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3 21:47:04
學習次第 : 進階
日期:2010/06/03 21:44:57 喇嘛網 編輯部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32-1講)
CD(中)上士道 6-4 達賴喇嘛尊者傳授/蔣揚仁欽中譯
庚四、儀軌受法
發起心之後,為了使發心能夠更堅定的緣故,所以在此就說到了受願心儀軌。第四、儀軌正受者。如大覺窩云:「欲修令此生,應勵恆修習,慈等四梵住,應除貪及嫉,以儀軌正發。」若修心已,於其發心獲得定解,當行受此之儀軌。
此中分三
辛一、未得令得(分三)
壬一、所受之境
壬二、能受之依
壬三、如何受之軌則
辛二、已得守護不壞
辛三、設壞還出之方便
壬一、所受之境
(231頁)覺窩於尊長事次第中僅云:「具相阿闍黎」更未明說。因為我們要受願心儀軌的話,可以從上師座前,而去得到這個願心儀軌的,所以這個上師是需要說到具相阿闍黎,可是阿底峽尊者並未詳細的解說,如何具相之理。於是宗大師就引用諸先覺所說的,諸先覺說:「具足願心住其學處,猶非完足,須具行心律儀。」此與勝敵論師說:「當往具菩薩律儀善知識所,」極相符順。也就是說,傳授這個願心儀軌的上師,必須要生起菩提心,得菩薩戒的這尊菩薩,而來為我們傳授願心儀軌的,十法經中由他令受而發心者,說有聲聞,雖然有一些人說有聲聞,但是宗大師在此說,並非說是由聲聞來作儀軌的上師,而是說什麼呢?是說由彼勸令厭離而受發心,非說聲聞為作儀軌。這是上師的部分,那弟子的部分呢?
壬二、能受之依
能受之依者。總如勝敵師說:「若善男子或善女人,具足圓滿身及意樂。」謂天龍等其身意樂堪發願心者,一切皆可為此之依。然此中者如道炬釋論說:「厭離生死,憶念死沒,具慧大悲。」謂於前說諸道次第已修心者,是於菩提心略為生起轉變意者。所以由菩提心的這種思惟,所以使得心有了菩提心的覺受,而獲得這種調伏轉變的人,就可以成為願心儀軌的接受弟子。
壬三、如何受之軌則(分三)
癸一、加行儀軌(分三)
子一、受勝歸依(分三)
丑一、莊嚴處所安布塔像陳設供物
丑二、勸請歸依
丑三、說歸依學處
子二、積集資糧
子三、淨修意樂
癸二、正行儀軌
癸三、完結儀軌
丑一、莊嚴處所安布塔像陳設供物
(232頁)遠離罪惡眾生之處,善治地基令其平潔,以牛五物塗灑其地,以栴檀等上妙香水而善澆灑,散妙香花。設三寶像,謂鑄塑等,諸典籍等,諸菩薩像,安置床座或妙桌臺。懸挂幡蓋及香花等,諸供養具盡其所有。又當預備伎樂、飲食諸莊嚴具。用花嚴飾大善知識所居之座。諸先覺等,又於先時供養僧伽,施食鬼趣集聚資糧。若無供具應如賢劫經說,其碎布等皆成供養,有者則應無諸諂曲,殷重求覓,廣興供養,令諸同伴心難容納。
傳說西藏諸知識在莽宇境及桑耶等處,於覺窩前請發心時,覺窩教曰:「供養太惡不生。」所供像中,須善開光大師(導師釋迦牟尼佛)之像,必不可少,經典亦須攝頌以上諸般若經。次如尊長事次第說迎請聖眾,誦念三遍供養雲陀羅尼,應讚誦之。其次弟子沐浴,著鮮淨衣,合掌而聽,尊長開示福田海會所有功德,令其至心發生淨信,教彼自想,住於一一佛菩薩前,徐徐念誦七支供養。先覺多云:「龍猛、寂天所傳來者俱修七支,慈氏、無著所傳來者唯修禮拜、供養二支。
宗大師在此說到了,一些先覺他們有這種的說法,也就是從龍樹還有寂天菩薩所傳來的願心儀軌,以及從慈尊菩薩和無著菩薩所傳來的願心儀軌,有一些不同。像是龍樹還有寂天菩薩所傳來的願心儀軌的作法上,尤其在加行上,是要念誦七支供養的。可是慈氏菩薩和無著菩薩所傳的願心儀軌,是不需要作七支供養,只需要供禮拜和供養兩支。為什麼不需要作七支的原因,是因為懺悔支不需要作。懺悔支為什麼不需要作呢?因為懺悔支會使心有點厭離的感覺,可是願心儀軌的時候,弟子應該要非常歡喜才是。
