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09/11/21 05:02:05
新聞單位 :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09/11/21 04:55:31   編輯部 

 

《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五)

日常法師 釋


上士道(3) - 四攝法

p. 331 (4)

※﹝第二、四攝成熟他相續,分五:① 四攝自性,② 立四之理由,③ 四攝之作業,④ 攝受眷屬須依四攝,⑤ 略為解說。今初﹞

六度主要是為了調伏自己,雖然它的內涵也能夠包含四攝所要做的事情,但因為在行四攝的時候,純粹以利他為考量,因此方式是稍有不同。要真正利他,自己沒有調伏而想調伏別人是無有是處,事實上,調伏別人也就是把你調伏自己的經驗用到別人身上,二者的差別在這個上頭。   

分五部分:第一、四攝的自性,第二、為什麼要這四樣的理由,第三、四攝是做些什麼事情,有什麼功用,第四、要想攝受眷屬必須依這四種方法,第五、約略地解釋一下四攝的內涵。首先把四攝的特質說一下。

【◎ 布施如前六度時說,愛語者謂於所化機開示諸度,利行者如所教義令所化機如實起行,或令正受,同事者謂教他所修自亦應修與他同學。如《莊嚴經論》云:「施同示勸學,自亦隨順轉,是為愛樂語,利行及同事。」】

布施在前面六度時已經說過了。愛語就是對於你要去度化的那些不同根器的眾生,怎麼樣為他說明種種道理,這個就是愛語。利行就是告訴他這個道理以後,使得他能夠如你所說恰如其分如理地去行、去受。同事就是你所教他的,自己也應該跟他一起學。如《莊嚴經論》說:布施就同前面六度所說的一樣;「示勸學」,就是開示他、勸他學,這個就是愛語以及利行。「自亦隨順轉」,把你所講的,教他做的,自己也隨順著一起做,這個就是同事。這四個內涵,下面還會解說,真正詳細的內涵在《瑜伽師地論‧菩薩地》說得很清楚。我們了解了《廣論》所說的,那麼對這四攝,也大概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了。   

其次說明為什麼幫助別人、攝受他們要根據這四點。

【◎ 第二立四之理由。何故定為四攝耶?答:謂攝受眷屬令修善行,須先使歡喜,此必先須施以資財饒益其身。既歡喜已,令修道時,先須令知云何應修,此由愛語宣說正法,除其無知斷其疑惑,令其無倒受持法義。既了知已,由其利行令修善行。若自不修而為他說應取應捨,彼不信受反作是難,且不自修何為教他,汝今尚須為他所教;若自實行他便信受,謂教我等所修之善,彼自亦修,若修此善定能利益安樂我等。先未修者能新修行,已修行者堅固不退,故須同事。如云:「能利他方便,令取令修行,如是令隨轉,四攝事應知。」】

為什麼要立四個的原因說一下。你要攝受他,使得他能夠跟著你如理如法修學,首先要使他歡喜接受你,這需要布施,使他得到好處,傾向於你。六度的布施是內心無慳無貪,斷一切惡,送給別人,純粹是從布施者的內心來策發的。你對自己沒有一點點的執著,從外面的財產、妻子、國城、山河大地乃至於內在的生命、腦髓,沒有一個不送的,這樣的心先養成了,進一步行四攝時完全為了幫助別人而布施。所以雖然同樣是布施,可是重心、目標是有不同。四攝的布施純粹是為了別人,但是假定沒有經過六度中布施的修持,人家來要時,你因慳垢而捨不得這些東西,那又不行;其次就算你捨得了,你沒有財位又不行。所以經過了前面六度當中的布施,第一個,障礙你布施的違緣徹底地消除掉,沒有一點點慳垢;第二個,因為你修了六度以後,會得到福報,尤其這個福報是有智慧來攝持的,所以它永遠是無量無盡的,在任何情況之下,你要用的財就沒有任何限制。所以你要布施,心以及物一點也沒障礙了,那個時候才談得到攝受別人利他的這個布施,所以四攝的布施跟六度的布施差別在此。   

