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5/13 02:30:55
|
宗喀巴大師
|
| | |
日期:2010/05/13 02:30:36 喇嘛網 編輯部 報導
菩提道次第略論(5)
講述: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990424-1
首先一開始在還沒有聞聽正法之前,我們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必須要先調整我們自己的動機,為了利益一切的有情眾生,我們都希望能早日的成就圓滿的佛果,以這樣的動機作為聽聞佛法的前行,來聽聞今天的大乘法。
今天在這個地方所要為各位介紹的,是宗大師所造的《菩提道次第略論》,昨天我們介紹到第30頁。這個地方最主要講到的是,一位善知識所必須要具備的德相,也就是身為一位上師,他必須要具備的條件。這個部分簡單的來分,可以分為,上師本身所必須要具備的功德,以及利他時所必須具備的功德。而在這十種的功德當中,昨天介紹的是第一種功德,上師本身必須要藉由戒、定、慧三學當中的戒學,來調伏自己的心續。
而更進一步的,今天看到第30頁的倒數第四行,二、寂:如是於諸妙行、惡行,應行、應止,由依正念與正知故,生起定學,令心寂靜安住於內。之前透由戒學而讓我們知道,哪一些行為是該作的,哪一些行為應該要避免的,因而在正文當中提到了,「如是於諸妙行、惡行,應行、應止」以這樣的戒學作為基礎,而更進一步的透由正念以及正知的力量,讓內心生起定學,「令心寂靜安住於內」而這時透由生起定學,讓我們的心在對境的時候,不會產生散亂,而能夠安住在我們所要安住的所緣境上。
為什麼在定學還未生起之前,必須要先生起戒學,這是有它的原因在的。所謂的戒,它最主要遮止的,最主要調伏的是身語意三門當中比較粗的惡行。比較粗的惡行,透由戒學調伏之後,更進一步的,要調伏內心比較細緻的散亂等等諸多煩惱時,就必須要更進一步的藉由定學的力量,才有辦法將它調伏。因此在很多的經論當中,都有提到,透由小的對治力,能夠斷除粗分的所斷,但是如果想要更進一步的對治細分的所斷,這時候在內心就要生起更強烈的對治。所以一開始如果我們要對治的是身語意比較粗分的惡行,這時候藉由戒學的力量,就能夠將它遮止。但是如果更進一步的,想要調伏的是,內心對境時所產生的散亂,這時候就必須要更進一步的修學定學。如果所要調伏的是,眾多的煩惱當中,最開始的根本,也就是無明我執,就必須要更進一步的透由修學慧學,也就是生起無我的智慧,才能辦法將它斷除。
因此第三個部分,三、近寂:依堪能之奢摩他心,於真實義善觀察故,生起慧學。以戒學跟定學作為基礎,更進一步的依止,能夠被我們所控制的奢摩他的心,對於真實義更進一步的來作觀察,而讓心續中生起慧學的功德。
接下來,如是僅以三學證德調伏相續,尚為不足,如果上師他本身,只有具備戒定慧三學的功德來調伏自身的心相續,光有這些功德是不足夠的。亦須具備經教功德,故言四、教富饒,他除了藉由三學的功德來調伏自身的相續之外,更進一步的,為了要讓弟子們了解佛法的內涵,他要能夠精通三藏,所以在正文裡面就提到了「故言教富饒」。謂於三藏等,具有多聞。這當中的三藏,指的就是經、律、論三藏。格西敦巴云:「大乘師長,若講說時,須能令生無量領悟;一位大乘的師長,他必須要具備有什麼樣的講說條件呢?在為弟子們講說正法時,「須能令生無量領悟」不管他講的是多、還是少,都要讓在場的弟子們,對於所聽聞的法類,生起很深厚的領悟。若行持時,於講說後,則應了知能成何益、現前能有何種義利,而作開示。」而在廣泛的宣說之後,等到準備要行持時,在仔細的講說之後,要能夠總攝之前廣泛宣說的內涵,並且要知道藉由什麼樣的方式,才能夠利益到這些有情眾生們,「則應了知能成何益?」也就是對於弟子來說,究竟能夠產生什麼樣的幫助?而現前能夠產生什麼樣的義利?這位上師本身都必須要了解,以這樣的方式為弟子們作開示。
五、通達實性:這當中的實性,指的就是空性,也就是諸法最究竟的本性。為什麼一位上師,他本身必須要通達空性的內涵?這是因為上師要引領弟子們,前往解脫的大城。如果想要獲得解脫,上師本身如果對於空性的內涵,沒有深厚的體悟,甚至沒有辦法通達的話,這是沒有辦法引領弟子們往解脫的大城邁進。為什麼獲得解脫必須要證得空性?因為能否獲得解脫最重要的關鍵,是在於一位修行人他是否能夠斷除煩惱障。如果想要斷除煩惱障,唯有透由證得空性的法門,才有辦法斷除。所以為什麼平時在討論空性的課題時,空性的這個法是如此的珍貴?並不是因為它的內容相當的深奧,相當的廣泛,而是因為不管我們最終的目標,是成佛或者是獲得解脫,它都必須要斷除內心的煩惱;要斷除煩惱,唯有證得無我空性的道理,才有辦法獲得。所以這個時候,通達空性的這一點,對於一個上師而言,就顯得格外的重要。
所以在正文當中提到了,以殊勝慧學通達法無我,或以現證實性為主;一位上師他通達空性的方式,以殊勝慧學通達法無我,也就是透由空性的義種,透由空性的影像,來了解空性的內涵。「或以現證實性為主」,或者是能夠直接的了解空性的道理,縱無此者,然說由教理通達亦成。如果沒有辦法現證,也沒有辦法透由空性的影像,來了解空性的道理,這時候至少他要能夠透由教典的內涵,或者是正理,來證成空性是什麼樣的法類,而為弟子們作介紹。所以簡單的來說,所謂通達空性的方式,最好的不外乎就是上師能夠現證空性;退而求其次,如果沒有辦法現證空性,至少也要透由分別的認知來了解空性;如果連這一點,都沒有辦法達到的話,至少在為弟子們解釋時,他要能夠了解教典中,透由不同的正理來證成空性的內涵,而為弟子們宣說空性的法類。
