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16 08:07:19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道次第廣論》聽聞軌理Ⅱ

 

見悲青增

庚二、要生起如病想

由是於自作病者想,極為切要。如有此想,餘想皆起。此若僅是空言,則亦不為除煩惱故,修教授義,唯樂多聞,猶如病者,求醫師已,而不服藥,若唯愛著所配藥品,病終無脫。

接著是談如何斷除僅將佛法視為知識的過失,其間要領在於能夠思惟到自己如病如患,生起如病的想法,對於修行佛法會起很大的作用,只要有這番想法,其餘五想等很多善法都能隨之而來,否則佛法很難成為我們內心的對治之法,就好象病人求訪名醫卻不服藥一般。我們必須透過不斷不斷再三思惟自己是受百病所折磨,舉目只有佛法能夠療愈此難治沉屙,如此才會生起迫切的想要修行的殷重心。

《三摩地王經》雲:諸人病已身遭苦,無數年中未暫離,彼因重病久惱故,為療病故亦求醫。彼若數數勤訪求,獲遇黠慧明瞭醫,醫亦安住其悲湣,教令服用如是藥。受其珍貴眾良藥,若不服用療病藥,非醫致使非藥過,唯是病者自過失。如是於此教出家,徧了力根靜慮已,若于修行不精進,不勤現證豈涅槃。又雲:我雖宣說極善法,汝若聞已不實行,如諸病者負藥囊,終不能醫自體病。《入行論》亦雲:此等應身行,唯言說何益,若唯誦藥方,豈益諸病者。

此處是講要有如病的想法,六想中,病想最為切要,若有病想,餘五想都能順利的隨之生起。若唯愛著所配藥品,病終無脫,此語道出許多人的通病,我們多會愛著于名醫或迷信獨門秘方,正常的情況是,醫生開好藥單,病人依此抓藥,依囑服藥自然能痊癒,可是卻因為是名醫開的珍貴藥單,因此就如見著了稀世珍寶般,只是不斷念誦著處方、宣稱這是誰誰誰開的方子,卻從不抓藥服藥一般,如此念誦得再多,終究起不了任何的療效。

如是於此教出家是講在佛教出了俗家。修行的好或不好;又或能不能解脫都關乎於自己,換言之是自己的事,不能因為自己沒有成就,就諉責於佛法或說法師。徧了,圓滿瞭解;力根靜慮已,指透由聞法已經知道了信心等五根與信力等五力[3],以及四禪等,雖然已經知道了,但不會為得彼等而精進修其方便。此等應身行,上師佛陀所教的法,應利用此生之身,盡力不懈的修行。

庚三、于殷重修起療病想(何謂殷重修,應如何修)

故于殷重修,應當發起療病之想。言殷重者,謂于善知識教授,諸取捨處,如實行持。此複行持,須先了知,知則須聞,聞已了知,所有須要,即是行持。故于聞義,應隨力能,而起行持,是極扼要。

  為了消滅煩惱疾病,應將師長開示應行應遮的教授,結合自心而做修持。話說回來修持之前,需先認識,認識需靠聽聞,既聽聞已得瞭解,雖然僅是少分的瞭解,也要能夠取而修習藉以調治內心,不可因為善小而不為,如果是因為一時間還做不到,也要能對這個法生起強大的歡喜希求心,好好的發願回向並且集積資糧,以求速能圓滿一切善法,聞思修要能相合,不應別別無關。

這裏回歸到于殷重修起療病想的主題,要對所聞義,精進的行持。原因是我們的所學就是要修的內容;所修持的即是所需學的內容,二者內容全無二致。因此聽聞固然非常重要,但若不修,聽聞就不重要了[4]

如是亦如《聽聞集》雲:設雖有多聞,不善護屍羅,由戒故呵彼,其聞非圓滿。設雖聞寡少,能善護屍羅,由戒故贊彼,其聞為圓滿。若人既少聞,不善護屍羅,由具故呵彼,其禁行非圓。若人聞廣博,及善護屍羅,由俱故贊彼,其禁行圓滿。

《聽聞集》裏談到了學人的善、不善與圓滿、不圓滿的四種現象:

1設雖有多聞,不善護屍羅,由戒故呵彼,其聞非圓滿。

雖然聽聞了許多戒律的教授,唯卻不能善加防護,反而令戒衰損穿缺,因此以令戒衰損穿缺方面而言,是該呵責的,再者,因為聽戒律的教授就是為了清淨的護持好戒律,因此雖多聽聞卻不受持,這等聽聞亦稱不上圓滿。

