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2/15 05:36:03
宗喀巴大師
尊貴袞卻格西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2/15 05:31:14   編輯部 報導 

菩提道次第綱要(上冊)  

袞卻格西講授


 

袞卻格西講授
目錄
第一講 造者殊勝
第二講 教授殊勝及聽聞軌理
第三講 親近善士
第四講 修習軌理
第五講 六加行
第六講 依師之理
第七講 暇滿人身
第八講 念死無常
第九講 三途苦
第十講 皈依三寶
第十一講 業果
第十二講 懺悔與對治


附錄

附錄一 《啟勝道門師承啟請文》
附錄二 《福德本頌》
附錄三 格魯巴道次第皈依境
附錄四 《上師薈供》資糧田聖眾簡圖
附錄五 資糧田簡介
附錄六 獻曼達
附錄七 曼達平面圖
附錄八 獻曼達觀想次第
附錄九 菩提道次第科判


第一講  造者殊勝

 

    就如宗喀巴大師所說的,我們所得到的人身較諸如意寶珠還要珍貴,更勝摩尼寶珠? 那是因為我們所得到的這個人身具有能力、智慧和很多順緣,能夠成辦很多有意義的事情。然而這樣圓滿人身的獲得其實唯有這一世而已,這我們可以從譬喻的難得、因的難得、本質的難得、還有果位的難得等方面來說明,今生所獲得的這個人身是很難再得到的。除了人身難得之外,我們這個人身還可以成辦很大的義利。


    從壽命來看,我們若與長壽天的眾生以及地獄道有情的壽命相比較的話,人道所得的壽命,只不過是一瞬間而已。從這個角度去思惟,我們就應該知道,能有這樣的人身,卻還是迷惑于現世的衣服、飲食、名聲的追求,而不去成辦大義利,就好像入寶山卻空手而返一樣。此外,也可以用空瓶子來做比喻:如瓶子是空的,什麼都沒有,這就像我們得到了的這個人身,而不去取心要,卻迷惑於今世的衣食名聲的取得一樣。我們不應該只是迷惑于衣食名聲的取得,而應該在這一世取得佛法的心要。


    宗喀巴大師說:“就像我以所得到的這個人身,日夜無間地去求取佛法心要一樣,你們這些想要求得解脫的弟子,也應該日夜無間地去取心要,這樣就可以讓你的人身得到義利。因此,如果是有心尋求脫離三惡道及解脫輪回者,應該如此地策勵勤修。


    而所要取的心要是什麼呢? 就是不應該只執著於今生,也不要貪著於輪回,也不要只是為了個人的解脫,而是為了成辦如虛空般的一切如母有情的義利,帶領所有眾生脫離苦海直到彼岸,而要成就佛道。我們今天是為了這個動機而來聽受教法的。


    今天我們所聽受的這個教法,就如同是整個佛法的國王一般,至為首要,這個超勝的法即是《菩提道次第廣論》(以下或簡稱為《廣論》),這是我們所要講說、聽聞的教法。


    事實上,菩提道次第教授並不是宗喀巴大師編造出來的。宗喀巴大師造這部《廣論》於”(奢摩他)”(毗缽舍那)二章之前的內容,實際上的傳承因緣是,當他到西藏的惹真寺苦修時,曾經向所有傳承上師,從世尊到根本上師整體做了祈請,於是整個資糧田的聖眾全部現起。特別的是,在七天之內噶當派全部的祖師,包括阿底峽尊者在內,均對他祝願,並對他說:“如果你好好地造作這部論著,我們會幫助你廣弘教法,利益眾生。大師是由於這個因緣而造修行之前的《廣論》內容。


    至於的部分,大師曾考慮說:“若我再造這個部分的教法,對眾生有利益嗎? ”當他這樣懷疑的時候,文殊菩薩就現身敦促他說:“你應該繼續把二章撰述圓滿,把這部分的道次第補足。宗喀巴大師才就此完成整部的《廣論》內涵。


    關於法源,這個道次第是源自哪里呢? 是來自我們的世尊──釋迦牟尼佛。事實上,世尊在無始劫以前,早就已經成佛了,只不過為了能夠度化娑婆世界的眾生,而在三千大千世界的無邊刹土中,特別是在我們的娑婆世界裏,示現了十二法行,十二相成道的事業:首先,為了無邊的眾生而發起菩提心;其次,為了無邊的眾生而積集福德、智慧二資糧;最後,為了無邊眾生而成就圓滿的佛道。


    世尊成佛之後,轉了許多法輪,在他所轉的八萬四千法門中,主要是為了對治各類眾生的種種煩惱。在這許多法門當中,最為殊勝的是莫過於在靈鷲山所講的《般若經》。十方無邊的諸佛菩薩都是依著《般若經》的教義修行而成就佛道的,所以當大乘教法衰微的時候,這部經就更有它存在的意義。佛曾說:“當我圓寂之後,大乘教法會逐漸衰微隱沒。但佛陀也授記說:“以後有一位菩薩會降世,他會將我所宣說的正確大乘教法,特別是《般若經》的教義加以弘揚並恢復起來,這位菩薩就是龍樹菩薩。


    佛陀圓寂四百年之後,龍樹菩薩降世,而他真的如佛所授記一般,為了救度後世眾生以及弘揚大乘教法,而把佛陀所說的廣、中、略三部《般若經》的經義抉擇出來,擷取《般若經》的精華,造了中觀六論,主要是包括《中觀根本頌》等的論著;在廣行道方面,則是造了《寶蔓論》。《般若經》所顯示的空性次第,經由龍樹菩薩的論著而抉擇出來,成為深見派。由於整個成佛之道非常廣大,隱()義的部分,也就是隱藏在《般若經》裏頭的現觀(現證才知)次第,經由彌勒菩薩著述《慈氏五論》(亦即《彌勒菩薩五論》)將《般若經》隱義的現觀次第彰顯出來,成就了廣行派。這之後,再經由他的弟子無著菩薩上升兜率天彌勒內院聽受慈氏五論,下降人間之後,造了《瑜伽師地論》及其他很多論著,以弘揚廣行派的教授,這個教授直到現在一直利益著我們,我就不再贅述。


    總之,深見派與廣行派──空性與成佛之道的傳承,在印度從佛陀開始,經過歷代祖師的抉擇,直到目前為止,就像沒有斷過的橋般地延續下來。正因為這種沒有間斷的清淨傳承,因此經由菩提道次第實修而成就的祖師大德,不計其數。


