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綱要(下冊) 第十五講 十二因緣 袞卻格西講授
第十五講 十二因緣
我們每個人此時此刻都有一顆欲求心,想要修學菩提道次第教授。因此在聽聞修學菩提道次第教授的時候,動機不應該僅僅安立在為了下一世能夠得到人天果位,乃至於欲求一己的解脫。應該用盡方法去讓愛他勝自的“菩提心”,以及“愛他執”,未生者令生,已生者令增長。請把動機調放在“為了利益一切如母有情,我一定要成佛”,以這種菩提心,來聽受這場教法。所聽受的教法就是菩提道次第教授。
講授菩提道次第教授有四個門徑,第四個門徑是“甲四、如何以正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分“乙一、道的根本在於依師之理”以及“乙二、依止之後如何修心的次第”兩項。
第二項分兩點:“丙一、於有暇身勸取心要”還有“丙二、如何攝取心要之理”。
第二項又分兩點:“丁一、于道總建立發決定解”;“丁二、正於彼道取心要之理”。
正明受持心要之法分三項來說明:“戊一、于共下士道次修心”;“戊二、于共中士道次修心”;“戊三、于上士道次修心”。
關於“戊一、共下士道次修心”已經講過。“戊二、于共中士道次修心”分四項來說明,就是“己一、正修意樂”;“己二、生起之量”;“己三、除遣於此邪執分別”;以及“己四、決擇能趣入解脫道性”。
“己一、正修意樂”分兩項來說明,就是“庚一、明求解脫的心”以及“庚二、發此心之方便”。
庚二、希求解脫方便分兩項,就是“辛一、由於苦集二諦二門中的思惟”以及“辛二、由於十二因緣而思惟”。
前者又分兩項,就是“壬一、思惟苦諦的生死過患”以及“壬二、思惟集諦的流轉次第”。
“壬一、思惟苦諦的生死過患”分“癸一、顯示四諦先說苦諦之意趣”以及“癸二、如何正修苦諦”兩項,這已經講過。第二個是“壬二、思惟集諦的流轉次第”分三項,第一個“癸一、煩惱發生之理”,第二個“癸二、如何由煩惱積造業的道理”,這昨天已講過,現在講到第三項“癸三、死沒及結生之理”。(175頁科判)
“癸三、死沒及結生之理”分五項“子一、死緣;子二、死心;子三、從何攝暖;子四、死後成辦中有之理;子五、生有受生的道理”。
子一、死緣有福盡而死、壽盡而死以及橫死。(176頁第3行)子二、死心分三種,第一是善心死,“謂由自憶,或他令憶,乃至粗想現行以來,信等善法現行於心。”這是以善心而死。
比如說,臨終的時候,可以自己持咒或是憶念今生所作的善業,這樣就有以善心而死的內涵。(第5行)“又作善者如從暗處趣向光明,臨命終時,猶如夢中,見有種種可意之色,非不可愛,安祥而逝。”
如果平常我們一直造作不善業,基於平常積造不善業,(第3段)“謂由自憶或他令憶,乃至粗想現行以來,追念貪等現行不善,臨死其身受重苦受。
於彼顯現,如從光明趣向暗處。”臨終之時以不善心而死,所以身心都被逼惱,受了很多驚恐,畏懼而終。
“無記心死者,謂行善不善者或未行者,自未能念此二種事,無他令憶。”(177頁第3行)就是說,平常不管是否行善,或者是自己沒有辦法憶念善不善,別人也不能讓你憶念善不善,以此面臨死亡的話,稱為無記心死。死心,特別是最微細的死心,是以無記心為體性的。當微細的死心現起的時候,除了密乘的教法之外,沒有能夠轉無記心的體性為善法的了。
我們看“從何攝暖者”。如果平常造不善業的人,而且是必然要投生到三惡道的話,“識於所依從上分舍,上分先冷乃至心處。”他的心識慢慢往下至心冷卻,這樣是投生三惡道的標誌。“造善業者,自下分舍,”從下分腳底先冷,一直往上慢慢收攝至心,這是投生善趣的標誌。