接下來下一段,如是雖能具有教、證,然較弟子若劣若等,尚為不足,故須一位,六、德增上者。上師他雖然具有教跟證這兩種的功德,但是他的功德,跟弟子相較之下,是比弟子更為惡劣,或者是跟弟子的功德是相等的話,這樣也是不足以來調伏弟子的。所以在尋找上師的時候,需要尋找一位各方面的功德,都比我們要來得殊勝的上師。
這一點在《親友集》當中有提到云:「諸人依劣將退失,如果我們所依止的上師,他本身的功德比我們還少的話,依止他只會讓我們過去所擁有的功德,慢慢的退失。依平等者住原處,如果我們所依止的這位上師,他的功德跟我們是相等的,我們依止他,是沒有辦法進步的。依尊勝者獲最勝,相同的道理,如果依止的這位上師,他的功德是遠超過我們,我們依止他,這種方式是最殊勝的。故應依止勝自者。具最勝戒律,寂止與智慧,若依此尊勝,較尊勝尤勝。」
如樸穹瓦云:「聞諸聖士傳記時,我是向上仰望彼。」樸穹瓦曾經說過,當他聽聞到世尊,或者是宗大師,或者是自己的根本上師,所留下來的傳記時,他會對這些聖士們生起仰望之心。又如塔息云:「我以熱振寺諸位耆宿作為目標。」而塔息這位上師,他以熱振寺的諸位長老們,作為他的目標,應須仰望德增上者。如是六法,是自所應獲得之德;以上我們所介紹三學的功德,以及精通教理的功德,以及通達空性的功德,以及德增上的這些功德,是一位上師他自身所必須具備的功德。餘者,而其餘的四者,是利他時所必須具備的功德,則為攝受他人之德。
此亦如云:「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眾生苦,非移自證於餘者,示法性諦令解脫。」佛是如何來調伏眾生的呢?佛他並沒有辦法,以水來洗淨眾生的污垢;也沒有辦法藉由他的雙手,拔除眾生的痛苦;也沒有辦法,將他自己心相續中的功德,轉移到其他的有情身上。佛利益眾生的方式,唯有藉由宣說正法,而讓眾生們藉由聞思修的次第,獲得究竟的解脫。因而提到了,攝受他者,除開示無誤之道外,無有以水洗罪等事。所以上師要調伏弟子,他必須要藉由宣說正法的方式,才能夠調伏弟子們。
其中四法,七、巧說,也就是善巧宣說正法:精通如何引導之次第,能將法義送入所化機之心中。他自己本身不僅要能夠精通,如何來引導弟子們的種種次第,並且能夠將正法的內涵送入所要教化、調伏的眾生心中。
八、悲愍:示正法之動機清淨,不圖利養及恭敬等,而以悲愍動機開示。
之前我們有提到,上師在為弟子們宣說正法時,必須以悲愍的動機來開示正法的內涵。為什麼要以悲愍的動機來開示呢?因為上師們應該要想到,如果我沒有替眾生們宣說佛法的內涵,眾生們就不知道正法為何?因為無知的緣故,會造下種種的惡業,而讓他們受到種種痛苦的逼迫。眾生是在苦的狀態中,因此一位上師,他想到眾生為苦所逼迫時,內心應該要生起悲愍之心,以這樣的動機為弟子們宣說正法。須如博朵瓦告慬哦瓦云:「黎摩子,由於慬哦瓦的母親叫做黎摩智光,所以博朵瓦稱呼慬哦瓦為黎摩子。我任說幾許法,於他人所稱讚,未曾覺善,無有眾生非苦惱故。」博朵瓦告訴黎摩子說,我不管說多少法,他人對我的稱讚,甚至對我道謝,我都不覺得這是光榮、值得高興的事。為什麼呢?「無有眾生非苦惱故」因為來聽聞正法的眾生,一定都是被煩惱所逼迫,被痛苦所逼迫的有情眾生。
九、具勤:於他人之義利,歡喜堅固。上師在為眾生宣說佛法時,為了要利益他人,所以在宣說佛法的當下,應該要生起堅固的歡喜心。
十、離厭:數數宣說而無疲厭,堪忍宣說所生勞苦。並且不斷為眾生宣說佛法時,縱使身心感到非常的疲勞,或者是不舒服,這個時候上師也必須要能夠忍耐,為眾生宣說佛法時所生的勞苦。以上就是在為弟子們宣說正法時,所必須要具備的,巧說、悲愍、具勤以及離厭的四種功德。
以上簡單的為各位介紹,一位「上等」也就是最殊勝的一位善知識、一位上師,他所必須要具備的十種條件。而接下來提到的是,一位「中等」的上師,如果沒有辦法具備前面所說的這十種條件,以中等的條件來說,他必須要具備哪幾種條件呢?這時候提到的是五種的條件。博朵瓦云:「三學、通達實性及悲愍心,也就是將之前十種的功德,濃縮成五種的功德,如果沒有辦法全然具備這十種的功德,至少要具備這十種當中的三學的功德,通達實性的功德,以及悲愍的功德,以這五者為主。我之阿闍黎響尊袞,既無多聞,復不耐勞,雖酬謝語亦不善說,然具前五德故,誰居其前皆能獲益。這時候就提到一位上師,他名叫做響尊袞。博朵瓦說到:我的上師,他縱使沒有廣泛的聽聞,也沒有辦法忍受說法的辛勞,就連酬謝語,他也不是很會說,但是他具有前面三學、具有實性以及悲愍心的這五種功德,任何一個人在他的面前聽聞佛法,或者是親近他,都能夠獲得利益。
下一段,寧敦,全無善說,雖說布施願文,唯作是念,寧敦的這位上師,他平常不善巧為弟子們宣說正法,縱使只是為弟子們介紹布施願文的內容,這時候他自己都會想到:『今此大眾皆未解此。』雖然我為他們作了解釋,但是他們也不見得了解這當中的內涵,餘無所知。但是除此之外,我已經不知道該如何的為他們作介紹。然有前五,故誰親近皆能獲益。」但是由於這位上師,具有前面我們所說的這五種功德,所以不管是誰接近他,都能夠獲得利益。
以上是介紹一位善知識,以最殊勝的條件而言,必須要具備有十種的功德;一位中等的善知識,他必須要具備有五種的功德;如果最低的標準來看待善知識,他必須要具備有什麼樣的功德呢?因時所致,由於時間的關係,現今的時代稱為五濁惡世,由於世間非常的惡劣,圓滿具足如此德相,實屬難得,要找到具有這麼多功德的一位善知識,說真的,這是非常困難的事情。然不應依過失重者及功過相等者,但是縱使一位善知識,他不具備以上我們所說的這十種,或者是這五種條件,最低的標準我們不應該依止一位,過失比功德還要來得多的人,或者是他的功過是相等的人。說須依止德增上者,也就是我們要依止一位,他的功德是多過於他的過失的善知識。