因為你布施,令他資財圓滿、令他免除怖畏,進一步就要教他修道,所以你一定要讓他曉得怎麼樣修,那個時候以愛語來宣說,讓他了解。實際上愛語的中心目標是使他了解佛法。雖然他歡喜你了,你接引他的時候,卻不能一開始就說佛法。就像世間一般的教育一樣,對幼稚園的兒童而言,不要說大學的課程,就算中學的課程,你告訴他,他也是一竅不通。所以愛語也有層次,這個層次在後面會說。先輕言軟語的,在語調和內容上聽起來柔和適中,漸次地引導他斷除內心的疑惑和不正確的認識,能夠如理如法不錯誤地受持真正的佛法。了解了以後,「由其利行令修善行」,更進一步要教他,怎麼樣根據這個道理去修,這是利行。

雖然你教他,如果你自己不修的話,他不一定能夠相信你,他反而會說:「你教我,你自己也不做!」乃至於他會懷疑:「你自己不做,教我做,這個到底有什麼好處呀?」平常我們世間尚且如此,何況佛法。所以你自己能去作,他也就更能信受。比如世間常常講的「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現在很多學校裡邊老師傳授的不是教育,只是一般的知識、技能,如果是真正教育的話,那一定是以身作則,這個是非常重要。更進一步來說,我們修學佛法的人,大家總覺得我將來要弘法,佛法是必定要弘的,但是如果我們自己做不到,出去說了半天,結果人家說:「你說了半天,你自己呢?」請問,你弘的法在哪裡?說到這裡我是越來越感到慚愧,我自己始終很清楚,我只是把失敗的經驗告訴大家。諸位如果有心弘法的話,千萬不要說學會了一點文字,就跑出去大吹大擂。如果你是發了菩提心,說:「不管!我現在先給他種一個種子。」你有這個心,那倒還不錯,不過這個事情要真實去衡量自己的內心。總之同事就是先要跟他一樣去做,如理如量地顯出效果來,學的人就會說:「對啊!他也跟我一樣做,顯然他這樣做得到了好處,那麼我這樣做也會得到好處。他還把他得到的好處告訴我,我也要認真去學。」所以沒有學過的人,因為你這樣做,也跟著你學;已經學的人,由於這樣的關係而堅固不退,能夠堅固不退的話,就能如理成就。真正能夠幫助別人的方法,先使得他由於布施愛語而接受你、了解道理,然後由利行引導他怎麼去修行,由於同事,他也跟著你一樣如理走上去乃至如量地成就。所以這四樣東西就圓滿了利他的內涵。

p. 332 (2)

【◎ 第三、四攝之作業。以此四攝於所化機何所作耶?謂由布施故,令成聞法之器,以於法師生歡喜故。由愛語故,能令信解所說之法,以於法義令正了解斷疑惑故。由利行故,如教修行。由同事故,已修不退長時修行。如云:「由初為法器,第二令勝解,由三使修行,第四成淨修。」】

這四攝作些什麼呢?第一個,布施能夠使他成就聞法之器,因為你布施,所以他對你感到親切、歡喜,那個時候你就能夠教他了。所以要教別人,不是跑去大吹大擂,乃至指責別人等等,真正幫助別人,必定先從布施開始。了解了這一點,就算是壞人來向你要的話,你不會說:「哼!這個壞人!我布施他,會造成社會的垃圾!」正因為他是社會的垃圾,你更要幫助他!怎麼幫助他?先跟他結個歡喜緣,以後有機會教育他,才能夠把他救出來,減少社會問題。所以我們必定要了解佛法裡的真正的特質,千萬不可以以我們的概念去看問題。他跟你接近了以後,你用什麼方式引導?以愛語,就是以非常善巧的言詞,不但他聽起來歡喜,內容也是如理如法,那麼他就能夠信得過你,對於應該學的佛法有正確的了解,沒有一點疑惑。有了了解之後,進一步要告訴他去行持。行持時,你跟他一起做,這是「同事」。由於你跟他一起做,還沒有修的人就肯修,已修的人繼續增長,能夠長時如理地修行,達到完成。

【◎ 第四、攝受眷屬須依四攝。佛說此為成辦一切眾生義利賢善方便,故攝徒眾應須依此。如云:「諸攝眷屬者,當善依此理,能辦一切義,讚為妙方便。」】

真正要想攝受菩提眷屬,一定要善巧地依止這四個方法。佛告訴我們,用這些方法就能夠成辦一切眾生真正的利益。所以雖然是很簡略的說明,但是我們一定要正確地認識攝受徒眾的條件是這樣,一定要善巧依止這個道理,這樣才能夠如你所願的,成辦一切真正有意義的事情。所以這四樣東西是真正最善巧、最奧妙的方法,是值得讚歎的應行之道。

