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2/03 22:03:59
學習次第 : 進階
日期:2010/02/03 21:59:00 喇嘛網 編輯部 報導
《甘露法洋》-- 《菩提道次第廣論》釋義開示
判斷生起了出離心之準則
我們由苦諦及集諦的方法參思,或由十二因緣流轉之角度參思,以求生起真正及堅定的出離心,意欲由生死輪回迴圈中解脫出來,不再貪求世間之富樂。可是,怎樣才知道我們的出離心是否合格呢?衲先說一個故事:從前在西藏有一戶窮家,家中並無其他食品,只餘蘿蔔可吃。兒子在每天早上起床,便開始嚷著肚子餓,母親便為他煮蘿蔔。過了幾天,兒子吃蘿蔔吃得很厭了,在又看到煮蘿蔔後,他心生厭惡,便說:“我不要蘿蔔,我要吃別的東西!”母親沒有別的東西可煮,便炸蘿蔔給兒子吃,但兒子仍然不肯吃。後來,母親分別做了炒蘿蔔、煎蘿蔔、蒸蘿蔔、蘿蔔湯,生的、甜的、辣的、酸的和鹹的都試過了,兒子卻看穿了、厭倦了,所以他說:“媽,我早已受夠了。您休想騙我再吃這鬼東西了。不論您怎麼弄花樣,蘿蔔不就還是蘿蔔嘛!我是絕對不再吃蘿蔔的了!”我們在修出離心時,漸漸便不希求世間福報,因為我們知道六道本質乃苦,就算是最大福報之天界,其本質仍然不變、仍然是苦,所不同的只是其表面包裝而已,所以我們只一心希求出離。在修至某程度時,出離心較強烈了,我們便會徹底厭離六道,就算是六道內之最美好的東西,我們仍然能看透它的本質,知道它不外乎是苦的另一種包裝而已,就像是故事裏的小孩討厭蘿蔔、並不因它的花樣而被迷惑。同樣的道理,日日夜夜只一心欲求出離,此便可說是出離心生起了。
破除有關共中士道之常見誤解
有些人說:“四諦及十二因緣乃小乘教法,求解脫乃小乘發心,所以大乘行者不應修持!”,這是不正確的見解。正下士、小乘者固然必須修出離心及解脫道,但上士、大乘者亦需修此。我們在這裏所修的是共中士道,而並非正中士道,也即是說,這是上士亦需經過的道路。上士、大乘行者希求成佛,成佛依賴於菩提心,但什麼是菩提心呢?此乃基於不忍見眾生在生死輪回中受苦,而發願成佛度生的心。不修出離心的人,連自己的苦都未見到,對自己都尚未能生出悲心,如何能推己及人地生出悲心呢?如果沒有悲心,就不能培養菩提心。沒有菩提心,又怎能成佛呢?換句話說,成佛乃依賴菩提心,菩提心建基於悲心,而悲心則建於出離心之上。沒有出離心,則不可能有菩提心,所以絕不可能成佛!如果硬要說修出離心則必為小乘,一切菩薩均曾修出離心,難道一切菩薩皆成為小乘者了嗎?這顯然是不合理的講法。
又有另一種論調,引佛經中說菩薩不應畏怕輪回的斷句為依據,聲稱修大乘者若抗拒輪回便是不對,所以他們說不應修出離心,這是一種因不通達經義而生出之想當然。我們應厭離的,是因煩惱及業所引發之生死輪回。說菩薩不怕生死輪回,是指他們因悲心及願力而自願地受生。在這種受生情況中,他們非因煩惱及業而受生,亦不生煩惱。所以,說菩薩不厭離六道,是指他們為利眾生而自願進入六道中化現,而並非指大乘行者應當留戀因煩惱及業導致之生死輪回。這兩者根本不能混為一談。
解脫之道
若以上述方法生起了出離的欲望,我們需要什麼條件修持解脫呢?我們又以什麼方法解脫呢?現在講至共中士道總科判之最後一支。這一支分兩點,一為適合修持解脫道之條件,另一為解脫生死輪回之方法。
適合修持解脫道之條件
