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5/31 23:38:02
學習次第 : 進階
日期:2010/06/01 11:14:13 喇嘛網 編輯部 報導
菩提道次第略論(6)
菩提道次第略論(6)
講述: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六)2010年4月24日 下午 台北
己二、隨念深恩應起恭敬(37頁)
今天早上的這一堂課,我們最主要上到的內容,是透由意樂來依止善知識的這個道理。而這個科判裡面,最主要提到的是第一個部分「根本修信」,以及第二個部分「隨念深恩應起恭敬」。而第一個部分當中,所謂的根本修信,就是我們在依止上師的同時,我們必須要對於上師生起視師如佛的勝解信。這樣的一種信,除了對於平常教導我們佛法的上師之外,比方說我們從一開始,從小教我們語言的老師,或者是教我們讀經的老師,甚至說以出家眾而言,幫我們剃度的這位師父,教我們善、惡、好、壞,應該如何區分的這些老師們,其實從某種的程度而言,他們都可以稱之為是我們的老師,我們的上師。所以我們在看待他們的時候,也應該一視同仁,以相同的方式來看待他們。
但是現今大部分的人,我們在觀修視師如佛的這個內涵時,絕大部分的人,都會有這樣的一個問題,就是對於比較有名,或者是高高坐在法座上的這些上師,比較容易生起信心,也比較容易觀修所謂的視師如佛的內涵。但是對於一開始指導我們學習語言的,甚至平常就跟我們相處在一起的老師們,我們要對他們生起視師如佛的這種信心,其實這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情。但是不管怎麼說,如果這位善知識,這位上師,他跟我們之間,已經有法緣上的關係,其實不管是有名、沒有名,只要跟他之間有法緣的關係,我們都應該要盡可能的來練習,對他作視師如佛的這種觀想,這一點也是很重要的。
視師如佛的這種信心,我們大部分的人,都會覺得要生起這樣的一種感受,是相當困難的。但不管怎麼說,由於它是一種心法,只要它是屬於心法,就表示我們透由不斷的串習之後,它到最後會從不熟悉,慢慢變成熟悉,而且能夠任運生起,甚至到最後可以完全的堅固。甚至當我們在探討視師如佛的這個問題時,其實我們也必須要了解,在我們眼前當中,所顯現的這些影像,其實不見得如同我們所看到般,是那個樣子。一切的有情,在還未成佛前,他心中的認知,都有錯亂的一種成份在。比方我們會將痛苦的本質,看成是快樂的本質;我們會將無常的法,當作是常法來執著;甚至我們會將毫無意義的事情,把它看成是格外重要的一件事。我們的想法,不僅是顛倒的,而且在此同時,我們不曾想過正法為何?甚至我們明明就知道,死是沒有定期的,而且我們一定會死。甚至每一天在我們的四周圍,在我們的眼前,都有相識的人離我們而去。但是在面對這些境界的當下,我們內心當中所生起的執著,卻是常執。我們都還是認為今天可以活得下去,明天我們還是可以照樣的活下去。雖然我們知道我們的死是沒有定期,我們一定會死,但是我們心中所執著、所顯現的,卻是不死的現狀。既然我們對於周遭的事物,我們在看待它的當下,都會顯現出錯亂的一種感覺的話,那更何況是面對我們的上師。憑什麼說我們所看到上師的過失,就一定是他本身所呈現出來的過失?這有可能是我們看待的角度出了問題,有可能是我們的心,產生了一種錯亂。
佛在他的佛經當中,親口告訴我們,不只我們要對於上師練習視師如佛的這種心,我們對於周遭的一切有情眾生,也應該如此的來作觀修。如果我們能夠將周遭的有情眾生,都當成是佛來看待,對我們而言,不會有任何的損失,甚至我們能夠這樣的看待有情,我們內心當中的瞋念會降低,我們也不會去毀謗他人,我們也不會去嫉妒他人,也不會在內心當中生起我慢。為什麼我們要將有情看成是佛呢?因為一切的有情,他都具佛性,他在不久的將來都會成佛,以這樣的一種方式,如果我們能夠將周遭的有情眾生,都當成是真佛來看待,其實對於我們會有很大的幫助。
平常我們都會認為,在我們面前所顯現的境界,就猶如同是我們看到般,它是如此的真實,所以我們會覺得我們所看到的都是對的。但是我們怎麼知道,我們周遭的有情,他是不是佛?或者是菩薩所現化的一個有情眾生呢?我們很難判斷我們周遭是不是有佛,跟菩薩所化現的有情。因此佛在佛經當中,親口就提到說:我跟相似我的這一類補特伽羅,是有資格來評判其他的,到底是不是佛?這當中的「我」,就是導師釋迦世尊他本人,我跟「相似我」,也就是其他的諸佛,由於他們擁有一切遍智的緣故,所以他們知道其他的人到底是不是佛,或者是菩薩,或者是一般的凡夫。但是佛以外的其他眾生,包括菩薩,只要是在還未成佛的有情,他的認知當中,都有錯亂的成份產生的緣故,所以並沒有資格來評判自己以外的有情,到底是佛?還是菩薩?還是凡夫?我們不能夠因為,我看到了他的過失,所以他不是菩薩,不能夠以這樣的理由來否定他人。