對於這一點,過去薩迦班智達也曾經說過,在五濁惡世的現今,想要找到一位斷除一切過失,圓滿一切功德的上師,這是非常困難的事。當我們沒有辦法尋找到這樣的上師時,至少我們要尋找一位,是以功德面為主,也就是功德多過於過失的這樣一位上師。而對於這個部分,在宗喀巴大師所造的《菩提道次第廣論》當中,引了《妙臂請問經》的原文而提到,我們在修學正法的時候,周遭的順緣,也就是周遭的這些助伴們,他們必須要具備的是十六種的條件;如果我們沒有辦法找到這樣的同行善友,至少十六當中的八種功德,是必須要具備的;如果連八種功德都沒有辦法具備,也應該要具備有四種;如果連四種功德,都沒有辦法具備,至少要具備有兩種。因此宗喀巴大師,透由這部經的原文告訴我們,如果修學正法的同行善友,他是以這種角度來作分析的話;相同的道理,我們所依止的這位善知識,縱使他沒有辦法具備有十種的功德,最低的標準,他也必須要具備有兩種的功德。至於是哪兩種?宗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的原文當中,並沒有告訴我們。
但是以過去的傳承袓師們,他們所說的內涵,我們來作探討,一位上師他至少要具備有哪兩種功德呢?第一種、他必須要能夠對眾生生起悲愍,第二、他必須要以法跟世間這兩者當中,以法為主。如果我們要求上師一定要棄捨世間,其實這也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縱使上師他沒有辦法棄捨世間的這一切,但是至少他本身要有一種認知,認知到法跟世間這兩者當中,應該以修學正法為主。而世間的這一切,它只不過是附帶的價值,一位上師至少必須要具備有這樣的功德。而至於悲愍的部分,他所提到的,一位上師從自利以及利他,這兩方面來作探討的話,他必須要以利他為主。為什麼要以利他為主呢?因為以自利的角度而言,這位上師他必須要想到,我只不過是單一的一個人,而他人是一切的有情眾生,所以放棄自己的利益,努力的成辦他人所想要成辦的利益,是比較重要的。所以在自利以及利他這兩方面,要以利他作為出發點。因此縱使沒有種種殊勝圓滿的十種功德,或者是五種的功德,但是最低的標準,一位善知識,在法跟世間這兩者當中,要以法為主;在自利以及利他這兩者當中,要以利他為主。
最後這一段所提到的是,應該具備以上所說的這些條件,如是成辦解脫之師,乃究竟希願之根本。一位能夠帶領我們,讓我們到最後獲得究竟解脫的一位上師,是究竟希願的根本。故諸欲求依上師者,應當了知彼等,勵力尋求具德相者,所以如果想要依止一位上師,我們就必須要了解,一位上師所必須要具備的條件為何?而努力的去尋找具有這些條件的上師,更進一步的,如理的來依止這位上師。諸欲作為弟子所依,亦應勵力具足彼等德相。相同的道理,如果將來我們想要作為別人的上師,也應該努力具備以上所說的這些條件。
丁二、能依弟子之相(33頁)
接下來第二段,「能依弟子之相」這個部分簡單的來分,分為四個部分,第一個部分,具不具有五個條件的優缺點,在《四百論》云:當中提到了「說正住具慧,希求為聞器,不變說者德,亦非於聞者。」之前提到善知識所必須要具備的德相,我們引的經論是《經莊嚴論》。而在這個地方提到,一位弟子所必須要具備的是哪幾種條件的時候,所引的是《四百論》的原文。所以當一位上師,在為弟子們介紹正法時,他所必須要依據的,都是過去的傳承袓師們,所留下來的這些經論的內涵,才有辦法為弟子們宣說正法。所以《四百論》的原文裡面提到了,一位弟子他必須要具備的是:正住、具慧以及希求這三種的條件。
此說具足三法堪為聞器。在《四百論》當中提到了,如果能夠具備以上的這三種條件,這樣的一位弟子,他能夠稱之為是能夠聽聞正法的容器。若具此三,則於說法者之功德,見為功德不見過失;非僅如此,彼補特伽羅於聞者諸德,亦能見為功德,非見過失。如果具備以上的這三種條件,這樣的一位弟子在面對說法者,也就是自己的上師時,對於上師的功德,他能夠見為功德,而不會見為過失。不僅如此,具備這三種的功德,對於這樣的弟子而言,他在看到其他跟他一起聽聞佛法的聞法者的功德時,他也能夠見到這些功德,而不是見到其他人的過失。
若不具足器之諸相,如果不具足以上的這些條件,說法之善知識雖極遍淨,然由聞者過失力故,執為有過;縱使善知識他本身非常的清淨,沒有任何的過失,但是由於弟子本身的條件不具足的緣故,所以有可能將沒有過失的上師,看為是有過失的。於說法者之過,反執為德,相反的,他也有可能將說法者的過失,當成是功德來看待,此為《四百論釋》所說。
接下來這個科判的第二個部分,各別說明這些條件的差別。此中分三:
戊一、正住
戊二、具慧
戊三、希求
戊一、正住(34頁)
正住:不墮宗派。若墮宗派,為彼遮蔽,不見功德,故不能得善說妙義。如《中觀心論》云:「由墮黨惱心,永不證寂滅。」墮黨類者,貪著自宗,瞋恚他宗。應觀自心,捨如是執。這當中的「正住」,指的就是我們對於自己本身,或者是自己本身的宗派,不能夠生起過度的貪著;或者對於他人,或者是其他的宗派,不可以生起瞋恚心。所以當我們在觀察自己是否具備這個條件的時候,應該要反觀自心,如果我們有以上所說的問題,應該要棄捨這樣的想法。其實不要說是以佛法的角度來探討這樣的事情,以世間的角度我們做任何的事情,我們的心都應該要「正直」。如果我們的心不正直,有可能對方真的是有某一種的功德,但是因為我們偏坦自方的緣故,會將他人的功德完全的抹滅掉。相反的,如果我們的心不正直,這個時候縱使自己有過失,我們也會認為它是一種功德,這是第一個部分「正住」。
戊二、具慧
若念:「唯此,足耶?」雖能正住,若無分辨善說正道、惡說似道二之慧力,仍非其器,故須具有了解彼二之慧。如果僅僅只有正直的心,這樣就足夠了嗎?其實這樣還不足夠,更進一步的,我們需要有什麼樣的智慧呢?能夠分辨善說正道,以及惡說似道的智慧。也就是在聽聞上師宣說佛法的當下,我們要能夠分辨什麼樣的法是「正法」?什麼樣的法是「非法」?