【◎ 第五、略為解說。愛語有二,一隨世儀軌語,謂遠離顰蹙,舒顏平視,含笑為先,慰問諸界為調適等,隨世儀軌慰悅有情。】

把四攝的內涵,進一步說明一下。首先,就像我們教小孩子,不是馬上把你要教的道理告訴他,而是先隨順小孩子歡喜的,像在幼稚園的時候,讓孩子們排排坐、吃果果、扮家家酒,大家高高興興地玩。要教導世俗的人,剛開始第一步,也是隨順世俗的儀軌。所以比丘戒也是一定順著世俗儀軌的道理,這就是出家人的清淨幢相,讓人家看了很歡喜,覺得儀表非常好,內在更是清淨純潔。這裡說要遠離顰蹙,不能皺著眉頭,臉色很不好看,而是要舒顏平視,看起來令人覺得非常舒暢歡喜。而且看見別人的時候,「含笑為先」,笑臉相迎,笑容可掬地問候他:「你好嗎?」,「諸界」就是我們身體的四大界,如果四大不調會不舒服,所以我們隨世間的儀軌去安慰他、悅可他。

【二隨正法教語,謂為利益安樂有情,依能引發信戒聞捨慧等功德,宣說正法。】

愛語的真正中心目標在「隨正法教語」,前面隨世儀軌語只是個方便,這一點我們一定要認識。並不是大家坐在一塊兒高興地聊天,如果這樣就完全錯了,這只是一個前方便。我們修學佛法一定要把握住一個中心,就是菩提心。由於前面已經把身心調柔了,接下來才可以依完整無缺的佛法,把相應的道理告訴他,這是為了利益他,使他能夠依你所講的去實踐,啟發他的信、戒、聞、捨、慚、愧、慧等七法財--佛法之財,這些內涵也就是我們該講的內容。把握住這個原則後,下面說明行持時的方式。

【又於能殺害怨敵之家,無穢濁心說利益語;於極鈍根心無疑慮,誓受疲勞,為說法語,令攝善法;於其諂詐欺二師等,行邪惡行諸有情所,無恚惱心說利益語,於此難行愛語,亦當修學。】

愛語的特質是先隨世俗的善巧引導他,但真正的目的是為宣說正法。當我們真正行愛語的時候,不僅在一般的情況是如此做,就是遇見特殊的情況,縱使他是會來殺害自己的怨家,我也絕對沒有一點的穢濁心,這才是跟佛法相應的;我不是欺詐,也不是怕他,我還是盡我所了解的,具善巧相應的菩提心,說對他有利益的話。平常我們看見怨家,不是對他瞋恨,就是覺得害怕,再不然就用種種彎彎曲曲的方法,現在不但不這樣,而且還要利益他。另外有一種人根很鈍,疑心又多,你跟他說起話來,真是辛苦無比,但是我們應「誓受疲勞」--沒關係,你不懂我再說一遍!就是這樣,一定要詳細地告訴他,使他慢慢地了解正法。還有一種是諂誑、欺詐的人,碰到這種人簡直是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他們專門跟你繞圈子,心裡面想的是一套,說的是另外一套;還有各式各樣的人,真正「行邪惡行」,碰到這種情況,簡直是叫人頭痛得不得了,不曉得怎麼辦是好;這個時候我們要以無恚惱心說利益語。以上說的是特別難行的,但也是要修學的。

【又於相續未熟,欲斷諸蓋向善趣者,為說先時所應作法,謂施及戒。又於已離蓋,相續成熟心調善者,為說增進四聖諦法。又在家出家多放逸者,為令安住不放逸行,無倒諫誨。又疑惑者為斷疑故,為說正法論議決擇,是為一切門愛語。】