我們怎麼知道,我們周遭的哪一個有情是菩薩的示現,哪一個不是?如果哪一天,不小心你旁邊的這個人,萬一他就是菩薩的示現,而你毀謗他,對他生起瞋念的話,這不是很危險的事情嗎?所以佛在佛經當中就提到了,其實這樣的一種狀況,就猶如同是火坑上面佈滿了灰塵,這時候從外表看上去,你並不知道它是一個火坑,但實際上它裡面卻是燒著熊熊的大火。相同的,如果我們刻意的去評判,去批評他人,要是今天我們所批評的這個對象剛好是佛,或者是菩薩的示現,其實對我們自己本身的殺傷力是很大的。我們都知道佛跟菩薩,會藉由各式各樣的不同面貌來利益有情,有時候他會示現成凡夫,有時候甚至他會示現成魔。我們不知道他會在什麼樣的時間點,在什麼樣的地方,示現出什麼樣的一種面貌,因此對於周遭的有情眾生,如果我們能夠修學之前所介紹的,把一切的有情眾生都當成是佛,一視同仁來看待的話,其實對我們自己而言,是最安全、而且最有幫助的。
我們一開始生下來的時候,其實我們跟一隻蟲是沒有什麼差別的。我們什麼事情都不知道,我們也沒有辦法分辨是非、善惡,是法、非法,但是透由父母親,透由老師,透由上師持續不斷的教導我們,讓我們從基本的文字,基本的知識,更進一步的了解,何謂法?何謂非法?何謂善?何謂惡?這一切的功德,都是透由師長們,透由善知識們,教導我們之後,我們才有辦法了解的。所以不管是從過去、現今、未來,任何的角度我們來思惟,我們都會知道,其實我們周遭的善知識,他都不斷的在利益我們,他對我們的恩都是非常深重的。因此在這個科判裡面提到的,隨念深恩應起恭敬。
《十法經》云:「我於長時流轉輪迴,尋覓我者;我們在輪迴當中不停的流轉,會來找尋我們的,是我們的上師。於長時中為癡所覆,從睡眠中醒覺我者;並且在流轉的當下,我被愚癡所蒙蔽,而不斷的在這樣的束縛下,處在一種睡眠的狀態,這時候會來叫醒我們,讓我們從愚癡的狀態當中醒過來的人,也是我們的上師。沈溺有海,拔濟我者;當我們墮入三有的苦海當中,會願意來救拔我們的,也是我們的上師。我入惡道,示善道者;而當我步入歧途,走向錯誤的方向時,會來告訴我們正確方向的人,也是我們的上師。束縛於三界牢獄中,解放我者;長時為病所苦,作良醫者;我為貪等猛火所燒,作為雲雨而息滅者,應起是想。」我們被貪心、瞋心、我慢等熊熊的煩惱大火所燃燒的同時,我們的身心都會感到相當的熾熱,這時候作為雲、作為雨,而讓我們暫時從熾熱的狀態當中解脫出來,獲得一絲清涼的也是我們的上師,我們應該藉由這樣的方式,來思惟善知識、上師的恩德。
《華嚴經》中亦云:「我之善識說正法,普示一切法功德,遍示菩薩威儀道,專心思惟而來此。這個地方最主要提到的是,善財童子他如何的依止善知識的一段經文。這當中提到了「我之善識說正法,普示一切法功德」,我的善知識,會為我宣說正法的內涵,並且告訴我正法具有什麼樣的功德,並且他也會宣說菩薩道真實的道理,我就是因為思惟到這一點,所以我來到上師的面前聞法。
彼等能生如我母,並且在依止了善知識之後,他能夠令我生起,之前所未生的功德,就猶如同是我的母親。我們今天之所以能夠獲得人身,並且在獲得人身之後,有機會值遇正法,這是誰的恩德?這是因為我們在過去生,有機會依止某一位善知識,透由善知識告訴我們正法的道理,希望我們能夠如實的去行善、斷惡之後,所獲得的一種果報。所以我們今天有機會獲得人身,有機會聽聞到佛法,這也是善知識、上師他的一種恩德。
哺功德乳猶乳母,不僅他能夠令我生起之前所未生的功德,而且他能夠哺育我功德的乳水,令我的功德不斷的增長。能令遍修菩提分,並且他能夠告訴我,如何成辦佛果位的種種善妙之道。此諸善識遮損惱,並且我在如理依止他的當下,他能夠阻檔會傷害我們的種種煩惱。解脫老死如醫王,如帝釋天降甘霖,當我們被煩惱,這種熾熱的感受逼迫時,他就猶如同是帝釋天王會降下大雨。增廣白法如滿月,而我們心續當中的白法,也就是善業,它會如同滿月般不斷的增長。猶日光明示靜品,並且他能夠清楚的告訴我們,通往寂靜解脫大城的方法。
於諸怨親如山王,我們平常在面對怨敵的時候,我們的內心容易生起瞋;在面對親人的時候,我們的內心容易生起貪;在面對非親、非敵的其他有情時,我們內心很自然的會忽略掉他們。所以這時候我們的內心,是被貪瞋以及忽略的這種心態所動搖的。但是如果我們能夠依止一位善知識,如理的思惟法義之後,我們在面對敵人的當下,我的內心就不會起瞋,在面對親人時,我們的內心就不會生貪,在面對非親非敵的有情時,我們的內心自然的不會去忽略掉他們。所以這時候不管是瞋、忽略了這顆心都沒有辦法動搖我們,所以提到到「於諸怨親如山王」。心無擾亂如大海,並且在依師之後,就如同微風他沒有辦法推得動大海,小小的外境也沒有辦法憾動我們的心。等同船夫遍救護,而且如果我們想要度脫苦海當中,這時候善知識,他會駕著一艘船,而這艘船剛好就是在渡脫彼岸的一艘船,這時候他會連同我們一起救度。善財是思而來此,而善財童子他就是思惟到,上師有如此多的殊勝特別,而來上師的面前聽聞正法。
