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3 22:45:43
學習次第 : 進階

CD(中)六度四攝 5-5    達賴喇嘛尊者傳授/蔣揚仁欽中譯

326頁)無慧過患中,施等無慧如無眼目,上述說了智慧的一個殊勝的功德之後,現在說到如果沒有智慧的話,會有什麼的過失呢?所以在此說到了,施等無慧如同沒有眼睛、盲目的善行般,如同攝頌裡面針對布施的部分說到,攝頌云:「俱胝廋他無導盲,路且無知豈入城,五度無慧如無眼,無導非能證菩提。」是故施等不能清淨,亦復不能獲得正見。所以針對施的部分在此說到,如云:「無慧求果報,施體不能淨,利他為勝施,餘唯為增財。」現在針對戒的部分說到,又云:「無破闇慧光,不能成淨戒,多由無慧故,尸羅成濁染。」現在針對忍辱的部分而說到,又云:「慧倒心混亂,不信住忍德,不樂觀善惡,如無德王名。」針對於精進的部分說到,又云:「智者所稱讚,無餘最細深,欲未障直道,無慧不能往。」對於靜慮的部分說到,又云:「心不勤修慧,其見不能淨。」

王名稱者,所以智慧如同一切善行的國王般,引導著所有的善行,謂如無德之王,名稱一揚後仍退失,及至未發大慧光明,愚癡黑闇終不可滅,慧發即滅。故於發慧應隨力能精勤修習。如云:「由發大慧光明力,猶如出現大日光,眾生身中黑闇覆,悉皆除遣唯餘名。」又云:「故應盡自一切力,於如是慧勤修習。」

智慧的正違緣的這個愚癡,的因緣是來自於那一些呢?愚癡之因,謂近惡友,懈怠懶惰極重睡眠(愛睡眠),不樂觀擇(不歡喜觀察,不喜歡思惟),不解方廣(不想要深入去思考),未知謂知(明明不知道的,假裝知道的樣子),起增上慢(或者是過份的高估自己)、上品邪見(強烈的邪見,上品邪見),或生怯弱,念我不能(或者是自己沒有自信,也會阻礙智慧的),不樂親近諸有智者(不時常與善知識們親近,或者與智者們親近)。如云:「懈怠懶惰近惡友,隨睡眠轉不觀擇,不信能仁最勝智,邪慢所覆而輕問。心劣自耽以為因,不信親近有智士,並其邪妄分別毒,及諸邪見為癡因。」

327頁)故又云:「恭敬承事可親師,為引慧故求多聞。」所以在此宗大師就說到,如何要去增長智慧的方式呢?謂應親近智者,多親近智者,隨自力能而求多聞;以自己的力量多多的去聽聞,從這位智者聽聞到更多的法義,如果沒有這樣去作的話,若不爾者,聞所成慧、思所成慧皆不得生,那就沒有智慧生起的一個根本了,是則不知修何法故。可是若有多聞的話,若有多聞,由思所聞法義,能生思慧,從此能生廣大修慧。由聞去生聞所生慧,以聽聞的內涵反覆的去思惟、思考的緣故,而生起思所生慧,這樣的話我們才有內容可以修,修的緣故才有辦法生起修所生慧。

如吉祥勇云:「寡聞生盲不知修,彼無多聞何所思,故應精勤求多聞,因此思修生廣慧。」慈尊亦云:「三輪諸分別,是名所知障,在此的諸分別,不應該只是一種執著,若是執著的話,三輪諸分別應該是煩惱障才對,不應該是所知障。所以在此應該要解釋說,三輪諸分別之習氣,是名為所知障。或這種的串習力,對自性執著的一種串習力,是名所知障,否則的話很難解釋。慳等諸分別,是為煩惱障。除慧無餘因,能斷此二障,聞為勝慧本,所以聽聞是增長智慧的根本,故聞為第一。」所以多聽聞的話,我們才能夠增長智慧。

