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5 07:55:51
學習次第 : 進階
日期:2010/06/05 07:53:30 喇嘛網 編輯部 報導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頌(第1講)
教授:蔣孜曲傑仁波切(第102任甘丹赤巴法王)
中譯:如性法師
(1)98年3月15日 台中
我等無上怙主,三界法王宗大師曾經在《三主要道》有提到:「於諸三有安樂不貪著,為成暇滿義利而精進,唯願依於佛陀歡喜道,具法緣者淨意善諦聽。」
第一句有提到「於諸三有安樂不貪著」,我們在輪迴當中流轉時,不應該對輪迴的種種安樂,生起強烈貪著。既然我們都是想要離苦得樂的眾生,想要去除痛苦就必須透由思惟輪迴的苦,更進一步的斷除輪迴的根本,而得到真正的解脫。
「為成暇滿義利而精進」,在獲得暇滿人身時,我們必須要能夠藉由八閒暇,以及十圓滿的這個人身,斷除輪迴的根本。如果沒有把握這個機會,想要再次的獲得人身,更進一步的斷除輪迴的根本,這都是不容易的事情。
「唯願依於佛陀歡喜道」,既然我們已經獲得了暇滿的人身,那要藉由什麼樣的方式,來斷除輪迴的根本?應該要修學十方諸佛所歡喜的道次,這個道次是能夠助於我們獲得圓滿的佛果,甚至能夠利用暇滿人身的最好機會。
什麼樣的道次是十方諸佛所歡喜的道呢?這時候有提到三士道,也就是下士道、中士道以及上士道,三種的道次第。這三種的道次第,它的內容是沒有任何的錯誤,並且它的本質、它的數量以及它的次第,都沒有任何的缺陷。如果我們能夠修學這樣的道次第,不但能夠助於我們獲得最究竟的果位,而實際上這樣的道次第,也是十方的諸佛所歡喜的道次第。如果我們沒有辦法以這樣的方式來修學,如果只是求受灌頂,觀修本尊,甚至認為神通、神變等外貌看似令人訝異的這些狀況,是我們想要去修學的話,其實這我們想要獲得真正的解脫,並沒有太大的幫助。所以想要獲得解脫,必須要了解整個道次的內涵,這時候道次第的這本論,就顯得相當的重要。
既然我們想要修學道次第的內涵,一開始就必須要聽聞道次第的法類,在聽聞前必須要具備什麼樣的動機呢?如果我們隨便的來聽,或者是動機是以今生的利益作為出發點,比方說我將來想要成為一個智者,或者是想要成為一位學者,或者是想要懂得比一般的人多,甚至更進一步的,是貪求輪迴的安樂而來聽法,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來聽聞佛法的話,其實這些動機都是不正確的。我們聽聞佛法的動機應該是要生起一顆「為利有情願成佛」的菩提心,以這樣的動機來聽聞;更進一步的,在這樣動機之下,能夠聽聞無誤、圓滿的教法,這樣道次第的內涵,對我們修學佛法會有很大的幫助。如果一開始的動機就是為了今生,或者是為了求名、求利而來聽聞,當下雖然在聽聞佛法,但是所做的行為,並不能夠稱之為是佛法。
更進一步講得更仔細的話,對於一個聽聞佛法的佛弟子,在聽聞佛法前,必須要具備的動機是斷器三過,具六種想。所謂的斷器三過,就是要去除聽聞佛法時的三種違緣障礙。這三種的過失,第一個是「器倒覆」,也就是在聽聞佛法的時候,不專心聽,或者是心不在焉,縱使人在法會的現場,卻沒有去思惟說法者所宣說的法義,這都算是器倒覆的過失。就如同我們有器皿,但是器皿它是朝下的,什麼東西都沒有辦法裝進去,這是相同的。如果聽聞佛法,具備了第一種的過失,是沒有辦法聽聞佛法的。
更進一步的,雖然有專心在聽,但是聽聞的動機本身是具有污垢,動機是不清淨的話,就會犯下第二種過失,也就是器皿本身是具有污垢的。這個情況就如同剛剛所提到的,在聽聞的同時,我們為的是今生,為的是聲名、利養,甚至為了求得他人的恭敬等等,以這樣的動機來作聽聞,這些都是不清淨的動機。就如同有一個器皿,雖然它是朝上,但是器皿中有髒東西,將食物或者飲用的水倒進去,到最後這個食物是沒有辦法食用,沒有辦法吃的。所以聽法的同時,也必須要具備有清淨的動機。如果所聽的法是甚深的,雖然是清淨的,但是由於動機有問題,我們所做的行為,也不能夠算是清淨修學佛法的行為。
