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2 09:10:41
學習次第 : 進階
日期:2010/06/02 09:09:27 喇嘛網 編輯部
菩提道次第略論(二十四)116-120(2005年達賴喇嘛傳授)
116 209頁(廣論346頁)講到「止觀個別學法,分三:一、學止法,二、學觀法,三、止觀雙運法。學止法分三,一、修止資糧,二、依彼修止,三、修已成止。修止資糧分六:一、住隨順處,二、少欲,三、知足,四、離諸雜務,五、尸羅清淨,六、遠離貪欲等尋伺。
為了成辦奢摩他的緣故,所以它的資糧,如果是在無著菩薩的《聲聞地論》裡說到十三種資糧;現在是依據蓮花戒大師,說了最主要六種資糧。那六種資糧呢?第一、住隨順處,為什麼要說到住隨順處?因為以初學者來講,外在的因緣影響是最有力的;因為內在的,對法的信心,對法的堅固力量,並不是很夠的緣故,所以容易隨外境而轉。外境的影響非常強大的緣故,以初學者而言,必須依賴隨順處,能隨順成辦三摩地的地方,安靜的地方來修學三摩地,這樣比較容易成辦。當內心的堅固力量已經穩定,縱使外在最大的逆緣,也不容易會改變內心,那時候就好一點,可是現在是對初學者說的。
在此說到隨順處有五種功德,1、易得,容易獲得衣食等。2、善處,沒有猛獸等或凶惡的眾生,或怨敵來干擾。3、善地,沒有旱災或疾病的地方。4、善友,與自己見解上、行為上相同的法友。5、善相,在沒有喧嘩的地方,或夜間並沒有很大的風聲或水聲的地方。
二、少欲,三、知足,四、離諸雜務,雜務就是作生意、攀緣等等。五、尸羅清淨,自己的別解脫戒也好,菩薩戒也好,要好好的去遵守。六、遠離貪欲等尋伺,貪著五欲的貪欲,遠離這些逆緣等。以上這六者,講到成辦奢摩他的資糧,還有順緣。
210頁(廣論347頁)「依彼修止,分二:一、加行,二、正行。」先講加行的部份,「如前所說六加行法及菩提心,當久修習。」在此為什麼說菩提心呢?一般成就奢摩他不需要菩提心的;可是在此的奢摩他,是為了能夠成辦大乘的因緣,能夠成辦成佛的因緣,所以必須有菩提心攝持。所以所修的法,如果是相應於大乘之法,在菩提心攝持之下而來修學奢摩他,所修的奢摩他,才有辦法成就一切遍智的資糧和因緣,所以首先要認真的學習菩提心。菩提心成為奢摩他的加行,這是因為相應大乘法的緣故。
接下來講「正行分二:一、身以何威儀而修,二、正釋修行次第。」首先先講到身相,如果我們坐姿好,因為身體抬頭挺胸等,身體的坐姿正確,因此容易帶來體內氣流的運轉,會變得比較調柔;因為氣流的運轉適當的緣故,使得內心對安住來講會比較有幫助。所以在此說到了,應該身如同大日如來的坐姿般的,具有七法,或者八法的功德。
「足全跏趺或半跏趺」金剛跏趺坐姿,全盤也好、半盤也好,這都可以的。「眼注鼻端,不應太開太閉」不要把眼睛睜太開,也不要太閉;不要去管眼睛是開或閉,讓他自然的去看待。因為根識不是重要的,在觀修三摩地修襌的時候,最主要是由意識去修,意識去緣;意識以正知的力量去緣所緣境的時候,根識的力量慢慢會衰滅、會衰退的,所以那時候根識不要太在意。眼注鼻端,一定要看鼻端嗎?如果鼻子比較大一點,看鼻端就比較簡單;但是我們中國人很多沒有鼻子,沒有窿鼻就比較麻煩了,眼睛瞪變成鬥雞眼,眼睛越看會越難過的。