    就傳承來說,廣行派到最後是由金洲大師所承續,而甚深道的傳承則是由月稱菩薩以及大小智鵑論師所承續。特別重要的是到了阿底峽尊者時,他把三個傳承匯歸為一流,而這三個傳承是指什麼呢? 就是我們剛剛提到的廣行派、深見派及修行加持派。所以有這樣一個說法──佛陀是第一位佛,而第二位佛則是阿底峽尊者,由此可見他的貢獻之大。


    而阿底峽尊者把非常廣大、甚深的顯教經典及密教續部,只以幾張紙就完全涵蓋的這個教義是什麼呢? 就是他所造的《菩提道燈論》(另譯《菩提道炬論》)。有關《菩提道燈論》的諸詮釋中,詮釋得最深廣的,莫過於我們現在所要研討的這部宗喀巴大師所造的《廣論》。基本上詮釋《菩提道燈論》最廣的是《廣論》;然而,就口訣或教授來說,則是有所謂的《菩提道次第中論》(也就是一般所說的《菩提道次第略論》);另外尚有《菩提道次第極略論》,就是《四十五頌》。換句話說,一、《菩提道次第中論》,就是所謂的《略論》;二、更為簡略的《極略論》是指《四十五頌》,此二者是屬於口訣與教授方面的解釋。


    關於《四十五頌》的造作因緣是這樣的:宗喀巴大師經由廣大的聞思經教,特別是對菩提道次第教授的廣大聞思之後,親身實證而產生的功德,根據實證的經驗造了《四十五頌》,也就是最精略的《極略論》。


    今天所要研討、所要講授的論典,是前面提到的《廣論》。關於菩提道次第的教授引導方式,讓我們看《廣論》第二頁第九行,其科判分為四個門徑,這四個門徑是說明及闡述整個菩提道次第的教授。其中第一個門徑是說:(甲一)為顯示這個法源是清淨的緣故,所以開示造者的殊勝。這裏所謂造者並不是指宗喀巴大師,而是指佛,就是本尊釋迦牟尼佛;更廣義的說,這個造者是從釋迦牟尼佛開始到我們的上師為止,代代相傳的諸位上師而言。若我們觀閱他們所有的傳記(可能有二大部函的論著),就可以知道造者是很殊勝的。基於阿底峽尊者恩澤極大之故,宗喀巴大師在《廣論》裏,特別把尊者的傳記濃縮,是以尊者為《廣論》的造者。宗喀巴大師在《廣論》中說:“故彼(《道燈論》)造者,亦即此(《廣論》)之造者。這個彼造者是指阿底峽尊者,宗喀巴大師並沒有說:“這部《廣論》是我自己造出來的。
   
第二個門徑是什麼呢? 就是(甲二)為了讓聽者對此教授(這個法),起敬重心的緣故

,所以開示這個法很殊勝。第三個門徑是(甲三)如何講說、聽聞,二種殊勝的相應法。第四個門徑則是(甲四)說明如何以正教授來引導學徒的修學次第。


    那這部菩提道次第究竟有什麼殊勝之處呢? 《廣論》中提到它有四種殊勝及三種特色。由於它具有四種殊勝的緣故,所以說它像佛的整個教誡中的國王一般,最為殊勝。
    我們現在看《廣論》第八頁科判,關於(甲二)此論教授殊勝分四點:“乙一、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乙二、一切聖言現為教授殊勝;乙三、易於獲得勝者密意殊勝;乙四、極大罪行自趣消滅殊勝,其中,極大罪行是指謗法,就算謗法的造罪,也可以藉由此教授很容易地趨於消滅。有前述這四種殊勝。


    “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一切聖言現為教授殊勝這兩項就以一個譬喻來做說明:例如,對一位非常擅于畫唐卡的畫師及他的隨從來說,如果這個隨從是一位很有能力、很善巧的隨從,那麼他對於畫師需要什麼畫布? 需要什麼顏料? 需要多大尺寸的畫布? 以及需要什麼樣子的配料? 他都能夠很妥善、很迅速地準備好;和這個譬喻一樣,任何佛所教授下來的教法,不管是小乘、大乘、密乘,它們事實上都是因應所有眾生成佛的必備條件,互不相違的。這是說明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的道理,而善巧的助手所發揮的功能,也是無違殊勝。另一方面,要如何去畫這幅唐卡? 如何著色? 如何彩繪? 以一位畫師來說,只有他本身才有這個技巧,能夠把任何顏料任運調配而適得其所,用在該用的地方,不會浪費掉;這是指佛所說的任何教典、教誡,都可以涵蓋或含攝為菩提道次第教授來修行。不管你學到的是五大部論,或是千經萬論,你都可以涵攝到菩提道次第裏來修學,乃至於只有一個字,你也可以將之廣大推衍為菩提道次第來修學。以上就是用畫師能善用材料、毫無浪費的這個譬喻,來說明佛所說的一字一句皆為殊勝教授,也就是一切聖言現為教授殊勝的意義。


    經由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以及一切聖言現為教授殊勝這兩個殊勝的認知上,我們很自然的就可以得到第四個殊勝,亦即極大罪行自趣消滅殊勝。這個極大罪行是指什麼呢? 就是指謗法。假如認為修學大乘法而不要學小乘法,認為小乘法是該斷舍的,這種說法即是謗法;或是有人認為學密乘不要學顯乘,學顯乘不要學密乘,彼此互相譭謗、互相排斥的話,這種說法也是謗法。


    謗法的罪行事實上是很重很重的,經典上好象有這麼說過,文殊菩薩請問佛說:“什麼是謗法眾生的罪障?”佛回答說:“不要問我,不要問我,如果我講的話,眾生會因為受不了而心痛得昏倒,因謗法而到無間地獄受苦實在太慘了。由此可知,謗法罪是最重的,但是,如果我們可以透過《廣論》的教授來修學的話,也就是可以很容易地遮止謗法重罪。


    事實上,佛的密意、佛教教義的精髓或是核心就在三主要道──出離心、菩提心及空正見。如果我們可以好好的、善巧的聽聞、思惟、修學菩提道次第教授,經由《廣論》的研討而修學菩提道次第,那我們就可以得到佛的密意,就可以修證三主要道的出離心、菩提心及空正見。值得一提的是,《廣論》可以涵蓋所有顯乘及密乘的要義,所詮無不圓滿;菩提道次第沒有錯誤,沒有乖違;一個眾生若想要成佛,依著次第修學便可以圓滿的成佛,它有這樣的殊勝。