對那些沒有成熟的人,也就是被種種煩惱所覆蓋,但是有心向善的人,應該說「先時所應作法」。就是當對方基礎還沒有建立,罪障未淨,資糧未集的時候,先說布施乃至持戒等。如果他已經淨障集資相續調熟了,那麼就進一步說苦集滅道。苦集滅道又有小大不同,總括一切佛法不外這四聖諦,就解決自己的苦樂來看是小乘,能夠把它擴大至一切眾生,就是大乘,內容還是它。對於常常放逸的修行人,不管是在家或是出家,要正確的教誨、勸勉他。對於心裡疑慮不定的人,要斷除他的疑惑。這個疑惑主要是指內心沒有產生淨信心的相狀。要做到「淨信」很不容易,假定真正對佛法產生了淨信,那眼前的境界絕不可能引發你的貪瞋癡;你很清楚地知道,隨著境界轉只有傷害自己,這個才叫淨信。所以這個懷疑不是指對別人的懷疑,而是懷疑佛法的真實內容,業感緣起的道理等等;如果曉得這樣的業因一定感這樣的果報,我們就絕對不會做一點壞事,自然而然也不會放逸。這樣的說法叫一切門愛語。關於這些道理,在《瑜伽師地論》的《菩薩地》當中,都有很詳細的說明。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每一項好像都分成十個類別,例如愛語分成難行愛語、一切門愛語等等,這個地方只是約略提一下。

p. 333

【◎ 利行略有二種,一未成熟者能令成熟,二已成熟者能令解脫。又分三種,一於現法利,勸導利行,謂勸令如法招集守護增長財位。二於後法利勸導利行,謂正勸導棄捨財位,清淨出家乞求自活,由此定獲後法安樂,不必獲得現法安樂。三於現法後法利勸導利行,謂正勸導在家出家,趣向世間出世離欲,由此現法能令獲得身心輕安,於後法中或生淨天或般涅槃。】

沒有成熟的使他先成熟,換句話說第一步先淨除罪障、積聚資糧、調柔身心。進一步再如法地使他修證解脫。也可以分三種:第一個是對現法來說,要讓他如法行持得到利益,所以要勸導他如法地去招集以及守護增長財位。這個「財」包括世法、佛法。這裡主要是指大乘行者所走的增上生道。因為大乘行者是為安立一切有情,使他們成就圓滿佛果,所以增上生必定包含現法利在內。小乘不大注意現法利,反正拿了一個缽,乞討到哪裡就算哪裡,衣服沒有了,就跑到垃圾筒裡撿幾件,洗乾淨後穿在身上,他們不講究的。但對大乘行者而言,增上生的究竟圓滿就是佛的報土、報身,所以他對現法利是不放棄的,不過千萬不要被現法利所欺矇,佛法才是真正的重心。這在前面共下士的「除遣此中邪執」部分辨別得很清楚。   

第二,重視後法利。進一步勸導他把眼前的財位棄捨,要現出家相清淨自活。這樣將來一定會獲得大安樂,不是為了眼前的安樂。最後一個是現後兩樣利益都能得到。要勸他對世間、出世間的種種遠離貪欲。前面第一個雖然增長世間的財,實際上並不是增長他的貪欲,而是為了圓滿他的無上佛果。而第三個,不管是在家出家,都要引導他趣向出離,這點尤其是特別重要。由於這樣,現法利是可以得到身心輕安,這種快樂和好處,世間的財位絕對比不上;而對於後世,如果你求自利急於解脫,很快就可以得到解脫,再不然就生淨天等。這個淨天,小乘是生到淨居天,大乘譬如生到兜率陀天,乃至在人天當中輾轉增上,一直到圓成無上菩提。

【又應修行難行利行,一於往昔未種善根者,難令行善。二現有廣大圓滿財位者,難行利行,由其安住大放逸處故。三諸已串習外道見者,難行利行,由憎聖教,愚癡邪執不解理故。】

接下來是難行的利行,很難做的事情我們也要去做。譬如未種善根的人,這種人是很難叫他行善的,因為沒有善根,你怎麼跟他講他也聽不進,乃至於跟你作對,這的確很難,但是很難我也要做。還有一種人,他現在有很大的財富,在大安樂當中,你叫他放掉,他也放不掉,這種人要教導他也很難,但是我要去做。另外有一些人,已習慣了外道的見解,對聖教非常排斥,或者是因為愚癡執著而不能理解,這種人我也要去勸導他。這三件事都是很難的,這個叫作難行的利行。

【又應修行漸次利行,謂於劣慧者,先令修行粗淺教授,若成中慧,轉中教授,成廣大慧為說深法,隨轉幽微教授教誡。】

此外利行要慢慢地順著次第來,如果他條件差,就先講粗淺的教授,使他身心漸漸成熟,智慧增長,然後講中等的教授,等到他有了深廣的智慧,那個時候再告訴他深遠及細微的教授。