「身不可太俯太仰,應端身內含。」「肩要平衡」抬頭挺胸的意思。「頭應從鼻至臍正直而住,不可過於低昂,及偏一方。」抬頭挺胸坐的時候,在鼻尖放一條線,線剛好直接到臍的部份,這叫做鼻至臍正直而住的意思。頭要正直不要偏一方。
「齒與唇部隨其自然而住,舌抵上齒。」齒與嘴應該隨其自然而住,舌尖應該抵上齒。上齒就是門牙後面有一塊肉,舌尖應該抵上去。如此會有什麼好處呢?如果有能力修襌修久一點,口水就不會流出來,因為舌尖往上抵的緣故,這是第一個。第二個,不會粗猛的呼吸,對粗猛呼吸的減少會有幫助。
「息之出入莫令有聲粗滑,必使徐徐出入無所感覺,無功用轉。」有聲就是喘氣的感覺,粗滑就是吹氣時那種溫暖的感覺;不要有聲,也不要粗滑,應該自然的作呼吸和吐氣。「如是先令身具足八法,尤應善為調息也。」八法最主要的是調息,呼吸這部份要特別的注意,讓他自然的去運作。
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二姆指端尖觸碰,中間成三角形的樣子,三角形的尖端應該放在臍部的四指頭以下的地方。
左手和右手不要太靠近我們的身體,應該放寬一點。坐墊後面要高於前面,這樣就不容易太累。
117 在此說到數息,如果能配合數息的方式,它並不是一種特別的觀修,也不是觀修氣脈明點,而是在還沒有正修襌定之前。因為隨著貪瞋會讓內心產生極大的起伏,所以先要把貪瞋平息下來,再去學襌定,才有辦法學得更好;為了使讓內心產生極大起伏的貪瞋熄滅的緣故,而說了數息的方式。
首先先從右邊的鼻孔吸,左邊的鼻孔吐,這樣三下;之後再從左邊的鼻孔吸,右邊的鼻孔吐這樣三下;之後左右的兩邊的鼻孔一起吸、一起吐氣三下,這叫做九次的數息觀修。這時候我們內心所要想的,就是吐氣、吸氣,吐氣、吸氣,只是想這個過程而已,什麼都不要去想,這樣對於貪瞋的減少絕對有幫助。因為之前一直想貪境、瞋境,現在內心完全去緣自己的數息,吐氣以及吸氣的時候,自然就不會去想貪心的境以及瞋心的境了。內心平靜之後,再去學襌定,好比一顆活生生的、或者很新鮮的一顆心,再去緣襌定的感覺了。
這比喻就好比我們的衣服要去染色,衣服的顏色很濃的時候,去染色很困難,因為他的顏色是深的;所以把深的顏色拿掉,變成素的顏色、白色的時候,再去染色就比較容易染色了,這個感覺是一樣的。這是一種九種數息的方式。
還有另外一種方式是,兩個鼻孔一起的吸吐,這為一圈;從一圈數到十圈,吸吐為一次,一次數到十次;在第十次時再到十次、九次、八、七最後到一次;這樣繞一圈的方式也可以的。還有一種,就是把吐為一次,吸為一次,這樣去數也是很好的。這樣去持續,對妄念的增長,是絕有摒除的作用。因為數息的觀修,會讓內心有收攝的作用,它是個很好的方便;它並不是前面擺一個所緣境,去作觀想,不是這回事的。而是我們平常就會在吐氣和吸氣之間作數息,那時候讓內心所有的觀想力,都專注在吐氣和吸氣上面,無論是一圈也好,或者單次也好,這樣去數到二十遍、三十遍,對內心收攝是有極大的幫助的。這是無著菩薩在《聲聞地論》裡面有說到。
