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5/31 23:03:53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6/01 08:31:14   編輯部 報導

菩提道次第略論(1

講述: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一)2010418

至尊文殊怙主,三界法王宗喀巴大師,曾經在《菩提道次第攝頌》當中有提到:「此暇身勝如意寶,能獲亦僅有此次;難得易失如空電,思惟此理應了知;世事猶如簸揚糠,故須晝夜取心要;瑜伽我亦如是修,汝求脫者如是行。」在這個偈頌裡,一開始是提到了暇滿的人身。現今我們有機會能夠獲得如此暇滿的人身,這樣的人身是非常難得,而且相當的珍貴,並且透由如此殊勝的人身,能夠成辦許多有意義的事情。我們現今所獲得殊勝的人身,具有八種的閒暇以及十種的圓滿,所以想要獲得如此殊勝的暇滿人身,的確是不容易的事。不僅我們能夠獲得暇滿人身,並且在獲得人身時,我們能夠值遇導師釋迦世尊圓滿的教法,並且在修學佛道時,能夠值遇宗大師所傳下來的無垢清淨圓滿的聖教,這是非常難得的一件事情。

剛剛為各位介紹的偈頌,它具有非常殊勝的加持力,這個偈頌是宗大師所造的《菩提道次第略論》,平時也稱之為《證道歌》。所謂的《證道歌》,就是宗大師透由他自己的修證,所造的偈頌。在這個偈頌裡面,甚至在《菩提道次第略論》當中,有宗大師從一開始作聞、思、修種種的次第,來為弟子們介紹佛法的內涵。也就是因此在每一個偈頌的最後,都有提到「瑜伽我亦如是修,汝求脫亦如是行」,也就是我本身是藉由這種方式來作修習的,而如果你們想要更進一步的求得解脫,也希望你們透由相同的方式來作修行。所以宗大師他所講的這些偈頌,都是透由他自己本身的經驗來告訴弟子們的。

接下來為各位介紹偈頌的內涵,偈頌當中第一句提到「此暇身勝如意寶」。這裡面舉了一個譬喻,也就是如意寶的譬喻,而說到我們現今所獲得的人身,是比如意寶還要來得珍貴。這當中拿如意寶來作譬喻,並不是像一般世間人在寫詩或者是寫詞的時候,藉由外在的太陽、月亮,或者是種種美好事物來當譬喻,並不是這樣的意思。為什麼宗大師要以如意寶來譬喻我們的人身?這是由於宗大師,他如實的透由修持之後,在內心當中生起了一種證悟,他發現到我們現今所獲得的人身,是比千百萬的如意寶都還要來得珍貴。所以在這個偈頌裡面,我們就必須要了解,為什麼我們當下所獲得的人身,會比如意寶還要來得珍貴,我們必須對這一點生起強大的信解。

在之前有提到我們現今所獲得的人身,是比如意寶還要來得珍貴,這個時候我們就必須要思惟這個內涵:從某一個角度而言,我們所獲得的人身,它的本質就是痛苦的本質。為什麼這樣的人身,它跟如意寶相較之下,竟然會比如意寶還要來得珍貴呢?首先什麼樣的寶物它能夠稱之為是如意寶?其實在現今,由於眾生福德非常微薄的緣故,所以一般的人是沒有辦法找尋到如意寶的。而過去當眾生有一定的福德時,在賢劫的那個時代,由於大部份的眾生所行的都是十善,所以有這樣的福報能夠獲取到如意寶。而之後,尤其是五濁惡世的現今,大部份的眾生所行的都是十惡業,所以相較之下,我們並沒有這種福報能夠獲取到如意寶。縱使在現今科技相當的發達,我們也能夠製造出許多的機器,但是透由外在的這些設備,也沒有辦法製造出如意寶。什麼樣的寶物它能夠稱之為是如意寶呢?如果我們能夠獲得如意寶,並且對這樣的寶物不斷的祈請、發願的話,我們今生想要成辦的一切利益,包括了少病、長壽等等,一切我們想要成辦的現今安樂,都有辦法在一瞬間之內成辦;甚至我們想要成辦的這一切的安樂,是不需要付出任何的努力,你只要祈求就能夠得到的。光想這樣的譬喻,我們一般人都會覺得不可思議,甚至在這個世間上,不管是現今,或者是過去,真的有如此珍貴的寶物存在嗎?這個時候我們會開始懷疑這樣的一個問題。如果真的有這樣的寶物存在的話,不要說多,只要有一個,對我們來說就已經很足夠了,更何況是百千萬個!如果這樣的寶物是如此的珍貴,如此的難得,為什麼跟我們的暇滿人身比較之下,我們的暇滿人身竟然會比這樣的寶物還要來得珍貴?有很多人在這一點上,都會生起懷惑,會覺得光要想像這樣的如意寶,都覺得很難想像。但是我現今的確是獲得了暇滿人身,怎麼會說我的暇滿人身,比這樣的如意寶還要來得珍貴呢?這樣的如意寶應該是不容易取得的,但是我今天竟然能夠輕而易舉的獲得這樣的暇滿人身,很多人會覺得人身是比較容易獲得的,相較之下如意寶是比較難取得的,因此在這一點上面我們就應該更進一步的來作以下的思惟。

所以接下來我們就應該對於,暇滿身為什麼會比如意寶還要來得珍貴的這一點,更進一步的來作思惟,也希望在思惟之後,能夠對這一點生起強而有力的定解。我們一般的人,絕大部分的情況下,都不會去思惟這樣的問題,甚至絕大部分的人都覺得,我們現今所獲得的人身,沒有辦法跟如意寶相較,也就是如意寶是超過我們現在所獲得的暇滿身的。但是如果我們靜下心來,仔細的思惟來這樣的問題時,就會發現實際上我們所獲得的人身,是遠超過如意寶的。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所獲得的暇滿身,它能夠成辦小、中、大三種的利益。最大的利益也就是能夠成辦自利、利他兩方面都圓滿的佛果,這樣的佛果,它是斷除一切過失,圓滿一切功德的圓滿果位,這樣的果位能夠藉由我們所獲得的暇滿身來成辦。退而求其次,如果沒有辦法在短時間之內獲得圓滿的佛果位,也可以尋求跳脫輪迴的解脫,也就是不需要再一次在輪迴當中流轉,我們能夠跳脫這樣的束縛而得到解脫的果位,這樣的果位也是能夠藉由所獲得的人身來成辦的。如果連這一點都沒有辦法成辦,最小的利益是什麼呢?最小的利益就是能夠藉由所獲得的人身,讓我們來生不墮惡趣。

過去的傳承袓師們,他們都有提到,當獲得暇滿身時,我們要把握當下所獲得的人身,希望來生比今生過得更好。也就是短時間之內,不見得能夠獲得佛果、獲得解脫,但是至少你要讓來生,比今生的狀況好些。透由增上生讓你的來生,比今生過得更好,這樣在不久之後就有可能獲得解脫以及一切遍智,也就是圓滿的佛果,這都是藉由暇滿的人身能夠成辦的有意義的事情。但是在這當中我們所提到最小的是讓來生不墮惡趣,光這一點透由如意寶就沒有辦法成辦。如果如意寶都沒有辦法成辦這一點的話,更何況是解脫,或者是圓滿的佛果,所以如果我們了解這一點,我們就知道我們所獲得的人身,是遠超過如意寶的。

如意寶它大部分都是在深海當中,我們都知道深海當中有龍王,龍王牠所住的龍宮是如意寶所造的,牠身上所配帶的這些裝飾品,也是如意寶所作成的。但是由於牠是龍王,就表示牠是畜生道的一部分,也就是牠現今的狀況也是只有三惡道,所以縱使牠周邊有再多的如意寶,牠也沒有辦法跳脫惡趣的種種痛苦。但是相反的,現今所獲得的人身,它的能力,甚至它能夠成辦的事情,是遠超過如意寶的。如果今天我們沒有這個人身,縱使周邊有再多的如意寶,你怎麼去取得呢?要先成為人,成為人之後,才能夠取得這些如意寶,才能夠進一步的去使用它,所以獲得人身,它是一個必備的條件。但是人身能夠成辦的這些特點,藉由如意寶它卻沒有辦法成辦,它只能成辦現今,也就是今生我們想要獲得的安樂。所以如意寶它能夠成辦的事情,我們透由人身也能夠成辦;但是相反的,我們人身能夠成辦的這些事,透由如意寶卻沒有辦法成辦。所以從這個角度來作思惟,就可以知道,我們現今所獲得的人身是遠超過如意寶的。

其實不要說是暇滿的人身,光是能夠獲得人身,這就是相當珍貴難得的一件事情,如果能夠獲得人身,不要從法的角度來作思惟,從世間的角度,光獲得人身就能夠做出很多有意義的事。比方現今的科技日新月異,這樣的科學,這樣的科技,所帶來的方便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去擁有的。而這樣的好處是誰帶來的呢?是人帶來的,只有人,才具備有這種能力,具備有這樣的智慧。以畜生而言,畜生是沒有這種能力的。甚至說如果我們能夠身為人,就有能力盡自己的一分心力,來幫助周遭的有情眾生。但是相反的,如果獲得人身時,不好好做的話,其實「人」它所帶來的殺傷力也是最強的,它不僅會傷害自己,傷害他人,也會讓我們的今生、我們的來生,都遭受到種種的損害。所以從這當中我們就可以知道,人所具備的能力是超越其他的有情眾生,它如果好好去做,其實能夠做出許多有供獻、有意義的事情,但是不好好做的話,它所帶來的傷害也是最大的。而在眾多的人身當中,我們現今所要探討的是暇滿的人身。暇滿的人身是修學佛法眾多身當中,最殊勝的一種身。透由暇滿的人身能夠讓我們成辦佛果,甚至成辦解脫,或者是讓來生不墮惡趣。現今我們在獲得人身時,只不過是我們自己不精進、不努力罷了,如果我們肯精進、肯努力的話,以上所為各位介紹的這些好處,其實透由暇滿的人身都是有辦法成辦的。而這個部分詳細的內容,在之後上課的時候,都會跟各位詳細的來作介紹。