【◎ 同事者,謂於何義勸他安住,即於此義自當安住若等若增。如是隨作何事,先應緣於有情義利,定不應離利他意樂。然其加行則先自調伏,如《無邊功德讚》云:「有未自調伏,雖說正理教,違自語而行,不能調伏他。尊知此義故,心念諸眾生,自未調伏時,暫勤自調伏。」】

「同事」是說,你告訴他的道理,你自己也照著去做,或者跟他一樣,或者比他做得更好、超過他。

所以不管做什麼事情,一定要為了利益有情,絕不可以忘掉這個主要的意樂。在這種情況之下,你要做的一切事情,一定要先自己做到,然後再教他、幫忙他去做,就像《無邊功德讚》所說的:自己還沒調伏時,雖然你講的道理是千真萬確,但是因為你所說的話跟你的行持相違背,別人就是聽不進。就像在世間,老師叫學生不要抽菸,他自己嘴巴裡卻叼著香菸。你認為老師這句話有用嗎?一點用場都沒有!或者你教別人要省吃儉用、要布施,但是他布施給你了以後,你卻任意花用;他會想:「我省吃儉用的錢送給你,你竟然這樣亂來!」那絕對不聽你的。這同時也說明了,為什麼我會堅持羅漢菜,大家跑來修行,若是還要講究吃的,老是覺得這個味道不對勁,那個要怎麼樣調配,那還修什麼行?我們的羅漢菜就這個樣,至少別人看了,曉得我們的目的是來修行的。  

我在美國時認識一位居士,他實在很了不起!早年我們中國人有三位航業鉅子:一個在香港現在還是世界級的人物,一個在台灣的已經死了,一個在美國的就是這位居士。他的布施心很大,在我們想像中他家裡一定豪華得不得了,我有兩次到他家裡去,看到他們吃剩的一點點東西,他太太會把它包起來,擺在冰箱裡面,我當時心裡好感動。那個時候是陪一位法師去過兩次,住了好幾天,才知道原來他是這樣啊!他供養的時候,動不動美金幾十萬元,要辦譯經院的時候,他一口氣捐了一千貳佰萬台幣。以現在我們這種一千多萬的房子,當時只要台幣廿幾萬、十幾萬就可以買到,你想想看一千多萬可以買多少棟?假定一棟算廿萬的話,一千貳佰萬可以買六十棟了。而六十棟的房子現在價值多少錢呢?一棟至少算一千萬的話,六十棟就六億,他捐了這麼多錢,但是他家裡是如此儉樸。   

所以尤其我們出家人,如果你真正是有心要讓人家歡喜那倒可以,要是為了自己而去忙的話,這個實在是不相應。因此我常常說:你可以在家修,可是一旦出了家,自己一定要認識:習性是很難調的,但是我們修學佛法就是要調習性,出家了以後,你不調習性還要隨順它、找種種藉口,那你出家幹什麼?如果還要調別人,那不是完全顛倒了嗎?你想要幫助三界一切有情調伏煩惱,現在你自己的煩惱,不但不能調伏,竟然還隨順它、還增長它、還保護它。這個地方告訴我們的就是這個。世尊了解這個道理,所以心雖然繫念諸眾生,但是自己還沒有調伏的時候,不必忙著說大話,自己先調伏自己。

【◎ 又四攝事可攝為二,謂以財攝及以法攝。財施為初,餘三屬法,法為所緣正行清淨之法,如云:「由財及以法,謂所緣法等,由此二攝門,說為四攝事。」又此即是三世一切菩薩利他方便,故是共道。如云:「已攝及當攝現攝悉皆同,是故此即是成熟有情道。」】

四攝又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先財攝後法攝,布施當中的財施,可以說是第一個財攝,其它的三個屬於法攝,法就是作為所緣的正行清淨之法。財攝、法攝,可以包含上面的四攝。對調伏自己來說,三世一切菩薩的共道是六度;對利他來說,一切菩薩的共道是四攝。過去的菩薩已攝、當來的菩薩當攝、現在的菩薩現攝,成熟有情都是用這個辦法。

p. 334 (2)

