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08 12:00:19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道次第略論二之二 甘丹赤巴2010年
甘丹赤巴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此中分三:
戊一、具有最勝別解脫律儀
戊二、具有菩薩律儀
戊三、具有金剛乘律儀
戊一、具有最勝別解脫戒律(6頁)
所以這個部分,一開始就提到了戒的功德。而尊者他具有戒的情況,又可以分為三種:第一「具有最勝別解脫律儀」,第二「具有菩薩律儀」,第三「具有金剛乘律儀」。首先第一個部分「具有最勝別解脫律儀」。受比丘律儀已,猶如愛尾氂牛,若尾一縷掛著於樹,雖見獵人將害己命,寧捨己命護尾不斷;縱於一一輕微學處,尚寧捨命防護,況其所受重大學處?是故能成大持律上座也。這個地方一開始提到了,當尊者獲得了比丘戒之後,接下來舉了一個譬喻「猶如愛尾的氂牛」。這當中的「氂牛」並不是指任何一頭氂牛,而是指雪山當中特定的一種氂牛。這種氂牛牠非常愛護自己的尾巴,如果牠的尾巴被東西纏住了,這個時候縱使牠知道有人要傷害牠,牠也寧可捨棄自己的生命,也不願意把自己的尾巴弄斷。所以尊者他在獲得了比丘戒之後,不要說是重大的學處,縱使對於非常輕微的學處,他也寧可捨棄自己的生命,來守護他所獲得的比丘戒,也就是因此他能夠成為大持律上座。
而這地方另外一個譬喻,它是譬喻說,對於一個持戒的人而言,持守自己本身所獲得的戒律,就有如同是愛護自己的眼睛一般。我們都知道,如果空氣中有很多的灰塵,這個時候我們會馬上用手遮住眼睛,這表示我們對於自己的眼睛,都會格外的愛護、格外的珍惜;相同的,對於自己所獲得的戒律,也應該以這種方式來看待它。
戊二、具有菩薩律儀(7頁)
修習以慈悲為根本之菩提心眾多教授,這個地方有特別的強調「以慈悲為根本之菩提心」,所以這句話非常清楚的闡釋出來,要想生起菩提心,必須要以慈悲作為根本,沒有菩提心是不需要以悲心作為根本就能夠生起的,所以這個地方特別強調了,「修習以慈悲為根本之菩提心眾多教授」。就如同我們之前所提到的,尊者在小時候,他的內心中就能夠任運的生起菩提心,所以他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夠像他一樣,能夠對於佛法生起信心,也希望他們生生世世都能夠值遇三寶。所以從他的詩詞當中,我們就可以知道,尊者他本身能夠生起任運而起的菩提心。但是尊者並不以此為滿足,所以之後他特別花了十幾年的時間,來依止金洲大師,在金洲大師的面前學習菩提心的教授。
所以在正文提到了,特依金洲大師,長久修習由至尊慈氏及妙音傳授無著與寂天之最勝教授。依止了金洲大師之後,尊者他所學的菩提心教授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由慈氏,也就是彌勒菩薩傳給無著菩薩的這種教授。彌勒菩薩傳給無著菩薩的這種傳承,我們稱之為是「廣行派」的傳承,而廣行派的傳承當中,宣說菩提心的教授,就是我們所熟知的「七因果教授」;而第二種教授是由妙音,也就是文殊菩薩傳給寂天菩薩的這種教授。而文殊傳給寂天的傳承,我們稱之為是「加持派」的傳承,而這當中宣說菩提心的教授,稱之為是「自他相換教授」。因此尊者他依止了金洲大師,花了十幾年的時間,學習七因果教授以及自他相換的這兩種教授,是故內心發起愛他勝己之菩提心。所以在他的內心當中,能夠生起「愛護他人勝過愛護自己的菩提心」,這一點非常的重要。