集學論云:「應忍求多聞,次當住林藪,精勤修等引。」自釋中云:「不能忍者,則由厭患,不能堪耐,退失聞等。無多聞者,則不能知靜慮方便、淨惑方便,故應無厭而求多聞。」那羅延問經云:「善男子!若具多聞能生智慧,若有智慧能滅煩惱,若無煩惱魔不得便。」是故聖道最勝命根謂擇法慧。將來會不會生起證量,最主要的命根是在於有沒有了解法義的,或者是善擇諸法的這個智慧。慧無上因,謂於無垢經論勤求多聞,以諸教理善為成立。這個智慧從那裡來的呢?依據無垢就是大論典的法義內涵,精進的去多學、多聞,透過教理比喻,還有自己的思惟,來安立而去成就這一種的智慧的。有一些修行人,他不覺得說聽聞是很重要的,所以在修的時候就沒有辦法產生定解,因為他所聽聞的內容不多。不多的時候,思惟的內涵、思惟的法義則有限了,所以智慧去觀察的時候,變成有偏倚的,不能全面化了,是片面的,會有這種的危險。所以沒有辦法以真正的智慧去思擇,反而會生起顛倒解,那是因為沒有聽聞的過失,所以我們應該要遠離不聞的這種過失。

在此宗大師就說到了:然諸欲修法者,尚不能知聞為必須者,是由於修時不能定解,必須觀慧思擇而修,但是反顛倒解,那是因為不須多聞過失所致,故自愛者,應棄此過猶如惡毒。大瑜伽師云:「覺窩瓦,欲成佛一切種智者,不於牛負量經函辨其所作,而將掌許若講若藏,皆無所成。」樸窮瓦開啟經卷安置枕前曰:「我等是學者故,縱未能看,應於此等而發願心,若不知法云何能修?」慬哦之弟子送博朵瓦時,三云:「汝等快樂!」次云:「能得依止我如天覆地之知識,不須於他更起口水,不勞多看紅紅本釋,事業微少,不勞思業果內心安泰,以多咒法成多事業令心飽滿。」

328頁)霞惹瓦云:「乃至未成佛求學無完,至成佛時始得完畢。」學習的時間,什麼時候才會真正結束呢?是成佛的時候才會結束的。迦摩瓦云:「若謂修法何須求知,是自失壞,如果有人認為說,「我們為了修法,為什麼要去聽聞?為什麼要去學習這麼多?最主要是修法為主呢!」如果這種想法的話,那是自己把自己的前途給毀滅了,我寡聞者易生此失,這種過失是寡聞者容易犯的一個錯誤,易說修行不須求知。這種錯誤就是說,認為修行的話,不需要去學習,不需要去多聞。所以在此迦摩瓦就說到,真正是誰需要去聽聞的呢?不是講法的人需要聽聞的,光是講法不修的話,那會多聞讓他造惡業而已,與其這樣還不如不要聽,讓他不知道好了。因為他沒有修學,可是卻講法的話,那變成拿佛法當買賣去了,像是用佛法作生意去了。與其這樣的話,還不如讓他不要聽聞好了,因為不聞他就不知,不知他就沒東西可講了,這樣的話就不會造惡業了。誰需要去多聞、多思、多學呢?是真正要學法的人,才需要去多聞、多思、多習,所以然修法者,實定須知,縱於此短壽未能圓滿,須不失暇身,相續多聞。若謂修者不須,說者乃須,說說法師易生此罪,以修者尤須故。」光是以修法的角度來講的話,不需要的,反而會生罪,可是真正修行的人,更需要去多聞、多思,還有多學習。如是修者慧及慧因多聞,不容或少,所以要如是的這樣去修學的話,為了能夠成辦這個智慧,其智慧的因緣也就是多聞、多習、多學,是不可缺少的,應獲廣大定解,我們應該如此的決定。然此定解於未知修時,可是在這個定解還沒有發生之前,必須觀察修者,又極難生起,要透過反覆的觀察,反覆的觀察這部分,又相當的困難,所以就產生一種情況了。

雖自許為受持三藏之法師,亦多認為修之前導,或僅為佐證,非實教授。所以宗大師在世的時候,雖然有許多真的有成就的人,可是有許多不懂真正法義的人,而且自許為自己是三藏法師。有許多這一派的人認為多聽多聞,只是修行的一個前行而已,或者是一個根據,也就是說我們這個修行它是有來源的,是有根據的,只是一種佐證的作用而已。正修的時候,跟所聽聞的,所學習的,所思惟的內涵,是沒有直接關係的,我們要透過口訣的方式,所以非實教授,所聽聞的內涵,並不是真正的教授。

由此因緣,說欲速成佛則須勤修,不需多聞,欲利聖教則須多聞,所以要成佛的話就要勤修,可是要利聖教的話,則須多聞。變成了內自修與利聖教別執為二,變成了兩者,所以宗大師在此說到此是矛盾最大狂言,以聖教中,除教證法別無聖教。前者是令了知修行之軌,後者是令知已予以實行,故修行能無錯謬者,即是最勝住持聖教。