【又菩薩行總有無邊,然大嗢柁南即是六度四攝,以諸菩薩唯二所作:一自內成熟成佛資糧,二為成熟他有情相續,六度四攝即能成辦此二事故。如《菩薩地》云:「由諸波羅蜜多能自成熟一切佛法,由諸攝事能成熟他一切有情,當知略說菩薩一切善法作業。」故於此中略說彼二,若欲廣知,應於《菩薩地》中尋求。】

菩薩所要行的雖然有無量無邊,但是整個最主要的圓滿綱要,不外六度、四攝。因為菩薩真正要作的就是:第一成就自己,第二利益其他有情,六度四攝就能夠把這兩件事情圓滿地辦到。這裡引《菩薩地》的文,簡單說明自利以及利他的內涵,要想詳細知道的話,要到《菩薩地》當中找。實際上在我們修學過程當中,的確是要先認識整個大綱,然後步步修上去。當你真正要行持的時候,《菩薩地》當中把細則說得很清楚;實際上單單《瑜伽師地論》中的《菩薩地》還不夠,還要廣學一切經論,你才會對六度四攝的內涵有更深一層的體會。至於我們眼前的修學,假定你的智慧狹小,照著這個綱要去做的話,也絕對正確,絕對沒問題;而且這個綱要教授,如果你引申出去,的的確確跟無量無邊的無垢經論也完全相應,這點是我們要確定認識的。上面已經簡單地說明了四攝六度。

【又此根本後得時,應如何行者,如尊者云:「六波羅蜜等,菩薩廣大行,由本後瑜伽,堅修資糧道。」謂初業菩薩受菩薩戒,住資糧道,根本後得皆不出六度,故六度中有是根本定時所修,有者是於後得時修。】

六度、四攝,在根本及在後得的時候應如何行持?根本、後得,在本質上面,我們通常說根本智、後得智。根本智是什麼?修學佛道,一定要方便、智慧兩種資糧共同並進,相輔相成。在根本定當中要學的就是用智慧觀察一切事情的真相、共相,也就是所謂真如、空。等到出了定以後,則要廣行方便,雖然廣行方便,因為你已經對世間的真相看清楚了,所以不會隨著以前的染污意識而轉,這個時候得到的叫後得智。而這裡的根本、後得是指,我們真正修學的時候,主要是在座上乃至在定中,這個叫根本;然後在出定或者說下了座以後,應該如何廣行方便,這叫後得。就是說我們在座上一心緣觀這個,然後下座後如何相應地繼續去行持。所以這裡講的根本及後得,並不是後面所說地上菩薩學的那個。   

尊者告訴我們:六波羅蜜等菩薩道的廣大行,在於根本及後得兩個時候能夠相應(「瑜伽」就是相應),堅固地修學資糧道。「根本」就是在定中,「後得」就是指出定以後。為什麼說這個地方不是講地上菩薩呢?因為在資糧道就是還沒登地,還沒見道,但是的的確確也是在學。剛開始修學的初業菩薩,受了願心儀軌以後,是在資糧道當中,從剛開始發菩提心到願心圓滿,這個叫下品資糧位。有了願心以後受行心,從受菩薩戒開始就是中品資糧位。然後廣行六度,積集資糧,等到能夠如實了達一切法的特質--空性,就是上品資糧位,其中的細節在這裡沒有說明。修的時候不管是根本或後得,都不出六度。所以說六度中有的是根本定時所修,有的是後得時所修。下面特別說明根本定當中修習什麼,後得當中修習什麼,以及這兩者如何配合。

【謂靜慮自性奢摩他,及慧度自性毘缽舍那一分,是於根本定時所修。前三波羅蜜多及靜慮般若一分,是後得時修。精進俱通根本後得,忍中一分定思深法於定時修,如尊者云:「起根本定時,遍觀一切法,修幻等八喻,能淨後分別,應正學方便,於根本定時,應恆常修習,止觀分平等。」】

止、觀的一部分,是在根本定當中所修。前面布施、持戒、忍辱這三樣是在後得當中修;還有,止跟觀的一部分,也是在後得當中修。精進是不管出定、入定都要的。忍有三部分:耐怨害忍、安受苦忍(平常我們叫生忍及法忍);還有諦察法忍,是對法的深入觀察,這個是在定當中修的。出了定以後對著境界,承受種種的人、法加在你身上的苦,這是在後得時修的,這裡分得很清楚。就像尊者說的:從根本定出定時,面對一切法,修幻等八喻。這八喻就是如幻、如化、如乾闥婆城等等。在根本定當中,我們這樣去觀察,下座了以後,就照我們所觀察的運用在生活當中,那時候你就不會為境界所蒙蔽,因為你了解這些事情不是實有之性,而是如幻如化,緣起性空的。如此一來,能夠淨化你的執著,所以應該正式去學習這些方便。如果我們能夠長時間努力修學,在根本、後得兩者當中,一一如理如量的輾轉增上,這樣就能夠一步一步慢慢地提升。