宗大師在此就破斥這種說法,這是沒有道理的。因為大覺窩師阿底峽尊者,也說到在發心的願心儀軌的時候,有說到了敬禮、供養等,說到「等」字,而不是說敬禮、供養兩個支而已,所以這個「等」字也代表包含了其他的七支了,這是第一個理由去破斥的。第二個理由是說,如果以慈氏和無著所傳來的這個儀軌來講,不需要去念誦懺悔支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會使心厭離,所以心無法歡喜的話,那同樣的道理,其實龍猛和寂天也是一樣的,這樣變成龍猛和寂天也不應該修七支了,但是之前已經說了需要修七支,所以這會有矛盾的。
在此我們可以看到宗大師在本文裡面有說到:若修悔罪必須追悔,令意不喜,菩提心者具足踴躍歡喜方生。」不應道理。大覺窩師於發心及律儀儀軌說:「禮敬、供養等,」以等字攝略。尊長事次第中,於發心前明說七支。如果你說的道理是符合邏輯的話,又其因相,若果如是,如果您所說這個道理,這個因相是符合道理的話,是符合邏輯的話,則龍猛及寂天派中,亦當許不生。那他們也是有同樣的不應該念懺悔呀!因為懺悔使心不歡喜,可是願心儀軌的時候,要使心歡喜,那不是同樣的道理嗎?
丑二、勸請皈依
(233頁)第二者,次說於師須住佛想,故應作佛勝解,禮敬供養,右膝著地,恭敬合掌,為菩提心而正請白:「如昔如來、應、正等覺及入大地諸大菩薩,初於無上正等菩提而發其心。如是我名某甲亦請阿闍黎耶,令於無上正等菩提而發其心。」乃至三說。次應為授殊勝歸依,謂佛為世尊,法是大乘滅、道二諦,僧為不退聖位菩薩,以為其境。所以接下來說到大乘不共歸依的時候,要歸依的佛,是說大乘法的世尊;要歸依的法寶,是大乘的滅道二諦;要歸依的僧寶,是大乘不退轉的菩薩,而且是需要聖者,見道位以上的菩薩。
時從今起乃至未證大菩提藏,為救一切諸有情故,歸佛為師,正歸於法,歸僧為伴,具此總意樂。特如道炬論說:「以不退轉心,」當發猛利欲樂,令如是心一切時中而不退轉,威儀如前而受歸依,「阿闍黎耶存念,我名某甲,從今時始乃至證得大菩提藏,歸依諸佛、薄伽梵、兩足中尊。阿闍黎耶存念,我名某甲,從今時始乃至證得大菩提藏,歸依寂靜離欲諸法眾法中尊。阿闍黎耶存念,我名某甲,從今時始乃至證得大菩提藏,歸依不退菩薩聖僧諸眾中尊。」如是三說。歸依一一寶前,各一存念,及歸法文句與餘不同,皆如覺窩所造儀軌。
丑三、說皈依學處
歸依學處者。前下士時所說學處,今於此中阿闍黎耶亦應為說。
子二、積集資糧
積集資糧者。發心儀軌中,於此亦說修禮供等。釋論中說修七支供,憶念諸佛及諸菩薩,若昔若現諸善知識,應如是行。供諸尊長者,前供養時亦應了知。七支者,普賢行願,入行論文,隨一即可。
子三、淨修意樂
(234頁)修淨心者。道炬論說慈心為先,觀苦有情而發其心。謂令慈悲所緣行相,皆悉明顯俱如前說。
癸二、正行儀軌
之前就是說到前行的部分,也就是說到大乘不共的歸依了,現在講正行儀軌者,現在都在願心儀軌的內涵裡面。正行儀軌者。謂於阿闍黎前,右膝著地或是蹲踞,恭敬合掌而發其心。如道炬論云:「無退轉誓願,應發菩提心。」儀軌中說:「乃至菩提藏。」故非僅念為利他故願當成佛而為發心,是緣所發心乃至未證菩提誓不棄捨,當依儀軌發此意樂。若於願心學處不能學者,則不應發如是之心。若用儀軌僅發是念,為利一切有情我當成佛者,則於發心學處,能不能學皆可授之,願心容有如是二類。
