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08 19:03:58
新聞單位 :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道次第略論九之一 甘丹赤巴2010

甘丹赤巴尊者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九)2010428  

首先在還未聞法之前,我們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必須要先調整我們自己聞法的動機。為了利益一切的有情,我希望能夠早日獲得圓滿的佛果,以這樣的菩提心作為動機,來聽聞今天的大乘法。

今天我們在這個地方,所要為各位介紹的,是宗大師所造的《菩提道次第略論》,請翻到《菩提道次第略論》第66頁。昨天我們所介紹的這個科判當中,最主要的內容分為十四,今天我們看到的是第五個部分,請看到第66頁的第二行。

第五個部分提到的是,「正修心時也需下中士道之理」。如是若於二種勝利生欲得已,如果對於之前所說的現前增上生,以及究竟決定勝的兩種勝利,生起強烈的希求之後,修習具有勝利之心,更進一步的,要修學的是具有兩種殊勝勝利的菩提心。則須生起此心之根本──慈悲之心。如果想要生起菩提心,就必須要生起菩提心的根本,也就是慈悲之心。而「慈、悲」這兩者當中,又以悲心為主,所以必須要在生起菩提心之前,生起強而有力的悲心,因而提到了,此復若思自身安樂匱乏,眾苦逼惱,於輪迴中流轉之理,尚不能令身毛豎動,則於其他有情樂乏苦逼,定無不忍。如果我們思惟自身的苦樂問題,都沒有辦法感動自己的話,那更何況是想到他人的苦樂問題?這時候對於他人所承受的苦,我們的內心當中一定也沒有辦法生起不忍的悲。這一點就有如同在 入行論》當中提到了:「於諸有情先,如是思自利,夢中尚未夢,何能生利他?」在思惟有情的苦樂問題之前,我們先思惟自己本身的苦樂問題,如果我們自己本身對於解脫,對於離苦,都沒有辦法生起希求,甚至在夢中都不曾經作過類似的夢,那更何況是提到利他?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是故,於下士時,思惟自身將受惡趣苦逼之理;所以在修學下士道的法類時,最主要的我們要思惟自身,在來生即將會遭受惡趣的種種痛苦所逼迫的道理。於中士時,思惟善趣亦唯是苦,以中士道的角度而言,雖然我們能夠暫時的投生在善道,但是只要在還未跳脫輪迴之前,一切的現狀都是苦的本質,無寂滅樂;次於為親之諸有情,而更進一步的,對於是我們親友的諸多有情,亦由自身感受類推而作修習,由自己內心的苦樂,更進一步的以此類推,而修學他人所必須承受的苦樂問題。故成生起慈悲之因,並從彼中發菩提心,故修共下中之意樂,即是生起真實菩提心之方便。

接下來我們看到第六個部分,「發心的儀軌中,集資淨罪也需下、中士道之理。」如是又於彼二時中,思惟皈依及業果等,多門勵力集資淨罪,如其所應,能成菩提心之前行,淨化相續之方便──七支及皈依等,故應了知此等亦是發心之方便也。在修學下士以及中士道的時候,這當中包括了思惟皈依以及業果等等的內涵。最主要的,是希望我們藉此能夠努力的集資淨罪,而這當中部分的法類,它能夠成為是發起菩提心的前行,淨化相續的方便,也就是七支以及皈依的內涵。所以對於這個部分,我們也應該要了知,不管是下士的法類也好,或者是中士的法類也好,這些都是發起菩提心的方便,這是第六個部分。

接下來第七個部分,「教誡重視下、中士的諸法類,即是上士道支分之理。」此中,下、中之諸法類,即是發菩提心支分之理,上師亦應詳示,對於下中士的諸多法類,就是發起菩提心支分的這一點,上師在為弟子們介紹三士道的內涵時,應該要詳細的解釋。並且弟子於此亦應獲得定解,弟子們對於這一點,也必須要生起定解,每次修時當念此義而修,不管是在修下士、中士,或者是上士的法類時,都應該要想到這個內涵而來修學。應極重視;若不爾者,則此諸道與上士道別別無關,如果對於這一點沒有辦法生起定解,就會覺得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彼此之間是沒有關聯的。乃至未達正上士道,於菩提心不得定解,所以到最後,一直到學了上士道之前,對於菩提心的內涵,還是沒有辦法生起定解,故成發此心之阻礙,或於此間失大義利,故應於此殷重而修。也有可能在修學上士道的法類前,我們最主要的所緣是緣著自利,所以對於能夠有利他的這種可能性,我們就沒有辦法生起這樣的一種心態,這對我們而言是一種損失,所以提到了「故應於此殷重而修。」

