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2 08:12:49
學習次第 : 進階
日期:2010/06/02 08:11:41 喇嘛網 編輯部 報導
菩提道次第略論(三)11-15(2005年達賴喇嘛傳授)
11 之後就是「禮讚彌勒菩薩以及妙吉祥(文殊菩薩),還有龍樹、無著等,這些菩薩們」。佛陀成道,證得正等正覺的果位之後,以一般歷史的記載,在當時印度有許多不同的語言,那時候佛陀講法用的語言是巴利的語言;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初轉法輪,也就是四諦法輪,那時候佛是以這種的語言去傳授的。
之後就有繼承佛位(佛的法座)的七位羅漢,那時候也是用巴利的語言。之後像《般若經》裡面所說的菩提心、六度,尤其是無我的空正見,主要是以梵語所建立的經藏,來解說上述的內涵;也就是菩提心、空正見的解說,多數是在梵語裡面。佛在世的時候,以普遍眾生所聽受的語言,是巴利語言。
因此佛在靈鷲山說《般若經》,是不是一般凡夫共同可信賴的呢?或者是共同可以聽聞到的呢?應該沒有吧!那時候只針對一些業清淨的菩薩眾們宣說《般若經》的,所以大乘教法在那個時候並沒有普遍的流傳。有時候可以看到禮讚慈尊菩薩、文殊師利菩薩、金剛手菩薩,都是在那個時候,佛陀針對於個別的、少數的業清淨的眾生,與他們說大乘教法的。因此像龍樹菩薩和無著菩薩,他們並非是直接從佛那裡聽聞到大乘法藏的。
至於大乘的傳承,為什麼是由龍樹菩薩和無著菩薩留傳下來的?是如何流傳下來的呢?龍樹菩薩是佛涅槃後四百年,誕生到這個世間;佛涅槃後九百年,無著菩薩誕生到這個世間。以他們戒體的傳承來講,是從佛傳到繼承佛位的七位羅漢,於是留傳下來的,這是戒體的一種傳承。如果是以大乘的傳承,是由聖本尊直接聽聞佛的大乘教法,於是聖本尊像慈尊、文殊等再次傳給了龍樹、無著,於是流傳整個大乘的法脈。
佛當時傳授大乘教法,並非是普遍歷史上可看到的記載,而是針對一些業清淨的眾生,而說了大乘教法。因為業清淨的眾生是少數,所以大乘法脈的繼承人就越來越稀少了。但那個時候龍樹菩薩誕生這個世間,大力宣揚大乘教法,再次的把大乘教法發揚光大。在那時候有些人反駁龍樹菩薩,說大乘非佛說的這句話,於是產生了這種理念。
龍樹菩薩在《寶鬘論》裡面說到大乘是佛說的,引用了種種理由來建立。之後無著菩薩,隨從慈尊菩薩(彌勒菩薩)聽聞了慈尊五部大論之後,在五部大論的《莊嚴論》裡面,又說到了大乘是佛說的理念。不只如此,之後還有清辨論師、以及寂天菩薩,這些大學者、大思想家,也曾經引用許多的理由說大乘是佛所說的。
12 總言之,佛所說的四聖諦的內涵,也就是在鹿野苑,初轉法輪四諦的內涵。如果要徹底、透徹的了解,必須配合梵語所建立的經典來學習,才有辦法真正的、透徹的、無誤的通達了解佛所說四諦的內涵。這是必須依賴大乘的經典,否則我們無法很透徹的了解四聖諦最主要的意趣了,這是一點。
第二點,大乘的教授裡面最主要講的是,捨己並且愛他的菩提心的精神。這種精神在整個佛法來講,它是無比的、是最偉大的;這麼偉大的精神,如果不是佛說的,是佛的弟子所說的,不是很奇怪嗎?很難解釋的,有很多矛盾的地方。所以大乘是佛說的理由,以《方便品》來講,它也是有理由的。因為這麼偉大的精神,如果佛了解一切為什麼不說呢?
