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3 22:49:59
日期:2010/06/03 22:47:38 喇嘛網 編輯部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40-1講)
CD(下)奢摩他 5-1 達賴喇嘛尊者傳授/蔣揚仁欽中譯
先看《道炬論》第39句:
39、止支若失壞,即使勤修習,縱然經千載,亦不能得定。
40、故當善安住,定資糧品中,所說諸支分,於隨一所緣,意安住於善。
41、瑜伽若成止,神通亦當成,…
接下來看《菩提道次第廣論》敬禮勝尊具大悲者足。
子二、特於後二波羅蜜多學習道理
(336頁)第二、別學後二波羅蜜多,謂修奢摩他、毗缽舍那,如其次第,即是靜慮及慧波羅蜜多之所攝故。如果沒有奢摩他和毗缽舍那,縱使累積再多的善行,或者是生起再多的善心,可是力量是非常微薄的,沒有辦法持續。就像是雖然有大慧力,了解了無常,還有空性的道理,可是通達空性的這個正見,只是生起的時間非常的短暫,沒有辦法持續。了解無常的這種觀修,也沒有辦法持續,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心很容易隨著散亂而走。所以我們的心好像很容易漂浮一樣,它很容易往外散亂,如果沒有刻意的去制止它的話,我們一直會有這方面的問題。那是為什麼呢?因為沒有止住的關係。
所以奢摩他,梵文的奢摩他,在藏文叫做「息聶」息就是止,或者是消滅的意思。「止」是什麼意思呢?停止或者是阻止。也就是讓心阻止了散亂,還有沈沒的作用,不隨著散亂和沈沒所走,而稱為叫止。「住」呢?住就是能夠隨心所欲的,安住在要緣的所緣境上,所以叫做止住。所以透過止住的這種觀修、修行,所以使心不再往外散亂了,往內心收攝,遠離了身心的一個粗重為性。所謂粗重為性的意思就是,現在我們的身,沒有辦法持續的去行善,行善的時候很容易感到疲倦,或者是心緣善法的時候,心力無法提起,可是緣惡的時候,卻容易歡喜,這是因為心的粗重為性在作祟。
所以透過奢摩他的一種觀修、修習,遠離了身心的粗重為性之後,會生起身心輕安,也就是一種,未曾有過的強烈的安樂感受。這時候的禪定,它不只不會讓我們,雖然內心是如此的歡喜,可是這時候的內心,不但不會讓我們因由強烈的歡喜而往外散亂,反而會讓自己隨心所欲的,在自己要緣取的所緣境上,要安住多久就多久的這種定力,我們把它稱為叫做奢摩他,這個叫止住。
因為內心能夠隨自己的想法,要安住多久就住多久,因為我們具有奢摩他的力量了。所以這時候,再以智慧去觀察的話,就不容易移動焦點了,就可以看得非常清楚了。因為那時候我們所看到的,就是在一個所緣境下,所以它不會像之前未證得奢摩他之前,我們在觀察某一件內涵的時候,容易隨著觀察力而散亂。我們在觀察的時候,因為缺乏止住,所以沒有辦法在一個點上,專注很久、觀察很久,可是有了止住之後就不會了,所以這時候觀察力不會產生散亂的一個作用。反覆的觀察,反覆的思惟,所以我們就可以解剖得越來越清楚,看得越清楚,無論是從世俗諦的角度,或者勝義諦的角度。
所以由觀察的力量會再次的生起,未曾有過的身心輕安,這個跟止時候的身心輕安又不同了。止時候的身心輕安是由止力所發起,可是在勝觀時候的身心輕安,是由觀力所生起的身心輕安。這時候看到諸法性質,或者是自己所緣境的一個性質,的一個觀慧,我們稱為勝觀。因為這個跟普通的觀是不同,普通的觀很容易隨散亂而走,可是在此的勝觀卻不是,而是看得非常的清楚,所以我們稱為叫做勝觀,這是中文。梵文來講的話叫做毗缽舍那。
奢摩他、毗缽舍那,是內外道共同的由禪定所證得的功德,外道也是有的。不只是內道,外道也是有的。所以奢摩他和毗缽舍那,是屬於世間和出世間的共同功德,可是緣空性的毗缽舍那和奢摩他是外道所沒有的,這是屬於出世間的不共功德。唯有透過了解空性,通達空性的奢摩他、毗缽舍那的止觀雙運,才有辦法讓我們獲得聖者的果位,斷除煩惱。現在我們看宗大師在本文裡面,幫我們解說奢摩他的這個部分。
此中分六
丑一、修習止觀之勝利
丑二、顯示此二攝一切定
丑三、止觀自性
丑四、理須雙修
丑五、次第決定
丑六、各別學法
丑一、修習止觀之勝利
大小二乘世出世間一切功德,皆止觀之果。如解深密經云:「慈氏!若諸聲聞,若諸菩薩,若諸如來,所有世間及出世間一切善法,應知皆是此奢摩他、毗缽舍那所得之果。」於是有人就說,因為之前在《解深密經》有說到,世間和出世間的一切善法皆是奢摩他和毗缽舍那的果,所以在此有人問到,若謂止觀,豈非已得修所成者身中功德,今說彼一切功德皆止觀之果,云何應理?
