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08/18 14:27:06
|
尊貴達賴喇嘛尊者
|
| | |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道炬論釋(第3講)2012年
達賴喇嘛尊者
(三)2012年10月2日 上午
佛法的總義分三乘,三乘就是聲聞乘、獨覺乘以及大乘。在三乘裡面,唯有一乘才是究竟之乘,這一乘是什麼呢?就是大乘。當然也有另外一派的說法,說是究竟三乘,雖然有講法上的不同,如果是以佛的究竟意趣來講的話,究竟一乘而已。最究竟的果位,唯有大乘果位,才叫做究竟的果位;聲聞和獨覺的果位,並非是究竟的果位,因此只有究竟一乘,並沒有究竟三乘。
大乘究竟目的就是一切遍智(或稱一切遍知),也就是了解所有的一切,這個就是大乘最究竟的目標。如同唸《心經》的時候會唸到:「爹雅搭、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中文是少了「爹雅搭」這句話,直接就是「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爹雅搭」的意思雖然中文沒有,但是以藏文、梵文來講的話,就是「如是」的意思。在此的「如是」指的是什麼呢?也就是說我們現有凡夫的心,雖然被煩惱障礙等等給覆蔽了,可是我們知道不應該保持現狀,我們要為他人而著想、我們要真正的去利益到他人,透過了大乘教法的薰陶,我們了解到,唯有利益他人才是最究竟的快樂之道,因此想盡辦法幫助他人、利益他人。
如果我們真的要去幫助他人的話,必須要了解他人的想法、他人的根器、他人的所需,必須要知道眾生的根器是什麼。所謂的「根器」就是說,他人的想法、或者是適應他的程度、或者他想要的是什麼?透過這種根器上的認知,我們才有辦法對他說出他需要的法,才有辦法真正的救到他人、利益到他人。所以不了解他人根器的話,是沒有辦法圓滿他利的,為了能夠圓滿他利,我們必須要知道所有眾生的根器為何,這是先決條件,否則沒有辦法圓滿他利。為了能夠知道一切眾生的根器,他人真的想要什麼,什麼法才是最適應他人的,必須要了解的關係,因此大乘修行者,最主要要追求的目標就是一切遍智。要知道所有眾生的根器,為什麼呢?為了利益他人,為了能夠真正幫助到他人,呼應他的程度的情況下幫助到他人。“
所以大乘修行者們,為了能夠真正利益到他人、圓滿他利的事業,所以大乘修行者認知到一點事實,就是我必須要了解所有眾生的根器,我必須要了解他們所想要的是什麼,什麼樣的法才是最符合他們的所需,才能夠真正的幫助到他們。所以一切遍智,對一個大乘修行者來講的話,是相當、相當重要的,因為沒有這個就沒有辦法利益他人。所以「為利有情願成佛」,這種「願成」,願得到一切遍智的這顆心,如果能夠自然任運產生的話,這時候叫做大乘資糧道者,正是《心經》裡面的第一個「揭諦」了。
《心經》裡面的第一個「揭諦」,我們講「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第一個「揭諦」意思就是說「你去吧!」去哪裡呢?從未獲得大乘之道的現有凡夫,讓自己獲得了、或者去到了大乘資糧道,所以「去吧!」這是第一個「揭諦」。再重覆一次的話就是說,想要利益他人「為利有情願成佛」,在此的「佛」最主要指的是一切遍智,想要獲得一切遍智的這顆心,自然任運產生的時候,就進入大乘資糧道了。進入了大乘資糧道之後,「成佛」或是「一切遍智」並不是無因而有的,它是因緣聚合而有的。為了使佛陀成辦的因緣能夠聚合,尤其是成佛最主要的因緣就是六度萬行,六萬裡面最主要的就是後者「般若度」,這個智慧必須要透過止觀雙運,奢摩他、毗缽舍那互相雙運的情況下,才有辦法讓它成為非常堅定的緣故。所以當我們獲得了緣空奢摩他、緣空毗缽舍那,兩者止觀雙運,生起了緣空的「修所生慧」的當下,就進入了大乘加行道,就是第二個「揭諦」了,「揭諦、揭諦」就是「去吧!去吧!」去資糧道、去加行道。在此資糧道和加行道,指的是大乘的資糧道和加行道。
光是以緣空奢摩他、緣空毗缽舍那止觀雙運,去認識空性還是不夠的,因為畢竟這還沒有現證空性。所以透過了反覆的修持,當我們以現量現證空性的時候,就是當下正在斷除見道所斷,那個時刻我們就進入到了聖道位,就是大乘見道,又稱初地菩薩了,所以就是「揭諦、揭諦、波羅揭諦」,這個就是「波羅揭諦」的意思。「波羅揭諦」的意思就是「到彼岸去吧!」「彼岸」指的是聖者的彼岸,「此岸」是我們凡夫的此岸,從凡夫的此岸到聖者的彼岸去吧!因為獲得了見道位以上才是聖者,因為現證空性獲得了見道,在當下斷除見道所斷的緣故,所以稱為「波羅揭諦」,到彼岸去吧!