第八個部分,「兩種的菩提心等,次第及修學的方式。」如是修已,於相續中,隨力令生真實菩提之心。其後為令此心堅固,應先生起不共皈依,為了讓這樣的菩提心能夠堅固,所以應該要先生起大乘的不共皈依,藉由此而受願心儀軌;這個部分我們在之後的正文當中,都會詳細的為各位介紹。由儀軌受持願心已,修學彼諸學處。次於六度、四攝行等,應多修習欲學之心;倘若由衷生起欲學,受持清淨行心律儀。次寧捨命莫為根本墮罪所染,這當中提到的是十八根本墮。在守菩薩戒時,我們要盡可能的不要違背十八種的根本墮。亦應勵力莫為中、下品纏及諸惡作所染;若有染犯,亦如所說墮罪還淨門中而善淨除。次應總學六度;特為令心於善所緣,如其所欲堪為役使,故應修學奢摩他之體性──靜慮。

道炬論》說為引發神通故而修奢摩他者,僅是一例。在阿底峽尊者所造的《道炬論》當中有特別的提到,為了要利益廣大的有情,所以在生起靜慮之後,要特別的引發神通,也就是要生起神通。所以為了要生起神通,而在一開始必須要修學奢摩他的這一點,「僅是一例」這只不過是一個例子罷了。為什麼呢?阿底峽尊者於餘處時,亦說為生毗婆舍那,是故為此亦應修止。因為阿底峽尊者在其他的論當中,也有特別的提到,為了要生起毗婆舍那,所以必須在這之前,修學止的內涵。所以修學止,並不是只是為了要生起神通而來修學的。次為斷除執二我之束縛,應以正見斷定空義,而更進一步的,為了要斷除在我們心續當中的補特伽羅我執,以及法我執的束縛,所以必須要透由「教」跟「理」的內涵,讓我們的內心當中,對於空性的法義生起強烈的定解,而生起空正見。而修無謬修習之理,成辦般若之體性──毗婆舍那。

接下來第九個部分,「一切道都總攝在三學當中」。如是除修止觀之外,修學行心律儀學處以下,皆是戒學;這當中「以下」指的就是從一開始的依止善知識之理,一直到修學行心律儀學處這個部分,這當中的內涵,最主要是統攝在戒定慧三學當中的戒學。奢摩他是心學;指的就是三學當中的定學。毗婆舍那則為慧學,此為《道炬論釋》所說。

第十個部分,「為能精通分類總攝之理,將一切道統攝於二資糧中。」復次,更進一步的我們來作解釋,奢摩他以下是方便及福德資糧,奢摩他以下的法類,如果以道的角度而言,它是方便道;以所累積的資糧而言,它是福德資糧,依世俗諦之道,所依的道是二諦當中的世俗諦的道,及廣大道次,它本身的道次第是屬於廣大行的道次第。生起三種殊勝智慧是般若及智慧資糧,而生起三種的殊勝智慧,以道的角度而言是般若道,以所累積的資糧而言,是智慧資糧,依勝義諦之道及甚深道次,所依的道是二諦當中的勝義諦道,以道次而言是屬於甚深的道次第。故應於此等之次第、數量決定、僅以智慧方便一分不成菩提,起大定解。所以對於這個部分,不管是它的次第,或者是數量各方面,甚至僅僅藉由智慧或者方便其中一者,都沒有辦法成就圓滿菩提的這一點,必須要生起強大的定解。

接下來第十一個部分,「要趣入密乘」。如是以共道淨化相續已,定須趣入密乘。果我們透由之前的內涵,淨化了心相續之後,接下來我們必須要趣入密乘。之所以要趣入密乘的原因為何呢?若入密乘,速能圓滿二資糧故。如果能夠進入密乘,修學密法,就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圓滿福智二資糧。對於修學密法的行者而言,成佛是沒有辦法等待的,因為他對於周遭的有情眾生所生的痛苦,內心會生起強大的不忍,也就是生起強大的悲。所以他時時刻刻都希望自己能夠早一點成佛,所以這時候修學密法,對他來說顯得格外的重要。