菩薩令我發大心,佛子令生大菩提,我諸善識佛所讚,我所依止的這位善知識,也是諸佛菩薩所讚歎的對象,由是善心而來此。救護世間如勇士,佛菩薩善知識們,他會救護我們,因為我們被煩惱的敵人所傷害,因為當他們看到這一幕的時候,他會勇於伸出他的雙手,希望能夠救度我們,讓我們遠離煩惱敵的傷害。是大商主及依怙,此等予我樂眼目,並且他會給我一雙清楚的雙眼,讓我能夠很輕易的分辨出,法與非法,善以及惡,以此心侍善知識。應詠其頌而憶念之,易其善財而誦自名。當我們在讀誦的這個偈頌的時候,其實這個偈頌本身,它的加持力是非常強大的。而當我們讀到「善財」這兩個字,我們應該是把我們的名字,跟善財的這兩個字作對調,用這樣的方式,來思惟我們的上師,我們的善知識對於我們的恩。
戊二、加行依止之理
這個部分當中,第一個部分,以實際的行動來作依止,就如同馬鳴論師所造的,如《上師五十頌》云:「此何須繁說,應作師所喜,不喜應盡遮,於彼彼勵觀。其實我們要用什麼樣的實際行動來依止上師,這不需要花很多的時間來作解釋,我們要作的就是希望上師,能夠因此而感到歡喜的行為。我們要盡可能避免上師會不歡喜的這種態度。所以「應作師所喜,不喜應盡遮,於彼彼勵觀」,對於上師到底喜歡我們作什麼事情?我們應要努力的去觀察。之所以要這樣作的原因是什麼呢?金剛持自說,成就隨軌範,因為金剛持,他本身在經中就有親口的告訴我們,如果我們想要獲得成就,這一切的根源都是來自於善知識。知已以一切,令上師遍喜。」當我們知道了這一點之後,我們要盡可能的讓上師感到歡喜。宗大師在這個地方,作了一個總結。總之,應當勵力修師所喜,斷除不喜。
接下來第二個部分,以簡單的方式說明令上師歡喜的三種方法,作師所喜共有三門:一、供養財物。二、身語承事。三、如教修行。此復如《經莊嚴論》云:「由諸利敬及承事,修行而依善知識。」我們應該藉由這三種的方式,來讓我們的上師感到歡喜。
接下來廣泛的宣說這三者的差別。其中初者,《上師五十頌》云:「恒以諸難施,妻兒與己命,依己誓言師,況諸動資財?」我們要長時間的,以很難布施的這些東西,比方說自己的妻子,自己的兒子,甚至自己的生命,來供養給跟我們有法緣關係的這位上師。如果就連這麼難布施的這些東西,都應該要布施出去的話,更何況是我們平常所擁有的金錢以及食衣等等物品。又如云:「供養此即成,恒供一切佛,如果我們能夠誠心的供養上師,這就等於是供養十方一切的諸佛。供此福資糧,從糧得成就。」藉由供養上師所獲得的福德資糧,我們就能夠藉由這樣的一種資糧,快速的獲得成佛的成就。
這個部分我們有提到供養財物,或者是供養我們所擁有的這一切,給跟我們有法緣關係的這位上師。但實際上,我們是否能夠很直接的,當面的,將我們所擁有的,不管是身體、資財,或者是種種的善根,所有擁有的這一切都直接的供養出去呢?這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但是縱使我們沒有辦法直接的將我們所擁有的這一切供養給上師,我們也應該打從內心底,希望我把這一切東西都供養給您,其實這樣的供養方式就足夠了,你並不用把你所擁有的一切拿到上師的面前供養給他。這一點,就有點像是我們在供養曼達的時候,我們都會說我將十方最好的東西,都供養給您,包括我的身體,我的資財,我三世所造的一切善根等等,我都希望能夠供養給您。只要打從內心裡作這樣的觀想,其實這樣的供養就已經是足夠的。但是如果我們打從內心裡,作這樣的觀想供養的話,既然你已經把你所擁有的這一切,供養給上師,某種層面而言,這些東西它是屬於上師的。因為你已經打從內心裡,把它布施,把它供養出去。如果你把它布施供養出去之後,你在使用它的當下,你沒有作以下的這種思惟,這時候有可能會產生另外一種過失。就比方說我們將這個東西,打從內心供養我們的上師,既然供養出去,就表示這是屬於他的,所以我們在使用的時候要格外的謹慎,格外的小心。這時候當我們在使用,比方我們的身體,我們的金錢,我們所擁有的這一切的時候,我們就要想到:這些是屬於上師的,所以當下我要使用的時候,我應該藉由這樣的東西,來成辦上師他想要成辦的事情。上師想要成辦的事情是什麼?是希望我們能夠學法,我們能夠修持正法的內涵。既然是如此的話,我們就應該要提醒自己,我當下的這個行為,應該要按照上師所告誡我們的內涵,如實的來修學正法的道理。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使用你已經打從內心裡供養出去的這種東西,其實這樣的一種方式,是比較合理的。但是如果不是用這樣的方式來思惟,你很隨便、任意的去使用你已經供養出去的這些東西的話,其實它是有某一種的危險性會發生。
二者,洗浴、按摩、擦拭與侍病等,及讚揚上師之功德等。這是屬於身語承事的部分。第三個部分,如法的修行,這是三種的供養當中最殊勝,而且最主要的一種供養。不管你能不能夠供養錢財,不管你有沒有機會來作身語的承事,但是其實最主要的供養,就是我們應該如同上師對我們所作的教誡,如理的行持。因此在正文當中提到,三者,如所教授遵行無違。對於上師所告誡我們的佛法內涵,我們應該要好好的去行持,不要輕易的去違背他。此是主要,《本生論》云:「為報恩故作供養,如所教誡勤修持。」對於上師所付出來的恩,我們要如何的報答他呢?這時候就是如理的去實踐教授的內涵,盡可能的行善、斷惡,這一點相當的重要。
