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3 10:17:16
學習次第 : 進階
日期:2010/06/03 10:16:29 喇嘛網 編輯部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10-1講)
CD(上)道前基礎 12-07 達賴喇嘛尊者傳授/蔣揚仁欽中譯
之前講的是依止的對象,善知識的條件,所以叫做所依。現在是講到能依,就是由誰去依止呢?當然是由學徒去依止這個善知識。現在講到能依的學者,所需要的條件是什麼?我們現在可以看到宗大師所著作的本文裡面有說到:
丁二、能依學者之相
(28頁)第二、能依學者。《四百論》曰:「說正住、具慧、希求為聞器,就是說到三種條件,第一「正住」,也就是正直心。所謂正直心就是不應有先入為主的概念,或者是隨著貪瞋的相應,去選擇自己喜歡聽的,放棄自己不喜歡聽的;或者動機或意樂上,本身已經有偏倚的危險,這種叫做不正直。所以以一個正直心,就是以一個第三者中立的態度的意思。
「具慧」就具有善擇是非、善惡、黑白的智慧。以及「希求」有了智慧也非常的正直,可是不想學也是沒有辦法,所以也是需要希求。這三者為弟子所需要的條件,所以「為聞器」。為聞器的意思,就是說以一個聞法者而言,所需要的條件,如同像器皿一樣,他能夠在這個瓶子裡面裝好乾淨的水,必須有三種的條件,也就是不能覆器、染器以及漏器等三種的過患。所以同樣的,作一個清淨的聞法者,也必須具有這三種條件。
如果沒有具足的話,那說法者的功德,我們不一定能看到功德的;而且說法者的過失,我們有可能會看成功德,會有這種的危險。為什麼?因為你不正直。所以為了能夠使說法者的功德都能夠看成功德,以及聽聞者自有的功德也稱為真正的功德,所以又說了這三種過失。前三者是講到因,後二句是講到果。所以不變說者德,亦不轉聽者」也就是說法者的功德,為了能夠看成功德;同樣聽者的功德,為了能夠形成功德,所以聽者本身必須具有三者的條件,那就是正住、具慧以及希求。
在《四百論》的解釋裡面有說到,釋論解云:「說具三法堪為聞器,具三種條件就能成為聽法的器皿,聽法弟子的根本條件,若具其三,如果這三者都具足,則於法師所有眾德,見為功德不見過失。這樣法師所具有的功德才能真正看成功德,不會看成過失。猶非止此,不只如此的意思,即於聽眾所有功德,不只如此,以法師的角度去看聽眾的功德,亦即於彼補特伽羅,所以以法師的角度去看的時候,這個人的功德才會看成功德,而不是看成過失,見為功德非見過失。之前是說聽眾看法師的功德成功德,現在是說法師看弟子的時候,弟子的功德也才能看成功德,而並非看成過失。
若不完具如是器相,如果弟子沒有具足這種條件,說法知識雖極遍淨,說法者這個善知識,他的功德雖然是圓滿的,非常殊勝完美的,然由聞者過增上故執為有過,也就是由聽法者的過失,增上的意思就是強烈,或者未斷除的緣故,會把善知識的功德執為過患,所以執為有過。這個過失是誰的過失呢?是說法者的過失,會去如此的執著,所以執為有過,於說者過反執為德。」或者是對於說法者的過失,把他執著為是說法者的功德。所以「於說者過,反執為德」的意思就是,對於說法者的過失,我們因為沒有正直的緣故,反而執取為功德,會有可能發生這種的危險。
所以宗大師引經據論之後,在此宗大師作了一個總結,是故縱得完具一切德相知識,具有這種圓滿條件的善知識,縱使我們得到了,然於其師亦難了知。但我們不一定知道這個人,真的具有這種的功德。縱使具有圓滿條件的善知識,在我們面前,但是我們不一定知道說,這個說法者他具有一切的功德相,若知彼已能親近者,為了能夠讓我們知道這個善知識具有圓滿功德,為了能夠親近的緣故,所以首先自己本身要先具足這三種德相才對,必須自具是諸德相。