如果避免了以上的兩種過失,更進一步的,如果器皿本身有漏洞,縱使將東西裝進去,不管是食物或者是飲水,它都會外漏。這個就如同我們在學佛的時候,對於所聽聞的法類,要不斷的去思惟、去串習,不能夠認為這個我聽過了,或者是我聽懂了,就將它放在一邊。如果以這樣的方式來學習佛法,對你並沒有太大的幫助。
關於這一點,過去有一位上師,他名字叫做持教法幢。他的弟子問他說:「上師為什麼您看了這麼多的經論,但是您現在年紀這麼大了,卻都不會忘記當中的內涵,這是什麼原因,難道你有什麼特別的功夫嗎?」這時候他的上師就回答他說:「其實並沒有,最主要能夠記住經文的內涵,是我不斷的去串習,不斷的去思惟,所以對於過去所修學的法門,我都能夠牢記在心。」對於這一點,其實是我們現今大部分人的問題。對於過去所學的法,由於沒有串習,現在就忘記。甚至對於今天所學的法,要是你今天晚上,或者明天沒有再作複習的話,後天可能就記不起來了。
以上是簡單的介紹斷器三過的部分,接下來具六種想。在聽法時必須要有六種的認知,能夠在內心生起。第一個部分是「於自安住如病想」,對於自我生起如病人想。第二個部分,「於說法師住如醫想」對於說法的上師起良醫想,要認為由於我要治療內心的疾病,所以我來到上師的面前,希望他能夠治好我的病。第三個部分「於所教誡起藥品想」,對於所傳的教誡,生起藥品想。也就是透由上師傳法,而將所傳的法認為是良藥,而拿回去服用。第四部分「於殷重修起療病想」,對於上師所傳的教誡,回去之後應該多花時間來修行,透由不斷的去串習、去觀修、去修行,就能治療我們內心中貪瞋癡的疾病。第五種想法「於如來所住善士想」,於如來起善士想,我們要知道現今所修學的佛法,都是導師釋迦世尊所傳下來的,而我們面前的上師就如同是佛陀般,為我們宣說教法。最後「於正理法起久住想」,透由上師宣說佛法,以及弟子們專心恭敬的聆聽佛法,希望佛陀所傳的教法能夠長住世間。
在六種想法的第一種,對於自我起病人想的這種想法,是六種想法當中最重要的。如果我們能夠把自己觀想成是病人,而生起病人想的話,之後的這些想法,都能夠藉由第一種想法的推動力,而在內心生起。相反的,如果我們沒有辦法對於自己生起病人想的話,其他五種想法自然就沒有辦法生起。如果你沒有辦法對自己生起病人想,沒有辦法對於說法的上師生起良醫,甚至對他所宣說的教誡生起藥品想的話,你就不會殷重的想要去修學佛法。
這時候可能各位會想,我的身體是很健康的,我並沒有生病,為什麼我要對自己生起病人想?其實在這個地方,談到的生病,並不是指一般世間人所認知的肉體的病痛,這當中的病,最主要指的是貪瞋癡三毒的心病。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都有各式各樣的煩惱,甚至以佛教的角度而言,我們的心續當中有八萬四千種煩惱,而這些煩惱的根源,都是來自於貪瞋癡三毒。所以以這樣的角度來作思惟的話,確實我們都是被貪瞋癡三毒所逼迫的病人。如果你發現你的內心,因為有貪瞋癡三毒而讓你感到不自在、不愉快,內心覺得有痛苦的話,這個時候你就應該對自己生起病人想。
如果想要讓你的病能夠痊癒,也就是讓內心的三毒,能夠完全恢復正常,就必須要去看醫生。如果能夠認識自己,覺得自己是一位病人,自然而然的就會想要去找醫生,自然的內心就會想,是不是能夠透由別人的幫助,而改善自己的狀況。對於說法的上師,會很自然的生起良醫想,對於他所說的教誡,會生起藥品想。但是如同我們去醫院看病,醫生開給你的藥,回去沒有按時的服用,你只是把它放在家裡的話,這對於你的病情,不會有任何的幫助。相同的,如果我們去上師那個地方聽法,聽完了之後,對於上師的教誡,回去沒有辦法行持的話,想要讓內心的三毒痊癒,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回去各位都應該要好好的來修學,這樣才能夠讓內心三毒的力量減輕,甚至到最後完全的淨化。