    菩提道次第的教授是依二大車軌,也就是由龍樹菩薩和無著菩薩,這兩位性相二宗的祖師傳下來的,所以說它的傳承很超勝。以上是一切聖言現為教授殊勝的簡單介紹。


    接下來繼續說明聽聞講說軌理的態度,聽聞佛法與講說佛法都是有規矩的,講說佛法的人應該以清淨的動機來宣說,而受持佛法者則應該以斷器三過具六種想的態度來聽聞教授。至於第四個門徑,則是(甲四)說明如何以真正的教授來引導學徒,此門徑為兩點:一是乙一、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二是乙二、既親近已如何修心次第。親近善知識是很重要,而且是要特別殷重強調的。因為一般而言,選擇上師或善知識,是必須經過好幾年的觀察才行,若能夠有位可以教授你整個顯密雙運道體的善知識,是最好不過的事情。一位所謂的上師最起碼要具有三個條件:一、他的功德要超過學生;二、重視來生超過今生;;三、重視別人超過自己。所以事實上,並不是只要來聽法之後,那位講法者就變成你的上師,不是這樣子的;你可以把他當作道友、法友而來聽受教法,對他保持觀察抉擇,直到你的心能依賴他之後,並願以他為上師,才稱為上師;並非要先視為上師後才能聽受教法,沒有這樣的規定。所以假若不先觀察,一來聽法就立刻將說法者當作自己的上師,而上師也立即將聽法者視為弟子,彼此之間誓言不清淨,而後又互相鬥訟,並因觀師的過失而產生很多煩惱,這是很不好的事情。
    還有就是,一旦師長為你授了戒,灌過頂,他就是你的上師。倘若你不瞭解傳戒、灌頂的師父即是你的根本上師,卻還在不斷地尋找上師的話,那是錯的,因為他已經是你的上師了。在你們國家中,很多人對佛法有很深的信心,所以當某個人來傳灌頂時,就急急忙忙地跑去接受灌頂,這會有很多後遺症的。會犯此錯誤是因為許多人不懂道次第的緣故,因為一旦你依止了上師之後,就不能再有觀上師過失的心了,此時就算他是狗,你也要視他為佛。無論如何,視上師為佛是不能改變的。
    “道的根本在於親近上師,這有很大的含義,此處是指菩提道,是顯密雙運的菩提道。為什麼顯密雙運的菩提道次第能夠讓你的功德生起來呢? 這除了依止一位具相的善知識才能成辦之外,沒有其他的門徑了。也就是說,你必須經過觀察之後,依止一位具相的上師,然後依著他的教授,學習整個顯密雙運的道體,並如理依止修行,方能生起整個顯密雙運道體的證量,除此之外,再也沒有別的方式或門徑能令你成就這樣的證量了。所以說,道的根本在於親近善知識,其道理也就在此。
    當我們已經完全地依止一位上師之後,就功德來說,上師與佛是一樣的;但就恩澤來說,上師更是超過佛的。依師之理在戒律、顯乘及密乘,各有各的說法。在戒律裏頭講的依師之理裏,是說弟子應該觀師似佛,也就是說,師長的功德、利益相似於佛。大乘裏頭的依師之理是觀師如佛,這個與前述的是不一樣的,大乘的觀師如佛,這個觀就是──釋迦牟尼佛;密乘裏觀師如佛,是指要觀就是──金剛持佛。既然明白道的根本在於依師之理,因此你必須加以慎重觀察抉擇,一旦決定這個人就是我的上師之後,就要好好地依止他。
    為什麼說他就是佛呢? 因為他能讓我生起很大的功德證量,與佛沒有什麼差別,要用這樣的心態去依止並修習。至於觀師如佛的理由何在呢? 第一,因為你不想吃虧,想要得到利益,所以最好是視上師為佛,而不要當他是凡夫,依止佛總比依止凡夫的利益大吧! 第二,在五濁惡世中,我會示現凡夫相,那就是我來度化眾生。這就是金剛持佛授記的內容;所以師長在你心中就是佛。不過問題是,在別人心中卻不一定視他為佛,而且師長本身也不一定是佛,這時該如何解釋呢? 基本上,這端賴于自己內心清淨與否,若自心不清淨,即使是佛現前也會看成不是佛,所以觀師如佛並不是問題。
    一旦依止師長之後,我們應該儘量觀他的功德,經由強力地串習觀師長的功德之後,即使師長有過失,那個尋他過失的心也會愈來愈弱,當觀上師功德的力量愈來愈強的話,即使他有小小的過失,你也不會注意到。假如你說:“我不需要依止師長,我只要照書中所述的來修行就可以了。可是不依止師長的話,你不可能成佛,所有的祖師大德,沒有一個不是經由依止師長而得到成就的,十方三世諸佛到目前為止,都是依止師長而成就的,因為這是有關心相續(注一),使心的續流不斷,是心的加持。
    事實上,講授菩提道次第的師長必須具備幾個條件:第一,他必須有清淨的傳承,並且沒有間斷過;第二,他必須會善巧的講說,能令聽受者得到整個教授的口傳;第三,他必須有修證,這樣去講說,才會令聽受的對方得到加持並達到證量生起的效果。因此,如果他沒有上述的這些條件,只是自己看點書,研討一點道次第,就去對別人講說,如此一來,說、聞雙方可能都會生起煩惱,也不一定會得到證量,其他的就不用多說了。
    關於菩提道正確的聽受方式,是在你聽受的當下,同時調適自己的心、檢查自己的心,讓自己的心得到法的功德,這是聽受菩提道次第的方式;否則只是作筆記,記了一大堆,之後再去說給別人聽,那不是聽受菩提道次第的目的。因而也可能會變成戲論,也就是說,你可能聽受很多道次第,以為自己都懂了,就去對別人講說,結果到最後跟自己的心毫不相關,法歸法,心歸心,那就變成戲論了。我們應該要避開這種缺失。
    關於道次第的修行,若你只是用心在記筆記的話,你一定無法進入菩提道次第的,換句話說,當我們在聽受菩提道次第的時候,我們的心要同時隨著法義入道,教授到什麼地方,我們的心就要到達該道次第,一直往上走,這樣才能趣入菩提道。反過來說,若你只是記筆記,心卻絲毫都沒動過,這樣的聽受菩提道次第教授是不會有效果的。
    親近善知識的道理很重要,我們剛才已經提過了。我們經由很多門徑、正理、譬喻和聖言量去證成師長就是佛,所以要觀師如佛。那麼,什麼是生起依師之理的量(正確體悟覺受)? 經過以上多方面的證成,假以若干時日之後,當你看你的上師如佛一樣,與佛無二無別,本尊就是上師,上師就是本尊;十方諸佛就是我們的師長,師長就是十方諸佛,能夠這樣無二無別地相融在一起的時候,那依師之理的證量就生起了。整個佛陀的事業是經由上師傳承來的,沒有一個法行不是佛行事業的展現,這個佛行事業來自于智慧法身,而我們的上師本身就是智慧本體,他不過是為了應化眾生而示現不同的相來度化我們,從這一點來看,我們可以證明我們的上師就是佛的化現。
    如理依止上師,具有八種功德,如果不依止的話,則有八種過患。而且依止的方式不如理如法的話,其過患無邊,倒不如不要依止的好,因此依止師長絕不要邪依止。如果你能夠真的生起依師之理的證量,那麼其他法行的證量也就容易生起。這就象當你有了種子,再加上水分、陽光以及所需要的肥料,種子就會發芽、開花一樣。依師的道理有前行、正行及結行三部分,這樣的分法可用來做為依師之理的修行方式。前行的依止法就是六加行,金洲大師有很詳細的說明,其中的第三加行就是皈依、發菩提心。當我們行持皈依、發菩提心的時候,務必要讓我們的心相續結合在一起而去修持;一天修四座的道次第,就像閉關一樣。
    至於前行法應如何修呢? 首先身體必須在安樂座上,以毗盧遮那佛七支坐法或八支坐法的坐姿安住;然後應該讓你的心靜下來,用數息或讓你的心歸之於無記心,然後趨入于善心;在這種坐姿及身心狀態之上,去做特別的善心祈請、皈依、發心。行供養時,僅有一尊佛像就可以,有多少佛像或甚至沒有佛像,並沒有什麼分別,整個十方三世諸佛菩薩是一體的。有時候我們會認為家裏所供的佛像比較小,所以供養就比較微劣,到了大殿就供養的比較多,事實上任何一尊佛像都是一樣的。如果沒有很多供品,至少要供水吧! 尊者讚歎水有八種功德,供水可以令你不會生起驕慢心。
    在祈請資糧田上,有廣與略兩種,廣的就是對整個資糧田全部很明顯(清楚的顯現)的做祈請,略的就是眾寶聚式,以一尊佛來代表十方諸佛本尊,集十方三世諸佛於一尊。不論所祈請的資糧田是廣是略,都必須在其尊前供養七支祈願(七支供養)。這就像輪子一樣,順著道路、依著道去轉,一直滾動自然會到達道的盡頭,如果我們可以好好地,不斷地行持七支供養,一定可以到達佛地的果位。大師認為所謂的修行,不管是修菩提道次第或修其他的法行,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淨罪集資──淨除罪障,集聚資糧。假設我們修行過程的量有六分的話,其中正行只有一分,而以五分作為淨除罪障,集聚資糧的工作才對。不集聚資糧就像什麼呢? 如同一粒種子放在沒有水和沒有陽光的地方,它是不會生起苗芽的。就像這樣,如果你要修行卻沒有集聚資糧的話,是不可能得到證悟的。七支供養是很大的關要,是集聚資糧的重點。我們要在資糧田前面,不管是廣或略的都好,好好做七支供養,並且對上師或資糧田聖眾們祈求加持,這是很重要的。
    一般修道次第的時候,應該每天念誦《啟勝道門》(附錄一),並且在念誦完之後,觀想從上師佛或資糧田本身或傳承師長等諸聖眾本身,普降甘露融入我身,把我所有的罪與障,特別是修行道次第的罪障去除,上師身口意的加持也同時融入我身,以此去實修道次第,證量一定會生起。《廣論》裏面講到,我們必須淨除罪障、集聚資糧,並令其增長無盡,要以這三個方式來做我們的法行。關於在供養獻曼達拉時,其中有一項是為了三事求加,它的意義是說,我之所以獻這個曼達拉給諸聖眾是有很大意義的,因為我要向您們祈求加持三件事:
   
