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3 10:11:19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6/03 10:10:25   編輯部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9-1講)

CD(上)道前基礎 12-06    達賴喇嘛尊者傳授/蔣揚仁欽中譯

《親近善士》

甲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

第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分二

乙一、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分二)

丙一、令發定解故稍開宣說

丙二、總略宣說修持軌理

乙二、既親近已如何修心次第

丙一、令發定解故稍開宣說

23末)《攝決定心藏》云:「住性數取趣,應親善知識。」又如鐸巴所集博朵瓦語錄中云:「總攝一切教授首,是不捨離善知識。」能令學者相續之中,下至發起一德、損減一過,一切善樂之本源者,厥為善知識,故於最初依師軌理極為緊要。菩薩藏經作如是說:「總之,獲得菩薩一切諸行,如是獲得圓滿一切波羅密多,地、忍、等持、神通、總持、辯才、回向、願及佛法,皆賴尊重為本,在此的尊重是指上師,不是尊敬的意思,而是上師的意思。從尊重出,尊重為生及為其處,以尊重生,以尊重長,依於尊重,尊重為因。」在此的尊者都是上師的意思。

博朵瓦亦云:「修解脫者,更無緊要過於尊重,這句話就很重要了,為了獲得解脫,沒有比上師更為重要的。以這一世的利益來講,我們都可以知道沒有人教,我們就沒有知識,這一世就沒有成就;更何況是,我們來自無始以來,從惡趣到善趣,善趣到惡趣的這種輪轉當中,我們未曾去過解脫,怎麼能夠沒有師長?所以博朵瓦這句話,我們應當謹記記住。「修解脫者,更無緊要過於尊重」,在此尊重也是上師的意思。即觀現世可看他而作者,若無教者亦且無成,況是無間從惡趣來,欲往曾所未經之地,豈能無師?」

一開始我們能夠聽聞到教法,完全是因為上師的恩惠;之後我們能夠思惟,也是因為有上師的開導,所以我們才有所謂的思所生慧。如果沒有思惟,如何修學教法?因為所謂的修學教法,修法、修法的意思,其實就是改變自己的內心。內心要改變靠著是什麼?靠著是一種感受,一種感動來改變它的,而且這種感受必須要持續。要有持續的這種感動或者感受之前,必須先要發起所謂的感觸才有辦法;發起感觸的時候,光是具有智慧是不夠的,還要廣大的福報資糧,以及思所生慧等,眾多的因緣聚合才有辦法。

所以我們從很現實的,有些人頭腦真的很好,可是他去學習法義的時候,他不是不懂,他懂,可是他內心沒有感觸,他都相信可是內心沒有感覺,這代表什麼呢?福報不夠,所以他沒有所謂的感觸存在。所以要使我們內心獲得改變的話,唯有透過持續的這種很強大的感受的力量來改變內心。首先要先發起這種感觸,可是發起這種感觸之前,必須眾多的因緣,要福報、要思所生慧等等,眾多因緣聚合才有辦法。

所以沒有上師,我們如何會有思所生慧?思所生慧之前要有聞所生慧,聞所生慧之前是不是要有一個人講法,所以沒有上師,這一切都沒有辦法成辦。所以一開始聽聞正法,是由上師的恩慧,之後我們能夠思惟法義,也是因為上師的恩惠。生起了感觸,為了能夠使感觸繼續持續,而且我們所走的這條道路,要去的這條道路,是未曾走過的。有時候我們這些的感觸和覺受,是否與法相應,這又是另外一個問題,這時候也要請教上師。所以我們道諦功德的增長,也完全是透過上師的指導下才有辦法。

尤其是我們修學菩提心的時候,如果只是靠經典的解說,菩提心的殊勝功德,我們會覺得非常隨喜,也對菩提心這個法門,會發起極大的歡喜,是會有的。可是當我們看到一個活生生的尊者,他所付出的行為,以及他平常的日常作息,完全符合經典裡面所說的菩提心以及菩薩行;被我們親眼所看到的時候,比起文字這種活生生的一個例子、實例,讓我們看到,對內心的這種感觸而言,後者的力量是非常非常之大,會給我們帶來直接的影響的,會讓我們印象非常非常深刻的,因為我們直接看到了。