又能無錯住持修證之聖教,必依無錯了解教法故,故先知多法者,修時即應修彼法義,不可忘失,若先未知亦勿怯退,當隨慧力而求多聞。所以佛所說的教法,就是教正法和證正法這兩者了。為什麼要講教正法的原因,是我們要修的話,要有修行的內容,為了能夠了解所以說了教正法。證正法就是針對教正法所詮釋的內涵,來如實的實踐它,讓自己的心跟教正法所詮的內涵相應在一起。所以你修的時候,內心所要相應的這個法義,不被教正法所詮釋的話,那根本就不需要教正法,那是沒有意義的。所以先由教正法來確定,我們要修的內涵是什麼?那在正修的時候,反覆的去思惟,以正念和正知而來觀察內心。如果我們的心有遠離了教正法所詮釋的內涵的話,那就要由正念正知把它拉回來,相應於教正法所詮的法義內涵。這樣的話才有辦法生起證正法,無誤的證正法,正確的證正法。這樣的話,證量,我們的功德才有辦法生起。

復非聽聞此法,別修他法,即所修處而求聞思,故又不應唯修一分,定應依止,初業菩薩所修圓滿道之次第。若慧劣弱即令修彼,若慧廣大或初雖微劣,由修習故增廣之時,將此道次漸為增廣,能與一切清淨經論相屬而修,亦非定須別求多聞,故凡圓滿無錯教授,略亦能攝一切經咒、大小諸乘道之宗要。

我們要怎麼修學的呢?我們絕對不是聽是這個法,修的時候是另外一個法,那就是錯了。為什麼要聽法?就是要修法的緣故而去聽法,所以所聽聞的法的內涵來作修行。而且在作修行的時候,不應該只修一分而已,應該圓滿的來作修行。所以初業菩薩,如果智慧不夠的話,那就配合自己的能力,慢慢的來作修學。如果智慧廣大的時候,當我們的智慧增強,或智慧廣大的時候,雖然一開始並不是具有強烈的慧力,是雖為微劣,可是依由之後修習的緣故,已經增廣,所以這時候所修的道次第的內涵,也能夠慢慢增廣。這樣的話才有辦法能與一切清淨的經論相屬而修,也就是沒有任何違緣,沒有任何相違的情況下,完全符合大論典的法義,來作修學。「亦非定須別求多聞,故凡圓滿無錯教授,略亦能攝一切經咒、大小諸乘道之宗要。」所以這樣的修學,我們才有辦法真正圓滿一切顯教波羅蜜乘,也就是經乘,咒乘就是金剛乘,密乘等的這些,一切圓滿教授。

若廣開解亦能遍入一切教法,未獲如斯教授之時,於少分修易生喜足,然於聖教全體修行宗要,難獲定解。故應親近良師,淨持尸羅,數教授,每日四次修習所緣,至誠祈禱師長本尊。又由多門積集資糧淨除業障,若能勤修此圓滿因,其慧倍復殊勝增長,乃能生起徹底定解。如先覺云,所以宗大師跟我們講到,如果開啟智慧的口訣了。所以透過親近善知識,自己持戒清淨,反覆的去學習,翻閱教授,而且每日四次來作觀修,並且誠心的去祈禱上師瑜伽,也就是本尊和上師無二的作祈禱,又反覆的去作集資淨障,如果我們能夠如此努力精進的話,我們的智慧能夠倍復的增長,才有辦法對法義產生徹底的定解。

如同先覺有說到:「先所聞法令心總現,數數思惟稱量觀察,若忘其法專學持心,則無助伴。」故上修者是上法師,中品修者是中法師,凡所修法即知彼法。若由是思定解堅固,則諸惡友唱說:善惡一切思惟,皆是分別悉應棄捨者,自知法中無如是語。如果我們能夠像上述所說的,對法義生起定解的話,縱使我們的惡友,再怎麼說「一切的善惡的思惟都是分別,都必須要斷除」,可是自己會知道說,在法義裡面並沒有這樣說,良師不許,而且善知識也沒有這樣說,便能不隨彼轉。這樣就不容易被他們所牽引。若無此解有信無慧,如果對於法義沒有徹底定解的話,有信無慧,只有信心,可是沒有智慧,這樣的話見哭則哭,見笑則笑,隨他所說覺為真實,很容易就被別人所騙,那就會覺得說,這個就是真實法義了,猶如流水隨引而轉。

