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4 10:31:02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6/04 10:30:06   編輯部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57-1講)

CD(下)毗缽舍那 14-13    達賴喇嘛尊者傳授/蔣揚仁欽中譯

卯二、毗缽舍那所有差別

第二觀之差別。毗缽舍那有什麼樣的分支呢?如是依止修次中篇所說,親近善士、遍求多聞、如理思惟,毗缽舍那三資糧已,若有正見證二無我,次當修習毗缽舍那。若爾所修毗缽舍那總有幾種?宗大師在此回答到:此暫不重宣說大地毗缽舍那,如果是到了具有很高功德的這種的大地菩薩的果位的話,會有許多不同種毗缽舍那的功德,會有許多種不同毗缽舍那種類,這此宗大師不以這個為主要內涵。正為顯示異生所修毗缽舍那,現在是針對於凡夫所修學的毗缽舍那,圓滿修彼毗缽舍那,而作不同種類的一個說法,也就是謂修四種、三種及修六種毗缽舍那。

第一四種者,解深密經說思擇等四。也就是可以分正思擇,還有最極思擇。正思擇又可以分兩者,周遍尋思以及周遍伺察。同樣的最極思擇又可以分兩者,也就是尋思還有伺察兩者。尋思就是以簡略的角度去了解到它的一個大義,這叫尋思;也就是雖然是觀察,但是沒有觀察那麼仔細,這叫尋思。伺察就是觀得非常深入,非常仔細,這個叫做伺察。正思擇有尋思還有伺察兩者,同樣的最極思擇也有尋思和伺察兩者,所以總共有四者。那什麼叫正思擇呢?緣盡所有。緣盡所有的意思就是說,緣世俗諦的這種觀察,也可以分兩者,尋思的觀察以及伺察的觀察。盡所有!為什麼是世俗諦取名為盡所有?就是所看到的這一切,叫做盡所有,這是屬於正思擇的部分。那最極思擇呢?最極思擇是緣如所有,如所有就是勝義諦。為什稱為叫如所有?因為它緣如的,它的真如本性,或者是說它最原始的本性是什麼呢?那就是無有自性,所以稱為叫如所有。對於空性的思擇來講的話,也可以分尋思還有伺察兩者,所以總共有四者。我們現在從本文裡面看到:正思擇者緣盡所有,最極思擇緣如所有;初有周遍尋思,周遍伺察之二。

第二亦有尋思、伺察之二,謂粗細相思擇其義,如聲聞地云:「云何四種毗缽舍那?謂有苾芻依止內心奢摩他故,於諸法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云何名為能正思擇?謂於淨行所緣,或於善巧所緣,或於淨惑所緣,能正思擇盡所性、最極思擇如所有性。由慧俱行有分別作意,取彼相狀周遍尋思,審諦推求周遍伺察。」集論毗缽舍那道,亦說彼四。慧度教授論,明彼等相如聲聞地。

533頁)又三種者,如解深密經云:「世尊!毗缽舍那凡有幾種?慈氏!略有三種:一者有相毗缽舍那,二者尋求毗缽舍那,三者伺察毗缽舍那。云何有相毗缽舍那?謂純思惟三摩所行有分別影像毗缽舍那。云何尋求毗缽舍那?謂由慧故,遍於彼彼未善了解一切法中為善了故,作意思惟毗缽舍那。云何伺察毗缽舍那?謂由慧故,偏於彼彼已善了解一切法中,為善證得極解脫故,作意思惟毗缽舍那。」聲聞地說:「謂於所聞所受持法,或於教授,由等引地作意暫思,未思未量未推未察,如是名為唯隨相行。若復於彼思量推察,爾時名為隨尋思行。若復於彼既推察已,如所安立復審觀察,如是名為於已尋思隨伺察行。是名三門毗缽舍那。」所以宗大師在此說到,總此諸義,初者例如緣無我義,作意彼相,不多決擇。第一者就是止觀無我的內涵,沒有多作觀察。第二於前未決定義為決定故,正善決擇。第二透過觀察,而來生起定解,這屬於第二。第三謂於已決定義,如前伺察。雖然已經產生定解了,但是為了能夠再看更深入的內涵,而去作更深層的觀察。

533頁)又六種者,謂緣六事,此是尋思毗缽舍那。六事是那六事呢?尋思之理,謂尋思:一義,二事,三相,四品,五時,六理。既尋思已,復審伺察。先講第一尋思義的部分,尋思義者,謂正尋思如是語中有如是義。第二、尋思事者,謂正尋思此為外事,此為內事。第三、尋思相者,謂正尋思諸法二相,此是自相,此是共相,或共不共。在此的相是指諸法定義的意思,它的性相為何?第四、尋思品者,謂尋思黑品過失過患及尋思白品功德勝利。第五、尋思時者,謂尋思如是事曾在過去世,尋思如是事當在未來世,尋思如是事今在現在世。

