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08/18 14:32:17
|
尊貴達賴喇嘛尊者
|
| | |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道炬論釋(第6講)2012年
達賴喇嘛尊者
(六)2012年10月3日 下午
思惟苦諦的過患,如同《廣論》裡面有說到了八苦、六苦和三苦等。「八苦」,最主要是針對人道的這種痛苦而說的。因為講人道的痛苦,所以是我們直接可以去體會的、或者直接去經歷的,因此對我們來講比較強而有力。也就是說只要是業和煩惱之力,讓我們投生的話,我們這一生是隨著業和煩惱而來的,只要隨著業和煩惱一旦被生下的話,那就慘了!從那一剎那開始就是要痛苦了,所以從結生開始,就會有一連串的不吉祥、或者是不順利的、甚至災難發生。所以從生下的那一天起,已經注定是痛苦了,所以叫生老病死等種種的痛苦。
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有許多種種愛恨的痛苦,想要的東西得不到、不想要的東西偏偏得到等等這些種種的痛苦,最後就死亡了。如果這種永無止境的生死輪轉,沒有辦法去解決的話,那就算了!但是有辦法去解決的話,是不是要積極一點呢?很累!這種永無止境的生死病死的流轉,如果真的有辦法去解決的話,我們是不是要積極一點,趕快把它解決呢?如同之前所說的,這種因果緣起來講的話,在外在無形色的、或者無感受的這些物質來講,他們有因果的作用在。所以在《入行論》裡面有說到,像是花朵,有花朵的顏色、有它的味道、有它的形狀,為什麼會產生這些種種不同的物質特徵呢?因為它之前的因,導致了之後這些種種不同的。
所以一開始的時候並沒有講「業」,之後說了一句話,「痛苦和快樂皆由業所生」。所以從這一句話我們可以知道,痛苦和快樂等,這種屬於感受的、性質的一種果,都是由業所產生,由業而去產生了這種所謂的快樂、或者是痛苦。當然我們在講外在的這些物質,就是有形色的這些物質,跟我們心續無關的這些外在的物體來講的話,它是由因果而生,但是不一定是由業而生。當然有一種情況,像增上果,由增上緣所產生的這些物質等,這是另外一回事,但是至於它是怎麼產生的話,這個有一點複雜了,怎麼說呢?
因為無論是外在的物質來講,它也是由五大和合而成。外在的五大,它是屬於一種比較粗分的、粗糙的五大的性質。可是當這個瑜伽者,他有辦法控制自己的內心,心氣和一,所以它有辦法控制這個細微的心的時候,等於他控制了細微的氣;控制細微氣的時候,等於控制了體內的五大,這個五大是非常細微的五大;透過體內細微五大的操控,再去影響外在的五大。因此而說到了,一種由增上緣而產生的外在物質,以這種角度去作解釋,這個有一點難理解,我在想應該是這麼一回事,但是我們還是得去多多思考,它的一個連結、它一個關聯是什麼?因為我們說到了,外在的形色物體,也是業的增上果,由業的增上緣所產生的,它是怎麼產生呢?不是嘴巴講講而已,它必須要有一個連結在,這個連結是怎麼樣的連法?
所以在眾多的因果法裡面,有一類的因果法是跟意樂無關的,這一類就是單純的因果法而已;但是有一類的因果法是跟意樂有關,這個我們稱為叫做業果,而不是單純的因果而已,這個叫業果。「業」可以分身、語、意的動作,所以叫做身語意的三業。由此而產生了快樂和痛苦的感受,最主要是由意樂而去產生的。雖然我們在講身、語業的時候,它並非是意業,但是身語的業、身語的動作,最主要是來自於意樂、動機而產生的,所以才說到了思業和思已業等等。
因此在《入行論》裡面所說的,快樂和痛苦的感受,皆由業所生,從此我們可以知道說,這種無止境的生死輪轉,假設有方法可以讓我們從此脫離的話,那我們真的應該要積極一點。怎麼樣去積極的脫離永無止境的輪轉呢?因為這些永無止境的輪轉,是來自於業和煩惱,是隨煩惱轉,所以只要煩惱斷除的話,我們將不會有這種永無止境的生老病死。所以在《廣論》裡面不只說了八苦、其實六苦也是一樣的。從我們的自身來體會這些種種痛苦的話,我們可以真正的感覺到,輪迴裡面再美好的一切,最終也是衰敗的,它沒有一個是真正美好的。
通常有句俗語是說:「痛苦可以幫助我們的快樂」,類似這樣一句話,有這樣一句俗語。我們是不是可以換句話說,其實有時候「快樂也幫助我們痛苦了」,以此類推就是這樣子。這句話確實是如此,因為你看,有一些人很有經驗、或者失敗過很多次的人,因為他很有經驗、他失敗過很多次了,所以一點點小挫折,對他來講不會有任何的影響;但是從來沒有遭遇挫折的人,今天一點點的小挫折,他就會崩潰掉了,所以輪迴的快樂和痛苦的界限,也很難去定斷。所以仔細的去想的話,輪迴一切的享受、安樂,也並不會完全是真正的快樂,它最終還是有一種苦的性質在。