一、讓我很快速的去除顛倒的依師之理,並令從不恭敬善知識,到證得無學道佛位為止的顛倒心,能迅速地滅除。
    二、祈求您們加持我能從依師之理中,生起恭敬與信心的證量,並請讓我生起自依師之理,一直到整個止觀雙運的佛道,以及無學道佛地的全部功德。
    三、為了讓我能順利的生起這樣的證量,請您們加持我去除、息滅所有的內外障緣。
    如果你可以經由祈求而得到加持,事實上就是很大的加持了。
    獻完曼達拉和七支供養之後,要有一個收攝資糧田的作法,就是觀想頂門上有尊外相呈釋迦牟尼佛的上師佛,這是總攝所有三寶皈依境的一個物件,並向他做祈求。你必須把整個資糧田總攝為頂門的上師佛,以他安住在你頂門上代表所有三寶的皈依境,在此情境之上,開始去做整個依師之理證量的修行。在正修的時候,我們應該注意到這個法行的所緣境,以依師之理來說,這個法行可以分成兩種步驟(一般也有分為四種的),在此我們用廣、略兩種來說明,廣的一種是把整個依師之理完整的緣念一次,緣念我們的所緣境,去做實修;一個是略的,同樣是依師之理,我們將之略要含攝做觀想,主要的是應記得這個實修的方式。比如說,依止師長有八種功德:第一個是近佛位,亦即可以靠近成佛之位。那要怎麼修呢? 你可以從很多師長給你的比喻、正理、教典、證成之上去做廣大的思惟:首先,對於為何依止師長能夠令你很靠近佛位的道理確實做廣大的思惟抉擇,這是第一個階段;之後,再做一個很扼要的意義總攝,確定你已實在的、沒有錯謬的瞭解到,真的依止師長可以使你靠近佛位,對依止師長所得到的功德有了定解(注二),再以這個定解做為所緣境去修行,一心專注的去實修,這就是所緣境的將護方式。也就是由廣的思惟抉擇得到定解,而後加以實修。
    (乙一)親近善知識的軌理由兩方面來解說:(23頁倒數第2)第一是丙一、令發定解故稍開宣說;第二是丙二、總略宣說修持軌理。我們剛剛提到所緣境的將護方式是:“我們的心要能夠盡可能的靠近所緣境,透過思惟串習,不斷地靠近所緣境。靠近法的法要是:“現在我們都是為心所自在(控制),所驅使,今後應該要倒過來,我要能驅使心,讓心為我所用。把心安住在所緣境上,稱之為(45頁科判)“庚一、總共修法;庚二、此處修法。”“所言修者,謂其數數於善所緣,令心安住,將護修習所緣行相。同時要注意的是,應該把修行的次第、數目決定好之後再去修,否則隨隨便便地修,以後會出很大的問題;即使是非常精進地修行,以後也會有障礙。(9)“若從最初令成惡習,則終生善行,悉成過失。故于所修諸所緣境,數量次第,先須決定。所以一開始修時就要很戒慎。再者是牽引的力量,次應發起猛利誓願,你的心要指向誓願,並以這個牽引的力量去做修行。所得到的定解,應該不令修餘,謂如所定,不令修餘。”(10)亦即以所得到的定解去修行,不要修習其他。接著,(11)“即應具足憶念正知,而正修習。現在說明正知正念的不同處,事實上正知為先,正念為後。就像我手上拿的這只杯子,我明白手上拿有一隻杯子,這是正知,但是我的心要放在我持杯子的這件事上才可以,否則心不在焉,杯子就會掉下去,這就是正念。這有兩件工作要做:首先,正知把東西交給正念的手,這是正知的工作;再來是把這個東西交給正念的手之後,正念必須一直保持觀察手上的東西是否還一直存在,這也就是正三摩地。以上這種說法是一位祖師大德所講的。他說:“在因明學裏面,關於正念與三摩地(禪定)的定義是不一樣的,可是不管因明學怎麼解說,我認為具足正念就是三摩地的本質。任你所串習的、所習慣的是何種善所緣境(善業),即令你的心能夠一直串習它,但也必須具有三個條件才稱之為”:第一個是安住在善的所緣境上(住分);第二個是要很清楚你所安住的所緣境(明分);第三個是對善法的執持心要很堅固(執持分)。在住分明分,還有執持分三分具足之上,心對所緣境有這三個特色就稱之為
    我們也可以這樣說,住分就是讓你的心不忘記善所緣境。一般而言,會忘記善所緣境有兩個原因,就是沉沒掉舉,使心散亂掉;所以你必須要透過正知使心不散亂,緊緊地抓住善所緣境。以執持力來說,所緣境的忘失是指舍掉了所緣境,亦即完全沒有執持;若只是散亂,表示對所緣境還執持著。這就如同手上拿著一隻杯子一樣,如果鬆手放掉杯子,這是忘失,整個杯子掉了就是散亂,此時他並沒有忘失所緣境;如果心念沒有忘失所緣境,但卻是散亂的話,稱之為細分的掉舉。如果不具足執持力,也就是說,對所緣境沒有很強的執持力的話,稱之為細分的沉沒。一旦你能夠具足執持力,就如同手執杯子並穩穩地拿住一樣,則可以把細分的沉沒打破。如果我們透過九住心去修行的話,雖然尚不能達到圓滿佛地,但是按照剛剛所講的這個方式,我們可以先圓滿九住心的修行,也就是說依著粗細分的修行,我們可以用來圓滿九住心的修持境界。我們平常一直在講修行,就應該對所緣境的將護方式有所瞭解。如果以上的住分、明分、執持分不具足的話,不稱為修行。既然我們隨時都在修行,所以我講這些話來提醒大家。以上是說明正行中的總共修法。
    接下來(45頁第12)“此處修法者,先應思惟依止勝利速成佛等,及不親近(上師)所有過患,謂能引發現法後世諸大苦等。次應多起防護之心,謂不容蓄,分別尊長過失之心。隨自所知,應當思惟,戒定智慧聞等諸德,乃至自心未起清淨行相信時,應恒修習。次應思惟如前經說,於自,已作當作諸恩,乃至未發誠敬而修。依師之理的修習軌理分成三個部分,前行就是前行六法,正行就是以上所講的,接著說明後時如何行者
  後時如何行者:應將所集眾多福善,以猛利欲由普賢行願,及七十願等,回向現時畢竟諸可願處。如是應於晨起、午前、午後、初夜(各一座),四次修習。”(46頁第3)初修習時,時間不應該很長,因為我們是凡夫,很容易被沉沒、掉舉所自在(主宰),而染到沉沒、掉舉的過患,千萬不要貪坐很久,實際卻都在修沉沒、掉舉,這樣不好。時間可以很短,但儘量修得很完美。修行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所以當你看到法座時要很快樂才對。當沉沒、掉舉出現的時候,趕快下座,這是沒關係的,我們應該要以很快樂、很寬廣的心情來修行。如果不這樣,日子一久,可能會有兩個問題的產生:一是勉強修習,卻修得不快樂,而有風疾;二是一看到法座就想嘔吐,很害怕,不想上去。變成這樣子就很不好。(7)“若待稍固,時漸延長,於一切中,應離太急太緩加行過失。就是修行時不要太急也不要太緩,當你對所緣境已有把握,就可以把這個修行的時間延長,能夠避免這個太急促或太緩慢的過失之後,由此能令障礙減少,疲倦昏沉等亦當消滅。這是在正座修時應該注意到的事項。
    至於正修之外,應如何做呢? (8)“未修中間如何行者:總之雖有禮拜、旋繞及讀誦等,多可行事;然今此中正主要者,謂于正修時勵力修已,未修之間,若于所修行相、所緣,不依念知,任其逸散,則所生德,極其微鮮。故于中間,應閱顯說此法經論,數數憶持;應由多門,修集資糧、生德順緣。亦由多門,淨治所有違緣罪障。一切之根本應如所知,勵力守護所受律儀。故亦有於所緣行相淨修其心,及律儀戒積集資糧三法之上,名為三合而引導者。也就是說,我們在正修之外應該去閱讀與正修有關的書,或是去問別人修行的相關問題。並且由多方面去淨修自己的心,以期所緣的逆境、罪障得以淨除,努力的守護律儀、積集資糧,如此修行才能得到很好的效果。
    另外,有四種資糧需要積聚,最後一行提到:“複應學習四種資糧,是易引發奢摩他()道,毗缽舍那()道之正因,所謂密護根門、正知而行、飲食知量、精勤修習悎寤瑜伽,于眠息時應如何行。沒有睡的時候要怎麼修? 正睡的時候應該怎麼去行持? 這些都應該注意到。
    “密護根門方面,(47頁第2)“初中有五:一、以何防護者,謂遍護正念及於正念起常委行。其中初者,謂於防護根門諸法,數數修習令不忘失。二者謂于正念,常恒委重而修習之。即是如前所說,在正知之上好好的憶起正念。二、何所防護者,謂六種根。三、從何防護者,謂從可愛及非可愛,六種境界。當遇到可愛境和不可愛境的時候,我們可能會生起樂受和苦受;當樂受生起的時候,就想繼續受,因而產生貪著;苦受生起時,又想要加以排斥。
    “四、如何防護,其中有二,()守護根者,謂根境合,起六識後,意識便於六可愛境六非愛境,發生貪嗔,應當勵力,從彼諸境護令不生。()即以六根而防護者,若于何境,由瞻視等,能起煩惱,即於此境,不縱()諸根而正止息。其守護根者,是於六境,不取行相,不取隨好。若由忘念煩惱熾盛,起罪惡心,亦由防護而能止息。取行相者,謂于非應觀視色等,正為境界,或現在前,即便作意彼等行相,現前往觀;取隨好者,謂於六識起後,能引貪嗔癡三之境,意識執持,或其境界,雖未現前,由從他聞,分別彼等。如噶當派奔恭甲格西的修法一樣,當他生起噁心的時候,自己馬上知道要去除惡念,因而善心立刻滋長。他初修行時,當一念噁心生起的時候,便拿一粒黑色的小丸子放在一邊;當一念善心生起的時候,就拿一粒白色的小丸子放在另一邊。開始的時候小丸子多是黑色的,很少有白的;之後黑丸子愈來愈少,白丸子愈來愈多了。時時看察住自己的心,就像員警拿著槍,防範著犯人,專心一意地,就只注意這個工作而已。五、防護為何者,謂從雜染守護其意,令住善性,或無記性。此中所住無覆無記者。謂威儀等時,非是持心住善緣時。
    “
正知而行者有二,()何為所行事,()於彼行正知。初中有二,謂五行動業及五受用業。其中初五(行動業中)之身事業者,謂若往赴所余聚落餘寺院等。若從彼還。眼事業者,一若略睹,謂無意為先,見種種境。二若詳瞻,謂動意為先,而有所見。一切支節業者,謂諸支節,若屈若伸。衣缽業者,謂若受用及其受持三衣及缽。乞食業者,謂飲食等。寺內五種受用業中,身事業者,若行謂往經行處,或往同法者所,或為法故行經於道。若住謂住行處,同法親教,軌範尊重,似尊等前。若坐謂於床等上結跏趺坐。語事業者,謂若請受,曾所未受(),十二分教,分別瞭解。諸已受者,或自誦讀,或為他說,或為引發正精進故,與他議論所有言說。意事業者,謂諸默然,若於中夜而正眠臥,若赴靜處,思所聞義;若以九心修三摩地;若正勤修毗缽舍那;或于熱季極疲倦時,于非時中起睡眠欲,略為消遣。晝、夜二業者,謂於永日及初、後夜,不應睡眠。此亦顯示身語二業;言睡眠者,顯示唯是夜間之業及是意業。”(11)此段旨在說明行、住、坐、臥的規矩。
    在此,我會把《廣論》很快地逐字念一遍,這一點很重要,因為這就是《廣論》的口傳,如此才有圓滿的傳承。
  於此十事正知行者(即上述之二、是於彼行正知’),謂隨發起若行動業,或受用業,即於此業先應住念,不放逸行。由彼二種所攝持故,應以何相而正觀察,如何方便而正觀察,即以是相,如是方便觀察正知。此中複有四種行相,初謂於其身事業等十種依處,應以何相、如何觀察,即於是處以是行相,如是觀察。譬如於其往返事業,如律所說,往返行儀,正了知已,即于其時,正知現前,行如是事。二謂于其何種方所,應以何相如何觀察,即於是方,以是行相如是觀察,譬如行時,應先了知沽酒等處,五非應行,除此所餘是可行處,于彼彼時,安住正知。三謂于其何等時分,應以何相如何觀察,即於是時,以如是相如是觀察。譬如午前可赴聚落,午後不可,既了知已,即如是行,爾時亦應安住正知。四于所有此諸事業,應以何相如何觀察,即應於其爾所事業,以如是相,如是觀察,譬如宣說行時應當極善防護而入他家,所有此等行走學處,悉當憶念。”(48頁第8)
   