第六、尋思理者,謂正尋思四種道理,在此的尋思理又有四個道理:一觀待道理,謂諸果生,觀待因緣。此別尋思世俗勝義及彼諸事。最主要是說到了因果的內涵,觀待道理。二作用道理,謂一切法各有作用,例如火有燒作用等,此尋思相謂此是法,此是作用,由此法故作此作用。每一法的不共作用,如是尋思就是作用道理。三證成道理,謂所立義不違諸量,是正尋思於此法中,有無現比至教三量。也就是如果承許如此的話,會有如此的過患,不承許如此的話,會有如此的功德,透過這種的成立,來作決定,證成道理。四法爾道理,謂火燒熱性,水濕潤性等,於彼法性應發勝解,是為世間共許法性,難思法性,安立法性。不應思惟有餘道理,令其如是。所謂法性,法爾道理,也就是法性的這個道理是什麼呢?每一法都有它自己的性質,像是火本身就是熱的,水本身就是液體等,的這種法爾道理。就像果一定是觀待因緣而生,這並非是由造物主所創造的,它本身就是如此,這就是法性道理。

建立如是六種事者,謂瑜伽師所知唯三,謂言說義及所知中盡所有性,如所有性。依第一故,立義尋思。依第二故,立事尋思自相尋思。依第三故,建立餘三及共相尋思。聲聞地云:「如是六事差別所緣及前三門毗缽舍那,略攝一切毗缽舍那。」謂彼所說能攝一切毗缽舍那。(534頁)又初四種毗缽舍那其門有三,即彼三中隨尋思行,說有六種尋思之理,是故三門六事尋思,攝於前四。又前所說,力勵運轉作意等四,聲聞地說是奢摩他、毗缽舍那二所共同,故毗缽舍那亦有四種作意。慧度教授論云:「如是四種毗缽舍那修習圓滿,便能解脫諸粗重縛,九奢摩他修習圓滿解脫相縛。」諸大論中多作是說,故修觀者,謂如解深密經所說,由思擇等四門而修。其修止者,謂由無分別九住心修。

卯三、修觀之法(分二)

辰一、破他宗

辰二、立自宗

辰一、破他宗

初中有四。破第一宗者,有作是說,雖未證得無我正見,但能執心令無分別,便是修習本性實義。縱使沒有了解空性,但是使內心遠離一切的雜染,這個叫做修學空性。以實義空,永離一切是此非此,如是住心與彼實義隨順轉故,以境全非有,心全無執故。所以遠離了一切是非的這種妄念,讓心不要產生任何的這種想法或分別,不要讓心產生任何的執著,這叫做修學空性,這是第一種的說法。這種的想法,我想在此對西方人來講,這就比較危險了。因為白天生活過於繁忙,所以晚上回家的時候,為了讓自己休息,所以刻意的放棄一切的妄念,這時候內心會暫得緩息。而且有些人會誤認為,這種空的這種感覺,這叫做空性的觀修,這是完全錯誤的,這跟空的觀修一點關係都沒有,只是讓內心毫無作意而已,這不能取名為叫做修學空性。

我們現在看本文,於是宗大師反問到:當問彼云:如是修者,這種觀修的方式,是於諸境界全無所有,為已了知全無所有,次隨順彼心全無執而安住耶?你所謂的全無所有,一切的境界都不存在,是說知道了之後,再來想全無所有的呢?還是沒有知道之前,刻意的讓心不去執著的呢?所以在此說到,次隨順彼心全無執而安住耶?或者是為先未知,之前並不了解,由境實義無所有故,心無執住即為修習境實義耶?之前完全不了解所謂無所有的內涵,只是讓心不要去執著,這個叫做修學空性呢?作此反問。

若如初者,云彼未得正見而成相違,汝許彼是了義見故。如果你說所謂的無所有,先要了解再來去毫無作意,這個叫做修學空性的話,那你就要產生自己矛盾的問題了。因為你之前說到,雖然沒有了解空性的道理,可是內心令無分別,這個叫做修學空性,可是你現在又說要使心令無分別的時候,必須要先了解,那豈不就通達空性了嗎?所以你有自相矛盾的問題了。「汝許彼是了義見故」,因為你覺得說這種毫無作意的了知,這個叫做空性的認知啊!因為內心毫無作意的關係這個叫做空性的觀修,不是嗎?