雖然說暇滿的人身是如此的珍貴,但是我們絕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它珍貴在哪裡?大部分的人都不會去思惟這個問題,也不會去想:我藉由現今所獲得的人身,到底能夠做出什麼樣的事?雖然它的本質是遠超過百千萬如意寶,但是如果不知道它珍貴在哪裡,你就不懂得如何去使用它;如果你不懂得如何使用所獲得的人身,其實你所獲得的人身,對你是沒有任何好處的。所以這個時候就必須要了解,我們所獲得的人身,它到底珍貴在哪一點?了解了之後更進一步的好好去使用它。大部分的人都會有一種毛病,會覺得要是我能夠獲得一百萬、一千萬,那真的是非常值得高興的一件事;相反的,如果今天掉了一百萬,或者是掉了十萬塊,你會覺得相當的可惜。但是當我們在思惟人身,在看待我們自己所獲得的人身時,卻不會從這樣的角度來看待。我們會覺得,我掉了一百塊,掉了一千塊,會覺得很可惜,但是浪費了一天,浪費了一個月,浪費了一年,會覺得這也沒有什麼關係。所以從這當中我們就可以知道,當我們在看待自己的時候,其實所獲得的人身,我們是不懂得珍惜的。

講到這一點,過去有些上師他們會講到一個譬喻,比方說有一個乞丐,如果這個乞丐他們家裡煮飯的爐灶,是用黃金打造的,但是他卻不知道他們家的爐灶是用黃金打造的話,這個時候他就不知道該如何的來使用這樣的爐灶。由於他不知道這個東西非常的珍貴,不懂得去使用,所以他這一輩子就只能當乞丐。相同的我們的狀況就跟這個乞丐是一模一樣的,我們現今雖然獲得了暇滿的人身,但是當我們在獲得人身時,我們不認識它,或者是不了解它到底珍貴在什麼地方?由於不了解的緣故,就不懂得該如何的去使用,不懂得使用,所以我們現今的狀況就是如此。

相反的,如果能夠認識當下所獲得的人身,了解它的珍貴之處,我們就可以知道,原來透由這樣的人身,我們是能夠獲得圓滿的佛果。因為我們能夠藉由這樣的人身,生起慈心、悲心以及菩提心,依次到最後能夠成就圓滿的果位;我們也能夠藉由這樣的人身獲得解脫的果位;甚至我們也能夠藉由這樣的人身來觀修空正見。如果這些目標,短時間之內都沒有辦法達到,我們也能夠藉由這樣的人身,讓我們的內心對於三寶生起皈依的心;至少藉此能夠讓我們來生能夠獲得人天的增上果位。雖然暇滿的人身,它能夠成辦如此多有意義的事情,但是絕大部分的人都會輕忽這一點,會覺得這些都只不過是說說罷了。甚至有一些人他雖然了解這個內涵,但是他會覺得這也沒什麼,反正當下我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感受,而忽略了他現今所獲得的暇滿人身。

在第二句當中「能獲亦僅有此次」,這樣的暇滿人身,它並不是一而再、再而三能夠獲得的。無始以來雖然我們在輪迴當中不斷的流轉,各種的身,我們都幾乎已經獲得過,不管是帝釋天王、梵天王,或者是一般的天人,我們在這個輪迴投生的次數,是無數次的。所以雖然我們不斷的獲得不同的身,但想要獲得暇滿的人身,卻不是如此容易的事,所以第二句話裡面就特別的強調「能獲亦僅有此次」。我們想要獲得暇滿的人身,從過去到現今,這可能只是唯一的一次,所以這樣的人身,它不僅僅能夠成辦許多有意義的事情,而且它是相當難得的。在今生之所以能夠獲得人身,是因為我們過去能夠造作相順的業緣、因緣,再加上三寶的慈悲之力,我們在今生才有辦法獲得如此殊勝的人身。但是如果我們不懂得去思惟人身的重要性,更進一步的我們忽略它、輕視它,甚至在獲得人身的當下,連皈依三寶的信心都沒有辦法生起,連業果都沒有辦法如理的去持守的話,那來生我們能夠去的地方,除了三惡道之外,就沒有其他的地方可以去了。

而這樣的人身,它不僅能夠成辦許多有意義的事,而且它是相當難得的,不僅如此我們在獲得之後,它是很容易就消失的,所以在第三句裡面就有提到「難得易失如空電」。而之前我們先提到了,這樣的人身它是相當難得的這一點。為什麼這樣的人身,為什麼這樣的暇滿身是如此的難得?從成辦暇滿身的因,這樣的角度來作思惟我們就可以知道。要成辦暇滿的人身所必須要具備的條件有三:第一、必須要持守清淨的戒律;第二、必須要行布施等六度作為助伴;並且在行善之後,我們要能夠發無垢的淨願,在這三種條件具備的情況下,才有可能獲得暇滿的人身。

第一點持守清淨的戒律,以畜生道的龍王而言,雖然龍王牠的生活非常的富裕,但這是布施所感得的果報。為什麼牠會投生在惡趣,投生在畜生道?這也就是因為牠沒有辦法持守戒律的緣故,沒有辦法持守戒律,縱使行布施讓牠的生活富裕,但是牠還是必須要成為畜生道當中的一部分。所以從這裡面,我們想要投生在善趣,想要投生為人,基本的條件就是必須要持守清淨的戒律。但反觀現今的我們,我們有辦法持守清淨的戒律嗎?這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所以第一個條件,我們絕大部分的人可能都沒有辦法達到。在這個條件之上,我們要修學布施等六度作為助伴;並且在行任何的善行之後,要發無垢的淨願。所以從成辦暇滿身的因的角度我們來作思惟,我們就會發現,其實要成辦暇滿的人身,真的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

而在第三句裡面「難得易失如空電」,這句話當中最主要提到的,就是我們所獲得的暇滿身,它的本質是無常的。而這樣的一種無常,最主要提到的就是「死無常」,也就是我們所獲得的暇滿身,它是一分一秒任何一剎那都在不斷的改變。從投生到母胎之後,我們生下來到現今,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剎那我們都在改變,所以這樣的改變方式是非常快速的,所以它就猶如同天空中的閃電。我們都知道如果下大雨,天空中有閃電的話,打雷、閃電它的時間是非常短暫的,而我們所獲得的人身,就如同天空中的閃電,它就像是短短的一瞬間,馬上就會消失。所以現今我們所獲得的人身,雖然它能夠成辦許多有意義的事情,但是從它的本質而言,它是難以獲得的,並且在獲得之後,是很容易就消失的。

並且更進一步的,「思惟此理應了知,世事猶如簸揚糠」,以上我們先簡單的介紹暇滿身的特質,而更進一步我們所探討的是,世間我們所面對的這些人事。世間的這些事情,如果我們仔細的去思惟就知道,它猶如同是穀糠,也就是稻穀的皮,它是沒有任何的心要可取。不管是我們的權勢、地位、金錢,或者是財富等等,這些世間人認為是非常有價值的東西,仔細的去思惟,我們都知道這一切在我們臨終的那一刻,都必須要放棄,甚至這一切圓滿的東西,它都有消失的一天。在思惟之後,我們雖然都知道世間圓滿的這些事有這種的特質,但是絕大部分的人,都還是會花很多的時間,不停的在這上面打轉,你不覺得這樣的行為是很不值得的嗎?為什麼我們會有這樣的想法?明明都知道,這些到最後都不屬於我的,為什麼還要花這麼多的時候,在這上面不停的打轉呢?這是因為過去生所留下來的習氣,讓我們感得內心在面對這些境界時,就會很不自覺的對這些境生起貪念,會覺得這一切的境界都太美妙了。但是更進一步的,如果我們靜下心來去思惟這個問題,每一個人都知道,當我們臨終的這一刻來臨的時候,這一切都不屬於我的。不管是我擁有的權利,我所擁有的地位,我擁有的錢財,甚至我有再多的朋友,在臨終那一刻來臨的時候,這一些都必須要遠離我。如果我們這樣去作思惟,而更進一步的,還在這上面不停的打轉的話,其實這是很不值得的一件事。

因此透由這樣的思惟方式就應該要了解,我們必須要藉由當下所獲得的人身來取心要。而所謂的心要,就如同之前所說的「有意義的事情」。有意義的事情可以分為,最殊勝的──圓滿佛果,以及中的心要──解脫的果位,以及小的心要──讓我們來生不墮惡趣,能夠再一次投生在善趣當中。但是當我們在獲得人身之後,如果連這三點,當中的任何一點都沒有辦法做到,甚至來生必須我們必須再次的墮入惡趣,甚至這跟一條蟲死掉之後還是必須墮入惡趣的方式,是完全一模一樣的話,那我們縱使獲得了人身,那跟沒有獲得人身是沒有任何差別的。今天既然獲得了人身,就表示我們有機會來修學佛法,但是如果放棄了這樣的機會,而遭踏自己所獲得的人身,之後還必須再次的墮入惡趣,那就跟地底下的蟲,牠死後必須要再一次的在輪迴當中流轉,甚至再一次的投生惡趣,沒有任何的差別,這個時候縱使獲得了人身,對你的今生,對你的來生,都沒有任何的幫助。也就是因此,當了解你所獲得的人身是如此的難得,如此的珍貴,甚至藉由這樣的人身,能夠成辦許多有意義的事情,我們就應該把握這樣的機會,看是否能夠藉由這樣的人身,來取得我們所想要獲得的心要。如果想要獲得心要,我們就必須要認識到,要藉由什麼樣的方式才能夠得到心要?這個時候追根究底,我們知道唯有修學佛法,才能夠獲得我們想要獲得的心要。但是相反的,如果不往這條路上前進,反而還在世間的,不管是聲、名、利養、恭敬,種種世間的這種看似圓滿的優點,這些世間的法上面,不斷的去作思惟,甚至不斷的在上面打轉的話,其實這對我們而言反而是一種傷害。

在暇滿身能夠成辦的眾多心要當中,最小的心要就是讓來生不要再墮入惡趣。如果不想要墮入惡趣,就必須要誠心的皈依三寶,並且在皈依三寶之後,如實修學三寶所告訴我們的善、惡之理的內涵,這個時候應該要懂得如何的去行善、斷惡。對於惡這個部分,過去所造的惡行,要懂得如何的來懺悔,並且更進一步的去防護三門,讓我們的三門不要再繼續的造惡。

總而言之,如果在獲得了暇滿人身之後,短時間沒有辦法成辦圓滿的佛果,也沒有辦法成辦解脫的果位,這個時候至少希望來生能夠不墮惡趣。而來生不墮惡趣最主要的方便,就是在於我們必須要對三寶生起皈依之心。並且在皈依三寶之後,我們要認識何者是善?何者是惡?盡可能的行善斷惡。所謂的皈依是入佛之門,我們如果想要進入佛法的大門,必須在內心生起強而有力的皈依之心,並且在皈依三寶之後,對於三寶所告知我們的業果道理,要生起強烈的勝解信。也就是對於善業以及惡業,生起強烈的定解,而認識當下所做的行為,它如果是惡行,就應該盡可能的去防範它;如果是善行,就盡可能的來成辦它,以這樣的方式來作行持,來生才可能不墮惡趣,而這種思惟方式,是屬於三士道當中「下士道」的思惟方式。這堂課我們先上到這個地方,休息十五分鐘。