其中正住者,謂不墮黨類,若墮黨執,由彼蔽覆不見功德,故不能得善說妙義。在此宗大師針對三法裡面的第一「正住」多作解釋。也就是如果你自己本身已經給自己設定一個概念,「或者什麼情況要聽,或什麼情況不應接受」,已經有這種概念,這叫做墮黨執。這樣你只會聽自己喜歡的,你只會看到自己所要看到的、想要看到的,這樣沒有辦法增長功德;而且他人的功德,你就不一定看得到了,因為你只是偏自己所喜愛的。所以如《中觀心論》云:「由墮黨惱心,終不證寂靜。」墮黨類者,謂貪著自宗,瞋他法派;應觀自心捨如是執。如果具有這種貪瞋相應的情況下,而去聽聞法義,那是沒有辦法的。所以《菩薩別解脫經》云:「應捨自欲,敬重安住親教軌範所有論宗。」
有一種情況,如果我們具有先入為主的概念來聽法,怎麼說呢?還沒有成為佛教徒之前,我們應該不要抱著「只要佛所說的都是對的概念來聽佛法」,這樣所聽的佛法就具有黨類的過失,也就是所謂的不正住。縱使是佛所說的,也應該要觀察,不應該以這種先入為主的概念,認為佛所說的都是對的這種決定來聽聞;而是縱使是佛所說的,還是要觀察,以這種概念來聽,那就是正直了,這樣才能對佛生起信心。我們對佛的信心,不應該是因為佛所說的,所以都是真的,而產生信心;而是什麼?縱使是佛所說的,還是要觀察。
透過觀察,當我們知道佛所說的,和實際上是完全吻合的,而且這種實際的狀況,這種的真相,卻是我以前所不知道的,而且對我的離苦得樂很有意義,因此對佛產生信心的話,這才是有智慧的佛教徒。所以所謂的正住,所謂正直的意思,也像是第三者的立場,他兩邊都聽,兩邊都去看,保持中央的態度;要配合實際的狀況去觀察,如果完全吻合,再去相信。這時候就不應該再繼續站在第三者的立場,這時候就可以產生信心了。但是在這之前,在信心之前,盡量讓自己保持第三者的立場,這才是最正直、最正住的一種作法。
我覺得這一點,我們可以學習像西方的科學家,他們在觀察任何一件事情的時候,他們會非常客觀的來作研究、來調查,之後再決定;所以這種客觀的觀察方式,值得我們去學習,這就是裡面所謂的正住的一種態度。
若念:唯此即完足耶?如果具有正住的功德那就足夠了嗎?這是不夠的。雖能正住,若無簡擇善說正道、惡說似道二事慧力,猶非其器。縱使有了正住的功德,但是如果我們沒有具足善惡辨明的智慧,二事慧力沒有的話,那也不是具有弟子應有的條件。也就是你非常客觀的去聽兩邊說什麼了,可是你本身沒有智慧來判斷什麼是實際狀況,變成兩邊怎麼說,難道都要接受?兩邊都要否定?要嘛兩邊都接受,要嘛兩邊就否認,或者是你可能會信錯另外一邊,因為你本身沒有判別,或判斷實際為何的智慧。所以縱使我們學習的態度非常客觀,這是很好的,可是光是客觀也是沒有用,還要有智慧才可以。所以在此就是強調這一點。
故須具慧解彼二說,所以不只客觀的態度去聽兩邊所說的,而且要有智慧去判斷實際狀況為何?要符合實際的狀況來作定解,則能棄捨無堅實品取諸堅實。這樣才不會犯下,假的東西變成真的,真的東西變成假的,這部分的錯誤才能夠捨棄;所以如果我們認定無堅實為堅實,這就是錯了,這種的危險才能棄捨。
若念:僅具二德足耶?如果我們說獲得這兩種功德就夠了嗎?客觀的態度以及具有智慧,這兩者就足以成為弟子的條件嗎?縱有此二,雖然有這兩者的功德,但是本身不想學習,也沒有用,若如畫中聽聞法者,全無發趣,他沒有心想要去求學,再怎麼講,或他怎麼有智慧,都沒有用;還是要本身想要去學習的人,才有用。如果你不想學下去,那法師再怎麼說也是沒有用的,所以本身也是要有希求心,所以仍非其器,故須具有廣四,因此必須有想要修法的心。