更進一步的對於如來,也就是宣說佛法的導師世尊,要生起善知識想。因為導師釋迦世尊,他已經斷除了一切的過失,他內心所有的煩惱,都透由思惟佛法的意趣之後,將它完全的斷除,並且他透由大悲為眾生們宣說佛法。更進一步的,最後我們又希望,佛陀所傳下來的正法能夠長住世間。佛陀的正法,什麼樣的狀態稱之為正法?稱之為教法呢?所謂的教法,或者是正法,它指的就是無誤、沒有錯誤的道次第,透由修學無誤的道次,能夠自利、也能夠利他。所以如果沒有導師釋迦世尊為我們宣說佛法的內涵,我們是沒有辦法分辨是非、善惡、好壞的。
具有以上的這些條件之後,更進一步的,對於講說以及聽聞的法類,也應該是無誤的,並且它是完整的。對於佛陀所宣說的教法,如果詳細的去評估,我們都知道佛宣說了八萬四千種法門,如果想要很仔細的研究佛所宣說的每一部經典,對我們來說,不要說今生,可能好幾生、好幾世,都沒有辦法將它徹底的了解。不管佛陀所宣說的大藏經,它是翻譯成藏文,或者是翻譯成中文,它本身的內涵都相當的深廣,所以我們想要直接透由大藏經了解佛陀所宣說的法義,這是很困難的事情。所以如果沒有這麼多的時間,我們的能力有限的話,這時候我們應該修學的是,能夠將八萬四千種法門的精華以及心要,能夠總攝起來的論著。這些論著,比方各位今天所要聆聽的《功德之本頌》,或者是《菩提道次第攝頌》,它的內涵都相當的精簡,但是它將佛陀所宣說的法門都融入其中。所以如果我們能夠了解這部論,不管是從它的本質,或者是從它的數量,甚至從它所介紹的內容,各個方面我們都知道它是無誤、正確的話,並且了解這些論著當中,最主要想要告訴我們的意趣,以這樣的方式來修行,相信對各位是最有幫助的。
由於佛親口所宣說的大藏經,它的內容相當的深廣,所以對一般人想要修學,是不容易的事情。而當初佛為什麼要宣說八萬四千種法門呢?這是因為要調伏不同的所化機的緣故,所以才宣說了這麼多種的法類。佛想要調伏的眾生,他們所想要求得的果,有三種不同的果。我們簡單的來分,可以分為現前以及究竟。所謂的「現前」就是指短時間的,「究竟」也就是最後想要獲得的果位。以現前的角度而言,眾生們想要獲得的是增上生的人天果位;以究竟的角度而言,可以分為解脫以及一切遍智。所以一切的有情眾生,在想要離苦得樂的情況下,他想要獲得的安樂,不外乎以現前的角度,就是人天的增上果位;而究竟的,獲得解脫或者是成就一切的佛果。
既然是如此,我們以現前的角度來探討,由於眾生都想要獲得安樂,不想要承受痛苦,所以他希望能夠投生在善趣,也就是投生在人道,或者是投生在天道。因為投生在三惡趣的話,絕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必須要承受痛苦,是沒有快樂可言的。所以能夠投生在善趣,相較於惡趣,是比較快樂、比較舒服的。更進一步的我們去思惟,縱使能夠投生在善趣,但是它並不穩固。因為我們投生善道時,因為造惡,來生還是有可能會墮入惡趣受苦。所以有一類的眾生,他會更進一步的想要脫離輪迴的苦,而獲得一己的解脫,也就是為了自己本身的苦樂問題,透由修學三學而獲得解脫的果位。更進一步的,有人會覺得,這並不是他自己的終極目標,他希望能夠成就一切遍智的佛果,讓自利以及利他兩方面都能夠圓滿,能夠斷除一切的障礙。所以眾生最後的希求,以現前跟究竟的角度而言,它可以分為這三大類。
所以在《菩提道次第略論》裡面也有提到,「一切佛語心藏之要義」,佛陀所宣說的一切善法,不外乎就是希望眾生能夠藉此,在來生獲得增上生的人天果位,或者是更進一步的獲得解脫,以及一切遍智的果位。而這三種的內涵,它又總攝在《廣論》的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現前的增上生,也就是人天果位,這個部分的法類,它是包含在下士道;而更進一步的,為了一己而求得的解脫,這是屬於中士道的法類;更進一步的,為了利益一切的有情眾生,希求佛果的這些法類是屬於上士道的法類。所以佛陀所宣說的萬法,都是包含在整個道次第當中。在藏文版的原文,它有提到融攝、或者是收攝的字眼,這個「收攝」的字眼,它是提到佛所宣說的八萬四千種法門,不外乎就是收攝在眾生所希求的增上生,以及解脫,以及一切遍智當中。第二個收攝的字眼,是提到了眾生所希求的三種果位,它是收攝、是總攝在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的法類裡面。
