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2 08:09:51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6/02 08:09:00   編輯部 

菩提道次第略論(二)6-102005年達賴喇嘛傳授)

6藏語

7   1166行(廣論154頁)「若見我執亦能止滅,誓願現證滅苦之滅,故於集後宣說滅諦。」什麼叫「滅苦之滅」呢?所謂滅,就是透過某一種刻意、蓄意的動作,使某個因緣它沒有辦法再持續下去,永遠的斷除,這叫做永遠的斷滅,也就是滅的意思。滅苦之滅,就是透過某一種蓄意、刻意的動作,使苦因緣的續流永遠斷除,永遠的斷滅、消滅,所以叫滅苦之滅。

在此說到了「滅諦」。有些因緣,你不刻意的去消除它,這個因緣的續流會一直持續;因此必須透過刻意的、蓄意的去斷滅它、消滅它,它才有辦法消滅,這叫做滅諦,也就是所謂滅的意思,也就是這裡面所說的滅苦之滅的意思。因為有這種蓄意、刻意的斷除痛苦的因緣,就能夠從不想要痛苦當中獲得解脫,或者是拔救。

痛苦最主要來自於煩惱,煩惱是可以消滅的,煩惱的因緣是可以消滅的;煩惱的因緣,如果不去刻意消滅,只是讓它自然的安住,那煩惱會自然而然產生。因此煩惱消滅的因緣不是一種等待,是要努力的、精進的、蓄意、刻意的去消滅才可以。

為什麼煩惱可被消滅呢?我們必須了解煩惱可被消滅的意思,才有辦法去消滅煩惱。為什麼煩惱可被消滅呢?以外在的物質來講,像物體本身隨著它的本質不同,或本質相違,所以像熱還有冷,它的本質是相違背,這叫做續流相違。也就是說,一個地方它的溫度越高,低溫度中的冷或者涼,自然就慢慢的消落。今天我們可以看到電風扇、冷氣機等等,就是把這個地方的溫度降低,它的高溫、熱度慢慢就能銷滅,因為物質本身的本質不同,互相的矛盾。

因此只要讓一方的勢力越強大,另一方的勢力或者力量,就能夠慢慢的銷弱。如果它本身沒有一種互相抵抗,或者互相違背的作用,縱使一方的勢力或力量再怎麼樣的強大,但是另一方的力量並沒有銷弱的理由;就是因為它本身的本質不同,所以只要讓另一方的力量強大,另一方的力量就能銷弱了。

同樣的,內心帶來痛苦的因緣,來自於那裡?這個因緣它有沒有像冷和熱是互相違背一樣?內心痛苦的因緣──這些的煩惱,它有沒有違背的因緣呢?這就是在此我們要去尋找的。一般以內在的想法,貪、瞋,貪心還有生氣,我們會覺得這是理所當然,這是需要的,以身體的需求,我們會有這種自然的想法。

因為貪心的作用是什麼呢?就是把好的或自己喜愛的收攝,讓它成為我的,或讓它成為能夠幫助我的,安置在自己的身旁,這是貪心的作用。瞋心的作用是什麼呢?傷害我的,或與身體造成違緣的,這點我們盡量去排斥它,這是生氣或者瞋心的作用了。隨著我們離苦得樂的自然想法,當我們發現到有某種因緣,對身體有幫助,會照顧我們,或愛護我們,隨著這種自然離苦得樂的想法,加上身體本身的反應,因此我們會很自然的去收攝這些因緣,而產生了貪心。如果某些因緣,對身體會產生傷害,我們自然就會去排斥,這是一種自然的現象,因此而產生瞋心的。

因此乍看之下,產生貪瞋是有道理的,而且是必要的,這是不可否認的。可是貪心在收攝這些順緣的時候,它是與實際的狀況完全顛倒的情況下去收攝的,它是不符合、不吻合實際狀況而去收攝的,於是產生了問題;瞋心去排斥違緣的時候,它是以不符合實際情況的方式下去排斥這些違緣,於是而產生了矛盾,產生了種種問題。