“第四死後成辦中有之理”,開始結生的時候,心識是從心間而入,命終時,從死有到中有的投生也是心識從心間而出。死與中陰的成立、投生,是同時的,如秤的高低。(最後1段)“依二種因,謂我愛已生故,無始樂著戲論已熏習故,善不善業已熏習故。”我們一般人之所以會投生中陰的理由在此。在死有的時候,大多數的人就會想說:“我要趣入中有的感召,投生了,要與我的身體離開了。”“又此中有,眼等諸根悉皆完具。”除了無色界之外,其他色界、欲界都諸根完備。“當生何趣即彼身形,乃至未受生有以來,眼無障礙,猶如天眼。身無障礙,如具神通。”中陰眾生是稍有些許的神通,可以了知一些法。能夠很自在的來去飛行,無法障蔽、無法擋住。
“四有”有四種,(178頁第2行)“死已未生是為中有,當正受生初一刹那是為生有,從此第二刹那乃至死有最後刹那以前,是為本有,臨終最後刹那是為死有。”當投生的時候,第一刹那稱為生有;從生到死之間,這中間稱為本有;本有結束的最後刹那稱為死有。
“第五次於生有結生之理者。若是胎生,則彼中有(就是中陰)於當生處(當所投生之處),見有自己同類有情,為欲看彼及戲笑等(的因緣),遂願往趣當生之處”(179頁第4行)。最主要,他要看到同類的有情才有往趣投生的意趣。“次於父母精血,起顛倒見。”“見行邪行,便起貪愛。此複若當為女,欲令母離,貪與父會,若當生男,便欲父離,貪與母會。”“生此欲已,如如漸近,如是如是漸漸不見,男女餘分,唯見男女二根之相,於此發憤中有即沒,而生其中。”發起一念心想投生的時候,中有身就結束了,然後變為生有,這是胎生,卵生與濕生的投生方式也相似。以上所說就是“思惟集諦的流轉次第”內涵,分為“煩惱發生之理”、“集業之理”以及“死沒及結生之理”。就這樣簡單講過。
發希求解脫的心的方法,(第一個是由苦集門來思惟),(181頁)第二個是由十二緣起的門徑去思惟,分四項說明:就是“一、支分差別;二、支分略攝;三、幾世圓滿;四、此等攝義”。緣起有十二支,第一支“無明”,它是種子,是整個發動的根源。分兩項說明,(第1段最後1行)“謂業果愚(無明)及真實義愚(無明)”。系縛輪回(流轉生死)的根本是在於無明的關係,也就是基於無明的關係,而造集了很多的惡業。一般我們所造作輪回的業,都是經由無明鼓動而導致的,心中任何一種貪、嗔、癡煩惱的生起,都是無始以來,無明所推動的。一切煩惱都無非是由壞聚見(薩迦耶見)所產生的,因此瑜伽論師(無著、世親)首先認定所遮“我(諦實成立)”而把“我”遮止,修學無我。
依這樣輪回的根本無明作為動機,來推動,會造(十二緣起的)第二支“行業”,分為:能引到惡趣的非福業,以及能引到善趣的福業。引召善趣的業可分兩種,就是“謂能引欲界善趣之福業及能引上界(就是色界與無色界)善趣之不動業。”
第三支是“識”。識分兩部分:“因位識”與“果位識”。當你由“無明”鼓動而造“行”業,業所安立的地方,叫“因位識”;以及受愛取有滋潤,去結生的“果位識”。不論福業也好、非福業也好、或是不動業也好,當業造完之後,這業的習氣,就一定會安放在因位識之上等著感報。業習氣安立之處就是“因位識”(182頁第1行)“結生的識”,就是“果位識”。
“名色中名者,謂受想行識非色四蘊。”(第2段)五蘊裏頭,色蘊除外,其他四個蘊體,稱之為“名”。“色”當然就是色蘊,“若生無色(界),唯有色種而無實色,除此餘位羯羅藍(注一)等色,如應當知。”就以胎生的人來說,他產生“名色”之後,慢慢地漸次會增長,最後就生起“六處”。六處是六根,六處是緣起第五支。
第六支是“觸”。“觸者,謂由根境識三種和合”,六根六境六識和合,因為根境識的和合,產生可愛、不可愛及中庸境界的時候,就導致第七支“受”支。觸取三境,就是可愛、不可愛、中庸之境,然後順生三種受,就是:可愛境是樂受、不可愛境是苦受、中庸境就變成舍受。由“受”支引“愛”支,看文(此頁末段)“謂於樂受起不離愛(不想離開的愛著),於諸苦惱起乖離愛(想離開的愛著)”。“愛”支越來越強的時候,就變成“取”支。(183頁第2行)“謂欲著於色聲等欲塵,及除薩迦耶見餘諸惡見,惡見系屬惡戒惡禁及薩迦耶見,是為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總共四種。