在之前我們有提到,即將為各位介紹的道次第,這當中的內涵,它包含了諸佛所宣說的一切萬法心要,而這樣的法類,也就是道次第的這本論著,以及它的內涵,最主要根據的是彌勒菩薩所造的《現觀莊嚴論》的內容而闡述出來的。在彌勒菩薩的《現觀莊嚴論》裡面,他將佛陀所宣說《般若經》的內涵,以廣大行的道次第,為弟子們宣說介紹。當阿底峽尊者造了《道炬論》之後,更進一步的,將整個道次的內容,以下士、中士、上士這樣的名相,介紹給所有的眾生。雖然整個道次的內涵,在過去佛陀宣說佛法的當下,這些內容都是有的,但是並沒有明確的「三士道」的名相出現,一直到阿底峽尊者造了《道炬論》,透由簡單的幾個偈頌,他很明確的告訴了將來想要修學佛法的人,應該如何修學道次,因而提到了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的名相。
在《現觀莊嚴論》裡面,它最主要介紹的是三乘,這當中包含的是共乘,也就是聲聞、獨覺的小乘,以及菩薩的大乘。所以整個道次第,甚至《廣論》的這些論著,它是以彌勒菩薩所造的《現觀莊嚴論》作為教授,並且依據的是阿底峽尊者所造的《道炬論》,因而闡述出了整個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的法類。所以我們現今所看到的道次第,它最主要的原創者是阿底峽尊者,阿底峽尊者就是藉由彌勒菩薩所造的《現觀莊嚴論》而闡述出了整個道次的內容。現今在藏地任何的教派,不管是紅、白、花、黃,任何的教派,都是依據著阿底峽尊者所造的《道炬論》,而更進一步的闡述了道次的內涵。
阿底峽尊者所造的《道炬論》,它的內容並不多。甚至在強調什麼樣的法類稱之為是下士道,什麼樣的法是稱之為中士道,什麼樣的法又稱之為是上士道的時候,他只透由簡單的三個偈頌,就將下、中、上,三士的法類很清楚的說出來。所以這個部分,如果你們平常有在修學道次的話,應該將這三個偈頌先背起來,然後去思惟這當中的內涵。
由於之前我們所介紹的這些特點,所以宗大師在撰寫《菩提道次第廣論》的時候,他就有提到,雖然這本論著本身是我親手所寫的、我親手所創的,但是我所依據的是阿底峽尊者所造的《道炬論》,所以真正的道次第,真正《廣論》的作者,是阿底峽尊者。
平時我們在修學道次的同時,能夠藉由科判的內涵來作思惟的話,這對我們想要思惟整個道次的內容是很有幫助的。道次的科判簡單的來分,可以分為四個科判:第一個科判是「造者殊勝」,第二個科判是「法殊勝」,第三個科判「如何說聞二種殊勝相應正法」,第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首先第一個科判是「造者殊勝」,這當中的「造者」是以阿底峽尊者為主,也就是導師釋迦世尊在宣說了佛法之後,透由傳承祖師們,一直傳到了我們的根本上師。所以最好能夠對於導師釋迦世尊,或者是我們的根本上師他們的傳記,有空應該多多的閱讀。在諸多的傳承祖師當中,又以阿底峽尊者最重要的緣故,所以我們應該要多閱讀阿底峽尊者的傳記。如果能夠對阿底峽尊者生起信心,我們會覺得這樣的一本論,並不是隨隨便便的人可以寫出來的。所以在科判當中會特別強調,為顯其法根源淨故開示造者殊勝。為了要讓我們了解,我們所學的法,它的來源是相當清淨的,所以必須要先了解是什麼樣的人,造了這部論。所以對於造者,要透由閱讀他的傳記,而對造者生起信心。
這個部分,我們作簡單的總結,也就是道次它最主要的依據,是依據著阿底峽尊者所造的《道炬論》。更進一步的,宗大師依著這本論著而寫了《菩提道次第廣論》的內涵,這是以格魯的教派為主。甚至其他的教派,不管是薩迦,或者是噶舉,這些教派也有道次的內涵,但是這些道次的內涵,都是依著阿底峽尊者所造的《道炬論》而闡述出來的。