以上簡單的為各位介紹了下士道的思惟方式,而整個下士道的最主要的核心,就是必須要能夠誠心的皈依三寶,以及在皈依三寶之後,如理的來修學業果。不管是皈依三寶,或者是對業果生起信心,這都不是表面的功夫,也不是嘴巴上面說說的。要如何的能夠生起皈依三寶的心,這必須要透由思惟惡趣的苦,對於苦生起強烈的出離,並且了知三寶能夠救度我們,讓我們脫離這樣的困境,而對三寶生起信心,在這兩個條件具備時,就能夠對三寶生起皈依之心。而所皈依的境,雖然是佛法僧三寶,但是在三寶當中最主要的是法寶。講到法寶的內涵,不外乎就是滅諦跟道諦。談到滅跟道,可能很多人對於這樣的名相非常陌生,但是以下士道的角度來思惟這樣的問題時,可以從斷十惡的律儀,從這樣的角度來思惟滅跟道。如果能夠進一步的去修學斷十惡的律儀,就能夠滅除某一部分,我們不想要去面對的這些負面的東西。也就是對於過去所造的惡,能夠進一步的去懺悔,對於將來有可能會造作的惡,如果我們去防範的話,這時想要成辦的果位,就能夠漸次、依次,慢慢的去成辦。所以必須要藉由這樣的方式來利用我們的人身,讓我們的人身獲得如此的心要。但是光獲得這樣的心要,對於我們而言是不夠的,雖然我們能夠暫時的跳脫惡趣,但是還是在輪迴當中流轉,並沒有把握之後會永遠不墮惡趣,並沒有這樣的把握;所以有可能在某一生,造作了某一種的惡業之後,還是會墮入惡趣受苦。縱使投生在善趣,也不見得會再次的對三寶生起信心,也不見得會對業果的內涵,能夠更進一步的去了解,所以就一而再、再而三的在輪迴當中流轉;而整個輪迴流轉的本質,就是痛苦的本質。如果想要跳脫這種痛苦的本質,就必須要獲得解脫的果位,而要用什麼樣的方式,才能夠獲得解脫的果位呢?必須要斷除輪迴的因,也就是業以及煩惱。業跟煩惱這兩者是讓我們在輪迴當中流轉的主因,而業跟煩惱這兩者當中,又以煩惱為主。為什麼業跟煩惱這兩者當中,是以煩惱為主的呢?如果我們的心續上有煩惱的話,透由煩惱的力量,它就會造作新的業,讓我們在輪迴當中流轉。但是相反的,如果沒有煩惱,縱使我們的心續上有各種的業,在沒有煩惱的情況下,這種業也沒有辦法感果。但是如果在有煩惱、有業緣的情況下,我們投生在輪迴當中,這個時候所謂的輪迴,就是處在一種不自主的狀態,你不想要面對的苦,比方說生老病死種種的痛苦,在一瞬間投生為人時,你都必須去面對它。所以這就是輪迴的本質,也就是痛苦的本質,只要是輪迴當中的一部分,是輪迴當中的一分子,都必須要面對這一切,所以這時候提到的是業跟煩惱。

那應該藉由什麼樣的方式才能夠斷除煩惱呢?這時候必須要認識煩惱的根本──三毒。而三毒的根,是來自於無明的我執,想要斷除無明的我執,必須在內心生起了解無我的智慧,而這樣的智慧是屬於三學當中的慧學,要生起慧學必須要 先生起定學,要生起定學必 須要 先生起戒學。所以不管是下士道,或者是中士道,都必須要以持戒作為基礎。而中士道更進一步的在持戒之上要修學襌定,而這樣的襌定,最主要提到的是,緣著無我的奢摩他,緣著無我的襌定。透由緣著無我的奢摩他,更進一步的生起了知空性,了知無我的智慧,唯有藉由這樣的方式,才有辦法斷除煩惱而獲得究竟的解脫。

平常在提到輪迴,或者是解脫,這樣的名相時,有一些人會誤解所謂輪迴的狀態,或者是解脫的現狀。有些人他所認知的解脫,就是所謂的投生淨土,但實際上並不是如此。什麼樣的狀態稱之為輪迴呢?也就是在業以及煩惱的束縛之下,自身沒有辦法自主的現狀,也不知會投生在何處?面對什麼樣的情況?都是在被業以及煩惱所束縛的情況下,身處於一種不自主的狀態,就稱之為是輪迴。相反的,如果投生的方式,並不是藉由業以及煩惱的束縛,能夠在自主的狀態下投生,甚至能夠以自主的方式呈現出來的話,其實不管你投生在何處,它都能夠稱之為是解脫。所以解脫與否的關鍵,是在於是否是自主的,或者是一種被動的,被業以及煩惱所束縛的。

很多的人都會將所謂的投生淨土,或者投生天界,視為是解脫,但實際上縱使你有機會投生在比較美好的國度,但是不是代表你永遠都不會墮落,你就能夠得到真正的解脫呢?其實並不一定。因為你投生的方式,如果也是被業以及煩惱所束縛的話,縱使你投生的地點比其他的人要來得殊勝,但實際上你也是在一種被束縛,而且不自主的情況下所投生的,所以這樣的狀態它還是稱之為輪迴,不能夠稱之為是解脫。所以從這一點我們就可以知道,輪迴跟解脫最主要的分界,是在於投生的方式是被業以及煩惱所束縛,在一種不自主的狀態下而投生,就稱之是輪迴,相反的稱之為是解脫。

而要藉由什麼樣的方式才能夠跳脫於輪迴?才能夠獲得解脫?最主要的關鍵是在於我們必須要能夠生起出離心。而要對什麼樣的境生起出離心,這是非常重要的。生起出離心的境,應該是對於輪迴當中圓滿的事物,生起強而有力的出離。如果是對一般的苦苦,比方說生病的痛苦,頭痛的痛苦,周遭所遇到的這一切,令我們感到不歡喜的事情,實在的不管有沒有學佛,不管有沒有宗教信仰,由於人都有離苦得樂的本質,所以絕對不會有人想要遭遇這些不圓滿的事情,所以對於這些不圓滿的事情而言,每一個人都可以生起出離。而我們在這個地方所提到的出離,能夠成為解脫最主要關鍵的出離心,它所面對的境,並不是現今所遇到的這一切不順遂的事情;而是輪迴當中的這些圓滿。當我們面對輪迴當中圓滿的這一切,要能夠了解,這一切都是輪迴痛苦的本質,而對這一切事物,生起強而有力的出離。了解到這些境界,我無始以來都是被它所影響的,但實際上它對我並沒有真正的幫助,所以當我們看這些境界,在面對這些境界的當下,內心應該要有這樣的想法:「這一切對我並沒什麼直接的幫助,對我真正有幫助的是法。而眾多的法當中,能夠讓我跳脫輪迴的主要關鍵,就在於證得無我的智慧」。這時候應該以反方向的角度來作思惟,而這樣的思惟方式,在之後為各位介紹《菩提道次第略論》的正文時,都會為各位詳細的介紹。

提到輪迴的苦簡單的來分,可以分為苦苦、壞苦以及行苦這三種苦。所謂的「苦苦」就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感受到的痛苦,不管是生病,或者是遇到不想遇到的人事物,而讓內心感到痛苦。不管是身體或者是內心的苦,一般人都能夠感受的痛苦,將它歸類在苦苦當中。而所謂的「壞苦」,就是一般人所認為的:我很快樂,我很高興,我沒有生病,或者我是一個有權力、有地位、有錢的人,這一切看似圓滿的事物,其實它是苦的本質,所以將它歸類為是壞苦。而什麼樣的苦,稱之為是行苦?所謂的「行苦」,就是我們所獲得的蘊。為什麼會有苦苦跟壞苦形成?這是因為在被業以及煩惱所束縛的情況下,不由自主的就獲得了這樣的蘊體,而這種蘊體,就是讓我們遭受痛苦的根本。為什麼我們必須要獲得這樣的蘊體?就是因為心續上有煩惱的緣故。有煩惱,透由煩惱作業,在業以及煩惱的束縛下,沒有自主的情況下,就必須要獲得這樣的蘊體,而這樣的蘊體會讓你帶來許多不必要的痛苦。既然我們知道痛苦的根本是來自於煩惱,那要用什麼樣的方式才能夠斷除煩惱呢?必須要生起證得無我,證得空性的智慧。所以當我們在探討無我,或者是空性的法類時,很多人會認為它是一門很新鮮的課門,這是一個很新鮮的話題,但是實際上並不是如此。我們之所以要探討無我,甚至探討空性,這並不是希望各位將來有機會能夠成為講說者,為其他的人介紹這方面的法門,並不是如此。之所以要探討無我,或者是空性,是因為我們不想要在輪迴當中流轉;不想要在輪迴當中流轉,就必須要能夠斷除輪迴;要怎麼樣斷除輪迴,最主要的關鍵是斷除煩惱;而要斷除煩惱,就必須要生起證得無我,證得空性的智慧。也就是因此,我們才需要修學有關無我,或者是空性的法類。

之前在提到「解脫」的這個名相時,有提到所謂的投生淨土的內涵。我們大部分的人,都會誤解為「只要能夠投生淨土,就代表已經獲得了解脫」,其實並不盡然。甚至有很多的人,雖然想要投生淨土,但是不知道要藉由什麼樣的方式才能投生淨土。如果想要投生淨土,所必須要具備的幾個條件當中,第一個必須要對三寶生起強而有力的信心,而這樣的信心,它是不變、而且相當堅固的。在生起了皈依心之後,更進一步的要如實的來修學業果的內涵,也就是盡可能的去行善斷惡。在這兩個條件具備時,也要對輪迴生起強烈的出離心。如果以上所說的皈依,對於業果生起信念,對於輪迴生起出離的這些條件,都具備的話,你來生有機會生在淨土當中。並且在臨終的時候,要有把握能夠對輪迴當中,安樂的這一切事物不生起貪念。如果在臨終時,對於輪迴當中所認為的一切美好事物生起貪念,就猶如同是在身上綁著一個非常大的石頭,這時候你絕對沒有辦法自主,你所想要投生的地方,因為被業跟煩惱、被貪所束縛住了。如果相反的,你對於輪迴當中所呈現的一切圓滿的事物,能夠不生起貪念,以及具備了以上的這些條件的話,你來生真的有機會投生在淨土。