所謂想要修法的心的意思,就是因為離苦得樂,我們雖然想要離苦得樂,但是一直離樂得苦,所以我們要知道這個問題一定錯在那裡?所以為了能夠離苦得樂,所以我要去尋找一個方法,這一種想要去尋找方法的這個希求心,要有!而不是一開始就設定自己,我一定要學習佛法,不是這個意思;而是說為了想要離苦得樂,總要去尋找一個方法,這個方法在那裡?必須要有這種的希求心。如果這個希求心都沒有,所想的只是錢,當然你就不的從內心上去尋求離苦得樂的方法;從內心上去尋求離苦得樂的方法的緣故,所以我要先以客觀的角度,去觀察這個說法者到底說些什麼?一般正常的次序應該是如此。
釋中更加敬法法師,屬意二相,開說為五。之前《四百論》的解釋裡面,又有多加了,要尊重法,以及法師兩者,所以若以《釋論》的解釋來講,總共五相,弟子五相。但是從五相裡面,我們也可以把它簡略為四相,也就是第一希求,第二於法法師起大敬重,第三具慧,第四正住,也可以這樣的解說,來詮釋弟子應有的條件,所以我們現在看本文。
若如是者可攝為四,如果按照《釋論》的解說,可以從五相把它濃縮為四者,也就是法和法師的敬重,不要兩個分開,把它攝為一個條件也是可以的。
謂:一、於其法具大希求(這是第一);二、聽聞之時善住其意;三、於法、法師起大敬重(這是第二);四、棄捨惡說,受取善說;此四順緣謂具慧解(這是第三具慧)棄捨違緣謂正直住(這是第四)。
(29頁)是諸堪為尊重引導所有之法,為了能夠讓善知識引導我們所有的法門,讓我們走上成佛之道,所以應當觀察自己,有沒有具足上述所說的條件。如果具足的話,我們應該隨喜自己的功德;如果沒有具足,現在就要馬上努力精進去成辦,將來能夠圓滿的因緣。因為唯有圓滿弟子所具備的條件,我們才能夠去覺察,具有圓滿善知識的功德;否則的話,就會如同之前所說的,我們不會把善知識的功德,看成是功德,反而會把過失看為功德,這樣就會退失廣大的義利。
什麼叫退失廣大義利呢?以自己個人的利益來講,無論是暫時究竟,或者是以比較深遠的利益來講,對於教法的一個損害,不只不會有幫助教法的弘揚,反而會損害。因為由個人的行為不妥當的,這都是我們要去思考的。所以要先具足弟子的德相,這樣才夠真正的去察覺善知識是否具有這種條件,才會有這種的覺察力,才有辦法真正的依止善知識。如果我們如法去依止,獲得了道證功德,自己就可以獲得廣大利益,無論是暫時或究竟,甚至於對教法來講,都是有幫助的。
可是我們可能會有個問題,我們怎麼會知道別人內心的功德是如何?因為上述有說到,弟子要觀察上師,上師也要觀察弟子,因為上師如果不觀察弟子,有沒有具足這種德相,也會帶來一些負面的作用。這種互相的觀察,要怎麼樣去實行?因為內在的功德是看不到的,如果有人問說的話。其實內在的功德雖然是看不到的,但是如果時間久的話,我們自然就可以知道,這個人他真實的想法是如何?他的言行是否一致?只要我們相處的時間夠久,我們自然就能夠知道;如果時間短促,當然是沒有辦法,但是時間久的話,一般我們大概就會有個底,這個人的言行,是如何?以這種的方式去作觀察的。所以我們現在看宗大師所著作的本文:是諸堪為尊重引導所有之法,應當觀察為具不具。若完具者應修歡慰,若不具者須於將來能完因緣勵力修作。故應了知能依諸法,若不了知如是德相,則不覺察,由此退失廣大義利。
丁三、彼應如何依師之理
第三,彼應如何依師軌理,如果自己已經具足弟子應有的條件的話,那我們就可以善觀察那一位善知識,具有之前所說的條件,已經確定了具有這種具相善知識,真的是具足上述所說的圓滿功德,那就應該從此獲得法益。至於要於多少位善知識,來作依止或受學法益呢?針對我們依止多少位善知識的次數而言,兩種不同的傳記,也就是敦巴善知識,以及桑樸瓦善知識,兩者不同的傳記。
