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08/18 14:34:04
尊貴達賴喇嘛尊者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道炬論釋(第7講-1)2012年

達賴喇嘛尊者

(七)2012年10月4日 上午

接下來就是講到了「愛己的過患」和「愛他的功德」,也就是思惟菩提心的內涵。我們在思惟菩提心的時候,所謂的「菩提心」,就是愛他勝過於愛己的這種心態。愛他勝過於愛己的心態,最好有空正見攝持的情況下來愛他勝過於愛己,這樣的話,菩提心才有辦法真正成為成佛的資糧。透過了空正見我們可以知道,解脫還有一切遍智是有可能的,不只有可能以外,自身是可以成辦的,才有辦法產生這個決定了。為了能夠利益遍虛空一切有情眾生,為了使一切有情眾生都能夠獲得無餘涅槃,因此,我必須要努力獲得一切圓滿的功德,才有辦法進一步去救護一切有情眾生了。所以如同《現觀莊嚴論》裡面所說的:「發心為利他,求正等菩提」。

菩提心,其實就是兩種希求心相應的心王,叫做菩提心。「二希求心」是哪二種希求心呢?就是希求他利之發心、以及希求菩提之發心。所以不只要愛他勝過於愛己的愛心以外,還需要空正見的智慧的原因,是因為緣希求菩提之發心,我們就知道何謂菩提,這時候就需要空正見了;希求他利之發心的話,就是要愛護他人、真正的關懷他人,愛他勝過於愛己,因此說到了希求他利之發心,這兩者希求心聚合在一起的時候,我們稱為叫做菩提心。有了菩提心的話,如同之前談到了,菩提心的勝利是不可思議的,無論是今世(哪怕是生起菩提心的當下),今世以及長久的未來,菩提心的這種殊勝功德,永遠都是存在的,只要我們發起。“

因為菩提心可以帶來無比的殊勝利益,所以在二希求之發心裡面,我們首先要把重點放在於希求他利之發心之上,因為這是很重要的。通常要讓自己生起真正的愛他勝過於愛己的話,這個方法有什麼呢?在佛經裡面說到兩種的方法:第一個叫做「七因果」,也就是知母、念恩、報恩、慈、悲、增上意樂、菩提心,這七者叫七因果;第二者叫做「自他相換」。

要觀修七因果的時候,首先我們是要觀「捨」,所謂「捨」的意思就是說,遠離愛恨、或者遠離親疏,以我的角度來看待一切眾生的時候都是平等的,沒有任何的差別。否則以我們現有的狀況來講的話,很容易、會自然的去區分這是我方、這是你方、這是他方,會去區分自他二方,這種自他二方的區分,就是在此「捨」要去去除的最大障礙了。要像之前所說的,所謂的貪著、或者是偏執,這種的貪著或者偏執,會讓我們偏著於自方。偏著於自方的壞處是什麼呢?有誰傷害了自方的話,我們就把他視為是仇敵,因此把他取名為敵方了。所以在這種自方和他方的區分下,就會產生不必要的貪與瞋,緣自方的貪、緣他方的瞋、緣敵方的瞋。所以我們之前也談到了,現在身心的苦蘊,它會隨著之前的業和煩惱所生,所以它會很容易的產生業和煩惱。所以就以我們的生理反應來講的話,它自然會去取得它所要的、或者它不想要的,於是會影響到我們內心煩惱的貪瞋。所以以生理的所需或生理的反應上來講的話,也很容易讓我們造成自他兩者的區別。所以我們要透過心理上的思惟,讓自己的心去看待眾生的時候,不要有任何的這種愛與恨之間的差別,保持平等,就是保持平等捨,這就是所謂的修捨了。“

