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3 10:22:18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10-2講)

己二、特申修信以為根本

31頁)第二修信為根本者。《寶炬陀羅尼》云:「信為前行如母生,守護增長一切德;除疑度脫諸暴流,信能表喻妙樂城。信無濁穢令心淨,能令離慢是敬本;信是最勝財藏足,攝善之本猶如手。」十法亦云:「由何出導師?信為最勝乘。是故具慧人,應隨依於信。諸不信心人,不生眾白法,如種為火焦,豈生青苗芽?」

所以如上所云,龍樹菩薩在《寶鬘論》裡面有說到了,為了能夠成辦增上生和決定勝,信慧乃增上生與決定勝的所有根本,可見信心和智慧是多麼的重要。

如同《阿毗達磨集論》裡面有說到三種信心,也就是清淨信、歡樂信以及勝解信。所以緣善知識,可以生起這三種信心。就像是所緣善知識之後,相信善知識是三寶一切的總攝,因此而對上師或善知識生起歸依,這種信心我們稱為清淨信。相信善知識乃一切安樂之泉源,功德之根本的這種信心,就是勝解信。依教奉行善知識的聖教,如是的信心乃歡樂信。信心可以分三者。

一般信心有很多種信心,在此的信心最主要,就是針對善知識或上師的信心而說的,現在我們看本文:

由進退門而說信為一切德本。敦巴請問大依怙云:「藏地多有修行者,然無獲得殊勝德者,何耶?」西藏很多修行人,但是真正獲得殊勝功德的人卻很少,為什麼呢?阿底峽尊者大依怙回答說,依怙答云:「大乘功德生多生少,皆依尊重乃能生起。大乘的功德能生多少,是靠上師的信心有多強烈乃能生起,汝藏地人,你們西藏人把上師想成是個凡人的話,怎麼會生起大乘的功德呢?所以在此說到,汝藏地人,於尊重所僅凡庸想,由何能生?」

32頁)有一次有個弟子,向阿底峽尊者以高聲說到:阿底峽尊者!請您給予我教授。於是阿底峽尊者就說:我的耳朵很好,但是真正獲得教授是要靠信心!信心!於是如同本文說:有於依怙發大聲白:「阿底峽請教授!」如其答云:「哈哈!我卻具有好好耳根。言教授者,謂是信心。信!信!」信為極要。其信總之亦有多種:謂信三寶、業果、四諦。然此中者,謂信尊重。在眾多信心裡面,在此所談的是謂信尊重,就是對上師的一種信心,在此的信心是對上師的一種信心。

但是要作視師如佛之前,又回到之前的原點,我們不要魯莽的,沒有經過觀察的情況下就馬上的依止上師,於是作視師如佛,那就完全錯誤了,所以又回到之前的重點。首先先以法友想,長時間的跟他相處聽聞,後來透過了法義的認知;我們也知道上述所說的種種內涵,是不是這個人具有宗大師所說的大乘善知識的十法功德,這個用觀察;如果我們完全的接受,相信他能夠具資格成為我上師的話,那時候再作視師如佛的觀修。而不是說一開始完全不經由調查,馬上就想說上師所示現的一切都是佛的功德,都是佛為我們所示現的,這樣就是我們把自己的鼻子隨便交給一個人,讓他去牽走了,會有這種危險,而且宗大師都說不要這樣作了,這個是我們必須了解的一點。

如果我們透過長時間的觀察,一開始因為不懂法義的關係,所以把他當法友想;但是法義我們認知了,我們知道怎麼從凡夫地到佛地,如何走的這條道路,我們完全知道了,我們只是自己不修而已,但是如果我們修的話,再下一步我們要怎麼樣走,在轉口的地方我要怎麼樣走,在這個十字路口我要怎麼走,自己都完完全全的明白清楚,為了道諦功德真正的增上,而不是只看地圖而已,要走啊!為了要能夠增上道諦的功德,唯有依靠上師才有辦法使我們道諦功德增長,這時候就要依止善知識了。所以依止善知識的時候,因為之前有反覆的觀察這位上師,以法友想的基礎下反覆觀察;如果觀察之後覺得這個人具有這樣的一個功德的話,那時候就要依止,作視師如佛。