桑樸瓦尊者他有很多所依的善知識,有一次桑樸瓦尊者從康地來時,途中有個居士說法,於是桑樸瓦就從這位居士座前聽聞教法。於是有一些徒眾就反應說,桑樸瓦尊者您如果從居士聽聞教法,不是有損您的威儀嗎?於是桑樸瓦就回答說,你不要這樣說,我就是因此所以得到兩種利益。但是相反的善知識敦巴,他所依止的尊者,所依止的上師,並不多,沒有超過五位。
這時候博朵瓦以及公巴仁勤喇嘛,他們兩位共同議論,議論有關敦巴善知識以及桑樸瓦,那一者的作法才是正確的。他們兩個最後的結論是,也就是未修心者,以及容易看到師長過患,或者是沒有辦法生起強烈信心的時候,博朵瓦以及公巴仁勤喇嘛建議,我們應該要配合著敦巴善知識的這種軌理,這樣會比較安全。宗大師覺得博朵瓦以及公巴仁勤喇嘛,他們兩個共同認為的這種結論,是相當符合實際的狀況,應該如是才對。
同樣的,根敦珠巴也有說到,如果我們沒有辦法真正作到觀功念恩,或者是信心不夠堅定,那上師不應太多,不應繁多。如果我們能夠看一切眾生視為自己師長,我們所看的一切都是功德,不容易去誹謗別人,具有強大信心,那可以依止繁多的善知識,所以有這兩種不同的差異,最主要是根據個人的個性,根據個人的根器而說。所以我們現在可以看宗大師的本文裡面有說到:
第三彼應如何依師軌理者。如是若自具足器相,應善觀察尊重具否如前說相;在此的尊重,是指上師是否具有之前所說的德相,應於具相受取法益。是復有二傳記不同,謂善知識敦巴與桑樸瓦。桑樸瓦者,尊重繁多,凡有講說即從聽聞。自康來時,途中有一鄔波索迦說法而住,就是居士說法,亦從聽聞,徒眾白曰:「從彼聽聞,退自威儀。」答云:「汝莫作是言,我得二益。」這是桑樸瓦的一個傳記,接下來是敦巴善知識的傳記。
善知識敦巴者,尊重尠少,數未過五。博朵瓦與公巴仁勒喇嘛共相議論,彼二誰善?於是他們兩位的結論是什麼呢?謂於未修心,易見師過,起不信時,善知識敦巴軌理善美,應如是行。於是宗大師在此作了一個總結,現見此說,極為諦實,應如是學。
(29末)如是應知,曾受法恩,特於圓滿教授導心知識如何依止?其理分二,為了能夠獲得圓滿教授,所以我們要追隨善知識。怎麼樣去依止呢?有兩種,以意樂上去依止,以加行上去依止,這兩者,所以在此說到:
戊一、意樂親近軌理(分三)
己一、總示親近意樂
己二、特申修信以為根本
己三、隨念深恩應起敬重
戊二、加行親近軌理
己一、總示親近意樂
先講要依止的意樂是如何?《華嚴經》裡面講到以九種心來依止善知識。九種心又可以攝為四者,一「棄自自在」就是完全的讓善知識引導我們,如同一個非常孝順的兒子,他不會因為自己隨心所欲想要做什麼、就做什麼,會看自己父母的容顏,完全聽順雙親的教誨,依教而行。同樣的,如果我們確實真的找到這個具相的善知識,就不應該自己隨心所欲的想怎麼樣就怎麼樣,而是完全的就把自己交給善知識,隨善知識的意樂而轉。
宗大師引經據論的說了這個經文之後,下面宗大師作了非常重要的結論,也就是此亦是說,於具德前乃可施行,在具相的善知識之前,可以這樣作,任於誰前不能隨便授其鼻肉。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把自己的鼻子讓他牽走,只有具足條件的善知識,我們才可以這樣作。所以宗大師在講法的時候,非常的果斷,而且這些需要注意的地方,用辭都非常的尖銳,確實是如此。所以還沒有依止善知識之前,要好好的觀察,這是宗大師反覆的、語重心長的為弟子勸說。一但我們確定了這個善知識,具有圓滿的條件、圓滿功德的話,就要把自己所有的一切交給這位上師,讓他來引導我們。可是把自己所有的交給上師,也不是說隨便都可以給的,沒有具足條件的人,不要把自己的鼻子隨便讓一個人牽走,不要這樣作,否則的話會有危險。