212頁(廣論349頁)「此中分二,午一、無過三摩地修法,午二、引生住心之次第。初中分三:未一、心住所緣前應如何行,二、心住所緣時應如何行,三、心住所緣後應如何行」。首先心住所緣前應如何行這部份,說到了「若不能滅除不樂修定樂定障品之懈怠,初即不趣向修定,縱修一次亦不能繼續,旋即退失,故滅除懈怠為首要。」
如果沒有去除懈怠,就不會去修定,如果修了也不能持續,或退失的緣故,所以滅除懈怠為首要。在此說到修定的五種過失,以及這種對治力的八種作意,五過失八作意在此說到了。
五過失:第一個懈怠,第二個忘念口訣,也就是忘記了所緣境。第三個沈掉,昏沈和掉舉為一者。第四、沈掉產生時沒有蓄意的去對治,沈掉產生時要蓄意對治,如果沒有會產生過失。第五、沈掉未產生時還蓄意的去對治,因為沈掉沒有產生,就不用刻意再去想我有沒有沈掉了,這樣蓄意刻意去想又會產生了三摩地動搖的障礙,這是五種過失。
首先針對第一個懈怠,而講到四種對治作意。這四種對治作意是那四種呢?一、輕安。所以在此說到「若得身心喜樂之輕安,則能晝夜勤修善行,無所厭倦,懈怠已滅,然引生輕安必常精修三摩地。」如果獲得身心輕安,雖然現在沒有獲得,可是將來獲得,就能如心所欲的,想學善法的時候不會疲倦,願意歡喜去學任何善法。這就是遠離了身心粗重為性的緣故,那時候讓身心獲得了堪能,想要緣什麼樣的善法,都能夠如心所欲的去學習,這是身心輕安的作用。
在這身心輕安生起之前,必須晝夜勤修;晝夜勤修之前,必須對三摩地有猛烈之欲,這猛欲要生起之前,必須看到三摩地的功德,發起堅固的信念。所以由信念產生猛欲,由猛欲讓我們勤修,由勤修讓我們獲得輕安的緣故,這四者就是斷除三摩地的障礙,第一個懈怠最主要的作意,所以講到四種作意。
之前是說,心還沒有安住所緣境之前,要如何修;現在是說心安住於所緣境的時候,應如何修,在此可分兩者。
213頁(廣論350頁)心住所緣時應如何行,分二:一、明心住之所緣,二、心如何住。初者分二:一、總建立所緣,二、明此處之所緣。初者分二:一、正明所緣,二、明何人應緣何境。首先講到正明所緣。
「世尊說有四種瑜伽所緣」四種瑜伽,是那四種瑜伽的所緣境呢?「初、周遍所緣有四,謂不分別與分別之二種所緣。」首先講周遍所緣,四周所緣分四,如何分四呢?以他執取的方式來講,透過了觀察以及沒有觀察的方式來緣,所以說了兩種所緣,不分別的所緣與分別的所緣;就是透過觀察的方式,和沒有觀察的方式而來緣的緣故,所以分別與不分別是兩者。第三、以所緣境來講「如所有性盡所有性立事邊際性」事邊際性就是說,如所有性和盡所性兩者其一者,這是以境而言。「由前二修法,緣如所有性盡所有性而修,得轉依時,立所作成辦」。以果位而言,「立所作成辦性」如果獲得了襌定以後,可獲得什麼樣的殊勝功德,以這個為所緣境之後,而來作觀修的,這是屬於第四種。所以第一種「不分別所緣」,第二種「分別所緣」,第三種所緣境本身的「事邊際性」,第四修所成果的「立所作成辦」。
