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07 21:51:57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道次第觀修集要 修習忍辱度
罪惡莫過嗔,
難行莫勝忍,
故應以眾理,
努力修安忍。
二十四、修習忍辱度
前行:
觀想在自前虛空,真實明現著極為莊嚴、寬廣之蓮座,其上端坐著體性是具恩上師,外相現為釋迦世尊,世尊相好莊嚴、身色金澄,身著比丘三衣,右手結觸地印,左手結等持印,左手持缽,缽中甘露滿盈,在無漏智慧光蘊中結跏趺坐,普放佛光遍照有情,憶念著世尊真實圓滿具足佛身、佛語、佛意及利他事業功德。
觀想世尊正以慈眼垂顧著我與眾生,並以圓滿的身口意功德,在十方刹土度化無量眾生;世尊的周遭則環繞著無量無數的菩薩海眾,及一切清淨傳承的具相祖師,為大乘僧寶;在諸佛菩薩及祖師心中,皆具足滅道二諦之大乘法寶。前方真實明現著大乘三皈依境,內心由衷憶念著佛是皈依導師,法是正皈依處、僧是皈依助伴而生起皈依心。
接著請觀想在自己的後方,則有今生、累世的具恩父母、冤親債主、六親眷屬以及無量無數的輪回有情,有情心中具有無量的苦集二諦,憶念其情況心生不忍,內心由衷生起欲求救拔的慈悲心。現在以上信三寶、下悲有情的意樂,在尊貴的三寶前,至誠發願:得暇身必須利他,為能圓滿利他必須成佛,因此刻意造作修學為利有情願成佛的菩提心為動機,帶領眾生一起來淨除罪障、集聚資糧,學習與修習忍辱度,祈能如理思維,真實修行,得到相應,並成就三士道的功德。
首先帶領眾生,至誠向前方三寶皈依發心:
諸佛正法眾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修行諸善根,為利有情願成佛。
自系不淨牢獄中,應知有情亦如是,
緣諸眾生起悲憫,勤修無上菩提道。
勝菩提心珍貴寶,未發起者令發起,
已發起者不衰退,祈願輾轉得增上。
正行:
《入行論》(安忍品)開宗明義地說:
[ 罪惡莫過嗔,難行莫勝忍,故應以眾理,努力修安忍。]
意即,沒有一種罪過像嗔恨那麼嚴重,也沒有一種修行像安忍那麼難行,所以應該安立種種正理,努力的思維修習忍辱。這段話其實也顯示了,積福的最佳方便是修習忍辱,嗔心則是真正的敵人;凡能損慧命,能賜苦果的即稱為敵,外敵非敵,嗔敵能損害慧命、能招致痛苦、能摧壞善根,真能害三界眾生的便是此內心嗔敵。
相反地,能修習安忍,能善巧守護善根,便是最好的積福;由於忍辱的緣故,因此不論是順緣或逆緣皆得轉成增善之緣,並能將一般凡夫容易生嗔之境,觀為累積福報成就善法的助伴,甚至能夠將傷害譭謗視為善知識。這樣看來,能忍受嗔恨是一切功德的所生處,遇到嗔境而放棄修忍,顯然是自己不愛自己,摧滅功德,可說最極愚癡了。
如果是從獲得利益的觀點來說,以自利而言,改變外境與改變內心二者,改變內心為宜;改變他人與改變自己二者,改變自己為宜。因為我們無法改變他人的煩惱,但可改變自己的煩惱;無法減少別人的煩惱,卻可減少自己的煩惱,遮嗔修忍也莫過如此。