從另一個角度去了解也可以知道,像四聖諦,尤其是要了解最細微的集諦──最細微的煩惱根本;煩惱是否可以斷除,必須了解到很細微的無我內涵。這種細微、淵博的無我學說,唯有在梵語所建立的大乘經典才能學習到,所以以《智慧品》而言,大乘也是佛所說的。
所以透過巴利語言所建立的基、道、果的學說,佛學的哲學思想只是在表面而已,並沒有辦法完全的切入、完全的深入;唯有透過梵語所建立的基、道、果的經藏,才有辦法完全的通達、了解最細微的四聖諦內涵。
如果按照巴利語言所建立經典的說法,佛之前沒有成佛,他是來到世間之後才成佛的,這是巴利語言裡面所說的,也是我們平常在歷史上所看到、所記載的是如此。如果按照這種解說,佛在金剛菩提樹下,是由加行道入根本定之後,在同一個時間內,同一個座墊上,獲得了見到、修道、無學道。按照辭意上去解說,就是見道、修道、無學道,在一個座墊當中生起的,如果用正理去觀察,這種解說很難作解釋的。
第二點是因為,以巴利語言所說的經典說到,佛涅槃之後完全都沒有,連意識的續流也沒有,這種說法有很多與正理違背的。因為像外道赤裸派他們所說的,只要有意識就會有煩惱,沒有煩惱就沒有意識了。如果佛斷除了煩惱之後,意識會消滅,那豈不是跟外道婆羅門所說的一模一樣嗎?因為佛斷除煩惱之後入涅槃,進入無餘涅槃之後,什麼都沒有了。但是以實際狀況來講,意識並沒有任何的違緣,可以讓意識消滅的,以實際狀況來講沒有這種違緣的,所以煩惱消滅,並不一定要意識一起消滅。透過上述種種的道理,我們可以知道,大乘如果非佛說,會有很多的違緣,但大乘是佛說卻有很多理由的。
以這個世間來講,佛曾經授記過,有一千尊佛會來到這世間,以佛來講他是第四尊佛,之前有三尊佛來到這世間。跟隨人的壽命長短,人在八萬歲的時候,人在六萬歲的時候,人在四萬歲的時候,於是每一尊佛來到世間,曾經有這樣的記載的。但是配合現代科學家所謂的人類如何形成?怎麼演變的?互相去比較,我們真的要好好想一想,一定有很多內容值得我們去討論的。
就像基督教徒,他們說上帝是在五千年前創造人世間的,現在考古學家,他們看到很多的骨頭,已經證明了不只五千年,這時候他們要怎麼解說呢?一定會產生很多的紕漏和很多矛盾的問題。他們五千年是太短了,我們佛教是太長了,因為我們說八萬年、六萬年,人的壽命在八萬年的時候來了一尊佛,六萬年的時候來了一尊佛,這種說法又太長了,所以針對這一點的解釋,真的是值得去深思的。
至於傳承,可以分兩大承傳:一個是深見行的傳承,一個是廣大行的傳承。首先先講深見,「深」的意思是什麼呢?並非只是自己所看到般的,它實際上存在的內義,並不是用肉眼可看到的,必須透過長時間正理的觀察之後,才能獲得的一個內義,於是稱為深;也就是說並非我們凡夫用肉眼可看到,必須透過長時正理的觀察而了解的緣故,所以於境上它存在的方式來講是深。「見」可分見本身的行為,所見的境,能見的識這三者;就像緣的時候,可分所緣境、能緣者、還有緣識,分三者。同樣的在此,可分所見到的見解,所見的境,以及能見的見識。總言之,了解甚深空性見解,就是所謂的深見。
至於廣大行,「廣大」的意思是什麼呢?因為它的內涵有很多不同的學問必須去了解,好比道諦的功德等,這種不同功德的種類很多,要學的層面非常廣泛。尤其是講到了菩薩行的身語的善行,就像布施、持戒、忍辱等,非常的廣泛,於是說了廣大行。
至於深見及廣大這兩個傳承,是從何處而得來的呢?深見行是由龍樹菩薩所流傳下來的,廣大行的傳承是由無著菩薩所流傳下來的。雖然這兩者都共同的主張了方便,也就是廣大和深見是要一起雙運的,也就是方便和智慧要一起雙運,可是隨著以前他們的發心,還有他們的願力,所以龍樹菩薩最主要是說了深見行。像龍樹菩薩在他個人所著的《集論》裡面,說到暇滿難得等的道理,可是真正龍樹菩薩的見解,不共的特徵是在《中觀理聚六論》裡面的無我見解,由此去體會龍樹菩薩的不共見解。
同樣無著菩薩,雖然在《瑜伽師地論》裡面說到了唯識派的一些見解,但是他並沒有把唯識派的見解,刻意的、詳細的作解說,他只是簡單的宣說而已。無著菩薩在什麼地方作詳細的解說呢?在整個菩薩道的行為,這種廣大行上解釋得非常清楚。