最近我遇到一位科學家,他是在心理方面非常有研究的一位科學家。他曾經對我說過,一個人在生氣的時候,在生氣的那個當下,他的心態裡面已經有百分之九十錯誤的因素存在了。這錯誤的因素是什麼呢?就是看不清楚實際的狀況。可見他已經證明了,在生氣的時候,我們看什麼事情,百分之九十的看法是顛倒的、是錯誤的、是偏差的。

這剛好跟佛教裡面所說的,非理作意的說法非常的相似。也就是說貪心去收攝的時候,它是不符合實際的狀況下去收攝的,這個收攝作用我們是需要的,可是偏差的那一部分是錯誤的,於是帶來種種的問題。慈心和愛心卻不一樣,慈心和愛心的生起不需要實執,不需要把實際的狀況偏差之後,而去產生的;慈心和愛心的生起是需要理由,把實際看清楚,而生起慈心和愛心的。可是貪心卻不一樣,它不需要經過理由思考,它是自然而然產生的,這是由真實執著所帶來的非理作意而產生的貪心。

貪心的收攝作用,雖然我們需要;可是貪心的本質,因為它是一種偏差,看不清楚實際的緣故,而產生種種問題,這個我們是不需要的。可是慈心和愛心卻不一樣。同樣的像瞋心,也是因為實際的狀況看不清楚,我們想要收攝它;但因為它本質是偏差的,因此當這種助緣分離的時候,自然很容易產生瞋心。所以貪心越強,他的嫉妒心、瞋心也越強大,原因是因為本質偏差的緣故,就是因為這一點而產生種種問題。

同樣的,像我們在排斥種種逆緣的時候,不一定要以瞋心去排斥種種逆緣。可以用智慧把實際看清楚,把整個來龍去脈了解清楚之後,有什麼地方需要避免的,於是去避免、去排斥;什麼地方需要去注意的就去注意,以這種智慧去排斥,何必一定要以瞋心或生氣的心態去排斥呢?因為生氣或瞋心等等,它是一種偏執的本性。

所以為了能夠斷除內在的這些煩惱,我們去找與這種煩惱違背的、相違的,或者能夠有互相抵抗作用的因緣,把這些因緣的勢力提升,另一方面的煩惱就會減少;外在的物質也是一樣的,可是外在的物質是有形有色的,內在是無形無色的。這種相違的定義,就叫做所執相違,它執取是好的,就透過執取不好的心態,把執取好的心態減少。所以是透過所執相違的方式,而去尋求內在的、內心的對治力。

這裡說到了「若見我執,亦能止滅,以及誓願現證滅苦之滅」所以一切煩惱之根本我執,是怎麼斷除的呢?是要透過了解「無我」的見解。因為一者所執有我,一者所執無我,所執無我的時候,無我的內涵是不是與實際吻合,這一點需要先去觀察並且理解。如果無我的內涵、或者說思想,是與實際吻合,實際狀況看得越清楚,煩惱自然就能夠減少。所以我們只要看清楚實際,這種智慧長時間去培養,它有實際的狀況作為後盾,但是煩惱沒有實際的狀況作為後盾的。所以煩惱一定可以減少的,看到實際狀況的這種智慧一定能夠增長的,於是煩惱是絕對能斷除的。所以在此說到了「若見我執,亦能止滅」就能夠「現證滅苦之滅」,而在集諦之後說了滅諦。

因此不想要的痛苦,是由因緣而產生的,這個因緣是可以消滅的。為什麼呢?因為這個因緣是由煩惱而產生,煩惱是由我執而產生,我執它所執取的境是有我,這是與實際狀況不吻合的;透過對實際狀況無我的了解,對實際狀況的認知,去對治與實際狀況不吻合的有我執著,於是斷除煩惱。所以只要把實際狀況認識清楚,與實際狀況顛倒的執著,或不了解的這種執著,它慢慢就能減少。於是就說到,煩惱是可以斷除的,當煩惱完全被消滅,那個「滅」的功德,在此就稱為菩提,就是菩提道次第的「菩提」這兩個字的內涵。