這一段在說明下座時的行持方式。一般來說,若以正座修與下座修來相比較,下座修比較重要。為什麼呢? 那是因為當你在正座上修時,你會很小心地守護根門,但下座後就很危險了,因為所遇的境很多,如果你亂來的話,會把整個上座修所獲得的功德全都破壞掉。所以下座後好好地修持,才是一個好的緣起。
    對於飲食的量而言,吃太少了會讓人肚子餓,太餓了就不能修善法;但也不能吃太飽,太飽了對修法也會有障礙,吃的量應該是在快飽之際就要停止。飲食太多會使身體太沉重,有如負重擔一樣,而且會增長昏沉及睡眠,如此一來,根本沒有能力去斷除煩惱。因此,飲食知量者是:如果吃三分會完全飽滿的話,那就只吃三分之二就好了,讓三分之一是空著的;如果吃到三分之三,全部滿的話,你可能連呼吸都很困難。飲食不知量會引發貪欲,會有三種過患:(49頁最後1)“過患有三,一、由受用因所生過患者,謂應思惟任何精妙色香味食,為齒所嚼,為涎所濕,猶如嘔吐。二、由食消化所生過患者,謂思所食至中夜分,或後夜分,消化之後,生血肉等,諸餘一類變成大小便穢不淨,住身下分。此複日日應須除遣,及由依食生多疾病。三、由求飲食所起過患,此有五種,()由為成辦所生過患者,謂為成辦食及食因,遭寒熱苦,多施劬勞。若不成辦憂憾而苦;設若成辦,亦恐劫奪及損失故,發起猛利精勤守護,而受諸苦。()親友失壞者,謂由此故,雖父子等互相鬥諍。()不知滿足者,由於飲食愛增長故,諸國王等互相陣戰,領受非一眾多大苦。()無自在過失者,諸食他食者,為其主故,與他鬥競,受眾多苦。()從惡行生者,謂為飲食,飲食因故,三業造罪,臨命終時,憶念其罪,追悔而死,沒後複當墮諸惡趣。雖乃如是,然亦略有少許勝利,謂由飲食安住其身,若唯為此故,依止飲食,不應道理。故應善思而後受用,謂由身住,我當善修清淨梵行。施者施主,亦為希求殊勝果故,榨皮血肉而行惠施,亦當成辦彼等所願,令得大果。又應憶念《集學論》(寂天菩薩著)說,應當思念饒益施主,及身中蟲,現以財攝,于當來世,當以法攝。又應思惟當辦一切有情義利,而受飲食。《親友書》(龍樹菩薩著)亦雲,應知飲食如醫藥,無貪嗔癡而近習,非為驕故非慢故,非壯唯為住其身。’”
   