所以如同洛桑謙堅曾經有說到了:「眾生本欲離苦苦,外道也欲壞苦離,業與煩惱所生蘊,此乃佛家所釋意。」也就是苦苦是畜生道想要去遠離的一種痛苦,所以這個並不是我們佛家所要解釋的最主要痛苦;「壞苦」是外道他們也知道要去離開的一種痛苦,所以這也不是佛家釋意的一種痛苦;佛家要詮釋的痛苦是什麼呢?那是行苦,也就是被業、還有煩惱所轉的,無自主的這種永無止境的輪轉,這個就是行苦。“
看《廣論》的科判,首先先講「思惟苦諦生死過患」,以及「思惟集諦流轉次第」。在「思惟集諦流轉次第」的時候,說到了三者:「煩惱發生之理」、「彼集業之理」、「生沒及結生之理」。在「煩惱發生之理」的時候,又說到了「正明煩惱」、「如何生起之次第」、「煩惱之因」、以及「煩惱過患」,首先先講「正明煩惱」。「正明煩惱」的意思,就是說要很清楚的去了解煩惱。煩惱的性質是什麼呢?也就是說無論任何種識、任何種心,當我們擁有這種心、或擁有這種識、或擁有這種心態的時候,我們的內心瞬間就沒有辦法平息了,這種的心、或者這種的意識、或者這種識,我們就把它取名叫做煩惱。只要有任何一法,當內心產生的時候,瞬間造成內心的不安寧,這一法就叫做煩惱。以藏文來講的話,煩惱之所以取名為煩惱,是因為當一個人很疲倦的時候,我們會問說:你煩惱了嗎?是這個意思。所以煩惱,意謂著不快樂、或者是痛苦的意思。梵文的話,煩惱的文義我們就不是很清楚了,但是有時候,從梵文去取得煩惱真正的文義的話,它的詮釋可能會更不一樣了。
總言之,「煩惱使」者,我們稱為叫做五種的見煩惱和五種的非見煩惱。「見」與「非見」的差別是在哪裡呢?「見煩惱」是說,緣境之後它會產生一種果斷、或者是它會產生「就是如此」的一種決定,就是有判別的作用而產生一種決定,這個是屬於見煩惱的作用。「非見煩惱」,就不會因由判別而產生某種的決定了,它只是一種情緒了,也就是說有一點類似理性的那種感覺,理性的話是屬於見煩惱。當然這個理性,有可能是好的理性、壞的理性,但是屬於壞的那一種,有一點偏理的部分;偏情緒,自然那種情緒而產生的,是屬於非見煩惱的部分。所以像「非見煩惱」來講的話,就像是貪瞋癡慢疑。「貪、瞋」是由情緒所產生,這裡的「疑」並不是一般的懷疑而已,這裡的疑應該要指「煩惱疑」,我們要多加個「煩惱」這兩個字。
光是疑惑的「疑」不一定是壞的,就像我們之前不是說,要學習之前要有疑惑嗎?有了這樣的疑惑才去學習。而且在講到見道所斷的時候,在經典上是很確切的用「煩惱疑」三個字。所以在此雖然並沒有講「煩惱疑」三個字,只講「疑」字而已,但實際上它所要表達的應該是「煩惱疑」,而不是單純的「疑」而已。如果單純的「疑」就是煩惱的話,那會有一個麻煩,就像阿羅漢他們也會有懷疑的時候,但是他們沒有煩惱,所以我們多加一個「煩惱疑」,我覺得這是必要的。應該是這麼說吧!沒有到一切遍智之前,這個懷疑應該都是會存在的。“
五種的見煩惱,像是薩迦耶見、邊見、邪見、禁取見、戒取見這五者,這是屬於見煩惱五者。至於更詳細的,像是什麼是輪迴的根本?在這個解說上,各各宗派的宗義論師的解釋也不一樣,有一些的宗義論師認為,「人我執」才是煩惱最主要的根本、或者是輪迴的根本,也有這麼說。但是龍樹菩薩所著作的《七十空性論》裡面有說到了:「諸法因緣生,分別為真實,佛說即無明,發生十二支。」曾經有說到這麼一句話。也就是說「諸法因緣生,分別為真實」,一切由因緣所生的諸法,把它執取為是真實有了,「佛說即無明」,佛說這個叫做無明,所以在此的無明,並不是說「人我執」而已、或者單純的不了解而已,而是對事物的顛倒的了解,「發生十二支」,所以由此而引發了十二支緣起,由此引發了輪轉,而引發了薩迦耶見的。
所以要如何去除這十二支,要如何去除這無明呢?這時候我們可以搭配著提婆菩薩的《四百論》裡面有說到了:「如身中身根,癡遍一切住,故一切煩惱,由癡斷隨斷。」只要把煩惱的最主要根本,這個愚癡斷除掉的話,所有的煩惱都會跟著一併的斷除。在此的煩惱,所謂的癡、或者無明,並不是單純的不知道而已,更確切的說,煩惱的根本、輪迴根本的那個癡、無明,是對事實的顛倒了解。對事實的顛倒了解,要去去除的話,唯一的途徑,就是跟這種顛倒的執著,去跟它產生一個像是負負得正般的,再找出一個跟它所執顛倒的另外一個正量,才有辦法對治它。如同《釋量論》裡面有說到了,煩惱要如何對治呢?就跟它找一個所執正相違的法、所執正相違的量,才有辦法對治煩惱,同樣的道理。所以《四百論》裡面說到「由癡斷隨斷」。於是就問到說「癡」如何斷呢?於是《四百論》接著就說到了,「若見緣起理,愚癡則不生」,如果看到了緣起的內涵的話,就會了解到諸法皆無有自性;當我們了解到,因由緣起無有自性的時候,之前對有自性的顛倒執著,將會澈底的斷除。所以《四百論》又接著說,「故此一切力,唯應說彼語」,因此佛所說的一切,都是為此努力而說的。
