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3 22:55:04
學習次第 : 進階
日期:2010/06/03 22:51:39 喇嘛網 編輯部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40-2講)
丑四、理須雙修
(341頁)第四、理須雙修。修止觀一種何非完足,必雙修耶?奢摩他、毗缽舍那這兩者都需要去成辦的,光是奢摩他是不夠的,有了毗缽舍那的話,是一定有奢摩他了,因為沒有奢摩他的話,就無法生起毗缽舍那。可是不要說因為奢摩他就感到滿足,為什麼呢?宗大師在此回答說,答:譬如夜間,為觀壁畫而燃燈燭,若燈明亮無風擾動,乃能明見諸像,若燈不明,或燈雖明而有風動,是則不能明見諸色。如是為觀甚深義故,亦須定解真義無倒妙慧,及心於所緣,如欲安住而無擾動,乃能明見真實。若僅具有心不散亂無分別定,然無通達實性妙慧,是離能見實性之眼,於三摩地任何薰修,然終不能證真實性。
就像我們晚上要去看一個壁畫的話,光是有智慧的明燈是不夠的,這時候也必須要遠離風的這種吹動,這樣的話才會看清楚,否則風太大的話,火容易會隨著風所飄動、搖動,這樣我們看壁畫的時候,也沒有辦法看得很清楚了。所以同樣的道理,光是有觀察諸法究竟的智慧,可是沒有奢摩他,去驅除這種散亂或者沈沒的話,我們內心只是在短暫的時間之內看到空性而已,了解空性、思惟空性而已,沒有辦法持續,所以沒有辦法看得很清楚,把空性看得很透徹。所以必須要透過,像是沒有風吹動的燭火般,我們必須要透過奢摩他的力量,遠離掉舉還有沈沒,而來思惟空性,這樣的話才有辦法看到。可是光是沒有風,也看不到牆壁,你還要是燭火,你還是要拿著蠟燭,點起火來才有辦法,光是沒有風,你也看不到。所以同樣的道理,光是奢摩他,可是沒有毗缽舍那的話,就沒有辦法看到空性,細微的看到空性,透徹的看到空性,這樣的話也沒有辦法遠離生死輪轉,所以這兩者都是需要的。
若雖有見能悟無我真實性義,然無正定,令心專一堅固安住,則無自在,為分別風之所動搖,亦定不能明見實義,是故雙須止觀二品。修次中篇云:「唯觀離止如風中燭,瑜伽師心於境散亂不能堅住,不生明了智慧光明,故當雙修。」大般涅槃經云:「聲聞不見如來種性,以定力強故,慧力劣故。菩薩雖見而不明顯,慧力強故,定力劣故。唯有如來遍見一切,止觀等故。由止力故如無風燭,諸分別風不動心故,由觀力故,永斷一切諸惡見網,不為他破。」月燈經云:「由止力無動,由觀故如山。心無散亂,安住所緣,是修止跡。所以修止的緣故,讓我們心無有散亂,所以心遠離掉舉的這種過患,掉舉就是散亂。
證無我義,斷我見等一切惡見,敵不能動猶如山王,是修觀跡。那是由修學毗缽舍那所感得的果位。所以觀跡是由觀所獲得的一個成績,為什麼叫足跡的跡的意思?如果我們走過的話,我們可以透過他的足跡,知道說這個人走過了。所以同樣的,透過了這個成果,我們可以知道,啊!原來這是以前修學毗缽舍那所感得的一個善果,就像是毗缽舍那走過,由毗缽舍那留下足跡般,所以叫做觀跡,是這邊為什麼叫足跡的意思。故於此二應知差別。」
(342頁) 又於未成奢摩他前,雖以觀慧觀無我義,心極動搖如風中燭,所以在我們沒有成辦奢摩他之前的空正見,雖然能夠通達空性,可是那時候的狀態,我們的心如同風中燭,所以使得壁畫沒有辦法看清楚,所以無我影像且不明顯,若成止後而善觀察,則已滅除極動過失,可是如果成就奢摩他之後,來作善觀察的話,那時候已經滅除了這種動搖的一個過失,極動過失,方能明了無我影像。故毗缽舍那不散動心,是從無分別奢摩他所產生的,通達實義,通達空性這一部分,非從止生,並非是由奢摩他所產生。就像什麼呢?譬如燈能照色,就像燈能夠照亮這些色法,照亮這些形色,是從前念燈火而生,是從前念燈火而生,非從遮風帳幔等起,並非是由遮擋風動的這種帳幔而產生的;燈固不動,則從幔生,燈堅固不動,是由遮風的這種帳幔所產生。