但是不是投生在淨土之後,一切的痛苦都消失了呢?或者投生淨土之後,就能夠獲得究竟的解脫?並不是。投生淨土之後,最大的優點是在於,投生在淨土能夠親見諸佛菩薩。但是見到了這些諸佛菩薩,你還是必須在他們的座前聽聞佛法;在聽聞佛法之後,更進一步的,如實的修學佛法的內涵,而讓自己的心續生起「證」,或者是「道」的種種功德。如果不用這樣的方式來修學,其實有沒有投生在淨土,它的差別並不會太大。所以縱使具備了以上所說的,投生淨土的這些條件,真的是有機會投生在淨土。確實淨土的這個地方是相當殊勝的,但是它不代表你投生在那個地方之後,什麼事情都不用作,什麼法都不用學,並不是。這個時候還是必須從善知識,從諸佛菩薩的面前,聽聞種種殊勝的教授,更進一步的還是必須要如實的修學法義,讓你的內心早日生起證得空性,證得無我的智慧,才有辦法獲得究竟的解脫。

因此在座各位當中,如果你的目標是希望將來有機會投生在佛國淨土的話,這個時候,就必須要具備有投生淨土的條件。也就是果要形成,必須要具備有眾多的因緣條件,如果這些條件,沒有辦法完全的具備,這時候要獲得你想要得到的果,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就如同之前所提到的,如果想要投生淨土,也必須要對三寶生起強而有力的皈依之心,並且對業果生起強大的定解。除此之外,也必須要對輪迴生起出離心,而這種出離心,在臨終的時刻是最重要的。也就是在臨終的那一刻、臨死前,我們必須要能夠不對輪迴當中的圓滿盛事,生起強烈的貪著,這個時候你必須要毅然決然的告訴自己:「這一切對我而言都沒有什麼意義,這不是我的目標,它對我也不會有什麼幫助」。如果能夠在臨終斷除內心對輪迴的圓滿盛事所生起的貪,並且在修學佛道時,能夠具備以上所為各位介紹的這幾個條件的話,藉由這些因緣和合的情況下,來生真的是有可能投生在淨土。但是投生在淨土之後,還是要進一步的來學習,要在諸佛菩薩的面前聽聞佛法、聽聞法義;聽聞法義之後,也還是必須要按照佛法的內涵,一步一步的來修學。不管是想要獲得解脫,或者是一切遍智,唯有藉由佛以及菩薩們,所告訴我們的成佛之道,才有辦法獲得最究竟圓滿的果位。

之前舉「中」的心要,也就是之前偈頌當中所提到的「故須晝夜取心要」當中「中」的心要。獲得這樣的心要,讓我們跳脫輪迴的現狀,不需要面對輪迴的痛苦,也不需要面對輪迴三惡趣的苦,光這樣就足夠了嗎?其實這是不足夠的,也就是縱使我們跳脫了輪迴,能夠成為聲聞或者是獨覺的阿羅漢,但是這對我們而言,對他人而言,都是不圓滿的現狀。為什麼是不圓滿的現狀?因為縱使我們能夠獲得一己的解脫,但是我們也沒有辦法斷除所有的過失,也沒有辦法圓滿一切的功德。也就是縱使得到了解脫,它也不是圓滿的現狀,它沒有辦法成就圓滿的佛果;沒有辦法成就圓滿佛果,自利的部分是不圓滿的;自利的部分不圓滿,怎麼能夠圓滿利他的部分呢?如果自利利他這兩方面都沒有辦法圓滿,怎麼可能有機會獲得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或者是十力的種種功德?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而且從他人的角度,也就是從眾生的角度來作思惟,會發現到無始以來我在輪迴當中不斷的流轉,我跟每一位有情眾生都是有關聯性的。甚至更進一步的思惟,會發現沒有任何的一個有情眾生,他不曾不是我的父母親,也就是他都曾經做過我的父母親,並且在做我父母親的當下,對於我的恩德都是難以回報的。所以有這樣的情況,了解周遭的有情眾生,對我們都是有恩時,如果我們放棄了這些有情眾生,只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尋求解脫果位的話,這是不值得驕傲,也不稀奇的一件事情。

以小乘的羅漢而言,小乘的羅漢沒有辦法了解一切的所知;沒有辦法了解一切所知,就

沒有辦法利益一切的有情眾生。所以當他發現自己已經跳脫輪迴,已經成為羅漢,甚至不需要再面對輪迴種種逼迫的時候,其實這對他而言,也是不圓滿的。而更進一步的,透由佛的勸誡,他會想要進入大乘修學大乘法,看是否能夠獲得佛的果位,其實這是多此一舉的。如果能夠在生起出離心之後,就往大乘的方向前進,讓內心生起慈悲、菩提心,而修學大乘法,這個時候就不需要繞遠路,先從小乘開始出發,而獲得了解脫,再更進一步的,生起所謂的慈悲心,或者是菩提心,再進入大乘。

就比方要涉水,或者是要游泳到對岸,一開始在還沒有涉水前,還沒有游泳之前,該把褲管捲起來的,就應該把它捲起來;該把衣服脫掉的,就應該先把它脫掉。而不是先涉水後,發現褲管濕了,然後再返回來將褲管拉起來;或者是想要游泳,進到水裡面,發現衣服全都濕了,所以要回到岸上,把衣服脫掉再回去游泳,你不覺得這是很麻煩,而且多此一舉的事嗎?

甚至有很多的上師,在講述這個部分時,會舉一個例子,比方說我們每一個人在求學的

階段,都會想要讀好的學校。如果要讀好的學校,一開始就應該努力用功,看是否能夠考進這樣的學校。如果一開始,你不努力,不好好的讀書,所進的學校,是你不滿意的學校;而進去之後再想辦法補考,再想辦法轉學,這不就是多此一舉嗎?所以這種行為是不必要的。如果你將目標,一開始就放在大乘,在生起出離心之後,就必須要讓自己更進一步的生起慈心或者是悲心。這個時候應該要藉由什麼樣的方式,來生起所謂的慈悲心呢?既然生起了出離心,就會知道「我並不想遭遇輪迴種種痛苦的逼迫」,就如同我不想要遭遇到這樣的狀況,我以外的一切有情眾生也是如此,他們也不希望遭遇到這些的痛苦。但是要以什麼樣的方式,才能夠去除周遭有情眾生的苦?這不是獲得一己的解脫就能夠解決的,這必須要獲得圓滿的佛果,才有辦法解決自他一切有情眾生的痛苦。而要獲得成佛的果位,最主要的關鍵就是在於我們是否能夠生起菩提心,而生起菩提心就有提到七因果的教授,以及自他相換的 教授。我們必須要透由這些修菩提心的次第,而讓自己生起菩提心,更進一步的修學大乘的法類,才有機會獲得圓滿的佛果,這個部分是屬於上士道的部分。

以上簡單的為各位介紹了下士、中士以及上士的法類,藉由這樣的方式,在說法以及聽法之前,都必須要調整自己的動機。甚至在舉行長壽灌頂的時候,在還未接受灌頂前,上師也應該藉由這種方式,讓弟子們來調整動機。尤其是現今所要聽聞的法類是大乘法,要聽聞這樣的法類,調整自己的動機是相當重要的。如果聽聞者,或者是講說者,心心念念所想的都是以今生作為出發點,所想的都是輪迴的圓滿盛事,所想的都是想要獲得名利的話,其實不管是講說者,或者是聽聞者,當下所作的行為,雖然是跟佛法看似有相關性,但實際上對於聽法者以及講法者而言,都不會產生任何的幫助。也就是因此過去的袓師們,曾經有提到「前後二要事」,也就是在做一件事情之前,調整自己的動機,這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在一開始還未聞法之前,就藉由剛剛所為各位介紹的三士道的內涵,來調整我們的

動機。也就是我來聽聞佛法,最主要並不是為了我自己一個人苦樂的問題,我是希望能夠解決一切的苦樂問題,也就是因為如此,我希望能夠早日的獲得圓滿的佛果,所以我來上師的面前聽聞如此殊勝的法類,以這樣的方式來調整我們的動機。

 所以在還沒有聽法之前,我們要想到「我希望藉由這一生所獲得的人身,儘可能的在短時間之內,看是否能獲得圓滿的佛果?」如果想要獲得圓滿的佛果,我們就必須要如理的來聽聞大乘的法類。所以這個時候,聽聞大乘法是相當重要的。因為如果想要成佛,我們就必須要修學大乘的這些法類。想要修學大乘的法,我們就必須要了解「大乘的法為何?」想要了解大乘的法為何?這時候,我們就必須要如理的來聽聞。

所以今天我們在這個地方,所要為各位介紹的法,它是一個大乘法,而且它是「將所有佛法的心要,都統攝在這本論當中。」的一種法,而這本論就是我們所要介紹的《菩提道次第略論》。並且我們在介紹《菩提道次第略論》的同時,會將第三世赤江仁波切所寫的科判,連同《菩提道次第》的原文,來為各位介紹。提到所謂的《菩提道次第廣論》或者是《略論》,其實宗大師所造的道次第,最主要可以分為「廣、中、略」這三個部份。所謂的「廣」,就是我們平常耳熟能詳的《菩提道次第廣論》;而當中的「中」,就是我們所謂的《菩提道次第略論》,或者是一般有些人會稱為《菩提道次第中論》;而「廣、中、略」當中的「略」,指的就是我們一開始為各位所引的偈頌,也就是《菩提道次第攝頌》。所以,這是宗大師所造的「廣、中、略」三種不同的道次第的內涵。

今天在這個地方,所要為各位介紹的,是《菩提道次第略論》的原文,加上科判。這個科判為什麼要在這個地方特別的加入?這是因為有些人你們可能知道《菩提道次第廣論》,它有四種不同的注解,我們簡稱為《四家合注》,但是由於《菩提道次第廣論》,或者是《四家合注》的內涵,相當的深廣,它的內容非常的多。所以,在此《略論》就將《廣論》當中的精華,整個統攝起來,而科判就是將《四家合注》當中,比較重要的部份將它濃縮,而配合《略論》一起為各位介紹,所以它的內容是比較精簡,而且也比較容易了解的。

     接下來看《菩提道次第略論》的正文,菩提道次第略論,恭敬頂禮至尊聖士具大悲心諸尊者足。在這一次在編排、還有翻譯的過程中,由於時間非常緊促,所以沒有辦法將第三世赤江仁波切所造的科判,連同《略論》的原文來作翻譯,不過在仁波切講述時,會用口譯的方式來介紹赤江仁波切所寫科判的內容。在正文之後,科判裡面提到的是,在這個地方介紹的論,是文殊怙主法王宗喀巴大師所造的《菩提道次第》廣、中、略三論當中,所稱的「中論」,或者是普遍稱為《菩提道次第略論》,並且加上它的科判來作介紹。

