]
這是以諸譬喻,說明持戒的長遠功德,龍樹菩薩說:
[ 戒是一切德依處,如動不動依於他。]
意思是,有情世間是變動的,無情世間是不動的,就像有情與無情世間同樣都是依於大地一樣,一切功德也都依戒而有,這是眾所共許的。此外,月稱菩薩《入中論》說:
[ 凡夫有情與聲聞,善證獨覺與菩薩,其解脫與增上因,除戒律外無其他。]
是說,能生凡夫的有漏福報,聲聞緣覺的出世菩提乃至諸佛菩薩的究竟功德,主要因素便是在於清淨持戒,其他則非主因。應如上述,思維所說短暫與究竟的功德而歡喜持戒。
二、思維不持戒的過患:
不持戒的過患,即是違反於如上述持戒的短暫利益及長遠功德。應多加思維過患,由見過患心生猛利怖畏,勵力斷除過失。如雲:
[ 當見猛利大怖畏,可斷雖小亦應斷。]
三、思維持戒的定義:
凡一切時處刻意遮止損害有情的意樂與加行,即名持戒;由修學斷除傷害眾生的能斷心、增長圓滿,則名圓滿持戒波羅蜜多,所以,並非必須安立一切有情皆無損惱。如雲:
[ 由得能斷心,說為屍羅度。]
這是說,能斷心修習圓滿即持戒圓滿。
值得一提的是,持守淨戒的意趣與原則,應是積極面從意樂上必具利他心,從加行上必具利他行;消極面從意樂上必具能斷心,從加行上必具無害行(即積極利他,消極不傷害)。而且菩薩的持戒度特重具足慈心,積極利他,並非只是能斷損惱、不害有情而已。換句話說,不以自利為主,乃以利他為主要;有能力積極利他,無能力至少不害他,讓自己在修學菩薩行的能仁的禁戒中,也能成就無量有情利益,這才符合持戒的精神與原則。
四、思維所持戒法的種類:
基本上,佛教的律儀略有三種,即:別解脫律儀、菩薩律儀及密宗律儀,此中主要略述菩薩律儀。所謂律儀,是指必須正式在一位阿奢黎或多位阿奢黎前,依著佛菩薩所制的清淨儀軌,正式透過三次羯摩或隨念而納受戒體,所得到的清淨承諾與守護的心。菩薩律儀也是如此,在具相阿奢黎前,授戒儀軌三次隨念,納受戒體時,心中堅定生起誓願從今以後乃至成佛前清淨如理守護,此一誓願清淨如理守護的心,即名菩薩戒。
若就種類上,菩薩戒內分三種:
1.攝律儀戒 ―主要是指菩薩心中以斷十惡業道為基礎的所有七種別解脫戒隨一的戒法,因此,必須守護一切別解脫戒的性罪、遮罪以及開遮持犯等遮制、七種別解脫戒是:①近事男戒、②近事女戒、③沙彌戒、④沙彌尼戒、⑤式叉摩那戒、⑥比丘戒、⑦比丘尼戒。
嚴格說來,菩薩戒為本質的攝律儀戒,主要是須具足大乘皈依心,由菩提心攝持,而願斷一切噁心與惡行,且以利他為體性,乃至成佛之際都須持守的。雖然在本質上都是斷一切噁心與惡行,但這與一般依著出離心攝持的二乘的別解脫戒仍是有所差異;儘管如此,這也並不是舍離了別解脫戒而有菩薩戒中的攝律儀戒,而且菩薩必也極為珍重別解脫戒,因為出家菩薩勝逾在家菩薩。要言之,攝律儀戒有幾個重點:
①與菩薩戒中的攝律儀戒所共的別解脫戒,是指七種別解脫戒,因為近住戒(八關齋戒)只是一晝夜受持,並非恒時而持,所以不算在內。
②攝律儀為本質的七眾別解脫戒也並不是真實的根本別解脫戒,而是指共同止息惡行,遠離性罪的七眾別解脫戒,此與所受的攝律儀戒同時生起。
③並不是沒有真實的根本別解脫戒,就不能生起菩薩戒;但是若能先行具足七眾別解脫戒隨一而受菩薩戒,則更符合戒法次第,也較殊勝圓滿。
④受菩薩戒時只舍小乘的自利作意,不舍別戒,因為同時具足利他心與別解脫戒並不相違,而且別解脫戒是大、小乘所共,所以大乘行者也應受持與守護一切別解脫戒。
