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08 15:40:29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道次第略論五之一 甘丹赤巴2010

甘丹赤巴尊者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五)2010424上午

首先一開始在還未聞聽正法之前,我們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必須要先調整自己的動機,為了利益一切的有情眾生,我們都希望能夠早日的成就圓滿的佛果,以這樣的動機作為聽聞佛法的前行,來聽聞今天的大乘法。

我們今天在這個地方所要為各位介紹的,是大師所造的《菩提道次第略論》,昨天我們介紹到第30頁。這個地方最主要講到的是,一位善知識所必須要具備的德相,也就是身為一位上師,他必須要具備的條件。這個部分簡單的來分可以分為:上師本身所必須要具備的功德,以及利他時所必須具備的功德。而在這十種的功德當中,昨天我們介紹的是第一種功德,上師本身必須要藉由戒、定、慧三學當中的戒學,來調伏自己的心續。

而更進一步的,今天看到第30頁的倒數第四行,寂:如是於諸妙行、惡行,應行、應止,由依正念與正知故,生起定學,令心寂靜安住於內。之前透由戒學而讓我們知道,哪一些行為是該作的,哪一些行為應該要避免,因而在正文當中提到了,「如是於諸妙行、惡行,應行、應止」,以這樣的戒學作為基礎,而更進一步的透由正念以及正知的力量,讓內心中生起定學,「令心寂靜安住於內」,而這時透由生起定學,讓我們的心在對境的時候,不會產生散亂,而能夠安住在我們想要安住的所緣境上。

為什麼在定學還未生起之前,必須要先生起戒學,其實這是有它的原因在的。所謂的戒,它最主要遮止的,最主要調伏的是我們身語意三門當中比較粗的這些惡行。比較粗的惡行,透由戒學調伏之後,更進一步的,當我們要調伏內心當中比較細緻的散亂等等諸多煩惱時,這時候就必須要更進一步的藉由定學的力量,才有辦法將它調伏。因此在很多的經論當中,都有提到透由小的對治力,它能夠斷除粗分的所斷,但是如果想要更進一步的對治細分的所斷,這時候我們在內心就必須要生起更強烈的對治。所以一開始如果我們要對治的是身語意比較粗分的這些惡行,這時候藉由戒學的力量,就能夠將它遮止。但是如果更進一步的,我們想要調伏的是內心對境時所產生的散亂,這時候就必須要更進一步的修學定學。如果我們所要調伏的是,眾多的煩惱當中最開始的根本(也就是無明我執),就必須要更進一步的透由修學慧學,也就是生起無我的智慧,才有辦法將它斷除。

因此第三個部分,近寂:依堪能之奢摩他心,於真實義善觀察故,生起慧學。以戒學跟定學作為基礎,更進一步的依止,能夠被我們所控制的奢摩他這顆心,對於真實義更進一步的來作觀察,而讓心續當中生起慧學的功德。

接下來,如是僅以三學證德調伏相續,尚為不足,如果一位上師他本身只有具備戒定慧三學的功德調伏自身的心相續,光有這些功德是不足夠的。亦須具備經教功德,故言四、教富饒,他除了藉由三學的功德來調伏自身的相續之外,更進一步的,為了要讓弟子們了解佛法的內涵,所以他本身要能夠精通三藏,所以在正文裡面就提到了「故言教富饒」。謂於三藏等,具有多聞。這當中的三藏,指的就是經、律、論這三藏。格西敦巴云:「大乘師長,若講說時,須能令生無量領悟;一位大乘的師長,他必須要具備有什麼樣的講說條件呢?在為弟子們講說正法時,「須能令生無量領悟」,不管他講的是多、還是少,都要能夠讓在場的弟子們,對於所聽聞的法類,生起很深厚的領悟。若行持時,於講說後,則應了知能成何益、現前能有何種義利,而作開示。」而在廣泛的宣說之後,等到準備要行持時,這時候在仔細的講說之後,要能夠總攝之前廣泛宣說的內涵,並且要知道藉由什麼樣的方式,才能夠利益到這些有情眾生們,「則應了知能成何益」,也就是對於弟子們來說,究竟能夠產生什麼樣的幫助?而現前能夠產生什麼樣的義利?這位上師本身都必須要了解,以這樣的方式為弟子們作開示。

