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17 09:03:02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道次第廣論─道前基礎之歸敬頌(二)
示本文
整部《廣論》可分為壹、前行,貳、正文,三、結語。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一
壹、前行
分五:甲一、禮贊文,甲二、造論誓言,甲三、勸請諦聽,甲四、解釋書名,甲五、講法規矩。
道前基礎之歸敬頌
甲一、禮贊文
分二:乙一、禮敬根本上師,乙二、禮贊傳承上師。
乙一、禮敬根本上師
南無姑如曼殊廓喀耶(梵語)
敬禮尊重妙音(漢譯)
南無——頂禮。姑如——上師。曼殊——美妙。廓喀——聲音。耶——向。
「妙音」是文殊菩薩之名;「妙」的意思是不粗糙,因已斷了煩惱障及所知障,由斷二障故,他講出來的話音就不粗糙。「尊重」是上師,有在戒、定、慧方面都很崇高的意思。
藏文的「禮敬」,其義不只是通常所謂的禮敬而已;其藏音為「ㄑ一ㄠˋ?ㄘㄚˋ」,「ㄑ一ㄠ的意思是很希奇,看見聖者的功德,就覺得很希奇稀有,「ㄘㄚˋ」的意思是,內心希望自己也能夠如同聖者般具有那樣殊勝的功德。總之,指看到對方的種種功德,很希望自己也擁有這些功德。禮敬有身、語、意三門的禮敬,所以心裏可以有禮敬,不是一定要站或跪、雙手合十或做什麼動作才是禮敬。身禮敬如大禮拜、小禮拜及合掌,語禮敬如稱讚三寶或唱誦等。
首先是禮贊文的部份,禮贊的對象有根本上師及傳承上師兩類,文殊是宗喀巴大師的根本上師,世尊以下是傳承師長,傳承師長有導師釋迦世尊、二大荷佛事業者彌勒菩薩及文殊菩薩、南瞻部洲二大車軌龍樹菩薩及無著菩薩、攝二大車軌傳承于一身的阿底峽尊者以及自己的師長。西藏最倡言的做法即是將上師與本尊[2]視為體性相同、無二無別地觀修,如在觀修《供養上師儀軌》資糧田主尊「上師善慧能仁金剛持」時,自己的上師、宗喀巴大師、世尊及金剛持四者是同一體性、無二無別;宗喀巴大師心間是世尊,世尊心間是金剛持,觀想宗喀巴大師時,其實宗喀巴大師相貌如何,我們並不知道,故可以將面貌觀想成法王尊者,身相仍是宗喀巴大師右手結說法印、左手結等持印等,如此即可將上師與宗喀巴大師觀成一體,所以觀修的重點是,上師即是本尊、本尊即是上師。有何理由要這樣觀修?因為佛教徒一定要歸依三寶,而依師是道之根本,是歸依三寶的真正實踐,是很重要的課題,所以將上師與本尊二者合在一起做修持。