因此從龍樹流傳的整個深見行傳承,從無著流傳的整個廣大行的傳承,這兩種的傳承,宗大師在《廣論》有說到,為了讓弟子能夠簡單的實踐學習的緣故,所以在此簡單的宣說。看到《略論》這句話,「再以略攝道理而宣說」。
13 略論1頁(廣論2頁)「此中總攝一切佛語扼要」我們要學習的這部論典裡面,它總攝了一切佛語的精要。總攝一切佛語精要的時候,宗喀巴大師在此又說到了「遍攝龍猛」(龍樹菩薩)以及「無著」菩薩,「二大車之道軌」。為什麼稱二大車之道軌呢?也就是佛說這些見解的時候,在大小乘的行為上是沒有爭論的,只是自己能不能修學菩提心,如果能夠讓自己生起菩提心,就是大乘。只是自己能不能而已,對於菩提心的偉大精神來講是沒有爭論的。
在佛教的內部裡面,唯一能帶來爭論的,就是見解上有不同爭論。為什麼呢?因為佛自己親自說了,依著眾生的根器,還有他能夠接受程度的不同,所以我說的空性內涵也不一樣,於是叫弟子要好好觀察。因此追隨導師的這些弟子們,尤其在宣說無我的見解上的這些思想家們,他們之間有許多爭論的,於是產生了種種不同空性上的說法。
在眾多的不同說法裡面,最主要的有兩位宣說見解的兩大開派師。由龍樹菩薩所說的見解,稱為中觀見解;無著菩薩所說的見解,叫做唯識見解。這是佛說的眾多見解的解釋者當中,最主要的兩位。
龍樹菩薩和無著菩薩見解上收攝的理由,以無著菩薩所說的唯識見解來講,如果是一個很正直的角度去作觀察,它會受到中觀派見解的危害。為什麼呢?雖然唯識派說了「三界唯心造」,一切無有外境,所以看色法,或者看到悅意境、不悅意境的時候,從境上已經完全排斥外在的存在了,因此對外境的執著會減少。可是當我們產生痛苦和快樂感受的時候,會覺得這個感受還是非常真實的存在。再加上唯識派本身說,心是有真實性的,意識是有真實性的,自然會對內在感受的產生,仍然會有執著存在的,沒有辦法去對治內在的執著。
以中觀派的論典來看,無論內在的法、或者外在的法,一切都無有真實,從境上都沒有任何的存在,於是說了最究竟性空的意趣。這時候無論是內在快樂的、或者是痛苦的感受,或者外在的悅意或不悅意境,我們去看待任何事物的時候,都不會有任何、絲毫的執著存在。所以透過了中觀見解的認知,對這種顛倒執著的消滅,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會有很大的力量。唯識派美中不足的,就是外境的執著斷除非常有力量,可是內在的感受生起的這種執著的斷除,就沒有什麼力量了。
總言之,追隨佛之後,因為在見解上產生不同的爭論和解釋,在眾多的解釋當中,把它分為兩大派,唯識和中觀;中觀的開派師就是龍樹菩薩,唯識的開派師就是無著菩薩。這是以深見行的方式,來說總攝一切佛語扼要之意;廣大行,主要是無著菩薩所說的廣大行。所以「此中總攝一切佛語扼要,遍攝龍猛、無著二大車之道軌。」
「往趣一切種智地位勝士法範」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以整個佛學來講,尤其是大乘經典裡面,可以分顯教的大乘法脈和密教的大乘法脈。但是最後能夠讓我們走到一切遍智的,還是必須要密學,才能讓我們真正成佛。以這個基礎之後,這句話就代表了藏傳佛法,它是大小乘、顯密完全具足的法脈。於是說了整個成佛之道,「一切種智地位勝士法範」。
「三種士夫,一切行持」這句話是說,阿底峽尊者來到西藏之後,那時候在西藏並沒有見解上有很強烈的,或者見解上有很深厚思想的外道,沒有!那時候雖然有苯教,而且曾經有一陣子產生衝突,可是並沒有在正理上產生爭論、或辯論。於是阿底峽尊者來到西藏,傳法的時候,並沒有破除他方、建立自方的說法,沒有這麼明顯的作區別。而是根據西藏人的環境,還有他們的根器,說出一套讓他們能夠簡單修行並實踐的方法。
那時候在印度雖然有三士夫的名稱,但是阿底峽尊者很清楚的根據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說了一套完整的三士道修行法門,那就是《道炬論》。菩提道次第法門的論典,最主要就是依《道炬論》所說的內容來宣說的。所以「導具善者趣佛地理,是謂此中所詮諸法。」這就是要學習的內容,要講授的內容。