同樣的道理,雖然我們透過大論典、透過法義,我們認知到這個法門的殊勝。可是當我們看到一個有經驗的,真正具有如此殊勝覺受的修行者,我們親眼看到他的殊勝功德的時候,對於內心的影響來講是不同的;所以以這個角度來講,確實上師對我們是有極大的恩惠。所以為了使我們功德能夠持續增長,不只一開始法義從上師聽聞以外;中間反覆的思惟以及解除疑惑等,也是因為上師的功德,師長的功德,善知識的功德;之後,讓我們對法生起感觸,也是因為善知識;之後這種感觸能夠持續,功德能夠繼續增長,也是因為善知識。確實沒有比善知識更有恩惠的了,如果以修法的角度而言,確實是如此。接下來我們看:

由是親近知識之理分六

丁一、所依善知識之相

丁二、能依學者之相

丁三、彼應如何依師之理

丁四、依止勝利

丁五、未依過患

丁六、攝彼等義

丁一、所依善知識之相

24頁)首先先解釋「所依善知識之相」,善知識要什麼樣的定義呢?透過不同的法門和不同的修法,所以在每一個教法裡面,針對它不共的法義,都有說到不同的善知識的定義,或者是條件。在此若是以菩提道次第的這個能詮的經典,或者論典來講,所需要的條件是什麼呢?因為《廣論》的所詮內涵,是講到三士道的修心法門,而且為了能夠逐漸引導進入大乘佛道,所以若以《廣論》道次第的善知識來講,他要的條件是什麼呢?「知識調伏、靜、近靜、德增、具勤、教富饒、善達實性、具巧說、悲體、離厭應依止」也就是說到十種條件。

第一「調伏」,第二「靜」,第三「近靜」,第四「德增」德增就是比弟子更具有功德,第五「具勤」,第六「教富饒」,第七「善達實性」,第八「具巧說」,第九「悲體」,第十「離厭」,具有這十者的條件,這是屬於道次第善知識的定義。

總言之在此宗大師所引用的文字,是非常的尖銳,在此說到「自未調伏而調伏他,無有是處。」確實是如此,自己的內心還未獲得改變,要求別人的內心要改變,根本沒有資格可以談。所以這個上師為了能夠調伏他人的內心,所以首先必須要先調伏自己的內心相續才是。

而且要以什麼樣的方式來調伏呢?如果只是隨便的修行,或者假借一個道證功德的名義的話,那是沒有真正的幫助的。調伏內心的時候,必須要配合著整體教法裡面,所說的調伏法門,那就是三學;依由三學來調伏,這才是正確的調伏方法。所以我們現在可以看,宗大師所著作的本文:

總諸至言及解釋中,由各各乘增上力故,雖說多種,然於此中所說知識,是於三士所有道中,能漸引導,次能導入大乘佛道。如《經莊嚴論》云:「知識調伏、靜、近靜,德增、具勤、教富饒,善達實性、具巧說,悲體、離厭應依止。」是說學人須依成就十法知識。此復說為自未調伏而調伏他,無有是處;故其尊重(上師)能調他者,須先調伏自類相續。必須先調伏自己的,所謂相續就是內心,心續的意思,自己的心續。

若爾,須一何等調伏?謂若隨宜略事修行,若只是隨便修修的話,於相續中有假證德名,全無所益,故須一種順總佛教調相續法,此即定為三種寶學,是故論說調伏等三。也就是透過了戒定慧這三學,這三學是要怎麼去得知的呢?是透過經、律、論三藏,以聞、思、修三法來獲得的,這個重點必須抓到,這樣才是所謂的隨順佛教總相的調伏法。

所以有時候我們看,一些出家人他很會卜卦,而且確實卜得很準,而且他也通達、善達修法儀軌;可是卻對大論典的內涵,完全不知,或者也無所謂的聞思修,他只是很懂得卜卦,很會修法會的儀軌而已,這種的出家人,一般都是很受在家人弟子的歡迎的。