宗喀巴大師有許多本尊,既修密集金剛,亦修時輪金剛等,但文殊菩薩對宗喀巴大師而言應是最特別的;宗喀巴大師剛開始不懂空性,他的師長鄔瑪巴(既是師長亦是弟子)能夠親見文殊菩薩,宗喀巴大師透過他請教文殊菩薩,文殊菩薩亦經由鄔瑪巴為宗喀巴大師解惑,後來宗喀巴大師自己修出文殊菩薩,就像人與人見面,可以當面請教,故宗喀巴大師的證悟與文殊菩薩有極密切的關係。當克主傑尊者[3]拜見宗喀巴大師時,大師問他修何本尊,克主傑尊者雖修諸多本尊,惟缺少文殊菩薩,宗喀巴大師便說他的教法來自文殊菩薩,就傳許多修持文殊菩薩的法給克主傑尊者。因文殊菩薩對於宗喀巴大師是如此重要,故大師在此將文殊菩薩與自己的師長無二無別地作頂禮,整句是頂禮尊重(上師)文殊菩薩。要學習佛法,從佛法中得到真正利益,首須將上師與本尊合一、無二無別的修持法中去實踐,一開始就要從這個方向去進行,西藏在「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之上加上「歸依上師」,即是這個道理。
通常依西藏的規矩,佛典由印度梵文翻譯成藏文時,會造譯敬文,理由有二:一是祈求在翻譯的過程中,沒有任何障礙及錯謬,此譯能夠殊勝圓滿;二是依頂禮的物件,便知其內容所銓為何[4]。但《菩提道次第廣論》是宗喀巴大師所造,並非是翻譯本,並不需要以梵藏文對照的方式來表明所銓,應是宗喀巴大師為尊重傳統規矩而沿用此方式。可是《菩提道次第廣論》主要所銓並非僅是慧學,唯一可理解的是,宗喀巴大師由親見文殊菩薩,因此證悟甚深空見,故文殊菩薩是宗喀巴大師心中最敬重珍愛的根本上師,視根本上師與本尊合一無二,故向文殊菩薩頂禮。
導師釋迦世尊以下講的是傳承上師。導師釋迦世尊是佛教的教主,故首先頂禮於他。接續是頂禮文殊菩薩及彌勒菩薩,為何是頂禮他們二位?因為他們二位相當於是佛的繼承者;假若佛陀是國王的話,他將王位傳給文殊及彌勒菩薩。《般若經》有顯義空性及隱義道次第的二個層面,佛陀示現涅槃時,將顯義空性傳給文殊,隱義道次傳給彌勒,託付他們承擔起教法傳遞的責任,故文殊及彌勒菩薩是教法的繼承者、持有者,所以在頂禮世尊後,接續頂禮他們二位。廣行派之開派者無著菩薩在研讀《般若經》時,讀到不明了處,為求解疑,修了十二年的彌勒,無著菩薩之所以直接求彌勒菩薩,沒有求佛陀的原因,即是彌勒菩薩是教法的繼承者。
雖然佛陀宣說了《般若經》,文殊及彌勒菩薩是教法的持有者,但若我們直接去讀《般若經》或要瞭解整個道次第、修成佛之道,我們其實是修不出來的。佛陀在世時的弟子,因為利根,只要跟他講空性,他就修空性,自己的體驗就會出來,自己會修出資糧道、加行道、見道等,不用講太多,他自己經過深刻思惟就會知道。後來的人因為智慧不夠,就需要二方面搭配;希望以修菩提心來突破空性,以修空性來增長道次第,二者須夾雜著修,才能修得出來,所以單靠自己讀《般若經》很難辦到。
直接讀佛經不是不好,惟佛陀弘法的方式跟一般人弘法的方式不同;所謂「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佛正在講四諦,有的人會聽到空,有的人會聽到苦,每個人聽到的都不一樣,佛是針對眾生的根器說法,若將他人所修的法教給你修,不但沒有利益,可能還有弊端,故龍樹及無著菩薩把佛經整理成大家都可以修且必須這樣修的法類。他們二位是南瞻部洲的二大車軌[5],就像火車必須依鐵軌行走一樣,大家必須依照此二大車軌行持,若不如此就像火車出軌。其他教法有如多條羊腸小徑,依其修持,有的成功、有的不成功、有的碰到危險,龍樹及無著菩薩就是開創出大家都可以走的二大車軌。