奢摩他、毗缽舍那是聞思修三者裡面的修所成果,如果奢摩他、毗缽舍那是修所成果的話,變成世間和出世間一切的善法,怎麼可能會是都是修所成果之後而引發的呢?像是聞所生慧和思所生慧,就不是修所生的這個果實了,所以怎麼能夠說,聞所生慧和思所生慧,是屬於止觀之果呢?於是就有人提出這個問題。在此宗大師回答到:
答:如下所說真實止觀,實是已得修所成之功德,如果我們是講到真正的奢摩他、毗缽舍那的話,是修所生果,修所成果,則大小乘一切功德,非盡彼二之果。這樣一切大小乘的功德,不一定就是奢摩他、毗缽舍那的功德了,就像是所生的功德了,就像是生起出離心的話,不一定要先有奢摩他、或者是毗缽舍那。同樣的發起任運,自然成就的菩提心,也不一定要先有奢摩他或者是毗缽舍那,這是不一定的。
然以善緣心一境性,諸三摩地,悉皆攝為奢摩他品。但是如果我們講到很單純的,專注一境性的三摩地的話,它是可以被奢摩他所攝類,所以算是隨順奢摩他品,因為它類似奢摩他的緣故。同樣的及凡揀擇如所有性、盡所有性諸妙善慧,一切的觀察實相的智慧,不一定是毗缽舍那,可是跟毗缽舍那的作用非常相似,因為都是屬於一種觀察性,具有觀察作用,或通達作用者。所以都是屬於毗缽舍那的隨順品,可以攝為毗缽舍那品。
在此所謂的如所有性,和盡所有性的意思是什麼呢?如果我們講到諸法存在的一個究竟性,它是如何存在的,這一種的無有自性,它的勝義諦,它存在的最究竟的真諦是什麼?原來就是如此!所以說到如所有性,如所有性就是指空性的意思。二諦來講的話就是指勝義諦,它最究竟的存在的真相,勝義諦。世俗諦的意思,就是我們現在可以看到什麼,就是如此。盡所有性,他所擁有的,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個樣子,以名字上去解釋的話就是如此,所有的一切就是如此啊!盡所有性,這是屬於世俗諦。
所以這對二諦的任何內涵,或者是對這二性的所有的內涵,因為有去作觀察的緣故,所以一切的智慧都是被毗缽舍那所含攝的,屬於毗缽舍那的隨順品。所以《解深密經》依由這一種的密意,而去說了三乘一切的功德,皆屬於止觀之果,所以這樣就沒有所謂的矛盾了。並非說是真正的奢摩他和真正的毗缽舍那之果,而是說隨順奢摩他品,和隨順毗缽舍那品的果的話,那就沒有您剛剛所說的這個問題所產生的矛盾。所以在此說到,凡揀擇如所有性、盡所有性諸妙善慧,悉皆攝為毗缽舍那品。故密意說三乘所有一切功德,皆止觀之果,無相違過。又於此義,修信大乘經亦密意說云:「善男子!由此異門,說諸菩薩盡其所有大乘信解大乘出生,應知皆是無散亂心正思法義之所出生。」
(337頁)無散亂心,謂奢摩他品心一境性,正思法義,謂毗缽舍那品妙觀察慧,故大小乘一切功德,皆以觀慧思擇而修及於所緣心一境性,二所成辦,非唯止修或唯觀修一分而成。這以上就說到了,大小乘一切的功德,皆是由兩種的修行而來成辦的,一個是觀修,一個是止修。觀修就是對於法義的內涵,反覆的去思惟觀察。當我們透過這種的反覆思惟觀察之後,心的感觸慢慢的增長廣大的時候,再去讓心安住在剛剛已思惟的這個內涵上,讓這種強烈的感受,安住在這上面,讓它去恒常持續,所以透過這種止修和觀修,互相雙運的情況下而去成辦的。