2.攝善法戒――凡是為了成佛、令自成熟一切佛法所積集的善法,令諸善法先生起、中安住、後堅固的法行,就是攝善法戒。此中,主要是指緣著菩薩自相續的六度等一切善法,未生令生起,已生令不退失,不退失令倍增廣大乃至圓滿,直接地說,即願行一切善心、善行之義。
菩薩所行諸善,皆為成佛資糧,必由具相菩提心與空正見攝持而行,也就是,必是悲智雙運而福慧雙修(主要皆為利他成佛而累積的資糧),如能這樣修學,最後必然能令此諸善心、善行猶如點金石化鐵成金,能轉成佛智的本質,斷證功德圓滿,這也是一般凡夫與二乘行者所不能及的。譬如菩薩發起一念供養心,不論供養多少,皆成持守攝善法戒,是屬於利他菩薩行;凡夫如我者生起的一念供養心,即使所供養的物件是十方諸佛,卻仍是輪回的集諦所攝的有漏善法,這與菩薩微小供養卻功德無量,二者確有天地懸殊之別。
3.饒益有情戒――簡單地說,是指利益一切眾生的法行,凡是菩薩行為本質的利他行的方便與事業都為饒益有情戒,大體上,此內分十一種,也稱為利濟有情十一事,即:
①於有情有利益事,必為助伴,如主動承侍病苦眾生。
②依於世出世間利益,觀機逗教,契機契理為有情宣說種種法要。
③知恩圖報,回報有情恩澤。
④當有情遭受野獸、魑魅、惡魔、王賊、水火等怖畏因緣侵擾時,即予救護,令離怖畏。
⑤對於喪失可悅愛的親眷或財物而一無所有的有情,應予善為開解寬慰其心,令離憂愁。
⑥如法攝眾,引導有情于正道,開發智慧,去除愚癡,指向修行。
⑦對受用匱乏的有情應善予施捨去除匱乏之苦。
⑧於諸有情指引道途、抉擇事行、教導語文、行無垢業、守護受用、做和合事、喜事慶慰、令植福田――凡此八種事行隨一,必為助伴而濟助。
⑨為利他故,適時顯露自有的真實功德,令有情心生歡喜,建立信心,進而歡喜效學。
伏呵責等,導邪歸正。
怖畏與厭離,漸次引入聖教,愛樂修習正法。
上述十一種是饒益有情戒的利他之理。
要之,這三種戒即是菩薩淨戒的總和,不多不少,都是菩薩所應
持守的戒法,儘管如此,其中也還有幾點差別,即:
若就特質上說――攝律儀戒是調伏惡行,攝善法戒是調伏自心,饒益有情戒是調伏他心。
若就成熟佛法上說――攝律儀戒與攝善法戒是成熟自己的佛法,饒益有情戒是成熟他人的佛法。
若就作業上說-攝律儀戒是去除逆緣、守護自心;攝善法戒是具足順緣、增上功德;饒益有情戒是成就利他、圓滿功德。
若就基礎上說――善為守護攝律儀戒,即是善為守護攝善法戒與饒益有情戒;衰微了攝律儀戒,自然也就衰微了攝善法戒與饒益有情戒。
若就持戒的所依身上說――守護攝律儀戒的主要所依身是初業行者,守護攝善法戒的主要所依身是資糧道與加行道菩薩,守護饒益有情戒的主要所依身是已登聖地的聖者菩薩。
若就次第上說――菩薩戒主要是在饒益有情戒,但此之前必有能生一切善心善行的攝善法戒,之前必有能遮自心煩惱及由煩惱推動的惡行的攝律儀戒。
取要言之,三種戒法雖有差別,卻不相違,更且是一以貫之的;乃是以斷一切惡的攝律儀戒為基礎,以行一切善的攝善法戒為增上,以利一切眾生的饒益有情戒為圓滿,由前而後,後依於前,次第持守,缺一不可。而且,如是受學三世一切菩薩的三戒,即能集攝一切菩薩所持的淨戒。
五、思維應如何修習菩薩戒:
一個人不論做了什麼事,根本因素不在表面,是在內心。故應具足清淨意樂、廣大所緣及不離正法正念而持戒,不是單單依止於戒相持守戒條而已――當然依止戒相持守戒條也頗重要――否則便難契合菩薩戒經之義。那麼依於圓滿意樂,理應如何正為清淨持守呢?