所以同樣道理,若心無掉沈不平等相,若心遠離了掉舉也就是散亂,還有沈沒以及不平等相,住奢摩他定,次以慧觀能證真實。才能夠真正的看到,很明顯的看到這個空性。故正攝法經密意說云:「由心住定,乃能如實了知真實。」修次初篇云:「心動如水無止為依,不能安住非等引心,不能如實了知真義,故世尊說由心住定,乃能如實了知真實。」
又成就奢摩他已,非僅能遮,正觀無我性慧動搖過失,即修無常業果,生死過患、慈悲、菩提心等,凡此一切修觀慧時,於所緣境散亂過失,亦皆能遣。所以成辦奢摩他,不只對於空正見的堅固,遠離動搖有幫助以外,對於無常、業果、生死過患,還有慈悲、菩提心等,都是有很大的幫助的。所以在觀修上述所說的這些善行的時候,於所緣境的這種散亂過失,都能夠遣除。各於所緣無散亂故,所修眾善皆有大力,所修的善業力量,就變得非常的強大了,皆有大力,未得止前多是散心,故所修善皆悉微劣,沒有獲得奢摩他之前,都是隨著散亂心,所以所修的善行、善力,都非常的微劣。如入行論云:「諸人心散亂,住煩惱齒中。」又云:「雖經長時修,念誦苦行等,心散亂所作,佛說無義利。」尤其在修學密法的時候,在生起次第,如果我們具有非常堅定的禪定功夫的話,再加上菩提心,還有空正見的這一種攝持,所以能夠快速的成辦生起次第還有圓滿次第。禪定對於這二次第的生起,有極大的幫助的。
如是成就無分別定,心於所緣不餘散者,義為令心於善所緣,成就堪能如欲而住,所以成辦了這種殊勝三摩地,奢摩他的話,我們真的就可以隨心所欲,讓自己的心安住在哪個善所緣,要安住多久就安住多久,能夠具有這種的能力。此復繫心於一所緣即能安住,欲令起時須於無邊善所緣境,如欲而轉,如通利溝引諸流水。故成止後,更須修集緣如所有及盡所有妙慧,所以成辦了奢摩他之後,不應該感到滿足,最主要的是要去成辦更多的法義,像是施心、戒心、忍辱、精進、淨信及厭離等無邊眾善,這樣才能滅無邊的過失。若唯安住一所緣境者,如果只是被奢摩他所滿足的話,是未了知修止之義,這樣的話修學奢摩他的目的就不存在了,不能增長廣大善行。如是若捨行品觀品妙觀察慧,唯修三摩地心一境性,其利極小,這種的利益就非常的小了。
(343頁)又於無我義,若無觀慧引生恆常猛利定解,緣如所有性毗缽舍那,唯久修習正奢摩他,如果只是觀修奢摩他的話,僅能壓伏現行煩惱,終不能斷煩惱種子,只能壓伏煩惱的現行,卻沒有辦法斷除煩惱的種子,那很可惜,故非唯修止,所以不應該只有修學奢摩他而已,亦定應修觀,更需要去成辦毗缽舍那,再來觀修空性。
當然,這種的次第是不一定的,有一些人先證空性,再獲得奢摩他、毗缽舍那,這也是有的。有一些人先證得奢摩他、毗缽舍那,再修空性,也是有的。如修次中篇云:「諸瑜伽師若唯修止,唯能暫伏煩惱現行,不能斷障,以未發生智慧光明,則定不能壞隨眠故。」解深密經云:「由靜慮故,降伏煩惱,由般若故,斷諸隨眠。」三摩地王經云:「雖善修正定,不能破我想,後為煩惱亂,如外道修定。若觀法無我,觀已善修習,是證涅槃因,非餘能寂滅。」唯一有現證空性的智慧能斷除煩惱的根本,除此以外沒有辦法。這句《三摩地王經》的經文,在毗缽舍那的時候,也會再次的引用一次。
菩薩藏經亦云:「若未聞此菩薩法門,亦未聽聞聖調伏法,唯三摩地而得喜足,為憍慢轉墮增上慢,不能解脫生老病死、愁嘆苦憂及諸衰惱,不能解脫六道輪迴,不能解脫諸大苦蘊。」如來於此密意,了解這點的緣故而說云:「從他聽聞解脫老死,故欲斷諸障發淨智者,應依奢摩他而修妙慧。」寶積經云:「住戒能得定,得定能修慧,由慧得淨智,所以由這種的世間慧,而得了出世間的智慧,由出世間的智慧,使我們得到了,遠離煩惱種子的這種清淨戒,智淨戒圓滿。」修信大乘經云:「善男子!若諸菩薩不住於慧,我不說彼能信大乘、能生大乘。」
