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2 08:57:02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6/02 08:56:18   編輯部 

菩提道次第略論(十八)86-902005年達賴喇嘛傳授)

86  同樣的所謂悲心的觀想境界,不只是現在正在承受種種痛苦的,無論是人類也好,動物也好。尤其像現在正在濫殺動物的這些人類們,雖然乍看之下,他好像沒有痛苦,可是實際上他因為不懂得痛苦的因緣,不懂得業果的關係,所以在痛苦的因上,他沒有去防患,因此去濫殺。因此可以知道,由此業力將來會感得無邊的痛苦,因此他就處於隨時間痛苦會爆發的情況。

而且在這世界上有一些人,不惜一切的去殺害,不去在意其他人的生命,而造成世界很多種種的問題。這些的人也是非常可憐的,因為他們不懂得業因的關係,所以不會去在乎他人性命的重要,因此去濫殺他人的性命等。這些人雖然乍看之下沒有這種種種的痛苦,可是實際上他已經造作無比痛苦的因緣了,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他們也是值得悲愍的一種對象。

再配合中士道裡面所說的,所謂苦苦、壞苦、行苦的思惟,由自身去體會,我們仔細去看一切眾生的時候,縱使他是一個最有權位的,最有地位的,最有金錢財富的一個非常有名氣的人,可是他也隨著有漏的五欲的煩惱控制著。所以這一切好像都是在煩惱的運作當中而形成的,這些都是可憐的對象,因為他們都沒有自由、沒有自在,而隨煩惱控制。如果這樣去想,從自身去體會煩惱的過患,再去看一切眾生的時候,都是非常可憐的,值得我們憐愍的對象,因為這些都被煩惱給控制住了。

有時會有這種感覺,我為什麼要去想別人的痛苦,自己已經很苦了,何必讓自己苦上加苦,讓自己快樂就好了,不要去想別人的痛苦!有時候會有這種想法產生。這時候馬上要提醒自己,如同早上所說的,只要帶給別人的利益越大的時候,絕對自己所獲得是更多的。只要我們一直往他人著想,保持這顆溫暖的心,善良的心,完全利益他人的心的時候,因為這種心力帶來身體健康,而且帶來思想的擴張、思想的安穩。同樣的他也可以讓我們感覺自己的痛苦算什麼,這是很小的,別人的痛苦去承擔的時候,自己的痛苦自然就縮小了,所以自己的痛苦就不會是真正的痛苦了,或者影響自己了。因此才有辦法形成我們眼睛看不到的生生世世的究竟安樂,這種的開始就是從這顆溫暖的心來建立的。

同樣的,仔細這樣去想,有時候我們看到某一個人,去欺侮另外一個人的時候,我們會覺得被欺侮的那個人好可憐,因為他被欺侮了。於是會理直氣壯的想,這個人怎麼那麼過份,他怎麼無理的去欺侮其他人,他有什麼資格、有什麼權利呢?我們會很理直氣壯的、很有正義的去說:你怎麼可以這樣子?這時候不會對他產生悲愍心,會對被欺侮的對象產生悲愍心以外,不會對這個欺侮者產生悲愍心的。

可是仔細去想,被欺侮的那個對象,因為以前造惡業今天已經感果了,所以他以前惡業的部份已經完全結束了,永遠不存在了,他已經不會再感果了。可是這個人,因為今天欺侮另外一個人,從那一天起,已經造作了將來後後世世要去承擔痛苦的因緣。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應該欺侮者更可憐才對,不是嗎?因為一個人是正在結束他的果了,另一個正開始痛苦的因緣,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欺侮者他應該更可憐才是。可是我們不會,我們會說欺侮者怎麼那麼可惡。這可能在因果的思想上,沒有想得很清楚。所以如果這樣仔細去想,我們就可以真正的修到忍辱了。為什麼?