雖然這種的止修並非是奢摩他,這種的觀修也並非是毗缽舍那,可是因為這個止修和奢摩他的作用非常的相似,所以被奢摩他所攝;這種的觀修與毗缽舍那非常的相似,所以被毗缽舍那所攝的緣故,而說到了大小乘一切功德皆是由止觀二者合所成辦。所以我們講到止觀、止觀的時候,要去了解到那個「止」的意思是指什麼?如果他指的是一般的止修、觀修的這個止修的話,那大小乘的一切功德,都是由止觀而成,就沒有問題了。如果這個止,他指的意思是奢摩他,具有身心輕安的這種不共禪定的話,那大小乘一切功德,就不一定是由真實奢摩他所產生,就不一定是由止觀所產生。
同樣的,觀的部分也是如此,如果我們所謂的觀,是講止修觀修的這種觀的話,那大小乘一切功德皆是由觀所成,止觀所成。如果我們現在講的觀,是指毗缽舍那,也就是由奢摩他心為基礎之後,之後由觀察力生起的身心輕安,與此相應的這種智慧來說觀的話,那大小乘一切功德,就不一定是這種止觀的觀的一個果了。所以我們要分清楚,所謂的止觀、止觀,到底是指那一個,是指毗缽舍那的這種觀呢?還是一般止觀二修的這種觀呢?這個要分清楚。否則的話,我們很容易被它的字面的一種詮釋方式而混淆雜亂。
如解深密經云:「眾生為相縛,及為粗重縛,要勤修止觀,爾乃得解脫。」在此《解深密經》裡面有說到一個粗重,「粗重」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呢?言粗重者,謂心相續中所有習氣,增長內心顛倒堪能。粗重的意思就是由之前、往昔的習氣等流,所以使我們的心要去相應於善法的時候,非常的困難,可是心相應於惡法的時候,非常的容易,這個叫做粗重。在此《解深密經》有說到,眾生為相縛,這個「相」的意思是什麼呢?相者,謂於外境前後所生顛倒習氣。因為外在的這種因緣太多,外境可愛境或不可愛境太多了,所以我們的心很容易隨外境所跑,隨境所轉,所以又再次的產生,顛倒的習氣,這是屬於相的部分,所以宗大師針對《解深密經》的辭義作了解說。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說,前者為觀所斷,後者為止所斷。此上是引有止觀名者所有勝利,餘未說止觀名者,凡說靜慮般若勝利,其義同故,應知皆是止觀勝利。 所以上述所說的,止觀的這些種種的勝利,其實也是靜慮和般若的一個勝利,因為它的意思是一樣的,所以我們應當知道說,三乘一切的功德皆是止觀所產生的一個善果。
丑二、顯示此二攝一切定
第二、顯示此二攝一切定。譬如一樹,雖有無邊枝葉花果,然總攝彼一切扼要厥為根本。如是經說大小乘無邊三摩地,然總攝一切之宗要厥為止觀。如解深密經云:「如我所說,無量聲聞菩薩如來,有無量種勝三摩地,當知一切皆此所攝。」故欲求定者,不能尋求無邊差別,應求一切等持總聚止觀二品,一切時中恆應修學。所以光是三摩地的分支,還有差別來講的話,有太多種不同的三摩地,可以去修學的。可是任何一切的三摩地,都是被奢摩他、毗缽舍那所含攝的,所以如果我們抓住這個根本的話,其實我們就可以成辦所有的三摩地了。換句話說,如果奢摩他和毗缽舍那沒有成辦的話,任何的三摩地、真正的三摩地的功德,都沒有辦法獲得。所以在此說到了,「此二總攝一切定。」
如修次下篇云:「世尊雖說諸菩薩眾無量無數等持差別,然止觀二品,能遍一切勝三摩地,當說止觀雙運轉道。」修次中篇亦云:「由此二品能攝一切三摩地故,諸瑜伽師一切時中應修止觀。」
丑三、止觀自性(分二)