118 213頁(廣論351頁)「二、淨行所緣分五」淨行所緣就是指,過去世我們對那一種煩惱的串習比較強大,在修學三摩地的過程中,為了能夠摒除比較強大力量,或具有強大深厚串習的這種煩惱,去作破斥的緣故,所以在此說了個別所緣境的觀修。淨行的所緣有五種,「謂由前生中多行貪欲、瞋恚、愚癡、我慢、尋思(容易散亂,馬上就會想東想西),其對治法,如其次第為修不淨、慈悲、緣起、界別、出入息所緣。」而說了這種對治法門,叫淨行所緣。
首先先講「貪欲」,如果在前世,貪心非常強大,這種串習力量使得今世的貪欲也強大,那怎麼辦呢?觀修三摩地的時候,可以觀不淨觀。不淨觀可以觀,外不淨和內不淨等。他的意思是,如同《聲聞地論》說到,我們人的身體,從頂部到足底,慢慢去分析解剖的時候,先有皮、肉、骨、髓,所以從那一個角度去看待,沒有一個真正值得我們去貪戀的對象,沒有貪戀的內容存在著。像眼珠,如果把一顆眼珠拿下來,直接看眼睛會覺得眼睛好漂亮、好美,可是眼珠一挖下來,感覺又完全不一樣了。你可以知道一顆眼珠子整體,一個珠子在你前面那種感覺,解剖的時候你看眼珠到底美在那裡。
像泰國以前我去的時候,我看他們在寺院的前面,排設許多人死後的照片;剛死的照片,過了 一兩 天之後的照片,過了多日之後的照片。從整個照片的順序,我們可以看到,一開始的時候身體的變化,過了幾天身體是如何腐朽的變化,最後這個肉如何乾枯的變化,之後變成只有骨頭的,只有一個白色的骷髏頭;在整個過程中,我們可以親眼從照片上去體證,這真的非常殊勝,感觸非常深刻的。所以透過這種的方式,去觀想內外的不淨。
「瞋恚」如果瞋心強烈,它的對治力說了慈心。也就是希望離苦得樂的有情,這個怨敵雖然他想要快樂,但是他卻無法快樂,因此願他能夠獲得快樂,以這種方式來對治瞋心,如同之前所說的。
在此的「愚癡」,最主要說到了,對業果並不了解的愚癡,或者執取無因而生的愚癡,或者認為常因而生的愚癡等;這可以透過緣起見,來破斥這種的愚癡。因為由緣起的緣故,所以自然就會認為「有因」而生,「無因」的見解自然就會被傷害了;同樣的因為「無常因」而生、「同類因」而生的緣故,所以「常因」而生的概念就會拿掉了。所以可以透過十二緣起的方式,從無明到生老死的這部分,作整個觀修;自然會想到原來享受痛苦的,和享受快樂的,這個享受者的我,仔細找也找不到了。透過十二緣起,或一般緣起的觀修,來斷除這種愚癡。
之後講到「我慢」,我慢的對治力叫界別的認知,界別就是蘊、界、處等等。如果學問了解越多,自然我慢心就沒有辦法產生。為什麼呢?像科學本身可以分好多不同的科學,物理的科學、心理的科學、生理的科學等等。如果你只對某一個內容精通,但是你要了解的內容太多太多了,會覺得沒有能夠完全了解的一天,那時候我慢自然不會產生,因為你會覺得自己是井底之蛙;雖然你在某個課程很精通,但是因為有太多的課程、太多的內容要學習,所以會覺得沒有辦法完全學完,自然我慢就會消滅了。就是要把要學的內容看得越多的時候,界別認識越多的時候,就有辦法降伏我們的我慢了。