因為有人欺侮我的時候,因為他欺侮我的緣故,以前的惡業已經洗滌了,可是他正在開始新的痛苦,所以應該對他產生可憐的、悲愍的想法才是,而不是對他產生瞋恚心,對他生氣。所以透過思惟業果的認知,原本我們是要生氣的,不會生氣,而產生悲愍。由這種悲愍,絕對能幫助我們很順利的生起忍辱的。

152頁(廣論223頁)之後講到要「修增上意樂。如是修習慈悲之後,應作是思:『噫,此諸有情,可愛悅意如是乏樂,眾苦逼惱,云何能令得諸安樂,解脫眾苦。』便能荷負度此重擔,下至語言亦當修心。」於是就產生「我以所行施等善,為利有情願成佛」,把自己的善業回向給有情等。「前報恩時雖亦略生,然此所說者,僅生與樂離苦之慈悲,猶非滿足,是為顯示須有慈悲。」所以在此說到了,由慈悲心而去引發,我願意承擔一切有情眾生離苦得樂的這種責任感,這種的增上意樂。

在生起增上意樂的時候,如平常所說的這一句《入行論》的偈頌文「乃至有虛空,以及眾生住,我願住世間,盡除眾生苦。」這個偈頌文的內涵,我們要反覆的去思惟,首先先去領悟他本身的內義之後,再配合自心反覆的去作觀修。讓自己聽到這個偈頌文的時候,盡量的產生感受。

87  152頁(廣論223頁)「修習希求菩提之心。由如前說次第所致,便見利他定須菩提,起欲得心,然僅有此猶非滿足。如歸依中說,由思惟身語意三事業諸功德,先應盡力增長淨信。論說信為欲依,次於彼德發起誠心證得之欲,則於自利亦定了知,一切種智必不可少。」

    153頁(廣論224頁)「明所修果即為發心。總相如《現觀莊嚴論》云:『發心為利他,欲正等菩提。』今天早上就說到此道理。「其差別者」這支分有什麼呢?他的支分可分:欲、住、法,這三者來做支分,或者由戒別來做支分,或者由自性來做不同的菩提心的支分。

總言之如同「其差別者,隨順《華嚴經》義,《入行論》云『應知如欲往,正往之差別,如是智應知,此二別如次。』此說分為願行二種。異說雖多,然作是念:為利有情,願當成佛或應成佛。」先講願心,之後不是只有發願而已,而是要去守菩薩戒,行菩薩行的緣故,在此說了行心。於是說到「受律儀已當知此心,是名行心,此乃《修次初篇》說。」

 153頁(廣論225頁)以上講完七因果的部份,接下來講寂天菩薩自他相換的內涵。「第二、依寂天教典而修,分三:一、思惟自他能換勝利及不換過患,二、若能修習彼心定能發生之理,三、修習自他相換法之次第。」

    為了修學自他相換的緣故,首先先要修學自他平等。遍虛空有情都如同自己一樣,想要離苦得樂,都是一致的,因此而來修學平等捨。所以如果要快樂,都要一起快樂,如果要斷苦,都要一起斷苦,因此沒有理由要對一些貪、對一些瞋,要同等的觀待才是。為什麼呢?因為一切有情眾生都想快樂,可是卻沒有辦法得到真正的快樂,由這個角度來講都是一樣,因此沒有理由對某人貪,對某人瞋,或者對某人敬,對某人怨,這是沒有理由。因為這一切都想要快樂的情況下,但是卻得不到。

好比有十個乞丐在,這十個乞丐都很可憐,都想要受用,想要富裕的生活,可是都沒有。在沒有經濟,缺乏經濟的情況下,我們又何能對十個乞丐當中選擇某些人說:對你好、對你壞,這是沒有理由的。

同樣的道理,一切有情眾生,都想要究竟安樂,可是卻因為沒有得到究竟安樂,所以我們又何能對某一些貪、對某一些瞋呢?這是沒有道理的。一切有情眾生都不想要痛苦,不想要痛苦的情況下,卻被痛苦給壓迫著、苦惱著;因此,更沒有理由對誰貪、或對誰瞋了。好比有十個病人,大家都是被病苦所逼,有什麼理由來對某一些病人貪、某一些病人瞋呢?這是沒有理由的。