第十支“有”,也是業行,由昔行(行業)於識(因位識),不管是福業、非福業或是不動業,放在因位識上,經由熏業習氣,再經由愛取有滋潤引發,有大勢力感召後有,這樣的業行稱為“有”支。
第十一支“生”,“謂識於四生最初結生。”稱為生。從結生開始第二刹那就變成“老”支開始。第十二緣起支是生之第二刹那開始,“老死中老者,謂諸蘊成熟轉變餘相,”稱之為老。“死(者)謂棄舍同分諸蘊。”這樣稱之為死。
十二緣起總合幾支略攝,分四支來說明它,就是能引支、所引支、能生支、所生支。能引支即能感召引業的法有三個,就是無明、行、識。所引支分四支,就是名色、六處、觸、受。能生支有三支,就是愛、取、有。所生支就是生與老死這兩支。(184頁最後1行)“如是十二有支,複於煩惱業苦三道,悉皆攝盡。”第一支無明、第八支愛、第九支取,這三支是煩惱;第二支行、第十支有支,就稱之為業;其他七支稱為苦所攝。
“第三幾世圓滿者”,十二緣起最快是二世圓滿(今生造業→來世感果報),最慢是三世(今生造→某世種子現形又造→某世的下一世感果報)。這三世,是就所造同一緣起(業)而言,是無間間隔的,也就是所謂的三世圓滿。比如說無明造作鼓動,造了行業,然後行業把業安立在因位識上,但今生臨終時,如果沒有愛取的滋潤,這一支行業沒感。由於我們造了很多的行業,中間有某支的先感。等到未來某一世,這一支行業現起,再加上愛取有的滋潤,則能引(因)與能生(緣)圓滿,故而在其接下來的一世感果,故就同一行業而言,最慢三世圓滿。
“第三幾世圓滿者。能引所引支之中間,容有無量劫所間隔,或於二世即能生起無餘世隔。其能生支與所生支二無間隔,速者二生即能圓滿(二世就能圓滿)。如於現法新造天(天道)中順生受業,即於現法滿二支半,謂無明行及因位識,臨終以前圓滿愛取及有三支,於當來世圓滿所引四支及半(就是果位識、名色、六入、觸、受),並圓所生二支分(生、老死)故。遲久亦定不過三生”(185頁第3行)。這是整個一輪十二因緣的說法。“謂其能生及二所生並三能引各須一生(變成三生了),諸所引支于所生支攝故,能引能生中間,縱為多世間隔,然是其餘緣起之世,非此緣起之世故。此未別算中有之壽。如是已生諸果支時,然而全無實作業者,及受果者,補特伽羅之我。如前所說從唯法因支,起唯法果支,由不了知生死道理,於彼愚蒙妄執有我,求我安樂,故造三門善不善業仍複流轉。故從三惑(就是三個煩惱,無明、愛、取)起二支業(就是有支與行支)及從彼業出生七苦,複從七苦而起煩惱,又從煩惱如前而轉,故三有輪流轉不息。”
因此如是思惟漂流生死之理,“即是最勝厭離方便(生起厭離心最好的方法)從無量劫造集能引善不善業,異熟未出,對治未壞,今以愛取而為滋養,由此增上,則當漂流善趣惡趣。”總之,如果無始以來所造的善業惡業,不予以對治、破壞,那麼這業一定會感果報。如果予以對治,比方說知道是惡業並加以對治,那就不會感果。“作已不失”是講,縱經百千劫,所造業不亡,這道理是說你沒有經由對治,所造的惡業一定會在蘊體上去感報,因為造業的時候,是以你的五蘊去造的,所以以後會在你的五蘊上感報出來,這是指沒有對治的惡業,所感報的方式。
但是有一項,就是受用信施,三寶公眾的財物,如果放逸的受用,即使以懺悔對治,還是很難淨除的。此外,其他惡業經由對治,都可以予以淨除而不感果。
“諸阿羅漢昔異生時,雖造無數能引之業,然無煩惱解脫生死(因為無煩惱所以解脫生死),若於是理獲決定解,則於煩惱執為怨敵,於滅煩惱能發精進”(186頁第1行)。最後邊際身的阿羅漢,就是對今生證得阿羅漢的行者來說,雖然他無始以來也造了很多能感報生死的業,但因為他已經斷了煩惱的關係,就像離開了水份、陽光與肥料的種子,是不會發芽的。就像這個比喻一樣,他雖然有很多業尚未感報,因為斷了煩惱,愛取有沒有辦法得到滋潤,所以不會再感報。一旦能夠親證無我空性的智慧,就不會再造輪回因的引業。一旦斷除貪著,就不會再感報三有,因為沒有了俱作緣(能搭配的因緣,與近取因一起作用而生果)。
從十二緣起(十二有支)來說明如何思惟三惡道的流轉次第,稱為下士道次的十二因緣,是下士道次的法類。而人天善趣的流轉內涵,以十二因緣來說明的話,是中士道次的法類。