這以上的內涵就是說到了,願心儀軌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使我們能夠使願心堅定,而來說到了願心儀軌。當然在這裡面又有分兩者,如果你覺得你可以完全的遵守願心學處的話,那你可以透過這樣的儀軌,給予自己許下一個承諾,透過這個儀軌來許下如此的承諾,因為你可以接受願心的學處。如果你覺得沒有辦法接受學處,但是你又很想讓這顆心堅定的話,可不可以受這個願心儀軌呢?也是可以的。但是你就不要許下承諾,但是還是可以接受儀軌的意思。
可是在菩薩戒就不行,在接受菩薩戒的時候,不能容許這兩類,因為你接受菩薩戒的時候,就變成我一定要遵守菩薩戒的學處,你才去受菩薩戒的儀軌,所以這個跟願心儀軌是不同的。願心儀軌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使這個願心堅固,所以如果你想要讓願心堅固,可是你覺得又沒有辦法遵守願心學處的話,那沒有關係,可以接受願心儀軌。當然如果你覺得,你可以許下承諾,受學或者遵守願心學處的話,那當然是最好不過了。所以願心容許有兩種,可是菩薩戒是不行的,所以在此宗大師又說到:
若用儀軌受其行心,行心的這個菩薩戒的儀軌,若於學處全不能學,則一切種決定不可。所以任何一種都不行,因為沒有辦法去學這一個菩薩學處,故有說云龍猛與無著所傳律儀儀軌,於眾多人有可授不可授之差別者,是大蒙昧。所以有一些人說龍猛和無著的儀軌是不同的,在這個菩薩戒的部分上,而說兩類的說法,這是完全不了解的緣故。
復有一類造初發業行法論,說受行心儀軌令數數受,然全不知諸總學處及根本罪,未嘗宣說所學差別,是令受行最大無義。還有一類者就說到了,許多受行儀軌的內涵,但是卻不講所受的學處是什麼,根本罪還有它的惡作的這些差別,都沒有講,這樣的話說了這一個菩薩戒的儀軌也沒有意義呀!
教授勝光王經說:「若不能學施等學處,亦應唯令發菩提心,能生多福。」雖然沒有辦法去遵守願心的學處,但是光是發起願心,也能夠累積無比的資糧,依據此意,修次初篇云:「若一切種,不能修學諸波羅蜜多,彼亦能得廣大果故,方便攝受亦當令發大菩提心。」此說若於施等學處不能修學,容可發心,不可受戒,最為明顯。 所以如果你覺得沒有辦法遵受這種承諾的話,也沒有關係,也是可以接受發心儀軌的。因為發心儀軌可以使你的發心堅定,還是可以累積很大的廣大資糧,雖然你沒有辦法受戒,或者你沒有辦法承諾接受這樣的學處,可是光是堅定發心,也是值得我們去作的。
受心儀軌者,現在講到正行儀軌的部分,所要念的儀軌文是什麼呢?「惟願現住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於我存念,阿闍黎耶存念,我名某甲,若於今生若於餘生,所有施性、戒性、修性善根,自作、教他、見作隨喜,以此善根如昔如來、應、正等覺及住大地諸大菩薩,於其無上正等菩提而發其心。如是我名某甲,從今為始乃至菩提,亦於無上正等菩提而發其心,有情未度而當度之,未解脫者而令解脫,諸未安者而安慰之,未涅槃者令般涅槃。」如是三說。正行儀軌的部分就是念三次,而來圓滿這個願心儀軌。歸依儀軌,及此二種,雖未明說須隨師念,跟隨著師而去念誦,然實須之。此是有師之軌,這以上是屬於在上師座前而去獲得願心儀軌的部分。若未獲得阿闍黎者應如何受?覺窩所造發心軌云:「若無如是阿闍黎耶,自發菩提心之儀軌者,自當心想釋迦牟尼如來及其十方一切如來,修習禮供諸儀軌等,捨其請白及阿闍黎語,歸依等次第悉如上說。」如此而受。
癸三、完結儀軌
完結儀軌者。阿闍黎耶應為弟子,宣說願心諸應學處。儀軌結束之後,戒師必須要為弟子們說到願心學處的。