而這個科判簡單的來分,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正示講說的前行,也就是在還沒有講之前,必須要具備的前行。第二個部分,在前行之後介紹本論的正文。第三個部分就是在介紹完畢之後,回向,也就是究竟的部分。第一個部分提到的是正示講說的前行,而「正示講說的前行」又分為三:第一個部分是,皈敬頌。第二個部分是,承許造論。第三個部分,結合書名介紹所說之法。

     首先我們看到第一個部分「皈敬頌」,正文:娑婆剎土自在薄伽梵,勝者補處彌勒法王尊,一切善逝之父妙音尊,勝者授記龍樹及無著,於彼諸尊恭敬頂禮已。前面的這五句是《菩提道次第略論》原文的皈敬頌,而在這五句當中,分別禮敬的是導師釋迦世尊、彌勒菩薩、文殊菩薩,以及導師釋迦世尊所授記的龍樹菩薩以及無著菩薩。

   接下來「承許造論」,也就是在皈敬禮敬諸佛菩薩之後,所要做的是什麼事情呢?為令易趣深見及廣行,彼道次第是故於此中,。在恭敬頂禮諸佛菩薩之後,所要做的事情,是為了讓弟子能夠很容易的趣入深見的道次第,以及廣行的道次第,所以在這個地方,「再以略攝之理而宣說」。所謂的「再以」,指的就是宗大師在之前造了《菩提道次第廣論》,在造了《廣論》之後,他再次以簡單的方式,將《廣論》當中的文,統攝在《略論》當中,而再一次的為弟子們介紹《道次第》的內涵,所以提到了「再以略攝之理而宣說」。

     以上是「皈敬頌」以及「承許造論」的這兩個部分,接下來「結合書名介紹所說之法」。此中總攝一切佛經要義,是龍樹及無著二大車之道軌,趣向一切種智地位之勝士法範,無缺遍攝三種士夫一切行持次第,由菩提道次第門中,引導具善緣者趣入佛地之理,即是所說之法。這個部分最主要是結合書名(也就是「菩提道次第」的內涵),來告訴弟子們,這裡所要為各位介紹法,它的特色為何?講到「菩提道次」,所謂的「菩提」指的是佛果,「道次」指的是成佛之道,要藉由什麼樣的方式,才能夠獲得圓滿的佛果?這樣的內涵,是「菩提道次第」當中最主要要詮釋的內涵。所以在這個地方就簡單的提到了,「此中總攝一切佛經要義」一直到「即是所說之法」,這裡面所要說的法,就是讓我們能夠獲得圓滿的菩提,也就是佛果的方法。

     從明天開始,我們就會按照《菩提道次第略論》的原文,以及科判的內容說,為各位介紹這本論當中的詳細內容。並且在講說時,我們最主要是以講說教授的方式,也就是一方面將《菩提道次第略論》以及科判的傳承傳授給各位。一方面將這當中比較重要,或者是比較難了解的部分,更進一步的作分析,但是應該是沒有辦法每一個字,逐字的都為各位作介紹。這是因為時間上的關係,由於時間不允許,所以我們最主要會將內文當中,過嚨的傳承以及這當中最主要要詮釋的內容,來為各位作介紹。今天的課就上到這個地方。(校稿中)

 

菩提道次第略論(第2講)

講述: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二)20104 19日台北

 首先一開始在場的每一個人,在還沒有聞法前,都必須要調整自己的動機,也就是為了要利益一切的如母有情,我希望能夠速速的成辦圓滿的佛果,也就是因此我來到上師的前面,聽聞大乘的法類,請以這樣的方式來調整動機。

接下來請看到《菩提道次第略論》的第2頁,科判裡面提到了「介紹本論的正文」。介紹正文的方式又分為:第一個部分「介紹的方式,依照著過去的智者們的主而宣說」,這段的原文,此中,如同吉祥比噶瑪希拉寺之諸智者,於初承許造法者之殊勝、法之殊勝、如何講聞彼法之理三者最為重要。過去的智者們在宣說正法前,一開始會提到「造法者的殊勝」,以及「法的殊勝」,以及「如何講聞彼法之理」這三點。過去除了比噶瑪拉希拉寺之外,最有名的不外乎就是那爛陀寺,而宗大師在宣說菩提道次第時,最主要依據的是「後時」,也就是比噶瑪拉希拉寺的這些智者們的主張,而來宣說菩提道次第,所以在第二個部分「正式介紹本論」,提到到了「如是菩提道次第之引導分四」。

如是菩提道次第引導分四:

甲一、為顯其法源清淨故,開示造法者之殊勝。

甲二、令於教授起恭敬故,開示法之殊勝。

甲三、如何講、聞具有二種殊勝之法。

甲四、如何以正教授引導弟子之次第。

甲一、為顯其法源清淨故,開示造法者之殊勝。

整個菩提道次第,最主要的科判都包含在這四者當中。第一「為顯其法源清淨故,開示造法者之殊勝」,為了要讓弟子們了解所聽聞的法,是否是清淨的,所以在一開始的時候有提到造法者的殊勝。如果造法者本身是一位具量的上師,就可以知道,這樣的上師,他所造的論也是清淨,沒有染污的。所以第一個部分提到的是造法者殊勝。第二「令於教授起恭敬故,開示法之殊勝」,更進一步的為了弟子們,對於造法者所造的論,生起恭敬心的緣故,所以開示法的殊勝。第三「如何講、聞具有二種殊勝之法」,第三個科判裡最主要談的是,上師應該如何的講,而弟子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來聽聞具有以上兩種殊勝的正法。第四「如何以正教授引導弟子之次第」,這個部分是道次第當中,最主要的核心。之前的三個科判最主要講到的內容,是前行的部分。

 首先看到第一個科判「為顯其法源清淨故,開示造法者之殊勝」。總此教授,是至尊彌勒所造《現觀莊嚴論》之教授;特其基論為《菩提道炬論》。故彼造者,亦即此之造者。以總相而言,這個地方所要介紹的教,也就是道次第的內涵,是至尊彌勒所造的《現觀莊嚴論》最主要的核心教授。「特其基論」這當中的「基論」指的是最主要的依據,也就不管是《菩提道次第廣論》,或者是《略論》,所有道次第最主要的依據是阿底峽尊者所造的《菩提道炬論》,也就是因此「故彼造者,亦即此之造者」。由於《道炬論》是一切道次第最主要的依據,最主要的根源,因此《道炬論》的造者,也就是阿底峽尊者,也能夠稱之為是道次第的造者,「亦即此是造者」。所以接下來就提到了,彼復即是大阿闍黎吉祥燃燈智,別諱共稱具德阿底峽。

在之前我們介紹了所有道次第最主要的根據,就是阿底峽尊者所造的《菩提道炬論》。而《菩提道炬論》又是根據,彌勒菩薩所造的《現觀莊嚴論》所闡釋的。而彌勒菩薩所造的《現觀莊嚴論》,它的根據是導師釋迦世尊所造的《般若經》。《般若經》簡單的來分,可以分為廣、中、略三種的《般若經》。而所有的《般若經》所詮釋的內涵,簡單的來分,也可以分為「顯義」以及「隱義」這兩種。所謂「顯義」就是在字面上《般若經》所詮釋的是甚深空性的道次第,而「隱義」就是在字的背後它所呈現的內涵,是現觀的道次第。而對於顯義的部分而言,龍樹菩薩造了《中觀正理六論》之後,而將顯義的部分闡釋出來。至於隱義的現觀道次第的部分,透由彌勒菩薩所造的《現觀莊嚴論》,而將它的內涵完全的開闡出來。所以從這當中我們就可以知道,整個道次第它最主要的依據,還是導師釋迦世尊所造的《般若經》。所以雖然本論是宗大師所造的《略論》,但實際上它最主要,最剛開始的造者,卻是導師釋迦世尊。 

以上簡單的介紹了整個道次第,最主要的依據就是《菩提道炬論》,而《菩提道炬論》的造者,就是我們所熟知的阿底峽尊者。阿底峽尊者他有什麼殊勝的特點?

彼之殊勝分三:

乙一、生於圓滿種姓之理 

乙二、其身獲得功德之理

乙三、得已於教所作事業之理

第一個部分提到的是,他所投生的地方。第二個部分提到的是投生之後,他所獲得的功德。第三部分是獲得了功德之後,他如何的行利眾事業。

乙一、生於圓滿種姓之理

第一個部分「生於圓滿種姓之理」,如譯師讚云,這個地方的譯師,指的是那個時代西藏最出名的兩位譯師之一,這位譯師叫做納措譯師。過去西藏人為了要迎請阿底峽尊者,將印度的佛法帶入西藏,所以他們派了許多的小孩子到印度去學佛法。而這當中最有名的就是精進獅子以及納措這兩位大譯師,這位譯師他所提的讚當中有提到:「東薩霍勝境,「薩霍」另外一個名稱又稱之為「班加拉」,其中有大城,謂次第聚落,這個大城的名字就叫做「次第聚落」。此中有王宮,宮殿極寬闊,名為有金幢。資財權勢盛,等漢東國君。其王善吉祥,這是阿底峽父親的名字,后名吉祥光。父母有三子,名曰蓮華藏、月藏、吉祥藏。太子蓮華藏,有五妃九子,長子福吉祥,今為大智者,共稱道那喜;幼子吉祥藏,比丘精進月;次子為月藏,即今至尊師。」而這當中的「至尊師」指的就是阿底峽尊者。

  這個偈頌當中有一句話提到了「等漢東國君」,「東國」的這兩個字,在藏文有提到「東昆」的這兩個音,所以這個字是從「東昆」的音,直接翻譯成中文的,我們這兩個地方翻譯成是「東國」。由於藏文原文的「東」這個字,代表的是「千」,一千、兩千的千。所以過去有很多西藏的論師們,他們在解釋這一句話時,都會誤認為,這是指當時的中國有一千頭的大象,或者是用其他方式來解釋「東昆」的這兩個字。而之後有一位論師,他就破斥說,這是因為以前西藏的論師,都不懂中文的緣故,所以不知道「東昆」的這兩個字,代表的是什麼意思?其實「東昆」的這兩個字,它代表的意思就是「東國」,也就是現今的「中國」的意思。

  接下來第二個科判:

乙二、其身獲得功德之理(分二)

丙一、知見廣博獲教功德之理

丙二、如理修行獲證功德之理

丙一、知見廣博獲教功德之理(4頁)