丁四、依止之勝利(40頁)
這個科判當中最主要的內容,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有近佛果位等勝利。如理的依止善知識,它能夠帶來什麼樣殊勝的特點呢?說能近佛果位;在經中有提到,如果我們能夠如理的依止善知識,我們會越來越接近成佛的這個殊勝的果位。從一開始依止善知識,在善知識的面前聽聞正法,這時候我們過去所不了解的內涵,在此同時我們就會生起,心生了解的智慧。所以我們去除了內心當中某一種的無知,而在內心當中生起了某一種之前未生的智慧,光是聽聞正法,就能夠讓我們越來越接近佛果位。如果我們在了知正法之後,能夠更進一步的去實踐佛法的內涵,斷除惡行,盡可能的去行善。比方說,我們斷除十種的惡業,而去行十善業的話這時候我們內心中就會去除十種的過失,生起十種的功德。因此在實踐佛法要義時,我們也是越來越接近佛果位。我們平常所謂的佛果位,並不是指一個地方,或者是一棟房子,所謂的佛果位,就是指斷一切過失,圓滿一切功德的狀態。所以只要我們的內心當中,去除了一分的過失,生起了一分的功德,就表示我們已經在往成佛的路上邁進,所以第一點提到了「近佛果位」。
諸佛歡喜;如果能夠如理的依止善知識,十方的諸佛會因此而感到歡喜。終不匱乏大善知識;而且生生世世我們並不會缺乏善知識來引領我們。在今生我們可以發現,有一些人他要見上師,或者是他在依止上師的時候,能夠如理的依止,這是因為在過去生,他有如理依止善知識所感得的等流果。有些人他可能沒有辦法見到上師,或者見到之後,也不知道該如何的來作依止,這也就代表過去生,他並沒有好好的依止他的上師。所以他在今生中,很難值遇上師,縱使他遇到了跟他有緣的上師,他也沒辦法如理的來作依止。所以在今生中如理依止善知識,他能夠帶來的等流果,是讓我們來生能夠被其他眾多的善知識所攝受,因此提到了「終不匱乏大善知識」。
不墮惡趣;在依師的同時,如果我們能夠如理的依止,按照上師的指示,盡可能的斷除我們之前所容易犯下的惡行,好好的去行善,我們來生就不會墮入惡趣。難為惡業、煩惱所傷;並且按照善知識的教授以及教誡,去除內心當中的煩惱,以及新生的惡業,這時候我們並不會被惡業以及煩惱所傷害。
終不違越菩薩行儀,而且透由善知識的教導,我們當下的行為並不會違背菩薩行。於菩薩行具正念故,功德資糧漸次增長;由於我們對於菩薩行,能夠心心念念的生起正念的緣故,所以我們心續當中的功德,能夠漸次的增長。成辦現前、究竟一切義利。藉由如理的依止善知識,我們能夠成辦現前的增上果位,以及究竟的解脫,以及一切遍智的種種義利,這是屬於第一個部分。在這個地方我們簡單的介紹了,如理依止善知識的七種殊勝特點。
這個科判當中的第二個部分,除了以上的這七種殊勝之外,它還能夠盡除惡業,勝過供養諸佛。復次,承事善知識者,將於惡趣所受諸業,於現世身心上,僅生少分病惱;或於夢中承受,亦能引彼令盡無餘;這個地方提到的是,如果能夠如理的承事善知識,來生我們將在惡趣所受的種種痛苦,也就是我們當下所造的這樣的業,他在今生我們的身體上,或者是我們的內心上,他會生起少少病苦,或者是憂惱,也就是內心當中不愉快的這種感受。甚至連這些痛苦都不需要承受,他能夠在夢中就讓這些業完全的淨化掉。亦能引彼令盡無餘;又能勝過供養無量諸佛之善根等,說有極大勝利。
丁五、未依之過患(40頁)
未依止善知識,跟依止之後不如理依止,也就是「邪依」,這兩者其實它是不一樣的。所謂的不依止,就是你一開始就沒有打算依止善知識,這我們稱之為是不依止。而「邪依」是你在跟上師建立了法緣關係之後,沒有辦法如理的依止,甚至更進一步的去毀謗他,觀察他的過失的話,我們稱之為是邪依。如果是沒有依止善知識,它會帶來什麼樣的過失呢?之前我們提到了如理的依止善知識,它能夠帶來前面的七種勝利,以及後面另外附加上的兩種勝利。相反的,如果我們沒有辦法依止善知識的話,之前所說的這九種勝利,我們都沒有辦法得到。比方說以「近佛果位」而言,如果不依止善知識,我們會離佛果位越來越遙遠,甚至諸佛看到我們當下的行為,他會感到不歡喜等等。所以這個時候,所提到的是,沒有依止善知識所帶來的過患。而如果你跟善知識,已經建立了法緣的關係,你們之間是所謂的師徒,這時候如果沒有辦法按照論中所說的依師軌理來作依止,反而你去毀謗他的話,其實它的過患是遠超過未依的過患。