接下來第二個部分是介紹法的殊勝,「殊勝」指的是法的特色。以道次而言,它具有什麼樣的特色的呢?簡單來分可以分為四種,第一、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第二、一切聖言現為教授殊勝,第三、易於獲得勝者密意殊勝,第四、極大罪行自趣消滅殊勝。
首先以最簡單的方式,為各位介紹「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聖教」,指的就是導師釋迦世尊為眾生們所宣說的佛法,而在眾多的佛法當中,最主要指的是,介紹苦集滅道四聖諦的內涵。四聖諦的內涵,包含了大乘、小乘、顯教、密教,一切的精華都包含在這四聖諦當中。當初導師在宣說四諦法輪時,最主要的所化機,是小乘的行者,但實際上在四聖諦所介紹的內涵,它也包含了大乘的整個道次第。所以這當中所謂一切的「聖教」,指的就是佛所宣說的大小乘,或者是顯密圓融的教法。
什麼叫做「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呢?「無違」指的是什麼意思?它所指的是對於一位補特伽羅而言,「補特伽羅」最主要指的是具有大乘種性的這位補特伽羅。對於一位具有大乘種性的補特伽羅而言,不管是小乘或者是大乘、顯教、密教,對於想要成就佛果、想要成佛來說,這一切的法門都是成佛的方便。也就是在他自己的本位,還未成佛這段過程當中,大小乘、顯密圓融的教法,有一些是他所要修學的重點,有一些是他所要修學的支分。所以對於這樣的眾生,如果想要成就佛道,大小乘、顯教、密教這些法則,彼此之間是不會產生違背的現象。
在阿底峽尊者還沒有到西藏之前,西藏就是處於這樣的一種現狀。修學顯教的人評批修學密法的人,修學密法的人看不起修學顯教的行者。相同的,修學大乘的看不起學小乘的,修學小乘的覺得大乘都是胡作非為。所以這個時候顯教以及密教,就如同是冷水跟熱水般,彼此互不相容,並且互相排斥。一直到阿底峽尊者到了西藏之後,他才告訴弟子們,讓他們了解到,之前的認知都是一種邪見,認為顯密、大小乘彼此之間是互相排斥、矛盾的這種想法,其實它是屬於邪見。並且透由造了《道炬論》之後,西藏學佛的弟子們了解到,想要成就佛道,不管是大小乘、或者是顯密的教法,這都是一個人要成就佛道的過程,所必須要具備的工具。所以我們必須透由整個道次第的內涵,才能夠了解到,原來佛所宣說的一切法類,不管是大小乘,或者是顯教、密教的這些法類,它的本質都沒有任何的相違,對於一位想要成就佛道的佛弟子來說,這些都是必須要修學的內涵。
對於剛剛所介紹的這一點,在道次第當中,講得相當清楚。他有提到,整個道次的內涵,它是包含在上、中、下三個道次的內涵中。如果以大小乘的角度來作區分,下士道以及中士道的部分,是偏向於共小乘的;不管是小乘或者是大乘,都必須要修學的部分,它是安立在下士道跟中士道的法類當中。對於想要修學上士道的法類而言,必須在這之前,以下士道跟中士道的內涵作為基礎,更進一步的來修學上士道。在介紹完上士道的法類之後,宗大師也有提到,如果顯教的基礎已經打穩,更進一步的可以修學密法。所以從這個當中,我們就可以看得出來,小乘跟大乘這兩者之間,它是沒有任何的相違,甚至更進一步的,顯教跟密教之間也是沒有任何的相違,他們彼此之間不但沒有相違,而且是相輔相成的。
以上的部分,阿底峽尊者在《道炬論》的最後面,就有簡單的提到:由於我來到西藏的時候,西藏當地瀰漫著一股顯教跟密教水火不容的氣氛。最主要是提到了,持戒的比丘們,甚至持戒的這些法師們,他們是以修學小乘法為主,所以他們認為修學密法的人,都沒有在持守戒律,甚至他們都胡作非為。但是以修學密法的人而言,他又認為持戒是沒有必要的,甚至他可以做很多他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他認為這種方式是在修學密法,所以在互看不順眼的情況下,彼此之間是相互排斥的。但是阿底峽尊者到了西藏之後,他更進一步的闡釋了,其實顯教跟密教這兩者是沒有任何的相違。但是他有特別提醒,如果持戒的法師們,想要修學密法是可以的,但是在修學密法的時候,他不能夠以一般的方式來接受秘密灌頂,或者是智慧灌頂的內涵,他有特別的強調這一點,而這一點確實也是很重要的。