平常很多人都會念「皈依發心偈」,甚至在我們的心中也能夠生起「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心。但是這樣的心,它有沒有辦法稱之為是菩提心?並沒有辦法。為什麼我們心中所生起的「為利有情願成佛」的這顆心,沒有辦法稱之為是菩提心?因為它並不是以慈心、悲心作為根本;所以沒有一種的菩提心,它是不需要依賴慈悲,就能夠任運生起。如果想要生起慈悲心,就必須要修學「如何生起慈悲」的這種教授,所以這些教授簡單的就提到了「七因果的教授」,以及「自他相換的教授」。所以對於我們而言,我們內心雖然也能夠生起「為利有情願成佛」的菩提心,但是這樣的心,並沒有辦法稱之為是真正的菩提心。
所以阿底峽尊者之前到西藏的時候,他發現西藏有很多的人,都自認為自己有生起菩提心。為什麼能夠生起菩提心?因為他說:我會念皈依發心的偈頌,當我念皈依發心的偈頌時,我就能夠生起菩提心。這時候尊者他就說了:西藏有很多不知道修學「慈悲」的菩薩(指的就是他並不了知慈悲是什麼樣的內涵),但是他卻自認為自己是有菩提心的,這一點也是相當重要的部分。所以在宗大師所造的論典當中,會不斷的提到「以慈悲為根本的菩提心」這樣的名詞。
接下來,以此願心所引行心,菩提心簡單的來分分為「願心」以及「行心」。在生起「願心」之後,更進一步的策發生起「行心」,並且在生起「行心」之後,承許修學廣大菩薩妙行,學習所有學處,以賢善行,所作皆不違越諸佛子之制限。
戊三、具有金剛乘律儀
具有觀自身即本尊之生起次第,及金剛心圓滿次第之三摩地,故成瑜伽師中尊主;特於誓言如理守護,不越制限。這個部分最主要提到的是「生起次第」、以及「圓滿次第」這兩個部分。並且在觀修密法的同時,他也對於之前所獲得的戒律,如理的守護,「不越制限」。
以上我們簡單的介紹了尊者,他所具有的三種不同的律儀。接下來這個部份是提到了「如理守護」。三種律儀戒律學處,非僅勇受,如其所受隨行防護,不越制限,這個地方有提到「三種律儀」,也就是之前所介紹的「別解脫律儀」、「菩薩律儀」以及「金剛乘律儀」。對於這三種的律儀、以及種種的學處,對於尊者而言「非僅勇受」,這句話非常的重要,也就是尊者他在面對他所獲得的這三種戒律、以及種種的學處時,他並不是只是勇敢的想要去接受這三種的戒律,而不好好的去持守。對於我們來說,剛好是顛倒過來,我們在受戒的時候,每一個人都非常的勇敢,不管是別解脫戒、或者是菩薩戒、或者是密乘的戒律,在受戒的時候,每一個人都非常的勇敢,都希望能夠好好的持守;但是當他在受戒回去之後,他發現「原來這些戒,我一條都沒有辦法持守」,並且久而久之,他就忘記了這件事情。所以我們一般的人,只是想要勇敢的來承受這些戒律,但是,我們並不知道該如何的來守戒;尊者剛好是相反的,所以提到了「非僅勇受」。「如其所受隨行防護」,就如同他所獲得的這些律儀,他獲得什麼樣的律儀,他就希望能全心的去防護它,「不越制限」;
若有少許違犯,但如果不小心,或者是因為短時間的放逸,而違犯了之前所受的這些律儀的話,亦速速以各各還淨儀軌令其清淨。這個時候他會想辦法懺悔,將他所造的這個惡業,將它在短時間之內完全的懺悔掉。其實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功德,但是對於一般的人而言,我們會覺得擁有神通這是比較好的功德,至於持戒,甚至犯戒之後應該要懺悔而言,對於我們來講不會認為這是一種功德;但對於尊者而言,他會認為這是眾多的功德當中,最重要的一種功德。這個從過去的公案,我們就可以知道,尊者他是如何的來看待他所獲得的戒律。