縱使有出離心,也不見得任何眾生都有足夠條件修持解脫之道。很明顯,如果生在三惡道中,是不可能修行的。若生天界,則不利修持。若生於無佛法之國,則無法可修。若生為愚癡,則沒足夠慧力去修。若生於有邪見的家庭,譬如說生於信奉殺生祭祀的文化中,便等同解脫或善業之門已對我們關上了。在這種環境中,除非這小孩有很特殊的習氣及業力,否則便不可能有什麼善業或修行可言。如果生在佛未出現之前,亦不可能有法可修。所以,具足八有暇及十圓滿之身命是必需的修行條件。大家不要隨意輕視這十八條件,要想具足它們真不容易。大家都知道衲長期住在澳洲。在這些西方國家的人,物質生活條件比漢地或西藏好多了,可是他們並無什麼靈性的生活。大部份西方人,一輩子就只為了衣、食、住、行而奔波,很少思及心靈上的事。縱使在他們中有些人追求宗教上的真理,最終也只是修持外道或邪見而已,很難遇上佛法。有時候,我們閱讀到佛教刊物上的宣傳,就以為佛法在西方國家真的已經弘揚起來,但這其實只是宣傳上的歌功頌德、誇張手法而已,並不是真實的情況。西方雖然也開了不少佛教各宗派的弘法道場,而且也有不少西人出家了,但這些進展只好比在黑暗中點燃了一根火柴或開亮了一個手電筒而已,距離佛法弘揚的光明白晝還差很遠。由於文化及習氣的不同,西方人對基本的敬師、因果及孝道都不易接受,不論怎麼修,他們亦較難有那種“味道”。我們東方人就算不信佛,多多少少也有敬師、孝道及信因果的“味道”,所以我們在信佛後及修行時便比較容易得多。又者,如果我們生在一些中東國家,別說遇不上佛法了,更從少習慣了殺生,家中有喜事要殺羊,有喪事也殺羊,過年也殺羊,過生日又殺羊,我們從少就會耳濡目染,認為這是很理所當然的,甚至以為這是一種善業,能令神歡喜。又或者我們生在別的文化中,他們認為動物本來就是神創造出來讓我們吃的。在這種文化中,根本不可能作善,所以下生不但不可能解脫,而且只能有一種去處 —— 三惡道。所以,我們在前面教的參十八暇滿時,絕不可止於把它當應付考試那樣背誦而已,而必須把心運用起來,把它一條一條地參,譬如說參一遍八有暇便修上兩個小時,主要以觀察修,務求生出覺受。我們必須由二角度去想:一為體悟無暇滿之不幸,二為體悟我們現在具備了暇滿之幸運,然後我們再想:“這人身是堪能修持解脫道的條件,這是我們過往積許多因才換來的,但它只如流星般一瞬即滅,現在不用便再沒機會了!”以上這些在共下士道及道前部份早已說過,現在衲只是再強調一下而已。
在這十八條件之基礎上,若能出家受戒則更有利於解脫道之修持,但這並非說居士不能解脫,歷史上也的確有許多如仲頓巴等的居士大師。可是,出家人不必忙於世俗之事,故此則避免了許多因保護家庭而難以防止的作惡,而且煩惱亦相對較少。
總結來說,具十八暇滿之身是修解脫道之基本條件要求,若有出家身則更佳。
解脫生死輪回之方法
在下士道中,欲得生於善道,我們便修皈依及依因果規律行止。可是,若欲得解脫,一般的善行是無法足夠的。為什麼呢?因為生死輪回之根本便是我執無明,若不斷無明我執,便不可能根除生死六道。怎樣才能對治及根除我執呢?我們必須證達無我空性慧,以此而把輪回從根上切除。所以,無我空性慧好比一把鋒利的劍,能把我執及輪回之根斬斷。怎樣才能生出無我空性慧呢?這又依賴於定。如果劍很利但持劍的手軟弱無力,則仍不能成大事,而定就正好比這堅強的手臂。定又如何能得呢?這又依賴于清淨戒行,令心遠離散亂及放逸。故此,若欲從六道中解脫出來,必須修持戒、定及慧三學。解脫之道,便是戒、定及慧這三學。