所以在正文當中提到了,已成善知識者,若邪依止,於現世中,遭受諸多病苦及非人損惱;由於「境」是非常的勝利的一個境,所以對於這樣的一種殊勝的境,如果我們造業的話,這樣的一種業,它的力量非常的強大,有可能在今生就會直接成熟,而現出它的果報,所以於現世中遭受諸多病苦及非人損惱。於未來世,將受惡趣無量眾苦。《上師五十頌》云:「永不應惱亂,諸阿闍黎心,若由愚而為,定於獄中燒。所說無間等,可畏之地獄,謗阿闍黎者,佛說住其中。」所以如果我們在依止善知識時,沒有辦法如理的來作依止的話,這時候佛在佛經當中,清楚的告訴我們,我們來生一定會投生在地獄當中,而且被熊熊的烈火所燃燒。《大黑閻魔敵釋難論》中亦引經云:「若僅聞一偈,不執為上師,百世生犬中,後生於賤族。」如果我們在聽聞一個偈頌之後,我們沒有把對方當成是我們的上師來看待的話,這時候我們來生,一百生當中,我們都會投生在畜生道;並且跳脫畜生道之後,會生在賤族裡面。接下來我們要介紹的這個部分是,他不僅有這樣的一種過失「不新生功德」,之前的功德也會慢慢的退失。所以提到了,又諸功德,未生不生;諸已生者亦將退失。這些都是未依或者是邪依的過患。
接下來的這個部分,依惡知識及惡友的過患,倘若依止不善知識及罪惡友,亦令功德減少、過失增長、生非所愛,故說於一切種皆應斷除。如果我們依止的,是一位惡知識,或者是一位惡友的話,透由跟他相處在一起,我們的功德會逐漸的減少,過失會不斷的增長。甚至我們當下會面臨到,許多我們不想要面對的這些境界,因此在一切的狀態下,我們都應該要避免親近不善知識,或者是罪惡友。
丁六、攝彼等之義(41頁)
這個科判當中,最主要的內涵分為三點,第一點上師為究竟希願之根本,所以如理的來作依止是很重要的。正文當中提到:如是眾所共許「上師瑜伽」之教授,亦應知是如前所說。平常我們耳熟能詳的「上師瑜伽」的這種教授,其實在藏傳佛教的四大教派裡,這樣的一種教授是非常殊勝,而且是很多的人,平常都有在作修習的一種教授。但是所謂的修習上師瑜伽,並不是我們念誦上師瑜伽的儀軌,甚至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觀修本尊,這樣就是所謂上師瑜伽的教授,並不是。如果我們想要如實的修學上師瑜伽的這種殊勝的教授,我們應該思惟的是,就如同我們之前所為各位介紹,我們應該思惟依師的勝利,未依以及邪依的過患,並且在依止的同時,透由意樂以及加行,要如何的來依止上師的這些內容。以這樣的方式來作念誦,來作觀想,它才能夠稱之為是上師瑜伽。所以如是眾所共許上師瑜伽之教授,亦應知是如前所說。
修此所緣,僅一、二次,尚為不足。並且我們所修學的時間,不是只有修一次、兩次,這就代表我們已經生起了一種的證量,我們是必須要長時的,不間斷的來作修學。若是由衷欲學法者,須恒依止無誤引導之善知識。爾時亦如切喀瓦云,這個時候切喀瓦他就有提到:「依師之理惡故,恐將棄捨上師。」如果我們在依師的同時,我們依止善知識的這種方式,非常惡劣的話,到最後有可能會棄捨我們自己的上師,我們會覺得他的過失實在是太多,我並沒有必要依止這樣的一個人,所以到最後你可能會棄捨你自己的上師。倘若不知依止之理,無利反虧。如果我們並不知道要如何依止善知識的這個道理的話,對於我們而言,沒有任何的利益,反而會有損害。故此依止善知識之法類,現見較餘一切尤為重要,乃究竟希願之根本。所以依師的這個法類,其實相較於其他的法類,它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是我們將來,是否能夠獲得究竟希願的根本。
下一段,這個科判當中的第二個內涵,如果無法如理依止會有很大的過失,所以我們要懺悔防護。我等煩惱粗重,多不了知依師之理;我們的煩惱相當的多,而且都相當的熾盛,所以絕大部分的情況下,我們是不了解依師的這個道理,知亦不行。縱使知道了,也不想要去作。諸聞法者,反起諸多依師之罪,因此很多聽聞佛法的人,在依師的同時,反而會生起很多不如理依止,而生的這種罪。於此亦難生起懺悔、防護之心,如果生起了罪,你懂得該如何懺悔的話,這也還好,但是我們偏偏就不懂得如何來懺悔、如何的防護。故應了知如前所說之勝利、過患。所以對於這一點,我們應該要了解如理依止的勝利,以及不依的過患。如果你發現你之前並沒有如理的來作依止,你應該要趕快的作懺悔,並且內心當中生起防護之心,希望在未來我不要再生起同樣的一種過失。不僅是我在還沒有睡覺前,也就是日常生活當中,我不希望生起這種不好的念頭,就連在睡夢中,我希望不要生起觀察上師過失的這種心念。不僅僅是我,我也希望一切的有情,他在依師的同時,以不要生起這種錯誤的念頭,以這樣的方式來作思惟。
接下來第三個部分,如果我們能夠如理的來作依止的話,依師的證量,不久之後就會在我們的心續當中生起。未能如實依止之處,應當由衷懺悔,多起防護之心。若如是者,不久將如常啼佛子,及求善知識不知饜足之善財童子。
丙二、總攝而示修持之理(分二)
丁一、正修之理(分二)
戊一、於座上時應如何行(分三)
己一、加行
已二、正行
己三、於完結時應如何行
戊二、於座間時應如何行
丁二、須以二種修習之理修習之原因
己一、加行