【若由未習如是希有難行諸行,聞時憂惱,應念菩薩於最初時亦不能行,然由先知所作願境漸次修習,久習之後,不待功用能任運轉,故其串習極為切要。】

像上面告訴我們的難行諸行,不管是自調伏也好,調伏別人也好,的的確確非常困難,由於以前沒有修學過,不要說叫我們去做,我們聽見了就害怕。這個時候我們應該這樣思惟:任何一尊佛,他一定是先在因地當中修菩薩行,就像我們現在一樣,他也不是一開始就會的,而是先了解了正確的內容,然後把所了解的作為他的希願處,照著能達成願望的種種善巧方便,一步一步去修,經過了長久不斷的修習以後,就能自然而然任運做到了。   

所以能夠成就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由於串習,「串習」這兩個字我很歡喜,就是說剛開始時很不習慣,慢慢透過不斷地練習,把這個習慣培養起來。其實我們眼前的學習都是這樣,只要能夠不斷地這樣去做,自然能夠任運而轉。前面已經一再強調,眼前我們所有的一切,沒有一個例外的,無不是由串習而成,因為我們串習了以前那一套,所以新的東西來了,會覺得不習慣;主要的問題不在習慣不習慣,而是由於我們不了解這是由串習而成,自己卻執著得很,這才是毛病所在。所以真正可怕的是無明無知,只要有了正知見,了解了真相以後,你才發現原來我的感受、想法也不是天生如此,只是一個習慣,而且這個習慣雖然眼前覺得好,將來卻會帶給我們無比的痛苦。由於這樣正確的認識,自然而然就啟發願望:我要求的是無上菩提。然後正式要求之前,還要了解,這樣做有什麼殊勝的好處,如果不這樣做,像原來這樣,有什麼嚴重的過患?之後再進一步告訴我們怎麼做、怎麼學,如此了解了道理,依次第慢慢去做,到最後輕而易舉就成就了。就像我們小時候會覺得,要等到二、三十歲把大學唸完,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可是我們每個人都是這麼過來的;小的時候,也就這麼從幼稚園開始學,「來來來、去去去,小貓跳、小狗叫」,現在回想起來,好像也輕而易舉地這樣學上來,世上沒有一件事情不是如此的。   

所以串習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說明不是眼前聽懂了,覺得很歡喜就可以了,聽懂後,正是要策勵自己,怎麼樣一步一步照著去做,不斷地恆時行持下去,等到習慣了,就能「不待功用任運轉」。眼前太多的事情都是這樣,比如講中國話,你不用想,自然而然開口就講,但是如果叫你講日語、英語,就算你想了個半天,還是講不出來。為什麼呢?串習而成啊!修行也是如此,我們剛開始會覺得難,這個道理說得很清楚,你了解了以後,自然而然這個「難」的概念,就擋不住你了。真正擋住我們的就是無知,自己陷在老習慣當中,若還覺得這樣不行,那樣不行,那麼就算是再簡單的事情,你也一點都學不來。所以真正的難關不在外面的難不難,而是在我們自己內心認識不認識,這是最重要的一點,也始終是問題的中心所在。

【若見現前不能實行,即便棄捨全不修心,是極稽留清淨之道。】

反之,如果你看見眼前不能做,就不去做,「全不修心」(很清楚,修就從你的心裡上修),如果這樣的話,「是極稽留」,就是完全停滯在那個地方。前面在精進一度特別說明,如果你走了這條路而不能上進,乃至於退怯的話,那比不走還壞,因為你不走這條路,本來可以做別的事情,現在你走了這條路,結果又退失了,那不是兩邊都失壞了嗎?同樣的,出家也是一樣,你出了家,沒有真正的內容,在家該做的事情你也沒有做。不要以為出了家,一切坐享其成,不是這樣的,這是因為我們宿生有這個業因而感得的果報。現在你白白浪費了以後,又沒有造下一點跟它相應的業,以後披毛戴角,還起來是很可怕的,這個我們必定要知道。所以如果這條路不能走,那是因為我現在條件不夠,應該回去等到條件累積夠了再來。千萬要注意,這個地方講的「稽留」就是耽擱在那裡,這是就時間來講,但他並沒有說停在那裡的時間中,你在幹些什麼,停在那裡不是睡大覺、享福,停在那裡是受地獄的煎熬啊!這個是我們要警惕的,要常常把這個事情記在心裡!   