(338頁)第三止觀自性分二。初奢摩他自性,如解深密經云:「即於如是善思惟法,他的所緣境,針對他的善所緣,獨處空間內正安住,內心收攝,安住於善所緣上,作意思惟,所以他所想的就是針對這個所緣境上,所產生的思惟作用,復即於此能思惟心,內心相續作意思惟,所以心就是反覆的在思惟這個善所緣上,而且恒續的思惟,恒續的緣取,如是正行多安住故,這樣反覆的去修行的緣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是名奢摩他。如是菩薩能求奢摩他。」所以宗大師針對《解深密經》的經文,而來作解釋說到,義謂隨所定解十二分教中,五蘊等義為所緣境,由念正知,令能緣心於所緣境,相續安住而不散亂。
在佛所說的三藏十二部經典裡面,緣取五蘊任何一者的一蘊,或者任何的一個所緣境,為善所緣,由正念和正知,令能緣心在這個所緣境上,恒常相續安住,而且不散亂,也不沈沒。故心於境能任運住,任運住的意思就是隨心所欲的要住多久,就住多久,而且不會散亂、不會沈沒,看得非常的清楚。而且不只是看清楚以外,心和境是貼緊的,像是磁鐵可以吸住的這種感覺一樣,具有抓緊力的。光是這點還不能成為奢摩他,直到什麼時候,才有辦法成為奢摩他呢?若時生起身心輕安所有喜樂,如果產生了一種,未曾有過的身心輕安,而且這一種強烈的歡喜,並不會使你的禪定產生散亂,反而會幫助你的禪定,更加的去安住在善所緣上,此時的三摩地就名為奢摩他了,此三摩地即奢摩他。此由內攝其心不散所緣即能生起,不要通達諸法真實。不需要依賴、通達諸法真實而來生起的,所以在此的不要通達諸法真實,並不是說,一定不會通達諸法真實,而是說不需要依賴通達空性的智慧,為什麼?因為外道也有奢摩他。
二、毗缽舍那自性,毗缽舍那是什麼呢?如同前經《解深密經》裡面有說到,即前經云:「彼由獲得身心輕安為所依故,之前在奢摩他的時候,已經獲得了身心輕安了,那是由止力而獲得的身心輕安,所以捨離心相,捨離了心的這些種種的障礙,像是散亂或沈沒等。即於如所善思惟法內,三摩地所行影像觀察勝解,所以針對之前所緣取的一個善所緣,在此就不是安住在這個境上了,而是透過思惟觀察的一個方式。所觀察的境是什麼?就是三摩地所看到的影像,來作觀察勝解。什麼叫三摩地所看到的一個影像呢?像之前在奢摩他的時候,觀佛像的話,其實觀佛像的這個心,並非是眼識,最主要是意識。眼識只是讓我們看到佛像而已,可是我們在觀禪的時候,不是用眼識去觀的,是用意識去觀的。所以當我們用意識去觀佛像的時候,他並非像是眼睛,可以直接看到佛像般的,他是要透過佛像的影像,也就是之前所謂的「義共相」,一個類似佛像的影像,來間接的去緣取佛像。所以我們在修學禪定的時候,我們心的這個所緣境,所看到的是什麼呢?其實並非是真正的佛像,我們讓心定在的那個像是什麼呢?是佛像的一個影像,類似佛像的影像,並非是佛像本身,所以這叫做三摩地所行影像。針對這個影像來作觀察,其實這樣的話,也是等於觀察佛像的意思。
即於如是勝三摩地所行影像所知義中,能正思擇,能正思擇的意思就是思擇盡所有性,最極思擇就是思惟如所有性。所以無論是透過勝義諦的角度,或者是世俗諦的角度,不同的角度來作思惟,周遍尋思就是以尋來作思惟,尋的部分就是以總相來作思惟,周遍伺察就是以別相的部分來作思惟,若忍、若樂、若覺、若見、若觀,是名毗缽舍那。如是菩薩能善巧毗缽舍那。」