接下來第十二點,「單修顯教的方式」倘若於此非所能及,對於有一些有情而言,修學密法可能短時間之內,他自己本身的能力,還不足以來修學密法。或因種姓、能力微劣而不喜者,甚至有一些人的種姓,或者他自己本身的能力不足,而他不想要修學密法的人,則應唯將此道次第漸次增廣。這時候他應該對於所修的顯教的內涵,不斷的加深他自己的印象,然後漸次的讓這一種的道次,能夠在他的心續當中,不斷的增長。

第十三點,「趣入密乘之次第」若入密乘,則依師理勝出前者,總一切乘,特於密乘當中鄭重宣說故。如果進入密乘修學密法,這個時候依師軌理會比顯教當中更為重要。密法當中的修持,最主要提到的是上師瑜伽,而整個上師瑜伽的核心,就是在於依師之理。所以這一點從一切乘的角度而言,尤其是在密乘當中,會特別鄭重的來宣說這一點的重要性。次由清淨續部所說灌頂成熟相續,爾時所得三昧耶及律儀,捨命守護;特若觸犯根本墮罪,雖可重受,然其相續已壞,功德難生,如果觸犯了根本墮,雖然可以重受,而重受了之後,你在來生雖然可以不墮惡趣,但是在此同時,你的相續已經失壞了,功德也很難再次的生起。是故莫為所染;諸支分罪亦不染犯,若有所染,亦勿置之不理,應以懺悔防護令其清淨。次於續部,若是下部有相瑜伽,若是上部生次瑜伽,這時候再修學密法,如果你所修學的是下部的內涵,你最主要要修學的就是有相瑜伽;如果是修學上部的內涵,最主要修學的就是生起次第的瑜伽。任其一種而為引導;此堅固已,若是下部無相瑜伽,若是上部圓次瑜伽,應於其一而作修學。

第十四個部分,「說明趣入顯密二乘,是《道炬論》等之意趣。」如是道之論述主體為《道炬論》中所說,是故道次第中亦作如是引導。對於我們之前所談的這些內涵,最主要的內容在阿底峽尊者所造的《道炬論》當中都有提到,因此在道次第的論著當中,也是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為弟子們作介紹。

庚二、目的

接下來我們看到第二個科判,「目的」。這邊的「目的」指的就是,之所以要用下、中、上三士道依次引導的目的。這個科判當中的內容分二:第一個部分提到的是「正文」,第二個部分是「根據」。而「正文」當中又分為:「問題」以及「回答」。首先第一個部分「問題」或曰:「若下中士之諸法類,皆為上士前行,作為上士道次即可,何須別立共下、中之道次名耶?」之前我們有特別的提到,下士道以及中士道的這些法類,都可以稱之為是上士道的前行。這時候有人就會提出質疑,他覺得既然這些法類都是上士道的前行,這時候我們不需要各別的來分為,共下士道、共中士道以及上士道,我們直接把所有的法類,都稱之為是上士道,而這當中分為前行、正行這樣不就可以了嗎?為什麼一定要各別的來作區分呢?

對於這一點,自宗就作了回答別分三士而作引導有二大目的,之所以要各別的分為三士道而來作引導,有它的二個最主要的目的。

一、摧伏「我慢」,這是什麼樣的一種我慢呢?尚未生起共下、中士之心,即妄自詡我為上士。如果對於道次的內涵,不作各別的分別,這時候如果你將所修學的法,稱之為是上士道的法,有很多的人他在修學時,就會自以為,自己是修學上士道的行者,而自稱為之是「上士」,這時候他的內心就會生起慢心。但實際上,這之前他連下士以及中士的發心,也就是這當中的內涵,他都沒有了解,這是第一個部分。

二、廣益上、中、下三種根機者。廣益之理,這時候廣益的方式,可以從上二士夫以及下士夫這兩種角度來作探討。首先第一個部分,一、上二士夫亦須希求增上生及解脫,所謂的「上二士夫」指的就是中士夫以及上士夫。「中士夫」雖然他最主要的目標是在求得解脫,但是在獲得解脫之前,他也必須要對於增上生,也就是人天果位生起希求。而上士夫最主要的目標,雖然是在成佛,但是他也必須要將解脫,作為他修學的內涵,所以提到了「上二士夫亦須希求增上生及解脫」,是故亦於所導上、中二類補特伽羅,示令修習此二意樂,不成過失,反起功德;既然是如此的話,對於所要引導的上士夫以及中士夫這兩類的補特伽羅,開示他們讓他們修學增上生以及解脫之道,這不會成為過失,反而能夠讓他們的心續中生起功德,這是第一個角度。