我們要知道輪迴的根本,就是這種自性執著的愚癡、自性執著的無明而產生的,於是陸陸續續的產生所謂的見煩惱、或者是非見煩惱等。當我們產生非見煩惱的貪心的時候,看到境是悅意的、境是可愛的,而產生貪心了。如果境本身是真的那麼可愛的話,每一個人去看的時候,都應該那麼可愛才對,但是不一定。而且有一個情況就是說,「我覺得可愛」才產生貪,所以光是「可愛」本身不一定,最主要是「我覺得可愛」才會產生貪,所以與我無關的情況下,不會產生那種貪心的,所以貪心是「我覺得可愛」才會產生貪的。我們可以發現到一點,很多貪瞋的煩惱情緒,都是因為「我覺得如何」而產生的,所以跟「我」是有密切關係的、是不可分離的。
其實從我們自己的經驗也可以知道,如果您的鄰居,哪一位鄰居他平常一直在講我、我怎麼樣、我怎麼樣的話,他那個我的聲音特別大的話,這個人很容易脾氣就暴躁了,應該是這樣子;這個人如果平常嘴上少掛這個「我」字的話,通常你可以隨便跟他開玩笑,他也不會生氣的,這個從鄰居身上去觀察就可以知道了。總言之,某一部分的程度上,貪瞋力量的大與小,與自己的我執強與弱是有關的。從此我們可以知道,由補特伽羅獨立實體有的我執,而產生某種程度的貪瞋,這部分的貪瞋我們稱為叫做「粗分的貪瞋」。雖然沒有補特伽羅獨立之實體有的我執了,但是仍然卻有一種,我應該就像我們看到般的存在的這種我執,由此就會產生更細微的這種我執了。換句話說,細微的我執未斷之前,細微的煩惱永遠存在了;但是細微的我執斷除的話,粗分的我執所產生的煩惱,是不可能產生的;粗分的我執斷了,粗分的煩惱不會產生,可是細微的煩惱還是會產生。因為粗分的我執斷的時候,不代表細微的我執跟著斷了,所以光斷粗分的我執,並不會減少細微的煩惱,因為細微的我執還仍然存在的緣故。所以我們要這樣反覆的去思惟觀察,好好的去了解什麼叫做煩惱,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我們要學習的題目。
「煩惱」真的是很煩惱,它不只會讓自己煩惱以外,它也會讓他人煩惱;煩惱不只會讓今世煩惱以外,煩惱也會讓我們的後世煩惱,煩惱最終讓我們永無止境的一直在輪迴、一直在煩惱當中,所以煩惱真的是很煩惱,所以煩惱是我們真正的仇敵。如果我們要消滅這個敵人的話,我們是不是先要了解敵軍的軍情,徹底的了解;如果不徹底了解的話,要去對治的時候,我們的對治力也就差不多而已。所以我們必須要很透澈的,去知道這個煩惱的行相是什麼?它到底是怎麼運作的?
在《俱舍論》裡面也有說到了,輪迴的根本有六煩惱、十種煩惱等等。但是在此我所說的五種見煩惱和五種的非見煩惱,是搭配著《阿毗達磨》共同的解釋來作解說的。像是具有所執境、或者具有所漏境的這種煩惱,通常它並不是與實執相應的,是以實執為因而產生的;但是還有一種很細微的煩惱,那就是跟實執相應的煩惱了。舉例來說吧!認為有自性、有自相的這種真實執著,相應的這個煩惱,就以自續派以下的論師的角度去看的話,不認為與自性執著相應的煩惱叫做煩惱,他認為這是正確的,因為自續派以下的論師,在名言上承許有自性、有自相的,因為在名言上承許有自性、有自相的緣故,所以與自性認知相應的不叫做煩惱;但是在名言上沒有自性、自相的這一派來看的話,這個就是最細微的煩惱了。總言之,必須要把最細微的煩惱斷除,才有辦法真正徹底的斷除煩惱。所以要了解煩惱、或者是煩惱怎麼運作,不是那麼簡單的,這個必須要靠我們好好的去學習。“
有時候我們還可以刻意的讓自己生起煩惱,讓我們去觀察煩惱還沒有生起之前,到底我們對境的態度是什麼?我們是怎麼看到境的?境的看法是什麼?煩惱正在生起的時候,它是怎麼看境的?這個跟還沒有生起煩惱之前,對境的看法是不是一樣?或對境的執取法是不是一樣?去作一個比對、比較。有時候我們可以刻意的,為了了解到煩惱的行相,這時候讓我們的內心保持一種觀察,像監視器一般的,把這個不同的過程給它記錄下來。這樣去研究煩惱,我覺得也是很有幫助的。
像我執來講的話,補特伽羅獨立之實體有的我執,通常可以分兩者:一個就是我、還有蘊體是「同性」的這種補特伽羅獨立之實體有的我執,這個是屬於俱生執;如果我和蘊體是屬於「異性」的補特伽羅獨立之實體有的我執,這是屬於俱生執。總言之,由這個補特伽羅獨立之實體空的這種認知,也就是粗分的人無我的認知,絕對會有效的消滅補特伽羅獨立之實體有所產生的我執、所產生的這個煩惱,因為這些的煩惱,是來自於補特伽羅獨立之實體有的我執而產生的,所以了解了補特伽羅獨立之實體空的話,對於這種我執所產生的煩惱的消滅是絕對有幫助的。