大家想想,因為我們根本沒有根斷無明,所以不論投生何處、造了什麼業、在任何處所,都會蒙受輪回的痛苦,這是一定的,不可能只是有時候不吉祥事會紛至遝來,痛苦是任何時候,都沒有間斷地襲來,蒙受痛苦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若通達苦諦,三界火宅,無時不苦)。如果我們隨時都思惟輪回的根本因(包括整個惑業苦),對這樣輪回生死的整個痛苦,還有痛苦之因的感召方式,產生定解,因此會很自然地生起厭棄輪回的真實出離心。
“如是比度自心(推測自己的心),推想曾經為母有情,亦皆由其十二支門漂流生死發生慈悲,”(第4行) 這個慈悲心是基於思惟自己樂及樂因、苦及苦因的問題後,進而思惟眾生的樂及樂因、苦及苦因,以及如何離苦得樂的內涵,所以“為利彼故,願當成佛,學習佛道為大士類”。如此的修學佛道為上士道次的法類。在產生厭離心之上,去推度眾生的情況,產生慈悲心。實際上,發起菩提心──為利眾生願成佛,以這種心去學一切道,都稱為上士道次的教法。
“第四此等攝義者。如前所說,由業惑集增上力故,生起苦蘊生死道理”(186頁第2段),這個苦蘊是一種痛苦、有漏的五取蘊身或四蘊之身的包袱。當你去除煩惱及業的時候,這包袱就甩掉、沒有了。你還一直背著這個包袱,是基於煩惱和業的關係。“特由其十二有支轉三有輪,於斯道理善了知已,正修習者,能壞一切衰損根本極重愚暗(這是指無明)。”所有輪回的痛苦、不吉祥,任何的衰微,都是來自輪回的根本無明。(本段第3行)“增盛佛語寶藏珍財,如實了知生死體相,便能發起猛利厭離,於解脫道策發其意,是能醒覺諸先修者,能得聖位微妙習氣最勝方便。”
第二生此中士道次意樂的量是什麼呢?(187頁第2段)“如是由於苦集二諦及其十二緣起支門,詳細了知生死體相,欲舍生死,欲彼寂滅及欲證得。雖才生此,亦是出離意樂,然唯爾許猶非止足”(本段第4行)“如前所引。謂如誤入熾然火宅及墮牢獄,不樂彼處,能生幾許欲脫之心,即當發生如彼心量,次後更須令漸增長。”換句話說,就是要日夜無間地生起無論看到三有的任何盛事,任何一道都像在火宅般,那種不樂意住的心態,就是發生中士道次的意樂之量。在安立這出離心的量之後,還必須想辦法讓它漸漸增長。就算出離心的生起是造作的,雖然並未入道,但所作的一切還是可以安立為解脫之因。如果你能生起非造作、任運自然的出離心,就已經入道了。
基於對三苦認識的不夠徹底,以苦為樂,不知道苦苦是苦,反而產生嗔恚心而排斥;不知道壞苦是苦,以為是樂,產生貪著;不知道行苦是苦,以為是樂,所以產生癡心、舍受、不苦不樂之受;依著這三苦造業,不能徹底瞭解貪嗔癡。這對我們來說,是需要仔細想想的關要(關鍵)。有很多人在經濟、受用很圓滿,生活富足時,會生起我慢、驕慢,並且輕視眾生,根本不會想修法,不知道輪回的痛苦。
厭離生死,從生死中解脫出來,是要出離什麼呢?是要出離這個苦蘊的身體(蘊體),而不是換房間、換房子,不是從房子中出來的意思。
“第三除遣此中邪分別者。”(188頁第2行)現在去除一些邪執的說法。“若作是雲,若于生死修習厭患,令心出離,則如聲聞墮寂滅邊,於生死中不樂安住,故修厭患,於小乘中可名為妙,然諸菩薩不應修此。”意思是說,本來聲聞緣覺所安立的究竟所證品,就是寂滅涅槃的果位,因此他們對輪回產生厭離心,就去尋求解脫之道,因而得到解脫果位,是很妙善;但是一位大乘行者──菩薩,不應該厭離生死,所以那種說法是邪見。菩薩應該是歡喜投入生死以救拔眾生,所以對投入生死輪回沒有畏懼。
事實上,菩薩當然畏懼生死,非常的害怕煩惱與生死之因。如果他沒有這種心態,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出離心。沒有出離心的話,大悲心也沒有辦法產生。《入行論》說:“自己痛苦的內涵,夢中都沒想過,卻一心想要去利他,說要去成辦利他,這是可笑的。”(“彼等為自利,尚且未夢及,況為他有情,生此饒益心?”