辛二、得已守護不令失壞者,謂當知學處,故應宣說。(分二)
壬一、修學現法不退發心之因(分四)
癸一、為於發心增歡喜故,應當修學憶念勝利。
癸二、正令增長所發心故,應當修學六次發心。
癸三、為利有情而發其心,應學其心不捨有情。
癸四、修學積集福智資糧
壬二、修學餘生不離發心之因
癸一、為於發心增歡喜故,應當修學憶念勝利。
(236頁)若閱經藏或從師聞,思菩提心所有勝利,華嚴經中廣宣說故,應當多閱。如前所引,說如一切佛法種子。又說總攝菩薩一切行願故,猶如總示。謂若廣說支分無邊,於總示中能攝一切,故謂總示。又如嗢柁南,攝集一切菩薩道法所有扼要,說為嗢柁南。菩薩地中所說勝利,是願心勝利,彼最初發堅固心有二勝利,一開始發起菩提心的話,有兩種勝利:一、謂成就尊重福田,二、能攝受無惱害福。第一者,如云:「天人世間皆應敬禮。」謂發心無間,即成一切有情所供養處。又如說云:「發心無間,由種姓門,亦能映蔽諸阿羅漢。」謂成尊上。又說:「雖作小福,亦能出生無邊大果,故為福田,一切世間悉應依止,猶如大地。」謂如一切眾生父母。這是第一勝利。
第二勝利是,第二者,如說得倍輪王護所守護,若寢若狂或放逸時,諸惡藥叉、宅神、非人不能嬈害。若餘眾生為欲息滅疾疫災橫所用無驗咒句明句,若至此手尚令有驗,何況驗者?由此顯示息災等業,發心堅固易成辦。諸共成就,若有此心亦得速成。隨所居處,於中所有恐怖鬥諍,飢饉過失非人損惱,未起不起設起尋滅,轉受餘生少病無病,不為長時重病所觸,常為眾生宣說正法,身無極倦,念無忘失,心無勞損。
(237頁)菩薩安住種姓之時,由其自性粗重微薄,既發心已,身心粗重轉復薄弱,由其成就堪忍柔和,能忍他惱不惱於他,見他相惱深生悲惱,忿嫉諂覆等多不現行,設暫現起亦無強力,不能久住速能遠離。難生惡趣,設有生時速得解脫,即於惡趣受小苦受,即由此緣深厭生死,於彼有情起大悲心。菩提心福若有色形,雖太虛空亦難容受,以諸財寶供養諸佛,尚不能及此福一分。勇授問經云:「菩提心福德,假設若有色,遍滿虛空界,福尤過於彼。若人以諸寶,遍滿恆沙數,諸佛剎土中,供養世間依。若有敬合掌,心敬禮菩提,此供最殊勝,此福無邊際。」
傳說覺窩繞金剛座時,心作是念:「當修何事而能速證正等菩提?」時諸小像起立請問諸大像曰:「欲速成佛當修何法?」答曰:「當學菩提心。」又見寺上虛空之中,有一少女問一老婦,亦如前答。由聞是已,於菩提心,心極決定。由是能攝大乘教授一切扼要,一切成就大寶庫藏,超出二乘大乘特法,策發菩薩行廣大行,最勝依止,應知即是菩提之心。於修此心當漸增長勇悍歡喜,如渴聞水,乃至多劫以希有智,最極深細觀察諸道,諸佛菩薩唯見此是速能成佛勝方便故。如入行論云:「能仁多劫善觀察,唯見此能利世間。」
癸二、正令增長所發心故,修學六次發心。(分二)
子一、不捨所發心願
子二、學令增長
子一、不捨所發心願
因為之前在受願心儀軌的時候,在眾佛還有菩薩的面前,我們發大誓願,為了利益有情,未度者而令脫度等的這種誓願,我們已經許下這種的承諾了。可是後來在行菩薩道的時候,會反覆的看到,有情隨著煩惱的這些種種的暴惡的行為,再加上這麼長久的時間,所以有時候會覺得,哎喲,好困難啊!於是而沮喪,而去退失之前的發心,而去破壞之前的承諾,我無法利益一切有情眾生。因為當我們從心深處捨棄一個有情的話,就等於捨棄一切有情眾生了,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這一種的罪障會比別解脫,也就是出家戒的這種破了根本罪,還要來得嚴重。所以在此的別解脫,「他勝」的意思是根本罪的意思,被他所勝,被煩惱所勝的緣故,叫他勝,那就是根本罪了,比根本罪的罪障還要來得更大。