88  剛剛所說的,是由他方來講平等捨的觀修。因為從他方而言,一切眾生都想要離苦得樂的緣故,所以沒有理由對一些貪、或對一些瞋。現在講的是從自方來做平等捨的觀修,可以配合之前知母的內涵,一切有情眾生都曾當過對我最有恩惠的恩人,從這方面來思惟。因此沒有所謂真正的怨,沒有所謂真正的親,這是一點。

第二點,無論從直接、或從間接方式,一切有情眾生都是帶來我們快樂的助緣,為什麼呢?以這個角度來講,一切有情眾生也是有恩惠的,要去感恩。為什麼一切有情眾生,無論直接、間接,都是帶來我們生活上的助緣呢?以今世所需的食物、穿著、住、臥,甚至用具等,用具好比手錶、照相機等之類的,這一切都是由一切有情所帶來的。還有我們的親友、好友,還有我們的名譽等,也是完全由他人,由一切有情眾生所帶來的。以我們的食物來講,這些都是由農夫辛辛苦苦為我們耕耘,下雨的時候我們可以躲在自己的房間避雨,可是在下雨的時候農夫不行,他要到田裡工作,所以他們辛辛苦苦耕耘之後,我們才有辦法吃到我們想要吃的飯食等。

好比我們穿著的像棉衣等,要人去種棉花,之後要由機器作棉衣等。還有蠶會死掉,因為我們的穿著上,要犧牲掉多麼多的蠶?又好比動物的衣服,那真的很可憐,為了自己個人的穿著,像安多、康地等地,他們會穿動物的皮衣,殺害有生命的生命體之後,來用他的皮膚來作自己的穿著。

就像我們住的房子,那些很可憐的印度人,他們蓋完房子就走了。我們卻不需要做什麼,直接就可以住進來。住進來之後,還罵他們那裡不對,那裡不對,又要罵他們,他們真的很可憐,不是嗎?

像自己受用的用具,最不起眼的就是紙箱,我們隨便可以拿到。可是紙箱還要經過紙工廠,紙工廠還有經過多少人的手,我們才能拿到紙箱的。我們乍看之下一切的用物,都是自己付錢去買到的,好像這是得到用物的唯一因緣。可是實際上錯了,在這個過程當中,已經經過了很多人的手,我們才會得到的。

就像自己的好友來講,光是一個人絕對快樂不起來的,實際上只有一個人,我們要如何快樂起來呢?一定要有個朋友,或者說話的對象,互相依賴的對象,就像朋友等。尤其是朋友,一定要有一個生命體,才有辦法真正成為自己的朋友。如果沒有生命沒有感受,就像我很愛我的手錶,還親我的手錶,手錶不會愛我,因為他沒有生命。就像我生氣用拳頭打我的手錶,我的手錶沒有感覺,所以手錶不會懂愛我的。可是像狗、貓,我們真正愛牠,牠就會懂得愛我們的,就會有心靈上的依靠或依賴。蚊子、蝨子、跳蚤之類的,你去愛他,他可能不會愛你吧!

總言之,就像金剛石,也要付很多的錢,可是因為它本身沒有感情,所以我們再怎麼愛它,它也不會愛我們的。所以能夠愛我們的生命體,真的是在我們人生的過程當中,是佔有非常重要的角色的。因為沒有這種生命體,他們沒有這種感受,我們也沒有被愛的感覺,所以像親友,也是由他人而造成、而形成的。同樣的像名氣,自己個人的名譽、名聲,必須透過一個人對一個人說,一個人經過一個人說,才會成為一個有名氣的人,光是只有一個人怎麼會有名氣呢?這是沒有辦法的。

所以無論他人是不是想要真正的幫助我們,可是直接上、間接上,他們確實帶來利益了,因此值得我們去愛惜的。好比我手上的手錶,手錶他本身不會想要愛我,可是因為他對我有用處、有幫助,所以我愛手錶,珍惜我的手錶不讓他壞掉,要好好保護著。