(1) 戒學
三學之中,戒學為最重要。具備了戒的成就,要得定及慧便不難了。戒律分為許多種,包括五戒、菩薩戒、出家戒及密戒等,此外還有與皈依有關之學處及八關齋戒等。在這裏,我們講授戒之共通精神,而並非教授各種戒的本身內容。有關各別戒的內容教授,我們必須在受戒時及受戒後學習,也有些戒可以在受戒前學習,但今天所講內容並不說這方面,只從總體的戒行方面講授。
戒是通往一切功德及善法之階梯,好比一切功德之總源。佛經為佛之教法,固必須尊重,但戒卻更是佛所行持的,所以更應恭敬。佛陀曾說過,在他入滅以後,我們便應以戒為師。這即是說,我們應把戒視為佛陀本身而生敬重。輕視戒律,亦即輕佛。為什麼我們應該敬凡夫具戒僧眾呢?這也正是因為他們具備了戒。從某種意義上來看,這就等於佛住在他們身內,怎能不敬呢?此外,僧人所用之袈裟及坐具,其尺寸、比例及剪裁均有其表義,它們都代表了戒,所以亦當尊重。總之,戒是令我們解脫及令我們生功德的法門,絕不能輕視。平時我們常常談修定、無我、空性等等,其實這些暫時都不切實際,因為我們根本沒有定力,也還未證慧,但戒學卻是我們有能力馬上好好行持的法門。再者,佛陀說過在末法時期,由於難得之緣故,即使能持少至以一天為期的戒,功德亦勝越于正法時期對一切諸佛興大供養的善舉,故此我們應努力持戒,在家人尤應多作八關齋戒,在一日夜中好好地行持。長期地保持完美的戒行,大家可能擔心做不好,但在一天內完美地持八條戒,則似乎不太難,所以大家應多作這類齋戒。大乘八關齋戒在於師父前受了一次以後,便可自己擇日自受,並不一定要去寺院再找法師求受,所以十分方便,其功德亦不可思議(注:有關大乘八關齋戒開示,見法師著作《福份無量》)。此外,我們應該參思持戒的利益及不持戒的損失,從而生起精進及歡喜持戒的心,如此才不會感到持戒是一種痛苦或折磨。
如何能防護自己不致犯戒呢?導致犯戒不外乎四種可能性,一為無知,二為放逸,三為不敬,四為煩惱。
無知者,是指不懂或不記得所受的戒之性質、怎樣算是犯戒、應作什麼、不應作什麼等等。對治它的方法是好好地學習及背誦戒條,譬如說背誦皈依學處、五戒、比丘的二百多條戒、菩薩的輕重戒及密戒等。
放逸者,是指漫不經心、根本不關心自己有否犯戒。這樣的人,根本沒有留意自己有否正在犯戒。要對治它,便應以正知及正念觀察自己的行為,若有快犯戒之情況便馬上制止自己。我們亦可對犯戒生慚愧心,以此對治放逸。又或者我們多念犯戒之業所導致之三惡道苦等等,以恐懼果報之心對治散漫。
不敬者,指輕視戒律之心。對治這問題的方法是,我們必須想佛陀所說的“以戒為師”,要知道輕視戒律便等同輕視佛陀。這樣地想,又建基於前已生起之皈依心,我們便可防範因不重視戒律而犯戒的情況。
煩惱導致犯戒者,指因煩惱太重而持不好戒的情況。要對治它,必須先分析自己以何種煩惱為主及較重。貪重者,以無常觀等對治。瞋重者,以安忍及悲心等對治。癡重者,以無我觀對治。有關安忍、悲心及無我教法,在上士道中便會提到,現在暫且不講。
以上乃持戒的方法。不論是皈依學處、五戒、菩薩戒乃至密戒,持戒之要訣及精神不外如此。
對自己所受之戒,若有破犯,應以前所教授之四力懺淨,並各依其戒之性質而重受之。