有一次他跟一群人出門在外,在一個非常危險的路段,他突然叫身邊的人完全都停止下來,也就是不要再繼續的前進。這個時候他跟身邊的人說,我因為剛剛不小心犯了一個非常微小的戒,所以我希望能夠在當下馬上的懺悔。但是周邊的人他們都覺得很納悶,明明我們現在的這個路段是非常危險的,為什麼你不等過了這段路之後,再回到你自己的住處,好好、慢慢的去懺悔?為什麼要在危險的路段馬上的懺悔?這時候很多人是很納悶的!甚至有人提出了這樣的一個疑惑。尊者聽到的時候,他就說:我怎麼知道我能不能夠回到我所住的地方?如果我在還沒有回去之前,我就不小心死亡的話,有一種可能,我會因為這樣的惡業讓我墮入惡趣,你怎麼知道這樣的情形是不會發生的?也就是因此尊者出門在外,他隨身都會帶著一個佛塔,所以當他發現他已經違犯了之前所受的律儀時,就會將佛塔拿出來,並且在這個佛塔的面前,誠心的作懺悔。
丁二、具有定學(8頁)
具足定學有二:一、共者,得堪能之奢摩他心;不共者,具有極堅固之生起次第。定學當中簡單的來分,可以分為共與不共。「共」就是所謂的奢摩他,「不共」指的就是密法當中的生起次第。又於三年或六年中修明禁行。之前我們有提到羅怙羅古達上師,當尊者在依止羅怙羅古達上師之後,由於精勤的修學密法,而在他的心續中生起了非常高的密法當中的證量。所以有兩種不同的說法,有一派他們說,尊者花了三年的時間修「明禁行」;有另外一派說,尊者在當時花了六年的時間修「明禁行」,所以這個地方有兩種不同的說法,所以文中提到了「又於三年或六年中修明禁行」。而這當中的「明禁行」指的就是,當一個密法的行者,他在內心中生起了非常高的密法的證量之後,在某一個時間點,他必須要修學一些異於常人的這種外在行為,就比方我們剛剛所說的,他可能會呈現出像瘋子,或者是展現出與平常不同的這種面貌,而這種行為我們稱之為是「明禁行」。
丁三、具有慧學
具慧學中,也分為共與不共這兩者:共者,獲得止觀雙運毗缽舍那之三摩地;不共者,獲得圓滿次第之殊勝三塺地。
乙三、得已於教所作事業(分二)
丙一、於印度所作事業
丙二、於西藏所作事業
丙一、於印度所作事業(8頁)
於金剛座大菩提寺,這當中的「金剛座」,就是我們平常所熟悉的菩提迦耶,「大菩提寺」在當地有一間寺院,曾三次以正法擊敗外道惡論,這個時候尊者曾經三次透由辯論的方式,擊敗外道。當時在印度當地想要擊敗外道,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除了你跟對方辯論,要能夠辯得贏之外。在當時如果你想要跟對方辯論,你就必須要將自己所住的(比方說是內道、或者是外道),拿來當成是辯論輸贏之後所必須要付出的代價。也就是如果你辯輸了,跟隨你的這些弟子們(如果都是佛弟子的話),這個時候你就必須要進入外道的體系,去學習外道的教法;相反的,如果外道辯輸的話,那這些外道就要跟隨你來修學佛法的內涵,所以當時要跟外道辯論並不是容易的一件事。在辯論的當下,要迎請當時許多的成就者、智者,甚至國王、大臣來到現場,在他們的面前,看到底是內道的這個人比較厲害?還是外道的這個人對於他的教法比較精通?所以這個時候,尊者他曾經以三次,透由辯論的方式來擊敗外道,住持佛教。