戊三、希求
若念:「僅具此二,足耶?」如果只有前面的這兩個條件,是足夠的嗎?這也是不足夠的。縱有此二,然若如同畫中聽聞法者,仍非其器,故須具有廣大希求。釋中加入恭敬法及說法者、專注其意二者,共說為五。並且在《釋論》當中提到了,除了以上的這三個條件之外,在《釋論》當中加入了恭敬法,以及說法者,並且在聽聞的當下,要能夠專心聽聞的這兩個條件。
在之前希求的這一段作一個補充,如果只有具備了「正直」以及「分辨善惡法的智慧」,這兩個條件就足以作為聽聞正法的弟子嗎?這樣是不足夠的,因而提到了,「縱有此二,然若如同畫中聽聞法者,」如果只有具備以上的這兩種條件,就如同在畫當中,有時候我們在畫唐卡的時候,會將裡面的聽法者,畫得非常的專注,也就是他是在專心的聽上師講法的樣貌。相同的,如果我們只是外貌表現出來很專心的在聽課,但是內心沒有什麼樣的希求心的話,「仍非其器」如果內心沒有對於正法,生起一種強烈的希求,縱使你的外表,表現出來你相當的專心在聽課,其實這也是不足夠的,這個地方作一個補充。
接下來「共說為五」,也就是加上了此中的這兩個條件,所以總共有五種的條件。而下面的這一段,成辦具有四種條件之順緣,以及去除違緣。如是可分為四,將之前所說的這五種條件,簡單的來區分,我們可以總攝在四者當中:一、於法具大希求。二、聽聞之時專注其意。三、於法及說法者起大恭敬。四、棄捨惡說,受取善說。此四之順緣為具慧,除其違緣即是正住。我們可以將上面的這五種,濃縮為四種的條件。而要成辦這四種條件的順緣,就提到了「具慧」;如果是要去除生起這四種條件的違緣,這時候我們需要的是「正住」。
接下來這一段當中第四個部分,要努力具備這些條件。正文提到,應當觀察堪為上師引領之法是否具足。如果想要成為一位,能夠被上師所帶領的弟子的話,就必須要觀察,我們是否具足以上所說的這些條件。若具足者,應修歡喜;若不具者,其後應於能具之因勵力而修。
丁三、彼應如何依師之理。
這個段落當中,重點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要依止一位具有德相的上師。如是自身具足器相,應當如前所說,觀察上師是否具相。如果我們自己本身具備了以上,弟子所應該具備的這些條件的話,就如同之前所提到的內容,我們應該也要觀察上師,是否具備一位上師所必須要具備的這些條件。應於具相者前,受取法恩。第二個部分,依止具德相的上師的方式。如是總受法恩;特於以圓滿教授善妙導心之善知識,依止之理分二。如果在觀察之後,我們發現到,這樣的一位善知識,他具備有以下種種功德的話,對於這樣的一位善知識,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方式來作依止呢?下面提到了兩種的依止方式。
接下來要藉由兩種的方式來作依止,這兩種方式分別是:
戊一、意樂依止之理(分二)
己一、根本修信
己二、隨念深恩應起恭敬
戊二、加行依止之理
己一、根本修信(36頁)
這個部分最主要的內容,可以分為五個段落。第一個段落,說明信為一切功德的基礎。在佛陀所宣說的《寶炬陀羅尼經》云:提到了「信為前行猶如母,生護增長一切德。」而這句話的意思是,謂信能令功德未生者生,如果我們的內心能夠生起信心,之前所未生的功德,能夠新生。已生令其安住,之前已生起的功德,它不會退失,能夠保持住。漸次向上增長,並且能夠不斷的向上增長。《十法經》中亦云:「由何生導師,信為最勝乘,是故具慧人,應隨信依止。藉由什麼樣的方式,能夠引導我們,讓我們進入佛地,獲得等同導師釋迦世尊的功德呢?「信為最勝乘」信是眾多的方法當中,最殊勝的一種方法。所以一位具有智慧的人,應該要追隨信的腳步來依止上師。諸不信之人,不生眾白法,如火燒種子,豈生青苗芽?」由進退門,而說信為一切功德之本。「進退門」,指的就是如果有信,它就能夠生起功德。相反的,如果沒有信,一切的功德皆沒有辦法生起,就猶如同是種子,被火燒過之後,怎麼能夠生出青色的苗芽呢?相同的,如果我們的內心不具有信,這時候種種殊勝的善法功德,是沒有辦法生起的。
在第一個部分說明了,信心是一切功德的基礎;既然信是一切功德的基礎,更進一步介紹信的內涵。其中總說雖有深信三寶、業果、四諦多種,然於此中,為信上師。一般而言,「信」可以分為深信三寶、深信業果,或者是深信四諦的法則,多種的信心。但是在這個地方所要為各位介紹的「信」,是信上師。這個科判的第三個段落,既然我們要對上師生信,我們要對上師生起什麼樣的信心呢?在這裡我們必須要對上師生起「視師如佛」的信心,也就是我們要將上師觀想成是如同佛一般,是斷一切過失,圓滿一切功德的。