所以我們又回到剛剛所說的,不要想自己不能夠作到視師如佛,都可以作到的,我們想信金剛手的授記,不只如此我們從以前的上師的這些偉大傳記,也可以看到。內在的功德確實跟佛一樣完全無不二,可是完全示現凡夫的模樣來調伏眾生。無著菩薩這麼有福報成就的人,他看到慈尊彌勒菩薩的時候,一開始看到的是一隻母狗。

同樣的像密勒日巴也是如此,他的上師馬爾巴,完全示現凡夫的模樣。而且馬爾巴如果以他示現的化相來講,確實是一個非常非常惡劣的、很會打架的人,而且到處打架的人,看來是如此。馬爾巴的佛母「依恩達茉」,要去嫁給馬爾巴的時候,「依恩達茉」佛母的雙親就跟他自己的女兒講說,馬爾巴很會打架,行為非常的惡劣,到時候可能會跟你離婚,把你趕走,所以你要有心裡準備。

可見我們從這些的歷史和傳記裡面,我們可以知道,馬爾巴所示現的確實是一個非常暴躁,或者情緒非常不穩定、粗魯的凡夫相,可是馬爾巴真正內在的功德是什麼?確實是密集金剛,也是勝樂金剛的化身,確實是一個非常不可思議的成就者。

宗大師在寫《五次第論》的時候,最主要的根據是來自於馬爾巴的著作。而且像密勒日巴來講,所示現的是確實跟乞丐完全沒有兩樣。直接看到至尊密勒日巴的時候,我們完全不敢相信,這個就是即身成佛的一位成就者在我們前方,我們會覺得這個跟乞丐沒有兩樣。所以我們所看到的凡夫,一定是實際上的凡夫嗎?這不一定。我們不能完完全全相信自己眼睛所看到的,因為有時候也會有看錯的情況發生。而且像馬爾巴所依止的根本上師那洛巴,那洛巴以前去找帝洛巴的時候,帝洛巴所示現卻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路邊的印度人是一樣的,身上很多的毛,又很黑、又很髒。那洛巴一開始看到帝洛巴的時候,帝洛巴是在吊魚的。所以我們從許多偉人的歷史,他的傳記裡面,我們可以看到佛陀為了要救眾生,他只能示現凡夫的相來救護眾生而已,除此之外沒有辦法。

所以如果我們這樣去想,透過這些種種實際狀況已經發生的,我們卻是可以知道,不是我們沒有辦法視師如佛,而是我們不去作而已,確實是這樣子。而且我們太相信自己的眼睛所看到的,如果以空性的角度去講,我們眼睛看什麼,都是看到有自性,有真實的,實際上是這樣子的嗎?不是!如果一切的東西確實是如此的真實,是從他那邊產生的一切的這種真實作用,那我們去尋找假義之後,應該找得到才對,可是也是找不到,不是嗎?

而且我在另外一部《廣論》的解釋裡面,有看到這樣一段內容,我覺得很有幫助。如果今天在解釋師徒之間的三昧耶,師徒之間的一個關係的時候,如果弟子能夠作到的,只是把上師的功德視為功德的話,其實那是誰都可以作到的,這不是師徒之間不共三昧耶擁有的殊勝,不是一個師徒之間的不共殊勝,這是每一個人都可以作到的,把功德視為功德,那很簡單。難是難在那裡?把上師的過失也視為功德,這才是弟子的不共殊勝。就像在大乘經典裡面有說到,對於可憐的,沒有依怙的,沒有救護,這些無奈可憐的眾生生起悲愍心,並不稀奇;真正稀奇的是,有權勢有權力,我們去幫他、他反而想要傷害我們,而且是想要害死我們的這個仇敵生起悲愍心的話,這才是真正的悲愍。

同樣的道理,我們透過什麼來證明師徒之間不共的三昧耶?不是把上師的功德看為功德而已,光是這一點並不稀奇,並不奇有,並不稀有。真正稀有的是什麼?如果因為透過上師對於我們的恩惠,我們能夠把上師的過失也看成功德的話,那真的就是不共的師徒之間的三昧耶,這是弟子的一個不共功德。