所以那時候阿底峽尊者,有提醒這些持戒的法師們,在修學密法的時候哪些灌頂是可以接受,哪些灌頂可能要先避免的。甚至他有更進一步的提到,如果想要修學密法的話,密法它本身稱為之密咒,所謂的密咒,就是必須要以秘密的方式,不公開的方式來作修行。也就是因為阿底峽尊者到了西藏,並且化解了當時西藏當地,顯密水火不容的這種糾紛之後,直到現今我們才有機會,能夠學到顯密圓融的教法。
「一切聖言現為教授殊勝」,「聖言」它包含了佛所宣說的經,以及祖師們所造的論。不管是佛所宣說的經,或者是祖師們所造的論,這一切的經論,都是我們修學最重要、最珍貴的教授。有很多的人,會對於這一點產生誤解,會認為花時間去研究經論,是因為想要成為智者,或者是當老師,或者是跟別人論辯,才要廣博的去閱讀佛經以及大論;但是實際上要修行,這些都是不必要的內涵。他覺得要修行,只要找一個很簡單的方式,就能夠修行,就能夠成就。實際上這樣的想法,是相當錯誤的。不管是佛所宣說的經,或者是祖師們所造的論,如果我們真的想要修行,就應該找到適合我們的修行法門。也就是因此,對於「佛所宣說的這些法類,它是包含在三士道整個道次當中」的這一點,我們必須要能夠了解。了解之後,更進一步的,如果我們想要修行,該止修的部分就應該止修,該觀修的部分就應該觀修,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就表示我們已經了解了「一切聖言現為教授殊勝」的特質。
現今有很多的人會認為,只要止修、不要觀修,因為止修能夠讓心完全的安住;但是觀修,就表示必須要更進一步的去思惟、去探討法義。如果更進一步的去思惟、探討法義,會讓之前安住的心,沒有辦法安住而散亂,所以他會認為止修是比較重要,觀修是不必要的。
也有另外一種人,他們覺得只要思惟,並不需要花時間打坐,或者不需要花時間來做止修的練習,但實際上這兩種方式都是錯誤的。我們沒有辦法單靠著止修成就,相同的,也沒有辦法單靠觀修來成就,止修和觀修是應該互相配合的,所以才會提到止觀雙修的內涵。
接下來「易於獲得勝者密意殊勝」,「勝者」指的就是佛世尊。透由修學《菩提道次第廣論》,或者是道次第的內涵,能夠讓我們容易了解佛世尊,他最主要的想法,也就是他的密意。由於佛所宣說的法太深廣,如果沒有依靠著道次第,想要了解佛所宣說的法類,它的難度是很高的。但是更進一步的,比方以佛所宣說的《般若八千頌》而言,《般若八千頌》的內涵,它的道次不像《廣論》這麼仔細。為什麼呢?因為在《般若八千頌》裡面,它一開始就提到了發心,在最後才提到依師的部分。但是以修學的人而言,在一開始他必須要先了解如何的依師,到最後才會提到發心的內涵。所以在《般若八千頌》,它提到的修行道次第,剛好是顛倒過來的。這樣對一般的初學者,很有可能會產生誤解,所以如果能夠修學道次第的法類,在道次第當中就已經將佛陀所宣說的法,按部就班的,那個部分應該做什麼?那個部分應該修什麼?很清楚的將它點出來。所以修學《菩提道次第廣論》,或者這方面的論著,對我們現今的佛弟子是最有幫助的。
過去印度的大成就者,或者是佛宣說佛經的所化機,他們不需要依著菩提道次第的論著,就能夠成就。這是因為他們的條件,比我們要好很多,所以這些佛弟子們,他們是另當別論。但是以五濁惡世的我們而言,如果沒有依靠著道次第的論著,根本就不了解,成佛的道次第為何?如果我們能夠了解,就可以知道原來我所修學的佛道,它的本質是包含了佛所宣說的八萬四千種法門,甚至在這本論著裡面,他所宣說的內涵,都是無誤、無顛倒的。以這種方式來修學的話,對各位而言是最有利益的。
最後一個特色是提到了「極大罪行自趣消滅殊勝」。如果我們沒有辦法了解「一切的聖教彼此之間是沒有任何相違的」,甚至沒有辦法現在「一切的聖言皆是修行的殊勝教授」的話,這時候會產生的問題就是,學密的人看不起學顯教的人,學顯教的人會刻意的去批評學密的人。甚至學大經大論的人,會覺得修行是沒有必要的;更進一步想要修行的人,他們會覺得,根本就不需要花這麼多的時間來學習大經大論。因此彼此之間,因為所學的法門不同的緣故,會互相的批評排斥。