之後「尋思」就是如前所說的,容易散亂。容易散亂的時候,就講到了安那般那念,數息,透過之前所謂的數息方式,讓內心獲得內攝安住的。
「三、善巧所緣亦有五」善巧所緣的意思是,反覆的去思惟自然就越來越精通,越來越善巧的緣故,而說了善巧所緣的。這有五種「謂善巧蘊、界、處、十二緣起、處非處所緣。」
「四、淨惑所緣有二」斷除煩惱的所緣,有兩種斷除的方式,觀想上地為靜,下地為粗的「謂上下地之粗靜相」來暫時的壓伏煩惱。好比獲得了非想非非想天之後,自然無所有處天的煩惱會暫時的被壓伏,這是因為觀想上地為靜,地下為粗的粗靜相的緣故,這屬於暫時的壓制,這是一種淨惑所緣。第二種淨除煩惱的方式「與無常等四諦十六行相也」,在此是以《聲聞地論》裡面為主而去解說的緣故。《聲聞地論》說到無常等四諦十六行相,補特伽羅獨立實體空的人無我的見解;《聲聞地論》並沒有講法無我,最主要是說人無我的見解,而來斷除一切的煩惱,這也是淨惑所緣。這個是永遠斷除煩惱的種子,前一個是暫時壓伏煩惱而已。
214頁(354頁)「明何人應緣何境。若是貪欲增上乃至尋思增上之人,則如《頡隸伐多問經》所說,如其次第當修不淨乃至出入息所緣,個別決定」如果貪欲強觀不淨觀,瞋欲強觀慈心觀,愚癡強觀緣起,我慢強觀界別,尋思強觀數息,所以依照個人煩惱的強烈,來決定我們要去緣什麼樣的所緣境,所以「個別決定」。
「若是等分行及薄塵行人,則於上所說諸所緣中,隨何種即可於彼攝心,無須決定。」若是等分行,如果是同樣的強烈,沒有所謂的特別強烈;或者是薄塵行人就是煩惱比較少的。在上述的所緣境當中,我們可以隨緣取一個來作修學,沒有決定要觀這一個或那一個了,就沒有所謂的決定了。
215頁(廣論356頁)「明此處之所緣」既然是這樣,這是一般的所緣境,在此我們要觀想什麼呢?觀想什麼來成辦這個奢摩他呢?這是個問題。回答說:如同之前所說般的,隨著個人的煩惱強烈來作決定,這個是可以的。如果你覺得煩惱一樣強大,或覺得煩惱過小,你也可以自己決定要作怎麼樣的觀修的。
但是《修次中下二篇》與《現住三摩地經》裡面說到,如果你沒有決定那個所緣境是最好,建議我們弟子可以觀想佛像。因為觀想佛像有很多的功德的,第一個可以時常憶念佛的身功德,所以反覆的憶念,對佛的距離會慢慢的拉近,所以在行住坐臥的時候,都會覺得好像有佛在我們身旁的感覺。縱使是有疾病,或臨終的時候,自然就會憶念起佛,在憶念佛的安詳當中死去,確實有這種的力量可以幫助的。所以說到緣佛像的內涵。
「此復有新觀想者,與於原有令重光顯之二法。後法易生信心,且順共乘,故當如彼修。先求持心之所緣,謂當覓一若畫若鑄工最精妙之大師像,數數瞻視,善取其相,令心中現,或由師長曉喻,思所聞義,令意中現,以此為所緣境。然不應作繪鑄等像想,當令現為真實佛像。」如果是剛開始觀想者,最好用一個工巧的師傅,他所作的非常精妙的佛像,來反覆的去看他,記住那個形狀來緣取。或者透過上師的介紹,讓我們去想像這個形狀而來作緣取。