大家要注意,戒學雖然是在今天講到共中士道時教授,但這並非中士之不共行。對下士而言,守持皈依學處及十善業,便如同持戒。對中士而言,應修以解脫戒為主之戒學。對大乘上士而言,更要守菩薩及密戒等。故此,戒學乃通於三士道的修持。在共中士道時教授戒學,只是為了方便的安排而已,並非說共下士道不需要戒,也非指上士不必持戒。
(2) 定學
修定的方法共通于中士及上士、小乘或大乘。因為定學是解脫之道,中士固然需要具備它,但上士亦需要成就定學,否則便不能成佛。由於此原因,定學既可在現在就教授,亦可在上士道教至菩薩六度時教授。如果今天只教中士道,衲現在便應把定學完全教授,否則中士道教授便不完整了。可是,反正我們還要往上士道繼續講下去,現在就不必馬上講定學了,省得在上士道說至有關部份時又要再講一遍同樣的內容。衲雖現在留待上士道時才教定學,但大家萬勿誤會,在正式修中士道時,必須修定學,並不可就此跳過。現在跳過它,只不過是為了以免重複及節省時間而已,絕非指上士才需要它而正中士和共中士不需要的意思。
(3) 慧學
慧學亦是通于中士及上士道的教法。正中士需要它以求解脫,在上士道中它是六度中的最後一度。如果現在教授慧學,在遲些講至上士道之菩薩行時,又要重複講一遍。反正我們並不止于教授小乘或中士道,現在我們跳過這一節,留待後來才教。大家切勿誤解,慧學是中士道部份亦必需的,現在只因方便的關係跳過不教而已,並非說只有上士才修慧。
現在終於講完共中士道了。總結地說,共中士道必須先思苦及集諦或十二因緣而生欲求解脫之出離心,令我們如處火宅極欲逃出,然後再次第修戒學、定學及慧學這三者以求達到解脫的目標。正中士固然要如此去修以求解脫,但共中士亦必須修學同樣的內容。共中士道之內容極為重要。在大乘經論中,少有提及戒學等,並非因為它對大乘上士不重要,而純粹只是因為大乘經論假設讀者早已懂了共下士及共中士道的內容而已。
《甘露法洋》-- 《菩提道次第廣論》釋義開示
上士道
對希求解脫的小乘行者來說,光靠下士及中士道的教法,便已經足夠了。小乘的行者,或稱“正中士”,依靠出離心及戒、定、慧三學,便可達解脫六道之目標。可是,若以利己的角度來看,這未算達到了我們潛質之最高發揮。若從利他的角度來看,解脫之境界亦未具備最高能力來利益眾生。故此,有慧根及心量大者,不應止于共下士及共中士之行,而應發更大的心、作更高的修行,入于上士道的範圍,亦即大乘的部份。大乘分為共道的顯部,或稱“經部”(Sutrayana)、“波羅密多乘”(Paramitayana)及“因乘”,及不共的密部,或稱“續部”(Tantrayana)、“金剛乘”(Vajrayana)、“咒乘”(Mantrayana)及“果乘”,但不論是大乘的顯法或不共密法,若無菩提心,則修亦無用,亦不算是入了大乘之列。故此,正如皈依是入於佛教之列的門檻、出離心是入於小乘之門檻,菩提心則是入於大乘的門檻。判別是否大乘,看的是有無菩提心。在座中有些或許會生出疑問:“我老早就是大乘佛教徒了,師父您不必說這些了!”事實上卻不一定如此。我們平時雖然常自詡為“大乘弟子”,但大乘卻並非憑我們在嘴上說一說便能進入的。大乘的行者要發菩薩的心願、作菩薩的事業。如果沒有這樣的心,便不是大乘。縱使所修之法是大乘法、宗派屬於大乘、道場是大乘的、師父也是大乘的,這些都沒取決性的作用,我們的心必須是大乘心!如無大乘的心,則不是大乘行者。有些人會說:“但我的心也是大乘的呀!”這只是自欺欺人的幼稚話而已。別說對一切眾生發起真正的悲心及菩提心了,我們有時連一隻蚊子也受不了!