卯三、慧之差別(分三)

辰一、通達勝義慧

辰二、通達世俗慧

辰三、通達饒益有情慧

辰一、通達勝義慧

謂由總相覺悟,或由現量覺悟無我實性。總相的意思就是異共相,異共相的意思就是說,並非是以現量所見,透過一個與此物類似的一種影像,而去間接的去了解此物。就像是我們用肉眼看到前面的一個事物的時候,那因為肉眼直接看到的緣故,所以這是現量所知道的,現量所證。可是我們的眼睛閉上來,用分別心去緣取的時候,用意識去緣取的時候,這時候分別心,並非是像肉眼一樣看得這麼情楚的,所以透過一個像是前面事物的一種模糊影像,類似他的影像,這個就是此物的異共相,透過這種的異共相,去間接的了解此物的。所以一切的比量去了解任何東西的時候,都是透過一種異共相而去了解,所以在此又說到總相覺悟。

同樣的,剛開始通達空性的時候,以比量證空的時候,是以異共相去證空的。之後這種異共相,慢慢的稀釋,透過奢摩他、毗缽舍那的這種專注一境的禪定,所以在加行道的煖、頂、忍、世第一法的時候,異共相越來越稀釋,後來慢慢的減少了。之後異共相完全的徹底的消除,像是肉眼看到前方的事物一樣,看到空性的話,就是現量覺悟空性。至於這詳細的內涵,在下面毗缽舍那會說到,在此只是簡略的先說。謂由總相覺悟,或由現量覺悟無我實性,這是第一個通達勝義慧。

辰二、通達世俗慧

第二、通達世俗慧,謂善巧五明處慧,如莊嚴經論云:「若不勤學五明處,聖亦難證一切智,故為調伏及攝他,並自悟故而勤學。」謂為調伏未信聖教者故,應求聲明及因明處,為欲饒益已信者故,應求工巧及醫方明,為自悟故應求內明,此是別義。又此一切皆為成佛故求,是為通義。

辰三、通達饒益有情慧

第三、通達饒益有情慧,通達能引有情現法後法無罪義利。

卯四、正修慧時應如何行

第四、正修慧時應如何行?發三慧時,應令具足六種殊勝,及具六種波羅蜜多,自住慧已,立他於慧是為慧施,餘如前說。

卯五、此等攝義

第五、此等攝義。雖有現證空性之慧,若無大菩提心,仍非菩薩之行,故應增長大菩提心為行所依,地上慧度修所願境。其能圓滿無上妙智資糧所有方便,謂發三慧,現應勵力而求多聞,若不爾者,違越學處罪所染著,諸餘生中亦不樂多聞,不能學習菩薩學處。若於現法勤修開發智慧方便,能遮現法不學之罪,如妙手問經所說,餘生亦能速疾圓滿般若波羅蜜多。如是經咒二道棟梁,六度之中,修習靜慮之次第,尚以略存,修餘五度之次第,皆已隱沒,也就是宗大師在世的時候有這種現象,故於修行攝要及引發定解之方便,略為宣說。諸大經論所說,修習緣如所有及盡所有般若自性毗缽舍那之次第,及修習靜慮自性,奢摩他之次第,後當廣釋。凡菩薩成佛,皆依六度而得成佛。菩薩地中,於六度一一之後,皆珍重宣說,故應了知,此是過去未來現在諸菩薩眾共行之道,此六即是一切白法大海,故是修行宗要無上大嗢柁南。如菩薩地云:「如是六種波羅蜜多,菩薩為證無上正等菩薩果故,精勤修集,是大白法溟,名大白法海,是一切有情一切種類圓滿之因,名為涌施大寶泉池。又即如是所集無量福智資糧,更無餘果可共相稱,唯除無上正等菩提。」

丑二、四攝成熟他有情(分五)

寅一、四攝自性

寅二、立四之理由

寅三、四攝之作業

寅四、攝受眷屬須依四攝

寅五、略為解說

寅一、四攝自性

四攝是那四者呢?布施、愛語、利行、同事。(331頁)布施如前六度時說,布施在布施度裡面說到了。愛語的部分,愛語者,什麼叫愛語呢?謂於所化機開示諸度,對於所有度化的這個眾生,跟他開示上述所說的種種波羅蜜多的一個殊勝功德。利行者,利行的意思是什麼呢?如所教義令所化機如實起行,或令正受,利行的意思就是不只是讓他們了解到法義以外,也希望他們能夠實踐法義,能夠修行法義。所以不只是知道法義,也希望他們能夠去實踐法義,這是利行。同事呢?不只他們實踐法義以外,自己也是一樣,同樣的實踐法義,所以同事者,謂教他所修,自亦應修,與他同學。如莊嚴經論云:「施同示勸學,自亦隨順轉,是為愛樂語,利行及同事。」