8藏語

9   說到菩提這兩個字,「菩」是梵文,藏文翻過來是清淨的意思;「提」就是證悟的意思。之前所說的尋找內心煩惱的違緣,由這種對治力,使內心永遠斷除煩惱的緣故,而說了「菩」字,菩是清淨的意思。上次說到整個滅諦的內涵,因為我們不想要痛苦,因此永遠斷除痛苦的這種滅諦,是需要證得的。

要如何證得呢?證得的方式不是靠祈願,或是我想要證得的這種想法,就可以讓我們獲得的,光是以這種想法是沒有辦法的。好比肚子餓,說我要吃飯、我要吃飯,就能讓肚子填飽,這是不可能的;或者祈求我肚子能填飽,以這種的祈求,肚子也沒有辦法填飽。先好好睡一覺,早上起來之後,蓄意、刻意去準備填飽肚子的因緣,肚子才被填飽。

同樣的,內心的煩惱,如果要永遠斷除,就要蓄意的、刻意的去尋求煩惱的違緣,找出對治力之後來作對治,於是煩惱才能被消滅的;而不是只有靠祈願,一個想法,就能夠被斷除的。

於是隨著痛苦的因緣,由因緣所產生的果,而說了苦諦還有集諦。首先要認識我們不想要的痛苦是什麼?這種無自主的痛苦來自於那裡?說了集諦。所以由不想要的痛苦而說了苦、集二諦;針對想要得到的快樂,而說了滅、道二諦這兩者。

所以首先能知痛苦、尋求痛苦的因緣之後,再去尋找痛苦的因緣是否可以斷除。如果不能斷除,那尋找因緣就沒有什麼道理了,因為痛苦的因緣是不可能被斷除的;如果痛苦的因緣可以斷除,就要找出我是否可以成辦這種因緣。

於是在此就要認識實際的狀況是否有「我」了,這個認知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因為實際的狀況是「無我」。由我執所帶來的煩惱,就沒有辦法斷除嗎?這是因為你沒有了解無我。所以實際的狀況是否有我,這點需要去學習。

在心經裡面說到「照見五蘊皆空」,「照見五蘊皆『亦』空」藏文多一個亦字。為什麼要多加一個亦字呢?因為以下部論師在無我的見解上,有不同的說法;這些不同的說法,我們都了解之後,才有辦法看清楚實際的狀況到底是怎麼回事。

現在講下部論師不同的說法。心經裡面「五蘊皆亦空」為什麼要多個「亦」字?是因為下部論師,他們認為「我」是按照身心而安立的一個「取有」,這個施設處是由身心所取,所以身心是我的施設處。這施設處必須實質有,有了實質有堅定的基礎之後,才可以由這個真實的、實質的東西,而取假有的;所以說假有的背後,一定要有一個實質有為所依,才有辦法成為取有、或假有。在心經的意思,連這個施設處,你認為真實有的東西它本身也無有自性了,更何況所依所安立的假有,更應該無有自性才對,這就是「亦」的意思。所以無我的內涵,它有很多不同的主張,這都要認知的。

我們看實際狀況的時候,是不是如同我們看到的這麼真實,或是如實的存在呢?以一般名言上的角度來講,我們所看到的和所存在的,吻合的有,不吻合的也有,並非是如所看到般的存在,這也是有的。好比看前方的柱子,柱子是非常堅硬的。但是以現在科學的物理學家,他們去觀察的時候,可以了解裡面有很多的像量子等等;以顯微鏡去判別,可以說出裡面很細微的物體,每一剎那都在瞬間的壞滅當中,或者瞬間的轉變當中。所以所看到的和所存在的是不一樣的,我們看到的是那麼的堅固,可是以顯微鏡直接去看,它又不是那麼的堅固了,所以所見及所存在是不同的。