阿底峽尊者則是合併龍樹及無著菩薩的教法。以前龍樹菩薩的弟子就是專修龍樹菩薩的法,不會修無著菩薩的法,無著菩薩的弟子亦是專修無著菩薩的法,不修龍樹菩薩的法,阿底峽尊者彙集二大法脈於一身,可以說是非常圓滿,故以此禮贊尊者。因為自己的師長很重要,故宗喀巴大師緊接著禮贊自己的師長。
此是禮贊的程式,但其背後隱含有指點學人修學的道次第;首先講追求的目標,接著是成辦目標的方法以及如何運用此法、作何行持。佛果是我們所追求的目標,而佛是自利及利他二利圓滿者[6],何以佛是自利及利他二利圓滿?佛果可劃分二份——色身及法身;色身是眼睛可以看得到的,色身又可分為化身及報身,世尊示現比丘相即是殊勝化身,文殊菩薩現的就是報身相。佛陀為何要現色身?因為佛要講法給眾生聽,是為利益眾生才需要有色身。佛內心的證悟即是法身,此屬自利,他人看不到。簡言之,佛的精神層面是法身、自利身,可以看到的身體是色身、利他身。
此下第一個禮贊世尊的偈是明佛是自利圓滿,第二個禮贊彌勒及文殊菩薩的偈是明利他圓滿。
乙二、禮贊傳承上師
分四:丙一、禮贊世尊——正明應希求的目標(佛果之自利圓滿),丙二、禮贊彌勒菩薩及文殊菩薩——正明應希求的目標(佛果之利他圓滿),丙三、禮贊二大車軌龍樹菩薩及無著菩薩——正明成辦佛果的方便般若道,丙四、禮贊阿底峽尊者——正明初學者如何學習此法之次第,丙五、禮贊自己的師長——正明首先須依止師長聽聞法要。
丙一、禮贊世尊——正明應希求的目標(佛果之自利圓滿)
俱胝圓滿妙善所生身,成滿無邊眾生希願語;
如實觀見無餘所知意,於是釋迦尊主稽首禮。
此偈頌主要是讚歎佛陀之身、語、意三種不同的功德。第一句「俱胝圓滿妙善所生身」,講的是佛的身功德。「俱胝」的意思是無量的,不止千百億,「妙善」是指各種智慧及方便的善。佛陀的身體是由俱胝的妙善所產生[7],在《現觀莊嚴論》第八品〈法身品〉中有講述佛陀之三十二相及八十隨形好是如何產生的。
「成滿無邊眾生希願語」是讚美佛的語功德。佛陀具有六十四支妙音,並且能「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透過佛說法,就算只有說一句話,都能讓一切眾生,能夠聽到他自己所希願、想要聽的法。「成滿」的意思即是倒滿,讓眾生希願的都能夠滿出來。
「如實觀見無餘所知意」是在讚歎佛的意功德。「如實」即照實的,無論世俗諦還是勝義諦,它們長得怎麼樣,就如實的看見、無餘的看見、不偏不倚的看見。佛的意功德是佛能了知一切,並且無任何錯謬,沒有什麼是佛陀不知道的,故宗喀巴大師便禮敬具有如此殊勝之身、語、意三種功德的釋迦尊主。
丙二、禮贊彌勒菩薩及文殊菩薩——正明應希求的目標(佛果之利他圓滿)
是無等師最勝子,荷佛一切事業擔;
現化遊戲無量土,禮阿逸多及妙音。