丑五、次第決定
(344頁)第五次第決定。如入行論云:「當知具止觀,能摧諸煩惱,故應先求止。」謂先修止,次依止故,乃修妙觀。若作是念,修次初篇云:「此二所緣無定」所以奢摩他先有,再有毗缽舍那,現在講的奢摩他、毗缽舍那,是以一般的觀修而言,以一個初學者生起的次第來講的話,是先有奢摩他、毗缽舍那,此說止緣無有決定。前文亦說,止所緣中俱有法及法性,故先了解無我深義,緣彼而修,則心無散亂之止及緣空性之觀同時俱起,止和觀的這個所緣境,沒有決定,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緣任何的相都可以。要去修學奢摩他、毗缽舍那的時候,我們可以緣任何的境,因為它的所緣境,沒有規定說一定要緣那一個,所以具有法及法性。法及法性的意思就是說,空相有法,和有法上的性空,叫法及法性。
如果要成辦緣空奢摩他,和緣空毗缽舍那的話,那就必須要先了解空性,再來成辦緣空奢摩他了,否則的話,你要緣取的那個所緣境都抓不到。所以上述,之前是說到一般的奢摩他、毗缽舍那,生起的一個次第,也就是先有奢摩他,後有毗缽舍那。可是現在如果講到個別的情況,像是緣空奢摩他的話,那就要先了解空性,再生起緣空奢摩他,再生起緣空毗缽舍那。
可是奢摩他與毗缽舍那,和空性之間的次第,就沒有決定了。我們可以先生起奢摩他,再生起毗缽舍那,再生起空正見,這也是可以的。或者先生起空正見,再生起奢摩他,再生起毗缽舍那,這也是可以的,這個是沒有決定的。所以在此有人問到,何必先求奢摩他已,次乃修觀耶?宗大師回答說,答:此說觀前先修止者,非說引生正見通達無我須先修止。雖無止者,亦能生正見故。所以宗大師在此說得非常清楚,雖然沒有生起奢摩他,也能了解空性,又此正見內生強力之感覺,亦不須以止為先。同樣的,生起空正見的時候,不需要以奢摩他來生起空正見,而且像是其他的,像是菩提心、大悲心的這種感受,強烈的感受要生起的話,也不需要奢摩他。以無止者,僅以觀慧數數思擇,此亦能生強力感覺,雖然沒有奢摩他,但是透過反覆的觀察,也能夠讓心產生強烈的感受,這是沒有任何相違的,無所違故。
若相違者,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則修無常、生死過患、菩提心等,引生強力之感覺,皆須依止。太為過失,理相等故,必須要有奢摩他才能生起,那太荒謬了。因為生死無常,尤其是念死無常的這種思惟,我們反覆的去想的話,就會產生這種念死無常的感受了,這不需要先產生奢摩他才會生起。同樣的菩提心生起之前,也不需要先有奢摩他。所以在此說到,如果需要透過奢摩他來生起的話「太為過失」,同樣的空正見也是如此,所以「理相等故」。所以要生起空正見之前,不一定需要奢摩他。所以空正見可以在奢摩他之前先生起,也可以在奢摩他後面才生起,都可以的。可是緣空奢摩他的話,那就必須要先有空性,才有緣空奢摩他,否則的話,奢摩他它沒有辦法緣取性空,如果不了解空性的話,是要了解到這種區別的。
在毗缽舍那之前,為什麼先要修學奢摩他呢? 若爾,觀前修止為何耶?如解深密經說,若以觀慧而修思擇(對法作思擇),最極思擇(對法性作思擇),乃至未起身心輕安,爾時但是毗缽舍那相應作意,生輕安已乃名妙觀。透過觀力而生起的身心輕安,才有辦法產生妙觀,可是在這之前,如果沒有透過止力,所產生的身心輕安的話,不可能由觀力而去產生身心輕安的。所以在此說到,故先未得止者,僅以觀慧而修思擇,終不能發身心輕安所有喜樂。若得止已,可是若得了奢摩他之後,後以觀慧思擇而修,輕安乃生,才有辦法產生由觀力所產生的身心輕安,故觀須止因,所以在毗缽舍那之前,必須要有奢摩他才可以。下當廣說。