  所獲得的功德簡單的來分,就分為「教的功德」跟「證的功德」這兩個部分,而第一個部分「知見廣博獲教功德之理」。這個科判的內容簡單的來分,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也就是第一段當中最主要詮釋的是「尊者在學習一般的明處的情形」,所以在正文當中提到了,於二十一歲前,學習內、外共明處,「內」指的就是內道,「外」指的是外道。以下所要介紹的這四種的明處,是內道以及外道,這兩道都必須要共同修學的明處,所以稱之為是「四共明處」。而這四共明處分別是:聲明、因明、工巧明及醫方明,而尊者在二十一歲前,就已經非常精通這四種的明處,所以提到了,極盡善巧;特於十五歲時,聽聞一次《正理滴論》,後與一位以善巧推理聞名之外道興辯,令彼折伏,美譽遍揚,此為大綽龍巴所說。尤其是在十五歲的時候,尊者只聽過一遍《正理滴論》,所謂的《正理滴論》,這本論它最主要詮釋的是「正量」的部分。法稱菩薩造的論當中,有七部詮釋正理的論著,而七部的論著裡面,最主要的是廣的「釋量論」,中的「定量論」,以及略的「正理滴論」。尊者在十五歲的時候,只聽過一遍的《正理滴論》,就能夠與一位善巧推理的外道辯論,並且能夠擊敗外道,所以在當時他的聲名遠播,這是大綽龍巴尊者所說的。

在第二段最主要介紹的是,尊者在學習一般的明處之後,更進一步的學習密法的狀況。這時候或許各位會有疑惑,會覺得在學完一般的明處之後,應該先學顯教,再學密教。實際上對初學者而言是沒有錯的,在還未學習密教之前,必須要先學習顯教的內容。但是對於尊者而言,我們都知道阿底峽尊者,他連續五百世都投生為大班智達,所以在他成為大班智達時,他不僅是精通顯教,而且是精通密教的。由於過去生所留下來的習氣,所以他一開始在學習佛法的時候,就先趣入了密法的內涵,這是因為他過去所留下來的習氣,而感得的果報,這跟我們一般的初學者是不相同的,對一般的初學者來說,應該先學習的是顯教,再進一步的學習密法。尊者從母胎投生之後,十八個月就能夠寫詩。並且他有一次來到皇宮裡面,他發現周遭有很多的人,看到這些人的時候,他都能夠為他們祈請、發願,希望他們都能夠獲得種種殊勝以及圓滿的果報。所以在他所寫的詩詞當中,完全呈現出菩提心的特色,而這樣的特點,對於我們一般人而言是很難達成的。

  在之前的五百世都投生為大班智達,並且精通顯密圓融的教法之外,另外一個會先修學密法的原因,也是因為他遇到了,跟他業緣非常深厚的一位上師,也就是接下來所要介紹的「羅怙羅古達」的這位上師。雖然在還未親近羅怙羅古達上師之前,尊者也有親近其他的上師,但是跟其他的上師之間,並沒有深厚的法緣關係,直到依止了羅怙羅古達上師之後,才在這位上師的面前,聽聞許多密法的教授。也就是因為這樣的緣故,在當時如果沒有羅怙羅古達上師出現的話,尊者是否能夠從在家的身分,變成是出家的身分,這可能都有它的難度。當阿底峽尊者在依止羅怙羅古達上師時,在這位上師的面前,接受了許多密續的灌頂,並且在接受了灌頂之後,聽聞了許多密乘的教法。由於他如實的觀修密法的緣故,在當時就能夠生起一定的證量,由於他生起了一定的證量,所以他有資格呈現出異於常人的種種行為。這個時候,他的上師為了要讓他從在家的身分,轉變成是出家的身分,就想了一個辦法,他希望尊者能夠裝成是一位瘋子,並且這位上師也變現出許多的化身,跟隨著尊者一起回到之前所居住的皇宮。一路回去的時候,當地的居民,或者是當時的國王,看到了這種情形,都感到非常的害怕,也相當的失望,最後國王在不自主的情況下,就讓尊者遠離了他。也就是這樣的因緣,尊者在一開始修學佛道的時候,是以修學密法為主的。

後於黑山道場,依止瑜伽自在羅怙羅古達上師,而這位上師他具有什麼樣的功德呢?此師能親見吉祥喜金剛,並獲得金剛空行母授記。尊者於前接受一切灌頂,立密諱為智密金剛。阿底峽尊者他在這位上師的面前,接受了一切的灌頂,這時候上師為他取的密名,密教當中的名字,就稱之為是「智密金剛」。直至二十九歲前,於諸獲得成就師前學金剛乘,這句話清楚的強調出來,尊者一開始在修學佛道的時候,是以學習金剛乘為主。精通一切經論、教授,並且在學習金剛乘時,他能夠精通的了解,密乘當中所有的經論以及教授。其後心生:「密法唯我善巧。」由於他自己相當精通密法的經論教授,所以在內心生起了慢心,覺得在這個世間上除了我以外,沒有人比我更懂得密法的內涵。作是念已,諸空行母於其夢中,陳示眾多昔所未見密乘經函,摧其慢心。由於尊者生起了這樣的我慢,所以在夢中空行母,就展示出種種尊者之前所沒見過的密乘經函,而這些密乘經函,不要說它的內涵,就連它的名字,尊者都沒有見過。所以在尊者醒來之後,發現原來還有這麼多的密法,是我沒有聽聞過的,因此而摧伏了當下所生的慢心。

接下來看到第三段,這一段最主要的內容是「出家並學習內明三藏的情形」。其後諸位上師、本尊,於其面前或於夢中作勸請云:「若能出家,則於聖教及諸眾生生起大利益。」依此因緣,請大眾部持律上座,得加行道趣入實性一分之三摩地者,其號戒鎧為親教師,而正出家,其諱名為吉祥燃燈智。在修學密法之後,有很多的上師本尊來到尊者的面前,或者是在他的夢中勸請尊者,希望他能夠出家,所以提到了「若能出家,則於聖教及諸眾生起大利益」。當時尊者,他有一天做了一個夢,在夢中他發現,在這一排的最前面,有導師釋迦世尊,並且在導師釋迦世尊的身後,有很多尊佛,一直到他。當時他並沒有現出家相,所以在最前頭的導師釋迦世尊,就指著阿底峽尊者說:為什麼你沒有出家?你在想什麼,你不覺得出家是比較好的一件事情嗎?這時候導師釋迦世尊就指著阿底峽尊者說:為什麼你沒有出家?由於他做了這樣的夢,所以在夢醒之後,他就發現到:我是不是應該要往出家的這一條路上去前進?如果當時尊者,沒有生起這樣的念頭,由於他對密法非常的精通,甚至在修學密法之後,已經生起了一定的證量的緣故,所以那時他大可以修學無上瑜伽的密法,讓他在一生一世中,成就圓滿的佛果。要是我們一般的人,應該都會用這樣的方式,讓自己在短時間之內成佛,但尊者在當時並沒有選擇這樣的路。

因為他發現,佛的教法是否能夠住世,最主要的關鍵是在於,僧團是否能夠合和,出家的法師是否能夠如理的持戒,而不是在於密法是否興盛的。所以當他看到這一點之後,他就認識到出家的重要性,是很難形容的。由於他生起了這樣的念頭,之後就請了大眾的持律上座,而這一位上座的功德,是已經獲得了加行道,趣入實性一分之三摩地的大成就者,他的名字就稱之為「戒鎧」。他請這位上師作為他的親教師,而在他的面前出家,而當時他所取的出家之名,就稱之為「吉祥燃燈智」。

此後至三十一歲前,學習相乘內明上、下諸藏;特於能飛聚落,法鎧師前,十二年中聽聞《大毗婆沙論》,精通根本四部教典。《大毗婆沙論》也是一本介紹律,介紹戒的一部論。並且他花了很長的時間,修學了律經當中的內容,精通根本四部教典。「根本四部」是屬於四部宗義當中的「有部」,而「有部」當中最主要又可以分為:大眾部、說一切有部、上座部以及正量部。尊者他花了十二年的時間來聽聞《大毗婆沙論》,而精通了根本四部當中所有教典的內涵。故於各部之受食等,諸取捨處雖極微細,然無雜亂而遍了知。所以對於各部的「受食」,這是屬於出家的法師,在接受他人供養時,所應該表現出來的行為,我們將它翻譯為是受食。對於這種非常細微的部分,什麼是該取?什麼是該捨?非常細微的部分,尊者都能夠完全沒有雜亂的,完全的通達,完全的了解。所以從這段文當中,我們就可以知道,佛法是否能夠興盛,最主要的關鍵是在於律、在於戒。如果有人願意持戒,甚至有人願意在這方面,不斷的花時間去作聽聞、修學的話,佛的正法就有興盛的可能性。但是如果沒有人願意持戒,只想要修學密法,其實縱使密法再興盛,也不能夠稱之為是佛法興盛的特點。

丙二、如理修行獲證功德之理(分三)

     丁一、具有戒學

丁二、具有定學

丁三、具有慧學

丁一、具有戒學

  接下來看到「如理修行獲證功德之理」,之前所介紹的是「教」這方面的功德;現在這個部分所介紹的是「證」的功德。提到了功德,以佛教的角度而言,所謂的「功德」分為「教」以及「證」這兩種功德。對於一般的世間人而言,我們可能會覺得,長壽、不生病、有錢,稱之為是功德,但是以佛教的角度來說,這都不能稱之為是功德。所以身為一位佛教徒,所想要獲得的功德簡單的來分,就是分為教以及證這兩種功德。而「證功德」當中,簡單的來分,分三:具有戒學、具有定學、具有慧學。而具有戒學的這一段,它最主要強調的內容是,一切的「證」功德都可以含攝在三學當中,所以正文裡面提到了,總說勝者一切之教聖教,悉皆攝入三藏寶內,故證聖教亦須攝入三學寶中。

  「總說勝者一切之教聖教」,這當中的「勝者」指的就是佛。佛所宣說的一切教聖教,他所宣說的一切教法,都能夠攝入經、律、論三藏寶中,「故證聖教亦須攝入三學寶中」所以證這方面的功德,它也必須要能夠融攝在戒、定、慧三學當中。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關聯性呢?因為如果佛所宣說的教法,都能夠攝入能詮,也就是所宣說法的經、律、論三藏裡面的話,就表示透由修學經、律、論三藏,就能夠生起三藏當中所詮的內涵,也就是戒、定、慧三學。所以如實的修學經、律、論之後,是能夠在內心生起戒、定、慧的三種功德。所以教的聖教,它要能夠總攝經、律、論三藏裡,而透由修學經、律、論三藏之後,所生起的功德,也必須要能夠總攝在戒、定、慧這三學當中。