再反覆的觀修這種緣空的現證空性的止觀雙運,反覆的串習、修習,當我們獲得了修道的時候,那就是「波羅僧揭諦」了。「波羅僧揭諦」的意思就是說,不只到彼岸,「到清淨的彼岸去了」,就是到了修道位。修道位的時候,在七地之前,最主要是以斷除煩惱障為主,所以從初地一直到第七地,我們稱為未清淨的七地;到了第八地的時候,所有的煩惱障都會被斷除,所以從八地之後,八地、九地、十地這三地,稱為叫清淨三地。在清淨三地的時候,雖然沒有煩惱障要去作斷除了,可是煩惱障所留下來的習氣、煩惱障所留下來的污垢,又稱為所知障,這個必須要斷除的緣故,這個就是清淨三地要去斷除的。同樣的,再透過修道的關係,澈底的斷除所知障的時候,叫做「菩提薩婆訶」,叫做「建立大菩提了」,這個時候才是真正的建立一切遍智的正覺果位。
所以我們要知道,成佛是透由如此的次第,慢慢、慢慢的累積成佛的因緣,才有辦法成辦、才有辦法成就的。並非像我們點燃了火、或者是打開了電燈,馬上瞬間黑暗就消失般的,絕對不是這一回事的,我們成佛不可能是這樣成佛的,是有次第的慢慢、慢慢,一步、一步的上來。而且所謂「四身」的佛果位,也都是要靠因緣聚合才有辦法產生的。這個因緣是什麼呢?就是成佛的方便以及智慧,透過這兩者的因緣聚合,我們才有辦法使現在這顆凡夫的心續,慢慢、慢慢的轉變成,遠離了煩惱、遠離了所知障的一切遍智的這種清淨的智慧體。這個是我們必須要去認知的,這個就是我們最終的目標。“
要如是的走上道諦的次第的話,如同之前所說的,成佛最主要的兩大資糧就是「方便品」還有「智慧品」,這兩者是永遠不能分開的。在此的「方便品」,最主要指的是菩提心,「智慧品」最主要指的是空正見。就以菩提心來講的話,菩提心本身的性質就是「為利有情願成佛」的這種很強大的希求心,我要成就一切遍智,為的是什麼呢?為了能夠圓滿他利。但是如果要使菩提心堅定的話,能夠形成菩提心的兩大因緣,這是必須要有的,如果沒有透過這兩大因緣,只是靠回向,或者是靠發願、祈求「為利有情願成佛」,這樣的話菩提心是沒有辦法產生的;除非你前世有很大的對菩提心的串習、或者有好的習氣種子,今生遇到一點點因緣讓你生起菩提心,說不定有可能,可是以正常的作法來講的話是沒有辦法的。
所以菩提心最主要的兩大因緣是什麼呢?「悅意慈心」,也就是你必須要愛一切有情眾生,愛他者;第二者,就是眾生現在遭遇痛苦的苦性的認知,我們要知道他遭遇的痛苦,到底遇到的那個痛苦是什麼,才有辦法生起菩提心。所以對「痛苦的認知」,以及愛護眾生、真正慈愛眾生的「悅意慈心」,這兩者是必要有的。因為要了解眾生所遭遇的痛苦是什麼,所以我們現在要學到什麼叫做苦。
如同佛在四諦法輪的時候說到了「苦」,之後又說到了「知苦」,所以在此的苦,我們要知道的苦,並不是苦苦。如同之前有說到了,「苦苦」是我們大家都自然而然不會想要的一種痛苦的感受,所以這不需要刻意的去學習、去認知,這沒有意義了。要知道的痛苦也不是「壞苦」,因為壞苦來講的話,其實有經驗的人,多多少少可以知道,這種壞苦是不安穩的、不堅定,它不是真正的快樂,而是一種痛苦。還有「壞苦」,以外道來講的話,婆羅門教他們也知道壞苦的性質,所以知道壞苦不是一種真正的快樂,它也是在痛苦當中,所以這不是佛陀要我們去知道的、或者認知的一種痛苦。因為一般的凡夫都知道,因為婆羅門教、或者有經驗的長者,他們也知道這是痛苦,所以要知道痛苦的這個部分,不需要經過佛陀的指導。所以佛陀叫我們知道痛苦是什麼呢?就是第三者「行苦」,這才是我們真正要去了解的痛苦。