但是我們如同之前所說的,很多的煩惱雖然是跟「我」有關,但是還有更細微的煩惱,跟「我」有關的煩惱通常是比較粗糙的,比較容易知道的、比較容易去體會到、或者認出的;但是更細一層的,就是我所享受的,或者我所、在外境上的,並非是我、但是是我所的這種境上,而產生煩惱、而產生執取的這種執著,還是仍然存在的。所以這時候,我們就要去了解法無我了,不只是「人」上去斷除了這種執著以外,要從非人的「法」上來斷除這種的執著,所以在此說到了法無我。以「法無我」的這種見解來講的話,持法無我的這個見解的宗義論師,就是唯識派的宗義論師、以及中觀派的宗義論師了。
色聲香味觸等這些的外境,我們會覺得從外呈現的讓我們看到,好像真的是外境存在;但是唯識派的宗義論師認為,這一切的色聲香味觸,並非是外境存在的,因為這是意識之前的種子習氣成熟了,讓我們去看到的,由這種意識的習氣種子成熟之後而形成的,所以唯有意識所見的情況下才有的,並非是外境所有的。當我們了解到這一點,從法上了解到,喔!這並非是外境的,這只是一種習氣所現讓我們看到的一個法而已的時候,對法的執著能夠大大的減少。可是很遺憾的一點是什麼呢?他居然說到了「識」本身是真實的。一旦說到「識」是真實的話,對於緣取識的這個執著,又殘留下來了,這部分的執著沒有辦法斷除。
所以中觀論師說到了,無論是內法、外法、一切的法都無有真實,一併的都不應該有任何的執著。麻煩的是說,在立宗的時候,如果認為有一法,它可以用手指頭指出來的話,只要有這種感覺,就是這一法仔細去尋找之後,它應該要被找出來,一旦有這個概念的話,是不是代表說,我們在這個境上還仍然有那麼一點點的執著在?有那個執著的話,又會產生了煩惱。所以這個也要被破除的,因為只要有那麼一點點的執著,認為這個好像手指可以指出來的,那一點點的概念的話,這個就是產生執著、於是又會產生煩惱。所以龍樹菩薩在《七十空性論》裡面說到了,只要有所緣的一個執取的話,煩惱為何不產生?煩惱一定生的。
透過這樣的思惟,我們去學習佛陀最究竟的意趣,當然就是由龍樹菩薩來作解釋了。龍樹菩薩的究竟意趣,之後由佛護論師、還有月稱論師,他們一共的說到了一個觀點,那就是一切的存在,都是唯名安立而有、唯識安立而有的情況下才有的。它的有法,只是唯名安立的情況下而有的而已,從它的境上沒有絲毫的存在,沒有它自己的力量讓它存在的。所以這樣的話,變成沒有任何的一個境,可以讓我們執著了;沒有任何的境,可以讓我們執取了。這個並不是馬上能夠了解的,這個需要時間的。也就是斷除了一切的所遮之後,所剩下的是什麼呢?它厲害的作用,就是一種唯名的程度,就是有一點類似虛擬的那個感覺,抽象化的一種存在而已,也就是唯名安立而有,就是僅此的有法而已,除此以外沒有其他的有法了。但是這又不是代表它沒有,它是有的,所以這是相當複雜的內容,很難去理解的;但是還是得咬緊牙關的去理解它,必須要堅持的去理解它。因為當你們真正對空性有那麼一點點領悟的話,你們真的會覺得,空性、或者是空正見,您就是我們上師、您就是我的皈依處,真的會打從心裡面的感激空性、皈依空性的。
菩提心雖然非常的殊勝,真的是無價之寶,非常的殊勝,可是如同《釋量論》裡面所說的,菩提心跟真實執著,它的所執並不正相違,所以菩提心和悲心,它沒有辦法直接的對治煩惱,確實是如此。能夠直接對治煩惱的根本,就只有空正見而已,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方法了。所以當我們對空性,哪怕有那麼一點點的領悟的話,對煩惱其實會產生動搖的,那時候我們真的會覺得,原來我的怙主、救護我的人就是空正見了。只要聞到空正見那麼一點點的味道的話,我們會覺得,佛陀所說的一切教義,它的根道果三者,能夠如此的搭配,那麼的諧調,完全沒有任何的矛盾點在,我們會真的非常隨喜佛陀的教義。在沒有聞到空正見的味道之前,我們可能會相信,但是有很多細節的部分會有一點糢糊,我們沒有辦法產生定解、沒有辦法去了解它之前的諧調性。總言之,以我個人來講的話,我從小在西藏的時候,我確實咬緊牙關的學習,想要讓自己認知空性,來到印度之後也一直在努力當中,至少我現在聞到空正見那麼一點點味道了。“
總之,要澈底的了解到我們真正的仇敵──煩惱的話,就只有了解空性,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方法了。了解了空性,對空性的認識越多、了解的越多、越通達的話,我們就能夠越看得清真正的仇敵,誰在傷害我們,因此中觀的這些大論典的認知,是相當、相當重要的。以上大概都講完了,「正明煩惱」、「如何生起之次第」、「煩惱之因」、以及「煩惱過患」等,接下來講到「死緣」、「死心」等等的內涵,這部分我們就暫時不談了。