所以我們的作法是剛剛好顛倒,為什麼呢?因為像另一者來講,某一位出家人,他雖然不是很懂修法儀軌,也不會卜卦,叫他修個度母儀軌,他可能也不會;但是要他講大論典的內涵,他卻能夠通達無礙,可以解釋得非常清楚,而且非常的詳細深入。而且他個人的品性,或者行為上確實是如法,戒律也遵守得非常嚴謹;可是這種人非常的謙虛,又不想要站出來炫耀的這種出家人,往往不會受到我們在家弟子的重視,所以我們的作法是完全顛倒的。跟宗大師這裡面所說的這句話,是完全相違的。

所以為什麼宗大師說了這句話,「謂若隨宜略事修行,於相續中有假證德名,全無所益,故須一種順總佛教調相續法,此即定為三種寶學,是故論說調伏等三。」確實是如此。所以我們要知道,什麼樣的道證功德,才是佛教裡面需要我們作到的道證功德。我們要追求的,我們嚮往的,不是這種所謂的神通,或者很會卜卦,很會替別人作法會,不是!而是內心的一種調伏,而且這種的調伏唯有透過三學,經由聞思修,藉由經律論而去獲得三學的功德,這我們一定要知道。

善知識十法裡面的第一法「調伏」,何謂調伏呢?就是尸羅學的意思,就是律學、戒學等。為什麼我們把調伏視為尸羅呢?因為為了要使我們內心的這匹野馬,能夠聽從我們獲得調順、獲得調伏,所以透過調制身語惡業的這種非常好的銜,上利之銜來訓練這匹野馬。如果這匹內心的野馬,會隨著邪境所轉,以這個上利的銜來制伏他。這也是為什麼透過學習戒律,或者是律學,來使內心的野馬,不要朝著壞的方向,而去作出身語的惡業。所以首先先透過律學,來去制止這匹野馬,不要走錯了方向。所以內心雖然相應著煩惱,但是至少因為有尸羅的緣故,不會使相應煩惱的心,去造作身和語的惡業。剛好戒律所調伏的對象,所要制止的對象,就是惡業的造作,尤其是身業和語業部分的惡業的造作。所以我們現在可以看宗大師所著作的本文:

25頁)其中調伏者,謂尸羅學。別解脫云:「心馬常馳奔,恆勵終難制,百利針順銜,即此別解脫。」又如分辨教云:「此是未調所化銜」如調馬師以上利銜調攏悷馬,根如悷馬隨邪境轉,若其逐趣非應行時,應制伏之。學習尸羅,調伏心馬,以多勵力制令趣向,所應作品。在此的所應作品,就是說以精進力,使我們的心,向應該作的事情,叫所應作品。

第二個功德「寂靜者」,什麼叫做寂靜?在此就講到定學的部分,也就是平常依止正念,還有正知的緣故,所以當我們的行為,如果是相應於惡法或善法等的這種取捨,由正知來觀察我們的行為是否相應於所取,或相應於所捨;由正念讓我們了解到,在什麼樣的內容下,我們現在所作的行為,是相應於所取和所捨,是由正念讓我們去記住這個善惡取捨的內容。由正知去觀察,我們現在的心相應於何者?所以以正念和正知綁住內心,不讓養成惡習慣的心,相應於不應該相應的內容。這種內心的訓練,也就是詳細的定學如何成辦奢摩他的內涵,在下面會說到。但是在此一般所謂的定學,也就是專注一境的禪定,最主要是靠正念和正知去成辦它。

正念和正知我們每個人都有,可是如果我們平常有去訓練它,有反覆的去用到它,正念正知的力量會慢慢增大;如果平常雖然有正念正知,但沒有去應用它,不去利用它,它好像就會生銹一樣,它是沒有辦法產生效力的。所以要怎麼樣,還沒有正式的學九住心,修奢摩他之前,如何去增長我們的正念正知呢?就是靠之前的律學了。因為我們透過戒律,所以我們在平常的起居坐臥的時候,我們會注意到,觀察自己的言行舉止,是否有沒有違背戒條,有沒有違背戒學。所以因為在我們平常的日常起居裡面,反覆的透過正念和正知,觀察我們身和語的行為,所以平常就有去滋長所謂的正念正知,會讓它的效用慢慢增長擴大。