因為《解深密經》,非常明顯的從文義上直接的、非常明顯的說到了,毗缽舍那是觀察的一種智慧,非常明顯的緣故,所以沒有辦法抵賴了。這也是為什麼傳說中支那堪布,當然支那堪布有兩者,其實寂護論師在世的時候,在桑耶寺就已經有了不動靜慮洲,那時候就有所謂的支那堪布,也就是從中國來的出家人,被迎請到藏地。因為他們那時候的修禪的一個方式是非常正確的,所以寂護論師並沒有排斥,並沒有反對,或者是給予負面的評論,而且還歡迎來自中國的這種禪師,在桑耶寺裡面作觀修,所以那時候的支那堪布是沒有問題的。可是寂護論師,因為知道在將來,會有邪見的支那堪布,會造成聖教的危險,所以寂護論師,曾經有留下遺言說,如果在將來有邪見的支那堪布,來破壞聖教的話,可以到印度去迎請我的大弟子蓮花戒來到藏地,破斥這種對於聖教的誹謗。所以蓮花戒大師,他的老師都沒有阻擋的支那堪布,以及蓮花戒大師阻擋的支那堪布,就有兩個不同的支那堪布了。所以一派是正派,一派是邪派的,我們要分清楚,不是所有的支那堪布的見解都是錯誤的,也不是這樣子說,這個我們要知道。
所以傳說中,因為《解深密經》,它解釋得非常清楚的說到,以毗缽舍那來觀察慧。此經宣說毗缽舍那是觀察慧,最極明顯無可抵賴,傳說支那堪布見已謗云,所以這個具有邪見的支那堪布,就看到《解深密經》之後,誹謗說:「此是經否,不得而知。」這是釋迦牟尼佛說的嗎?我不敢相信,用足毀踏,於是用腳來毀踏。所以這個邪見的支那和尚,不只他的見解有點偏邪以外,他連行為也是瞞邪惡的喔!看來好像是這樣子。因彼妄計一切分別皆執實相,要棄觀慧全不作意,乃為修習甚深法義,不順此經故用足毀,因為為什麼呢?這個具有邪見支那堪布,他妄以為所有的善惡的執取,只要執取到境的話,都是屬於分別心,都是屬於真實執著,這就不是真正的觀慧,這就不是叫毗缽舍那了。真正的觀慧要全不作意,完全沒有絲毫的作意,這才叫做修學甚深的空性,他認為空性是什麼都不要想,什麼都不要作意。如果是這樣講的話,跟《解深密經》所說的是完全相違的,所以他因為沒有辦法接受的緣故,所以用腳來毀踏。宗大師在世的時候,有許多的論師們具有這種的見解,所以在此說到,現見多有隨此派者。
所以宗大師引用了無著菩薩所說的,聖無著說:「正思擇者謂思擇盡所有性,最極思擇謂思擇如所有性,以有分別慧作意取諸相時,名周遍尋思真實觀時名周遍伺察。」尋謂粗思,伺謂細察,取諸相者非執諦實,是明了境相,由是思擇如所有性、盡所有性,皆有周遍尋思及周遍伺察。所以無論是以總相而言,或是以細察而言,都可以從勝義諦或世俗諦作觀察的緣故,所以在二諦的任何一諦,都有由尋而去思惟,或者由伺而去伺察的,都是有的。
(339頁)寶雲經說義同深密,如云:「奢摩他者謂心一境性,毗缽舍那者謂正觀察。」慈尊於莊嚴經論云:「應知諸法名,總集為止道,應知妙觀道,思擇諸法義。」又云:「正住為所依,心安住於心,及善思擇法,應知是止觀。」依定住心說名為止,善擇法慧說名為觀。前經密意作是解已,令更不能別解經義,菩薩地云:「於離言說唯事唯義所緣境中繫心令住,離諸戲論,離心擾亂想作意故,於諸所緣而作勝解,於諸定相令心內住、安住、等住,廣說乃至一趣、等持,是名奢摩他。云何毗缽舍那?由奢摩他熏修作意,即於如先所思惟法思惟其相,如理簡擇,最極簡擇,極簡擇法,廣說乃至覺明慧行,是名毗缽舍那。」此與前說極相隨順,此文雙解經意及慈尊意,故於前文所明止觀應生定解。
所以宗大師在此說到,宗大師所解釋的奢摩他和毗缽舍那的內涵,絕非是沒有依據的,有眾多的依據,不只是有佛親自所說的《解深密經》以外,也有慈尊菩薩所說的,還有這些大論師,在大論典裡面所說的內涵。