菩薩只有一個內涵,就是為大悲心所驅使,當眾生輪回未盡之際,他會一直投入生死,他不是為惑業所自在,而投入生死。聲聞與獨覺雖然有厭離心,可以往生淨土,這是因為他們的願力。菩薩不往生淨土,而樂意投入生死輪回當中,是因為大悲心的緣故。更詳細地說,菩薩不再造生死的引業了,雖然他還有煩惱,但是他不會刻意地去斷煩惱。菩薩主要斷的是所知障,不是煩惱障。但是在餘勢之間,煩惱障會慢慢地斷除。
“(佛)經說不應厭離生死,此義非顯由於惑業增上力故,漂流三有生老病死,是等諸苦不應厭離。是顯菩薩為利眾生,乃至生死最後邊際,擐披誓甲學菩薩行,雖總眾生一切大苦,一一刹那降自身心,然不由此厭離怖畏,於廣大行(菩薩行)勤發精進,於生死中不應厭離。”(188頁第6行)菩薩基於大悲心,行持廣大的菩薩行,不怕負擔眾生的痛苦,而勇敢地投入生死,倒不是為煩惱與業所驅使,也不是說他不怕生死。菩薩不喜歡由惑與業所投生的生死,他喜歡由大悲與願力所投生的生死。(189頁第1行末)“若由煩惱及業增上漂流生死,眾苦逼迫尚不能辦自己義利況雲利他,此乃一切衰損之門,較小乘人極應厭患極應滅除。若由大悲願(大悲心與祈願力)等增上,於三有中攝取生者,則應歡喜。”
“第四決擇能趣解脫道性者”,我們要思惟自無始以來,流轉於輪回生死的內涵是什麼?一旦瞭解生死是由煩惱與業所感召的,然後產生真心的出離心。這不是只有一次思惟或是名詞上的認知,而是至心的產生厭離心,這樣來摧滅生死,引導解脫。生死的根或因緣是來自於煩惱與業,如果沒有煩惱,即使有業,也不會感召生死的,所以要斷生死,主要是先斷煩惱。如果沒有造業,就沒有輪回,但是因為你有煩惱,總是會因煩惱而造新業,所以一定要從斷除煩惱下手。如何去摧滅煩惱?(191頁第2行)“生生死中乃是一切損害根本,故當斷除。此複要待滅除二因,謂煩惱業。此二之中,若無煩惱,縱有多業亦不受生。若有煩惱,縱無宿業率爾能集。故應摧壞煩惱,壞煩惱者,賴修(端賴于修習)圓滿無謬之道。”要摧滅煩惱,就要依著修習圓滿無錯謬的解脫道。
趣入解脫道性,分兩項來說,(191頁科判)“一、以何等身滅除生死”;“二、修何等道而為滅除”。首先應以什麼身來滅除生死呢?主要是暇滿人身。最超勝的莫過於現出家身,所以應該於出家身的安立起歡喜心。(192頁第6行)“複應願以粗劣衣缽乞活知足,於遠離處淨自煩惱,為他供處。”這是出家的作法。出家眾主要有沙門十二頭陀行,如樹下坐、托缽、粗惡飲食、糞掃衣等等。(193頁第3行)“伽喀巴大師雲:‘若能以大仙行(佛陀的行持),住苦行山間,始為文父真養子(釋迦的真正孩子)。’”(第1段最後第3行末)“如是非但修行解脫,脫離生死歎出家身,即由波羅蜜多(顯教)及密咒乘(密乘)修學種智(佛智),亦歎出家身最第一(也讚歎出家身是最為殊勝的)。”
三種律儀(注二)中,出家戒是屬於別解脫律儀,“故當敬重聖教根本別解脫戒”。律儀有七種(注三),求得解脫以滅生死的暇滿人身中,出家身最好,主要是因為能持守別解脫律儀。
如何是摧滅輪回生死的道呢?應修什麼道來摧滅輪回生死呢?就是修學“增上三學”。增上三學中最根本的是“增上戒學”,它有令你散亂心,不散亂的功用。如果你沒有聚集增上戒學的功德,那增上定學以及增上慧學是不可能有成的;即使我們證得無我空性智慧,也不可能得到止觀雙運定(三摩地)。(193頁倒數第2行)“謂散亂心者令不散亂,是須戒學,心未定者為令得定,”要修學三摩地或心學,也就是“增上定學”。“心未解脫為令解脫”的方法是修學“增上慧學”。(194頁第1行)“由此三學,諸瑜伽師一切所作,皆得究竟。”換句話說,瑜伽師所應該做的,都涵蓋在三學裏頭,如此就圓滿成辦了。
“觀待得果數決定者,謂不毀戒果,是為欲界二種善趣(人、天),毀犯之果是諸惡趣,心學(定學)之果,謂得上界(色界、無色界)二種善趣,慧學之果即是解脫。”(194頁第1行)“觀待所斷惑亦許三種”關於斷惑的內涵也有三種,第一個是增上戒學以破壞煩惱;第二是伏其現行,就是增上定學;第三斷盡煩惱種子,是為慧學,“故有三學”。也就是說,當你煩惱一生起的時候,馬上能知道而生起對治力,稱為破壞煩惱;能夠生起對治力,就可以把煩惱經由察覺、對治,而調伏,稱之為“伏其現行”,這是定學的功德;親證空性才能夠斷煩惱根。