因此在此說到了,透過了這種「平等捨」,從我的角度去看待任何的生命體都是一樣的,沒有任何的差別。之後再來想,這一切的眾生都曾經做過我的母親,透過「知母」;在做我母親的時候,曾經對我有無比的恩惠,「念恩」;因此我必須要「報恩」。為什麼一切眾生做過我的母親呢?因為我們有前世,前世有再前世,我們的前世如此的追溯下去的話,是沒有開始的,因此一切眾生都曾經做過我的母親;無論是胎生、或者是卵生,我們都必須要有一個母親在,所以一切眾生都曾經做過我的母親。《般若二萬頌》裡面也說到了,「一切眾生皆平等,所以如同父親、如同母親、如同如意寶等」,說到這樣一句話。也就是說我們去看待一切眾生的時候,因為實際上他們確實做過我們的母親、父親等等,所以我們只是看待一個實際發生的狀況而已,所以叫做「知母」。透過這個方式來修學,想要利益他人、愛護他人的心,就像我們愛今世的父母親一樣,感恩他們、感恩一切眾生,透過這種的方式而來作思惟的。

一切有情眾生都是想要快樂的,可是想要快樂的同時,卻沒有辦法真正獲得快樂;不想要痛苦的同時,卻又陸陸續續的、不斷的,必須要去接受痛苦。因此希望他們獲得快樂的慈心、希望他們不要得到痛苦的悲心,這兩者才有辦法發起。透過了知母、透過了念恩、透過了報恩的這種心態,於是我們不希望眾生獲得痛苦。所以不希望眾生獲得痛苦、不希望生命體獲得痛苦的這種心,我們稱為叫做悲愍心,悲心;希望他們獲得快樂的這種願望、或者這種的心態,我們把它叫做慈心。如果只是單純的希望眾生遠離痛苦的話,我相信這個其他的宗教信仰應該也是會有,只是單純的希望一切的生命都遠離痛苦;但是在此的悲愍心,不只是單純的一種希望而已,而是付出於行動,我必須要承擔起責任,讓一切有情眾生離苦得樂、讓一切生命體離苦得樂,所以這種的責任感,我們把它稱為叫做「清淨意樂」。這個清淨意樂要發起的時候,就跟空正見又撇不了關係了,必須要透過空正見的思惟來生起這個清淨意樂,這樣的話才有辦法產生強大的責任感。

所以由此而去建立了希求他利之發心,於空正見、還有清淨意樂,讓自己去生起希求菩提之發心了。為什麼呢?因為眾生所遭遇的、或者生命體所遭遇的這種痛苦,最主要的根本是來自於煩惱,煩惱的根本是來自於無明,其實無明就是我執,這個我執就是與實際上顛倒的了解。所以只有透過空性的認知、實際狀況的認知,才有辦法把這種錯誤的、甚至於顛倒了解的一種我執澈底的拿掉,因此才有辦法產生希求菩提之發心。為了能夠救眾生,所以自己本身必須要先知道說,「菩提」是可以獲得的、「解脫」是可以獲得的、「一切遍智」是可以獲得,這樣的話才有辦法真正救眾生;所以為了救眾生,我必須成就無上菩提的這種希求菩提之發心,是按照這樣的次第才慢慢、慢慢生起的。因為自己沒有辦法去除所知障的話,沒有辦法了解一切萬物、一切世法的話,我們就沒有辦法真正的了解到眾生需要的是什麼?什麼東西才是最適合他的?這樣就沒有辦法澈底的、或者是圓滿的幫助到他人,因為沒有辦法按照他的所需幫助他人了。所以如果我們是打從心裡面的愛他勝過於愛己,想要讓他真正的獲得快樂、想要讓他真正從痛苦煩惱當中獲得脫離的話,我有義務、我有責任必須要了解一切的法,了解一切眾生的想法,這樣的話才有辦法真正的幫助到他人。這以上就是屬於七因果的一種觀修方式。“