以利他而言,佛法是修忍之法,因為大乘佛法的主修品在大悲心,生起真實大悲心即不應有嗔,而對治嗔則在於修忍,修忍的機會則完全是由怨敵與逆緣所提供,緣著上師、三寶、親友等恐怕難有修忍機會。所以唯有真實透過怨敵與逆緣而修習忍辱,才有可能輾轉圓滿大慈悲心、菩提心、一切菩提資糧及佛果。
要言之,不論是自利或是利他,菩薩皆須以諸正理努力遮嗔修忍,圓滿忍辱波羅蜜多。為此,當下略分幾項敍述菩薩的修習忍辱之理。
一、 思維忍辱的定義:
不論眾生或物件如法不如法,理由真實不真實,凡是于諸傷損
因緣與嗔恚境界能正生起歡喜信解、耐怨害苦的安忍不嗔的心所,就是忍辱。圓滿忍辱度,並不是令所有眾生皆不嗔恚,而是由自心滅除嗔恚相違品、增長忍辱信解而圓滿;因為暴惡眾生量等虛空,並不是我所能盡予降伏,但只要能摧毀自心嗔恚等,一切怨敵也就調伏了,就像並無法以諸皮革覆滿荊棘大地,如能穿上皮鞋即能自由自在地行走荊棘大地一樣。
二、思維趣入修忍的方便:
應觀忍德嗔過,首先見到修忍的功德,分有兩點:
1. 若能今生恒常修習堪忍,則來世少有怨敵,無有乖離,有多喜樂,臨終無悔,身壞當生善趣人天;一切生世易得聖者攝受教化,究竟成就佛果。由此見到安忍功德,不但自能堪忍,也勸他人修忍,見到修習忍辱的眾生也能油然地寬慰隨喜,讚揚忍辱功德。
2. 若能今生恒常修習堪忍,則今生少有怨敵,人生過得較為平和安樂歡喜,沒有什麼事可以懷憂痛苦,也能圓滿世間種種善事,感得色身相好莊嚴,就像披了護身鎧甲,惡人粗語之箭也難以穿透,他人的損毀中傷反而都是成就讚歎、累積功德,等等,不可勝數。
其次,見到不忍生嗔的過患,分有兩點:
(一)、不現見的過患,分七:
1. 力大菩薩嗔力小菩薩壞百劫佈施等所積善根。
2. 力小菩薩嗔力大菩薩壞百至千劫佈施等所積善根。
3. 力同菩薩嗔力同菩薩壞百至千劫佈施等所積善根。
4. 非菩薩之眾生嗔菩薩壞千劫佈施等所積善根(菩薩生嗔且壞善根,況非菩薩而嗔菩薩)。
5. 眾生嗔眾生亦壞千劫佈施等所積善根。
6. 菩薩嗔眾生有過失,不壞善根。
7. 比丘以信心禮拜佛發爪塔,其身所覆處至金輪際有幾許微塵,即受千倍轉輪聖王之善根,但是如果以諸嗔恚損害同梵行者,則能刹那摧毀彼善根,是佈施,持戒等善所不能補救。
那麼,壞善根的定義及種類是什麼呢?當知,就好像以四力懺悔淨治惡業,並不能完全淨除一切作用;如是,壞善根也不是壞盡了一切作用,而是指摧壞往昔諸善感得善果的功能,這又分為三種:
1. 完全不感善果。這就好像圓具四力猛利懺悔惡業,雖然不能斷除惡業種子,但遇緣也必然不生惡異熟果;也像加行道頂位時雖然未斷邪見及惡因種子,但以功德力,後來遇緣也不起邪見及煩惱現行一樣。由嗔恚摧壞善根,令不感果的情況亦複如是。
2. 延遲感善果。
3. 由感大善果轉成感小善果。
(二)、現法的過患:
嗔心含具 ―― 傷害心、仇恨心、報復心、謀略心、不悅對方心等,嗔心現行的當下即有下列過患:
1. 令心不寂靜,意不調柔。
2. 令先有的種種喜樂,失壞後即不可再得。
3. 讓人整天心煩氣燥,坐立難安,食不知味,睡不安穩。
4. 令心變得浮動,雜染,易於遷怒,喪失了堅固與安穩。
5. 雖然先前恩養善待對方,但若自嗔恚重,反而對方易於忘恩負義甚或遭其弑殺傷害。
6. 因為嗔恚,所以連自己的親眷皆厭患棄舍,難以佈施攝受也不好樂一起共住。
7. 危害身心健康,能壞殊妙容顏。