此復於師,應如何觀?我們要用什麼的方式,來看待所要依止的這一位上師呢?《金剛手灌頂續》云,在佛所說的密續當中:「秘密主,弟子於阿闍黎應如何觀?如於佛薄伽梵,即應如是。」也就是我們是如何的看待佛,就應該以相同的方式,來看待自己的上師。大乘經藏及《律經》中亦如是說。此等之義:這當中的意思是什麼呢?若知是佛,則於彼不起尋過之心,而生思惟功德之心;如果我們知道對方是斷除一切過失,圓滿一切功德的佛,這時候我們對於他人就不會生起,想要尋求他到底有什麼過失的心,反而能夠思惟對方的功德。相同的道理,對於我們的上師,如是於師亦應於一切種,在遇到任何的狀況下,特須棄捨尋過之心。這個地方有特別的提到「特須」的這兩個字,也就是當我們在依止上師的時候,我們一定或多或少會看到上師的過失。為什麼我們會看到上師的過失?因為今天上師為了要調伏我們,他必須示現出凡夫的面貌,既然示現出凡夫的面貌,我們就一定會看到凡夫所具有的過失。所以當我們看到了這些過失,不應該把我們的心專注在「過」的這個層面上面,而應該多去思惟對方的功德,因此這個地方特別的提到了,特須棄捨尋過之心,修習觀察功德之心。反而我們應該更進一步的,不斷的去思惟上師,他到底具有什麼樣的功德,而生起觀察功德的心。
在之前有提到,必須要對上師生起視師如佛的信心。而這個地方特別的強調「視師如佛」,也就是要看待我們的上師,就如同是跟佛一樣。而我們要用什麼樣的方式,來看待這樣的一位上師?平常我們在觀修資糧田的時候,在資糧田的某一個角落,我們應該要觀想自己的上師。這時候如果我們的上師,他呈現出的是有病痛,或者是他的雙眼沒有辦法看清楚等等的一些身體上的問題時,我們在觀想資糧田時,不應該觀想這個部分,而應該把它觀想是完整無缺的。但是這個地方,我們在觀想視師如佛的部分時,縱使我們的上師有種種的過失,我們也都應該將他如實的觀想出來。
比方說我們依止的上師,他也會有生老病死,其實生老病死,它就算是輪迴當中的一種過失。甚至有一些上師他會生病,有一些上師他有某一種的過失,比方說他可能很容易生病,或者是他不善於宣說佛法,或者他有某一種的行為是不如法的。但是當一位弟子,跟隨著這位上師之後,他要觀想視師如佛的這個部分,他的上師具有什麼樣的過失?他都應該如實的觀想出來。而在觀想之後,雖然我們所依止的上師,他有種種的過失,但是我們應該將我們的心往上師的功德面,專注的去作思惟,而不是將我們的心專注在「上師到底有什麼樣的過失」上面。如果我們將心專注在上師的功德面上,而能夠對於上師生起強大的信心,信心的力量越強,我們會去看到上師的過失的心,它的力量相較之下就會慢慢的減弱。
有一些人,對於這個問題,也就是視師如佛的部分,或許會產生許多的疑惑。會覺得所謂的佛,就是斷一切過失,圓滿一切功德的聖者,既然我的上師他呈現出這麼多的過失,就表示他不是一尊佛,為什麼我要把他等同是佛來看待呢?所以更進一步的我們就提到了,需要視師如佛的原因。所以在這個地方有提到了,這個科判當中的第四個部分,如果我們去觀察上師的過失,它會產生什麼樣的過患?
彼續又云:「應取軌範德,永不執其過,取德獲成就,執眾過不成。」應如續中所說而行。如是上師功德雖大,然若從其少許過失之面而作觀察,則必障礙自身成就;續中的這段話,宗喀巴大師作了以下的解釋,提到說:如果我們的上師,雖然他具有種種殊勝的功德,但是弟子們,如果在看待這位上師的當下,是以看他過失面為主,而且不斷的去觀察上師,他到底有什麼樣的過失的話,「則必障礙自身成就」這對於我們自己本身而言,一點好處都沒有。我們想要獲得成就,就是必須要依賴上師,但是在依止他時,如果我們不斷的去觀察上師有什麼過失的話,這對於我們想要獲得成就而言,不僅沒有幫助,反而會產生另外一種的阻礙。
過失雖大,倘若不觀過失之面,從功德面而修信心,則為生起成就之因。相反的,縱使我們的上師他有許多的過失,但是我們在依止他的當下,我們所著重的重點,並不是去觀察他的過失,而是從他的功德面來作思惟,培養內心對於上師的信心的話,「則為生起成就之因」這樣的一種觀修方式,它反而是讓我們獲得成就的一種助緣。所以我們將這段的內容總攝,我們就知道,為什麼我們要視師如佛?縱使我們的上師,他不是一尊真佛,但是由於我們自己想要獲得成就,想要生起功德的緣故,如果想要視師如佛的話,我們能夠獲得我們想要獲得的這些殊勝的成就。相反的,縱使我們的上師是一尊佛,如果我們沒有辦法把他當成佛來看待,這時我們想要獲得的成就,是沒有辦法成辦的。因此在論典當中有提到,我們之所以要視師如佛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想要獲得利益,我們都不想要有所損失。因此對於一位佛教徒而言,他想要獲得的利益是什麼?他想要獲得的利益,就是在不久的將來能夠獲得種種殊勝的成就,甚至獲得解脫,以及一切遍智的果位。既然是如此,我們看待我們上師的同時,如果觀察他的過失,對我們自己本身一點好處都沒有,因此這是需要視師如佛的原因。也就是我們是想要獲得好處,想要獲得利益,而不想要有任何的損失,這是第一個部分。
第二個部分提到的是,有些人他會覺得說,上師既然不是佛,為什麼我要把他當成佛來看?把他當成佛來看,對於上師他本身是不是有一些差別呢?其實這不能從上師的角度來看待這樣的一件事情。我們把上師當成佛來看,他也不會變成一尊真佛,我們不把他當成佛來看,對他而言他一點損失都沒有。因此,以弟子的角度,不管我們是否能夠視師如佛,其實上師他本身一點差別都沒有。既然上師他本身沒有任何的差別,就表示我們要視師如佛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想要獲得好處;想要獲得好處,想要獲得成就,我們就必須這樣的來作練習。因此如果我們可以從自身的角度來觀察,並且對上師生起強烈的信心的話,這個時候,我們想要獲得的成就,就能夠透由「信」的力量,快速的成辦。我們想要透由正理來證成「一切的上師都是佛」,說真的,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沒有任何的一種正理,能夠來證成「只要是上師他就是佛」,這是沒有辦法的。但是由於弟子們,他想要快速獲得成就的緣故,所以從弟子的角度,把上師當成是佛來看待,對於弟子而言只會有好處,不會有壞處。