故若非僅由住一境,即以觀慧思擇之力,若能引發輕安之時,乃是成辦毗缽舍那。雖緣空性為境,若但由其住一所緣,引生輕安,仍未能出修止之法,非此即得毗缽舍那。所以我們在緣取境的時候,不是只有緣取,或者安住在境上而已,最主要是透過觀察思擇的一個力量,來引發由觀力引發身心輕安的時候,這才叫做毗缽舍那;由止力所引發的身心輕安,這時候的智慧,不叫做毗缽舍那。所以身心輕安有兩種,一種是由止力所引發的,一種是由觀力所引發的。「雖緣空性為境」所以以空性為境,把它當成所緣境,可是並非是由緣空的止力所產生的身心輕安,所以他就沒有辦法依由緣空,而來產生奢摩他了。如果緣空沒有辦法產生奢摩他的話,就沒有辦法由緣空而產生的毗缽舍那了。
緣空奢摩他和毗缽舍那的意思,是說由所緣空性之後,由心安住在空性上,由這種止力而產生的身心輕安的奢摩他,才叫做緣空奢摩他。同樣的緣空毗缽舍那,是緣住空性之後,由觀察空性,由觀力而產生身心輕安的時候,才叫緣空毗缽舍那。所以緣空奢摩他、毗缽舍那,不是說之前我們已經獲得了奢摩他、毗缽舍那,現在又了解空性,所以把之前所證悟的奢摩他、毗缽舍那再來緣空,這叫緣空奢摩他、毗缽舍那,不是這個意思。緣空奢摩他、毗缽舍那的意思是說,以空性為所緣境,在這個上面的止力,所產生的身心輕安,由此的觀力而產生的身心輕安,才叫做緣空的奢摩他、毗缽舍那,那時候才有辦法入加行道。
否則的話,資糧道的菩薩,他也有奢摩他、毗缽舍那,他也了解空性,他也會以現有的奢摩他、毗缽舍那去緣空性,可是這個不叫做緣空奢摩他,和緣空毗缽舍那,這個的差別我們要了解。所以在說到了,雖緣空性為境,可是卻用其他的所緣,而引發的輕安,這個跟緣空所產生的輕安是不同的。所以在這個時候,並沒有辦法產生緣空的奢摩他,因此沒有辦法產生緣空的毗缽舍那,所以「仍未能出修止之法,非此即得毗缽舍那。」
又未得止者,如果沒有得到這個奢摩他的話,先求了解無我之義,次緣此義數數思擇,所以緣空的奢摩他、毗缽舍那,要怎麼產生的呢?先了解空性,所以在此又說到了,緣空奢摩他之前,必須要有空正見,原因就在這裡了。要不然的話,這個奢摩他要緣取的空正見就找不到了。「先求了解無我之義」,先了解空性,在這個空性的內涵上安住,生起了奢摩他之後,在這個所緣空性的內涵上面,反覆的去思惟,由此思擇不能得止。若不思擇安住而修,由此為依雖可得止,當然這種的反覆思惟,是沒有辦法獲得奢摩他的,緣空的奢摩他唯有透過緣空的止力,才有辦法的。所以在此說到,「若不思擇安住而修,由此為依雖可得止,」然除修止之外,而無修觀之法,更須修觀。
可是如果在止力去安住的話,又太可惜了,我們已經證得了緣空奢摩他,但是不去修緣空毗缽舍那的話,那沒有辦法把空正見轉為現量,現有的這個空正見,沒有辦法轉為現證空性的智慧,所以更需要去成辦緣空毗缽舍那,故仍未出先修止已次修勝觀決定次第。
(345頁)若不以思擇引發輕安,建立為觀者,則先修止次乃修觀,全無正理。所以「若不以思擇引發輕安,建立為觀者」的意思就是說,如果所謂的緣空毗缽舍那,不是透過了觀察空性的一個觀力所產生的輕安,來解說緣空毗缽舍那的話,而是由先獲得緣空奢摩他,而自然去成辦緣空毗缽舍那,你又說不出一個方法說你怎麼樣去成辦的,因為你已經否定了,不是由觀力去產生的,所以這樣的話,沒有道理。緣空的奢摩他,和緣空的毗缽舍那中間要有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是什麼?因為你已經否定了,不是以思擇引發的輕安,而來建立的緣空的毗缽舍那。這樣的話,你說了先有緣空奢摩他,後有緣空毗缽舍那,這個理由是完全不具足的,全無正理。