通達實性:這當中的「實性」,指的就是空性,也就是諸法最究竟的本性。為什麼一位上師,他本身必須要能夠通達空性的內涵?這是因為上師要引領弟子們,前往解脫的大城。如果想要獲得解脫,上師本身如果對於空性的內涵,沒有深厚的體悟,甚至沒有辦法通達的話,這是沒有辦法引領弟子們往解脫的大城邁進。為什麼獲得解脫必須要證得空性?因為能否獲得解脫最重要的關鍵,是在於一位修行人他是否能夠斷除煩惱障。如果想要斷除煩惱障,唯有透由證得空性的法門,才有辦法斷除。所以為什麼平時我們在討論空性的課題時,空性的這個法是如此的珍貴?並不是因為它的內容相當的深奧、相當的廣泛,而是因為我們最終的目標,不管是成佛或者是獲得解脫,它都必須要斷除我們內心當中的煩惱;要斷除煩惱,唯有證得無我空性的道理,才有辦法獲得。所以這個時候,通達空性的這一點,對於一個上師而言,就顯得格外的重要。

所以在正文當中提到了,以殊勝慧學通達法無我,或以現證實性為主;一位上師他通達空性的方式,以殊勝慧學通達法無我,也就是透由空性的義總,透由空性的影像,來了解空性的內涵。「或以現證實性為主」,或者是能夠直接的了解空性的道理。縱無此者,然說由教理通達亦成。如果沒有辦法現證,也沒有辦法透由空性的影像,來了解空性的道理,這時候至少他要能夠透由教典的內涵,或者是正理,來證成空性是什麼樣的一種法類,而為弟子們作介紹。所以簡單的來說,所謂通達空性的方式,最好的不外乎就是上師能夠現證空性;退而求其次,如果沒有辦法現證空性,至少也要透由分別的認知來了解空性;如果連這一點,都沒有辦法達到的話,至少在為弟子們解釋時,他要能夠了解教典中,透由不同的正理來證成空性的內涵,而為弟子們宣說空性的法類。

接下來下一段,如是雖能具有教、證,然較弟子若劣若等,尚為不足,故須一位,六、德增上者。如果上師本身他雖然具有「教」跟「證」這兩種的功德,但是他自己本身的功德,跟弟子相較之下,如果比弟子更為惡劣,或者是跟弟子的功德是相等的話,這樣也是不足以來調伏弟子的。所以我們在尋找一位上師的時候,需要尋找一位各方面的功德都比我們都要來得殊勝的一位上師。

這一點在《親友集》當中有提到,《親友集》云:「諸人依劣將退失,如果我們所依止的這位上師,他本身的功德比我們還少的話,我們依止他只會讓我們過去所擁有的功德慢慢的退失。依平等者住原處,如果我們所依止的這位上師,他的功德跟我們是相等的,這時我們依止他,是沒有辦法進步的。依尊勝者獲最勝,相同的道理,如果我們依止的這位上師,他的功德是遠超過我們,我們依止他,這種方式是最殊勝的。故應依止勝自者。具最勝戒律,寂止與智慧,若依此尊勝,較尊勝尤勝。」

如樸穹瓦云:「聞諸聖士傳記時,我是向上仰望彼。」樸穹瓦曾經說過,當他聽聞到世尊,或者是大師,或者是自己的根本上師所留下來的傳記時,他會對於這些聖士們生起仰望之心。又如塔息云:「我以熱振寺諸位耆宿作為目標。」塔息這位上師,他以熱振寺的諸位長老們,作為他的目標,應須仰望德增上者。