寅二、立四之理由

第二、立四之理由。何故定為四攝耶?答:謂攝受眷屬令修善行,須先使歡喜,此必先須施以資財饒益其身。既歡喜已,所以為什麼要稱為叫四攝呢?因為四攝最主要是為了利他而說的,之前的六度最主要是為了利自而說,菩薩所行的事情就是這兩者了,利自和利他。利他的時候,以一般來講的話,先以布施的部分,無論是法施也好,或者是資財的一種布施也好,先讓對方獲得饒益,讓對方歡喜,那才會被我們所攝持。所以對方歡喜之後,令修道時,先須令知云何應修,他們歡喜想要修行的時候,必須要知道所修的內涵是什麼呢?此由愛語宣說正法,所以愛語不只是一種法施以外,它最主要的還是要懂得善巧的去引導,使這個歡喜的眾生能夠了知法義,所以透過這種善巧引導,除其無知,並且斷其疑惑,令其無倒受持法義。我們所度化的這個眾生,了知了法義之後,既了知已,由其利行令修善行。

不只是讓他知道以外,還督促他,鼓勵他能夠去實踐善行,實踐法義。可是這個時候,若自不修而為他說應取應捨,彼不信受反作是難,他不只不會相信自己沒有修學,教別人修的話,他不只不會相信你的話,反而會說:且不自修何為教他?你自己都沒有修了,何況還教我修?汝今尚須為他所教,若自實行他便信受,謂教我等所修之善,彼自亦修,若修此善定能利益安樂我等,先未修者能新修行,已修行者堅固不退,故須同事。所以不只教他人修學以外,自己本身也是要如此的去實踐,如云:「能利他方便,令取令修行,如是令隨轉,四攝事應知。」

寅三、四攝之作業

332頁)第三、四攝之作業。以此四攝於所化機何所作耶?四攝的作用是什麼呢?謂由布施故,令成聞法之器,以於法師生歡喜故,這是布施的部分。那愛語呢?由愛語故,能令信解所說之法,以於法義令正了解斷疑惑故。由利行故,如教修行,於教能夠如實的修行。由同事故,已修不退,已修的法義不會退轉,長時修行。如云:「由初為法器,第二令勝解,由三使修行,第四成淨修。」

寅四、攝受眷屬須依四攝

第四、攝受眷屬須依四攝。佛說此為成辦一切眾生義利賢善方便,故攝徒眾應須依此。如云:「諸攝眷屬者,當善依此理,能辦一切義,讚為妙方便。」

寅五、略為解說

第五、略為解說。愛語有二:一、隨世儀軌語,謂遠離顰蹙,舒顏平視,含笑為先,慰問諸界為調適等,隨世儀軌慰悅有情。隨世間的這種儀軌來慰問有情,使有情歡悅,這是第一者。二、隨正法教語,謂為利益安樂有情,依能引發信、戒、聞、捨、慧等功德,宣說正法。又於能殺害怨敵之家,無穢濁心說利益語,於極鈍根心無疑慮,誓受疲勞,為說法語,令攝善法,於其諂詐欺二師等,行邪惡行諸有情所,無恚惱心說利益語,於此難行愛語,亦當修學。又於相續未熟,欲斷諸蓋向善趣者,為說先時所應作法,謂施及戒。又於已離蓋,相續成熟心調善者,為說增進四聖諦法。又在家、出家多放逸者,為令安住不放逸行,無倒諫誨。又疑惑者為斷疑故,為說正法論議決譯,是為一切門愛語。

利行略有二種:一、未成熟者能令成熟,二、已成熟者能令解脫。又分三種:一、於現法利勸導利行,謂勸令如法招集守護增長財位。二、於後法利勸導利行,謂正勸導棄捨財位,清淨出家乞求自活,由此定獲後法安樂,不必獲得現法安樂。三、於現法後法利勸導利行,謂正勸導在家、出家,趣向世間、出世離欲,由此現法能令獲得身心輕安,於後法中或生淨天或般涅槃。又應修行難行利行,一、於往昔未種善根者,難令行善。二、現有廣大圓滿財位者,難行利行,由其安住大放逸處故。三、諸已串習外道見者,難行利行,由憎聖教,愚癡邪執不解理故。又應修行漸次利行,謂於劣慧者,先令修行粗淺教授,若成中慧,轉中教授,成廣大慧為說深法,隨轉幽微教授教誡。