「有說將佛像置於面前,用目注視而修者,智軍論師善為破斥,極其應理。」有些人認為奢摩他的正所緣,是外面的佛像,所以用眼睛一直去看,外面眼睛看的這個佛像,叫做奢摩他的所緣境,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在此智軍論師有作破斥,有時候我們這樣去看,因為眼睛一直瞪著佛像,雖然因為眼識的關係,讓我們覺得不會散心;可是真的奢摩他是要由意識去成辦,而不是用根識去成辦的。如果是用意識去成辦,那變成眼睛看之後會產生影像,叫義共相,也叫總義相,也就是這裡所謂的影像;其實是意識去緣眼睛看到之後的影像,這才是真正奢摩他的所緣境。
216頁 宗大師所說的「要於彼境攝持心故」如果真正要去修學奢摩他,主要是用意識去緣境的,這個意識所緣的所緣境是什麼呢?「及說是緣前述真境之形像或總義故」一個影像或它的總義,總義就是義共相;就是眼睛閉上之後,看到的那個影像,才是真正的奢摩他的所緣境。如果我們觀想佛像,那要怎麼去觀想呢?大概觀想在眉間的部份,距離,如果我們大禮拜,大約在手間的距離。
佛像本身的大小是一吋的大小。他本身具有什麼特徵呢?非常的光明,以及非常有重量。因為光明的緣故,可以讓我們去除昏「沈」,因為非常有重量的緣故,讓我們去除「掉」,具有這種的功德。所以要重重的,可是卻有光明,內外透澈的感覺。
119 在此說到,可以透過空性的見解來學習奢摩他,就是變成了無我、遮擋自性的自性空,來作為奢摩他的所緣境,之後來修學奢摩他的。首先先反覆觀察空性的道理,最主要透過緣起的道理,來讓自己完全相信,這是唯名安立而有的,唯意識安立而有的;決定之後,因為見解決定的力量,成為奢摩他的所緣境,安住在無我、自性空的當中,而來學習。所以以空性為所緣境,在沒有證得奢摩他之前,先有空正見,所以由「見力」得「修力」,這是很殊勝的。還有另外一種狀況,由「修力」得「見力」,先讓自己成辦奢摩他之後,再讓自己了解空性的道理,這也是有。所以說到這兩種,由見力得修力,或者由修力得見力的。
還有一種我們可以把心,唯明、唯知的體性的這顆心,當所緣境來作觀修的;和襌宗所說的觀修方式,幾乎非常相似了。
我們平常每個人都會說心、心、心,真正的那顆心它的定義,我們也會用嘴巴講,唯明、唯知的體性這叫做心。可是真正的那種感覺,要如何的去了解呢?所以我們要觀想心的時候,首先先讓自己去除根識的感受,先讓根識不要產生;也就是根識去接觸五欲的時候,不要太在意,這樣根識就不會影響到意識了。意識會想起過去所發生的一切,刻意的不要讓自己去想過去所發生的事情;以及未來我們要做這個、要做那個的,會有這個、會有那個的疑慮也好,或希望也好,所產生的種種計劃,未來的想法也刻意的去遮擋。這時候會突然有一種空朗朗的感覺。
為什麼?因為我們平常,都是隨著自己的根識所看到的,或者意識所緣取的,無有間缺的一直在這種感受當中;如果這完全遮擋,就會有空朗朗的感覺。沒關係,再繼續持續這種空朗朗的感覺,慢慢的,慢慢的,會有一種唯明、唯知的體性出現,這個叫做心,這就是體會心。馬上把這個心的感覺抓住之後,以這個作為有法,再來觀察這個心的自性在那裡,這就是觀察心的空性。這個心是從那裡來的?這個心於何處而住?這個心將會去那裡?