    既然我們要觀上師的功德,善知識的德處,我們要如何觀呢?於是宗大師引用了《金剛手灌頂續經》裡面所說的,我們應該如同看待佛薄伽梵功德般的,來觀待上師或善知識的功德。如果我們能夠作到視師如佛,一切功德由此而生,一切過失由此而斷,並能當速成就一切佛果的利益,利益一切眾生。有其他的大乘經典裡面,也如是說起大師之想,也就是視師如佛,在此的大師是導師釋迦牟尼佛的意思。毘奈耶,律經裡面也如是說到,如果我們能夠真正的把自己的師長看為是佛,如同我們對佛不尋求過失心,起功德想,同樣的對於上師所作的一切,都能夠放棄過失心,起功德想,那就能夠如同之前續經裡面所說到的,一切的功德就會因此而增上,那就不會依由上師而犯下一切的誹謗惡業的。

現在我們可以看到本文裡面有這樣說:此復弟子於尊重所應如何觀?如《金剛手灌頂續》云:「秘密主!弟子於阿闍黎所應如何觀?──如於佛薄伽梵,即應如是。其心若如是,其善常生長,彼當速成佛,利一切世間。」諸大乘經亦說應起大師之想,毘奈耶中亦有是說。此諸義者,謂若知是佛,則於佛不起尋求過心,起思德心,於尊重所特應棄捨一切尋察過心,修觀德心,此復應如彼續所說,依之而行,「應取軌範德,終不應執過,取德得成就,執眾過不成。」

依止善知識的方式有很多種,不一定要視師如佛,但是為什麼宗大師在這裡說到了,是以視師如佛的方式來依止善知識的呢?因為我們看整個《廣論》的目標,《廣論》裡面的三士道,尤其在下士道和中士道內涵的時候,沒有只講下士道和中士道而已,都是多加一個「共」字。所以《廣論》它最主要的目標,是為了使學徒們,最後能引導大乘而說,所以在進入大乘之前,必須經過下士道共同學習的前行,及中士道共同學習的前行。所以《廣論》裡面不單獨講下士道以及中士道,但是卻說了共下士道和共中士道,這樣的話有兩種殊勝,第一、也可以圓滿只尋求下士道的人的所須,或只尋求中士道的人的所須,但是在這個同時,就能夠圓滿引導大乘人的所須,所以具有這兩種的殊勝功德。

可是《廣論》的究竟目的,不只是引導進入大乘而已,而是最主要的引導進入密乘。所以從《廣論》一開始的時候,都說到很多密乘殊勝的功德,都講到有關密的內涵。所以《菩提道次第廣論》,其實是《密宗道次第廣論》的前行。宗喀巴大師寫這兩部《廣論》,最主要的究竟目的,是讓一個凡夫真的從凡夫地到佛地,整個道次第都能夠認知。如果要完全了解整個道次的話,那唯有加入密法才有辦法圓滿一切的道支。否則只有算進入大乘而已,進入大乘之後,如何成佛的更細微的內涵,就沒有辦法了解了。

尤其在顯教裡面,波羅密乘裡面,雖然有說到成辦佛陀的法身不共因緣,那也就是現證空性的根本智,可是並沒有說到成辦佛陀的色身不共因緣。如同佛陀的法身,需要不共因緣般,色身也是需要的。還有在佛地的時候,佛的身語意三者,完全屬於一個性質,佛的身也是佛的語,佛的語也是佛的意,佛的意也是佛的身,佛的意也是佛的語等,他是互相同屬的,所以像這種的三密無二不共的成就,也是有因而生。這種細微的因緣,是從什麼而成辦呢?最細微的俱生原始光明而去成辦,這種唯有無上瑜伽部裡面才有說到。

所以如果真的要了解到一切成佛的圓滿道次,那一定要經過密乘才有辦法。所以宗大師在此所說的三士道,不只是引入大乘來說,最主要還是讓我們將來能夠成就佛果位而說。成就佛果位必須經由密乘,金剛乘才有辦法的緣故,所以在金剛乘裡面,上師瑜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所謂的加持,其實加持的內容是什麼呢?以藏文來講就是「僅拉」,「僅拉」的意思就是「改變我們內心」的意思。所謂加持力,我們獲得了加持,最主要就是靠對於上師的一種尊重,上師的一種依止,才有所謂的加持。如果對上師沒有絲毫的尊重心,對上師沒有依重的話,根本沒有加持的根本。所以無論是獲得傳承的加持,或者是道證功德的加持,或者是功德增上的加持,或者是功德穩定堅固的加持,完全都對上師的依止而引發,而發起生起的,唯有如此才有辦法。唯有透過對於上師的依止,才有辦法去成辦,這些種種道諦的功德的增上的緣故。所以我們不要覺得,道諦功德的增上,甚至於堅定,是完全來自於單一自己學習的因緣而已;因為內外的因緣很多種,要共同聚合之後才有辦法的。我們不認為有一因而去生一果的,這是不可能的,都是要由無量的因,而去成辦一個果的。