並於自部上、下聖教,這當中有提到「於自部」,就是以內道而言,有分為上跟下,所謂的「上」就是指四部宗義當中的「唯識」以及「中觀「,「下」指的就是「經部」以及「有部」。對於四部宗義當中的內涵,所有未達、邪解、疑惑之諸惡垢,亦善遣除,弘揚聖教。所以對於不了解四部宗義當中的內涵,或者是對於四部宗義的內涵生起邪解、或者有疑惑的這些部分,尊者他都能夠完全的將它去除,來弘揚聖教。故一切部,不分宗派,皆視其為頂嚴。以尊者的「見」而言,他本身的「見」是中觀的正見,而以持戒的「部」而言,他是根本四部當中的大眾部。所以不管是以「見」的角度,或者是以「持戒」的角度,由於他都精通各宗各派的內涵,所以不管是任何的一個派別、任何的一部,他們都願意視尊者為他們的頂嚴(也就是他們最終皈依的對象)。所以最後有提到,「故一切部,不分宗派,皆視其為頂嚴。」
丙二、於西藏所作事業(9頁)
接下來我們看第二個部份,「於西藏所作事業」,這個科判當中第一段,它最主要介紹的內涵是「消除對佛法所生的邪分別,樹立新軌。」天師叔姪發大精進,依次派遣譯師精進獅子及納措戒勝二人,數數前往印度迎請;菩提光時,請至阿里上區,祈請治理佛陀聖教。依此因緣,遂造《菩提道炬論》等,總攝一切顯、密要義,彙集而成修持次第,而興聖教。一開始提到的是「天師叔姪」,「叔」指的就是智光王,「姪」指的就是菩提光。雖然在智光王的時代,就一而再的想要請阿底峽尊者到西藏來弘揚佛法,但是並沒有成功,直到菩提光王的時候,才順利的迎請尊者來到了西藏。而當時雖然派遣了很多的人,依次去印度迎請,但絕大部分也都沒有成功,最後是派遣了譯師精進獅子以及納措戒勝這兩位譯師,最後才成功的迎請尊者來到了西藏。所以在「菩提光時,請至阿里上區,祈請治理佛陀聖教。」藉由這樣的因緣,所以尊者造了《菩提道炬論》,而這本論當中它總攝一切顯密最主要的內涵,並且將它轉變成是一般人能夠修持的這種道次第,以這種方式來弘揚聖教。
過去西藏在「師君三尊」的這個時代,透由靜命論師以及蓮華生大師,西藏當時的佛教相當的興盛。但是之後由於中國的和尚,以及印度許多不懂佛法教義的這些人來到了西藏,而將一些錯誤的見解,灌輸給當地人之後,所以當時西藏一度有很多的人,他們認為顯密這兩種教法,不僅沒有辦法互相的配合,而且他們就有如同是冷水跟熱水般,是彼此互相排斥的。所以當時有很多的邪知,就是在那個時代產生的,所以尊者來到了西藏之後,陸續的將這種錯誤的觀念扭轉過來,而弘揚了佛陀的聖教。
此復住於阿里三年、聶塘九年、前藏後藏餘處五年之中,為諸具善緣者,無餘開示顯密教典、教授。聖教規模諸已沒者,重新建立;諸略存者,令其增廣;諸為邪解垢穢所染污者,皆善淨除,令聖教寶遠離垢穢。這個部分最主要提到的就是,尊者在西藏的這個時間點,藉由什麼樣的方式,來將西藏當地的佛教,重新的治理過之後而讓它興盛?其實尊者會來到西藏,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因為種敦巴尊者。我們都知道種敦巴尊者,他是觀世音菩薩的示現,由於尊者跟觀世音菩薩之間有深厚的業緣,所以這也是他會來到西藏的其中一個原因。
並且他在還未去西藏之前,他都會請示度母,而請求他的加持以及授記。這個時候他就問度母說:如果我到西藏,對於當地的佛教,能不能夠呈現出利益?能不能夠幫助當地的人?那個時候度母就授記他說:如果尊者你到了西藏,對於西藏的佛法而言,會有絕對的幫助,但是你自己本身的壽命會少二十年。如果你留在印度的話,能夠對於佛法所作的貢獻是有限的,但是你的壽命會比較長。這個時候尊者他就想了一想:如果我能夠多活二十年,如果沒有辦法利益到眾生,沒有辦法利益到聖教,其實它所能夠呈現出來的功效也是有限的。所以,他就毅然絕然的到了西藏,縱使少了二十年的生命,他也願意為西藏、為佛教來付出他一分的心力。所以這個時候,他就按照度母為他授記的內容,而前往了西藏弘揚佛陀的聖教。