透過痛苦的認知我們來修行,在這個過程當中,光是痛苦的認知就很難、很難了,因為必須要有足夠的智慧,才會知道什麼叫做行苦。要有這個足夠的智慧的話,是不是需要有一個肉軀的工具,才有辦法帶來這種的智慧。如果我們現在的肉軀(血肉之軀)是屬於畜生道的、或者是動物的血肉之軀的話,它沒有像人類能夠判斷是非的智慧,沒有辦法!所以沒有這種血肉身軀,沒有判斷是非的能力、沒有這種智慧,怎麼能夠去知苦?不可能。
雖然我們最終的目標是一切遍智,為了一切遍智必須要累積成佛的資糧,方便品和智慧品;為了方便品,我們要修菩提心;為了修菩提心,必須要生起悅意慈心、還有知苦;為了知苦,我們要了解到行苦。可是要「知苦」的這個基本,我們的本錢──就是血肉軀所帶來的智慧,必須要先有。所以我們的究竟目的是為了決定勝,可是暫時的目的卻是增上生,這個是必要的,這是不能忽略的;雖然我們究竟目的是決定勝,可是也不能小覻這種暫時的利益──增上生。因為只有這個增上生,我們才有辦法具有智慧,才有辦法去判斷,才能夠真正的知苦。“
如同《現觀莊嚴論》裡面有說到二十七個事業,其中的一個就是說到了,要如何生起增上生之理、如何安置增上生之理,所以說到了這是二十七事業的其中之一者。所以大乘的修行者,所要追求的目標,不只是究竟的決定勝──也就是佛一切遍智的果位以外,暫時的究竟利益、暫時所要追求的目標──增上生,也是必須要有的。這個增上生,如同龍樹菩薩在《寶鬘論》裡面說到了,它是透過信心而產生的。在此的「信心」,指的並不是說「我相信三寶」的這種,好像憑著一種感覺而產生的信心而已,不是的!在此的「信心」,指的是對於因果的相信,透過了對於因果的信賴、或者信任,而去產生了暫時的利益──增上生的。
這個因與果之間的關係,絕非是佛事業創造出來的,不是的!不是佛創造出來的,也不是業力讓它產生的,也不是的!它本身就是一種法性,這是一種法性的軌則,它就是如此而已。就像水本身是液體的,火就是會導熱的、或者會有熱的作用的東西,這種叫做法性。也是因為有這個「法性」,所以我們說心的法性,是一種唯名唯知之體性,它本身並不具有暫時污染的混濁,因此在心的心性當中、或者心的法性當中,我們才有機會能夠脫離這種暫時的污穢等等,這種都是屬於法性部分的認知。“
我們要去作觀察、或者我們要去學習佛陀教義的時候,我覺得這樣講應該會比較好一點,透過四理來作觀察。第一個叫做「成立之理」,就是我必須要這樣作、或者我為什麼要這樣作,這種成立之理。這個「成立之理」最主要的因素是來自於哪裡呢?它的後盾來自於哪個因緣呢?是來自於作用之理。
「作用之理」的意思就是說,如果造此因、將會感得此果,因此我必須這樣作,所以有了作用之理,才有成立之理。顛倒過來講的話,之所以會有「成立之理」,是因為有「作用之理」,因為什麼呢?因為造了這個因會感得這個果,所以作用之理是在講因果的一個關係。就像我們會說小時候要去讀好學校,為了什麼呢?因為將來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也會應用到許多的「作用之理」,我們有一個觀念,小孩子就是要送到好學校的「成立之理」這樣的概念,我們在實踐的時候,就會真正把他送到好的小學、或者中學,或者將來能夠得到好的工作,這個就是「作用之理」的一種實踐。