為了能夠從生死的輪轉當中獲得解脫、獲得脫離,如同剛剛所說的,只有透過了解空性的見解,才能夠正對治輪迴的根本──煩惱。因為輪迴的根本──無明,它是顛倒執取認為有自性的,所以你只有透過無自性的認知,(剛好有自性和無自性在所執境上面是正相違的),只有透過這種跟它所執境正相違的對治力,才有辦法消滅另一者的關係,所以除了空正見以外,沒有其他的方法來對治煩惱的根本了。光是對空性會意的話,有幫助消滅這個煩惱的根本嗎?是有幫助,但沒有辦法消滅煩惱的根本,光是會意空性沒有辦法;光是以比量證悟了空性了,也沒有辦法消滅煩惱的根本,當然煩惱的根本無明是絕對會減少,但是沒有辦法澈底的斷除;如果要連根拔除的話,就必須得透過現證空性的空正現量才有辦法,在這之前我們就必須要修學緣空的止觀雙運了。
如同《四百論》裡面又說到了,要了解空性的話,不要說了解了,就連對於真實執著的所執境,「諸法是否有真實?」產生懷疑的話,也需要廣大的福報資糧才有辦法的。換句話說,沒有廣大的福報資糧,對於我們內心深處的真實執著它的所執境,不會產生疑惑的,如果當我們一旦產生疑惑的話,生死的根本就已經開始動搖了。說實在的,我們從無始以來到現在真正皈依的,把內心深處放得最重要的位置,就讓給了真實執著、還有愛我執了,所以真實執著、愛我執,它們兩個勾肩搭背的來傷害我們。我們從無始以來到現在,一直想要離苦得樂,可是我們真正皈依的是誰呢?就是帶來一切痛苦的根本,就是那個愛我執。愛我執其實很自大的,「你要離苦得樂沒關係,反正你皈依的是我!」類似這樣的感覺,它非常的自大、它非常的傲慢,它覺得反正你都認為是真實了,你拿我一點辦法都沒有,真的真實執著就是這樣子。我們剛好就跟真實執著說:「我皈依你,我投靠你,我把我的一切奉獻給你」。
為了使空正見的力量能夠真正的發揮,所以必須要有足夠的定力,透過這個定力來緣空性,才有辦法使空正見的力量增長,所以這時候修學奢摩他是相當重要的。就以奢摩他的性質來講的話,這是屬於內外道共同要去學習的內容。哪怕是自己沒有獲得真正的奢摩他,就算是只有第八住心,我覺得對《廣論》道次第的觀修,會有絕對的幫助;哪怕沒有真正獲得奢摩他,就只有第八住心的話,也不可思議了,因為它專注一境的能力是非常強烈的。所以我曾經有這樣想過,當然我可以以沒有時間為藉口,說我沒有獲得奢摩他,但是還有一半的理由,可能是因為我懈怠的關係;但是如果真正獲得奢摩他的話,我覺得對於空性和菩提心方面的成就,絕對會相當的不同。雖然沒有獲得空性見和菩提心,但是我覺得如果再努力的話,我絕對可以獲得。就像是什麼呢?如果大乘資糧道是存在的話,好像就在我不遠的地方,感覺用手可以摸到的一個地方,確實有這個感覺了,努力修學的話,我覺得好像可以用手摸到的感覺。
因為為了能夠獲得奢摩他,奢摩他專注一境的襌定,最主要是要正念、還有正知,這兩者是很重要的。正念和正知,通常是不放逸的情況下才有的,所以這時候律學、或者戒學,對我們來講就很有幫助了。無論是居士戒、或者是沙彌戒、或比丘戒,這些的戒學會幫助我們平常保持一種不放逸的態度、不放逸的原則,所以會持續我們的正念、還有正知。因為自己知道自己是比丘,所以在晚上睡覺的時候,會回憶說「我是比丘」。所以從戒學會反覆的提醒自己,我什麼該作、什麼不該作,會有幫助正念和正知,所以在修學定學的時候、或者在修專注一境的奢摩他的時候,會更有力了。所以我們可以知道,下下學可以幫助上上學,比如戒定慧,戒學幫助定學,定學可以幫助慧學,因為專注一境在這上面,所以搭配著專注一境的襌定,去學習空性、空正見的話會更有幫助。
外道他們也說三學,所以不只是內道有,外道也有說三學,他們有戒定慧、婆羅門教也是有的。只是內道的三學,是跟空正見有關的、或無我見有關的情況下而說三學的。也就說為了獲得無我見而去修了戒學,為了無我見而去修了定學,以及緣空、緣無我本身的這個慧學更不用說了。因此內道的三學,我們稱為叫做勝三學,會更勝一層樓的勝,勝三學。“
5、若以自身苦,比他一切苦,欲求永盡者,彼是上士夫。
接下來是講到上士道,我們隨著煩惱所轉,因為煩惱而成為一種無自主的狀態,所以才會遭受到種種的痛苦,因此我們必須要對治煩惱,煩惱能夠澈底斷除,我們是可以獲得解脫的。當我們看到了解脫是有希望的話,才有辦法更進一步的去體會到說,一切眾生是值得被悲愍的,因為一切眾生都是跟我一樣的。最後一點,因為一切眾生,同樣的都是想要離苦得樂的,沒有一個人是想要痛苦的,大家都是想要快樂的,可是如同《入行論》所說的,我們雖然都不想要痛苦,可是卻隨著無明、隨著愚癡,把自己要的快樂當仇敵一樣,給它摧毀了、把它砸壞了。最主要是因為真實執著的關係、還有加上愛我執的關係了,真實執著和愛我執這兩者,讓我們變得非常愚癡,所以雖然想要離苦得樂,可是所獲得的成果卻是離樂得苦。在這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想要痛苦的,但是大家都在離苦得樂的這種希求和努力下,所獲得的居於是說不盡的種種痛苦。這代表什麼呢?我們一定做錯了什麼,或者在某一方面我們真的是愚癡了,做錯了、不了解。所以先從自身上去體會煩惱是可以被斷除的這個很重要,我們才有辦法從他人的身上去體會到,他人為什麼是憐愍的;也就是從自身上去體會到,煩惱是可以被斷除的話,對他人的憐愍心的增長,是有絕對幫助的。