如果我們的鼻子隨便讓人牽走,如果我們遇到一個惡知識,很愛面子的惡知識,當你問一些法益的問題,他真的不能回答,可是他又愛面子,那怎麼辦?他可以隨便編一套,這時候不是自己誤入歧途嗎?可能會走上歧途。但是如果我們真正依止一位,具有圓滿功德的善知識,他應該是非常正直的,而且非常誠實,如果他真的不知道,他就說不知道,所以絕對不會把我們帶上錯誤的道路上去。如果真的具有功德的話,我們真的可以把自己完完全全的交給這位具有功德的善知識,那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華嚴經》說以九種心親近承事諸善知識,能攝一切親近意樂所有扼要。即彼九心攝之為四:棄自自在,捨於尊重令自在者──如孝子心。謂如孝子自於所作,不自在轉,觀父容顏,隨父自在,依教而行,如是亦應觀善知識容顏而行。現在佛陀現證三摩地經中亦云:「彼於一切應捨自意,隨善知識意樂而轉。」所以宗大師在此作總結,也就是剛剛說的那句話,此亦是說於具德前乃可施行,任於誰前不能隨便授其鼻肉。把自己的鼻子交給別人牽。
之前是講到第一個棄自自在,也就是四者裡面的第一者,棄自自在。棄自自在裡面包括九心裡面的第一心叫「孝子心」。現在講四者裡面的第二者「誰亦不能離其親愛能堅固者」,就是九心裡面的第二心「金剛心」。其內容是什麼呢?無論任何的人來障礙師徒三昧耶,都不能得逞,無論自己的親友,或是惡友來破壞,都不能得逞,所以我們現在可以看到本文裡面有說到:
(30頁)誰亦不能離其親愛能堅固者──如金剛心。謂諸魔羅及惡友等不能破離,即前經云:「應當遠離,親睦無常、情面無常。」
現在講到四者裡面的第三者,荷負尊重一切事擔者,也就是九心裡面的第三心如「大地心」。荷負尊重一切事擔者──如大地心。謂負一切擔,悉無懈怠。如博朵瓦教示慬哦瓦諸徒眾云:我們今天好不容易有這樣的機緣,能夠遇到具有功德的菩薩,也就是我們的善知識,所以今天能夠從這一尊菩薩如教奉行,是我們的福氣,我們絕對不要認為這是一種負擔,應該很榮耀的來依教奉行才是,所以如同本文云:「汝能值遇如此菩薩我之知識,如教奉行,實屬大福。今後莫覺如擔,當為莊嚴。」
第四者就是「荷負擔已應如何行」,第四者裡面包含了九心裡面的其餘六心,所以首先就是「輪圍山心」。輪圍山心就是無論發生任何的障礙,我們都不會因此而感到動搖,就像慬哦瓦住在汝巴的這個地方,也就是今天的提龔的這個地方,那時候公巴德熾,因為太寒冷的緣故,所以身體衰退了,於是就向依怙童商量,是否應該往其他的地方前往;於是就被告知,我們縱使去了很多次的尊勝宮(像是天人的這種宮殿),具有很好的臥具安樂等,可是又能怎麼樣呢?可是親近大乘知識,聽聞正法,唯有今天才有辦法,所以就不要跑了,在這裡好好給我住下來。我們現在可以看到本文裡面說到:
荷負擔已,應如何行?其中分六──如輪圍山心者,任起如何一切苦惱悉不能動。慬哦住於汝巴時,公巴德熾因太寒故,身體衰退,向依怙童稱議其行性,如彼告云:「臥具安樂,雖曾多次住尊勝宮,我們縱使多次的安樂的住在天人的尊勝宮裡,但是又能怎麼樣呢?然能親近大乘知識聽聞正法者,唯今始獲,應堅穩住。」所以不要再走了,我們要好好住在這裡,因為能夠親近大善知識,聽聞正法的機會,只有這一次而已。