第三個叫做「依賴之理」,這個並不是一個真實的因果關係,但是又有一點類似,同時間產生,但是因為它本身性質的不同而影響了互相,這有一點類似化學反應。也就是說不同兩種物質、或者液體,混淆在一起的時候,產生另外一種的效果等等。所以它並不是真正的因果關係,它並不是前因後果的關係,因為它是同時間產生的;但是因為它的性質不同,兩個性質不同的東西觸碰在一起,或者兩個性質不同的東西連合在一起、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又產生另外一種新的物質,這個叫做依賴之理,類似化學反應。
為什麼會有這種的依賴之理,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法性之理」,它本身的性質就是如此。因為它本身的性質就是如此了,所以我們要懂得它本身應有的性質,再去看怎麼樣的配合才會產生最好的效果。所以依由上述所說的法性之理、依賴之理、作用之理,我們才有辦法更斷定自己的成立之理,所以透過四理來作觀察和學習。“
剛剛為什麼要講到這裡的原因,是因為我們說到了因果緣起。由「因果緣起」,或者是因果的見解、因果的信心,讓我們產生增上生;由「取有緣起」讓我們產生決定勝。如同宗喀巴大師在《緣起讚》裡面說到了這四句話:「能降諸怨敵,離前後相違,與眾生二利,此教我生喜。」第一句的意思就是消滅一切敵者見,第二句話就是去除一切正見的相違,第三句話的意思就是能夠成辦一切有情的利益,第四句話我非常的歡喜、我非常的隨喜,能夠學習到這個見解,有說到這四句話。
「能降諸怨敵」,就以第一句話來講的話,去除一切敵者的見解,「敵者的見解」是什麼意思呢?當我們沒有辦法在唯名、唯識安立的情況下,能夠很坦然的、很舒適的安立一切作用的話,在這之前講什麼都會有問題,都會有自性的污染在;但是當我們到達了一個境界,就是我們能夠很坦然的、很舒適的安立一切作用,但是在這個同時又說到了,一切作用的產生都是唯名安立、唯識安立,都是取有的狀態下而有的話,到達這境界就能夠斷除一切敵者見;但是在這之前,我們再立什麼樣的宗都會有問題。因此就說到了「取有緣起」之殊勝,因為只有取有緣起的這個見解,能夠斷除一切的敵者見。
也是因為有這個「唯名而有」,其實有很多的事情、有很多的作用,是世間共許下而產生的,在世間、或者是名識安立的情況下安立而有的。像我們講到了續流、像我們講到心識,「心識」是一種心續而安立的一個心而已,如果你要找那個「續」到底在哪裡?怎麼樣的情況下才叫做「續流」?這樣去尋找的話就很麻煩了。所以你不被世間安立、或者世間共許的情況而感到滿足,你想要超越這種情況,去找到有一個真正的實體在的話,很難安立這一切的存在。所以很多的存在,其實是靠世間共許的情況下去安立的,應該就如此感到滿足,可是我們不會。
「離前後相違」,這種見解能夠斷除一切見解之間的違相、或者是違緣。因為「取有」的關係,所以更要「因果緣起」。因為完完全全的取有了,所以一切東西都是互相依賴、互相觀待的,因為一切東西者是互相依賴、互相觀待了,所以「果」更應該需要依賴著「因緣」而有。因為有了「取有的緣起」,所以「因果的緣起」更需要有、會更正確的。所以透過了取有的緣起,能夠斷除一切的見解之間相違的部分。
「與眾生二利」,也是因為如此,才有辦法圓滿一切眾生的利益。為什麼呢?剛剛說了眾生的利益可以分兩者,暫時的利益與究竟的利益兩者。暫時的利益就是增上生,增上生是靠什麼見解而產生的呢?就是靠因果緣起的見解,或者因果緣起的信賴、信任而產生的。究竟的利益是什麼呢?就是決定勝,決定勝是靠什麼產生的呢?就是由取有緣起的見解而產生的。