這一點類似什麼呢?有一點類似說,我們假設都沉溺於大海中,如果這周邊沒有任何的岸可以讓我們去靠,就是茫茫大海的話,那怎麼辦?只能想說沒辦法了,我們真的走頭無路了!所以那個時候真的是沒有辦法,因為沒有任何的方法可以解脫、或者是可以解救我們了。但是如果在不遠的地方,我們看到有一個小島,可以游過去的話,這時候就不要在那邊拼命叫,不游過去了,沒有意義!在那邊嗚呼、或者是在那邊嚎叫的話,沒有任何的意義啊!所以如果我們看到一些人,他沒有任何的行動,只是在那邊抱怨、苦叫,我們會覺得很可憐。同樣的道理,如果自身已經體會到,煩惱它是由顛倒執著而產生,真實情況永遠在那裡的話,我們可以知道煩惱是可以被脫離的,從自身上很深刻的去體會煩惱是可以被脫離的時候,那這些正在煩惱的眾生們,被煩惱騙得團團轉的眾生們,他們真的很可憐。因為他們是有機會可以解脫的,根本就是有能力、有機會可以解脫的,只是他們被騙得團團轉而已,所以那時候才會產生一種強大的悲愍心。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龍樹菩薩在《菩提心釋》的時候說到了,如果產生空正見的話,對眾生毫無疑惑的是會產生貪著的。在此的貪著,跟無著菩薩所說的「愛眾諸貪行」的這個「貪」字是一樣的,就是愛心的意思,對眾生的這種憐愍的愛心是同一個意思,所以在此也說到了:「若以自身苦,比他一切苦」,所以以自身苦來認識他人的痛苦的話,才有辦法產生強烈的悲愍心。“
寂護論師在他的《中觀莊嚴論》的自釋裡面,曾經有說到這麼一段話,也就是上根者的修行,有一類的菩薩們,他們還沒有發菩提心之前,先發空正見,由空正見來知道菩提是可以成辦的,於是再發菩提心;但是有另外一類的菩薩們,他們是先發菩提心,後來累積了福報資糧、行六度萬行之後,再發空正見,所以說到這兩種類型的菩薩。第一種類型是屬於上根者、或是善根者的菩薩;第二種類型是屬於下根者、或鈍根者的菩薩。
就像我們之前所說的「依共教承」的角度來講的話,佛世尊在傳授的時候,特別所要度化的對象都是上根者,所以以依共教承的教導方式而言,我們要依循這種上根者的教導方式,這才會符合依共教承的教導方式。當然有個別的眾生就不一定那麼聰明了,哪怕他再怎麼努力,我們也無能為力的話,這時候我們就採取「依別眾生」的方式了;但是如果是以依共教承的方式來講的話,是以上根者的這種傳授方式。
以我們人來講的話,我並不是說我了解空性,並不是這個意思,但是一開始的時候,我對空性比起對菩提心是更有興趣的。在一開始的時候,我對空性很有興趣,可是會覺得菩提心跟我好遙遠,我覺得它很好、我很喜歡它,可是好遙遠的感覺。但是從三十歲之後,反覆的閱讀《入行論》、反覆的思惟菩提心的內涵,慢慢、慢慢的覺得菩提心再也不那麼遙遠了,跟我越來越接近了,甚至會覺得,如果我認真努力的去觀修菩提心的話,我這一世應該可以生起,會有這種強烈的感受。
總言之,空正見真的很重要、很重要,因為有了空正見,我們才有辦法讓一切合理化,感覺是這樣子的。因為有了二諦,所以必須要有四聖諦;有了四諦,我們才知道法寶是存在的;因為法寶是存在的,所以才有僧寶、佛寶,所以才有三寶,才有辦法產生真正的、很強烈的皈依心態。所以我甚至可以這麼去推斷說,還沒有生起皈依之前,對空性領悟、或者對空性有所會意的人,應該是有可能的。換句話說,還沒有成為正式佛教徒之前,因為他的聰明善根,當然通達空性不敢說,但是會意空性、或者是領悟空性,應該更確切說會意空性的這個可能性是絕對有的、或者是非常的歡喜空性。透過這種的歡喜心,再來看,原來釋迦牟尼佛自在的宣說緣起見解、自在的宣說空性的道理,衪真的是不可思議,於是再來皈依導師。“
之前我們講到緣起,依由因緣而產生、而生起,這個因緣而生起的話,通常直接的解讀就是「因果緣起」了,因為果從因生,果依賴著因而生,這個叫因果緣起;可是還有另外一種緣起是,因本身也依賴著果而安立的,今天因之所以稱為因,是因為它之後有一個果,所以才叫做因。因之所以能夠稱為因,並不是因為它之前從因而生,如果只是因為它從因而生的角度來講的話,這個因叫做果才對。但是我們現在要換個角度講說,這個因之所以能夠稱為因,是因為它依賴著將來會產生的果,而來說因的。所以果依賴著因生叫因果緣起,可是因依賴著果而產生、而安立的話,這個叫取有的緣起了,更深一層的緣起了。因為是取有的,所以沒有一個自力而存在的、或者是說沒有一個自性而存在的,一切都是唯名取有的情況下才有辦法產生了。所以我有一些認識的朋友,他們並不是佛教徒,但是他們對緣起的見解非常的歡喜,他們很有興趣。所以從此我們也可以推類說,應該還沒有生起皈依之前,對空性有所領悟的人,這種的可能性是有的。“