從依止善知識,一直到最後的止觀,都可以分為座上以及座間這兩個部分。而在座上的時候,又可以分為加行、正行、於完結時,應如何行的這三個部分,這個部分的內涵是相同的,首先我們看到第一個部分「加行」。
加行之法有六,此為金洲大師之行儀:這個部分,我們提到的「加行」,簡單的來分,分為六項。這一點是阿底峽尊者的根本上師,也就是金洲大師他日常生活的行儀。一、灑掃住處,安置身、語、意像。我們要將自己觀修的地點打掃乾淨,並且恭敬的擺設身語意像。二、端嚴陳設無諂供品。並且要供上比如,供水、供花等等。三、於舒適墊端正其身,我們要在舒適的墊,後高前低的這種墊子上面,端正其身,結跏趺坐,或半跏趺,不管是雙盤或者是半盤,隨宜威儀而安住已,皈依發心定與相續結合。
第四、觀想資糧田,而觀想資糧田的內涵是什麼呢?思惟廣行派及深見派之傳承上師、無量諸佛、菩薩聖眾、聲聞、獨覺及諸護法安住於前方虛空中。
之前我們在提到第二點,也就是「端嚴陳設無諂供品」的時候,這當中的「無諂」,指的就是清淨的意思。清淨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它的來源是清淨的,第二種我們在供養時的動機是清淨的。如果我們要作供養,這時候供物它的來源必須要是清淨的,我們不能去搶、不能去偷,也就是說這樣的一種供物,它的來源不是跟惡業相混合的,如果我們拿偷或者是搶來的東西,拿來供養三寶,其實不會有任何供養的利益。不僅它的來源是清淨的,而且在供養的當下,我們的動機也要是清淨的。所以這當中的無諂,必須要具備來源是清淨,以及動機也是清淨的這兩種條件。
在第三點有提到,「於舒適墊端正其身,結跏趺坐,或半跏趺」我們坐在打坐的墊的時候,我們端正的坐在墊子上面。為什麼我們要端正的坐在墊子上面呢?因為如果我們能夠端正的坐在上面的話,我們身體裡面裡面的脈才會直,脈如果能夠直,這當中的氣才會通;如果氣能夠通,我們的心就比較能夠專注,所以打坐的時候,我們要能夠端正的坐在這個坐墊上面。
既然在這個地方有提到打坐的這一點,平常袓師們他們會說到,如果我們打坐能夠具備有毗盧遮那的七法,這時候我們打坐的狀況,會比一般的狀況要來得好。這當中的七法有提到的是,以腳而言,腳單盤或者是雙盤這都是可以的。而我們的手要結的是襌定印。接下來我們的背要能夠挺直,我們的肩膀要能夠自然的放下,我們的頭要稍稍的往下。接下來我們的眼,應該不是注視著虛空,而是注視我們鼻端的這個位置。接下來我們的嘴唇,不要過度的緊閉,也不要過度的張開,而這當中的舌以及齒,舌是舌頭,齒是牙齒,都是自然的呈現出,跟我們平常自然的這種狀況。
第八種提到的是呼氣,如果沒有加入呼氣的這一點,前面的七法,我們稱之為是毗盧遮那佛的七法;如果加入了呼氣的話,就變成是八法。為什麼要加入呼氣的這一點,呼氣這當中包含的是「呼」跟「吸」這兩個動作。為什麼要加入這一點呢?因為有一些人,他的分別特別的重,如果他的分別特別重的話,他在打坐時,就要特別的去觀修呼吸氣的這個內涵。透由觀修氣,能夠讓他心中的分別減低,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就要特別的將呼氣以及吸氣的這一點,加在毗盧遮那佛的七法裡面。但是如果你的分別,並沒有如此熾盛的話,就不需要特別加入這一點。
「皈依發心定與相續結合」,這個部分有特別的提到皈依,其實在這個部分,按照過去的道次第的教授,這個部分我們應該觀想皈依境。所以觀想皈依境,也有皈依境的資糧田,現今你們所看到的這幅唐卡,跟皈依境的資糧田稍微的有些不同。我們面前所看到的這幅唐卡,它的主尊是宗喀巴大師,但是皈依境的資糧田,它的主尊是導師釋迦能仁。而宗大師的這幅唐卡,他是坐在蓮花的寶座上面,但是皈依境的資糧田,導師釋迦世尊是坐在獅子所頂載的法座上,並且在他的前方,以及後方、右方、左方各有一個法座。前方的法座所安住的是直接的傳承上師,也就是跟我們有法緣這些上師們;而後方的法座所安住的,是金剛持佛,而左右兩邊分別是廣行以及深見派的傳承袓師們。並且在它的下方也有本尊、諸佛、菩薩、聲聞、獨覺、護法等諸多的聖眾,這時候我們將皈依境的資糧田觀想出來,而在他們的面前誠心的生起皈依以及發心。
在之前我們有提到觀想資糧田的這個部分,比方我們面前所看的這幅資糧田的唐卡,在這當中蓮花是在法座上面呈現出來的。所以在每一個花瓣上面,都有諸佛或者是菩薩他們安住著。也就是在本尊的下方,分別是有無上瑜伽部的本尊,瑜伽部的本尊,行部的本尊,事部的本尊,跟顯教的諸佛,以及菩薩、獨覺、聲聞、空行以及護法。不同的本尊,以及菩薩,或者是有學、無學的這些聖者們,他們依次的安住在蓮花的花瓣上面。並且在主尊的左右兩方,都會有傳承袓師們,而這些傳承袓師們當中,也包含了噶當派裡面,教典派,道次第派,以及口訣派的這些諸多傳承袓師,我們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來作觀想。所以在正文當中,提到了觀想資糧田的部分,思惟廣行派以及深見派之承傳上師,無量諸佛、菩薩聖眾、聲聞、獨覺及諸護法安住於前方虛空中。