於是宗大師就引用經論來說到了,其原因是因為,我們想要布施的東西,已經決定說要布施了,可是如果不去作布施的話,經典有說這是會成為墮落餓鬼的因緣。更何況我們是以無上歡喜的心,在諸佛菩薩資糧田的面前,我們許下如此的承諾,要利益一切有情眾生,可是今天卻違背了承諾,那就等於欺騙了一切有情眾生了,所以我們會長時間的墮落於惡趣。為了使我們已發起的這顆心,讓它堅定不再退轉,不捨棄任何一個有情,所以說到了晝三次、夜三次的這種發心,還有增長的一個修法,觀修。我們現在可以看到宗大師在本文有說到:
(238頁)如是以佛菩薩知識為證,立彼等前立大誓願:未度有情令度脫等。次見有情數類繁多行為暴惡,或見長久須經多劫勵力修行,或見二種資糧無邊難行皆須修學,為怯弱緣,若更捨置發心重擔,較別解脫他勝之罪,尤為重大。如攝頌云:「雖經億劫修十善,欲得獨勝及羅漢,爾時戒過戒失壞,發心重過他勝罪。」此說菩薩毀犯尸羅,以能防護二乘作意,即是菩薩最勝尸羅,故若失此即是破戒。若未捨此,縱於五欲無忌受用,猶非破壞菩薩不共防護心故。即前經云:「菩薩受用五欲塵,歸依佛法及聖僧,作意遍智願成佛,智者應知住戒度。」若棄如是所受之心,則須長夜馳騁惡趣。入行論云:「於少惡劣物,由意思布施,若人後不施,說為餓鬼因。若於無上樂,至心請喚已,欺一切眾生,豈能生善趣。」是故此論又云:「如盲於糞聚,獲得妙珍寶,如是今偶爾,我發菩提心。」謂當思念我得此者極為希有,於一切種不應棄捨,更當特緣此心,多立誓願剎那不捨。
子二、學令增長
第二者,如是不捨尚非滿足,須晝三次及夜三次勵令增長。此復如前所說儀軌,若能廣作即如是行。若不能者,則應明想福田,供諸供養修慈悲等六返攝受。其儀軌者,謂「諸佛正法眾中尊,乃至菩提我歸依,以我所修布施等,為利眾生願成佛。」每次三返。
癸三、為利有情而發其心,應學其心不捨有情。
(239頁)學心不捨有情者。道炬論及發心儀軌中說學處時,雖未說及,道炬釋云:「如是攝受不捨有情,於菩提心所緣及其勝利,發心軌則,共同增長及不忘故,應當守護。」爾時數之與根本文,意無乖違,故於此事,亦應修學。心棄捨之量者,什麼叫做捨心呢?就是之前所謂的捨心的話,會比破出家的根本罪,還要來得嚴重的這個捨心的意思是什麼呢?無論是任何一個有情,只要其中之一者,由於他惡業的造作,依彼造作非理等事而為因緣,便生是念,從心深處,真正感覺,或者決定說:從今終不作此義利。這個人的利益我永遠不可能成辦,其他的人我都可以幫助,唯獨這個人我絕對沒有辦法了,當內心深處真有這種想法的話,那就是捨心了。在那個念頭一生下來的當下,就已經沒有菩提心了,那這樣這種罪業是非常嚴重的,所以我們要特別的小心。
雖然為了要防止眾生的惡業,所以為了要防護他的惡業的時候,我們必須作出比較嚴厲的回應,這是可以的。但是從內心深處,不應該想說:這個人我是永遠不可能來幫助他,或我永遠不可能作出對於他有利益的事情,這個人是沒有救的,從內心裡面真的有這樣想的話,那就不行了,是絕對不行。
癸四、修學積集福智資糧
修學積集二種資糧者。從以儀軌受願心已,當日日中供三寶等勤積資糧,是能增上菩提心因。那這種的說法是在先覺,雖然有這樣說,可是並沒有看到清淨的根據。但是宗大師說,這個是有很大的利益,所以也可以這麼作。此除先覺傳說而外,雖未見有清淨根據,然有大利。上述所說的是於今世不要退失發心之理,那也就是晝三次、夜三次的令增長發心的思惟。現在講到於後世不離發心之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