另外一種的觀修方式,如同剛剛所說的,修學他利之發心有兩因:一個是七因果,第二個就是自他相換。自他相換的修法,就是偏上根者的修法了。自他相換的這種修法,不會跟我們有點遙遠的感覺,但是如果講到知母、念恩、報恩,會覺得有一點遙遠,我所謂「遙遠」的意思就是說,自他相換的這種理由,在我們實際的生活當中、日常生活當中會反覆的看到,怎麼說呢?如同《入行論》裡面有說到了:「所有世間樂,希從他利生,一切世間苦,咸由自利成。」一切世間的安樂,都是從愛他、關懷他人、對他人產生貢獻而產生的;所有世間的痛苦,都是過分的在意自己、忽視他人的感受而產生的,所以這個就是很現實的一個寫照,讓我們可以知道說,確實自他相換是需要的。所以透過了我們自身的經驗,我們可以知道說,如果要愛的話,比起愛自己、愛他人應該是更重要了。所以在此的「平等捨」,並不是像七因果的這種捨,也就是說我必須要遠離愛恨或親疏的這種捨;在此「平等捨」的觀修是說,一切眾生是一樣的原因是,一切眾生都想要離苦得樂,想要離苦的角度來講的話是一樣的、想要得樂的角度來講的話是一樣的,同樣的擁有想法、同樣的擁有權利、同樣的擁有能力,以這個角度來講的話是一樣的。所以首先先透過這種「平等捨」的觀修,我和眾生沒有差別。

之後再來觀想、再來思惟說,愛我的話有什麼壞處?愛他的話有什麼功德?透過這種思惟。如同宗喀巴大師在《菩提次第廣論》裡面也有說到了,愛他勝過於愛己的菩提心,真是不可思議,因為它直接所著想的就是為了他人而已,但是他真正成辦的卻是自利,確實是這樣的。我們一直有個錯誤的想法,會覺得說,好像幫助他人,好像自己損失了些什麼,錯的!如果你認為幫助他人,是自己損失什麼的話,那是錯的!大師上述所說的這句話就已經證明了。所以我平常也有這樣說,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愛自己沒有錯,因為你不愛自己的話,根本沒有立場、也沒有基礎去愛他人,因為自己都不在乎自己了。自己都不在乎自己的話,我們要怎麼樣去愛他人?沒有辦法。如果自己要愛自己,自己在乎自己的話,那我們就要選擇聰明的方法、明智的方法愛自己了。所以我時常會半開玩笑的說:「愚蠢的自私、還有智者的自私」,如果我們要自私、為自己著想的話,就要選擇一種聰明的方法、智者的方法來自私吧!不要採用我們平常的這種愚蠢方式自私。我們平常所採用的愚蠢的方式自私就是說,為了自己我不在意別人的立場,我完全可以不用考慮別人的立場,這種叫做愚蠢的自私,所以不要再做以前所犯的錯誤了。

從此之後,知道智者的自私是重要的話,那什麼叫做「智者的自私」呢?因為愛自己,要讓自己真正離苦得樂,所以我更需要愛護他人,因為一切的功德來自於愛他人。所以透過這種愛己和愛他的厲害關係的比對,反覆的去思惟,其實對於自他相換的內容來講的話,我們可以很容易的從今生的感受產生定解、產生決定;因為只有愛他的這條路,除此以外,沒有其他的方法,能夠讓我們自己真正獲得安樂。因此所謂的自他相換,並不是說把自己換成他人、他人換成自己,而是說把原本愛己的心,轉移到他人的身上;把原本冷漠、忽視、甚至於不在意他人的心,轉移到自己的身上。也就是說當有利害關係發生的時候,必須要做出自己和他人的選擇的時候,他人永遠在自己的前面,自己永遠在他人的後面,也就是說他為主、自為次,這個叫做自他相換。

圖登喇嘛曾經有說到:「希望一切有情眾生的痛苦、甚至於苦因,讓自己完完全全的承受,如果是這樣的話,哪怕自己沒有成佛也沒有關係,希望我永遠為了承受眾生一切的痛苦和苦因,讓我永遠墮落地獄吧!」他曾經有這樣說到。所以當我們產生這種強烈的悲愍心、愛他之心的時候,其實內心的深處是非常堅定的,而且這種滿足感是不可思議的。這時候我們會覺得,我生下來是有意義的,不枉此生。