同事者,謂於何義勸他安住,即於此義自當安住若等若增,如是隨作何事,先應緣於有情義利,定不應離利他意樂,然其加行則先自調伏,如無邊功德讚云:「有未自調伏,雖說正理教,違自語而行,不能調伏他。尊知此義故,心念諸眾生,自未調伏時,暫勤自週伏。」

又四攝事可攝為二:謂以財攝及以法攝。財施為初,餘三屬法,法為所緣正行清淨之法,如云:「由財及以法,謂所緣法等,由此二攝門,說為四攝事。」又此即是三世一切菩薩利他方便,故是共道。如云:「已攝及當攝現攝悉皆同,是故此即是成熟有情道。」又菩薩行總有無邊,然大嗢柁南即是六度四攝,為什麼呢?以諸菩薩唯二所作:一、自內成熟成佛資糧,二、為成熟他有情相續,六度四攝即能成辦此二事故。如菩薩地云:「由諸波羅多能自成熟一切佛法,由諸攝事能成熟他一切有情,當知略說菩薩一切善法作業。」故於此中略說彼二,若欲廣知,應於菩薩地中尋求。又此根本後得時,應如何行者,如尊者云:「六波羅蜜等,菩薩廣大行,由本後瑜伽,堅修資糧道。」謂初業菩薩受菩薩戒,住資糧道,根本後得皆不出六度,故六度中有是根本定時所修,有者是於後得時修。謂靜慮自性奢摩他,及慧度自性毗缽舍那一分,是於根本定時所修。前三波羅蜜多及靜慮般若一分,是後得時修。精進俱通根本後得,忍中一分定思深法於定時修。如尊者云:「起根本定時,遍觀一切法,修幻等八喻,能淨後分別,應正學方便,於根本定時,應恆常修習,止觀分平等。」若由未習如是希有難行諸行,聞時憂惱,應念菩薩於最初時亦不能行,然由先知所作願境漸次修習,久習之後,不待功用能任運轉,故其串習極為切要。所以我們不應該,一開始說這好難修、這無法修!不要一開始就退怯,其實最主要是自己願不願意去習慣。因為一旦習慣的話,我們原本覺得很難的事情,因為習慣的緣故,最後連想都不用想,就能夠自然的任運而轉。就像一開始不知道怎麼念經的人,後來他念久了之後,你不用去想要去念什麼樣的經文,可是就隨著大眾,你就自然而然能夠朗誦出經文般。所以這是因為串習的緣故,所以我們最主要的問題,是我們願不願意去習慣它而已,而不是說,真正有某一種事情能夠完全的打倒我們,難倒我們,讓我們絕對沒有辦法成就,這是不可能的,最主要是看自己願不願意去習慣他。

若見現前不能實行,即便棄捨全不修心,是極稽留清淨之道。如果覺得說很困難,不修的話,那永遠就沒有辦法修了,好不容易有這樣機會,又被我們放棄的話,那要再修就非常、非常困難了。如無邊功德讚云:「若由聞何法,令世間生怖,尊亦於此法,久未能實行。然尊習其行,時至任運轉,是故諸功德,不修難增長。」故受菩薩律儀者,定無方便不學諸行,未如儀軌受行心者,亦當勵力修欲學心。若於諸行勇樂修學,次受律儀極為堅固,故應勤學。上士道次第中,已說淨修願心,及學菩薩總行道之次第。

這以上就是結束了菩薩行,也就是佛行最主要的六波羅蜜多,以及四攝的部分了。在六波羅蜜多裡面,尤其是禪定,還有智慧,這二度的內涵上,非常的困難,因為更深奧的內容自然會產生不同的意見,還有諍議。所以在此宗大師針對較難的部分,作更詳細的解釋了。雖然當時宗大師在世的時候,在西藏裡面確實有許多很有成就的大成就者,可是在這個同時,依由對於法義完全不了解,甚至於顛倒了解的這種邪說,也頗為勝行。所以宗大師在此又作了一個別說,奢摩他還有毗缽舍那,也就是六度裡面的後二度,靜慮還有智慧。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三終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