在龍樹菩薩的《迴諍論》裡面曾經有說到了,如果諸法有自性、有自相的話,「果」為什麼要依賴因而有?不需要!如果「果」是有自性,有它自己的性質,以自力而產生的話,為什麼「果」需要依賴他力而有?因為它以自力已經讓自己立足,以自力讓自己產生了,為什麼需要依賴他力而有?不需要!所以如果我們真正了解「取有緣起」,一切東西是完完全全依賴他者的話,更需要「因果緣起」了。所以「因果緣起」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取有緣起」的關係;也因為有了「取有緣起」,所以「因果緣起」更合理了;因為「因果緣起」更合理了,所以增上生才有辦法產生;也因為「因果緣起」的關係,所以我們才知道有「取有緣起」,所以決定勝才會產生。所以宗大師最後說到了最後一句話,第四句「此教我生喜」,所以我非常歡喜,能夠學習到此派的殊勝。“
我並不是說我了解空性,我並沒有這方面的意思,我並不這樣說。可是當我思惟到空性、當我想到空性的時候,真的打動到我內心的深處,因為它確實是有內涵在的,它是一個有重量的東西,會打動我的內心。而且所謂的空性、緣起的見解,其實不只是佛教的教義以外,我們跳脫佛教的教義,對其他很多的領域上都有幫助。無論是在現代社會的環境、甚至於經濟、甚至於國際關係、還有政治等等,其實有緣起見的話會很有幫助的,因為緣起見會帶來全面化的認知;不只是多元化,而是全面化的。因為透過了緣起的認知,我們相信沒有一件事情是由單一的因緣而產生的,尤其在國際關係的知識裡面,我們更需要具有全面化的認知。這個關係絕對並非由單一的因、單一的緣而產生,都是互相環環相扣的,這個關係是不可分離的。
讓我們產生這種全面化的認知的引導線是什麼呢?就是「緣起見」,否則這個全面化的認知要怎麼產生?沒辦法。通常我們透過緣起見的訓練,就會知道無論看什麼東西,都不要用單面去看,要用雙面、多元化的角度去看,甚至全面性的角度去看。平常有透過這種訓練的時候,才有辦法產生全面性的客觀態度,去看待任何的事情。所以緣起見可以讓我們不小心眼,也可以這麼說;或者心胸寬大,也可以這麼說;或者讓我們的見解變得更成熟、看得更遠,也可以這麼說。
我有一個認識的美國朋友,他曾經有說到了,當我們生氣的時候,因為煩惱產生的時候,緣起見是不會產生的。也就是說生氣的時候,我們看到很討厭的那個對象,在生氣的那個當下,所呈現的那種討厭的模樣、討厭的那個影像,其實百分之九十是意識反射出來的效果而已,並不是真正那麼討厭,百分之九十都是意識安立而有,只是意識反射出來的效果而已。所以這個代表什麼呢?我們在生氣的時候,是沒有辦法產生緣起見的,這時候非理作意會去那邊加油添醋,就是這一個、就是這一個,會去找單一的因,就讓你執著在這上面了;但是實際上並不是如此,因為一切的東西都是環環相扣的。雖然緣起見的見解,是來自於佛教的教義,可是並不一定是佛教徒才能夠用它,非佛教徒也可以使用它,因為它真的很好用。而且講難聽一點,如果你有很討厭的對象,你真的想要去對付他的話,緣起見會幫你對付你討厭的那個人,因為它可以讓你有效率的、全面性的去消滅他。“
以現實的例子來講的話,有很多的國家,我們可以看到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利益的關係,或者利益關係產生衝突的時候,有些國家是想要消滅他方的利益的,但是實際上他自己的利益卻受損了,這代表缺少了緣起見,不是嗎?