「無等師」指佛陀,「最勝子」是佛陀最好的兒子,「無量土」即三千大千世界。「阿逸多」是彌勒菩薩,「妙音」是文殊菩薩。文殊及彌勒菩薩是佛陀最好的兒子,故佛陀把一切事業交給他們,因為把一切事業交給了他們,所以他們在三千大千世界化現種種身來度眾,在某些地方當菩薩,某些地方當佛,以此之故,頂禮彌勒及文殊菩薩。
以上講的都是顯義的部分,但它背後有另一層意義,即是告訴學者應該追求的目標。通常佛典會有一種表達方式,開宗明義就告訴學者,修行此法門會有什麼功德,可以有哪些成就,是在談一個「果」,就像我們修學《菩提道次第廣論》,到底能夠變成怎樣,到底有什麼結果。「果」可分為二個層次:一是「自利」,一是「利他」;從「俱胝圓滿妙善所生身」至「於是釋迦尊主稽首禮」,在說明自利的身,「是無等師最勝子,荷佛一切事業擔…」此偈講的是利他;「自利」就是自己得到的成就,「利他」是能夠為他人做些什麼事。
總之,講以上的兩個偈頌的目的是要學習此法者知道要追求的最終果是自利圓滿及利他圓滿,學習此法要以此為目標。
那麼世尊與彌勒、文殊菩薩之間有什麼差別呢?事實上,彌勒及文殊菩薩可能比世尊還要珍貴、還要了不起,這也是很難說的。但是世尊畢竟是我們這個世界佛法的開創者,所以會將世尊擺在最中間來禮敬。世尊在此世界示現「十二相成道」,在無數劫中做過國王、當過宰相等,不斷地累積福、智二資糧而圓滿成佛。彌勒、文殊菩薩和世尊的情況不同;二位元菩薩比較像是集合了很多良善的基因,一切諸佛之智慧所累積的是文殊菩薩,一切諸佛之大慈所累積的就是彌勒菩薩。亦有說文殊、彌勒不是菩薩,是佛化為菩薩,文殊菩薩且是七佛導師,佛陀未成道前,文殊菩薩是師長。
通常有個說法,頂禮世尊只是頂禮世尊這一尊佛而已,若頂禮文殊、彌勒或觀世音菩薩就等於頂禮諸佛,原因就是他們是諸佛的智慧、大慈以及大悲所積集而成。若看關於八大菩薩的讚頌,會說禮贊他們一聲相當於禮贊某一尊佛十萬遍、百萬遍。宗喀巴大師的禮贊文《密集嘛》[8]也有這樣的效果,此是三座大山合一的祈請文,觀世音菩薩是大悲的山、文殊菩薩是智能的山、金剛手菩薩[9]是力量的山[10],三座大山加在一起,《密集嘛》真的是非常殊勝!
我們都必須由一介凡夫,經過不斷的修行,生生增上而成就佛果。文殊、彌勒菩薩就不太像是這種方式,也不是說他們不是由一介凡夫修上去的,但真的比較像是總結出來的。總之,世尊和彌勒、文殊沒有誰高誰低,也沒有誰比較珍貴的問題,在某些淨土,他們二位當佛,佛陀就在旁邊作菩薩,換言之,文殊、彌勒是化現為菩薩的佛。故第一個及第二個偈頌其實都在描述佛果;第一個偈頌說佛陀具有一切圓滿的美好,就好象是說自己有多好多妙,是從自己的角度描述佛果;第二個偈頌是佛化為菩薩度眾且在無量世界講法。所以不要特別去分別世尊、彌勒、文殊,重點在於佛果;佛果自己本身有究竟身、語、意之功德(自利),能在無量無邊的世界,為無量無邊的眾生說法,利益一切有情(利他功德),此即是我們要追求的目標。既然已確定要追求這樣的目標,惟要用何種方法追求?