接下來加行六法當中的第五法,第五法分三,第一、需要集資淨罪的原因。五、自相續中,若無能生道之順緣──集聚資糧,及除違緣──淨除障礙二者,極難生道,是故須以總攝集淨要義之七支,淨化相續。如果我們的心續當中,沒有生起道的順緣,也就集聚資糧,以及淨除生起道的違緣,淨除障礙這兩者的話,想要生起道的功德是相當困難的。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必須要具備總攝淨罪、集資這兩部分最主要的內涵,也就是七支的道理,來淨化我們的相續。
接下來第二個部分,各別說明集資淨罪,這個部分又分為各別說明,以及思惟文義這兩段。各別說明當中分七,第一個部分是提到了「禮敬支」。其禮敬支中,三門合禮:「所有十方」等一頌。也就是身語意三門一同作禮敬的,這在《普賢行願品》裡面有提到,「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餘。」而這個偈頌當中,最主要的意思是提到了,謂非緣一方世界及一時之佛,我們在禮敬的時候,我們所緣的對境,並不是單一個世界,或者是某一個時間點的佛,應緣住於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我們所緣的對境,應該是安住在十方,以及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一切諸佛,以至誠心三門敬禮。以至誠懇切的心,藉由身語意的三門,恭敬的來作頂禮。
三門別禮中,身之禮敬:「普賢行願」等一頌。在《普賢行願品》當中,「普賢行願威神力,普遍一切如來前,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而這個偈頌它的解釋,正文提到,謂以方、時所攝一切諸佛,「方」指的就是方位,在這個地方指的是十方,「時」指的是時間,在這個地方指的是三世。所以在十方以及三世所攝的一切諸佛,以意緣境,如現於前。這個時候透由我們的意念,緣著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作為對境,「如現於前」如同清楚的呈現在我們的面前,變化自身,量等極微塵數,而且當我們在作思惟的時候,我們的身不是單一的身,這時候我們要觀想變現我們的自身,它的數量就等同是極微塵數這麼多,而行禮拜。此復是於諸境所有普賢妙行生起信心,這時候我們內心當中的動機,是什麼樣的一種動機呢?對於境它所行的種種善行,生起強大的信心,由此發起而作。以這樣的信心,作為禮敬的動機,而來作身的禮敬。
接下來,意之禮敬:「於一塵中」等一頌。《普賢行願品》當中第三個偈頌,「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這個偈頌的意思,謂於一一極微塵上,皆有量等一切塵數之佛,住於菩薩圍繞之中。在每一顆極小的極微塵上,皆有一尊佛安住在這當中,並且四周有眾多的菩薩圍繞著,隨念彼等功德,發起勝解。透由思惟「佛」具有如此殊勝的功德,而對於佛生起仰望以及希求。我們之前所說的功德,也就是「於一一極微塵上,皆有量等一切塵數之佛」,這樣的功德,是佛所不共的一種功德。不管是功德再殊勝的菩薩,他都沒有辦法變現出這樣的一種現象,所以這是只有屬於佛才擁有的一種功德。所以平常有很多的人他都會說,佛並沒有佛沒有辦法到達的地方。也就是佛在當他成佛的時候,他的身語意三門的體性是完全相同的,所以他的心所遍之處,他的身跟語都能夠遍及,所以這是佛的不共功德。我們應該思惟佛的功德,而來意門來作禮敬。
剛剛我們所為各位介紹的這樣的功德,比方說我們在攝影的時候,小小的一個鏡頭當中,或者是這樣的一個畫面當中,它能夠包含的事物是相當多的。甚至我們用一個小小的鏡子往外照,外面的東西雖然非常的大,但是它也能夠投射在鏡中,這時候外面的東西並沒有變小,而鏡子也沒有變大。相同的道理,佛他能夠安住在一切的微塵之上也是如此。安住的同時,微塵並沒有變大,佛他也沒有變小,也就是佛將他的影像,投射在每一個微塵之上,因此這樣的一種投射方式,我們稱佛,他是能夠安住在一切的極微塵上。
講到了這一點,我們就不得不說,密續當中所謂雙運的這個內涵。雖然在顯教裡面,並沒有直接的告訴我們雙運的道理,但是其實他也有影射出雙運的內容,也就是他不得不承認有雙運的這個部分。所以在經論裡面都會提到,顯教沒有說明密教當中雙運的這種法類,並不是它完全沒有說,而是他有說,他只是用隱密的方式宣說,所以他也是有提到雙運的這個內涵。所以唯有認識雙運的這種法類,我們才能夠解釋,佛他擁有如此殊勝的功德。