修次中篇亦云:「外境散亂,既止息已,於內所緣恆常相續任運而轉,安住歡喜輕安之心,是名奢摩他。即由安住奢摩他時,思擇真實,是名毗缽舍那。」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云:「盡所有性、如所有性無分別影像者,是止所緣。盡所有性、如所有性有分別影像者,是觀所緣。」在此有說到了有分別影像,還有無分別影像,也就是當意識去修學奢摩他、毗缽舍那的時候,所觀的這個所緣境,所產生的這個相是影像,就是義共相為主。可是奢摩他最主要是安住在這上面,它並非是作觀察的作用,它最主要是以專注的一個作用。不觀察,只是很單純的讓自己的心定在,跟這個相黏在一起,定在這上面,所以叫做無分別影像。因為他沒有作觀察的作用的緣故,所以這種的影像叫做無分別影像。
有分別影像的意思就是說,像是毗缽舍那,他不只是心已經定住在這個相上了,他更是需要去觀察,更深層的去解剖這個境,它的存在性,無論是以世俗諦的角度,或勝義諦的角度等,所以這一種的影像,叫做有分別影像。所以有沒有分別,在此分別的意思,當然分別這個字,它所詮釋的內涵也很多種,像是愛恨親疏的這種分別心,在此說到一個分別,這個的話就是不應有的,這屬於一種煩惱品。
如果我們講到根識,或意識的這種有分別、無分別心,那就不是要是去斷除了。一切的比量都是分別心,因為都是透過義共相所產生的一種意識,所以凡是具有義共相的識,都是屬於分別心。無分別就是不需要透過義共相去緣取境的,這種的像是根識,或是執著瓶子的根識等,這種是屬於無分別心。所以縱使是分別二字,可是它所要詮釋的內涵都不同,要看前後文我們才能夠知道。
在此的分別和無分別,都不是上述兩種的分別和無分別的意思,而是另外一種。在此的分別、無分別的意思,只是很單純的,有沒有具有觀察作用的意思,所以我們要看前後文來了解。此說於如所有性、盡所有性不分別住名奢摩他,思擇二境名毗缽舍那。
(340頁)解深密經云:「世尊!幾是奢摩他所緣?告曰:一種,謂無分別影像。幾是毗缽舍那所緣?告曰:一種,謂有分別影像。幾是俱所緣?告曰:有二,謂事邊際所作成辦。」集論於事邊際,開說如所有性及盡所有性之二。寂靜論師如前所說止觀皆能俱緣如所有性、盡所有性。是故止觀非就所緣境相而分,既有通達空性之止,亦有不達空性之觀。若能止心於外境轉,住內所緣即說名止,增上觀照即名勝觀。
事邊際所成辦的意思是什麼呢?也就是說所緣取的內涵,都不外乎兩者,要嘛就是如所有性,要嘛就是盡所有性這兩者。所以去觀待境的時候的角度來講的話,也是這兩者,就是透過如所有性的角度去觀察,或者透過盡所有性的角度去觀察。因為具有如所有性和盡所有性這兩者的緣故,所以止觀的區別,並不是由說到了觀世俗諦而說了止,觀勝義諦而說了觀,不是這樣子去區分的。因為有通達勝義諦的止,也有不通達勝義諦的觀,所以勝義諦和世俗諦並非是止觀之間的區別。止觀這兩者,所要緣取的境是相同的,都具有如所有性還有盡所有性,都具有勝義諦也具有世俗諦,因為《解深密經》裡面有說到了,幾是俱所緣?告曰:有二,謂事邊際所作成辦,而說到這兩者。因為它所緣取的事邊際有兩種內涵,一個是勝義諦,一個是世俗諦。所以由此所成辦的內涵有兩者,就是世間還有出世間這兩者。
所以宗大師在此就說到了,所謂止觀兩者的差別,因為有一些人認為止是緣世俗諦的,觀是緣勝義諦的。絕非是這種的區別,止和觀的區別不在於境上,而在於它本身的一個作用。所以宗大師在此說到,「若能止心於外境轉」而說到了止,由此之後而去產生的增上觀照,即說名勝觀。