同樣的道理,像《入行論》所說的,滅諦不會想要愛我們,供養佛、供養法,我們不是對滅諦作供養嗎?滅諦不會愛我們的,滅諦沒有想法。可是我們歸依滅諦,愛惜滅諦,我們尊敬滅諦的原因是什麼?因為滅諦對我們有利益,道諦對我們有幫助,可是滅道二諦他並沒有任何想法想要幫助我們。可是因為對我們有幫助的緣故,所以我們愛惜他、珍惜他的。

所以同樣的道理,我們要愛惜的對象,不一定是他一定要愛惜我,我才愛惜他,那一切有情眾生就值得我們愛惜了。因為一切有情直接、間接的,已經為我們帶來了極大的幫助了。以今世而言,我們一切的安樂,都是由一切有情眾生所獲得的。由今世的身軀暇滿之身來講,也是因為過去世依有情的緣故,讓我們造了十善業道,才獲得了今生的無有傷害,或者無有疾病,極大享受等,這些種種的功德。如果在過去世沒有一切有情,我們就沒有機會造作善業了。為什麼呢?因為所謂防護殺生的善業,是要有殺生的機緣情況下而來防護的,如果沒有這種情況,如何去造作防護殺生的善業呢?如果沒有一個偷盜的危險,沒有這樣的一個機緣的情況下,我們如何去作防護偷盜的善業呢?這是沒有辦法的。所以由有情來促成這樣的因緣,因此才給我們機會來持戒、修善的,因此才能獲得今世的人身。

由此來推理,後世的人身,也必須由有情帶來的。當然無我的智慧和專注一境的襌定,跟眾生是沒有直接關係,可是無我的智慧和專注一趣的襌定,是由戒獲得的。戒是由防護損害有情的情況下而來說到戒體的,如果沒有一個機緣去傷害有情,就沒有防護有情的善業了。所以這一切都是因為一切有情促成這種種的因緣,來讓我們獲得今世人身和後世的增上生的。 

以究竟的決定勝來講,也是因為有情才有辦法,讓我們獲得後世的決定勝的。更何況成就一切遍智的佛果位呢?佛果位是由慈心、悲心、菩提心所產生的,慈心、悲心、菩提心一定需要依賴一切有情為所緣境,才有辦法生起菩提心,沒有菩提心就沒有辦法成佛了。所以佛果位更需要緣一切有情眾生,才能獲得佛果位的。所以一切有情,無論直接也好、間接也好,對我們只有幫助,沒有任何傷害了。

如果我們覺得仇敵會傷害我們,如果有這種想法,那時候應該想到,障礙我們成佛最主要的逆緣就是瞋心。為什麼呢?成佛最大的助緣是慈心和悲心,慈心和悲心最大的逆緣就是瞋心,瞋心最大的對治力是忍辱。如果沒有仇敵,你哪來修忍辱?你不可能對佛世尊修忍辱,這是不可能的。就是遇到仇敵了,遇到傷害的因緣的時候,我們才有機會修忍辱,才有機會成就慈悲的助伴,才有機會消滅瞋心。

所以如同《入行論》裡面所說的,其實對仇敵,或者對傷害我們的傷害者而言,應該要懂得感恩。如果這樣去思惟,一切的眾生直接和間接的方式,唯有對自己帶來利益以外,並沒有造成任何的傷害,由此而來修學平等捨。

講到仇敵這部份的時候,《入行論》又多加了解釋。如果有一個人認為滅諦,雖然不會想要幫助我們,可是滅諦至少不會想要傷害我們,因此我們感恩滅諦是有理由的。可是仇敵想要傷害我們,所以我們不需要感恩仇敵,有人提出這個問題。於是在《入行論》做這種的回答:就是因為仇敵想要傷害我們的緣故,所以才有機會生氣,否則仇敵想要幫助我們、不傷害我們,我們沒有理由生氣,因為他想要幫助我們。就是因為完全的想要傷害我們,所以才有機會生氣,因為生氣所以才有機會修忍辱。因此想要真正傷害我們的這個人,應該更加的感恩才對,因為他帶來唯一修忍辱的機會。