我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比方說現今各位都可以看到我身後有一幅資糧田的唐卡,這資糧田中有很多諸佛菩薩的聖像,說真的,他們是真佛嗎?並不是。他們只不過是一塊布上面,所畫的一個圖案,所以你說它是真佛嗎?它並不是。但是如果有一天,我們自己的因緣具足了,比方我們已經獲得了大乘的資糧道的話,面前我們所看到的這幅唐卡的聖眾,就能夠呈現出真佛的影像。所以縱使境界本身它不是一尊真佛,但是由於我們自己本身的信念,甚至由於我們自己本身的條件具足了之後,我們將沒有辦法見到諸佛的業障淨化了,這時候縱使境本身它不是佛,但是它也能呈現出如同佛的這種功效。我們之所以沒有辦法看到諸佛,這是因為我們的心續中,有一種沒有辦法見到諸佛的業障。如果我們有這樣的一種業障,縱使今天佛來到我們的面前,我們也沒有辦法看到他,因為這樣的業障沒有辦法完全的淨除。但是如果在業障淨除的情況下,各種因緣都具備時,我們都知道佛的事業,他的功德、他的加持是遍於十方的,所以只要種種的因緣和合的當下,縱使這個對境之前並不是一尊真佛,但是在因緣和合的情況下,我們就能夠看到佛的面貌。
再舉一個例子,比方以我自己而言,我是以上師的角度來談論這件事情。比方以我自己而言,我是一位上師,我也有很多的弟子,因此我能夠稱之為一位善知識,或者是稱之為一位上師。但是我是不是佛的這件事情,其實這個捫心自問,我就可以知道,我自己是不是佛。所以從這個角度我們要證成「一切的上師都是佛」,其實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有很多的人,會從這樣的一個觀點,來看待視師如佛的這件事。他會認為,我既是上師,又不是佛,所以一切的上師,都不應該是佛才對,這樣的話,反而會造成他修學佛法上的一種障礙。我們在看待這個問題的時候,不能夠從這樣的一個角度來作思惟。如果你從這樣的角度,也就是我雖然是上師,但是我並不是佛的這個角度,來推論其他的上師也是如此的話,這時候,想要生起視師如佛的信心,想要生起視師如佛的證量,這是絕無可能的一件事情。所以我們不能夠從這樣的角度來看待這件事情。反而是當我們在依止上師的時候,不管他是不是佛,其實這並不是我們探討的重點,他是佛也好,他不是佛也好,但是以弟子的角度,如果能夠將上師看成佛,對我們只要好處,沒有壞處,既然是如此,為什麼你不把上師當成佛來作依止呢?
對於這一點,現今的達賴喇嘛法王,在說法的時候,也曾經提到:由於我們有業障的緣故,所以我們並沒有辦法親眼見到諸佛,縱使諸佛來到我們的面前,我們也沒有辦法看到他。如果真佛來到我們的面前,我們都沒有辦法親眼見到真佛的話,更何況是一尊本身就不是佛的人,來到我們的面前,我們要如何的把他看成是佛呢?我們當然沒有辦法透由我們的肉眼把他看成是佛。這是因為,我們自己本身有業障的緣故,所以我們自然會看到有過失的這種影像。但是當我們看到有過失的這個影像的時候,我們應該要知道,這只不過是上師他所示現的一種面貌,而實際上我們都知道,佛他是遍於十方的,沒有一個地方沒有佛的存在。但是由於我們有業障的緣故,所以我們沒有辦法感覺到,我們沒有辦法親眼見到,諸佛就在我們的四周。所以我們之所以要視師如佛的原因,並不是說我們把上師看成是佛,對於上師而言,他能夠得到什麼樣的好處。其實對於上師來說,我們把他看成佛,他也沒有辦法成為一尊佛;我們縱使沒有把他當成佛來看待,對他來說,他沒有任何的差別。所以我們從這個角度,來看待視師如佛的觀點,我們就知道,之所以要視師如佛的原因,是因為我們修學的弟子本身,想要成從視師如佛的過程當中,快速的生起功德,快速的生起證量,而藉由這樣的一種方式來作觀察。甚至我們也知道資糧道的菩薩,以及加行道的菩薩們,他們也都會為眾生們宣說佛法,所以從眾生的角度而言,這位資糧道的菩薩,加行道的菩薩,他都能夠稱為是上師。但他是不是一尊真佛呢?並不是。他只不過是一位菩薩。所以從各種的角度我們來作分析,我們都知道,宣說正法的上師,是沒有辦法跟真佛畫上等號的。但是從弟子們的角度,他如果能夠把上師當成是佛來作依止,他想要獲得的成就,就能夠快速的生起,所以我們必須要從這樣的角度來作思惟。