6、為諸殊勝行,求大菩提者,當說諸師長,所示正方便。
在第六句裡面的第一段話「為諸勝有情」,藏文有另外一個版本是「為諸殊勝行」,不是「勝有情」而是「殊勝行」。「殊勝行」是什麼呢?就是「菩提心」,就是求大菩提者,它是這樣解讀的,所以有兩個不同的版本。「菩提心」,確實是所有眾多的善心裡面,無人能及、不可思議的善心,相當的殊勝。阿底峽尊者曾經有說到:「如同像日月般的菩提心,哪怕需要花我們上千劫的時間,一劫復一劫的去修學,也是值得的」,確實是這樣。菩提心的功德,可以算是數也數不清、說也說不完。
以暫時的利益來講的話,我們說到了十惡業,像是殺生、偷盜、邪行、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最主要是因為對於他人的忽略,所以才會想要去損惱他人、損害他人,才會做出殺生、偷盜、邪行、兩舌、惡口、綺語的這些種種的惡行。但是有了菩提心,你想的滿腦子都是他人的利益,你愛的就是他人而已,你怎麼可能會有機會,或者有時間、空間讓你想要去殺生、偷盜,這是不可能的。而且防止十惡業的意樂,像是怕自己會墮落三惡道,因為怕自己墮落三惡道了,所以我要防護十惡業的這種心態,的這種十善道的修持;比起菩提心因為愛他人了,所以不應該殺生、偷盜、邪行,而防護十惡業、修十善道的這種心態,在心態上比起來差太多了。所以由此所修的十善道,力量也是不可思議的,那是差太多了。
以暫時的利益來講的話,我們內心裡面會產生這種慢心、競爭比較之心、嫉妒心種種的這種心態,所以我們在快樂的時候就產生慢心、貪心,我們在不快樂的時候就嫉妒心、競爭比較之心等等的,反正很容易隨著情緒而產生種種的煩惱。可是當我們有了菩提心的話,心裡面哪裡有空間可以讓我們去嫉妒別人的功德?不可能!我們希望別人好都求之不得,怎麼可能會嫉妒別人?甚至還競爭比較呢?這是不可能的。如果我們想說一切眾生都有如來藏,都是一樣具有如來藏的眾生,我們為什麼要去競爭比較呢?沒有道理。也不需要更多的憂慮、或者是疑惑、或者是好像期待某個人對我做些什麼?這方面的顧慮都可以完全依由菩提心而化解了。
而且現在科學家他們透過觀察,他們真的去作實驗了,也就是讓某些人刻意的去受訓,他們也沒有受過佛學教義的訓練,只是很單純跟他說,你要去關懷別人、愛他人,要他們花一個禮拜、二個禮拜、甚至三個禮拜的時間來作受訓,讓他們去冥想這種愛心。還沒有冥想之前,讓他們先量血壓、或者看他們身體的狀況,可是過了在一、兩個禮拜,或者兩、三個禮拜之後的受訓,發現到他們的血壓,無論是生理或心理各方面,都有極大的改善,這是科學家他們真的作實驗出來的一個結論。所以可見菩提心對身體也是有幫助的,對身體健康有幫助,這個就是暫時的利益。
還有另外一個暫時的利益,是什麼呢?當你完完全全愛護他人的時候,你根本不在乎自己了,所以內心深處它是蘊藏著勇氣、自信,因為你完全愛護他人了。這時候你不期許什麼、你不期待什麼、你也不會有什麼而憂慮,你的內心裡面沒有畏懼,因為你是打從心裡面,真心的去愛護他人、愛護每一個生命體。所以內心裡面充滿了自信,這個就是內心的和平,它會讓你起伏不定的心,瞬間給它安穩下來、沉澱下來,靠的就是這股的勇氣,這個就是菩提心最直接的、當下的利益了。我們在講共下士道、共中士道,最主要所追求的是什麼呢?就是增上生、還有決定勝。有了菩提心這些都是隨順成辦,不需要去刻意,但是卻能夠隨順的成辦。“
如同慈尊菩薩有說到了:「斷除諸惡業,得諸增上生,離隱生死老,禮敬菩提心。」有了菩提心所做的一切都是善業,自然而然我們就可以得到一切的善果,所以共下士道、共中士道所要追求的一切,都是靠這顆殊勝的菩提心而來成辦的。又如同《入行論》裡面也有說到了:「何需更繁敘?凡愚求自利,牟尼唯利他,且觀此二別!」凡夫就是想自己了,牟尼今天能夠受到我們的禮敬,就是因為愛護他人,現在我們到底要愛自己、還是愛他人,就讓我們自己來選擇。佛陀之所以能夠圓滿一切功德、斷除一切的過患,靠的是什麼呢?就是這一顆殊勝菩提心。