所以當我們在正行,去訓練內心的時候,才能夠更有力的,或者更直接的去生起正念正知來觀察自心。所以在寂靜之前,還是必須有調伏才可以;有了調伏之後,寂靜的力量才會更加的強大。所以我們現在看宗大師所著作的本文:

寂靜者,如是於其妙行、惡行,所有進止,在此的進止就是取捨,取故而說進,捨故而說止,由其依止念正知故,令心發起內寂靜住,所有定學。

「近寂靜」者,也就是當我們具備了之前的寂靜,這種定學之後,那我們還要做什麼呢?為了能夠讓我們真正獲得寂靜,所以靜寂靜,就是對於真實義發起了慧學。所謂的真實義,就是非常正確的真理。因為許多的煩惱,最主要是來自己對實際狀況的不認知,或者是顛倒的執著;所以有了專注一境的定學之後,我們的內心才有辦法受到自己的操控、自己的控制。控制內心之後要做什麼?就是讓自己的內心,不要再去隨著實際狀況的不認知,或顛倒執著而走了,不要再隨著無明而走了。要發起智慧才有辦法,使內心相應於真理,相應於真相。

不了解什麼叫做真理,不了解什麼叫做真相,我們內心如何隨著對於真實義發起的慧學而走,那是沒有辦法的;所以首先先讓自己了解,何謂真理。所以當我們具有了定學之後,我們就要對真實義發起慧學,才有辦法使心相應於智慧。所以為什麼我們把慧學取名為近寂靜的原因。就是說光是有寂靜,光是內心能被自己所操控是不夠的;還要讓自己的內心相應於我們未曾見過的諸法真相,諸法最正確的法相,這樣才有辦法獲得解脫。所以在此我們看到宗大師在本文裡面說到了:

近寂靜者:依心堪能奢摩他故,觀擇真義發起慧學。可是因為在此,我們要強調的是大乘善知識的定義,或者是條件,所以不是以調伏自續為主,而是為了要度眾為主,而說了善知識條件的緣故。所以光是自己的三學證量或者是功德,這不能夠滿足大乘善知識的功德,而必須成就所謂聖教功德。為什麼呢?因為為了度眾。

所以在此宗大師又說到了「如是唯具調伏相續」,也就是光是自己的相續,雖然獲得了調伏,那是透過什麼而調伏呢?是透過三學而去調伏的。可是這不能滿足大乘善知識的功德,為什麼呢?因為如果沒有成就聖教功德,如果你沒有辦法為度眾而去傳法,縱使你內心功德是有的,可是因為在聖教功德這部分並沒有滿足的緣故,也是不能夠成為大乘善知識的。所以在此說到,如是唯具調伏相續,三學證德猶非完足,尚須成就聖教功德。言教富者:謂於三藏等成就多聞。善知識敦巴云:「言大乘尊重者(所謂大乘的上師),謂是須一,若講說時,能令發生無量知解,若行持時,於後聖教,能成何益,當時能有何種義利。」

這句話就說到了,大乘上師需要一種條件,所以這句話的解說就是「言大乘尊重者」就是所謂大乘的上師必須具一個條件,在此說到「謂是須一」,這個條件是什麼呢?「若講說時」在為度眾宣法的時候,「能令發生無量知解」能使弟子發起無量知解。「知」不只是文字上的認知以外,「解」也就是在自己的思惟上,也能夠獲得定解,所以能夠生起聞思的功德。至於「修」的部分,具有究竟和暫時兩者的利益,都能夠發起,所以「若行持時」。「於後聖教」這句話如果是以藏文直接翻譯過來,就是宣說了教法之後,在究竟的利益上,會獲得什麼樣的利益?在當下能夠獲得什麼樣的利益?在修持的時候也能夠運用。如果弟子能夠生起如是功德,代表這個善知識的說法是圓滿的,是具有大乘善知識的度眾功德的。