透過五根而產生了這種感受,它只是暫時性的,但是透過內心而產生真正的感受,是無法動搖的、是非常堅定的。所以反覆的去思惟吧!愛他和愛己的利害關係,讓自己決定要自他相換了。所以當我們決定自他必須得相換的時候,用悲心來取有一切眾生的痛苦、還有苦因,讓它在自身上承受;用慈心把自己的快樂和快樂之因,所有的善業回向給一切有情眾生。用悲來取,用慈來捨,所以先用悲取,再用慈捨,透過這樣一種取捨的方式,來觀修慈心以及悲心。

如同《寶鬘論》裡面有說到了:「願一切眾生的痛苦,用自身來承擔,願我一切的善業,回向給一切有情眾生。」諸如此類的內容,在《菩提心釋》裡面也有說到。所以菩提心,自他相換的這種愛他勝過愛己的心,真是非常的不可思議。由此而來發起的「清淨意樂」,就是說我必須要承受一切眾生的責任的一種非常強大的心力,我們又稱「清淨意樂」,這種的責任感才會發起的。之後才會生起俱有二希求之菩提心。“

如果我們想要把「七因果」還有「自他相換」兩者混合一起作觀修的話,首先我們先觀「平等捨」,就如同之前所說的,遠離愛恨親疏的平等捨,之後就觀「知母」、之後再觀「念恩」、在念恩之後再觀「念特殊之恩」。什麼叫特殊之恩呢?一般的念恩,是念父母親曾經做過我的母親,在做我母親的時候對我的恩惠,這叫做念恩;「念特殊之恩」就是說哪怕他們不是我父母親的時候,也對我很有恩惠的,為什麼呢?以今世來講話,我們的衣食住臥,所有的一切都是透過第三者的手,慢慢的、間接的轉到我的身上,所以才有辦法去享受這些衣食住臥的物資,沒有這些第三者的努力,我們沒有辦獲得這一切,哪怕我們想要的。所以哪怕這些眾生我們不認識,現在這一世也不是我們的母親,可是我們必須要經過他的手才有辦法獲得這一切,所以必須要透過這種至尊有情、至尊生命體,我們才有辦法得到自己想要的。又如同哪怕是仇敵,我們也應該要去感恩才對。如同《入行論》裡面有說到了,所有的修行裡面最難修的就是「忍辱」,要修忍辱的話,沒有仇敵你沒辦法修;只有仇敵提供你機會讓你修忍辱以外,沒有仇敵你怎麼修忍辱?沒有辦法了。所以光是憑仇敵提供了機會讓你修忍辱的這一點,就值得我們去感恩仇敵了,所以哪怕是仇敵也要去感恩才對。

因此,透過了這種「念特殊之恩」之後,再來思惟「自他相換」。透過自他相換的這種思惟去修「平等捨」,再來去思惟「愛己的過患」,再去思惟「愛他的功德」,之後再以悲心去「取」,之後再以慈心去「捨」,之後再生起「清淨意樂」,之後再「發起菩提心」,而說到了十三種的所緣境。所以隨著眾生不同的所需,還有他接受的程度,有些人可能七因果對他來講比較簡單,生起這種愛他勝過於愛己的心;但是有一些人,他可能會覺得自他相換,對他來講更強而有力。通常以經典上來說的話,相應於自他相換的大乘修行者,通常是偏上根者、善根者。“

菩提心是要透過長久的時間,堅持的去串習它、修習它才有辦法獲得的。如同《入行論》裡面有說到:「久習不成易,此事定非有」,什麼事情只要努力的、恆持的做下去,我們絕對會有成就的一天。就如同噶當的先賢大師們說到了,哪怕是再難的事,我們只要咬緊牙關努力的堅持下去,哪怕是要花上幾百年的時間去學習,將來也會有成就的一天。如果有一個更好的選擇,那可以去做沒有關係!但是我們大家都想要離苦得樂的,除了愛他勝過於愛己的菩提心外,還有更好的選擇嗎?沒有啊! “