同樣的內在的功德也是如此,不只光是自己學習,還要對於上師的信心,堅定的依止,三寶的歸依,以及對法的信心,各種各樣的眾多因緣,才有辦法使我們的道諦功德增上。所以光是會,不行!光是會不能夠增長道次的證功德,還需要信。在信裡面,尤其是金剛乘,尤其是無上瑜伽部,在這個信當中,對於上師的信心,要更為重要了。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宗大師在《廣論》的時候,為了將來使凡夫的弟子,能夠引導不只進入大乘以外,最終能夠成就佛果位。成就佛果位之前,必須要進入無上瑜伽部的金剛乘,所以在此以視師如佛的方式,來為弟子說到依止上師的方法。

這個我們必須去了解,否則好像佛教徒依止上師的方式,一定要把上師看成佛,所有的上師都是佛嗎?難道菩薩不能成為上師嗎?會有這種的誤會。所以如果我們知道宗大為什麼說視師如佛的用意和目的,如果我們知道的話,就沒有所謂的「成為佛教徒的法師一定要到成為佛嗎?」的這種矛盾的問題了。我們就可以知道原來不是如此。否則有時候,我們不知如何解答。

在此我一直講視師如佛、視師如佛,我絕對不是要間接或暗示你們「我是佛」,絕對沒有這個意思,絕絕對對的沒有。我再怎麼好,我再怎麼壞,都是比丘,當然在比丘中間是那個部分?那可能就沒得算起了,反正就是比丘。比丘裡面是有道證功德的比丘嗎?不是!我只是個平平凡凡的比丘而已。所以你們絕對不要誤會,如果在此我不明確的說清楚,你們可能會認為,我一直在講視師如佛,我一直在強調這個,好像是要表現出我是佛的樣子,絕對不是,而這點你們要注意。

至於為什麼要把上師視為佛,如何把上師視為佛,為什麼要把上師視為佛呢?因為自己想要離苦得樂,最主要原因是如此。如同之前所說的,不只是現在,尤其是將來在金剛乘無上瑜伽部裡面的時候,為了能夠真正的獲得整個加持,無論是傳承上的加持,或道證功德的加持發起道證功德的加持,堅定道證功德的加持,增上道證功德的加持,完全都是靠信心才有辦法的。

這個信心最主要是,來自於一切功德田的根本上師、善知識。如果我們能夠把這一切功德根本的善知識,視為是佛,那累積的資糧和所斷除的業障,這種集資淨障的力量就不可思議了。更何況是加上了加持力,所以我們對於道諦功德的增上,能夠非常的快速。唯有透過視師如佛的方式,才能建立如此廣大的福報功德。如果沒有具有視師如佛的這種堅信的話,那我們反覆的去看上師的過患,反覆的去看上師屬於凡庸的這一部分,如何能夠得到加持?自然沒有辦法,那我們內心的證量如何能夠堅定?所以為了自己的離苦得樂,為了自己的無論是加持也好,或道諦功德的增上發起以及堅定,如果我們能夠視師如佛的話,這種道諦功德的增上會越快速,越強有力,這點我們必須去了解,所以為什麼要視師如佛的原因。

而且換個角度來想,自己的上師縱然不是佛,但是把他視為佛,我們能夠得到許多許多的加持。自己的上師,真的是佛了,也就是導師釋迦牟尼佛就是在你面前,可是你不把他視為是佛,你把他視為凡庸者的話,那你也不會獲得加持。所以自己會不會獲得加持,自己會不會得到這種道諦的成就,不是說我們所學習的對象他是凡庸者、還是佛的問題,而是自己怎麼去觀待,怎麼去看待這件事情的問題;也就是自己的信心和敬心,強不強大的問題了。