8. 縱然受用諸安樂臥具,心卻因為忿恨交加而受苦。
9. 令忘失了成辦自己短暫與長遠的利益。
10. 令失壞名譽及義利。
11. 讓人習於非理作意,心於損益喪失了慧觀能力。
12.由於忿恨,也就習慣于造諸惡業,所以令來世長劫住惡趣受苦。
三、思維修忍的種類及理由,分三:
(一)、耐怨害忍 ―― 是指善為安立種種理由,令自通達不應嗔恚,任受傷損皆能回施報以利樂,盡得忍持而習於他人傷害的一種忍辱心所。耐怨害忍的相違品便是嗔恚。
那麼,應該安立什麼理由,修習耐怨害忍呢?這分幾點:
1. 破除不能忍受為怨敵作害,分二:
(1)破除不能忍受障樂作苦,又分二
① 顯示理不應嗔,又分三:
a. 觀察境不應嗔,又分四:
(a) 觀察對方有無自在而不應嗔者 ―― 即觀察怨害起源及生嗔之因,發現原來眾生是先有怨害的意樂,所以身口業行作損害的,這時我應以佛法的角度來思:事實上是他於損害並無自在,只是由於宿習猛利煩惱種子與境界現前,只是因為他的無明與我當下種種因緣和合而才起損害心的。這時,如果我能斷除諸前因緣和合,必能遮止損害我的惡果;反之,如果我只是隨前因緣而再生嗔的加行,則當令自他同樣生苦。所以見諸怨敵作損害時,只應作修法想,原因無他,對方並無自主,只是隨煩惱轉而已,這點,月稱菩薩說得好:
[ 此非有情過,此是煩惱咎,智者善觀已,不嗔諸有情。]
(b) 觀察損害本是自性或是忽爾緣起都不應嗔者 ―― 如果損惱他人是有情的自性,則嗔彼非理,就像嗔具燒性之熱火極不合理一樣。如果損惱他人只是忽爾緣起,則有情自性本即賢善,嗔彼也是不合乎道理,就像嗔暫時障蔽虛空之雲煙一樣,應如是思維滅除嗔心。
(c) 觀察其直接間接由何作損害也都不應嗔者 ―― 正被傷害時,刀杖其實是能直接發生損傷及作害者,那麼,我應如嗔有情般身嗔彼刀杖;若應嗔間接令生損傷及作害者,那麼就像刀杖乃為有情使用而才損害我一樣,所以我也應嗔彼有情 ―― 這是什麼道理呢?這是應當定解一切道理平等,故既不應嗔刀杖也不應嗔使用刀杖的人,讓自心不嗔有情如同不嗔刀杖一般。
(d) 觀察於能發動損害之因也不應嗔者 ―― 直接地說,能發動損害之因就是業,自己會感受到有情怨害所生苦,乃是宿世不善業隨順著眾因緣所自招,故應以佛法轉念,只應歸咎於自業力自作害,而不應嗔他。
b. 觀察有境不應嗔,又分三:
(a) 若於怨害苦不能忍受,將生嗔時,則應自念我極愚癡,因為若不忍受現前微苦而生嗔,將引生地獄等惡趣無量大苦。
(b) 思維怨害苦其實是我宿世惡業之果,若能堪忍,也就得以消除我的宿世惡業,不但不造新惡業,也增長多福,一舉兩得。
(c) 想到有情完全不顧惜自己的善業習氣衰退、完全不顧惜自己的因果報應,為了淨除我的惡業、成就我的修行而行怨害,我若不堪忍反生嗔心,實在是太過於不念有情的大恩了。應思所謂:
[ 惡待是恩寵,惡緣是善友。]
c. 觀察所依不應嗔,又分二:
(a) 觀察其他能害之因 ―― 應想其實是自己的不堪忍,才會覺得受害;況且,他因愚癡而造作傷害行,我也因愚癡不能忍受而生嗔,到底誰有過失,誰無過失呢?
(b) 觀察自己為他傷損而受苦 ―― 這一點,應想聲聞行者為了自利不忍而嗔尚且非理,我初發心誓為利益有情而修利他行,如何不應更發堪忍心呢?