在上士道部份,主要分為發菩提心的部份及在發心後作菩薩行之方法兩大類。在科判上,《廣論》把它分為三大支,一為講述菩提心與大乘的關係,二為教授培養菩提心,三為作菩薩行的方法。現在,衲亦依這種科判而教授。
大乘與菩提心的關係
什麼是菩提心呢?“菩提心”是指不忍見眾生受苦而發願成佛以利益眾生之心。這種崇高的發心,是大乘、上士之發心,亦乃成佛之必需。
前面亦已說過,解脫固然很好,但卻並非圓滿境界,所以我們宜於最初便向著菩提心的方向走。正下士及正中士是指以與該道相應之動機去修該道之法者,共下士及共中士是指以上乘之發心、動機去修該道內容者。以菩提心修下士道及中士道,是為共下士及共中士,而並非正下士或正中士,我們對這分別必須搞清楚。有人會問:“如果我以中士的解脫心、出離心去修中士道,在自己解脫了以後,我才開始研究上士道,這樣不好嗎?”這不是不可行,可是卻不一樣。小乘行者在修至解脫時,便入於寂靜之境界中,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方有緣遇佛放光令其出定,並勸發菩提心。況且,小乘解脫者由於自苦已退,在修悲心時會有很大困難。我們有能力者,於最初雖並無真正的菩提心,但宜在一開始時便朝著這方向走,並以這種心態去修下士及中士道內容。正如種豆絕不可能長出大米的道理,任何不以菩提心為動機的行為,斷無可能成為成佛的因。若以菩提心為動機,任何如佈施等行為,乃至修持殊勝的密法,皆變為成佛之因。若只以出離心為動機,則同樣的事只能成為解脫之因。若以下士道層次之發心而行,則只會是再次輪回之因而已。在印度,曾經有一個行者修大乘的密法,後來卻只得了小乘的果,這正是因為發心之分別而致。我們不能因此而作結論,認為是該法不殊勝。這個人所修的法的確乃大乘的法門,但他的心不是,所以便有這樣的結果。反過來說,若以大乘的心修下士及中士道內容,則因心力大而極易成就。
大乘的心就似一把鋒利的刀,堪能有效地作許多事情,我們只需略用少許力即可成功。舉個例說:若以下士心佈施一顆米予一蟻,則頂多只能得人、天之果,而且因為所施物很小,佈施之力量不大;若以中士心佈施,則頂多只能成一解脫之因,其力量仍然不大;但若以上士心佈施這同樣的一顆米,因心力故,這是一個很強大的因,能令我們成佛。同樣的一件簡簡單單的小善行,由大乘心而作,力量則大有不同,而且果報會無盡地倍增。
若有人問:“佛從何出生?”,答案是“由菩提心而出生!”所以,菩提心被稱為“佛父”。 有關這一點,衲作一些解釋說明:在世間上,我們固然必須有父、有母方能出生,但我們的種姓取決於父親,父為王則其子為太子,父為貴族則子女亦為貴族,父為老百姓則子女只可能是老百姓。不論是佛或小乘羅漢,均由空性慧所生出。若無空性慧,固然不可能成就解脫或成佛。可是,單單看空性慧,它既可能生出佛境,也可能生出羅漢的境界,這是說不定的,所以空性慧並非取決性的因素。另一方面,如果有空性慧再配上菩提心,所生出的則必定會是佛境,斷不可能生出小乘之果境。故此,空性慧及菩提心二者固然均為成佛之必需,但菩提心才是具取決性的一方。因著這個原因,空性只堪被稱為“佛母”,而菩提心則被尊為“佛父”。