如是六法,是自所應獲得之德;以上我們所介紹三學的功德、精通教理的功德、通達空性的功德,以及德增上的這些功德,是一位上師他自身所必須具備的功德。餘者,而其餘的四者,是利他時所必須具備的功德,則為攝受他人之德。此亦如云:「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眾生苦,非移自證於餘者,示法性諦令解脫。」佛是如何來調伏眾生的呢?佛衪並沒有辦法,以水來洗淨眾生的污垢;也沒有辦法藉由衪的雙手,拔除眾生的痛苦;也沒有辦法,將衪自己心相續當中的功德,轉移到其他的有情身上。佛利益眾生的方式,唯有藉由宣說正法,而讓眾生們藉由聞思修的次第,獲得究竟的解脫。因而提到了,攝受他者,除開示無誤之道外,無有以水洗罪等事。所以這個時候上師如果要調伏弟子,他也必須要藉由宣說正法的方式,才能夠調伏弟子們。

其中四法,七、巧說,也就是善巧宣說正法:精通如何引導之次第,能將法義送入所化機之心中。他自己本身不僅要能夠精通,如何來引導弟子們的種種次第,並且能夠將正法的內涵送入所要教化、調伏的眾生心中。

八、悲愍:示正法之動機清淨,不圖利養及恭敬等,而以悲愍動機開示。

之前我們有提到,上師在為弟子們宣說正法時,必須要以悲愍的動機而為弟子們開示正法的內涵。為什麼要以悲愍的動機來作開示呢?因為上師們應該要想到,如果我沒有替眾生們宣說佛法的內涵,眾生們就不知道正法為何?也就是因為無知的緣故,會造下種種的惡業,而讓他們受到種種痛苦的逼迫。也就是眾生是在苦的狀態中,因此一位上師,他在想到眾生為苦所逼迫時,內心應該要生起悲愍之心,以這樣的動機為弟子們宣說正法。須如博朵瓦慬哦瓦云:「黎摩子由於慬哦瓦他的母親叫做黎摩智光,所以博朵瓦稱呼慬哦瓦黎摩子。我任說幾許法,於他人所稱讚,未曾覺善,無有眾生非苦惱故。」博朵瓦就告訴黎摩子說,我不管說多少的法,我對於他人對我的稱讚,甚至對我道謝,我都不覺得這是很光榮、值得高興的事。為什麼呢?「無有眾生非苦惱故」因為來聽聞正法的眾生,他都一定是被煩惱所逼迫,被痛苦所逼迫的這些有情眾生。

九、具勤:於他人之義利,歡喜堅固。上師在為眾生們宣說佛法時,為了要利益他人,所以在宣說佛法的當下,應該要生起堅固的歡喜心。

十、離厭:數數宣說而無疲厭,堪忍宣說所生勞苦。並且在不斷為眾生宣說佛法時,縱使身心感到非常的疲勞,或者是不舒服,這個時候上師他也必須要能夠忍耐,為眾生宣說佛法時所生的勞苦。以上就是在為弟子們宣說正法時,所必須要具備的,巧說、悲愍、具勤以及離厭的四種功德。

以上簡單的為各位介紹,一位「上等」,也就是最殊勝的一位善知識、一位上師,他所必須要具備的十種條件。而接下來我們提到的是,一位「中等」的上師,也就是如果沒有辦法具備前面所說的這十種條件的話,以中等的標準來說,他必須要具備哪幾種條件呢?這時候提到的是五種的條件。博朵瓦云:「三學、通達實性及悲愍心,也就是將之前十種的功德,濃縮成五種的功德,如果沒有辦法全然具備這十種的功德,至少要具備這十種當中的三學的功德,通達實性的功德,以及悲愍的功德,以這五者為主,五是主要。我之阿闍黎響尊袞,既無多聞,復不耐勞,雖酬謝語亦不善說,然具前五德故,誰居其前皆能獲益。」這時候就提到一位上師,他名叫做響尊袞。這時候博朵瓦他就說到:「我的上師,他縱使沒有廣泛的聽聞,也沒有辦法忍受說法的辛勞,就連酬謝語,他也不是很會說,但是他具有前面三學、通達實性以及悲愍心的這五種功德,任何一個人在他的面前聽聞佛法,或者是親近他,都能夠獲得利益。」