2設雖聞寡少,能善護屍羅,由戒故贊彼,其聞為圓滿。

雖然所聞之戒律學處寡少,然于所聞義,由能善加守護,令戒行清淨無染,從持守的戒行而言,此亦值得稱許,這等聽聞因用於持戒,故也可以稱得上是圓滿。

3若人既少聞,不善護屍羅,由具故呵彼,其禁行非圓。

設若有人,不僅所聞戒律學處寡少,亦渾渾噩噩不知殷重守護,具足放逸與無知的過失,因此無論從聽聞或修行而言都該訶責,其可說是戒行與修行都不圓滿。禁行是專有名相,指嚴謹的修行。

4若人聞廣博,及善護屍羅,由俱故贊彼,其禁行圓滿。

設若有人,不僅聽聞諸多戒律學處,也能善加愛護所聽受之律儀,由二者悉皆具足的緣故,而讚揚於彼,其戒行與修持都可謂圓滿。

又雲:雖聞善說知心藏,修諸三昧知堅實,若行放逸令粗暴,其聞及知無大義。若喜聖者所說法,身語如之起正行,是等具忍友伴喜,根護得聞知彼岸。

  雖然聽聞了佛薄伽梵善說的法,也明白彼之心要,不僅認識的法義,而且又認識修禪的心要,設若不好好的守戒,放縱言行不守威儀,那麼自己所受的戒會變得粗暴,而且有所染汙,設若由於未能將聽聞的內容做為修要,這等的聽聞,也就沒有什麼利益可言。反之,若喜聖者所說法而且能夠身體力行、調伏諸根,不僅將會令具有忍辱修行的法友歡喜,而且自己也能因為做好密護根門,從而不受罪愆的染著。因此始于聽聞正法、了知正法、從而修行正法,最終才能獲得涅槃的彼岸。

善說是講薄伽梵善說的法;心藏心要之義;三昧謂禪定;若行放逸令粗暴意謂行為放逸猥雜。

《勸發增上意樂》亦雲:謂我失修今何作,歿時凡愚起憂悔,未獲根底極苦惱,此是愛著言說失。

我雖喜於聽聞卻無修行,此時此刻該如何是好呢?是說凡愚之士臨命終時,由知業果不欺終需有報,卻因未能及時把握修法的機會,以致對來世全無把握(未獲根底)而起極大憂苦懊惱,這即是僅愛著於言談而未修行之過啊。未獲根底意謂心中對佛法真正的內容毫無把握之意。

又雲:如有處居觀戲場,談說其餘勇士德,自己失壞殷重修,此是愛著言說失。

  如果求廣聞卻疏于思修,那麼不過是如看戲般的雜談劇中英雄勇士的英勇事績,而與自己毫無相關。此是愛著言說失這是只有愛著聽聞佛法的過失。

又雲甘蔗之皮全無實,所喜之味處於內,若人嚼皮故非能,獲得甘蔗精美味,如其外皮言亦爾,思此中義如其味,故應遠離言說著,常不放逸思惟義。
  徒說如嚼甘蔗皮,能思法義如嘗甘蔗精美味。噶當先德亦雲:惟聞難通達,次思始通達。

己五、於如來所住善士想者
於如來所住善士想者。隨念世尊是說法師,發起恭敬。

要能憶起思惟師長今日的教授與所開顯《廣論》的法義,字字都是宗大師,也是佛陀的意趣,祂們都是非常了不起的大善士,是人天的大導師等。隨念世尊是說法師此非說隨念講法者是世尊,而是要生起世尊是說法者的想法。當今要能觀師為佛很不容易,因此若能將如來想成善士而起恭敬,也是極具意義的。

己六、于正法理起久住想者

于正法理起久住想者,作是思惟,何能由其聞如是法,令勝者教,久住於世。

思惟如此重要的法定能利益自他,故希願正法長久住世,能夠發揚光大,並能常聞正法。

丁二、別說應結合心相續而正聽聞

複次於法若講若聽,將自相續若置餘處,另說餘法,是則任其講何法事,不關至要。故須正為,決擇自身,而聽聞之。譬如欲知面上有無黑汙等垢,照鏡知已即除其垢。若自行為,有諸過失,由聞正法現於法鏡,爾時意中便生熱惱,謂我相續何乃至此。次乃除過,修習功德,是故須應隨法修學。