第二個角度,如果是以下品的補特伽羅,也就是下士夫而言,若是下品補特伽羅,雖修上法,亦不能生上品意樂。如果是以下士夫的角度來說,雖然他一開始,他想修的是上士道的法類,但是由於他自己本身的能力,以及條件不足的緣故,所以縱使他冒然的修學,也不能夠在心續中生起上品的意樂;而這個時候,他捨棄修學下品的機會,因此他的心續中,什麼樣的功德都沒有辦法生起,捨棄下品故皆不生。又於具上品善緣者,開示共道,令其修習,彼諸功德或先生已,或雖未生,亦能迅速生起。另外一個原因,對於上士夫,或者是中士夫,這些具有上品善緣的這些補特伽羅,如果對他們開示共道的內涵,而讓他們進一步的修學共道的法類,這些功德有可能是他們之前就已經生起的,但是有一些如果是在他們的心續中,還未生起的,也能夠讓它快速的生起。是故若生下下,可導上上,故於自道非為延滯。因此對於這些補特伽羅,如果告訴他們下下的法類,也能夠讓他們生起上上的功德,也就是透由介紹下下的法類,也能夠更進一步的引導他們進入上上的道次,因此這對於他們修學自己的道次而言,並不會產生延滯的效果。

之前在為各位介紹「三士道」的名相時,對於下士道以及中士道的部分,我們有時候會加上「共」下士道,或者是「共」中士道的這個名相。但是在上士道的時候,我們卻不會加上共上士道的這個名相,其實這是有它的原因在的。為什麼在中士道以及下士道,會特別的加上共中士道以及共下士道呢?以中士道而言,中士道最主要的法是什麼樣的法?中士道最主要的法,就是獲得解脫的這種方法,獲得解脫的道次。而獲得解脫的道次,對於中士夫以及上士夫而言,這兩種的士夫都必須要修學這樣的法類,所以以這樣的一種角度,我們稱之為是共中士道。為什麼稱之為是「共」,因為這不只是中士夫所必須要修學的法,而且也是上士夫所必須要修學的法,所以我們稱之為是共中士道。

最主要的「中士夫」,指的就是為了獲得一己的解脫,為了求一己的安樂,所以對於解脫生起強烈的希求,比方聲聞或者是獨覺的行者。這些行者們,他最主要修學的就是中士道的法類。但是對於「上士夫」來說,雖然他的目標是在於成佛,但是在成佛之前,他也必須要修學中士道的法類,因此中士道的法,它是中士夫以及上士夫,這兩種士夫都必須要共同修學的法,所以我們稱這個部分為「共中士道」。

而「共下士道」的內涵,最主要是獲得增上生,也就是人天的果位。而這樣的一種道次,除了下士夫之外,中士夫以及上士夫也必須要共同修學的緣故,所以我們稱這個部分為共下士道。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方說有三個人,這三個人他們即將要出門,而他們的第一站,他們叫做崩別,是印度的一個地名,他們即將要到崩別的這個地方。而他們的第二站,是到德里,第三站是到菩提迦耶(也就是金剛座)。所以這三個人,如果都要去崩別這個地方的話,到崩別的這一條路,就是他們的共道。而這三個人當中,只有兩個人要去德里,這個時候,到崩別以及到德里的這段路,就可以稱之為是這兩個人的共道。對於其中一個人,他可能最後要到達的目的地,是菩提迦耶的金剛座,這只有他一個人去行走,這只有他一個人去的話,這段路就不能夠稱之為是共道,因為這條路只有他一個人去。所以對於三個人,同樣要到達的地方,我們可以稱之為是共道,因為這是三個人都必須要共同經過的地方,我們稱之為是共道。而第二段路,由於只是兩個人所必須要經過的地方,所以我們還是可以稱之為共道。但是最後的一段路,由於他去的人只有一者,所以這段路就沒有必要稱之為是共道。