    世界上有七十億人口,真的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只有少數幾個人例外吧!我並不是叫你們一定要成為佛教徒,絕對沒有這個意思。因為每一個人的想法不同,每個人的所需不同,所以我沒有這方面的意思,這個你們必須要知道。就以佛自己來講的話,佛說完了《般若經》之後,他又講了《解深密經》。《解深密經》的意思就是說,之前我在說《般若經》的時候,說到了這些道理,其實我是針對三法性而說到了三無性的,於是又多做解釋了,所以佛也是為了配合著眾生的根器,而說不同的教法。所以有時候光是看佛經去做對比的話,我們真的很想直接請示佛說:「佛到底哪一個才是您究竟的意趣?」我們真的很想問。

也是因為如此,我們如果一旦了解到,在實際的狀況上,因為每個人的想法不同、每一個人接受的程度不同,因此不同的見解、或不同的想法、或不同的方法,這是需要的;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才有辦法建立,對一切宗教信仰產生真正的尊敬,才有辦法去敬重一切的宗教信仰,這是很重要的。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在西方傳佛法的時候,我只跟他們說,以佛法的觀念來講是這個樣子,但是我在這個同時一定會呼籲他們說:「因為你們的文化背景,大部分是偏天主教或者是基督教,所以你們最好保持原本的傳統信仰,不要隨意改變。」有一些當然是信回教徒,所以不要因此而改變你們的想法;但是如果你們對佛法有興趣的話,我在此作介紹,我是非常保守的跟他們介紹佛法的。

所以有一位傳教士,他聽到了佛法的悲愍心、忍辱的這種修持之後,他很感興趣,於是他很認真的在修。但是有一天他跟我說:「我對空性也感興趣」,於是我就跟他說:「這個不是你要管的閒事」,因為自性空的這種思惟,有一個訊息就是說,一切都是完全依賴他者而有,一切都是完全依靠、或觀待他者而有的時候,變成了造物主的這種常、一、自主的性質,慢慢的可能會受到動搖,一旦受到動搖的時候,是不是代表他對上帝的信心就會動搖了呢?我不希望他會有這方面的矛盾,因此我會特別的注意。但是在此對華人說佛法的話,我內心就沒有這方面的疑慮了,因為佛法對你們而言,是你們文化所留下來的遺產,所以你們有義務要保存自己的文化遺產,這是你們的義務了。“

    一月復一月,一年復一年的這樣子觀修之後,覺得有堅定、或者有感受的時候,這時候我們就應該要接受願心儀軌了。

    從第七句一直唸到第十七句。

7、對佛畫像等,及諸靈塔前,以花香等物,盡所有供養。

8、亦以普賢行,所說七支供,以至菩提藏,不退轉之心。

9、信仰三寶尊,雙膝著於地,恭敬合掌已,先三遍歸依。

10、次一切有情,以慈心為先,觀惡趣生等,及死歿等苦。

11、無餘諸眾生,為苦所苦惱,從苦及苦因,欲度脫眾生。

12、立誓永不退,當發菩提心,如是發願心,所生諸功德。

如華嚴經中,彌勒應宣說。

13、或讀彼經或師聞,了知正等菩提心,

功德無邊為因緣,如是數數發其心。

14、勇施請問經,亦廣說此福,彼略攝三頌,今此當摘錄。

15、菩提心福德,假使有色者,充滿虛空界,其福猶有餘。

16、若人以寶珍,遍滿恆沙數,一切佛世界,供獻於諸佛。

17、若有人合掌,心敬大菩提,此供最殊勝,其福無邊際。

從第7句到第17句,就是講到願心儀軌的部分。

18、既發菩提願心已,應多勵力遍增長,此為餘生常憶念,如說學處當遍護。

19、除行心體諸律儀,非能增長正願心,由欲增長菩提願,故當勵力受此律。

20、若常具餘七,別解脫律儀,乃有菩薩律,善根餘非有。

在第20句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若常具餘七」,在此有說到了,如果具有別解脫戒的話,再去接受菩薩戒會更為殊勝。所以在願心儀軌之前,我想跟你們傳授居士戒。“