所以我們要作任何的事情,應該要配合著實際的情況而來作取捨,這是非常重要的。採取的作法,要搭配著實際的情況來作,並不是說現實。搭配著實際的情況來作取捨的這個動作的時候,首先必須要了解什麼叫做實際的情況;當我們要了解什麼叫做實際情況的時候,就必須要以多元化、甚至於全面性的態度,來觀待、來看什麼叫做實際上情況;否則的話,光是透過單一的角度、或者單一的詮釋,來認知實際情況的話,這是太困難了、這是不可能的。
所以空性的認知,對於煩惱的減少、甚至於消滅,是絕對有幫助的,其實以我們的經驗也可以了解的。當然以大論典的教義來講的話,空性是真實執著的正對治,我現在不是講這方面的內涵;就是以單一的緣起見和煩惱之間的關係來講的話,因為我們產生強烈貪心、或者強烈瞋心的時候,會很容易的指出單一的對象這個就是最棒的,或者指出單一的對象這個就是最壞的、最討厭的,但是永遠沒有那個單一的,就是那個最好、最棒、最壞的,通常不會有的。你看這個人還沒有生氣的時候,他可能面相很慈祥,但是一生氣的時候,面孔很猙獰、很恐怖,所以沒有一個單一的對象永遠就是這個樣子的,我們可以知道他有在改變。所以如果你不要陷於這種單一的角度去看待一件事情,你搭配著多元的角度、緣起見的態度來看這件事情的話,原本的非理作意──就是單一的好、或者單一的壞的這種非理作意,自然就會減少;這個一旦減少的話,煩惱就跟著減少了。
至於「因果緣起」會幫助我們生起暫時利益──增上生,由「取有的緣起」會幫我們產生究竟的利益──決定勝,這並不是我個人自編的。蓮花戒大師在他的《廣釋》的註解裡面,曾經有說到同樣的內容。總言之,佛學教義裡面所強調的這個緣起見,真的是非常不可思議的,而且它的學問是非常淵博的。如果我們能夠好好應用它的話,對於看清事實是有絕對幫助的。
蓮花戒大師所著作的《量真如性攝疏》的這本書,是非常厚、而且非常難懂它的用詞。所以以前想說看了也就算了,看不懂,所以就沒有再看下去了。其實是我偷懶,不想看,但是跟別人說的時候,我找藉口說是我沒有時間,所以沒有看。於是最近就想,咬緊牙關給它看看好了,在翻的時候,耶!沒有說全懂,但是至少這部分(就是我剛剛所說的),由因果的緣起產生增上生,由取有的緣起產生決定勝,這部分我倒是讀懂了,這個對我真的有很大的幫助。“
增上生我們可以用另外一個名稱來取代它,也就是「下士道者的追求」、或是「下士道者的目的」叫做增上生。決定勝又可以分兩者,只有斷除煩惱障的決定勝,以及不只斷除煩惱障、連所知障都一起斷除的決定勝有兩者。以前者來講的話,只有斷除煩惱障的決定勝,我們可以用另外一個名稱,把它取名叫做「中士道者的追求」,就是只有斷除煩惱障的這個決定勝,是中士道者的追求;「上士道者的追求」,就是斷除煩惱障、還有所知障的這種決定勝。剛剛我們說到這個名稱,下士道、中士道和上士道,這「三士夫」的名稱,在無著菩薩的著作裡面就有過了。
宗喀巴大師在他的《三主要道》裡面,以及隆欽巴尊者的《心性休息》裡面都有說到了「修心四要」。修心四要是哪四要呢?就是暇滿義大、念死無常、因與果的關係、以及輪迴的過患。至於因果關係和輪迴過患這次第有時候不一樣,有時候「輪迴過患」先講、再講「因果關係」,有時候「因果關係」先講、再講「輪迴過患」。在《三主要道》裡面,先說暇滿義大,之後說到了念死無常、再說業果,於是再說到了輪迴的過患等,以這種方式引導增上生的。所以在此引導增上生的方式是說,成辦增上生的資糧、或者成辦增上生的因緣是什麼,在此跟我們宣說,於是而來說到了增上生的成辦之理。“
「四聖諦」是佛教宗義的主要根本,四聖諦的詮釋,因為我們所追求的目標,可以分暫時性和究竟性的,所以也可以以這種所追求的目標,以不同的角度去詮釋四聖諦、或者是四諦。我們之前所談的苦集滅道的這種詮釋,是以決定勝的角度來詮釋的,但是現在因為談到增上生的關係,什麼叫做以增上生的角度來詮釋四聖諦呢?以增上生為目的來解釋四諦的話,其中的「苦諦」是指苦苦,三惡道的痛苦等等,這個是以增上生的角度來詮釋四聖諦的第一諦苦諦,就是苦苦。