“次第決定”是說戒學是根本、是基礎,定學及慧學的功德由此而生。因為持戒的關係,所以身口意三門就可以守護住,然後得到自在。因為現在我們的身心都是為心所縛,不能夠自在。當我們可以依著持戒守護住三門,就是可以守護住心,那慢慢地就可以很容易安立趣入善法的所緣境。
“此中屍羅(戒)是為根本,餘二學處從此生故,次依屍羅能得第二心樂靜定(定學),心得定者見如實故,能得第三成就聖見(慧學),遠離惡見。”(第5行末)“三學自性者,……此中戒學,圓滿六支,1、具淨屍羅,2、守護別解脫律儀,此二顯示解脫出離屍羅清淨。3、軌則所行,4、俱圓滿者,此二顯示無所譏毀,屍羅清淨。5、於諸小罪見大怖畏者,顯無穿缺屍羅清淨。6、受學學處者,顯無顛倒屍羅清淨。”這是戒學的六支圓滿。定學有四心住,“謂四靜慮,此于現法安樂住故,名樂成就,是為心學。”至於慧學也有四種,“四謂四諦,各四行(行相)者,謂苦中無常苦空無我,集中因集生緣,滅中滅靜妙離,道中道如行出,達此十六有十六相”,要這樣的思惟修學來成就慧學。
苦諦有四個行相,就是無常、苦、空、無我。我們不知道輪回的安樂是無常性的,總以為是恒常的,所以痛苦。苦也同樣,我們不知道輪回的安樂,是以苦為體性,卻執之為樂;然後又不知道萬法的空性及無我性,因此我們要先從苦諦的內涵著手。如果詳細地說,凡是有為法,都是刹那刹那無常生滅的,都是有漏失的,所以是無常性;凡是由惑及業所感招的都是苦性,但是因它沒有自性有,因此是空性的,也因它是空掉獨立自取的實有我,所以也是無我性的。
集諦一樣有四個行相:因、集、生、緣。怎麼說呢?集諦本身就是苦諦之因,就是煩惱與業。集諦經由十二因緣,從開頭到最後,由一個導致而招集流轉生死的整個情況。又因為這樣緣起的輪轉,所以無間地投生,無盡的往復投生;由此緣會變成一種苦諦的俱作緣,共同生起的一個緣,這些都歸之於集諦。集諦就是以這四個行相來產生苦諦。
滅諦分:滅、靜、妙、離。痛苦的息滅稱之為“滅”,“靜”是指煩惱的止息,妙是真正的妙樂,也就是能離開,根斷痛苦,得到根本的安樂,稱之為妙樂,這是滅諦的特質。離呢?就是遠離生死,是為“離”的功德。滅諦有這樣四個特色、行相。
至於“道”是指道、如、行、出。親證無我的智慧及心,稱之為“道”,道應該是解脫之道。“如”是指了知斷除輪回的無我智慧。行是什麼?正修行持道諦稱為“行”。“出”是出離痛苦的根本──無明。思惟修習這十六行相,就稱為修學增上慧學。
“此中最初當數思惟屍羅勝利,令其至心增長歡喜,……戒是一切善法之梯”(195頁第1行始) 如果不思惟業果,而想要能夠持守淨戒是不可能的,一定要思惟業果。能夠持守淨戒,第一要思惟業果道理,這是一個很大的口訣教授,此對能夠摧滅煩惱、遠離煩惱是很重要的。因為沒有修增上慧學的關係,煩惱不淨,即使你持戒也不淨,也無以解脫生死。應觀察自心,當煩惱生起的時候,視之為怨敵而與它搏鬥。如果不能這樣察覺煩惱,馬上生起與之對治、搏鬥的心;相反的,會生起一種非理作意,如此一來,由於非理作意的關係,就一直造煩惱的引業,受流轉輪回之苦。因此當煩惱生起的時候,不應該懈怠,應該迎向前去對治。如果煩惱很粗猛,對治不了的時候,我們應該退下來,獻曼達祈求上師本尊加持。以摧滅這個煩惱當所緣境,去祈請本尊的加持,讓你能夠有力量去摧滅它。我們主要是對治煩惱,經由察覺、對治,然後祈請,更進一步要知道一切煩惱是來自於愚癡蒙昧,所以要徹底地瞭解愚蒙的內涵,然後生起真正對治的力量,這樣才能夠善巧地斷除輪回生死。
【解惑篇】
問:意義很深奧,格西拉講得太快了。
答:哪里會快,解釋完了就照著去修,不修我也沒辦法。這也許是很深奧,但也很容易。因為我們心中都有煩惱,所以很容易認識。如果連這個都不瞭解的話,要讓你明白當然很困難,但是我們都有煩惱啊! 所以也不是很不容易認識。因為我們沒有這種功德,所以必須修增上三學。如果至心真誠修學增上三學,這困難很容易就可以克服。如果不修的話,說多說少都是困難。因為大家一直都在學三士道次第,這種講法,有一種危險,就是雖然書快讀完了,但自己內心的罪障有沒有淨除,卻還不知道,所以覺得我講得不夠。
問:請問集諦所說的十種煩惱,與十二因緣裏面的三支惑是相同的嗎?怎麼配?