清淨持守之理略有兩種:
1.具足六種殊勝的意樂而行:
①依殊勝――即依止菩提心攝持而持戒。
②物殊勝――即具四方道或法界觀持守諸戒。
③所為清淨――即為令眾生感得增上生果、決定勝果而持戒。
④清淨殊勝――即為斷眾生的煩惱障、所知障而持戒。
⑤善巧方便殊勝――即於能持戒的我,所持戒的戒法以及持戒的法行本身,以證三輪體空的智慧攝持而持戒。
⑥回向殊勝――即將持戒功德回向自他眾生皆能成就無上
大菩提。
2.具足一度攝六度的意樂而行:
①持戒的佈施――即自住於戒,亦令他人住於戒;或者也將持戒功德佈施有情。
②持戒的持戒――即遠離自利作意而持戒。
③持戒的忍辱――即持戒時能忍身心之苦,耐他惱害。
④持戒的精進――即一心愛樂歡喜而持戒。
⑤持戒的靜慮――即一心專注持戒,並將功德回向無上菩提。
⑥持戒的智慧――即觀三輪體空而持戒。
如是作意而行,即能增長無邊功德,能令持戒功德轉為成佛資糧;故不應以嫉妒、競爭、我慢、邪命等染汙意樂而持戒。
六、 結語:
1.應從根本斷十惡業道為基礎,持守菩薩戒。
2.菩薩戒的心所依是菩提心,故應常發菩提心而持戒。
3.常以聖者菩薩的修習持戒之理,當做願境或希願處。
4.不清淨持戒、有所違犯,即應具足慚愧,懇求懺悔,努力還淨。
5.應將持戒功德,悉數清淨廣大回向。
三界法王宗大師說:
[ 戒乃浣淨惡垢水,除熾熱惱沁月光,猶如須彌眾中尊,具戒無畏眾悉禮,諸善士於誓承戒,當如護眼而受持,我恒如斯而勤行,志求脫者當策勵!]
無著賢論師也說:
[ 無戒自利尚不成,欲成利他豈可能,故於三有不希求,勤護戒是佛子行。]
第四世班禪大師則說:
[ 別解菩薩密戒諸遮制,縱使命難因緣亦不舍,並攝善法饒益有情戒,滿持戒波羅蜜加持。]
在在說明,應以佛說及具相菩薩祖師的言教為依,增上戒法,如理修學持守――特別是持守菩薩淨戒之理。
後行:
觀想前明現著大乘三寶皈依境,後方是一切具恩如母有情,以此修習持戒度的功德,回向自他眾生成佛,尤其自他心續得生修習持戒度的證量,成就三士道功德。並將此學習道次第教法的殊勝功德,以清淨動機廣大回向:
回向具恩上師、南傳、藏傳、漢傳的師長都身心安康、常轉*輪。
回向南傳、藏傳、漢傳的聖教,久住世間。
回向不同道場、團體、寺院法務興隆,以法攝眾。
回向三寶慈光遍入眾生心海中。
回向在不同道場修學不同法門的佛弟子,皆能依法調心。
至誠回向遍虛空、盡法界一切有情離苦得樂。
回向我等能早日發起愛他勝自的菩提心。
回向我等生生世世依止大乘善知識,圓滿大乘佛道,成佛利他沒有障礙。
一切諸佛菩薩的回向,即是我的回向。
至誠感恩上師、三寶、眾生的恩澤。
觀想這一切都是唯名假立,無微塵許的自性。
惟願父母眾生具安樂惟願一切惡趣恒為空
任彼菩薩于何地安住惟願彼等諸願皆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