若不如是次第而修,亦不應理。如果不以這種的次第來講的話,那沒有其他的次第,要嘛你要解說,可是你又說不出來。所以在此宗大師說了緣空奢摩他、緣空毗缽舍那的一個次第是什麼呢?先了解空性,後來再針對空性的這個所緣境上,反覆的安住在這上面,由止力去引發身心輕安,這時候才叫做緣空奢摩他。所以緣空的奢摩他,不是說之前有了奢摩他去緣空性而已,不是那麼的單純叫做緣空奢摩他。而是緣取空性之後,由止力生起身心輕安的那個當下叫做緣空奢摩他。這個奢摩他生起之後,再反覆的由慧力去觀察性空,由觀力再去生起身心輕安,這個時候才叫做緣空毗缽舍那。這個時候就變成由資糧道,到了加行道了。當我們生起了緣空毗缽舍那的時候,就獲得了加行道,是以這種的次第而來作解釋的。
解深密經說,要依奢摩他乃修毗缽舍那。又「依前而生後」說六度中靜慮與般若之次第及依增上定學,而生增上慧學之次第,皆先修止而後修觀。又如前引菩薩地文,聲聞地亦說,當依奢摩他而修毗缽舍那。中觀心論及入行論修次三篇、智稱論師、寂靜論師等,皆說先修奢摩他已,後修勝觀。故印度少數論師,有說無須別求正奢摩他,最初即以觀慧思擇,亦能引生毗缽舍那者,違諸大轍所造論典,可是這個是與諸大轍所造論典有相違的,這並不是智者可依賴的、可相信的內涵,所以非諸智者可憑信處。
上述所說的止觀次第,是一開始在生起奢摩他、毗缽舍那的次第而言,是先有奢摩他後有毗缽舍那的。可是已經生起的奢摩他、毗缽舍那的話,那次第就不一定了。就像是有初禪的毗缽舍那,可引發二禪的奢摩他,所以在這種的情況下,初禪的毗缽舍那先有,才有二禪的奢摩他。或者是初禪的前行,毗缽舍那先有,才有初禪正行的奢摩他,所以這時候好像是毗缽舍那先有,奢摩他後有。如果我們是單講,一開始的毗缽舍那和奢摩他來講的話,那是奢摩他先有,毗缽舍那後有,這是決定的。如果我們加上了一個差別,像是初禪正行和初禪前行的這種區別的話,那當然初禪前行的毗缽舍那,可以引發初禪正行的奢摩他,那又不同了,所以在此宗大師有說到,又此止觀次第,是就新生之時應如是修,若先已生,則無決定次第,亦可先修毗缽舍那,次修奢摩他。
為什麼呢?因為《集論》有說到,何故集論說有先得勝觀而未得止,彼應依觀而勤修止耶?所以有人就引用《集論》裡面所說的,先得勝觀,再來修止。所以宗大師在此回答說,答:此非說未得第一靜慮未到定所攝之止,是說未得第一靜慮三摩地以上之止。宗大師在此回覆說,初禪前行的奢摩他未得之前,有毗缽舍那嗎?是沒有的,這不是《集論》裡面要表達的內涵。《集論》裡面要表達的內涵是什麼呢?沒有得到初禪正行的奢摩他之前,先有勝觀,再來成辦初禪正行的奢摩他,是這個意思。所以第一靜慮未到定,也就是初禪的前行,初禪前行的奢摩他,和初禪正行的奢摩他是不同的。
此復是說證四諦已,次依此觀,而修第一靜慮以上之止。所以先有初禪的前行,所攝持的毗缽舍那,再去修學初禪正行,並非是前行,而是正行的奢摩他,這樣的話就沒有《集論》裡面所說的這種矛盾之處。本地分云:「又已如實善知從苦至道,然未能得初靜慮等,於此無間住心,更不擇法,是依增上慧而修增上心。」又為便於立言說故,於九住心通說為止,思擇等四通說名觀。然真實止觀如下所說,要生輕安乃可安立。
《本地分》裡面以一個善巧的方便,有說到了九住心,取名為奢摩他,四諦的這種思惟叫做毗缽舍那。可是真正的奢摩他、毗缽舍那的內容,並非是如此,我在下面會說到,這必須要先有身心輕安,才可以安立奢摩他和毗缽舍那。在未證得身心輕安之前,是沒有奢摩他、毗缽舍那的。所以光是思惟四聖諦的內涵,不會成為毗缽舍那;同樣的光是在九住心裡面,像是內住、續住等也不會成為奢摩他,因為那時候還沒有身心輕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