答:這沒有什麼差異。如果你思惟四聖諦,就必須思惟集諦的十種煩惱,才能知道痛苦之因;如果是從十二緣起的話,你要思惟第一及八、九支,就是無明、愛、取三支。煩惱惑的根本是無明,不管是四聖諦或十二緣起,只要把無明摧滅就沒有錯了。十二緣起的第二支行業造作時,你要知道它也是以貪、嗔、癡、慢,這與四聖諦的十種煩惱類似。總之,造業的時候,不論十種煩惱中的任何一種,都可以安立為造業之因,而無明是最大的原因。對十二因緣的流轉還滅,與造苦因的集諦,無明都有份。總之,無明一旦被摧滅,縱有百千種煩惱,也都可以同時摧滅。但是沒有能夠生起真正摧滅無明的心,那就只能夠當下去對治一、兩種煩惱而已,不能同時摧滅所有的煩惱。
問:剛剛講煩惱很粗重的時候,我們應該祈請本尊,此時應念誦什麼?
答:沒有一定的念誦,主要是要向上師本尊祈請,獻曼達,然後念誦。念誦什麼都可以,主要是能對治煩惱就好。為了淨除煩惱的緣故,任何祈請都行。獻曼達的主旨是什麼呢?就是三事求加持。六加行裏說:“讓我能夠速疾遮止、摧滅,從不敬善知識到二我的執著,就是要能夠速速滅除顛倒的心。然後讓我能夠速速生起從敬善知識到止觀雙運定,正確不顛倒的功德,以及讓我能夠速疾滅除內外障緣。”全都攝在這範疇裏了。
問:剛剛格西拉提到,出離心如果是出於造作則非入道,出於非造作是入道。一般我們凡夫對出離心都還未具足,那我們都是造作的?是不是這個意思?
答:造作的出離心是基於聽聞到的正理,你思惟它原來是這樣的道理,因而對輪回生起根本沒有意思的厭棄心,這樣叫造作的,這個我們有份。這個量是什麼呢?如同嘔吐出來的食物,你不會想再吃回去一樣,看到輪回裏的一切安樂,都很厭離,這稱為造作的出離心。這種量是刻意由正理安立生出來的。總之,看輪回是痛苦的話,你不會想再安住在輪回界,也不會想再繼續投生輪回界,這樣的一個心態,稱為造作的出離心。當你這種求出離的心很強猛的時候,稱之為造作出離心生起的量。
什麼是非造作的出離心呢?我們可以用我們的煩惱來比喻。我們的煩惱不需要造作,貪、嗔、癡自然的就生起,這叫非造作。就像這樣,出離心能自然的生起,稱為非造作。善業如果能像煩惱生起之量,閉著眼睛,煞有其事的去祈請、觀想,還會生不起來?
問:煩惱能夠引發我們造惡業,為什麼宗大師要把煩惱放在中士道,為什麼不直接放在業果的前面,就不會造惡業了,這樣的安立有沒有什麼特殊的理由?