在互相批評排斥的過程裡面,就很有可能造下謗法的惡業。比方說,學大乘的人認為學小乘的人是不好的,學小乘的人他又覺得學大乘的人不如法等等,所以彼此在互相批評的情況下,是很容易造下謗法的惡業。如果我們在修學的過程中,造謗法惡業的話,這樣的惡業,是很難形容它有多麼的巨大。一般人都會認為,殺人、偷東西所造的惡業是很難想像的,是很恐怖的。但實際上,殺人或者是偷東西所造的惡業,跟謗法的惡業相較之下,它根本無法相比。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都知道,如果我們破壞了佛塔,所造的惡業是相當的大;更進一步的,如果破壞了整個南贍部洲的佛塔,它的惡業更是龐大。但是這麼大的惡業,也比不上我們去誹謗佛法的惡業。甚至如果我們將南贍部洲所有的羅漢都殺掉,這個時候所造的惡業也比不上謗法所造的惡業。由此我們就可以知道,謗法的惡業是相當可怕的。如果我們能夠了解以上的這些特點,更進一步的我們就知道,其實大小乘或者是顯密的教法,它彼此之間是不會互相排斥的,它沒有任何的矛盾,就能夠去除會造下謗法惡業的這種可能性。
接下來第三個科判,在第三個科判當中提到了「如何說聞二種殊勝相應正法」,這個部分在之前我們有簡單的為各位介紹了「聽聞軌理」的部分。在第四個科判,介紹了「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這個部分是提到了「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既親近已如何修心次第」的內涵。這個部分我們在明天晚上,會配合著《功德之本頌》為各位介紹。過去介紹道次第的這些傳承祖師們,他們都有提到,要為弟子們介紹道次第的相關法類,都必須要讓弟子們了知造者殊勝、法殊勝的內涵。在介紹法殊勝的同時,也要更進一步的將四種殊勝的特點,完整的為弟子們作介紹。就如同過去的傳承祖師們他們所介紹的方式,我在這個地方,也花今天的時間,為大家介紹了以上的這些內涵。
第四個科判是提到了,「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在這個科判當中,簡單來分,分成「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第二個科判「既親近已如何修心次第」。首先「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這個部分,就是一開始《功德之本頌》所要介紹的內涵。
這本論平常都稱之為《功德之本頌》,這本論之所以會稱為《功德之本頌》,是因為一開始有提到「能成眾德之體具恩師」的這句話,所以後人大部分都將它稱之為是《功德之本頌》。但是其實這本論另外的一個名稱,是提到了《積聚加持頌》,如果想要修學道次,希望能夠獲得佛菩薩,或者是祖師大德們的加持,所以將很多祈請加持的偈頌累集起來,所以也可以稱之為《積聚加持頌》。對於《菩提道次第攝頌》而言,宗大師所造的道次第,簡單的來分,可以分為廣、中、略。廣的部分就提到了《菩提道次第廣論》,中的部分是提到了《菩提道次第略論》,略的這個部分是提到了《菩提道次第攝頌》。
首先在介紹「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這個部分,在《功德之本頌》的第一個偈頌,「能成眾德之體具恩師,如理依止道之勝根本,善觀察已恒時奮殷勤,作大恭敬依止求加持。」在最後一句有提到「求加持」,也就是祈請加持的意思。希望能夠透由思惟這個偈頌,而領受十方諸佛菩薩的加持,能夠加持我們的心相續,能夠跟法結合在一起。所以這部論就如同之前所介紹的,它又能夠稱為《積聚加持頌》。 今天這堂課就先介紹到這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