② 顯示理應悲湣:
應想:自己投生迄今數無邊際,可以普為證知有情也都曾無數次當過我母親,只因生死相隔互不相識;而且有情現今的情況是,長劫蒙受三苦,煩惱熾盛,不斷地壞滅其現前與後世義利,在這種情況下,我反而應該感到悲湣,並荷擔起成辦彼離苦得樂的責任,怎麼忍心再對有情嗔恚,甚而加行報復他的怨害呢?
(2) 破除不能忍受障譽等三,作毀等三:
① 破除不忍障譽等三,又分三:
a. 思維讚譽等並無功德之理 ―― 稱我、贊我、利敬我並
不是福報,不能令我得長壽,不能得大勢力,不能令無病等安樂,也更不會因此而獲得來世福德;相反的,受贊其實如海沙堆砌城堡般不堅不實,實不應希求他人能顯出我為殊勝,反而應該大力呵責稱譽利敬,以破除貪著才對。
b. 思維讚譽等有過失之理 ―― 受到讚譽等會讓人忘了實
況,心趨散亂,難生厭離,且嫉妒諸有德者,恐人勝已,也破壞了圓滿善事。
c. 思維他人對我嗔害,阻擋了我得到讚譽,應當歡喜 ――
他令我喪失了稱譽及利敬,其實是讓我更易於放下貪著,讓我更能看破看開,也斬除了我的八風系縛,關閉了造惡墮落的苦門;事實上,是從惡趣中救護我的,有如佛光加被,所以我反而應該由衷念恩生喜才對。這點,誠如無著賢論師說:
[ 欲想福善諸佛子,應觀怨家如寶藏,于諸眾生舍怨心,修安
忍是佛子行。]
② 破除不能忍受作毀等三,又分三:
a. 心熾無形無色,並不是他人的譭謗或粗語所能損害的;
若直接害身間接損心,心也不會受損、無關痛養,既然身心俱無損害,即理應斷除憂鬱而不嗔。
b. 他不喜歡我,那是他個人的事,其實於現前後世俱無損於
我;況且,自己心裏不喜歡他,他也不會受苦,只不過讓自己更苦而已,所以應該斷除不喜歡他的想法。
c. 如果認為被人毀訾揚惡就能障礙我從他處獲得利養,因而生
嗔。―― 想想並不值得,因為所得利養也只不過置於現世,嗔彼諸惡則會不斷堅住;而且不得利養而疾死相較於邪命長活,顯然前者為勝,所以於遭毀訾傳惡名等不應憂鬱而生嗔。
2. 破除不喜歡怨家得樂 ,喜其衰敗,分三:
① 這是十分顛倒的事,本來為了利樂諸有情發菩提心,也願彼等成佛,現在見到怨敵自身獲得富樂、利養、恭敬等,卻反而起了嗔恚或憂惱,那麼,當時的初發心根本是虛假的,沒有真正落實。
② 如果當怨敵衰敗時就心生竊喜,並以暴噁心願見其失敗 ―― 問題是,有用嗎?事實上,自生噁心對怨敵而言絲毫無損,反增自苦;假如真能損害怨敵,也是兩敗俱傷,應思此種過患,力遮嗔心。
③ 若以為怨敵得到富足安樂就會障礙我及親友的安樂,故對彼盛事一向不生喜悅,轉而憂惱生嗔。―― 此當以觀慧善加思擇,不喜悅怨敵以及不喜悅怨敵得樂之心,其實是自他暇身受取心要的無上障礙,猶如毒蛇;何況也不是自己不喜歡怨敵得到富足安樂,怨敵就會真的得不到富足安樂的。所以,不但不應對怨敵憂惱嗔恚,且應轉向自己,生起往內摧壞嗔恚的真正怨敵之心。
(二)、安受苦忍:
是指為了聞思修正法等因緣,依食臥具等縱然窮蹇,或招致極所不欲的病苦纏身,種種逆緣現起時,也應受苦猶喜,心無法弱的一種忍辱心所,即稱為安受苦忍。安受苦忍的相違品便是嗔恚與怯弱。
那麼,應該安立什麼理由,修習安受苦忍呢?也分幾點:
1. 必須安受苦忍的理由,分三:
① 人道樂因少苦因多,若不聞思定解以苦為道,必不能引發安受苦忍,易生嗔恚,或于修道生怯弱而障礙修善。
② 諸苦,有由眾生起,有由宿業起,有由已修善行起,若由宿業及現前因緣和合之力引起,而且該苦暫時也不能避免,那就必須安然忍受。若不安忍,舊苦又加新苦則更難堪忍;若能安忍則舊苦雖在,但新苦不生。
③ 安受現苦其實是助道因緣,而且比較起來,現苦之苦較不安忍的過患更顯極微。
2. 引發修忍的方便,分二:
(1) 偶爾生苦時,破除完全執為不喜的想法,又分二:
① 苦已發生,如能對治,也就無須對彼苦憂惱生嗔;若不能對治,縱然於彼苦憂惱生嗔也無實益。
② 對自己不能太過驕愛,否則寒熱風雨病縛捶打等微苦也會變得極難安忍。
(2) 顯示理應忍受諸苦的理由,又分三:
① 思維苦的功德,又分五:
a. 無苦無出離,若無苦就不生出離心了,故苦有生起
出離的功德。
b. 受苦逼迫,就會摧伏高慢,故苦有遣除驕慢的功德。
c. 受猛利大苦時,即知苦從不善生,既不愛樂苦果即須遮
止惡因,故苦有羞恥作惡的功德。
d. 受苦逼惱時就會希求安樂,既求樂果即須修習善因,故
苦有歡喜修善的功德。
a. 由自受苦推知,有情也同樣在輪回中受苦,便能心生不
忍欲求救拔,故苦有發悲湣心的功德。
② 思維能忍難行眾苦的功德,又分二:
a. 思維解脫等諸大功德 ―― 我久遠劫來輪回生死迄今,
為了求得微劣而無義的欲望之事,尚且甘願無懼、受無量苦,現在我為了自利利他修諸善行,安受苦忍反而能夠成就大利,則為什麼害怕退怯呢?為什麼不能忍受呢?當令心堅固廣增,於苦無畏,歡喜安受。
b. 思維遮止無量大苦所有功德 ―― 就像死刑犯得以選擇
截斷手指替代死罪的極大歡喜一樣,蒙受現世小苦即得換取脫離無邊生死惡趣眾苦,若能善加思維現前久遠二苦的差別,則於難行之處必然能生心力,全無畏懼。
③ 思維從微小處漸修即成無難之理,又分二:
a. 若能不斷地串習,忍受小苦,于苦中安立樂想,則忍苦
之力必須品能漸漸增長,乃至大苦或極大苦都能有力串習而忍。
b. 此難行之行,並不是微薄心力所能成辦,故應先培養意
志力,使心力極其堅穩,則大苦也能成為生起勇氣或心力的助伴,一如勇士作戰見自身出血反能助生勇氣;若未曾聽聞法義,或雖聽聞但只覺得自己不能行持而自輕蔑與退怯,則苦難微小,也能成為退道因緣,一如懦夫雖見他血也會自己驚倒退怯。
13. 廣釋所應修習安受苦忍的依處 ―― 若如上述,必須安
忍所生苦者,那麼應當忍受由何處所生之苦呢?此分八處:
(1) 依依止處 ―― 衣服、飲食、坐具、臥具、病緣醫
藥、供身什物等是能增長梵行的所依,當這些物具所得粗劣,他不恭敬時,仍應收下,不必憂惱,當忍受由此所生眾苦。
(2) 依世法處 ―― 即① 衰、② 毀、③ 譏、④ 苦、⑤壞法已壞、⑥ 盡法已盡、⑦ 老法已老、⑧ 病法已病、⑨ 死法已死等九種世法,由彼任其一種或由一切所生眾苦,應認清事實,善加思擇而忍受。
(3) 依威儀處 ―― 當行住坐臥四威儀時,或在晝夜多時,必須從諸障礙法而淨修其心,由此所生眾苦悉當忍受。