相同的道理,下士道的內涵,對於下士夫、中士夫、以及上士夫而言,這三種的補特伽羅,都必須要修學的緣故,所以我們可以稱之為是共下士道。而中士道的法類,雖然下士夫是不需要修學,但是中士夫以及上士夫都必須要修學的緣故,所以我們可以稱之為共中士道。而對於上士道的內涵,除了上士夫之外,下士夫跟中士夫是不需要修學的緣故,所以它並不需要加上「共」的這個名相,它稱為「上士道」這樣就可以了。所以雖然上士夫他最主的目標,是在獲得圓滿的佛果,但是修學中士道的法,這是必然的。如果他沒有修學中士道的法,這時候他是沒有辦法達到最究竟圓滿的果位。甚至在還沒有獲得解脫之前,他也必須要依次的獲得增上生的人天果位,因此下士道的法,或者是中士道的法,對於一個以成佛為目標的上士夫而言,這都是必須要修學的法,所以對他來說,下士道的法可以稱之為是共下士道,而中士道的法可以稱之為是共中士道。

接下來第二個部分,是這個科判當中它的「根據」須以次第令其發心,《陀羅尼自在王請問經》中,以大寶藏師漸次洗淨珍寶為喻,與義結合而作教示;在《陀羅尼自在王請問經》當中,有特別的提到,一位善於洗淨寶藏之上這些污垢的人,他在洗珍寶上的污垢時,一開始他所洗的污垢,是用肉眼直接就能夠觀察到最明顯的污垢,這種的污垢是最容易清洗乾淨的。因此他不需要花太多的心力,不需要花太多的時間,就能夠將粗分的污垢洗淨。而慢慢到最後,有一些比較細微的污垢,這時候就要花比較多的心力,比較多的時間,才能夠將它完全的洗淨。相同的道理,如果我們想要淨化內心當中的煩惱,一開始我們只要透由修學下士的法類,就能夠將它淨化。而更進一步的,如果我們的心續慢慢的淨化時,這時候就必須要依次藉由中士道以及上士道的法類,才能夠將心續當中比較細微的煩惱淨化掉。   

怙主龍樹亦云:「增上生法先,決定勝後起,以得增上生,漸得決定勝。」前面兩句話提到的是,一開始必須要先開示,能得增上生的下士法類,之後再開示能得決定勝的中上士法類,所以提到了「增上生法先,決定勝後起」,之所以要如此開示的緣故,是什麼呢?後面兩句提到的是原因,「以得增上生,漸得決定勝。」因為在獲得果位的時候,我們必須要先能夠獲得增上生,才有可能獲得決定勝。因此一位上師在為弟子們作開示的時候,也必須要先開示獲得增上生的法類這樣的一種法,才能夠更進一步的為弟子們開示能夠獲得決定勝的中、上士的法類。

此說依次引導增上生及決定勝道;聖者無著亦云:「又諸菩薩,於諸劣慧有情,為令漸次正修善品,先說淺法,一位菩薩他在調伏一位有情時,為了讓這位有情眾生能夠漸次的往善的方向前進,一開始必須要對這位有情說比較淺的法類。為什麼要說比較淺的法類?這一點就如同我們之前所提到的,要淨化心續當中粗分的污垢,我們這時只要藉由粗分的道,就能夠淨化的緣故,所以一開始所說的法是比較粗淺,比較容易了解的。這就有如同是我們去學校求學的時候,我們一開始所學的內容,也會比較簡單,比較容易了解;而漸次的當你的程度慢慢的提昇,這時候你所學的內容也會不斷的加深。

所以相同的道理,菩薩也是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引導有情,令其隨順淺近教授、教誡而轉;了知彼等具中慧已,更進一步的,透由菩薩善巧的引導,而讓這位有情,從劣慧的有情變成是具中慧的有情之後,當菩薩了知了這一點,「了知彼等具中慧已」,次說中法,令其隨順中等教授、教誡而轉;了知彼等具廣慧已,後說深法,令其隨順深微教授、教誡而轉。此為菩薩於諸有情漸次利益之行。」菩薩就是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利益有情。聖天亦於《攝行炬論》中,成立須先修習波羅蜜多乘之意樂,其後依次趣入密乘之理。聖天菩薩在《攝行炬論》當中也有提到,必須要先成立修習波羅蜜乘的這些意樂,更進一步的,才能夠趣入密乘。所以相較於密乘,波羅蜜多乘就可以稱之為是共道。攝此義云:「諸初業有情,趣入勝義中,佛說此方便,如階梯次第。」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