前段說明:食物在我們未吃之前是很鮮美,顏色很好看,但吃下去之後就不一樣了;而且人為了求取飲食,可能需要很勞累的去取得,為此一直很辛苦。為了飲食而引發貪欲,致使在一生中浪費了太多時間為了飲食而工作;得到了之後又有怕被奪走的苦惱;而且由於貪求飲食的緣故,使我們造作了很多身口意的惡業。反觀菩薩的法行,若要菩薩為了求飲食而造惡業,那他寧願餓死。
    我們取用飲食不應以食物的美好而生貪著,而是要以為了要維持此身體來修善法,以及為佈施、供養寄生在身體內的那些小蟲的心態來攝取飲食才對。而且要在心裏存有現在我攝取這些飲食來供養體內的八萬四千蟲,現在以財物施,以飲食來行佈施,日後我更要以佛法來度化它們,以為法施的意樂;然後以此意樂來受用飲食。更進一步說,我是為了無邊眾生的義利才來受用這些飲食,把飲食當成藥石來受用,不應是為了增長自己的貪、嗔、癡等煩惱,也不是為了身強體壯而受飲食;只是為了安住此身軀以便修行善法的緣故。這些是下座後有關飲食知量的修持準則。
    關於悎寤瑜伽,(50頁最後1)“精勤修習悎寤瑜伽,于眠息時如何行者。《親友書》雲:‘種性之土於永晝,夜間亦過初後分,眠時亦莫空無果,具足正念於中眠。此顯永日,及其夜間初、後二分,若正修時,若其中間,如所應行。故行坐時,應從五蓋,淨修其心,令不唐捐,如前已說。此與護根、正知三中,皆具修時修後二法,此中所說,是修後者。眠睡現行是修後事,故此莫令空無果。如何眠者,謂於永日及夜三分,於(夜之)初分中,修諸善行,過(夜之)初分已至(夜之)中分時,應當眠息,諸為睡眠所養大種,由須睡眠而增長故。若能如是長養其身,于諸善品修二精進,極有堪能,極為利益。關於這點,我要補充說明:我們睡眠是一定要的,不睡不行,雖然得到三摩地,證得功德的時候就可以斷除睡眠;但在這之前我們還是需要睡眠的。
    “臨睡息時,應出房外,洗足入內,右脅而臥,重疊左足於右足上,猶如獅子而正睡眠,如獅子臥者。”(51頁第5) 這個說法是小乘有部的說法,大乘的說法不一樣,大悲心具有四身果位,對佛功德的描述認知不同。這裏一定要用獅子臥的理由是小乘有部的說法,認為世尊雖然經由持續地修行而進入資糧道,然後加行道、見道、修道,乃至無學道,而證得佛的果位,但因為成佛時的身體,是由他的父母淨飯王及其王妃所生的,是由惑業所感召的有漏身體,雖然成佛了,但是這個身體是有漏的,不是無漏的。因此(51頁第6)“猶如一切旁生之中,獅力最大,心高而穩,摧伏於他。如是修習悎寤瑜伽,亦應由其大勢力等,伏他而住,故如獅臥。餓鬼諸天,及受欲人,所有臥狀,則不能爾。彼等一切悉具懈怠,精進微劣,少伏他故。又有異門,猶如獅子右脅臥者,法爾令身,能不緩散,雖睡沉已,亦不忘念,睡不濃厚,無諸惡夢。若不如是而睡眠者,違前四種,一切過失,悉當生起。
   