在此《入行論》又說到,我們捨棄了眾生,只是覺得自己是最重要的,這是沒有理由的。為什麼呢?因為自己和他人兩者,都是隨著煩惱而轉,都是被煩惱壓迫的情況下,無自主的流轉在生死的,無自主的去承當痛苦的。好比有十個人決定是要判死刑,他們十個人已經決定要死了,就沒有理由要吵架了,何必去爭權力和地位呢?沒有理由。因為十個已經決定要死了,所以在僅有生存的短短時間裡面,還去爭執你我他是沒有意義的。

同樣的道理,自己和他人都是隨著煩惱的控制,無自主的被痛苦給壓迫著,何須去爭自己的權力和他人的權力?又何須去愛自己呢?這是沒有理由的。從這點來想,自己和他人一切的有情都是無常性,都是煩惱性,都是痛苦性,何需要互相的瞋恚,為什麼不能平等的觀待呢?這是沒有理由的,由此而來修學平等捨。所以要快樂就要一起成辦快樂,要解決痛苦就要一起來解決痛苦,以這種方式來修學平等捨的。

修學平等捨之後,為利一切有情眾生,無論以加行方式,或者以意樂的方式,來利益一切有情眾生的緣故,所以首先必須了解到愛自己的過患,以及愛他人的功德。

153頁(廣論225頁)「思惟自他能換勝利及不換過患。《入行論》云:『若有欲速疾,救護自及他,彼應自他換,密勝應受行。』又云:『盡世所有樂,悉從利他生,盡世所有苦,皆從自利起。此何須繁說,凡愚作自利,能仁行利他,觀此二差別。若不能真換,自樂及他苦,非僅不成佛,生死亦無樂。』謂當思惟,唯自愛執,乃是一切衰損之門。愛執他者,則是一切圓滿之本。」

89  在此說到,我愛執的過患以及愛他心的功德,在此要作思惟。從無始以來到現在,我們把我愛執擺在內心的最深處;因為把我愛執擺在內心最深處的緣故,再加上我愛執的最好助伴,他最好的朋友就是真實執著,擺在內心最深處的緣故。所以當我們投生在一隻,最微細的細菌也好、或者小蟲也好,也是為自己而著想,投生於天道也是為自己著想。所以從無始以來到現在,幾乎沒有不為自己而著想的時候。

可是為了自己的安樂,我們已經盡所有的能力,來讓自己獲得究竟的安樂,解決一切的痛苦了。可是仔細看自己現有的情況就知道,我們還是在凡夫的情況,仍然在痛苦的情況。如果我們還繼續的歸依著我愛執,還繼續的歸依著真實執著,將來也一定像今天一樣,還是繼續在凡夫的狀態。所以這時候,就應該懂得換另外一種離苦得樂的方法了。否則只是持有原有的方式,就無法改變今天這種痛苦的事實了。

如果要換個方法,要怎麼換呢?把原有愛自己的心捨掉,轉移愛他心。把原有的真實執著捨掉,轉為了解無我的正見,換個新的方法來讓自己離苦得樂。如果這個方法換了,還不行,至少也不會後悔。

《入行論》說了這句話,「凡愚作自利,能仁行利他,觀此二差別」因為從導師釋迦牟尼佛,一直到自己的根本上師,他們都一直學習了愛他心的緣故,所以今天圓滿一切的功德,讓自己越來越快樂,而得到究竟的安樂。可是我們卻因為把我愛執和真實執著,擺在內心的最深處,去歸依、去奉侍他,因此今天我們還是仍然在凡夫的境界。

了解這個所取和所捨之後,既然我們也聽聞了大乘的教法,追隨導師,歸依導師,就要好好的去觀待我愛執的過患,以及愛他心的功德。由多門來觀察我愛執的過失,和愛他心功德之後,在這個同時也必須好好去觀察,真實執著的過患。真實執著是虛妄的,是欺騙我們的,是一切痛苦的根本,了解這個道理之後,要盡量去了解無我的內涵,並且讓了解無我的空正見增長,透過串習的力量,最後得到現證無我的智慧。

154頁(廣論225頁)「若能修習彼心定能發生之理。如先怨敵聞名便怖,後若和順相結為友,設無彼時亦能令生最大憂惱,一切悉是隨心而轉。故若能修觀自如他,觀他如自亦能生起。即前論云:『困難不應退,皆由修力成,先聞名生畏,後無彼不樂。』又說到:如是善思勝利過患,則能至心愛樂修習,又見修習便能生起。」