所以同樣的境,都是導師釋迦牟尼佛,所以佛在世的時候,有些人緣導師釋迦牟尼佛可以獲得解脫,有些人緣他卻成為誹謗的對象,而去累積許多的惡業,於是墮落於地獄。同樣的一尊佛,但是一些人緣他而去獲得解脫,但是有一些人卻把導師釋迦牟尼佛視為凡庸者,而去造業。所以我們會不會造業,會不會成就,不是看對方的境,最主要是看自己的心。而且用另外一個角度來講,佛金剛持自己也預言說,「在教法的傳承中,尤其是在末法的時代,我會示現凡夫的模樣,來為眾生作廣大利益有情的他利事業。」連金剛持都如此的授記了,我們也可以知道說我們所看到的凡夫,不一定是真正的凡夫,說不定是示現的,這很有可能。

什麼叫做示現的凡夫,佛菩薩與凡夫,這種的差別不是來自於外表,絕對不是的,而是來自於內心的功德。哪一個人的內心,隨著圓滿的大悲、圓滿的智慧所轉,成就一切他利事業,以及自利事業,圓滿了一切道證功德以外,也斷除了一切的障礙,這種的心,隨順這些種種功德,那就是佛。所謂的凡夫,哪一者的心隨順著煩惱,相應於煩惱而走的話,這個就是凡夫了;所以所謂示現凡夫的樣子,就是他表現出,他自己的心被煩惱所轉的意思了。所以金剛持都如此的授記了,而且金剛持說他會化現成自己的內心,隨順成煩惱,相應於煩惱的樣子。

所以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個說法者,奇怪從他的言行止舉看來相似於煩惱,可是實際上是不是如此,這個要觀察。我們仔細的想一想,一切並不是如同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不是的。而且不清淨的這種情器世界,透過瑜伽者他的觀修、修行,他可以把它看為一切不清淨的情器世間都視為清淨,而且斷除了一切凡夫相執,讓自己獲得成就,這種完全是靠修心的功德,才有辦法的。同樣的像修學菩提心的大乘行者來講,對方確實是抱著非強烈的瞋心來傷害你的,可是你卻因此而感恩他人,而感恩敵人,而且愛他勝過於愛已般的去珍惜他人的性命,為了他人而讓自己持一切的苦行,這個絕對可以作得到的,大乘行者確實作到了。這是靠什麼力量?靠自己修心的力量。

所以今天我們不用覺得,我們沒有辦法視師如佛,我們可以作到,只是自己願不願意去作而已。更何況我們用另外的角度去想,今天好不容易能夠知道什麼叫三藏?什麼叫三學?好不容易知道什麼叫三寶?對三寶產生一點點的功德,對四聖諦有這麼一點點的認知,尤其是透過《廣論》,或者加上《密宗道次第廣論》的話,我們可以知道,整個成佛的、或者是解脫的道路的版圖,我們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透過這兩部道次,我們可以知道整個如何成佛的大地圖,只是自己願不願意去作,願不願意去走上這條道路而已。如果要走的話,怎麼走?下一步要怎麼作?我們都可以知道。

縱使這一世沒有很精進的生起成就,道證功德的成就,可是至少我們留下非常不共的殊勝習氣,而且聽到佛法的時候,內心會有這麼一點點的悲喜交加的感觸,這個是來自於哪裡?是來自於上師的恩惠。不是佛直接親自跟我們講這些教法,而是上師,他接受了佛陀整個傳承的加持,給予我們佛陀的教法。無論上師的功德,他是不是跟佛相等,但是光是以恩惠角度來講,上師的恩惠就超過佛的恩惠了。如果以這點去想,我們有辦法作到視師如佛,是絕對可以作得到的。

今天我們能夠遇值正法,得到整個傳承的加持,能夠聽聞到菩提心如此殊勝的功德,讓自己的內心有了真正的依靠,讓我們找到人生的目標,還有什麼叫做有意義的人生。靠的不是因為上師示現法身,因為能夠親眼看到法身的唯有佛而已;也不是上師示現報身讓我們看到,因為能夠看到報身的唯有菩薩而已;也不是上師示現勝應身讓我們看到,因為示現勝應身的佛,早已圓寂,而且唯有業清淨的人,才能看得到。現在上師他把自己真實的一面表現出來的話,我們看不到,那我們憑什麼資格去從上師聽聞正法?遇到教法,以及得到教法的傳承,這是因為上師示現凡夫相而已。