下一段,寧敦,全無善說,雖說布施願文,唯作是念,寧敦的這位上師,他平常不善巧為弟子們宣說正法,縱使只是為弟子們介紹布施願文當中的內容,這時候他自己都會想到:『今此大眾皆未解此。』雖然我為他們作了解釋,但是他們也不見得了解這當中的內涵,餘無所知。但是除此之外,我已經不知道該如何的為他們作介紹。然有前五,故誰親近皆能獲益。」但是由於這位上師,具有前面我們所說的這五種功德,所以不管是誰接近他,都能夠獲得利益。」

以上我們是介紹了一位善知識,以最殊勝的標準條件而言,必須要具備有十種的功德;一位中等的善知識,他必須要具備有五種的功德。如果最低的標準我們來看待一位善知識的話,他必須要具備有什麼樣的功德呢?因時所致,由於時間的關係,也就是現今的這個時代稱為五濁惡世,由於時間非常的惡劣,圓滿具足如此德相,實屬難得,要找到具有這麼多功德的一位善知識,說真的,這是非常困難的事情。然不應依過失重者及功過相等者,但是縱使一位善知識,他不具備以上我們所說的這十種,或者是這五種條件,最低的標準我們不應該依止一位,過失比功德還要來得多的一個人,或者是他的功過是相等的人。說須依止德增上者,也就是我們要依止一位,他的功德是多過於他的過失的一位善知識。

對於這一點,過去薩迦班智達也曾經說過,在五濁惡世的現今,我們想要找到一位斷一切過失、圓滿一切功德的上師,這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當我們沒有辦法尋找到這樣的一位上師時,至少我們要尋找一位,他是以功德面為主(也就是功德多過於過失)的這樣一位上師。而對於這個部分,在宗喀巴大師所造的《菩提道次第廣論》當中,引了《妙臂請問經》當中的原文而提到,我們在修學正法的時候,周遭的順緣,也就是周遭的這些助伴們,他們必須要具備的是十六種的條件;如果我們沒有辦法找到這樣的同行善友,至少十六當中的八種功德,他是必須要具備的;如果連八種功德都沒有辦法具備,也應該要具備有四種;如果連四種功德,都沒有辦法具備,至少要具備有兩種。因此宗喀巴大師透由這部經當中的原文告訴我們說,如果修學正法的同行善友是以這種角度來作分析的話,相同的道理,我們所依止的這位善知識,縱使他沒有辦法具備有十種的功德,最低的標準,他也必須要具備有兩種的功德。但是至於是哪兩種?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的原文當中,並沒有告訴我們。

但是以過去的傳承祖師們他們所說的內涵,我們來作探討的話,一位上師他至少要具備有哪兩種功德呢?第一種、他必須要能夠對於眾生生起悲愍,第二、他必須要以法跟世間這兩者當中,以法為主。如果我們要求上師一定要棄捨世間,其實這也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縱使上師他沒有辦法棄捨世間的這一切,但是至少他本身要有一種認知,認知到法跟世間這兩者當中,我應該以修學正法為主。而世間的這一切,它只不過是附帶的價值,一位上師他至少必須要具備有這樣的功德。而至於悲愍的部分,他所提到的就是,一位上師從自利以及利他,這兩方面來作探討的話,他必須要以利他為主。為什麼要以利他為主呢?因為以自利的角度而言,這位上師他必須要想到,我只不過是單一的一個人,而他人是一切的有情眾生,所以放棄自己的利益,努力的成辦他人所想要成辦的這些利益,其實是比較重要的,所以在自利以及利他這兩方面,要以利他作為出發點。因此縱使沒有種種殊勝圓滿的十種功德,或者是五種功德,但是最低的標準,一位善知識,在法跟世間這兩者當中,要以法為主;在自利以及利他這兩者當中,要以利他為主。

最後這一段它所提到的是,『應該具備以上所說的這些條件』,如是成辦解脫之師,乃究竟希願之根本。一位能夠帶領我們,讓到最後獲得究竟解脫的一位上師,是究竟希願的根本。故諸欲求依上師者,應當了知彼等,勵力尋求具德相者,所以如果我們想要依止一位上師,就必須要了解,一位上師所必須要具備的條件為何?而努力的去尋找具有這些條件的一位上師,更進一步的,如理的來依止這位上師。諸欲作為弟子所依,亦應勵力具足彼等德相。相同的道理,如果將來我們想要作為別人的上師,我們也應該努力具備以上所說的這些條件。