(4) 依攝法處 ―― 即① 供事三寶、② 供事尊長、③ 諮受諸法、④ 既諮受已為他廣說、⑤ 大音贊誦、⑥ 獨處空閒無倒思惟、⑦ 修習瑜伽作意,若止若觀所攝,這稱為七攝法,于此辛勞修習諸善所生眾苦悉當忍受。
(5) 依乞活處 ―― 即:
① 必須剃鬚髮等誓受毀形。
② 必須受持裁染壞色之衣。
③ 必須攝心安住,不能隨便游方涉足等別行餘法。
④ 必須舍離務農等事,依他存活。
⑤ 不應受用積蓄所得,必須盡形壽從他求法服等。
⑥ 為斷染汙行,必須盡形壽遮止人間諸欲。
⑦ 為了舍離歌舞嬉戲等,舍離與諸親友同齡歡娛等,必須
盡形壽遮止人間嬉戲,以上稱為七乞活,必須如是依律依法而行,由依此等所生眾苦應當忍受。
(6) 依勤劬處 ―― 勤修善品,劬勞因緣所生眾苦,悉當忍
受。
(7) 依利有情處 ―― 是指利濟有情十一事,由彼所生眾苦
悉當忍受。
(8) 依現所作處 ―― 出家者,有營作衣缽等業;在家者,
有無罪營農經商仕王等業,從此所生眾苦悉當忍受。
如是八處所生眾苦,隨何苦起,皆應別別精進,對治修忍,不
令成為退轉志求無上菩提的障礙,而應令自心意全無不喜而安受苦忍。
(三)、諦察法忍(又稱思勝解忍):
與證空性的心同俱相應的忍辱心所,名為諦察法忍,這是狹義的定義;於尊勝三寶等一切信願處,由心髓深處精誠地深信愛樂,引發堅固信解,名為諦察法忍,這是廣義的定義。諦察法忍的引發勝解之境,略有八種,也就是說,能如實了知此諸對境之後,應無所逆違地數數思維,生起忍許,這八種境是:
1. 淨信境 ―― 是指三寶功德。
2. 現證境 ―― 是指無我真實義。
3. 希樂境 ―― 是指諸佛菩薩廣大神力,此分為三:① 神通力、② 六波羅蜜多力、③ 俱生力。
4. 所取境 ―― 是指諸善行因及其所感招的可悅愛樂果。
5. 所舍境 ―― 是指諸惡行因及其所感招的不可悅愛苦果。
6. 所證境 ―― 是指無上大菩提,是究竟所應證得品。
7. 所修境 ―― 是指菩薩所學一切諸道,是能得無上大菩提的所有方便。
8. 聞思隨行境 ―― 是指所知行境,這有兩派說法,一派認為是無常等法,另一派則說是十二分教等教法。
或者,在生活中,也可以信解一切順逆境界都是,經藏的教授、三寶的加持、上師的口訣、菩提心的啟發、空性的外相、業果的真諦與眾生的慈悲等,如是修習諦察法忍。
四、思維如何正行修忍之理:
既然修習忍辱度是屬於菩薩稀有殊勝、不可或缺的菩薩行,則具足菩提心與空正見攝持而修是十分重要的(起碼具足菩提心),因此當如《現觀莊嚴論》等所說,宜由六種殊勝或一度攝六度的圓滿意樂任持而行。
首先,是六種殊勝,即:
1. 依殊勝 ―― 即由願、行菩提心隨一攝持而修習忍辱。
2. 物殊勝 ―― 即總行一切,意指不但願於現前嗔境修忍,也願於一切嗔境修習,是具足法界觀的修行之理。
3. 所為清淨 ―― 是為了讓一切眾生皆得短暫增上生、究竟決定勝的利益而修忍。
4. 清淨殊勝 ―― 即為了清淨一切眾生相續的二障垢染而修忍。
5. 善巧方便殊勝 ―― 即由通達能忍者、所忍者及忍辱法行皆無自性的三輪體空的智慧攝持而修。
6. 回向殊勝 ―― 即將此修習忍辱的功德、悉數回向自他眾生皆能離苦得樂、聖教久住以及成就無上大菩提。