  所以在這個地方最主要提到的證功德,它是必須要能夠總攝在戒、定、慧三學當中。而平常我們所熟知的,比方神通或者是神變等種種的功德,它只能夠稱之為是普通的功德,它並沒有辦法稱之為是主要的功德。這個地方,我們最主要想要獲得的證功德,就是戒、定、慧三學的功德。所以對於出家的法師,尤其是比丘而言,我們會稱之為是「具有三學」的一個人。這當中的三學,指的就是戒、定、慧三學。雖然在家的居士,如果如理的修持,也能夠生起戒、定、慧三學,但是這三學當中唯有比丘,才能夠獲得最圓滿的戒學功德,所以會特別以「具有三學者」這樣的名稱,來稱呼出家的比丘們。

    現今有很多的法師都會覺得,自己的頭銜上,如果能夠冠一個「格西」的名稱,是很了不起的,但是如果能夠冠上「具有三學者」的名稱,是更珍貴的。所以這個地方進一步的提到了,其中戒學,經典及釋論中,多次讚為定、慧學等一切功德之所依處,戒定慧三學當中,在許多的經典以及釋論當中,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到,戒學是定以及慧,一切功德最主要的根源,故須先具以戒學為主之證功德。所以三種的功德當中,必須要先具備的是戒的功德。如果具備了戒,要生起其他的功德,相較之下就會顯得比較容易;但是相反的,如果沒有戒作為基礎,想要生起其餘的功德,是非常困難的事情。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如果出家的法師,尤其是比丘能夠持守清淨的戒律,對於佛陀的聖教而言,是會有直接的幫助的,這一點相當的重要。

  此中分三:

戊一、具有最勝別解脫律儀

戊二、具有菩薩律儀

戊三、具有金剛乘律儀

戊一、具有最勝別解脫戒律(6頁)

所以這個部分,一開始就提到了戒的功德。而尊者具有戒的情況,又可以分為三種:一「具有最勝別解脫律儀」,二「具有菩薩律儀」,三「具有金剛乘律儀」。首先第一個部分「具有最勝別解脫律儀」。

受比丘律儀已,猶如愛尾氂牛,若尾一縷掛著於樹,雖見獵人將害己命,寧捨己命護尾不斷;縱於一一輕微學處,尚寧捨命防護,況其所受重大學處?是故能成大持律上座也。當尊者獲得了比丘戒之後,接下來舉了一個譬喻「猶如愛尾的氂牛」。這當中的「氂牛」並不是指任何一頭氂牛,而是指特定雪山當中的一種氂牛。這種氂牛牠非常愛護自己的尾巴,如果牠的尾巴被東西纏住了,縱使牠知道有人要傷害牠,牠也寧可捨棄自己的生命,也不願意把自己的尾巴弄斷。所以尊者在獲得比丘戒之後,不要說是重大的學處,縱使對非常輕微的學處,他也寧可捨棄自己的生命,來守護他所獲得的比丘戒,也就是因此他能夠成為大持律上座。

戊二、具有菩薩律儀(7頁)

  對於一個持戒的人而言,持守自己所獲得的戒律,就猶如同是愛護自己的眼睛一般。我們都知道,如果空氣中有很多的灰塵,這個時候我們馬上會用手遮住眼睛,這表示我們對於自己的眼睛,會格外的愛護,格外的珍惜。相同的對於我們自己所獲得的戒律,也應該以這樣的方式來看待它。第二個部分「具有菩薩律儀」。

  修習以慈悲為根本之菩提心眾多教授;這個地方有特別的強調,以慈悲為根本之菩提心,所以這句話非常清楚的闡釋出來,要想生起菩提心,必須要以慈悲作為根本;沒有菩提心是不需要以悲心作為根本就能夠生起的,所以這個地方特別強調了「修習以慈悲為根本之菩提心眾多教授」。就如同之前所提到的,尊者在小時候,他的內心就能夠任運的生起菩提心,所以他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夠像他一樣,能夠對佛法生起信心,也希望他生生世世都能夠值遇三寶。所以從它的詩詞當中,就可以知道,其實尊者他能夠生起任運而起的菩提心。但是尊者並不以此為滿足,所以之後他特別花了十幾年的時間,來依止金洲大師,在金洲大師的面前學習菩提心的教授。

  在正文提到了,特依金洲大師,長久修習由至尊慈氏及妙音傳授無著與寂天之最勝教授。依止了金洲大師之後,尊者所學的菩提心教授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由慈氏,也就是彌勒菩薩傳給無著菩薩的教授。彌勒菩薩傳給無著菩薩的傳承,我們稱之為是廣行派的傳承,而廣行派的傳承當中,宣說菩提心的教授,就是我們所熟知的七因果教授。而第二種教授是由妙音,也就是文殊菩薩傳給寂天菩薩的教授,而文殊傳給寂天的傳承,我們稱之為是加持派的傳承,而這當中宣說菩提心的教授,稱之為是自他相換的教授。因此尊者他依止了金洲大師,花了十幾年的時間,學習七因果教授以及自他相換的這兩種教授,是故內心發起愛他勝己之菩提心。所以在他的內心,能夠生起愛護他人,勝過愛護自己的菩提心,這一點非常的重要。

  平常很多的人都會念皈依發心偈,甚至在我們的心中也能夠發起「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心,但是這樣的心,它有沒有辦法稱之為是菩提心?並沒有辦法。為什麼我們心中所生起的「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心,它沒有辦法稱之為是菩提心?因為它不是以慈心、悲心作為根本的。所以沒有一種的菩提心,它是不需要依賴慈悲,就能夠任運生起。如果想要生起慈悲心,就必須要修學「如何生起慈悲」的教授,所以這些教授簡單的分為七因果的教授,以及自他相換的教授。所以對我們而言,我們的內心雖然也能夠生起「為利有情願成佛」的菩提心,但這樣的心,它並沒有辦法稱之為是真正的菩提心。

  阿底峽尊者他到西藏時,發現西藏有很多的人,都自認為自己有生起菩提心。為什麼能夠生起菩提心?因為他說:我會念皈依發心的偈頌,當我念皈依發心的偈頌時,我就能夠生起菩提心。這時候尊者就說了:西藏有很多不知道修學慈悲的菩薩,指的就是並不了知慈悲是什麼的內涵,但是卻自認為是有菩提心的,這一點也是相當重要的部分。所以在宗大師所造的論典當中,會不斷的提到「以慈悲為根本的菩提心」,這樣的名詞。

  接下來,以此願心所引行心,菩提心簡單的來分,分為願心以及行心。在生起了願心之後,更進一步的生起了行心。並且在生起「行心」之後,承許修學廣大菩薩妙行,學習所有學處,以賢善行,所作皆不違越諸佛子之制限。

戊三、具有金剛乘律儀

  具有觀自身即本尊之生起次第,及金剛心圓滿次第之三摩地,故成瑜伽師中尊主;特於誓言如理守護,不越制限。這個部分最主要提到的是,生起次第以及圓滿次第這兩個部分。並且在觀修密法時,他也對之前所獲得的戒律,如理的守護,不越制限。

接下來是提到了「如理守護」。三種律儀戒律學處,非僅勇受,如其所受隨行防護,不越制限;這個地方有提到三種律儀,也就是之前所介紹的:別解脫律儀、菩薩律儀以及金剛乘律儀。對於這三種的律儀,以及種種的學處,對於尊者而言「非僅勇受」,這句話非常的重要。也就是尊者在面對他所獲得的這三種戒律,以及種種的學處時,並不是只是勇敢的想要去接受這三種的戒律,而不好好的去持守。對我們來說,剛好是顛倒過來,在受戒的時候,每一個人都非常的勇敢,不管是別解脫戒,或者是菩薩戒,或者是密乘的戒律,在受戒的時候,每一個人都非常的勇敢,都希望能夠好好的持守。但是當他在受戒回去之後,當他發現原來這些戒,我一條都沒有辦法持守,並且久而久之,就忘了這件事情。所以我們一般的人,只是想要勇敢的來承受這些戒律,但是我們並不知道該如何的來守戒,但是尊者剛好是相反的,所以提到了「非僅勇受」。「如其所受隨行防護」就如同他所獲得的這些律儀,他獲得什麼樣的律儀,就希望能小心的去防護它「不越制限」。若有少許違犯,如果不小心,或者因為短時間的放逸,而違犯了之前所受的律儀的話,亦速速以各各還淨儀軌令其清淨。這個時候他會想辦法懺悔,將他所造的惡業,在短時間之內完全的懺悔掉。這是很重要的功德,但是對於一般的人而言,會覺得擁有神通這是比較好的功德,至於持戒,甚至犯戒之後應該要懺悔而言,對於我們來講不會認為這是一種功德,但對於尊者而言,他會認為這是眾多的功德當中最主要的一種功德。這個從過去的公案,我們就可以知道,尊者是如何的來看待他所獲得的戒律。

有一次他跟一群人出門在外,在一個非常危險的路段,他突然叫身邊的人停止下來,不要再繼續的前進。這個時候他跟身邊的人說,我因為剛剛不小心犯了一個非常微小的戒,所以希望馬上的懺悔。但是周邊的人都覺得很納悶,明明現在的這個路段是非常危險的,為什麼不等過了這段路之後,再回到自己的住處,好好、慢慢的去懺悔?為什麼要在危險的路段馬上懺悔,這時候很多人是很納悶的,甚至有人提出了這樣的疑惑。尊者聽到時,他就說:我怎麼知道我能不能夠回到我住的地方?如果在還沒有回去之前,我就不小心死亡的話,有一種可能,會因為這樣的惡業讓我墮入惡趣,你怎麼知道這樣的情形是不會發生的?也就是因此尊者出門在外,隨身都會帶著一個佛塔,當他發現已經違犯了所受的律儀時,就會將佛塔拿出來,並且在這個佛塔面前,誠心的作懺悔。

丁二、具足定學(8頁)

  具足定學有二:一、共者,得堪能之奢摩他心;不共者,具有極堅固之生起次第。定學當中簡單的來分,可以分為共與不共。「共」就是奢摩他,「不共」就是密法當中的生起次第。又於三年或六年中修明禁行。之前有提到羅怙羅古達上師,當尊者在依止羅怙羅若達上師之後,由於精勤的修學密法,在他的心續中生起了非常高的密法的證量。這有兩種不同的說法,有一派說,尊者花了三年的時間,修明禁行。另外一派說,尊者在當時,花了六年的時間修明禁行,所以這個地方有兩種不同的說法,所以文中提到了「又於三年或六年中修明禁行」。「明禁行」指的就是當一個密法的行者,在內心生起了非常高的密法的證量之後,在某一個時間點,必須要修學一些異於常人的這種外在行為,就比方剛剛所說的,他可能會呈現出像瘋子,或者是展現出與平常不同的面貌,而這樣的行為,我們稱之為是明禁行。