所以「於後聖教,能成何益?」就是說,因為藏文的「顛巴」的意思,有宣說、或者是說法的意思,也就是說法後,在此的「後」是指究竟,不只是說法之後而已;而是宣說了教法之後,於究竟的利益上,會能夠帶來什麼樣的幫助?「當時能有何種義利」就是說以暫時的角度下,會帶來什麼樣的利益?如果聞法的弟子,在聞思修,在修的部分,都能夠知道究竟利益為何?暫時利益為何?能夠如是的去成辦,那代表這個大乘善知識,具有說法功德。

「達實性者,是殊勝慧學,是謂通達法無我性」,或者人無我性,這是所要通達的內容,就是人或者是法的無我性。以能證的內容來講,是以現證空性的證量為主,所以在此說到,「或以現證真實為主」,但是如果沒有現證空性的這個證量,難道就不能成為大乘善知識嗎?也不是的!如果沒有的話,以教理通達人無我或法無我性也是可以的,所以宗大師在本文說到,達實性者:是殊勝慧學,是謂通達法無我性,或以現證真實為主,此若無者,說由教理通達亦成。

為什麼在此,既然就要通達人無我性,也要通達法無我性,為什麼在此宗大師只說法無我性,不說人無我性呢?因為在內部的宗義論師裡面,小乘的宗義論師他們不明講法無我性,只有大乘的宗義論師才明說法無我性的緣故。所以雖然大乘善知識,在通達法無我性的時候,也會通達人無我性;而在此為什麼宗大師,在人,法裡面,明說了法無我,是因為符合大乘善知識的定義而說的。所以在此我們不要因為看到法無我性,而認為大乘善知識,不一定需要知道人無我性,其實不是的。

如是雖能具足教證,若較學者或劣或等,猶非圓足,故須一種德增上者。也就是雖然某一位學者,具有上述的這些教證功德,但是自己跟這個學者比較之後,如果這個學者比自己學問還要來得低劣,或者是相同的話,這也不能夠足以成為大乘善知識,因為是以自己的角度而言。所以大乘善知識,必須具有一個條件,就是所謂的功德增上;也就是比自己具有更殊勝的功德。  

這個定義我們必須去釐清的就是,你要學什麼樣的法門,你要學什麼樣的內容,在這個內容的領域下,對方確實比自己還要有功德;而不是說以一般來講,對方是否具有這個功德,這就很難說了,怎麼講呢?

就像某一個格西,和一個老修行者來講,這個老修行者,可能沒有像這位格西具有這種淵博的學問;以一般對於內明的認知來講,這個格西確實比較通達,這個老修行者確實沒有。可是這個老學者具有很多口授的傳承,所以這個格西為了得到某一種的口授傳承,在這種的情況下,因為格西所要追求的是某一部論典的口授傳承,或某一部經典的口授傳承,而這個所求的內容領域下,雖然這個格西的學問比這個老學者還要來得殊勝,可是在這種特殊的情況下,這個老學者他具有這個傳承,但是這個格西沒有,所以這個老學者在這種情況下,具有勝德的殊勝。所謂勝德,就是比自己還更有功德,比自己更有學問。

所以我們要看情況,為了能夠獲得口授傳承,依由這種目的下,所以這個格西可以依止這位老修行者,而去獲得口授傳承,這種的情況下是屬於具足大乘善知識的條件,這個我們可能要釐清。所以要看學習什麼樣的內容,針對這個內容來講,是不是為你傳法的人,他具有你沒有的功德,這要看清楚。

《 親友集》中作如是說:「諸人依劣當退失,依平等者平然住,依尊勝者獲尊勝,故應親近勝自者,所有具最勝,戒近靜慧尊,若親近是師,較尊勝尤勝。」如樸窮瓦云:「聞諸善士史傳之時,我是向上仰望於彼。」又如塔乙云:「我於惹珍諸耆宿所,而作目標。」是須一種目向上望增上德者。

「惹珍」就是阿底峽尊者、種敦巴大師等,這些噶當派的傳承根本的這些上師們的,一個主要發源地,惹珍的這個地方。所以「塔乙」就說到:我以這些噶當派的根本上師,為我修行的目標,而這種目標,是「須一種目向上望增上德者」。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