如果我們願意去修,是絕對能做到的。仔細的去修學,一次又一次的反覆去串習,將來有一天,絕對能夠讓心獲得改變的。首先看無我的時候,會覺得如果有我,如同所見實際上是存在的,透過反覆觀察無我的內涵之後,會產生疑惑。之後慢慢會覺得,原來除了無我的無自性道理以外,就沒有其他的道路了,之後會產生這種的想法。之後看內外一切法的時候,在看到的當下就會覺得如同我見到的,他應該不存在,之後就會有這種的體悟。這個都是靠長時間慢慢的訓練、培訓、串習之後產生的。

一開始聽聞菩提心的時候,會覺得菩提心非常的殊勝,可是會覺得很困難,會有這種感覺。就像以我個人來講,一開始聽到菩提心的時候,我覺得菩提心非常殊勝,透過反覆串習之後,慢慢覺得菩提心是有希望成就的。但是我要強調的一點,我並沒有生起菩提心,也沒有生起空正見,這是沒有的。但是當聽了無自性的內涵之後,會覺得除了無自性以外,應該沒有其餘的道路了,會有這種的想法。因為有無自性想法的緣故,有時候會有「我」沒有的感覺,或者是如同所見的實際上是不存在的,這種虛幻的感覺是有的。

當然他沒有辦法直接的去對治煩惱,可是會覺得透過無我思想的架構,讓日常生活當中的煩惱減少,絕對是有幫助的。一開始聽聞菩提心的時候,覺得菩提心非常好,可是會覺得這好困難。透過反覆串習之後,現在會有這種感覺,如果好好修行我應該能夠生起,會有這種感覺。當然菩提心是沒有生起的,可是光是對菩提心有這種強烈欲求,我敢百分之百的保證,我的這一生是快樂的。因為有菩提心的觀修,所以讓我越來越快樂,內心快樂的同時也帶來身體的健康。

如《入行論》說的:如果修學菩提心,會讓我們每一天過得那麼快樂,又何必在乎三大阿僧祇劫的長時間呢?因為快樂的時間,不需要跟他計較這是長的。這時候再配合《入行論》的這句話「乃至有虛空,以及眾生住」,只要快樂時間越長,乃至虛空未盡之前,我就有這種無比的心力,為眾生安住在這世間,這並不相違。所以透過菩提心的思惟,反覆一次再一次的思惟,我相信絕對能夠讓自心獲得無比的歡喜,無比的自信,以及會覺得我生活在這世間真的是有意義的,真的是有價值的,會產生內在無比的滿足。總言之,只要自己願意去改變自己,自己是絕對能獲得改變的。

90  154頁(廣論226頁)之後講到「修習自他相換法之次第,分二:一、除其障礙,二、正明修法。」先說「除其障礙。言自他換,或說以自為他以他為自者,非是於他強念為我,於他眼等念為我所而修其心。」自他換並不是把自己變成他人,把他人變成自己。並不是要強烈去想他人是我,我是他人等,也不是這個意思的。「乃是改換愛著自己,棄捨他人二心地位,應當發心愛他如自,棄自如他。」乃是改換愛著自己,以及棄捨他人二者,在心中的地位來交換的意思。如同愛自己般的去愛他,如同排斥他人般的去排斥自己,這叫做自他相換之義。

1574行(廣論230頁)於是看第二「正明修法」。如阿底峽尊者云:「欲趣大乘門,覺心如日月,除暗息熱惱,勵劫亦令生。」在此阿底峽尊者說到,如同日月般的菩提心,就是世俗菩提心以及勝義菩提心這兩者,縱使花了千劫要去修學,可是我並不後悔。勝義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的意思就是講到了,菩提心和空正見這兩法,縱使要發多少的時候去學習,但是我不會後悔的意思。