而我們在視師如佛的當下,以顯教的角度來說,顯教的角度我們在看待上師為佛的同時,他是不是需要具備有三十二相,八十種的隨形好呢?並不用。只要我們將上師的本質,等同是佛來作看待,並且更進一步的來依止他就足夠了。但是以密教的角度而言,修學密法的人,不要說是上師,就連自己本身都應該觀想成是與本尊無二無別,更何況是他所要依止的上師。所以縱使他的上師所呈現出來的面貌有種種的不圓滿,但是對於弟子而言,他在觀察的時候,他在觀想的時候,也應該要把上師他的本質,以及他所呈現出來的面貌,觀想成是跟諸佛沒有任何的差別。這樣的一種觀想方式,他能夠生起強大的信心,透由強大的信心,修學密法就能夠快速的生起密法的這種證量。所以為什麼修學密法,會比修學顯教的法,從某一種的程度面來說,它的力量會比較強勝,其實視師如佛是一個最主要的關鍵。
故凡自之上師,任其過失若大若小,應當思惟尋求師過所有過患,所以只要是我們的上師,不管他的過失是大或者是小,這時候我們在依止的同時,都必須要去思惟,我們刻意去尋求上師過失之後,所會帶來的種種過患。多起斷心而滅除之;當我們了知,我們刻意的去探索上師具備有什麼樣的過失時,會帶來的過患,這時候我們就應該生起斷除這顆心,而希望能夠將它徹底的根除的這種念頭。
下面第五個部分,防護觀察過失。若由放逸或煩惱熾盛等,生起尋過失之心時,亦應勵力懺悔、防護。如果說由於放逸,或者是我們內心煩惱非常的熾盛,而不小心在內心中生起尋求上師的過失的這種心,這時候我們應當要努力的去懺悔,並且去防護他。
而接下來下一段,之前我們所提到的是我們需要視師如佛,而這個部分他所提到的是我們能夠視師如佛。有些人他可能會認為,我們確實需要把上師看成是佛來看待,但是我到底能不能夠把上師當成佛來看待呢?他的內心會產生以下的這種疑惑。但是我們不僅需要把上師看成是佛,而且我們也能夠把上師當成是佛來看。所以在正文當中提到了:倘若如是串習,縱見少許過失,然心執取功德品故,亦定不能障礙信心。如果我們不斷的串習,縱使我們會看到上師具有些少許的過失,但是由於我們的心,是專注在上師的功德面上,所以縱使我們看到了他的過失,也不會障礙我們對於上師所生起的信心。
並且在這個地方就舉了一個例子,譬如阿底峽尊者持中觀見,金洲大師持唯識實相見,由見門中雖有勝劣,比方說金洲大師,他雖然是阿底峽尊者的上師,但是以見的角度而言,阿底峽尊者他所持的是中觀最清淨的正見,而他的上師金洲大師所持的見,只不過是唯識實相派的正見。所以以見的角度來說,上師金洲大師所持的見,是比他弟子阿底峽尊者的中觀正見還差的正見,所以由見門中雖有勝劣。然總大乘道次及菩提心,是依於彼方能獲得,故執金洲大師為諸上師中無能匹敵者。但是阿底峽尊者,他所想要學的,以總相來說的整個大乘的道次第,尤其是這當中的核心,也就是菩提心教授,是透由依止金洲大師才能夠獲得的緣故,所以金洲大師,是阿底峽尊者諸多上師當中,他所認為其他上師所沒有辦法匹敵,也就是最珍貴、最殊勝的一位上師。
所以平常,我們都知道,我們很容易看到別人的過失,但是卻不容易看到別人具有什麼優點,他有什麼樣的功德。之所以會看到別人的過失,是因為我們的雙眼,都不停的在觀察別人,而不會反觀我們自己。所以當我們不停的在觀察別人的行為時,我們就很容易的,很自然的會看到別人的行為當中,是帶有過失的。但是當我們在反觀自己的時候,我們容易看到的卻是自己的功德,因為我們很少會去探索,我們到底有什麼樣的過失?我們很容易的會認為自己的優點是什麼?我具有什麼樣的功德?對自己的這個部分生起了慢心,而對於他人,我們會看不起對方。甚至不僅我們會容易看到自己的功德,我們也容易看到周遭跟我們的關係比較密切,比較好的這些親友,或者是朋友們,他們的優點。我們會覺得我有哪一個朋友,我有哪一個親人,他真的是相當的好,他有很多的功德,所以在你讚歎他的當下,縱使他有一些過失,他也會覺得這沒有什麼,因為他有很多的優點是值得讚歎的。相反的,當我們在看到我們的敵人,或者是跟我們的關係比較遠的這些人,我們就會覺得,這個人沒有什麼!因為他全身從頭到腳都是過失。所以對方縱使有許多的功德,有許多的優點,但是我們也都完全的看不到。這個從我們日常生活的經驗當中,我們仔細的想,我們就會知道,其實我們會有這樣的一種毛病。
所以我們是否能夠看到對方的優點,或者是我們是否能夠看到對方的缺點,最主要的關鍵,並不是在於對方他是否真的有這種功德,或者是他是否有這樣的一種過失,而是我們看待的人,是以什麼樣的角度來看待對方的。如果說對方他真的是具備有功德,但是由於我們仇視對方,我們忽略了他,這時候縱使他有功德,我們也看不到。相反的,如果對方不具有功德,但是由於我們偏坦他,由於我們愛護他的緣故,縱使他有許多的過失,我們甚至會把它當成是功德來看待。所以之所以會看到過失,或者是功德,並不是從境界的角度來探討這個問題,而是從我們自身的角度,我們是怎麼樣來看待對方的。所以這個時候,面對我們的上師也是如此,既然我們要依止這位上師,並且從依止的過程中,能夠希望快速的生起種種的功德。這個時候觀察上師的功德,不去刻意的觀察他的過失,對我們才能夠產生直接的有幫助。