現在講到第五種心,如「世間僕使心」者,也就是無論上師任何的命令,既然我們一切都完全交給上師,就無庸至疑的去行持了,不要再非理作意,或者胡思亂想。就像有一次阿底峽尊者要去後藏,會見一切的大譯師,還有一切的智者。在這個集會的地方,有一堆泥灘,種敦巴大師看到這個泥灘之後,馬上脫掉自己的衣服,掃除了泥穢,用不知那裡拿到的乾淨的白土把它覆蓋,在此的依怙是指阿底峽尊者,在阿底峽尊者的座前擺了一張桌子,在此寫供壇就是桌子。於是阿底峽尊者就笑著說:「奇哉!印度亦有類似汝者」,應該是這麼說:「奇哉!如果印度也有像您這樣的話」,應該是這樣的語氣才對。所以我們現在可以看宗大師所著作的本文有說到:
如世間僕使心者,謂雖受行一切穢業,意無慚疑而正行辦。昔後藏中,一切譯師智者集會之處,有一泥灘,敦巴盡脫衣服掃除泥穢,不知從何取來乾潔白土覆之,於依怙前作一供壇(就是在桌子上擺著曼達拉),依怙阿底峽尊者笑曰:「奇哉!印度亦有類似汝者。」
現在看第六心,如「除穢人心」者,也就是斷一切的慢心,以及過慢,絕對不能有絲毫的想法認為,自己比自己的上師、善知識,還要具有功德。如同敦巴仁波切有說到,在我慢的高丘上,是不會流出功德的水流。同樣的慬哦瓦也說到,在春初的時候,依由陽光反射的關係,會有一種遍青色的光線,我們要看這個光是來自於高峰的頂上,還是來自於一般的平地而先發起的?從此我們可以知道,於是作了這樣一個比喻。我們現在可以看宗大師在本文裡面有說到:
(31頁)如除穢人心者,盡斷一切慢及過慢,較於尊重應自低劣。如善知識敦巴云:「我慢高坵,不出德水。」慬哦亦云:「應當觀視春初之時,為山峰頂諸高起處,青色遍生,抑於溝坑諸低下處而先發起?」
第七「乘心」者,謂於上師所交代的事情,再大的困難也應歡喜的受持,所以如本文云:如乘心者,謂於尊重事雖諸重擔,極難行者亦勇受持。
第八,如「犬心」者,謂尊重毀罵,於師無忿。如朵壟巴對於善知識畫師,每來謁見便降呵責,於是畫師的弟子良摩瓦就對善知識畫師說:這個阿闍黎朵壟巴怎麼對我們兩個這麼兇?於是善知識畫師就跟他的弟子良摩瓦說到,難道你覺得朵壟巴有在指責我們嗎?我不覺得如此,我每一次受到師長如此的賜教,我就覺得好像得到了勝樂金剛的加持一次,所以在此我們可以看本文:
如犬心者,謂尊重毀罵,於師無忿。如朵壟巴對於善知識畫師,每來謁見便降呵責,畫師弟子良摩瓦云:「此阿闍黎於我師徒,特為瞋恚。」畫師告云:「汝尚聽為是呵責耶?我每受師如此賜教一次,如得黑茹迦一次加持。」黑茹迦就是勝樂金剛的意思。
八千頌云:「若說法師於求法者現似毀咨而不思念,然汝於師不應退捨,復應增上希求正法,敬重不厭,隨逐師行。」
第九心,如船心者,謂於尊重事任載幾許,若往若來,悉無厭患。以上結束了依止善知識的九種意樂,簡略為四的內涵。
有時候我們的善知識,因為謙虛的緣故,所以不一定有像自己這麼多的弟子,這是有可能會發生的事情。所以當自己的弟子多了,很明顯的自己受到弟子眾的愛戴,但是我們的善知識卻是如此的謙虛,在眾多人的面前,一直沒有凸顯出來,因為他很謙虛。所以在這種的情況下,我們很可能會有這種的想法,就是說我比我的師長還要來得優秀;絕對不要有這種想法,這時候最好的對治力是什麼?就是緣起見。
我們可以想想,今天我們憑什麼能夠受到這些弟子的愛戴?弟子的尊重?以及自己的美譽美德,因為善知識的關係。如此這樣去思惟,自己所有的功德,最主要的因緣來自於那裡?它不是無因而生,也不是常因而有,也不是完全靠自己的努力而來的;雖然自己的努力也算佔少許的一部分的因緣,但是大多數的因緣完全都是由善知識,如此的思惟,自然我們就能摧伏自己的我慢。有時候我們可能真的會有這種慢心,這樣的慢心發起,確實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這是我們要去特別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