實際狀況來講,諸法是否如我們所看的那麼真實呢?我們看到任何一法的時候,覺得是從境上而有,實際是如此嗎?要這樣去觀察。所以只是一般的,在無尋無找的當下所看到的,這種意識叫名言識;由這種名言識看到的,叫世俗諦。在有尋有找之後,而沒能夠獲得,由這種非名言識,或叫勝義識;由這種勝義識所獲得的內涵,叫做勝義諦。於是根據離苦得樂的希求,而說了四聖諦;想要離苦得樂,因為有苦樂的因緣,而說了勝義諦、世俗諦這兩諦。所以有了二諦而說四諦,由四諦說了離苦得樂的目的。

以中觀派的說法,所謂世俗諦是在無尋無找的當下,名言識所能獲得的內涵,叫做世俗諦;有尋有找,觀察勝義的這種智慧所獲得的,叫做勝義諦,而說了二諦的內涵。如果能了解到二諦的內涵,就能了解實際的狀況了。了解了實際狀況,就能了解與實際顛倒的這個執著,它是可以斷除的,這是煩惱;與實際不顛倒,或者是吻合的這種智慧,這是需要獲得的,是需要成辦的,這是煩惱的正對治。所以才會想要去修學道諦,修學道諦的這種想法,是透過實際的認知而生起的。

真正能斷除煩惱的對治力,稱為現證空性的智慧,在裡面就說到了現證滅苦之「滅」。為什麼說到「現證」呢?就是說光是看到無我的智慧是不行的,必須以現量去現證無我的智慧,才有辦法直接去對治煩惱,才有辦法斷除煩惱而獲得滅諦;這種成辦的因緣,或成辦的方法,稱為道諦。為了能夠獲得現證空性的智慧,這是三學裡面的不共智慧,也就是不共慧學。為了能夠成辦不共的慧學,必須有不共的定學,先要有定學的基礎,才能成辦不共的慧學;為了使定學能夠堅定,能夠有好的定學基礎,必須先要有戒學,所以說了三學,說到「三學如何解脫之理」,這是整個道次。

首先不要讓自己受到煩惱的侵害,要先懂得保護自己,才有辦法去消滅煩惱,所以在保護自己的過程當中,而說到了戒學。透過戒學來保護自己,不要讓自己隨著煩惱罪惡而失去控制,或做出一些顛倒的行為,先保護自己而說了戒學。保護自己的能力到達一個境界,由定學來累積成辦不共慧學的因緣,之後再去修學慧學,就是緣空性的慧學,於是說到了「三學成辦解脫之理」。

講三學的經典稱為三藏,因為要學的學處有三者,佛為了讓眾生能夠了解的緣故,說了三藏。巴利文中有三藏的內涵,同樣中文也有三藏的內涵,這三藏內涵是需要了解的。

於是宗大師說:「如是四諦,大小乘中皆數宣說,是為善逝總攝生死流轉,生死還滅諸扼要處。故修解脫極為切要,亦是修行大嗢柁南(重點),故須如是次第引導學者。」所以是以三藏、三學的次第,來引導希求解脫的學者們。

10  於是說到了「菩」字,菩就是所謂淨除的意思。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透過四聖諦的認知來斷除一切煩惱;不只煩惱斷除,煩惱所留下來的習氣,還有煩惱的串習,就是所謂的所知障,這個也是應該斷除的。所知障是什麼呢?就是二聖諦它無法同時現證,也就是在現證空性的當下,它沒有辦法看到世俗諦;現證世俗諦的當下,沒有辦法看到勝義諦,所以二聖諦不可能同時現證,這是因為沒有斷除所知障的緣故,是因為有「二諦異性執著污染」存在的緣故。二諦異性執著的污染如果淨除,就可以同時間內現證二諦了。