14 當時在印度有許多不同的大小乘的寺院、佛學院等,在眾多的佛學院當中,最主要的就是那瀾陀寺,龍樹菩薩是那瀾陀寺的一位大學者。當時那瀾陀寺,能夠弘揚佛法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龍樹菩薩在世的緣故,所以那時是那瀾陀寺最有名氣的時候。聽說在當時,印度許多求學的知識,還有學問等,最主要的來源也是來自那瀾陀寺,佛學以外的知識也是如此。所以聽說是一所大家異口同聲認同的,非常有名氣的大學。
至於梵語所建立的佛經論,最主要也是那瀾陀寺的大學者們著作的。那時候的「止迦摩囉室囉」是一個地方的名稱,在那個地方有許多的論師,他們也是受到那瀾陀寺的影響,而建立那瀾陀寺傳承的教授方式。那時候阿底峽尊者,曾在止迦摩囉室囉學習過。
止迦摩囉室囉傳授的方式是什麼呢?要傳授之前必須了解,造者本身是否殊勝;如果造者殊勝,才能對造者產生信心,對他所傳的方法才會生起信心。於是說了這四大科判,造者本身殊勝與及他所說的教法殊勝等,因此在此也宣說了造者本身的殊勝。
佛在世的時候,為了區別那一位的說法是殊勝的,最主要是看說法者本身他所說的內容,而建立這個說法者是殊勝的,或者這個導師是殊勝的,不是光靠外形的莊嚴來說導師殊勝。如同宗喀巴大師曾經說到,要對教理產生認知之後,才能對佛產生信心。所以對佛的信心不是光靠佛的身功德,因為每一位導師都有他的身功德,當然追隨他的弟子都會去形容,我們導師的身功德是如何的莊嚴;但是最主要的、真正的區別,是來自於他們所說的法、所說的教理來作區別的。
佛所說的教法在這個世間上,以今天而言,有眾多的宗教信仰,有不同的解說。但是在這麼多的解說裡面,唯有說了我執的對治,無我的正見;而且又說了,不能光是想自己,其他人一樣跟我們要離苦得樂,要為一切有情眾生、一切的生命來做努力,或者負起責任,而說了廣大行。這種慧及悲的功德,唯有佛才宣說的,這是教理上不共殊勝的特徵。
首先認識了佛陀的功德之後,於是了解到由佛傳至龍樹及無著,就是透過深見行及廣大行的傳承,傳至那瀾陀寺。那瀾陀寺整個傳承,傳到西藏的時候,剛開始是由寂護論師建立藏傳佛法的,寂護論師也是那瀾陀寺的大學者。之後由藏王赤松德贊迎請他來到西藏,大約是在八世紀的時候,在那個時候佛法流傳至西藏。可是在之前四百年,佛法已經流傳至中國了,所以中國先有佛法,之後才有西藏的藏傳佛法的。
由寂護論師建立了整個教法之後,為了使不受非人的侵擾、干擾,所以迎請了蓮花生大士,來驅除非人等種種的障礙,那時候最主要的施者也就是藏王赤松德贊。藏王以及阿闍黎蓮花生大士,以及教授師寂護論師這三位,是建立藏傳佛法最主要的三位恩師。之後又產生許多挫折,在整個佛法的歷史上,於是在一千年前阿底峽尊者來到西藏,著作了《菩提道炬論》,這部《菩提道炬論》是總攝了一切佛法精要的論典。在此就說到了阿底峽尊者作者本身的殊勝。於是為了能夠讓弟子,了解作者本身殊勝的緣故,宗喀巴大師在此大約的介紹阿底峽尊者的傳記。
在佛法的見解上,說到了我執的正對治──無我的見解;在佛法的修行上,說到了捨己利他的菩提心,這就是佛法不共的「見」以及「行」。這是佛法不共的思想,唯有佛法才有,其他是沒有的,所以這個思想,確實是最殊勝的思想。
話雖如此,但不能說,既然是最好的思想就每一個人都要學,不是這麼一回事;也不是要求每一個人都要學佛法的思想,雖然它是最好的。為什麼?因為以這世界來講,有很多不同的宗教信仰。這些宗教信仰,都有悠久的歷史,而且在過去的歷史當中,的確幫助了許多人,隨著每一個人所需的不同,還有想法的不同,確實為人類帶來許多的貢獻。
我們先不談其他的宗教,以佛法本身來講,佛也是依據眾生的根器、他的所需,而說出適合他的法。如果佛所說的一切教法,都不需要依賴著眾生的所需,就可以直接宣說,那佛直接說中觀最深奧的見解就好,何必要說唯識派的見解呢?所以真正能不能利益別人,並不是自己本身有沒有能力,就盡自己的本身能力去做,不是這麼回事;而是要看對方有沒有接受這種法的能力,配合他的能力而去說適合他的法才是。