現今的上師,為什麼我們在依止他的當下,會看到他的過失,是因為上師他呈現出凡夫的這種面貌。為什麼上師在教化弟子,攝受弟子的時候,要呈現出凡夫的面貌?為什麼他不呈現出真佛的面貌,這不是更好嗎?如果你有這樣的疑惑,我們這下面就會為你作解答。如果佛,他呈現他的真實面貌,這時要不呈現出的就是法身的面貌,要不就是呈現出色身的面貌。以法身的面貌而言,佛的法身,是只有佛彼此之間才能夠親眼看到的一種佛身。而以佛的色身而言,佛的色身可以分為佛的報身,以及佛的化身。以佛的報身來說,佛的報身是只有登地的菩薩,才能夠親眼看到的佛身。而佛的化身,比方導師釋迦世尊他所呈現出來的這種佛身,就稱之為是佛的化身。而這樣的一種佛化身,也只有業清淨的眾生,才有辦法清楚的看見。所以對於我們來說,如果佛他要是呈現出真佛的面貌,對於我們來說,我們是沒有辦法看見的。因為我們既沒有辦法看到佛的法身,也沒有辦法看到佛的報身,也沒有辦法看到佛的化身,這是因為我們的業沒有清淨的緣故。但是佛又要來利益我們,又要來攝受我們的話,他唯有示現出具有過失的這樣的一位凡夫的面貌,才有辦法攝受我們。所以自然而然的,我們在依止這位上師的時候,會看到他具有種種的過失,這當中就包含了生老病死等種種的過失。但是當我們看到這種過失時,我們應該想到,其實上師之所以會示現出有過失的這種面貌,這是因為我自己本身條件不具足的緣故。由於我的條件不具足,沒有辦法看到真佛,所以當佛要來幫忙我,利益我的時候,他不得不示現出凡夫的面貌來利益我們。所以在這個同時,如果你可以從這樣的角度去作思惟,在思惟的當下,縱使你看到上師的過失,你也會覺得這是上師的一種功德。你會覺得上師,之所以要呈現出過失的面貌,是因為他要來攝受我的緣故,所以才示現出來的。所以這樣的一種思惟方式,反而能夠將上師的過失,當成是功德來看待。再加上,佛在他所宣說的佛經裡面也清楚的提到,我們在依止善知識,在依止上師的同時,我們要將上師當成是佛來作依止。更進一步的,我們之所以會認識這個上師,是因為我們過去生跟他有法緣的關係,並且能夠有他的座前聽聞佛法的內涵,這對於我們來說,都有直接、間接的幫助,所以上師對我們來說是有恩的。
甚至達賴喇嘛法王,他在作一個偈頌,是來讚歎觀世音菩薩的偈頌時,在偈頌裡面他有提到,如果我自己說我自己是觀世音菩薩的示現,其實這是不恰當的。但是如果以弟子,也就是你們的角度,來看待我的時候,如果你們可以把一個凡夫當成是一位菩薩,或者是當成是一尊佛來看待,並且來依止的話,確實你們是可以得到菩薩以及佛的加持力的。所以達賴喇嘛法王,他也是這樣來告誡他的弟子。
甚至在過去,我們耳熟能詳的一個公案。這個公案當中有提到一個老母親,他很希望能夠得到佛陀的舍利。他有一個兒子,時常需要到印度去作買賣,所以這個母親他就告訴他的兒子說:你這次去印度的時候,記得幫我買一顆佛陀的舍利回來。但是由於他的兒子非常的忙碌,所以時常忘記這件事情。最後一次當這個老母親,在告訴他兒子,請你拿一個舍利回來的時候,她就告訴他說:如果這次你再忘記,我就死在你面前。所以這個兒子,他這一次到印度,心心念念就有想到這件事情。但是他怎麼找就是找不到,甚至到最後,他要回家之前,他又忘了要帶舍利的這件事情。所以當他在回家的路上,他心裡面就開始擔心,我這次又沒有把母親所交待的這件事情作好,所以這時候,他就想了一個辦法。他就拿到了一顆狗牙,並且拿到這顆狗牙之後,他把這顆狗帶回家洗乾淨,然後包在一個非常漂亮的布裡面,拿給他的母親說:這就是佛的舍利,而且他是佛牙的舍利。他母親看到這個狗牙的時候,他的母親就以為,這真的是從印度帶回來的佛牙舍利,且且每天的瞻仰他,並且每天的對他作頂禮。而且對於面前的這一顆,她不了解的狗牙,生起了強大的信心,他就認為說這真的就是佛牙的舍利。而確實在她生起強烈信心時,這顆狗牙也散發出了,非常強烈的光芒,而這位母親,她也得到了諸佛的加持。
相反的,在佛的身邊,導師釋迦世尊的身邊,有提婆達多跟眾多的外道弟子們,這些人雖然可以每一天都見到導師釋迦牟尼佛,但是由於他們對導師釋迦牟尼佛,沒有辦法生起信心的緣故,所以他們看了釋迦牟尼佛一輩子,也沒有生起任何的功德。所以從這兩個公案裡面,我們就可以知道,縱使對方他不是佛,如果我們能夠從把他當成是佛的角度來看待他,去依止他的話,其實最後受益的是我們自己本身。但是相反的,縱使對方是一尊真佛,我們每一天都能夠親近他,但是我們沒有辦法從中看到他的功德,對我們而言,也不會有任何的幫助。
再舉另外一個例子,我們都知道彌勒菩薩,跟無著菩薩的這個公案。無著菩薩一開始他在閉關的時候,他就希望能夠親見彌勒菩薩。雖然無著菩薩,他當時的證量已經到達了一個程度,但是他閉關許久,也沒有辦法親見彌勒菩薩。甚至他在放棄的那一刻,他看到的彌勒菩薩既然是一條老母狗,而且這隻母狗,牠的下半身是完全腐爛的。所以透由這樣的一個公案,我們也可以知道,我們所看到的境,會呈現出各種不同的面貌,這都是業因緣所呈現出來的一種果報。
甚至過去在印度有很多的大成就者,或者是班智達,他們在依師的同時,所看到的師長,有時候呈現出來的面貌,也不過是乞丐,或者是一般普通人的這種面貌。所以他們一開始也沒有辦法見到真佛,但是由於他們對於他們的善知識,不斷的練習信心,不斷的去作如實的依止,到最後他們的業障,慢慢、慢慢的淨化之後,他們自然而然的就看到了一尊真佛。其實這個部分是很重要的,我們平常應該多花一些時間來作思惟。
我們的這堂課就上到這個地方。(校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