聽法時要能念茲在念,不能于聽法時,卻將相續另置於他處,否則所聽的法,都會成為事不關己無法改造內心的法。聽法是為了要能決斷改正自身的過失,要持這般正確態度而作聽聞才會如法。正如為了避免蓬頭垢面乃至為了妝點面容,我們會照鏡子,同樣學習佛理也是為了檢視修正自己的內心,若看到心相續有污垢,就當去而快之,昔日種尊者敦巴於誦讀《毗奈耶》時,因看到皮革事中說出家人禁用皮革物時,以是眾生之皮,所以,當下即扔了所坐的座墊,可是繼續往下讀至唯於天寒處可做開許時,就又去撿了回來。這就是能夠以法為鏡、即知即行、絕不推延卸責的徵兆。像種尊者這般廣聞而且行持力強的行者雖稀貴如鳳毛麟角,但我們至少要向此方向努力,以出家人來說,每天都要聽法,聽法時,要自我策勵每日皆需斷除因由聽聞而照見的至少一種缺失或行持一個善法,日積月累即能形成很大的修行。 

《本生論》雲:我鄙惡行影,明見於法鏡,意極起痛惱,我當趣正法。是如蘇達薩子,請月王子宣說法時,菩薩了知彼之意樂,成聞法器而為說法。

痛惱,後悔懊惱。此處與前同是引述蘇達薩子與月王子的典故,話說當時蘇達薩子懾服于月王子雍容的氣度,遂問何以于死全無畏懼,月王子回答,由念宿命力,知我累生未行一惡,歿後定當往趣善道,而你吃人無數,造惡多端,死後必墮惡趣,唯你尚且無懼,我有何憂。於是蘇達薩子痛哭流涕懊悔不已的向月王子求請法益,從而念出肺腑之言:我瞭解自己的行為非常鄙惡,對此自是萬分痛心疾首,為此之故,渴求能用佛法調整趣入正法。此時月王子見其真心誠意悔過,知其心續已熟具法器,而為說法。

丁三、總結,應為菩提心發心而求聽聞

總之應作是念發心,謂我為利一切有情,願當成佛,為成佛故,現見應須修學其因,因須先知,知須聽法,是故應當聽聞正法,思念聞法勝利,發勇悍心,斷器過等而正聽聞。

總結前述總總,即是要發起菩提心而來聽聞佛法。勇悍心,此說菩提心。

乙二、說法軌理

分四:丙一、思惟說法所有勝利、丙二、發起承事大師及法、丙三、以何意樂加行而說、丙四、于何等境應說不說所有差別。
丙一、思惟說法所有勝利

雖然此處是談講法時要能不顧利養恭敬等染事,但根本的前提是講法師必需要能正確的宣說法要,要善巧的運用教、理、喻[5]來闡述佛法的顯密意趣,具備上述說法能力後,接著才會談意樂的純淨無染與否,其中特別強調的是要有不顧利養的態度,惟未明述是否要由出離心攝受,事實上這才會是更為切要的條件,具有出離心,自然能不顧著利養恭敬。

若不顧慮利養恭敬名等染事,而說法者勝利極大。《勸發增上意樂》中雲:慈氏,無染法施,謂不希欲,利養恭敬,而施法施。此二十種是其勝利。何等二十,謂成就念、成就勝慧、成就覺慧、成就堅固、成就智能、隨順證達出世間慧、貪欲微劣、恚微劣、愚癡微劣、魔羅於彼不能得便、諸佛世尊而為護念、諸非人等於彼守護、諸天於彼助發威德、諸怨敵等不能得便、其諸親愛終不破離、言教威重、其人當得無所怖畏、得多喜悅、智者稱讚、其行法施是所堪念。於眾經中所說勝利,皆應至心發起勝解。其中成就堅固者,新譯《集學論》中,譯為成就勝解,諸舊譯中,譯為成就勇進。
  若不顧慮利養恭敬名等染事,而正確的說法,其勝利極大。如《勸發增上意樂》中雲:慈氏,無染法施,謂不希欲,利養恭敬,而施法施。此二十種是其勝利。

  前六項講的是獲得六種說法的隨順果的利益,屬於證德方面的功德:多聽就能夠懂、不會忘、而瞭解的內容不會超出勝義及世俗二諦,當這等智慧一直增長堅固時,就會漸次證得資糧、加行、見道、修道等地。所謂隨順果是指所造因與所得果很類似。