上師為了能夠讓我們得到整個教法的加持,讓我們能夠真正的獲得離苦得樂,可是他示現原有的模樣,我們卻沒有辦法看到,因為我們業的關係。所以他委屈了自己,示現成相應煩惱的模樣,讓我們看;唯有這一種的方式,才能夠使我們得到教法,得到法義。如果我們這樣去想,確實上師所示現的這一切,雖然看似相應於煩惱,但實際上並非如此,而且完全都是為了我們。所以上師示現凡夫相,完全是因為我們而去示現的緣故;所以從這一點我們要去感恩上師。如果能夠這樣思惟,縱使看到上師的過患,或者是過失,可是也能夠轉為對於上師恩惠憶念的一種助緣。

這以上最主要是說到了,如何依止善知識之理,以及依止的方法。當然每一個人的根器不同,如果是在早期的社會環境,因為大家的信心都非常的強烈,所以按照宗大師所說的道次第,慢慢引導,因為那時候的人也比較單純,所以應該是不會有很大的問題。可是在今天21世紀裡,我們大家都是講求道理,講求邏輯的;以我個人的個性來講,我寧可先從《廣論》的毗缽舍那後面開始學起。因為透過毗缽舍那,這個空性的部分,才讓我相信,原來一切的煩惱根本來自於無明,無明剛剛好是與實際上完全顛倒的一種執著。這時候再配合共中士道的四聖諦的道理,於是才有辦法對四聖諦生起信心;因為對四聖諦生起信心的緣故,由滅諦、道諦認知了共下士道,所謂的歸依,於是看到三寶的功德。這時候再去學習視師如佛,我覺得會更有感觸、更有感受了。否則的話,因為現在的人,什麼都講道理,什麼都講理由,所以如果我們地基不是很堅定,馬上就從依止善知識這樣引導的話,好像是沒有地基,沒有基礎的牆壁一樣,不太穩定,不是嗎?看不到佛陀真正的悲智功德。

佛陀的悲功德要菩提心的時候看到,佛陀的智功德在毗缽舍那的時候看到,如果佛陀的悲智功德都看不到,我們要看什麼佛陀的功德?很難!如果佛陀功德都看不到,視師如佛根本就沒有基礎,不是嗎?所以首先先以法友的身份,整個道次地的內容先聽一遍,之後再來對法義上去專注的研究它。當我們看到整個從凡夫地到佛地的整個一個地圖、版圖的時候,為了能使道諦的功德增長,那時候再去依止善知識,尋求善知識,依止善知識,這樣的話整個道的一個成長才會更加的穩定。

所以我們現在看宗大師所著作的本文,內容就是如同剛剛所說的內容。謂其尊重雖德增上,若僅就其少有過處而觀察者,則必障礙自己成就,雖過增上若不觀過,由功德處而修信心,於自當為得成就因。是故凡是自之尊重,任其過失若大若小,應當思惟尋求師過所有過患,多起斷心而滅除之。設由放逸煩惱盛等之勢力故,發起尋覓過失之時,亦應勵力悔除防護;若如是行,力漸微劣。復應於其具諸淨戒,或具多聞或信等德,令心執取,思惟功德。如是修習,設見若有少許過失,由心執取功德品故,亦不能為信心障難。譬如自於所不樂品,雖見具有眾多功德,然由見過心勢猛故,而能映蔽見德之心。又如於自雖見眾過,若見自身一種功德,心勢猛利,此亦能蔽見過之心。

又如同大底峽尊者大依怙,雖然持的是中觀正見,金洲大師所持的是唯識見解,以見解來講,中觀見解勝過唯識的見解,可是因為金洲大師是主要傳授阿底峽尊者菩提心的教授的一位具有恩惠的上師,所以在阿底峽眾多的善知識裡面,金洲大師為主要的上師。所以自己怎麼樣去看待自己的上師,是自己的看法的問題而已,而不是上師本身的問題,宗大師就以這個比喻來作解釋。可以看到本文:

33頁)復次,如大依怙持中觀見,金洲大師持唯識宗,實相分見,由見門中,雖有勝劣,然大乘道總體次第及菩提心,是由依彼(金洲大師)始得發起,故執金洲為諸尊重中無能匹者。所以為最勝的上師。這以上已經結束了,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一。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一終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