若如我說彼乃未明正理所破界限,凡有所許,便見正理之所違害。其次全無所受取處,是誹謗見,故住彼上,非是修習無倒真空,前已廣說。那以我自方的這個角度來反駁的話,所謂的毫無作意,並非是真正空性的道理,因為有作意,並非是理智要去破除的內涵。如果有作意,或者有作用,這個叫做理智所破除的內涵的話,那就等於誹謗了,那就屬於墮落於斷邊了,這不是真正的修學空性的道理,我已經之前講了很多了。若作是思,若以觀察實義正理推察諸法,其諸有事無事法等皆非正理,能立其有。故於勝義,諸法永離一切戲論,雖彼補特伽羅未如是知,然彼住相與彼相順,是修空者,太為過失。一切根識皆不妄執此是此非順境實義,應彼一切皆修實義。(535頁)又如前說,一切外道無分別止,皆應修空。此等尚多。

如同之前所說的,所謂破除自性,是要透過正理反覆的去觀察,如果有自性的話,並非能夠以理智來堪忍,所以在勝義諦上遠離了一切戲論,自性的戲論。可是你卻是不需要經過觀察,只是讓心不要去執著這個叫做修空的話,這太為過失了。為什麼呢?像是一切的根識來講,難道都修學空性嗎?因為根識不會去執取,這個是什麼?那個是什麼?它不會有此是彼,或此非彼的這種想法。像我們眼睛去看到瓶子的時候,這時候執瓶的眼識,它只是執取瓶子而已,它不會執取說瓶子是無常,或瓶子是有為法,不會的。因為我們對根識和意識的形容是什麼呢?根識很笨,意識很聰明。為什麼根識很笨呢?它很單純可是很笨,因為前面有什麼它就看什麼?所以它不會有一個此非彼的這種想法。那這種差別是由什麼知道的呢?由意識去了解的。所以因為根識不會「妄執此是此非」,所以難道說一切的根識都是修學空性嗎?或者是如同之前所說的,外道的這種無分別止修,難道這個也叫做觀修空性嗎?難道有觀修空性的外道嗎?所以有許多的過失。

又境本性與彼住心,二相隨順,唯由餘人證知便足,則外道等皆成修空,無可遮遣。若謂不同,此要由彼補特伽羅自知隨順次乃安住。若知如是隨順道理,即得正見,云未得見無執安住便是修空,成相違失。況且如果你認為說,不需要先了解毫無作意,只是毫無作意這叫修學空性的話,請問你怎麼知道,你在修學空性呢?如果說到,由他人知道就可以了,這樣的話一切的外道,也就是毫無作意正在修學的這個外道,他們就在修學空性。雖然他們不一定知道說,自己這種毫無作意正在修空,可是依由第三者可以去證明說,他作修學毫無作意,難道這些外道正在修空嗎?所謂人無我,或者空性的一個認知,必須要透過道理來知道,毫無自性,因此毫無有作意,透過這一種的正見,才有辦法真正修學空性。如果未得這種正見,所以在此說到「云未得見」,未得這種正見的情況下,只是「無執安住便是修空」,只是什麼執取都不去執著,只是使心安住的話,這叫做修空,將成相違。

若謂任隨分別何事,一切分別皆繫生死,故無分別住是解脫道,前已廣破。如果認為一切的分別,一切的執取都是生死根本的話,這種無分別住的解脫道,其實針對這方面的內涵,之前已經很詳細的破除了。若如是者,則於和尚派,亦無少過可設。那這樣的話跟支那和尚的邪見沒有兩樣了。如修次後篇云:「起如是思,立如是論,諸分別心,起善不善業增上故,令諸有情受善趣等果流轉生死。若全不思惟,全不造作,則解脫生死。以是因緣,當全不思惟,全不應修施等善行。修施等者,唯為愚夫增上而說。彼乃誹謗一切大乘,確實是如此,如果認為是完全不需要思惟,不需要毫無作意,只是無分別住,這個叫做修學空性,這是愚夫所說的,而且他是間接的誹謗大乘。大乘既是一切乘本,由謗彼故謗一切乘。言不思惟,謗觀察慧,審觀察慧是正智本,謗彼即謗出世間慧,斷其本故。言不應修施等善行,畢竟誹謗施等方便。總其智慧方便,是名大乘。如聖伽耶經說,諸菩薩道略有二種。何等為二?謂慧及方便。聖如來秘密經說,方便智慧,由此二種,總攝菩薩一切正道。故謗大乘作大業障,由是因緣,誹謗大乘是諸寡聞執著我見,未能承事聰叡丈夫,未能了解如來語言,自害害他違越教理。彼毒語言,凡諸聰叡自愛樂者,猶如毒食,而當遠棄。」(536頁)此先安立和尚所許,顯然說其若如是許,則是誹謗一切大乘,如是敵者汝當了知。若謂我許修施等行不同彼者,若唯以修施等行故,與他分別,是說我與和尚修了義見同。若不爾者,無分別定亦當分別。