丁三、具足慧學

  具足慧學中,也分為共與不共這兩者:共者,獲得止觀雙運毗缽舍那之三摩地;不共者,獲得圓滿次第之殊勝三塺地。

乙三、得已於教所作事業(分二)

丙一、於印度所作事業

丙二、於西藏所作事業

丙一、於印度所作事業(8頁)

  於金剛座大菩提寺,「金剛座」就是我們平常所熟悉的菩提迦耶,「大菩提寺」在當地有一間寺院,曾三次以正法擊敗外道惡論,尊者曾經三次,透由辯論的方式擊敗外道。當時在印度,想要擊敗外道,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除了你跟對方辯論,能夠辯得嬴之外,在當時如果想要跟對方辯論,就必須要將自己所住的,比方說是內道,或者是外道,拿來當成是辯論輸嬴之後,所必須付出的代價。也就是如果你辯輸了,跟隨你的些弟子們,如果都是佛弟子的話,這個時候就必須要進入外道的體系,去學習外道的教法。相反的,如果外道辯輸的話,這些外道就要跟隨你,來修學佛法的內涵,所以當時要跟外道辯論並不是容易的事。在辯論的時,要迎請當時許多的成就者、智者,甚至國王、大臣來到現場,在他們的面前,看到底是內道的這個人比較厲害,還是外道的這個人他的教法比較精通。所以這個時候,尊者曾經多次,透由辯論的方式來擊敗外道,住持佛教。

  並於自部上、下聖教,「自部」就是以內道而言,有分為上跟下,所謂的「上」就是指的四部宗義的唯識以及中觀,「下」指的就是經部以及有部。對於四部宗義的內涵,所有未達、邪解、疑惑之諸惡垢,亦善遣除,弘揚聖教。所以對於不了解四部宗義的內涵,或者對於四部宗義的內涵生起邪解,或者有疑惑的這些部分,尊者都能夠完全的將它去除,來弘揚聖教。故一切部,不分宗派,皆視其為頂嚴。以尊者的見而言,他本身的「見」是中觀的正見,而以持戒的「部」而言,他是根本四部當中的大眾部。所以不管是以見的角度,或者是以持戒的角度,由於他都精通各宗各派的內涵,所以不管是任何的派別,任何的一部,他們都願意視尊者為他們的頂嚴,也就是他們最終皈依的對象。所以最後有提到,「故一切部,不分宗派,皆視其為頂嚴」。

丙二、於西藏所作事業(9頁)

  這個科判當中第一段,它最主要介紹的內涵,是消除對佛法所生的邪分別,速勵心悔。

天師叔姪發大精進,依次派遣譯師精進獅子及納措戒勝二人,數數前往印度迎請;菩提光時,請至阿里上區,祈請治理佛陀聖教。依此因緣,遂造《菩提道炬論》等,總攝一切顯、密要義,彙集而成修持次第,而興聖教。一開始提到的是天師叔姪,「叔」指的就是智光王,「姪」指的就是菩提光。雖然在智光王的時代,就一而再的想要請阿底峽尊者到西藏來弘揚佛法,但是並沒有成功,直到菩提光王的時候,才順利的迎請尊者來到西藏。當時雖然派遣很多的人,多次去印度迎請,但絕大部分都沒有成功,最後是派遣了譯師精進獅子以及納措戒勝這兩位譯師,最後才成功的迎請尊者來到了西藏。所以在「菩提光時,請至阿里上區,祈請治理佛陀聖教」。藉由這樣的因緣,所以尊者造了《菩提道炬論》,而這本論它總攝一切顯密最主要的內涵,並且將它轉變成是一般人,能夠修持的道次第,以這樣的方式來弘揚聖教。

  過去西藏在君三尊的時代,透由靜命論師以及蓮華生大師,西藏當時的佛教相當的興盛。但是之後由於中國的和尚,以及印度許多不懂佛法教義的這些人來到了西藏,而將一些錯誤的見解,灌疏給當地人之後,所以當時西藏有很多的人,他們認為顯密這兩種教法,不僅沒有辦法互相配合,而且他們就猶如同是冷水跟熱水般,是彼此互相排斥的。所以當時有很多的邪知,就是在那個時代產生的,所以尊者來到了西藏之後,陸續的將這樣的錯誤觀念扭轉過來,而弘揚了佛陀的聖教。

  此復住於阿里三年、聶塘九年、前藏後藏餘處五年之中,為諸具善緣者,無餘開示顯密教典、教授。聖教規模諸已沒者,重新建立;諸略存者,令其增廣;諸為邪垢穢所染污者,皆善淨除,令聖教寶遠離垢穢。這個部分最主要提到的是,尊者在西藏的這個時間點,由什麼樣的方式,將西藏的佛教,重新的治理過之後,而讓它興盛?其實尊者會來到西藏,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因為種敦巴尊者。我們都知道種敦巴尊者,他是觀世音菩薩的示現,由於尊者跟觀世音菩薩之間有深厚的業緣,所以這也是他來到西藏的其中一個原因。

  並且他還未來到西藏之前,他都會請示度母,而請求他的加持以及授記。這個時候他就問度母說:如果我到西藏,對於當地的佛教,能不能夠呈現出利益,能不能夠幫助當地的人?那個時候度母就授記他說:如果尊者你到了西藏,對於西藏的佛法而言,會有絕對的幫助,但你的壽命會減少二十年。如果你留在印度,能夠對佛法所作的貢獻,是有限的,但是你的壽命會比較長。這個時候尊者想了一想,能夠多活二十年,如果沒有辦法利益到眾生,沒有辦法利益到聖教,其實它所能夠呈現出來的功效,也是有限的,所以他就毅然絕然的到了西藏,縱使少了二十年的生命,他也願意為西藏、為佛教來付出他一分的心力。所以這個時候,他就按照度母為他授記的內容,前往西藏弘揚佛陀的聖教。

  接下來第二段當中,最主要介紹的內容,是介紹造論時所需的三種圓滿因。之前提到當尊者來到西藏之後,為了治理西藏的佛教,所以造了《菩提道炬論》。而更進一步的提到了,造論時所必須要具備的三種圓滿因。正文當中提到,如是造論闡明能仁密意,復有三種圓滿之因:一、精通五種所知明處。第一個是他自己本身要精通五明。二、具有口訣。「具有口訣」是什麼意思呢?修持彼義扼要教授,從正等覺至聖士,中無間斷。也就是他所要造的論,最主要的內容,最主要的教授,必須是從導師釋迦世尊,一直傳到他的根本上師,這當中沒有任何的間斷。三、親見本尊,獲得宣說正法之開許。而這當中提到的親見本尊,最好是能夠親眼看見,如果沒有辦法親眼看見,至少也要在夢中夢到本尊開許你,能夠造這樣的一部論,所以提到了「親見本尊,獲得宣說正法之開許」。此等任具其一雖能造論,其實這三種的因,只要具備其中一者,就有造論的資格。然具三者最為圓滿,但是如果能夠同時具備這三者,是最為圓滿的。此大阿闍黎三者皆備,而對於尊者而言,這三個條件他都具備了。

  接下來這三段最主要提到的內容,就是具備了以上這三種的圓滿之因之後,尊者他是能夠圓滿的來抉擇闡釋勝者的密意,所以這當中提到了,此中,為本尊所攝受者,這個部分就是之前所提的三種圓滿的最後一點「親見本尊」。如讚云:「具德喜金剛,立三昧耶王,勇士世自在,主尊度母等,親見得許故,他能夠親見諸佛以及本尊菩薩,並且能夠得到宣說正法的開許。夢中及現前,常聽聞甚深,及廣大正法。」

  「師傳承中」這個部分最主要就是,之前三種圓滿因的第二個部分「具有口訣」。師傳承中,有「共乘」及「大乘」二種傳承;簡單的來分,它分為的共以及大乘這兩種。後者分為「波羅蜜多乘」及「密乘」二種。而「大乘」當中又分為波羅蜜多乘的顯教,以及密乘,也就是密教這兩種。波羅蜜多乘中有「見傳承」及「行傳承」二種;而「波羅蜜多乘」當中又可以分為見跟行這兩種傳承。行傳承中有從慈氏及妙音傳來二種,共三種傳承。「行傳承」當中,又有慈氏所傳下來的廣行派的傳承,以及文殊所傳下來的加行派的傳承。所以簡單的來說,「波羅蜜多乘」它可以分為見跟行這兩個部分,而「行」當中又分為廣行以及加持派,這兩種不同傳承的緣故,所以波羅蜜多乘它簡單的分,就是分為這三種的承傳。於密乘中亦有五派傳承;這當中的五派傳承分別是:一切密續之傳承,密集金剛的傳承,以及母續的傳承,以及事部、行部、瑜伽部的三派傳承,以及大威德金剛的傳承,共五種的傳承。又具宗派傳承、加持傳承、種種教授傳承等眾多傳承。直接聞法之上師,如讚云:「恒常所依師,為寂靜金洲,覺賢吉祥智,多得成就者;又特從龍樹,相繼所傳來,深廣諸教授,尊者悉具足。」共許有十二位得成就之上師,餘者尚多。所以在當時大家所熟知的阿底峽尊者的上師裡面,有十二位是獲得殊勝成就的上師,而其餘的還有許多位上師。

  精通五明處者,前已說訖。是故此阿闍黎能善抉擇勝者密意。此阿闍黎於印度、喀什米爾、鄔金、尼泊爾、西藏諸地,雖有弟子不可思數,接下來這個段落最主要介紹的是尊者,在印度以及阿里以及西藏這三個區域,有哪一些弟子?然主要者於印度有四:與阿底峽尊者智慧相等之大班智達比朵巴、法生慧、中觀獅子、地藏,或又加入友密為五;阿里則有寶賢譯師、納措譯師、天師菩提光;後藏則有噶格瓦及軌庫巴天生;洛札則有恰巴勝位及善護;康地則有大瑜伽師、袞巴瓦、智慧金剛、恰達敦巴;前藏則有庫、俄、種三。然於其中,能廣弘尊所有事業之大繼承者,則為度母親自授記之種敦巴勝生。以上略說造法者之殊勝,廣則應從廣傳了知。今天的課就上到這個地方。(校稿中)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