有說,還有另外一種人說,止和觀的差別是什麼呢?內心無分別住,無明了相說名為止,什麼叫做止呢?就是內心不隨散亂,不隨分別心而走,可是對於相,並不是很明顯的看到。什麼叫做觀呢?就是有明了力說名為觀,就是很明顯的看到境等,而來說到止觀的差別。宗大師在此回答說,此不應理。以與佛經及慈尊無著之論,並修次第等諸廣決擇止觀相者,說於所緣心一境性勝三摩地名奢摩他,於所知義正揀擇慧名毗缽舍那皆相違故。這跟大論典所說的內涵是相違的。
又無分別心有無明了之力者,現在又另外一派的說法,就是說同樣都是無分別心,但是卻因為「有無」明了之力,還有「有無」沈沒之差別,而來說了止和觀。所以止的意思是什麼呢?不分別心,可是卻沒有明了力,但是也沒有沈沒患,這個叫做止。什麼叫做觀呢?無分別心,可是有明了力,可是卻具有沈沒患,這個叫做觀。又有另外一派這種的說法。所以在此說到了,是因三摩地有無沈沒之差別,以此為止觀之差別。
宗大師回答:極不應理,以一切奢摩他定皆須離沈,一切的奢摩他,都要遠離沈沒的。所謂沈沒的意思就是,讓心沒有辦法明顯的看到境,以及心跟境沒有辦法黏緊在一起。也就是說在細微沈沒的時候,雖然會明顯的看到,可是卻好像鬆馳、鬆馳的那種感覺,這樣的話叫做細微的沈沒在作祟了。所以心不只是明顯的看到境以外,它有能夠抓緊這個境,像是磁鐵吸起來,吸住一樣的感覺,那就沒有細微沈沒來作祟了。凡離沈沒三摩地中,心皆定有明淨分故。故緣如所有性之定慧,是就內心證與未證二無我性隨一而定,非就其心住與不住,明了安樂無分別相,而為判別,所以奢摩他還有毗缽舍那,看到境的一個角度來講的話,都是同樣的是明了的,也是不散亂的,遠離沈沒的,這都是一樣的,沒有任何的差別。唯一的差別是什麼呢?對於境上,一者是安住的作用,一者是觀察的作用,他只是從作用上去作區別的。以心未趣向無我真實者,亦有無量明樂無分別三摩地故。
縱使沒有了解空性,以世間的奢摩他和毗缽舍那來講的話,有許多甚至於無量的這種明樂無分別三摩地。明就是明顯的看到,具有身心輕安的緣故,而說了樂。遠離了沈沒和散亂的緣故,而說了無分別,這種的明樂無分別三摩地,外道也有,而且不只一者、兩者,有無量者,雖然沒有了解空性。雖未獲得實性見解,但若執心令無分別,現可生起。雖然沒有了解空性,可是如果我們用正念、正知把持著內心,不隨散亂和沈沒所轉的話,還是可以生起這種,明樂無分別三摩地的,故未解空性,生無分別定無少相違,若能由此久攝其心,以攝心力風生堪能,身心法爾能生喜樂,
雖然沒有了解空性,可是以正念、正知,內心往內收攝的話,那慢慢、慢慢的只要我們修法正確,由心安住的緣故,所以心的所依風,還有我們體內的這個氣流,它就能夠安穩了。當氣流安穩的時候,由氣流產生身的堪能,所以破除了身的粗重為性。由身的堪能,使得心也跟隨著堪能,因由法性的緣故,他本來就是如此而已,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因果。所以依由這種的法性,使得我們的身心,自然才會產生極大的歡喜,故生喜樂亦不相違。喜樂生已,即由喜樂受相明了力令心明了,故說一切明了安樂無分別定,皆證真性全無確證。
如果認為說,所謂的明樂無分別三摩地,一定要了解空性的話,這是沒有證據的。諸證空性妙三摩地,雖有明樂無所分別,諸未趣向空性之定,亦有極多明了安樂及無分別,故應善辨二定差別。雖然通達空性的這種妙三摩地,也有所謂的明樂無分別,可是這不代表說,不了解空性的這種定,就沒有了明樂無分別,不是的!還是有很多,所以我們要了解這種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