丁二、能依弟子之相(33頁)

接下來第二段,「能依弟子之相」。這個部分簡單的來分分為四個部分:第一個部分,「具不具有五個條件的優缺點」在《四百論》當中提到了,《四百論》云:「說正住具慧,希求為聞器,不變說者德,亦非於聞者。」之前提到善知識所必須要具備的德相,我們引的經論是《經莊嚴論》。而在這個地方提到,一位弟子所必須要具備的是哪幾種條件的時候,所引的是《四百論》的原文。所以當一位上師在為弟子們介紹正法時,他所必須要依據的,都是過去的傳承祖師們所留下來的這些經論的內涵,才有辦法為弟子們宣說正法。所以在這當中,《四百論》的原文裡面提到了,一位弟子他必須要具備的是:正住、具慧以及希求這三種的條件。

此說具足三法堪為聞器。在《四百論》當中提到了,如果能夠具備以上的這三種條件,這樣的一位弟子,他能夠稱之為是能夠聽聞正法的一個容器。若具此三,則於說法者之功德,見為功德不見過失;非僅如此,彼補特伽羅於聞者諸德,亦能見為功德,非見過失。如果具備以上的這三種條件,這樣的一位弟子在面對說法者,也就是自己的上師時,對於上師的功德,他能夠見為功德,而不會見為過失。不僅如此,具備這三種的功德,對於這個弟子而言,他在看到其他跟他一起聽聞佛法的這些聞法者的功德時,他也能夠見到這些功德,而不是見到其他人的過失。

若不具足器之諸相,如果不具足以上的這些條件,說法之善知識雖極遍淨,然由聞者過失力故,執為有過;縱使善知識他本身非常的清淨,沒有任何的過失,但是由於弟子本身的條件不具足的緣故,所以有可能將沒有過失的上師,看為是有過失的。於說法者之過,反執為德,相反的,他也有可能將說法者的過失,當成是功德來看待,此為《四百論釋》所說。

接下來這個科判當中的第二個部分,「各別說明這些條件的差別」。

此中分三:

戊一、正住

戊二、具慧

戊三、希求

戊一、正住(34頁)

正住:不墮宗派。若墮宗派,為彼遮蔽,不見功德,故不能得善說妙義。如《中觀心論》云:「由墮黨惱心,永不證寂滅。」墮黨類者,貪著自宗,瞋恚他宗。應觀自心,捨如是執。這當中的「正住」,指的就是我們對於自己本身,或者是自己本身的這個宗派,不能夠生起過度的貪著;對於他人(也就是其他的宗派),我們不可以生起瞋恚心。所以當我們在觀察自己是否具備這個條件的時候,應該要反觀自心,如果我們有以上所說的問題,應該要棄捨這樣的想法。其實不要說是以佛法的角度來探討這件事情,以世間的角度我們作任何的事情,我們的心都應該要「正直」。如果我們的心不正直,有可能對方他真的是有某一種的功德,但是由於我們偏袒自方的緣故,會將他人的功德完全的抹滅掉。相反的,如果我們的心不正直,這個時候縱使我們自己有過失,我們也會認為它是一種功德。這是第一個部分「正住」,第二個部分「具慧」。

戊二、具慧

若念:「唯此,足耶?」雖能正住,若無分辨善說正道、惡說似道二之慧力,仍非其器,故須具有了解彼二之慧。如果僅僅只有正直的心,這樣就足夠了嗎?其實這樣還不足夠,更進一步的,我們更需要有什麼樣的一種智慧呢?能夠分辨「善說正道以及惡說似道」的這種智慧。也就是在聽聞上師宣說佛法的當下,我們要能夠分辨什麼樣的法是「正法」?什麼樣的法是「非法」?第三個條件提到的是「希求」。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