這個時候再配合中觀的見解,就像破除四邊的見解,破除有無的見解,以及破除離一離異的見解,來了解無自性的道理。所以了解心的空性,和一般了解有法的空性比較之下,了解心的空性會非常殊勝,因為這並不是那麼簡單的。
217頁(廣論359頁)「心如何住分三:一、立無過軌,二、破有過軌,三、明所修量。立無過軌。此中所修之三摩地,要具二種殊勝」所謂奢摩他有兩種功德,那二種呢?「謂心具極明顯分之力」光是清楚的看到是不行的,而是心本身要很有精神的樣子,不是那種懶懶的感覺;有時看得很清楚,有時又懶懶的感覺,沒有什麼力量,不是那回事,而是要非常有精神的感覺。不只是看清楚以外,還要非常的有精神,這叫做「具極明顯分之力」的意思。
第二個是「具專注所緣之無分別住分」不散亂的意思。在此所要求的奢摩他,必須具這兩種功德。有一些人在這上面,還要多加「安樂」,還有一些人在這上面多加「澄淨」,所以有些人說具三種功德、或四種功德的。
首先先破除具有「澄淨」的說法。澄淨不需要的,為什麼呢?因為當內心具有極明顯分之力,他一定是去除了昏沈、沈沒。如果去除沈沒,澄淨的最大障礙就是沈沒,沈沒去除自然就會澄淨,澄淨自然就能產生;所以具有第一個功德,就等於具有第四個功德,所以不需要多加的意思。宗大師在這一大段第四行說到,「故離初分不需要別說」遠離第一個功德,再多加一個澄淨是不需要說的。
至於「安樂」也不需要加,為什麼呢?因為這種的安樂、喜樂的感受,是三摩地的果,不是正修三摩地時所需要的功德。三摩地最主要的功德,就是這兩者的緣故,這兩者最大的障礙第一個就是沈沒,第二個就是掉舉。
以三摩地去緣境的時候,要完全抓住。因為之前在講五種過失的第二個,忘記了口訣,就是忘掉了所緣境。為了能夠讓心不會忘掉,或者遺失所緣境的緣故,所以以正念來持有著;但是正念是不是剛好持有我們之前所要的所緣境,這是以正知去作觀察的。以「正念」去取得所緣境的時候,有沒有剛剛好取得,這是由「正知」去作觀察的。所以在此說到了,
218頁(廣論360頁)「此中之三摩地,謂心專注所緣之住分,復是相續住於所緣,此須令心專注所緣不散亂之方便,及散未散亂如實了知之二事。」由正念讓內心去專住於所緣,而產生不散亂;但內心有沒有被散亂所轉,或者我們的「正念」有沒有剛好抓住所緣,這是由「正知」去了解的,所以「初即正念,次即正知。」
「若失正念,忘失所緣,於此無間便失所緣,故不忘所緣之念為根本。」如果沒有正念,就很容易遺失我們之前的所緣境,在瞬間就會遺失的緣故,所以應該修學不忘所緣境的正念,這是修學襌定的根本。為什麼呢?「由此念故,令心安住所緣之理,謂如前說觀慧所緣,若能現起,最低限度即應令心用力攝持,使心策舉,不新觀察。」由此念故,可以使心安住於所緣境上。因此在最低的限度,最下限來講,應該用心、用力的去攝持這顆正念,有精神的去安住於所緣境上。
什麼叫做念呢?「如《集論》云:云何為念」正念的境的差別是什麼呢?「於串習事心不忘為相,不散為業。此說念具三種差別」於之前的串習事,就好比觀佛像,反覆的去作觀修,或者去憶念,這是「境之差別」。「行相差別」就是使不忘於所緣境。不忘之理,並不是只是憶念師長的教授而已,而是要讓內心一直的去緣這個所緣境上,這叫不忘之理。它的「作用差別」,是於所緣境上令心不散。
120 之後219頁「即不緣佛像等其他所緣,唯修不分別心」所謂不分別的觀修,就是遠離了散亂,於自己專注的所緣境上,毫無觀想的,就像毫無作意的那種觀修。其實像大手印和大圓滿的時候,有說此的觀修,摒除一切的雜念,安住在無分別的當下,以這個為趣入大手印、大圓滿的大門之後,再來說的觀修之法。同樣的這此又說到,「唯修不分別心,亦必念云:心當於境全不分別,次即令心不流不散。令心不散,與不忘所緣之正念義同,故仍未出修念之法。如是修者,亦是修有定解力之念也。」