其次,是一度攝六度,即:
1. 忍辱的佈施 ―― 是指不但自修忍辱,也勸令眾生修習忍辱;或將修習忍辱的功德佈施一切眾生,特以怨敵為所緣至誠佈施。
2. 忍辱的持戒 ―― 是指不混雜自利作意或我愛執的意樂,一心為利他而修忍。
3. 忍辱的忍辱 ―― 是指在修習三種忍辱隨一時,也能堪忍身心疲勞、他人傷毀及諸不順事,而心甘情願。
4. 忍辱的精進 ―― 是指一心好樂趣入忍辱行,無畏困難,並且心生愛樂一切大乘妙法與勝行而修。
5. 忍辱的靜慮 ―― 是指制心一處修忍,專注相應,並將功德回向無上菩提。
6. 忍辱的智慧 ―― 是指由證三輪體空的智慧攝持而修忍。
應具足如上所述清淨意樂而正修習。
五、 結語:
三界法王宗大師說:
[ 具忍力者最勝飾,摧惑妙善最極致,嗔蛇之敵金翅鳥,防禦
惡語堅甲胄,此義了知勝忍甲,繁多如理專精行,我恒如斯而勤行,志求脫者當策勵!]
意思是,具足忍辱是最為殊勝的裝飾,是斷惑滅苦的勝法,是如似嗔蛇最感怖畏的天敵大鵬金翅鳥,也是有力防禦有情噁心惡語中傷的堅固護身鎧甲;菩薩既已了知如是勝妙的鎧甲,便依著安立種種正因正理,為了滿彼一切功德,而勤行精進修忍。因此,我常依上述而行持,凡是志求解脫者也應如是策勵,善為修忍。
這樣說來,所謂善學忍辱,顯然並不是無義冥想,不是毫不作意,而是必須具足理由,思維所具足的理由而正修習才得堅固真實。應多思維上述忍辱的定義、嗔心過患、忍辱功德、忍辱的種類、理由以及修習之理,由此產生定解,如理對境而修。同時,雖然初修業者如我者,並無力立即相應具相殊勝的菩薩行,但諸登地以上聖者菩薩修忍之理當可作為所願境,現前能修即取而修持,暫時不能行者,唯是淨修意樂也是饒具意義的;此外,若於所教說的已有所違越,則應努力察覺,懺除而清淨,守護忍辱之心。
最後,為了善為堅固修忍,恒常莫舍,應常發願,或者心念口誦第四世班禪大師的祈願文:
[ 縱然三界有情盡無餘,乖錯謾駡傷損斷命根,亦無錯亂報以利益行,滿忍辱波羅蜜求加持。]
當如是配合著淨願勤修精進,願求相應。
後行:
觀想前方明現著大乘三寶皈依境,後方是一切具恩如母有情,以此修習忍辱度的功德,回向自他眾生成佛,尤其自他心續得生修習忍辱度的證量,成就三士道功德。並將此學習道次第教法的珠勝功德,以清淨動機廣大回向:
回向具恩上師、南傳、藏傳、漢傳的師長都身心安康、常轉*輪。
回向南傳、藏傳、漢傳的聖教,久住世間。
回向不同道場、團體、寺院法務興隆,以法攝眾。
回向三寶慈光遍入眾生心海中。
回向在不同道場修學不同法門的佛弟子,皆能依法調心。
至誠回向遍虛空、盡法界一切有情離苦得樂。
回向我等能早日發起愛他勝自的菩提心。
回向我等生生世世依止大乘善知識,圓滿大乘佛道,成佛利他沒有障礙。
一切諸佛菩薩的回向,即是我的回向。
至誠感恩上師、三寶、眾生的恩澤。
觀想這一切都是唯名假立,無微塵許的自性。
惟願父母眾生具安樂 惟願一切惡趣恒為空
任彼菩薩于何地安住 惟願彼等諸願皆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