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工具書類 |
任繼愈主編,《宗教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1998年。 |
朱芾煌編著,《法相大辭典》,台北:新文豐,1987年。 |
佛光山宗務委員會編《佛光大辭典》光碟版,2007年。 |
|
二、 經典: |
(一)新脩大正藏 |
西晉白法祖譯 《大方等大集經》,新脩大正藏,卷十三。 |
唐不空譯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新脩大正藏,卷十三。 |
宋日稱譯 《十不善業道經》。新脩大正藏,卷十七。(馬鳴菩薩集) |
唐玄奘譯 《瑜伽師地論》<菩薩地‧戒波羅蜜品>。新脩大正藏,卷三十。 |
唐玄奘譯 《瑜伽師地論釋》。新脩大正藏,卷三十。 |
宋施護譯 《廣釋菩提心論》。新脩大正藏經卷三十二。 |
隋達摩笈多譯 《菩提資糧論》。新脩大正藏經卷三十二。 |
宋日稱等譯 《事師法五十頌》。新脩大正藏經卷三十二。(馬鳴菩薩集) |
宋法護等譯 《大乘集菩薩學論》。新脩大正藏,卷三十二。 |
後秦鳩摩羅什譯《發菩提心經論》。新脩大正藏經卷三十二。 |
宋施護譯 《發菩提心離相論》。新脩大正藏經卷三十二。 |
|
(二)CBETA電子佛典 Version 2008年 |
|
三、 宗喀巴相關論著 |
(一)中譯著作: |
法尊法師譯,《菩提道次第廣論》。台北:福智之聲,1995年。 |
宗喀巴著,《勝集密教王五次第教善顯炬論》。台北:方廣,1995年。 |
昂旺朗吉堪布口授,郭和卿譯,《最勝耳傳修心七義論講記‧聖道三要‧緣起贊五十八頌合刊》。台北:福智之聲,1994年。 |
昂旺朗吉堪布講述,《菩提道次第略論釋》。台北:方廣,1992年。 |
月稱造論,宗喀巴疏,釋法尊譯,《入中論釋》。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1989年。 |
大勇法師譯,《菩提道次第略論》。台北:新文豐,1985年。 |
釋能海輯,《宗喀巴大師顯密修行次第科頌》。台北:佛教出版社,1978年。 |
釋大勇譯,智湛筆錄,《菩提道次第直講》。台北:佛教出版社,1978年。 |
釋法尊譯,《入中論善顯密意疏/入中論講記》。台北:大乘精舍,1969年。 |
|
(二)宗喀巴傳記: |
班班多傑著,《宗喀巴評傳》。北京:京華出版社,1995年。 |
法尊法師譯,《宗喀巴大師傳(略傳)》。台北:福智之聲,1995年。 |
法王周加巷著,郭和卿譯,《至尊宗喀巴大師傳》。台北:福智之聲,1993年。 |
王堯、褚俊傑著,《宗喀巴評傳》。台北:東初,1992年。 |
釋修慧編,《宗喀巴大師應化因緣集》。台北:佛教出版社,1988年。 |
許明銀,《宗喀巴的修學過程》。台北:文化大學蒙藏學術研究,1988年。 |
|
四、 其他相關論著 |
(一)專書:(依出版年份排序) |
王森著,《西藏佛教發展史略》。北京:中國社科院,1997年。 |
劉立千譯,《土觀宗派源流》。香港:佛教慈慧,1993年。 |
陳玉蛟著,《入菩薩行導論》。台北:藏海,1992年。 |
慧幢,《修菩提道次第初修法門‧大乘菩提心法合刊》。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1992年。 |
班班多杰著,《藏傳佛教思想史綱》。上海:三聯,1992年。 |
約翰‧布洛菲爾德著,耿升譯,《西藏佛教密宗》。拉薩:西藏人民,1992年。 |
法尊法師,《西藏與西藏佛教》。台北:天華,1992年。 |
陳玉蛟,《阿底峽與菩提道燈釋》。台北:東初,1991年。 |
陳玉蛟,《現觀莊嚴論初探》。台北:東初,1991年。 |
山口瑞鳳等著,許洋主譯,《西藏的佛教》。台北:法爾,1991年。 |
中國高級佛學院宗教研究所編,《雪域百科薈萃─慈氏五論》。北京:民族,1991年。 |
佟德富、班班多杰編,《藏族哲學思想史論集》。北京:民族,1991年。 |
法尊法師,《法尊法師佛學論文集》。北京: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1990年。 |
矢崎正見著,石碩、張建世譯,《西藏佛教史考》。拉薩:西藏人民,1990年。 |
多羅那他著,張建木譯,《印度佛教史》。成都:四川民族,1988年。 |
布頓大師著,郭和卿譯,《佛教史大寶藏論》。北京:民族,1986年。 |
王輔仁編著,《西藏佛教史略》。西寧:青海人民,1982年版。 |
法尊法師譯,《阿底峽尊者傳》。台北:佛教出版社,1977年。 |
|
(二)論文: |
鍾國賢撰,《宗喀巴「末那識和阿賴耶識難解處的廣註」譯註》,政大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
曹志成撰,《空有之諍的研究-以清辯對瑜伽行派三性思想之批判為解釋線索》,法光佛研所碩士論文,1994年。 |
黃奕彥撰,《「入菩薩行論靜慮品‧土登卻札注疏」譯注》,政大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
張福成撰,《論阿底峽及其菩提道燈對藏傳佛教的影響》,政大民族所碩士論文,1992年。 |
萬金川撰,《龍樹的語言概念》,輔大哲研所碩士論文,1982年。 |
王惠雯撰,《宗喀巴菩薩戒思想之研究》,輔大哲研所博士論文,1998年。 |
高澤禎撰,《道次第蠡測》,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論文,2005年。 |
程正介撰,《印度佛教中信仰結構的探討》─以宗教現象學為主的反思,輔大哲研所博士論文,2006年。 |
|
(三)期刊: |
王堯,<藏學研究在台灣>,發表於《西藏研究》,1989年第二期。 |
簞竹撰,<從發心到成佛的歷程>。刊於《獅子吼》28卷10期,1989年。 |
蕭金松,<佛教對西藏傳統社會的影響>。《歷史月刊》14期,1989年3月。 |
班班多傑譯,<聽宗喀巴大師講八難題備忘記錄>。《世界宗教研究》,1983年4月。 |
丁漢儒,<宗喀巴宗教思想探討>。《世界宗教研究》,1982年1月。 |
強巴洛卓,<甘丹寺及其創建者宗喀巴>。成都:《西藏研究》,1982年2月。頁45-50。 |
張建木,<宗喀巴大師傳>。《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72冊,台北:大乘文化,1980年。 |
|
(四)網路文章: |
廖本聖撰,《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釋》之譯注研究 |
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R-BJ001/10_4.htm |
|
釋見寂撰,《清淨道論》與《菩提道次第廣論》「念死」修持之比較http://www.yinshun.org.tw/95thesis/95-02.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