雖然空正見是非常強而有力的,去消滅煩惱、或者是煩惱障,可是空正見要能夠對治所知障,沒有菩提心是沒有辦法的,所以這個也是要靠菩提心。有了菩提心的時候,在輪迴的時候也是快樂的,哪怕是輪迴的時候我們也是活得有意義的,輪迴輪得有意義了,可以這麼說。有了菩提心之後,二資糧可以瞬間的累積,那就是因為菩提心;佛陀今天之事業能夠無止境的利益眾生,靠的也是菩提心了。又如同《入行論》所說的:「故應除疲厭,馭駕覺心駒,從樂趨勝樂;智者寧退怯?」有了菩提心之後,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快樂的,那為什麼要害怕修學菩提心呢?這是沒有道理的。
如果是智者的話,知道了菩提心的殊勝功德,就應該當下下定決心,不顧一切的、應該勇往直前的奔向菩提心的方向了,不顧一切的,就要守這顆菩提心,因為菩提心可以帶給我們無比的勇氣、還有心力。這個無比的勇氣和心力,並不是說:我今天為了沒有飯吃,所以我必須要提起勇氣來乞討食物、衣食什麼等等,並不是這個意思。這種無比的勇氣和心力,是打從心裡面的一種對他人的愛和關懷,比愛己還要來得愛護他人的這種無比的勇氣和心力了。所以有了這顆菩提心的話,你在生起菩提心的當下,你的內心就是充滿了溫暖,那更何況是將來呢?所以菩提心不只是可以滿足暫時的利益、也可以滿足究竟的利益,沒有任何的缺點,可以這麼說。菩提心是具足一切的功德,換句話說也是一切功德的來源,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說到了,「我悅意菩薩行」。
又如同《入行論》所說的,如果我們沒有辦法作自他相換的話,不要說將來會獲得一切遍智、或者是解脫了,就連在輪迴的時候都是痛苦的。如果我們對菩提心沒有真正仔細去思惟,沒有想要努力去修行的話,在輪迴的時候真的是被煩惱吃得死死的;但是如果有了菩提心的話,我們就從煩惱操控當中找到活路了。這怎麼說呢?有點類似龍樹菩薩所說的,我們現在的五蘊是隨著業和煩惱所轉的,可是如果懂得菩提心的殊勝,讓心相應於菩提心的話,身體雖然是業和煩惱所操控,可是心幾乎跟涅槃沒兩樣了,有如此無比的勇氣和自信心力,又是如此的殊勝、內心又充滿了溫暖的感覺,這個跟涅槃有什麼差別呢?所以我們說輪迴與涅槃無別,說不定可以用勝義的角度來講,但是也可以用世俗的角度來說。以世俗的角度來講的話就是菩提心了,靠的就是這一顆心。
因此《寶鬘論》裡面有說到了:「地水火風等,草藥及野樹,自身極短暫,當令能受用。」有了菩提心之後,願我像大地的草藥、野樹般,或地水火風般,讓自己所有的一切供養給眾生,讓眾生去享用吧!《入行論》裡面又說到了:「迨至盡空際,有情種種界,殊途悉涅槃,願成資生因!」願我所有的一切,迴向給一切有情眾生,這樣的話我們的這一生,從內心深處裡面我們真的會感覺到,我的這一生真是不枉此生,我真的是過得非常有意義了。哪怕是我的身體、或者是我的這一生是由煩惱而生的,或者我的身體是煩惱所生的,但是我不枉此生,我活得非常有意義了。
又如同噶當派的這些先賢大師們,他們曾經也說到了,我們必須要努力堅持這一顆心,永遠不能放棄。因為有了這顆心,一切的資糧由此成辦、一切的罪障由此消滅,所以不要小看我們的這個人身,這個人身真的不可思議。它給了我們機會,讓我們知道說,這顆心有多麼的殊勝;讓我們知道說,有多麼難得的機會,我們今天可以知道這顆心的殊勝。我們可以真的去學習這顆心,靠的是什麼呢?就是這個身體。所以透過這顆心,也可以讓我們知道為什麼暇滿是義大的原因了。所以,反覆的修學這顆心,又如同《入行論》所說的:「今生吾獲福,幸得此人身。復生佛家族,喜成如來子」滿確實是如此。如果沒有人教我們這顆心的殊勝的話,那真的我們什麼都沒有了,哪怕有了人身也沒有了!但是佛留下來的菩提心無比的教授,還有龍樹父子對於菩提心的解釋,讓我們有機緣、有善根、有殊勝難得的機緣,可以聽聞到菩提心、學習到菩提心,這個時候不修什麼時候修?現在是最好的時機了。“
又如同上下密院的這些出家人他們說:「行住坐臥都是密集金剛」,所以同樣的,今天我想對我們在場諸位說:「行住坐臥都是菩提心」。快樂的時候也菩提心,不會產生慢心;痛苦的時候產生菩提心,不會沮喪、不會讓我們失望;煩惱的時候生起菩提心,讓我們煩惱的有意義,可以這麼說。所以痛苦、快樂任何的一切,都讓我們產生菩提心,這樣的話我們的這個人身,真的就是快樂的人身。換句話說,此身快樂之門,因為菩提心而打開了,無有疑惑了。所以在此《菩提道炬論》說:「為諸殊勝行,求大菩提者,當說諸師長,所示正方便。」“
明天八點開始。早上還是繼續講這個教授,之後就給你們傳居士戒;居士五戒傳授完之後,給你們傳授願心儀軌;願心儀軌完之後,給你們傳藥師佛的開許灌頂。不要認為你們獲得這個藥師佛的開許灌頂就不會生病,因為、因為要給你們傳授藥師佛開許灌頂的上師本身腳現在正在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