至於居士戒來講的話,通常居士戒可以分:梵行居士戒、圓滿居士戒,還有一些居士五戒裡面,大多數可以接受的、或者極少數可以接受的,等等不同種類的居士戒;但是今天要為你們傳授的叫做圓滿居士戒,就是具有五戒的居士戒。

五戒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前三者來講的話,沒有受戒,我相信你們也不會做,因為做等於犯法,犯法的話還是要受法律制裁,所以有受、沒受基本上是沒什麼差,但是受的話你們會有一分功德,所以就受吧!所以既然都要守的話,那你乾脆還不如想說:「為了解脫我要守」,那不是更好嗎?你獲得多一分功德。

第四個戒條是「大妄語」,對我們來講的話居士是沒有什麼危險,但是像我的例子來講的話,在法座上面就會有危險了,假裝很有功德,或者是沒有神通假裝有神通,沒有菩提心假裝有菩提心,沒有空正見假裝有空正見,這種的危險就有了,就有大妄語的危險了。當然如果是搞不清楚狀況、自我陶醉的,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第五條是「酒戒」,最好的話是完全不喝,如果做不到完全不喝的話,至少不要喝醉。有一次仁波切(也是我的上師),在為一位在家居士傳戒的時候,就講到這五戒。於是受戒的這位居士他說:「其他四戒都很好守,但是第五戒真的很困難」,於是仁波切非常慈悲的說:「那麼喝一點點可以吧!」「沒問題!」“

無論接受任何的戒體,都必須要以歸依為主而來受戒,才會得戒的緣故,所以在此我們要進行歸依。切記!「正歸依永遠是法寶」,因為只有當我們的心續當中生起了法寶的時候,我們才可以真正的從痛苦當中獲得解脫,所以救護、救護,之所以要歸依,是因為要被得救。真正能夠救我們的、讓我們自己被得救的,靠的是什麼呢?就是自己的心續生起法寶,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法寶叫正歸依的原因。

在此不只歸依法寶以外,「歸依佛寶」,因為佛陀具一切功德、斷一切過患,這是我們的導師,所以我們必須要歸依。可是有一個麻煩是,會覺得現在離佛陀中間的距離太遙遠了,我現在是凡夫,什麼都不是、這麼的卑微,佛陀這麼的尊貴,我怎麼有辦法攀得上呢?但是不用擔心,這中間有不同的五道十地,有資糧道的上中下品的菩薩;有加行道的煖、頂、忍、世第一法的菩薩;有見道位以上的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一直到十地的菩薩。所以你會看到一個階段,慢慢的從下到上,就有點類似在賽跑的時候,如果第一名跟你的距離太遠了,中間沒有任何人的話,你會想說:算了!乾脆就不要跑了,我慢慢走好了;但是中間如果很多人,尤其是你旁邊有一個人的話,你會想說:至少我還要努力一下,有一點類似這樣的一種感覺。所以「僧寶」,之所以我要歸依的原因,是因為他是我們的善友,他有輔助的作用在。所以歸依佛寶、歸依法寶、歸依僧寶,最重要的是歸依法寶,如同之前所說的。

「法寶」本身是斷滅一切過患的功德,這個叫法寶。今天雖然沒有斷滅一切的功德,但是至少我們已經開始,要去斷除某一種的障礙、或斷除某一種的過患了,所以我們才要守戒、我們才要持戒。因此,有一點類似法寶的感覺,雖然並不完全是法寶,但是從某種的程度上已經相應於法寶了,透過這樣的思惟歸依三寶。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