因為所知障完全除掉的緣故,所以在現證空性當中,就能夠看到一切的世俗諦,在同時間內,以一個意識證得了所有諸法,也就是獲得了體智。體智就是證悟、證得的意思。因為清淨的緣故而證得了,因為清淨一切所知障的緣故,所以在現證空性的當下,以一個意識同時間內現證一切的世俗、一切的諸法。

亦由清淨而獲得菩提,這個菩提就變成大菩提。為了能夠獲得大菩提,不只需要三學的內涵以外,還要有大悲心、大菩提心才有辦法。為什麼呢?因為佛所說的教法是以悲心為根本,在任何佛教的修心裡面都要有悲心。就像佛在制定十善業道的時候,避免、防護十惡業造作的時候,他說殺生,並沒有說不應該殺人而已,他說只要有生命的、有感覺的,連最細小的蟲類都不應該去殺害,這代表什麼呢?是以悲心為根本,因此而說了十善業的。

佛所說的教法和一切修行裡面,都是以悲心為根本,但是針對悲心,刻意讓悲心的能力淋漓盡致的修法,在大乘的教法裡面才有。也就是說,不只自己要離苦得樂以外,跟我同樣感受的,同樣有離苦得樂想法的一切眾生,也應該讓他們盡除一切的罪障;刻意的修學這種的發心,這是大乘的精神。以這種的菩提心,來修學六度萬行,來修學三學,來修學空正見,這就是大菩提的一種修持。

在此《廣論》所說的道諦,是為了獲得大菩提而說的,所以說了以菩提心修學三學,以菩提心修學空正見的說法,於是而說了道次。也就是這種道次第,是無謬的、齊全的這樣宣說,於是說了菩提道次。

看《略論》開頭的部分。以上講了整個佛法的輪廓,就是為你們做佛法整體的介紹。介紹完之後,現在所學習的講義,是宗大師在著作《菩提道次第廣論》之後,所著作的這本《略論》。為什麼要寫這部《略論》呢?因為《廣論》講得非常廣泛,有心者為了能夠簡略的修行實踐,去觀想《廣論》的道次第的緣故,而說了略論。

菩提道次第略論(卷第一)

《道前基礎 歸依頌》

1頁「娑婆剎土自在薄伽梵」藏文的翻譯是無畏剎土,或者是不滅剎土,它不講「娑婆剎土」,所以藏文的翻譯和中文有些不同的地方。剛剛法王作「無畏」或者「不滅」的解釋。以現在整個教法來講,我們這個教法的時段叫聚火劫。為什麼叫聚火劫,因為在這個時段裡面,我們仍然可以聽聞,並且修學到煩惱的正對治──空正見的內涵,所以能夠徹底的消滅煩惱;能夠徹底的對治煩惱,如同聚火般的空正見的教法,仍然存在的緣故,所以現在的正法劫稱為聚火劫。

有了空正見,我們就不需要跟煩惱屈服了,不需要低頭於煩惱前面。但是因為不了解空性,所以我們執著於煩惱,把煩惱當成自己最究竟的歸依處。歸依了我執,隨著我執而轉,無有自主的隨著煩惱控制,這是因為不了解無我的緣故。若是了解無我,就不需要畏懼煩惱,不需要畏懼我執,因此而說了無我,「無畏剎土」。

「自在」的意思是「到了」。在這個人世間,有許多的導師宣揚他們的思想,在眾多的思想家,或思想導師裡面,能夠真正按照實際的狀況,無有錯謬的自在宣說,唯有導師釋迦牟尼佛有,而說了「自在」。

「薄伽梵」藏文直接翻譯過來的第一個「薄」字,是消滅的意思,中文直接看就沒有什麼內涵了,但藏文看第一個「薄」字是消滅的意思。消滅什麼呢?消滅四魔。第二個「伽」字,是具有的意思。具有什麼呢?具有六種功德。那六種功德呢?請你們看經典我不知道。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