丙三、禮贊二大車軌龍樹菩薩及無著菩薩——成辦佛果的方法
如極難量勝者教,造釋密意贍部嚴;
名稱遍揚於三地,我禮龍猛無著足。
佛陀的教法,內涵深廣不易瞭解,故龍樹及無著菩薩就如實闡釋佛陀的密意,以此莊嚴吾人居住的南瞻部洲,名稱廣揚於三地[11]。禮敬龍樹、無著菩薩是其字面上的意思,現在談它背後真正的隱義;吾人追求的佛果,要用何方法追求?方法就是龍樹、無著菩薩所解釋的《般若經》的內容。若去看《般若經》,其中會說:「三世一切諸佛菩薩都要走這條道,所有獨覺要走這條道,所有聲聞亦要走這條道,這條道是唯一的道。」自利身及利他身是我們要追求的目標,而追求此二目標唯一的道是般若,而龍樹、無著菩薩所努力解釋的就是《般若經》。
佛陀為何要說「八萬四千法門」?因為要成辦「自利」及「利他」二利圓滿的佛果,就要修圓滿的因,若只專修一個支分,不能說其不是修行,但要達到無上圓滿的境界,就必須要全部具備而修,依照《般若經》的內容如實如法地去修,不能只偏重某一小部份。
《般若經》的內涵可分二部份─「智慧」與「方便」;方便以「菩提心」為主,「智慧」則以「空正見」為主。《般若經》全名是《佛說聖佛母般若波羅密多經》,空正見是佛母,菩提心是佛父,為何會如此說?此概念和世間父母的認知是一樣的,無論生兒子或女兒,必須父母二者具備。母親充當的是「孕育生產」的角色,空正見即是如此,空正見能生三乘[12]的菩提果。孩子生下來後,取名即是父親的責任,姓氏跟著父親,故是大乘的行者還是小乘的行者,就是看有無菩提心,有菩提心就是大乘,沒有菩提心即是小乘。連出離心都不具備,只是一般的修行者,若不考慮來世,只是過著今世的生活,那就只是會做善事的善良人而已。總之,菩提心充當的是父親的角色,得名是從它那裏得的,但是真正生兒育女的是空正見。換另一種角度來說明;國王是國家真正的統治者,而將軍則代替國王拿著刀槍,實際衝鋒陷陣,殺敵奪地。空正見扮演的即是將軍,殺無明塵沙煩惱這個賊,而菩提心如同國王,將軍殺完賊時,人家只會說這個國王勝了,這個國家勝了,它是修學佛法者必定要持守的大方向。
一切佛典都會談「智慧」與「方便」,但闡明最圓滿究竟者是《般若經》。自古解釋《般若經》的版本繁多,《般若經》就像一張韌性很強的牛皮,可以拉成不同的樣子,但拉得最好、解釋得最好且無任何問題的就是龍樹及無著菩薩,倒不是說其他人拉的有問題,而是不夠完美。龍樹、無著二位所拉的角度不同,但是不會衝突,無著菩薩闡釋的是廣行道次第的部份,而龍樹菩薩則闡釋中觀深見,無著菩薩拉的是父親,龍樹菩薩拉的是母親,各拉一邊,都拉對了。
丙四、禮贊阿底峽尊者——正明初學者如何學習此法之次第
攝二大車善傳流,深見廣行無錯謬;
圓滿道心教授藏,敬禮持彼然燈智。
既然要學《般若經》中的內容,就必須先找一位老師及書本,至於要找哪一本書來學比較好?就談到阿底峽尊者所整理的《菩提道燈論》是最好的,他把兩大車軌整合在一起,寫出圓滿無缺、福慧雙運、次第分明的修行方法,要透過尊者的教言學習。此偈在說明龍樹、無著菩薩開創了深見、廣行二條能夠直通無礙的前往佛地的大道,但是他們的論著對初學者來說還是太深了,因此初學者應從阿底峽尊者的教授學起,由此學通二大車軌之道,學通《般若經》,因為阿底峽尊者不僅把此二軌整合在一起,而且講的也很白。
丙五、禮贊自己的師長——首須依止師長聽聞法要
遍視無央佛語目,賢種趣脫最勝階;
悲動方便善開顯,敬禮此諸善知識。