答:因為你沒有辦法對治煩惱,對付不了啊! 下士道次所說的是為了斷除三途苦,只要把現行的惡作去除,不需要講什麼煩惱的對治。只要你能夠好好的思惟下士道的四法輪,就是思惟念死無常、三惡道苦、皈依及業果的話,就可以避免你墮三惡道受苦,這樣就夠了。(中士道要求解脫輪回,)導引輪回惡作的根源在煩惱,宗喀巴大師是基於這樣的道理而安立。如果你能夠做到的話,其實什麼都可以講的,下士道次也可以講增上三學,也可以講煩惱理則。你要怎麼去引伸、編配、結合,都可以的。下士道次所要安立的是讓你不墮三途苦,所以不需要講這個。我們知道,佛的教法是四方道,像一張桌子,你移一角,三角都會同時動。就像這樣,如果善於修行,即使你單修下士道次,裏面都有可以修學的中士與上士道次教法。大師這樣安排是為了我及和我一樣的人,觀待我的根器、我的心量,依著心量的大小不同,而安立三士道次第教授的引導。對根器好的人,根本不需要講下士道次,一開始就講輪回根本是無明,可以斷!這樣講就已經涵蓋整個下士與中士了,這個太難了。如果可以跳到中級班去學,當然很好。不過,還是需要從低年級開始學。
問:不是說煩惱比較細,業比較粗嗎?微細的業果不是只有佛陀知道嗎?
答:對,你講的沒錯,業果的道理是甚深、微妙、隱密,不是只有下士道次證不出來,連阿羅漢也不知道業果理則是怎麼安立的,只有佛能知。因為唯佛能知,所以它是微細。倒也不是說安立點的粗細,業果過程很微細,故佛只安立十業道粗分讓我們好瞭解趣入。我們宣說《戒經》的時候,第一個禮贊文就講說:“禮敬一切種智。”為什麼呢?因為《戒經》的理則,如因感果的道理太微細了,只有禮敬一切種智──佛陀。如果要比的話,就要與佛辯經,說為什麼你把上士道微細的業果道理放在下士道次?
問:剛剛格西拉提到從輪回出離是棄舍苦蘊之體,苦蘊之體是指三苦、八苦,應該不是指我們這個五蘊色身吧?因為在輪回當中菩薩為了大悲而不斷受生死,所說的棄舍苦蘊之體,是指三苦、八苦嗎?
答:聖者菩薩(見道以上)沒有苦蘊之身,凡夫的菩薩(資糧道與加行道)行者有苦蘊之身的,他還是必須要棄舍苦蘊之身。苦蘊裏面涵蓋著凡夫地一生所有的八苦、三苦、六苦。凡夫菩薩對三苦、八苦、六苦已經真誠的厭離,生起出離心了,也已經生起非造作的具量的菩提心,所以已經沒有三苦、八苦、六苦的系縛,然而因為他是凡夫地菩薩,所以還是有蘊體的,有苦蘊之身。事實上,凡夫地菩薩有苦蘊還是好的,為什麼?他若以此因緣墮三惡道的話,因為他大悲心很強,更能夠去感受眾生的痛苦,他去地獄正是激發大悲心的因緣。眾生的三苦、八苦、六苦,只有引發菩薩大悲心而已,所以不是問題。
問:中士道安立有抉擇能趣入解脫道性,下士與上士沒有這樣安立,是因為有特殊內涵?還是它有安立只是科判沒有標出來?
答:下士道次是不用安立解脫道性。阿底峽尊者所造的《菩提道燈論》講,什麼是下士夫呢?凡是為一己貪著輪回的樂趣,只求不墮三惡道,稱為下士夫,所以下士道次不需要解脫道性。凡是厭離生死的盛事、三惡趣而欲求一己的寂滅、解脫,稱為中士夫。因為自求寂滅、通常需要講到解脫道性。往赴解脫與成辦解脫道的戒一定是出離戒,這個出離心的戒只有中士道次有,下士道次是為了能夠出離三途苦,只要斷十惡的戒就可以,不需要出離生死的戒。這樣去思惟,次第是無誤的,編排得很好。這樣的問題,是表示沒有經過思惟,就會前跳後跳。
【專有辭彙】
注一:“羯羅藍”胎藏五位(“位”即階段之意)之第一位,或結胎第一七日,父精母血初成,擬酪尚未形成薄膜。胎內五(前五周):1、羯羅藍;2、額部曇(皰)閉屍位(血肉)健南(肉團)支節位;且於七七時開出眼耳等五根。
注二:三種律儀是指別解脫(個別皆能得解脫)律儀、菩薩律儀(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還有密乘律儀(密乘戒)。
注三:此七種律儀即指七眾別解脫律儀,有:比丘戒、比丘尼戒、式叉摩那尼戒、沙彌戒、沙彌尼戒、優婆塞戒、優婆夷戒,前五眾是出家眾,後二眾是在家眾。另有八種的說法,是加上大乘八關齋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