有了菩提心者,縱使他什麼別的成就都沒有,也堪受人、天之尊敬及頂禮,而且名為“佛子”,身份比具神通及大成就的羅漢還要高許多。為什麼呢?衲舉些譬喻:在世俗上,鑽石的價值最高。如果把一顆小小的鑽石與大的珍珠比,也仍是鑽石在價值上勝出。又或者以血統為例:一位太子哪怕年齡再小和再不懂事,也仍然比最年長和最有能力的老臣子尊貴。同樣的道理,有菩提心者,在一開始便身份不同,其“光芒”能把羅漢等通通比下去。
衲已略說了菩提心的重要性,我們必須仔細思維,方會生出希求得到它的強烈心願。但到底如何才能生出菩提心呢?這就說到了下一支 —— 培養菩提心之方法。
菩提心
這支裏面又分四小支,一為菩提心生起之因緣,二為修此心的方法,三為判斷生起了菩提心的準則,四為誓發菩提心的儀式。
菩提心生起之因緣
要成功地發起菩提心,必須具足有利發心之因緣,然後努力修心,方能達成。
生起菩提心之緣有四,現在略說一下:
(1) 有些人由於過往宿業,或見佛像,或聽佛與菩薩名號,便即時引發了內心的菩提心種子,這是其中一種可能性。
(2) 在閱讀經典時,我們生起信心而發心。
(3) 我們因見佛法衰微,發心令其久住。
(4) 我們因見眾生可憐,從而發心。
以上為四緣。
發心之因亦有四種。
(1) 種姓圓滿。
(2) 善友攝受。
(3) 悲憫有情。
(4) 不厭生死。
此外,還有四種力。
(1) 自力。
(2) 他力。
(3) 因力。
(4) 加行力。
有些人依一因一力而發心,有的人則依多因及多力,總之有多種可能性。在末法時期,我們依自力及師長之教授而發心、便是最堅固的力量了。
培養菩提心之方法
我們已明白到菩提心的重要性,又生起了欲得此心的願望,且也具備了必需的因緣。可是,光憑著這些,並不足以憑空變出菩提心。在阿底峽祖師進藏後,他曾問西藏人:“你們是如何修菩提心的呢?”,答曰:“我們念誦發菩提心文。”,祖師斥道:“在西藏竟然有不懂修慈心及悲心的‘菩薩’!”由此可知,菩提心並不是空有其願、有空時念一念發心文便能變出來的,我們必須懂其修學次第。這種方法,必須是有傳承、無誤及有成功先例的具體方法。否則的話,我們若天天把“成佛”和“菩提心”等詞掛在口邊也絲毫無用。
修菩提心有兩種方法,一為七重因果修心法,二為自他交換修心法。前者乃阿底峽祖師所廣為弘傳的,後者不屬深觀及廣行派,而乃文殊傳予寂天祖師、源出於《華嚴經》的修心法門。兩種修心法阿底峽祖師都具備了,但對後者他只曾在小範圍內教授,並未廣傳。到了後來,宗喀巴大師繼承了此二支傳承,流傳至今。此二支傳承,均上溯本師釋迦牟尼,而且同樣有效。一般來說,境界較高的行者,以自他交換法修較適宜,普通行者則依七重因果法修較為容易。如果從技術性層面來說,自他交換法其實已囊括了全部七重因果法在其內,而七重因果法雖本身已足夠,但卻並不完全包含自他交換法所有法門在內。從效果上來說,則二者同樣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