1謂成就念,不忘語義的聞所生慧。好好的說法,自己的記憶也會增強,字義與實義皆不易忘失。

2成就勝慧,勝義根本定的修所生慧。

3成就覺慧,世俗後得智之思所生慧。

4成就堅固,透過一再一再的努力,不論是世俗或勝義的智慧,都能持續增長而獲得不動搖的智慧。

5成就智能,成就資糧及加行時所攝受的世間智能。

6隨順證達出世間慧,成就見道及修道時的出世間智能。

 接著的第七至十一是所獲的四種離系果:離系果講的是斷德方面的功德,也就是漸漸的能遠離貪恚愚癡等障,彼等塵垢薄弱時,即使魔想加以惱害,也很難得到趁虛而入的機會。

7貪欲微劣,離欲果,漸能調伏貪毒。

8恚微劣,離欲果,漸能調伏瞋毒。

9愚癡微劣,離欲果,漸能調伏癡毒。

10魔羅於彼不能得便,離欲果,因貪瞋癡微劣,故魔羅亦難近身擾亂。

  以下宣說九種增上果之利益:增上果類似於主宰因,就像生起眼識需具備三個緣:一是所緣緣的境;二是由等無間緣的意識了別於境,三是透過增上因——眼根,三個緣缺一不可,但卻是由主宰因——眼根此增上緣,而取名為眼識。又好象子女雖然是父母所生,而且真正的孕育者是母者,但卻因需從父親而取名,所以在西藏也會說父親是子女的增上因。

11諸佛世尊(視為獨子)而為護念。護念是說想念,世尊其實知道每一個人,也都會視為獨子般,但是對於聽法受教化的弟子,會特別的加以愛護眷念。

12諸(歡喜善法的)非人等於彼守護。非人也有好壞之分,此是指歡喜善法的非人。

13(梵天及帝釋等)諸天於彼助發威德。威德類似於光采,人具光采時,自會顯出卓然不同於眾的氣勢,謂得諸天讚歎,非人守護,諸佛憶念與正士助伴。

14(不顧慮名利故)諸怨敵等不能得便。因為講法者不顧于名聞利養,具有很好的清譽,即使有怨敵想譭謗其名節,也難以得逞。

15其諸親愛(對其具有信心故)終不破離。由具有菩提心而宣講法義,令聞法者受澤于法師與法,由此對說法師生起親愛意,不會因生怨而遠離。

16(不貪名利故)言教威重。由不貪名利,不屈權勢,言具信故,故能信服於人。

17(有智能不貪名利故)其人當得無所怖畏,具慧辨力而且不著於利養,故能如獅吼,處眾無畏。

18(不貪名利故)得多喜悅。因未染著攀附名利,故能遠離憂苦,常得安樂。

19(不貪名利故)智者稱讚。以遠離名利之心,而來施設法教,能獲得佛菩薩等智者之讚譽。

20其行法施(之功德恩惠)是所堪念。以菩提心說法行法佈施之功德或恩德,將為往後帶來值得追憶之功德。堪念,謂回憶。

  此處說獲得的是異熟果的功德,但是所謂異熟果類似是指與生所具有的健壯或帶病痛的身體,或是輪回的蘊體,也就是來世才會受報的果,所以此處第二十個功德講所獲屬異熟功德,該如何理解呢?或許我們可以理解為以悲心菩提心而為弟子說法,以此於自他往後都堪能帶來久遠值得追念的功德,如《勸發菩提心集卷》講到財、無畏此世,法施他世。也就是說財施與無畏施所利益的是現世的安樂,法施的利益則是未來生生世世久遠的安樂之故,此外,上師德相有雲:於自他二利中,以他利為主;於此生與後世,以重視後世為主,因此說所得為異熟果。

以上述及二十種講法的功德,可以再從大乘道或聲、獨的立場剖析出許多講法的殊勝,唯對此生起肯定的信心,還是必需先懂得五道十地,才能有所理解,與深入的思惟。

于眾經所說之勝利,皆應至心發起勝解。其中第四種利益,成就堅固者,新譯《集學論》譯為成就勝解,諸舊譯中,譯為成就勇進。

這裏講到譯典中出現過堅固、勝解與勇進等同義詞,三者都有大信心之義,現在的人可能會將勇解釋成勇敢,但是在過去是有大信心、大精進的含意。

----------------------------

[3]五根指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五力謂信力、進力、念力、定力、慧力。

[4]噶當派祖師說過:法能調罪人,難調教油子;油能鞣糙皮,難鞣包油皮。「教油子」是說聽聞廣博卻少修行之人。

[5]教謂法義內涵;理謂因明正理;喻謂譬喻。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