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06 09:51:40
學習次第 : 初階

菩提道次第修學  濟群法師

 

如何成為具格弟子

   作為弟子,應具備質直,具慧,求法義三項條件。質直,即沒有偏執和成見;具慧,即具有一定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求法義,則是希求佛法的意樂。否則的話,帶著自我原有的標準和成見來接受佛法,那麼學到的就是自己加工過的觀念,而不是佛法本身。故應以清淨心和恭敬心聞法,不攙雜任何水分,這樣才能如實接受佛法。
  

學佛者大體有兩種類型:一是隨信行,一是隨法行。前者多是直接由信仰或感性認識而產生信心,後者往往是在解決法義疑問的過程中,逐漸對善知識生起信心。至於信到什麼程度,兩者也有所區別。隨信行的人,多在短時間內就能生起強烈信心;而隨法行的人,則須跟隨師長的步步引領,突破一重重疑惑,抵達一道道境界,信心才能隨之堅定。不論何種根基,認准善知識後,都必須念恩生敬。我們親近善知識,並不是為親近而親近,而是為了抉擇法義,解決生命問題。
  

信和敬,是學佛者必須具備的重要品質。經雲:信為能入,智為能度。可見信對於學佛的重要性。如果我們對善知識未生淨信,自然不會毫無保留地信受上師所言。即使聽了法,也會生起種種妄想和疑問,不會放在心裏,更難以依教奉行。目前的佛學院中,這一現象較為普遍。因為學生對老師沒有信心,雖然學了幾年,信心、道念往往未進反退。而對佛法和善知識的恭敬,也是學佛的增上緣。面對自己非常尊敬的師長時,我們的心就很容易保持清淨。反之,面對自己無所謂甚至瞧不起的人時,我們的心就很容易陷入散亂或妄想中。《普賢行願品》十大願王之首即為禮敬諸佛,這一禮敬並非針對一佛、二佛,而是將所有微塵都觀想成佛菩薩並一一禮敬。若能這樣觀修,內心自然會保持清淨。當我們具足清淨心時,本身就是最好的修行。
  

由此可見,選擇具格上師固然重要,但還需要將自己調整為合格的法器。如果將善知識傳授的甚深佛法比做甘露,那麼我們就是接受甘露的容器,它必須清潔、無漏、向上,才能承載全部甘露而不染汙。


2007
10月修訂版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