之後講到「破有過患」這句話的意思是,當內心去緣善所緣的時候,知道外散、散亂的過患的時候,為了讓內心不要往外散亂,所以內心收攝。可是在收攝的時候,有一種狀況,要特別的謹慎必須去注意,尤其是修襌的人;明明看境看得很清楚,可是沒有精神,有一種懶懶的感覺,這一種的感覺把它誤認為是襌定,而長久的觀修,那會變得越來越愚蠢的,這叫做觀修細微的沈沒。因為他把細微的沈沒,視為是襌定而作觀修。
我有一些認識的朋友,有這種的狀況產生。這種細微的沈沒,長久的觀修之後,可以讓我們的呼吸、數息完全斷滅,可以到達這種境界。可是因為它本身是一個細微沈沒的緣故,它是一種過患,具有過失的襌定,所以他的缺點就是,會讓我們變得越來越沒有抉擇的能力;看起來很明顯,也不散亂,可是誤認為襌定。所以在修襌的時候,一定要保持內心的精神,讓內心有一種很有精神的感覺,這是很重要的。
222頁(廣論365頁)「心住所緣後應如何行,分二:一、有沈掉時應如何修,二、離沈掉時應如何修。初中分二,一、明不知沈掉之對治,二、明知已不勤斷之對治。初中分二,一、抉擇沈掉之相,二、於修行時生覺沈掉之正知。」今講初者。
什麼叫掉舉呢?如同無著菩薩的《集論》說到,「云何掉舉?淨相隨轉」掉舉它是隨可愛境而轉的,它本性是貪心的一種,叫「貪分所攝」。他的作用是讓心,沒有辦法產生寂靜,叫「心不靜相」。它的另外一個作用是障礙奢摩他,這是他的事業,所以叫「障止為業」。
「此中有三,一、所緣,謂可愛淨境。」「二、行相」它的行相,他所看到的是什麼呢?「心不寂靜,向外流散,是貪分中愛著境相」本身是屬於貪心的一種。「三、作用」它的作用是什麼呢?「謂能障心安住所緣,即心安住內所緣時,由貪著色聲等之掉舉牽引內心,於境散亂而無自在。」障礙心安住於所緣境上,這就是掉舉。
至於沈沒,沈沒可以分粗分的沈沒,細微的沈沒,極細微的沈沒,可以分三種。初分的沈沒就是完全的看不清楚,這叫很粗分的沈沒。細微的沈沒,就是看得很清楚,可是沒什麼精神的感覺,這叫做細微的沈沒。極細微的沈沒的意思,就是看起來好像有精神,可是又沒有那麼有精神的這種情況下,叫極細微的沈沒。這種極細微沈沒,有散心的狀態。
還有一種就是完全看不清楚,就是有一種昏沈的感覺,這個我們叫做昏沈,昏沈是沈
沒之因。223頁5行「昏沈,如《集論》與《俱舍》說,是癡分攝」是癡心所攝的緣故。它
的作用是「身心粗重,無堪能性」會讓身體有重重的感覺,讓心有安穩的感覺,其實看起
來也滿舒服的,因為好像會得到很好的休息,懶懶的樣子。
剛剛沒有講的這部份,221頁「明所修量」,最主要的內容是說,以一個初學者來講,時常在修襌的時候,會隨著沈掉而轉的緣故。我們在修的時候,他這種尺度,要怎麼修呢?多次數、少時間;次數多一點,但是修的時間短一點,比較能夠避免沈掉的產生。如果覺得沈掉不太會影響你的襌定的時候,就可以把時間拉長。
為了能夠讓我們的襌定,不容易被沈沒給侵擾,所以最好在高處作襌定的觀修。時間來講是清晨。
224頁「於修行時生覺沈掉之正知」這個意思是,一般察覺沈掉的方式可分兩種,一種是沈掉發生之後而察覺的;另一種是,如果我們保持一個精神非常良好的狀態,內心很有精神,那種警惕性非常強烈的時候,在沈掉還沒有來、快來的時候,馬上可以被察覺,這種境界一定要做到。
至於正知生起的因緣,主要的順緣就是要讓正念非常有精神,如果正念有精神,它會是幫助正知的助緣。可是正知本身的不共因緣是什麼呢?反覆的觀察、數數的觀察,有時候就應該反覆觀察內心,有沒有隨著沈掉而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