如果他方反駁說,我的布施持戒等行為,跟支那和尚布施、持戒的行為不同。所以宗大師在此說到,如果你只是在方便品上不同的話,那難道你的見解上是相同的嗎?如果你不覺得見解上相同的話,那支那和尚的無分別定,和你的無分別定,又要說到差別,這個是什麼?又一切分別皆繫生死,汝豈非求解脫生死?若求解脫,則行惠施持淨戒等皆須分別,修彼何益,前已廣說。如果你說到一切分別都是生死根本,難道你不想要解脫生死嗎?如果要斷除一切分別的話,那你在持戒、忍辱、精進的時候,豈不是以分別來修?所以在此的分別心有很多的意思,在此的分別心,分別、分別,是說到了並非是現證境的這種識叫做分別心,或者是說具有義共相的心,或者是義共相的識,這個都可以稱為分別、分別執。

像是意識去取某物的時候,會覺得說瓶子是有為法,像這一種的執取來講的話,就屬於分別執取了。因為它不是像根識去執取瓶子一樣,不是的,它是去執取個別的內涵,所以叫做分別。所以分別這兩個字有很多不同的詮釋,在此的分別心和無分別心,最主要的一個詮釋是什麼呢?像是宗大師說持戒、忍辱、精進等,皆以分別而修的這個分別心是什麼呢?就是具有義共相的識,這個叫分別。支那和尚認為說,這種的分別執,此非彼的這種分別執一切都是生死根本,最主要問題是卡在這裡。

所以宗大師在此反駁說,如果你認為必須要修持戒、忍辱、精進等的話,這是要由分別執去修行的,因為你不了解何謂布施內涵,你怎麼修布施?你不了解何戒體要持守,你如何持?所以這些都是靠分別執去行廣大方便行。既然你要以分別執去修的話,那你跟之前所說的一切分別執是生死根本,不就相違了嗎?以是若許一切分別皆繫生死,和尚尤善,汝被相違重擔所壓。支那和尚對一切分別,都是生死根本的部分,解釋得非常詳細。如果你所主張的,跟支那和尚所主張的是相同的話,那你就有很多矛盾的問題了。

那又有一派說到這種解釋,又彼學者,有作是念,如果反覆的觀察的話,再來斷除二執,也就是人我執和法我執的話,就像是用石頭把狗趕走一樣,他只是一種外相的趕走,並非是真實的趕走。所以在此說到,若多觀察二我相執之境,其次乃斷能執之心。如犬逐石是名由外斷截戲論,所以這一派的學者認為,唯有最佳的方式是什麼呢?就是一開始使心不流散,這樣的話,就等於我們要投擲石頭的這個手,完全的把它抓住。故從最初持心不散,如擲石之手。由修彼故,於相執境令心不散,所以這樣的話,心才不會流散到二執境,所以一切的戲論可以從內部而來截斷,這才是最究竟的一個道理。所以以藏文直接翻譯過來應該這麼說,「故從最初持心不散,如「犬逐咬」擲石之手」,下面不應該有這三個字「犬逐咬」,不應該是「犬逐咬」,而是說「如擲石之手」才對,如同抓住要丟石頭的這個手,把它抓住的話,心就不會往外散。就像如果這個石頭要往外丟的話,但是你手已經把它抓住的話,那就沒有辦法用手將石頭拿下來往外丟。所以只要抓住自己的心,心的這種妄念的石頭,就沒有辦法往外散的意思,以藏文直接翻譯過來應該是如此。

一切戲論自內斷截。所以這一派的學者是認為說,故學教理決擇正見,唯於名言漂流隨轉。所以透過教理反覆的觀察,而去斷除執著,這是在名言上、表面上而已,並非是真實的內涵。此乃最下邪見,誹謗一切佛經六莊嚴等聰叡諸論。以彼經論,唯用教理決擇義故。那就等於誹謗了一切三藏十二部經典了,因為在三藏十二部經典要去詮釋法義的時候,都要透過返道理,反覆的觀察思惟,而來說的。那等於就是說,這些都沒有用處了,那等於間接誹謗了三藏十二部經典。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