佛覺得為他說法無我,會讓他產生邪見,就先不說細微的法無我,先說粗分的人無我;如果連粗分的人無我都無法接受,就跟他說好像有人無我的這種感覺。在經典裡面曾經說到,五蘊是包袱,我是承擔包袱的人,這句話就意味著有我的感覺。所以佛利益眾生的時候,並不是說佛本身有這種能力,就以這種的道理去利眾;而是配合著對方的所需,還有他的能力、他的程度,於是說出適合、相應他的法,這樣去利眾的。
所以能夠接受人無我,就先跟他說人無我,暫時先不講法無我;如果他有能力接受法無我的時候,再跟他說法無我的。所以佛在利眾的時候,是隨著眾生的根器和所需而去利眾的,以這個為比喻。
在今天這個社會上,這個地球上,因為每個人的所需及想法都不同,所以我們不能說只有佛法的思想最好,要求每一個人都要去學習,這是不可能的,而且是不需要的事情。因為每一個人的根器,和他的所需是不一樣的;隨著不同的根器,不同的所需,不同的宗教可以滿足他們的需求,滿足他們的想法。因此我們必須去尊敬每一個宗教,因為每一個宗教,都為人類帶來了貢獻,讓很多人獲得心靈上的滿足。所以不能說佛法的思想最好,而要求每個人都去學佛,這是沒有道理的。
許多宗教信仰裡面,有些是有哲學的思想,有一些是沒有哲學思想,就好像供火、供太陽和月亮的這種宗教信仰,我們先不談,因為它沒有所謂的宗教思想。有思想,有歷史背景的這些宗教,他們有悠久的歷史,在這些的宗教裡面,都說到要如何幫助別人;因此要修慈心、要修忍辱,要懂得滿足,要自我的一種軌則,於是說到種種的道理。這一切確實是很好,很優秀的教授,這是一種倫理道德的觀念;以倫理道德的觀念來講,我們更有理由去尊敬其他的宗教。
《道前基礎 造者殊勝》
15 接下來是大致介紹阿底峽尊者本身的自傳,說到了他的種性殊勝。教法可分教正法和證正法兩者,為什麼會分教、證二法,是因為佛法的教理可以分所詮和能詮;所詮的三學,能詮的三藏。如果對能詮三藏的內義不了解,所詮三學的內涵就沒有辦法實踐了,所以為了能夠修行,必須能夠了解修行之理;了解修行之理之後,才有辦法真正修學三學的緣故,所以必須先了解修行之理。於是在此說到了,阿底峽尊者是如何依止上師,如何廣大聽聞,如何把已聽聞、已思惟的內涵去實踐,並且生起證量。
說到證功德的時候,就說到了三學,也就是阿底峽尊者具有戒學的功德。在戒學本身又可以分別解脫戒、菩薩戒和金剛三昧耶等。說了戒學的功德之後,說到定學的功德,定學功德可分顯教所說的定學功德,和密教所說的密教咒乘不共的定功德。
世親菩薩曾經說,佛所說的教法可分兩者:一個叫教正法,一個叫證正法。「教正法」要如何持教呢?如何持有,使這個教正法長久住世呢?就是要透過講以及聞的方式,使教正法長久住世、持教的。「證正法」要如何持教的呢?是要透過自己去學習、實踐之後,才去持有教法的。所以真正要讓教法長久住世,除了要講聞以外,還要去實踐,才有辦法持有教正法和證正法這兩者。
像漢系的淨土宗,透過《阿彌陀經》,說到淨土的功德,想念佛往生,於是不需要多學。或者像襌宗,為了專注一境,所以不需要多聞,有時候會有這種的見解。在西藏也會犯同樣的問題,有些人也有這種想法。
以那瀾陀寺的清淨法脈學習的方式,首先先要好好的學習,多聞多思惟之後,把已聽聞的、已思惟的內涵實踐修行,這是整個那瀾陀寺清淨法脈的修法。所以持教的方式,是透過了聽聞,就是講聞以及實踐,以講聞及實踐這兩者,來持有這個教法的。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自己花錢蓋寺院,或者花錢蓋很莊嚴的佛塔,這叫做持教;這種想法是好,沒有錯!可是這不是真正持教。最主要的持教方式,是要好好看經典,把已閱讀經典的內容,好好去實踐。有時候會覺得自己花錢,就能夠持教,這是好但並不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