接下來第二段當中,最主要介紹的內容是,「介紹造論時所須的三種圓滿因」。之前我們提到當尊者來到西藏之後,為了治理西藏當時的佛教,所以造了《菩提道炬論》;而更進一步的提到了,造論時所必須要具備的三種圓滿因。正文當中提到,如是造論闡明能仁密意,復有三種圓滿之因:一、精通五種所知明處。第一個是他自己本身要精通五明。二、具有口訣。這當中「具有口訣」是什麼意思呢?修持彼義扼要教授,從正等覺至聖士,中無間斷。也就是他所要造的論,這當中最主要的內容、最主要的教授,必須是從導師釋迦世尊,一直傳到他的根本上師,這當中沒有任何的間斷。三、親見本尊,獲得宣說正法之開許。而這當中提到的「親見本尊」,最好的話是能夠親眼看見,如果沒有辦法親眼看見,至少也要在夢中夢到本尊,開許你能夠造這樣的一部論,所以提到了「親見本尊,獲得宣說正法之開許。」此等任具其一雖能造論,其實這三種的因,只要具備其中一者,他就有造論的資格。然具三者最為圓滿,但是如果能夠同時具備這三者的話,是最為圓滿的。此大阿闍黎三者皆備,而對於尊者而言,這三個條件他都具備了。
接下來的這三段當中,最主要提到的內容,就是「具備了以上這三種的圓滿之因之後,尊者他是能夠圓滿的來抉擇、闡釋勝者的密意。」所以這當中提到了,此中,為本尊所攝受者,這個部分就是我們之前所提的,三種圓滿因的最後一點「親見本尊」。如讚云:「具德喜金剛,立三昧耶王,勇士世自在,主尊度母等,親見得許故,他能夠親見這些諸佛以及本尊菩薩,並且能夠得到宣說正法的開許。夢中及現前,常聽聞甚深,及廣大正法。」
「師傳承中」這個部分最主要就是,之前三種圓滿因的第二個部分「具有口訣」。師傳承中,有「共乘」及「大乘」二種傳承;簡單的來分,它分為的是「共」以及「大乘」這兩種。後者分為「波羅蜜多乘」及「密乘」二種。而「大乘」當中又分為是波羅蜜多乘的顯教,以及密乘(也就是密教)這兩種。波羅蜜多乘中有「見傳承」及「行傳承」二種,而「波羅蜜多乘」當中又可以分為「見」跟「行」這兩種傳承;行傳承中有從慈氏及妙音傳來二種,共三種傳承。所以「行傳承」這當中,又有慈氏所傳下來的「廣行派」的傳承,以及文殊所傳下來的「加持派」的傳承。所以簡單的來說,「波羅蜜多乘」它可以分為「見」跟「行」這兩個部分,而「行」當中又分為「廣行」以及「加持派」,這兩種不同傳承的緣故,所以波羅蜜多乘它簡單的分,就是分為這三種的傳承。
於密乘中亦有五派傳承,這當中的五派傳承分別是:一切密續之傳承,密集金剛的傳承,以及母續的傳承,以及事部、行部、瑜伽部的三派傳承,以及大威德金剛的傳承,共五種的傳承;又具宗派傳承、加持傳承、種種教授傳承等眾多傳承。直接聞法之上師,如讚云:「恒常所依師,為寂靜金洲,覺賢吉祥智,多得成就者;又特從龍樹,相繼所傳來,深廣諸教授,尊者悉具足。」共許有十二位得成就之上師,餘者尚多。所以在當時大家所熟知的阿底峽尊者的這些上師裡面,有十二位是獲得殊勝成就的上師,而其餘的還有許多位的上師。
精通五明處者,前已說訖。是故此阿闍黎能善抉擇勝者密意。此阿闍黎於印度、喀什米爾、鄔金、尼泊爾、西藏諸地,雖有弟子不可思數。接下來這個段落最主要介紹的就是尊者他的弟子,在印度以及阿里以及西藏這三個區域,他有哪一些弟子?然主要者於印度有四:與阿底峽尊者智慧相等之大班智達比朵巴、法生慧、中觀獅子、地藏,或又加入友密為五;阿里則有寶賢譯師、納措譯師、天師菩提光;後藏則有噶格瓦及軌庫巴天生;洛札則有恰巴勝位及善護;康地則有大瑜伽師、袞巴瓦、智慧金剛、恰達敦巴;前藏則有庫、俄、種三。然於其中,能廣弘師尊所有事業之大繼承者,則為度母親自授記之種敦巴勝生。以上略說造法者之殊勝,廣則應從廣傳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