所以提到這個部分,就如同我們之前所提到「視師如佛」的這個觀念,他是有類似之處。由於佛是遍於十方,甚至由佛的加持力,也是遍於十方的。因此縱使他的對境,只是一顆狗牙,但是由於佛的智慧沒有任何的阻礙,他能夠遍於一切的萬法之上,所以如果我們能夠對於這樣的境,生起如同佛牙般的這種信心的話,自然而然的,就能夠獲得佛的加持力。相同的道理,對於一位凡夫,雖然他是呈現出凡夫的面貌,甚至他本身確實就是凡夫,但是如果我們能夠從「視師如佛」的這個角度來看待他的話,由於佛的加持遍於十方,再加上佛的事業也是遍於十方的,只要我們心中的這種因緣、業,它慢慢的成熟之後,自然而然的我們就能夠看到,跟我們相順的這一尊佛。
語之禮敬,「各以一切」等一頌。而這個偈頌就是「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盡於未來一切劫,讚佛甚深功德海。」這個偈頌當中的意思,在正文當中提到,謂於一一身中,化無量首;一一首中,亦化有無量舌,以妙音聲讚美諸境不可窮盡之功德稱譽。此中「音」者,即是讚辭;也就是美妙的讚歎對方的這種言辭,這當中的「音」指的就是這個意思。所以提到了音聲海。其「支」為因,即是舌根。(此與漢文稍有出入)這個部分藏文的原文,跟我們平常所熟悉中文當中的《普賢行願品》當中的這個文,稍稍的有不同。我們平常是唸「各以一切音聲海」,但是在藏文的原文當中,它表達的意思,是「各以一切音支海」,所以我們平常唸的是「音聲海」,藏文所呈現的是「音之海」,所以宗大師在解釋這句話的時候,他用藏文的方式來作解釋,這當中的「音」指的就是讚辭,而「支」就是讚美的這個言辭,它的因,也就是我們的舌根,而「海」是繁多辭。
七支當中的第二支,供養支中,有上供養:「以諸最勝」等兩頌。「以諸最勝妙花鬘,伎樂塗香及傘蓋,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諸如來。最勝衣服最勝香,末香燒香及燈燭,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養諸如來。」而這個偈頌當中,「最勝妙花」,指的是人、天所有稀有散花;「鬘」,搭配貫穿種種妙花。此二種中,皆含一切或實或假。不管是真的,或者是假的,我們都可以拿來作供養。「伎樂」,具絃樂器等聲;這當中包括了海螺所發出來的這種聲音。「塗香」即妙香泥;「勝傘蓋」即諸傘中最勝妙者;「燈燭」即香油等氣香光明,以及珍寶有光明者;「燒香」即配眾香,或是一種;這當中的燒香,就是平常我們在供養的這種香,他有可能是很多種藥物,配合起來,搭配起來所形成的一種供香,也有可能是單一種,比方說檀香。「最勝衣服」,衣中最勝妙者;比方說出家人所穿的法衣,或者是菩薩們他們所穿的這些華麗的這些衣服。「最勝香」,香氣能遍三千世界之香水等;「末香」,香末可撒可燒,或積為堆,或畫壇城,調配顏色,高廣等同須彌。
而這當中有提到「一一皆如妙高聚」,這個字它是什麼意思呢?「聚」加於前文一切之後,不管是加在前面不管是最勝妙花,或者是鬘,或者是伎樂,它都可以加在這個後面。有眾多,而這個字它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有「眾多」,而眾多就是數量多的意思。裝飾,以殊勝的供品來作為裝飾。及各種義,這當中的「各種」,它不僅數量相當的多,而且它的種類是各式各樣。
無上供養:「我以廣大」等一頌。中文當中,「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賢行願力,普遍供養諸如來。」有上供養即世間供,我們之前所提到的是有上的供養,「有上的供養」指的就是我們一般世間人,能夠作的這種供養,我們稱之為是有上的供養。是故此中乃是諸佛菩薩等,以大神力所變一切善妙供物。而這個部分提到的是無上的供養。「無上的供養」就是諸佛菩薩,藉由願力所變現出來的,這一切善妙的供物,我們稱之為是無上的供養。最後二句,於前一切不具此二句者,皆應加之,是說禮敬及供養之動機及其境界。(此與漢文稍有出入)。
在漢文當中後面這兩句是提到了,「悉以普賢行願力,普遍供養諸如來。」但是藏文當中,後面的這兩句他是提到了,「於善妙行深信力,禮敬供養諸如來。」所以這邊宗大師所作的解釋,他提到的是「最後二句,於前一切不具此二句者」,也就是在之前的「禮敬支」以及「供養支」當中,不具備有這兩句的部分,都應該要加上去。而這兩句它所說的意思是什麼呢?是說禮敬及供養的「動機」以及它的「對境」。所以第一句話,「於善妙行深信力」也就是對於諸佛菩薩,他們所呈現出來的善妙行為,在內心當中生起強大的信心,所以這是供養的「動機」。而供養的「對境」,也就是對象為何呢?「禮敬供養諸如來」,十方的諸佛是我們在這個地方,透由信作為動機,而禮敬供養的對象。所以這個部分,它與漢文是有出入的。
七支當中我們今天為各位介紹的是第一支的「禮敬支」,以及第二支的「供養支」,而今天的課我們就上到這個地方。(校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