「集諦」是什麼呢?產生苦苦的因緣。像是非福業、或者惡業,或者是強烈的貪、強烈的瞋。在此的「癡」並非真實義愚,而是因果愚,並不是說對於空性的不了解的這種愚癡,更應該是對於因果不相信、甚至毀謗因果的愚癡,這個就會讓我們去造業,讓我們墮落於三惡道,獲得三惡道苦果。所以在此的苦諦,指的是苦苦,在此的集諦,指的是非福業、或者是惡業,這是業的部分;以煩惱集諦來講的話,就是強烈的貪、強烈的瞋,以及對於業果的不相信的癡、或者是毀謗的癡。
由此而產生的「滅諦」是什麼呢?在此的滅諦,指的就是增上生本身,獲得了增上生的話,就可以暫時的脫離苦苦的緣故、或者暫時脫離三惡道的痛苦,所以是在此的滅諦。在此的「道諦」是什麼呢?能夠獲得增上生的善緣、或者是善道,像防護十惡業的這種十善道等等,或者是戒律,這個就是在此的道諦了。“
我們現在來看《菩提道炬論》。
1、敬禮三世一切佛,及彼正法與眾僧,應賢弟子菩提光,勸請善顯覺道燈。
2、由下中及上,應知有三士,當書彼等相,各各之差別。
剛剛我們就談到了三士夫或三士道的概念。
3、若以何方便,唯於生死樂,但求自利益,知為下士夫。
在此就說到了「若以何方便」,有誰,以什麼樣的方法,追求的是什麼呢?「唯於生死樂」,只是為了要追求壞苦,世間的這種安樂,「但求自利益」,是為了自己,不只是自己以外,又為了追求世間的安樂或者壞苦,以增上生為他的究竟目標的這種修行者,我們在此稱為下士夫,所以「知為下士夫」。
在提婆菩薩的《四百論》裡面,曾經有說到了:「先遮遣非福,中應遣除我,後遮一切見,知之為智者」。第一句話「先遮遣非福」,指的就是下士道的內容,搭配著《四百論》來作詮釋。為了後世的安樂,下士夫最主要修持的是什麼呢?像是皈依、相信業果等等,最主要是以這種行善、或是斷惡的方式,來讓自己後世不要墮落於下士道。但是在這個同時,對於業果的信心,這是很重要的,因為沒有信心,是沒有辦法讓下士夫獲得增上生的;還有對自己的自信心也很重要,所以在《寶鬘論》裡面也有說到,我們不能夠成就的最大障礙就是沮喪、或者對自己沒有自信。要怎麼讓自己保持自信心呢?自信心要怎麼建立呢?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搭配著寂天菩薩的《入行論》的『精進品』,裡面曾經有說到一句話,要怎麼讓自己有自信呢?不要隨便亂答應別人做什麼事,還沒答應之前,先看自己有沒有能力做,這時候全面性的態度就需要了,要看清楚自己是不是真的有能力做、值不值得做、該不該做?有能力做了,必須要做、值得做、該做的話,那就放下一切就儘管做吧!所以不要隨便亂答應人,一但答應就做到底。如此這種作法,慢慢、慢慢的時間久了,會培養自信的概念,因為你每答應一件事情,你都做到了有始有終,從此慢慢、慢慢的累積自己的自信心,對自己的信心。
不只如此,下士夫以《廣論》來講的話,首先先講到了「暇滿義大」,也就是說透過暇滿義大的認知,我們要對自己有自信,因為這個暇滿的人身是不簡單的,它本身有很多的潛能,這個潛能我們好好應用的話,沒有什麼事情是可以難倒我們的,我們可以克服一切。所以透過了暇滿義大的認知,來給自己自信、來給自己勇氣。
不只是給予自己自信以外,善知識也是很重要的。因為我們在閱讀佛經的時候,很有可能會有所謂的錯誤的解讀、或錯誤的認知,所以這時候透過一個有經驗的、具有智慧的善知識,幫我們輔導的話,我們可以更正確的了解經典要表達的內涵,才不會走入歧途了。這就有一點類似,我們要讀好學校,所謂好學校和壞學校的定義,是看裡面的師資好與不好,所以學生的教育程度好與壞,跟老師是有很大的密切關係的。因此我們在學佛的時候,如果能夠依止一位好的善知識的話,在我們學佛的這條路上會非常的順利,所以依止善知識也是很重要的。所以下士夫需要的幾個因緣、資糧,就是「暇滿義大」以及「依止善知識」。
但是在「依止善知識」的這部分,我想要特別強調,也就是說不只是上師有他自己的條件以外,弟子的條件,我們要在依止善知識的這個科判裡面,一併的去了解「要如何依止之理」。因此《廣論》的科判裡面有說到了,「所依善知識之相」、「能依學者之相」、以及「彼應如何依師之理」。在其他的一些《廣論》的註釋裡面有說到了,「彼應如何依師之理」,但是對於弟子的形相沒有說得那麼清楚,但是宗大師在此講到了這三相,在科判有說到這三個科判。“