為了不使諸位因聽受時間太長而起昏沉、掉舉,今日就講到此為止。

 


【專有辭彙】

    依據中國北京民族出版社於19853月出版,張怡蓀主編的《藏漢大辭典》
    注一:相續、流,自體前前後後眾多刹那所成的事物。傳統、系統,前後不斷一脈相承的系列。自相續──新陳代謝的肉體。心相續──前後演變的心思。
    注二:定解的藏文有確定、決定、肯定、一定、真實、真正、確實不假等意思。


附錄一
啟勝道門道次師承啟請文──

     啟請文              配合《上師供養》資糧田圖

具德珍貴根本之上師  A.喇嘛宗喀巴大師──根本上師,
請來安住我頂蓮月座    外相為宗喀巴大師,內在為釋迦
並以甚深恩惠攝持我    牟尼佛及其金剛持的官續相
賜予身語意之諸成就 

          B.“廣大行派”(方便)傳承上師

無比導師世尊人天師  薄伽梵
賢聖補處尊主阿逸多  主尊:彌勒佛(無能勝)
勝者記別聖教無著尊  1 聖者無著菩薩
此三佛陀菩薩我啟請 
贍洲智者頂飾之世親  2 世親菩薩
證得中道聖教解脫軍  3 聖者解脫軍
安住信地大德解脫軍  4 大德()解脫軍
開世間眼三尊我啟請 
轉依稀有奇特最勝軍  5 最勝軍(殊勝軍)
以其深道修心調伏軍  6 調伏軍
成為廣行珍寶遍明照  7 毗盧遮那──(寂護)
眾生親友三尊我啟請
廣弘智度勝道獅子賢  8 獅子賢
全持勝者教授古薩利  9  大古薩利
慈惜一切有情妙淨善  10 小古薩利(妙淨善)
眾生舵手三尊我啟請
內心證得菩提之金洲  11 金洲上師
繼諸大乘傳承之燃燈  12 阿底峽尊者(吉祥燃燈智)
顯揚賢道珍貴之大師  13 種敦巴傑微炯內(佛陀生處)
教法中柱三尊我啟請

          C.“甚深見派”(智慧)傳承上師

言語無比勝導釋迦主  釋迦牟尼佛
聚集勝者諸智妙吉祥  主尊:文殊(妙吉祥)
直觀深入至聖之龍樹  1 聖者龍樹菩薩
言教頂飾三尊我啟請
顯揚聖者旨趣之月稱  2 月稱
月稱高足大正理杜鵑  3 大正理()杜鵑
以及佛子正理之杜鵑  4 小正理()杜鵑
正理自在三尊我啟請
如來直觀甚深之緣起  5 阿底峽尊者(吉祥燃燈智)
顯揚賢道珍貴之大師  6 種敦巴傑微炯內(佛陀生處)
贍洲莊嚴二尊我啟請