實際上我也有這樣的經驗:我剛到一個新的地方,總覺得好像不大習慣,許多事情做不來,心裡面就會退縮。後來幸好有善知識引導而了解了這個道理,「困難不應退,皆由修力成,先聞名生畏,後無彼不樂。」對呀,我先去做,腦筋雖然轉不過來,但是我還是儘可能地去想,慢慢地腦筋會動了,以後再進一步把錯的知見改成正確的。身體的行為也是如此,本來是癡癡呆呆的,不曉得該做些什麼,但是善知識叫你做,或者逼著你做,你只好開始摸索,摸了半天,慢慢地自然就習慣,到後來你有了經驗,一看就曉得從哪裡開始做起。眼前沒有一件事情是例外的,我深深了解,真正重要的就是在內心。所以始終要注意啊!如果你在心裡面,不從現在就開始努力,總覺得反正輕輕鬆鬆地躲在後頭,結果是真正害了自己。

p. 335

【如《無邊功德讚》云:「若由聞何法,令世間生怖,尊亦於此法,久未能實行。然尊習其行,時至任運轉,是故諸功德,不修難增長。」】

所以,假定聽見了這些法,覺得很難做,很害怕,而停在這裡的話,那麼永遠也不能夠真正的成就。但是反過來,只要能夠如理如法地開始去練習,做久了以後,就能夠任運;就是自然而然的,乃至於不用太費力,就都可以做。所以一切的功德一定要透過修習,如果不修習的話,絕對不可能成就。

【故受菩薩律儀者,定無方便不學諸行,未如儀軌受行心者,亦當勵力修欲學心。若於諸行勇樂修學,次受律儀極為堅固,故應勤學。】

真正學菩薩行,受菩薩戒的時候,絕對沒有一種方法是可以不學這些內涵就能成就的,天下絕沒有這樣的事情。也許我們會說:受了這個行心當然要學,但你可以不要受啊!現在問題是:你要不要脫苦?要不要究竟圓滿?要究竟圓滿,就要照著這個次第來。所以受了行心固然非學不可,受了願心(受行心之前的方便)以後,雖然不會要你馬上做這種難行的事情,但是也要努力策勵自己--我要學!學習有殊勝的好處,如果不學,有很嚴重的禍害;策發內心生起強烈的欲學、行菩薩行的這種心。如果能夠經過前面這個善巧,策勵起你的勇悍欲修學之心,那時候就不會覺得看了就怕,如果叫你不要做,你反而會覺得:這麼大的好處,怎麼不讓我去做啊?這個時候再去受律儀的話,行持就很紮實、很堅固。所以我們應該遵循這個次第,依各人的條件去努力。現在已經把這個次第,從道前基礎開始,然後下、中、上士道一一說完了。

【上士道次第中,已說淨修願心,及學菩薩總行道之次第。】

從學願心開始到行心,已經慢慢地都說完了。行心的綱要是總學,再下面的止觀是別學。為什麼是別學呢?因為止觀的內容比較深廣,而真正說起來,整個的修學過程,前面都是方便;換句話說,前面的準備,都是為了後面的止觀,而世間、出世間的一切好處,一切功德都是止觀之果,所以把共道簡單扼要地說明了以後,最後對於止觀的內容,特別再詳細說明一下。因為它的內容十分深廣,必須照著次第來學,不但只是講,而且是要行持的次第。講的目的是要讓我們了解,而了解是行持的初步,所以假定前面的基礎沒有建立,那麼後面的內涵不要說做不到,甚至也不一定能夠了解。依目前我們的情況來說,有絕大部分的確是連了解都不一定能夠了解,所以《廣論》上面的止觀,暫時不講,等到以後有機會再來學它。但是因為它畢竟是佛法最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別學部分止觀的內涵特質,現在還是用宗喀巴大師寫的《略論》為綱要來說明。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三終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