這個科判為什麼會如此的嚴謹,我覺得宗大師在著作的時候,最主要是「依共教承」為主,以共相的教承為主(依賴的「依」,教法的「教」,傳承的「承」)而不是「依別眾生」的態度來寫著作的。什麼叫做「依別眾生」和「依共教承」呢?這個名稱是由涅根所說的,我覺得這個有他特別的用義在。像是什麼呢?我們現在修法的時候,如果是配合大眾接受的程度來修法的話,對我們來講會比較穩的、這是比較安全的,因為在「依共教承」的宣導下,會走錯或者走入歧途的危險性可以降到最少。但是有一些很有根器的眾生、或者是他非常有善根,在這種情況下他不需要繞遠路了,可以走捷徑,所以才有所謂的「頓悟」(我們中文來講就是頓悟),頓悟者的特別引導方式,叫做「依別眾生」的引導方式了。宗大師在此科判的列別,最主要是以「依共教承」的方式,而不是以「依別眾生」的方式,這一點我們必須要了解。
宗大師還說到了,老師、善知識最主要的一個特質,就是自心未調伏的話,想要讓他人調伏內心,這是不可能的。所以善知識必須要有的前題條件,就是本身內心要調伏,他內心調伏之後,才有辦法引導他人內心調伏。這有點類似我們在大學裡面,依賴著某個教授讀一本書、或者是學習的時候,這個教授不懂的話,學生更不會懂了。除非這個教授是賄賂等等,透過某種旁門走道的方式走上去的,但是走上去他也待不了多久就會被踢下來了,因為他教不了東西。所以宗大師在此強調,教我們的知識他本身內心必須要調伏,因為我們所要修佛法的最主要目的是要調伏內心,所以老師或者是善知識不只要有佛學的知識以外,他的內心必須得調伏,因為不調伏內心的善知識,不可能教出內心調伏的弟子。“
在西藏早期的習俗裡面,會有一種錯誤的偏見,上師的證量是靠他的法座的高度來衡量,法座越高、證量就越高;或者是上師他帶領著更多的眷屬,或者他的弟子,大排長龍這樣過來的話,代表這個上師是真的有證量的,有這種錯誤的判斷,其實這是不了解佛法而產生的一種誤解。善知識的定義,從戒經一直到密續,都有不同的善知識定義的詮釋,在此宗大師最主要是依據《經莊嚴論》,而說到善知識的十個條件:「知識調伏靜近靜,德增具勤教富饒,善達實性具巧說,悲體離厭應依止。」就是調伏、靜、近靜、德增、具勤、教富饒、善達實性、具巧說、悲體、厭離。
前三者就是講了三學,在三學的時候就是透過了戒定慧三學,由「戒」斷除了身語的惡業;由「定」讓我們培養專注一境的襌定;光是有專注一境的襌定不夠,必須要有「慧」。在此因為是以《經莊嚴論》為主,《經莊嚴論》有說到了人無我和法無我的不同,所以在調伏、靜、近靜,「近靜」就是慧學的時候,所要表達的是人無我,後面「善達實性」的部分才是講法無我的,因為《經莊嚴論》有把法無我和人無我分開,有說到粗細不同的緣故,所以這個我們要知道的。還有「教富饒」,他要讀很多的經典,不懂這些經典的話,他沒有足夠的知識去教。「具巧說、悲體、厭離」,這個你們就知道了。
所以善知識的定義的認知,這是很重要的,尤其對我們學佛的人來講的話,不要急著找上師。我在十五年前的時候,遇到一位來自內地的信徒,他跟我說:「現在好多自稱法王的人來自西藏,好多法王住世在中國」。當這些弟子們去親近法王之後,問這些法王要的是什麼的時候,這些法王要的是女人、要的是金錢,所以導至我們對「法王」的信心大減。所以你們不要看到一個有法王名號的人,馬上就給他阿彌陀佛了(供養),不要馬上就阿彌陀佛。你要先觀察他有沒有善知識的條件,他有沒有具足善知識的定義,好好的觀察,確定之後再去依止。還沒確定之前把他當法友想,跟他討論佛法,有問題的話提問,透過法友的方式來討論佛法,在這個同時也補充自己對佛學的知識。當你確定了,他不是表裡不一,真的如同自己所說的也做到了,具備了條件的話,再來依止。所以不只是對於善知識定義的認知很重要,弟子的定義的認知也很重要,對這種互動的情況下,才會有一個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