前二偈說明的是所追求的果,第三偈是在談成辦果的方法,第四偈就在說明如何學此方法;學者就是要如同阿底峽尊者及歷代相傳的上師們,同時攝持「廣行」及「深見」而恒常修習,因為佛之一切心要,是包含在深見及廣行二者中。可是,我們現在連深見及廣行的內容到底為何並不清楚,亦即所要修行的道並不瞭解,如何能修?故第五偈就告訴學者必須先依止師長聽聞法要。至於要找怎樣的老師?就是要找具有自世尊、文殊、彌勒、龍樹、無著菩薩直至阿底峽尊者之道次第傳承的師長。
「無央」同「俱胝」一樣,數目是無量無邊。「賢種」即走成佛、解脫道的人。師長好比遍視一切佛語的眼目,是走成佛之道的人最好的道路,他很慈悲且很會開示,故在此禮敬諸善知識。此偈是明依止師長,雖是禮贊,惟背後就是指引學法者如何學法的方向、如何修行的次第;我們要追求的目標是自利、利他二者圓滿的佛果;追求的道是般若道,此是唯一的道,沒有其他道;修此道要先用阿底峽尊者的著作,他把龍樹、無著菩薩的教言結合在一起,整理得非常好,又好理解;如果認為有了這本書,應該可以自己看吧,反正沒有多難,不懂的地方就查其他典籍…,宗喀巴大師就說不行,必須要找有此傳承且能通此法的師長來教。
「道之根本為依師」,故學法第一步是依師,依師後學習的方法就是要透過阿底峽尊者的教言學習二大車軌所闡明的《般若經》的內容,這樣才可以成佛,證得的果就是各方面皆圓滿的自利身,以及行利他事,到每一個世界去度化眾生,此是倒回去闡述。
-------------------------------
[2] 「本尊」即是,十方三世諸佛菩薩中,總有一尊是你很喜歡、很信賴的,有人喜歡阿彌陀佛,有人喜歡文殊菩薩,也有人與觀世音菩薩比較契合,找到自己最喜歡的一尊佛菩薩,即是你的本尊,再將自己的師長與本尊畫上等號。以密續言之,主尊外相是本尊相,惟本質是師長,顯教則本質是本尊,外相是師長。如觀修觀世音菩薩,顯教的修法是,觀想法王就是觀世音菩薩;密續的修法是,修的是四臂觀音或千手千眼觀音,但本質是法王。
[3] 克主傑尊者是宗喀巴大師的二大心子之一,世稱宗喀巴大師、賈曹傑尊者及克主傑尊者為宗大師父子三尊。
[4] 佛典可分為律藏、經藏、論藏三類,其中律藏內涵是三學中之戒學,頂禮物件是一切種智;經藏內涵是三學中之定學,故頂禮一切諸佛菩薩;至於論藏(對法藏)之所銓為三學中之慧學,故頂禮諸佛智能之總集所化現的文殊菩薩。
[5] 古代印度王宮前的平地上會挖兩道符合大車兩輪距的溝槽,即是大車軌。
[6] 聲聞及獨覺雖已脫離輪回,惟彼等不僅他利沒有圓滿,連自利亦沒有圓滿,只有佛才是二利圓滿。
[7] 行十善可得人身,十善圓滿可得欲界天人身,天人比人美多了,他們的善心比我們強。造十惡,輕者會得如豬等的畜牲身或餓鬼身,最惡是地獄身。善積集得越多,身體也越莊嚴,像初地、二地菩薩可投生為轉輪聖王或四大洲王,身相非常莊嚴,但比起佛身還是不如。
[8] 禮贊文為「無緣大悲寶庫觀世音,無垢大智湧泉妙吉祥,摧伏魔軍無餘秘密主,雪頂智岩善巧宗喀巴,善慧名稱足下作白啟。」民國,法尊法師譯。
[9] 是大勢至菩薩現忿怒相,又稱「秘密主」,見《菩提道次第廣論》〈親近善士〉引《金剛手灌頂續》雲:「秘密主,弟子于阿闍黎所應如何觀,如于佛薄伽梵即應如是。…」
[10] 將世尊的智能當作一堆土放在這裏,另一尊佛的智能也當作一堆土放在這裏,佛太多了,諸佛智慧的眾土堆在一起就變成一座山,同理,諸佛大悲及大力的眾土也各堆成一座山。
[11] 三地與三界不同,指地下(龍族居住處)、地上(人及畜生居住處)及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