當我們學到這一段的時候,再反觀之前下士道,依止善知識的時候,才會覺得上師賜與我們無比的大乘教授,真是非常非常有恩惠的,於是才會懂得感恩,所以依止善知識的力量,會更強大。同樣的在這個時候思惟暇滿,才會覺得暇滿真正的有無比的意義,暇滿義大。這時候再去思惟無常,我相信絕對能夠因為菩提心功德的認知而受到影響的。

當然我們在學習觀想《廣論》的次第時,要了解到個別所講的內涵,這是需要的。可是如果要等這種的覺受產生,我覺得這種力量可能不大。與其這樣,還不如整體的去學習,下下道一直學到上上道,整體的學習的時候,因為了解更多,內容更豐富了;好比藥材更多的時候,所產生的效力會更強大。所以與其修學這個法門,去觀想,去等他的覺受產生,還不如先讓自己去了解整個輪廓,大體的內涵,內容更豐富的時候,所產生的力量絕對會更大的。

如是具有二希求的發心,可以透過七因果以及自他換,來生起悅意慈心。在自他換和七因果兩者比較下,自他換的力量好像有比較強大的感覺,這是上根的菩薩們生起悅意慈心的必要法門。因此寂天菩薩在《入行論》裡面說到:自他相換的密法,我將為你們傳授。這密法為什麼要宣說的原因,就是因為對上根者而說的。

一般下根的菩薩,是先有菩提心,後有空正見;如果是上根的、利根的菩薩,是先有空正見後生菩提心。他以空正見為伴的情況下,生起菩提心的緣故,所以這個菩提心力量,絕對會比較強大的。像有部的宗義者生起菩提心也是有的,這種雖然不了解究竟法無我的內涵,可是卻能生起菩提心,卻能生起希求大菩提的發心,這種希求心是靠經文或者靠經言,來了解大菩提的功德,最主要是靠一種欲求來產生的希求心的。但是他是先有菩提心,並不是先有空性。他最主要是由一種欲求,而產生的一種菩提心。學密所需要菩提心的力量,則需要更強大、更堅定了。

之後講到儀軌,如是看到菩提心的功德,對菩提心產生希求心,而產生一種堅固的信解,這時候就應該接受願心儀軌。

《上士道 儀軌受法》

157頁(廣論231頁)「儀軌受法分三:一、未得令得,二、已得守護不壞,三、設壞還出之方便。未得令得分三:一、所受之境(要從那裡獲得願心的儀軌呢?就講到了上師),二、能受之依(講到對願心有極大希求的弟子),三、如何受之軌則。」

受儀軌時分:加行、正行、完結這三者。在加行時說到了歸依,這個歸依並不是下士道所說的歸依,而是大乘的不共歸依。之後說了七支供養。在正行儀軌的時候,首先先發起這顆無上菩提心、願心之後,再從上師、戒師的面前來接受儀軌,會感到內心的滿足,力量會比較強大了。如果沒有上師,也是可以從佛像面前而得到的。完結儀軌之後,為使已受的願心不壞的緣故,可分二。

162頁(廣論235頁)「已得守護不壞分二:一、修學現法不退發心之因,二、修學餘生不離發心之因。修學現法不退發心之因,分四:一、為於發心增歡喜故應當修學憶念勝利,二、正令增長所發心故應當修學六次發心,三、為利有情而發其心應學其心不捨有情,四、修學積集福智資糧。

165頁(廣論239頁)修學餘生不離發心之因,分二:一、斷除能失四種黑法,二、受行不失四種白法。」以上大致已結束了儀軌這部份的內涵。

明天早上傳願心儀軌,今天晚上你們就聽聞及好好閱讀願心的學處,自己讀會了解的,明天再來接受願心的儀軌。

明天十七號就為你們傳願心儀軌,之後會講行心,菩薩戒的部份。十八號會為你們傳授菩薩戒。十九號講到奢摩他和毗缽舍那的內涵。二十號為你們傳授大悲觀音的灌頂,如果有時間再為你們傳授度母的開許,像灌頂,開許就比較簡略了。二十一號晚上因為有人要離開的緣故,所以二十一號我們大致上就結束了,二十一號早上見你們,二十一號下午你們可以好好休息,快快樂樂的回家了。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