          D.噶當道次派傳承上師

相應自在具德袞巴哇  主尊:袞巴哇·汪秋堅贊(自在幢)
依持甚深三昧紐蘇巴  1 紐蘇巴(《廣論譯》內鄔嗉巴”)
全持調伏篋藏塔瑪巴  2 塔瑪巴·噶瓦達僧
邊鄙明燈三尊我啟請
勇猛精進修習空獅子  3 洛劄·南喀生格(虛空獅)
賢聖賜予加持虛空王  4 堪欽·南喀生波(虛空王)
斷除世間八法賢獅子  5 堪欽·生格桑波(獅子賢)
傑色桑玻諸尊我啟請  6 傑色·脫麥桑波(獅子無著賢)
以覺心視眾生為子女  7 洛劄珠欽·南喀堅贊(虛空勝利幢)
天中天所攝受及加持
濁世引導有情勝善友
虛空勝幢尊者我啟請

          E.噶當教典派傳承上師

繼承勝者善友博多瓦  主尊:博多瓦·仁欽賽(寶明)
智慧無比無敵霞惹哇  1 霞惹哇·雍丹劄(功德稱)
奉行菩提心之切喀哇  2 切喀瓦·耶協多傑(智金剛)
滿眾生願三尊我啟請
教證君王菩薩吉布巴  3 吉布巴·卻吉緊贊(法幢)
無垢經教自在學者主  4 ·隆吉旺曲(教法自在)
三界眾生珍貴之怙主  5 ·舊維貢波(眾生怙主)
大雄長老三尊我啟請
清淨戒律香氣桑欽巴  6 桑欽巴·達瑪索南(盛福德)
十萬律部君王措那巴  7 措那瓦·喜饒桑波(智慧賢)
窮盡毗曇大海門劄巴  8 門劄巴·楚臣劄喜(戒吉祥)
有情導師三尊我啟請
精通甚深廣大佛正法  9 劄廓堪欽·卻嘉桑波(法依怙賢)
一切有緣眾生皈依處
以賢事業弘揚諸教法
具德上師足下我啟請

          F.噶當教授派傳承上師

大德成就自在促青巴  主尊:京哦·促青巴(戒律燃)
如法依止善友熊奴宇  1 大甲域瓦·熊奴宇(童光)
以勝乘道修心傑貢主  2 傑貢飲波·迅努劄巴(童子稱)
勝者之子三尊我啟請
稀有功德藏主佛陀子  3 桑傑溫敦(佛德)
賢聖賜予加持虛空王  4 堪欽·虛空王
斷除世間八法賢獅子  5 堪欽·獅子賢
傑色桑玻諸尊我啟請  6 佛子無著賢
以覺心視眾生為子女  7 洛劄大成就·虛空勝利幢
天中天所攝受及加持
濁世引導有情勝善友
虛空勝幢尊者我啟請

           G.格魯派(新噶當派”)傳承上師

無緣悲心大藏觀世音
無垢智慧至尊妙吉祥  主尊:宗喀巴(善慧名稱)
雪域智者頂飾宗喀巴
羅桑劄巴足下我啟請
成就自在之絳白嘉措  1 絳白嘉措(曼殊海)第八世嘉瓦仁波切
言說大日吉祥之克珠  2 ·格雷貝桑(善樂吉祥)
耳傳教授藏主巴索傑  3 巴索·卻傑堅贊(法幢)
無比上師三尊我啟請
獲得雙運身卻吉多傑  4 珠欽·卻吉多傑(大成就者·法金剛)
現證三身嘉瓦溫薩巴  5 嘉瓦溫薩巴·洛桑頓珠(善慧義成)第三世班禪
教證君王桑傑耶舍主  6 珠桑傑耶舍(佛智)
大德賢哲三尊我啟請
羅桑卻吉堅贊能持尊  7 羅桑卻吉堅贊(善慧法幢)第四世班禪額爾德尼
及其心子之袞卻堅贊  8 袞卻堅贊(勝寶幢)
顯揚賢道之羅桑耶舍  9 羅桑耶舍(善慧智)第五世班禪額爾德尼
聖主上師三尊我啟請
廣弘釋教之阿旺將巴  10 至尊·阿旺將巴(語王慈)
及其心子洛桑年劄尊  11 洛桑年劄(善慧譽)
猶如大海雲丹塔耶主  12 雲丹塔耶(德無垠)
具恩上師三尊我啟請
羅桑耶舍遍弘教法主  13 赤欽·丹巴饒傑(善慧妙智教法增廣)
羅珠桑玻普度諸有情  14 羅珠桑玻(善慧解脫·慧智賢)
羅桑善知佈施佛正法  15 榜卻堪欽·羅桑京巴(善慧施)
無等上師三尊我啟請
開示牽引善緣四教證  16 傑賽·格桑凡增(賢劫持教)
教說行持二者具無雙
深恩無等根本之上師
我以三門恭敬誠啟請
多聞教法廣弘盛壇城  17 ·格桑巔簪克珠(賢劫持教智成)
顯揚修二次第野獸影
善緣化機明燈白蓮親
巔簪克珠足下我啟請
無餘積集三世依處身  18 達波仁波切(帕繃喀仁波切的根本上師)
精宣羅桑將貝善說語     羅桑張貝倫珠嘉措(善慧妙吉祥任運成就)
自成三學因果大海意
有恩化現之身我啟請
以慈持戒等諸聖者財  19 帕繃喀仁波切(慈氏持教事業海)
善滿心流護持佛教主
披著四種事業大海衣
普遍至尊上師我啟請
羅桑劄巴及諸勝者智  20 赤絳仁波切(善慧智持教海)
攝一執持無垢勝教主     (此偈頌由廖本聖居士恭譯)
集化無量壇城海怙主
大恩上師足下誠啟請
雙運近傳珍異大寶藏  21 色貢仁波切(阿旺要敦)
此世證得雙運度善緣
示雙運道阿旺根敦尊
我茲啟請賜予俱生智
以佛羅桑經續正教法  22 宋仁波切
心流無餘稀有勤精進
高舉佛教勝幢有恩主
具德上師足下我啟請
善持佛教心命之勝幢  23 巔津嘉措(語王善慧持教海)
波濤大海善心語自在
三界之王無比無等有
證得解脫尊前我啟請
善持實淨佛教之心命  24 喇嘛梭巴仁波切
娑婆無等唯一之莊嚴
引導殊勝解脫息界尊
圓滿資格上師我啟請
直觀一切廣大經典眼
善緣走向解脫勝津渡
由悲感動善用方便尊
令人明瞭善友我啟請
願于具德上師一生事    總啟請文
刹那亦不生起顛倒見
以視所作皆善感恩信
願有上師加持入我心

 

(《啟請文》偈頌由高明道居士恭譯)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