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08/11 16:46:32
宗喀巴大師
尊貴智敏法師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道次第科頌 思考題解答

第一講

1.1 什麼是西藏佛教的前弘期?後弘期?

末學恭答:從第一代的松贊干布到後來的遲惹巴瑾,這個兩百多年的中間,西藏的佛法大盛,從沒有到開始有,再到不斷地興盛,這一時期是寂護論師跟蓮花生大師他們創立的,叫西藏的佛法的前弘期。後宏期,是指西元八百年代左右,朗達瑪滅佛之後,阿底峽尊者入藏之後建立起來的,稱噶登派。後來噶登派裡邊又分出薩迦、迦舉等等。

1.2 略述宗大師簡歷?

末學恭答:宗大師1357年,降生于青海的一個宗喀的地方。三歲的時候,從迦瑪巴授了居士戒。六、七歲的時候,跟東珠仁欽出家。七歲的時候,宗大師受沙彌戒,他的名字就是賢慧稱吉祥,那就是洛桑紮巴。二十九歲受了比丘戒。在三十二歲之後,他因為看到西藏當時佛教的衰敗,就是不從戒侓,戒律頹廢,他要重興佛教,要從整頓戒律下手。從這個時候起,他就開始整頓戒律,嚴格的戒律,也是開始形成格魯派的教派了。四十六歲的時候,就造《菩提道次第廣論》。五十歲的時候寫的是《密宗道次第》,五十九歲的時候,他因為有些人要學法、要修法,對這個《廣論》辯論太多,那麼又寫了一部《略論》。宗大師一生從事正法的教授,重新整頓了藏地的佛法,也建立了一個系統性的殊勝的求佛之道,引導後人成就正果。

1.3 宗大師何時寫《廣論》此書總源何經何論,別依何經何論,有何特殊價值?

末學恭答:這個《廣論》是整個的代表宗大師在顯教方面的成就。它是有體系有系統地把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全部地按照次第講下來的。這個菩提道次第它的依據,一個是,遠的是彌勒菩薩的《現觀莊嚴論》,近的是阿底峽尊者的《道炬論》。實際上,它是這兩個為主,其他的一切的佛經,《瑜珈師地論》、《中觀論》等等,都是它的依據。還有很多,就是阿底峽尊者噶登派裡邊的祖師的那些口訣,都包含在這個菩提道次第的裡邊。就是包含的很多,一方面是一切佛經,三藏,都在裡邊,還有噶登派的傳承祖師的語錄、口訣都在裡邊。在學修過程當中有一定的次第。從淺入深,從下而上,慢慢地循序漸進,一切法有次第,就得方便善巧,沒有次第,就是沒有方便。

1.4 海公上師集科頌為什麼?

末學恭答:對於初學的人,宗大師造了一個《略論》。《略論》講修行為主,那些教理的辯論就略掉了。但是這個還是要專修的人,像西藏是喇嘛,專門出家的搞的。但是其他的呢,漢地的人對西藏的教派不熟悉,而且有時候一些在家的時間也沒有。那麼海公上師就編了這個《科頌》,它是綱領性的東西,把這個菩提道次第論的重點都講了。同時還有一個關係,論是開解的,開解的論它是太多,內容太多,修的時候不能那麼多一起修。修的時候要頌來修的,要略的頌。略的頌要把裡邊主要的意思拿出來修,這個科頌也是重點在修的。所以說,在修行的時候要用這個科頌。這是有利於真正學法修行的人,那就是當時近慈寺的那些出家弟子們。對那些在家弟子呢,一方面是學教的時候可以簡略地學,修行的時候也可以照這個修。所以說,海公上師就寫了這個科頌。

1.5 詳釋“加持”涵義?

末學恭答:加持的含義,其中"加"是加被,"持"是任持。加被是佛菩薩的力量,任持自己拿的力量。如同西藏的一些祖師們經常說的,如來的大悲,佛菩薩的大悲心跟眾生的信心,兩個合攏來了,就是加持。

1.6 為什麼稱宗大師為第二法王?

末學恭答:法王就是佛,釋迦牟尼佛是*輪王。之所以稱宗大師為第二法王,是有原因的。就是說,佛,釋迦牟尼佛一代的時教,四十九年說法,裡邊有人天乘的,二乘(聲聞乘、緣覺乘)的,波羅密乘(大乘)的,也有顯的,有密的,這是佛全部說了的,都是佛一個人說的。後來的大菩薩,大祖師,他就是說,有的弘揚顯教;有的弘揚顯教的性宗,講空性方面的;要麼弘揚瑜伽的,講緣起的,講唯識的;要麼是弘揚二乘的;或者弘揚人天乘的;要麼是弘揚密宗的,對顯教不大講的。而宗喀巴大師把佛的一代時教,大小顯密全部講完。這個跟佛的功能相仿,所以稱宗喀巴大師--第二法王。並不是說其他前面的祖師不如他。這是從講法的完整的方面說,他跟佛兩個恰恰是相同的。所以,釋迦牟尼佛第一法王,宗喀巴大師就是第二法王。我們皈依第二法王。

1.7 什麼是所求的身、口、意三悉地?

末學恭答:?"身、口、意三悉地"的含義為:悉地就是成就,身的悉地,最高的成就。三身,法報化三身,這是佛的三身。口的成就,四無礙辯。意的成就,大智、大悲、大願,文殊菩薩的智慧,觀音菩薩的悲心,地藏菩薩的大願等等,這就是意地的功德。還有這個斷的功德,斷煩惱的功德,斷習氣的功德,都是意地的功德。這個身口意三種成就,都希望我慈悲,加持我能夠成就。

1.8 印藏修行主要分幾派?

末學恭答:印藏在這個教理方面分兩大派。他們一般最尊重的是《般若經》。《般若經》又分廣般若跟深般若。

1.9 何為廣般若、深般若?

末學恭答:廣般若講緣起,深般若講性空。廣般若相當漢地的相宗,深般若就相當漢地的性宗。漢地的教派,律宗,唯識宗,俱舍宗,還有華嚴宗等等,這屬於廣般若的。天臺宗,三論宗,還有禪宗等等,屬於這個深般若的。這是性宗、相宗的兩種。印度就是叫深廣兩般若,深般若也叫中觀派,廣般若也叫瑜伽派。

1.10 釋《菩提道次第廣論》名?

末學恭答:"菩提道次第","菩提"是梵文,就是"覺"。這裡所指的菩提,指的是佛的無上菩提。"菩提道",就是要達到這個菩提的果,那麼我們必須要經過修學的一個過程。在這個完整地從凡夫一直到最後的圓滿的佛果,這個修學的過程就是叫菩提的道,這個道就是這個學修的過程。在學修中間要有次第,學修過程當中必須有一定的次第。從淺入深,從下而上,慢慢地循序漸進,不可以跳躍,也不能缺略,也不能混亂,這個就叫菩提道次第。“廣”則是說包羅一切和修菩提道次第相關的廣博的知識都包含其內。

1.11 何謂薄伽梵?

末學恭答:"薄伽梵"就是世尊。薄伽梵是梵文,這三個字包含六個意思,多意不翻。其六種含義為:1)世尊,珍貴的意思--世尊就是珍貴的意思,世界上最尊貴的;2)自在的意思;3)熾盛的意思;4)端嚴的意思;5)名稱的意思--名稱就是名氣好;6)吉祥的意思。

1.12 何謂滅戲論?

末學恭答:。"戲論"的意思是,世界上的一切法,有高就有低,有生就有滅,有常就有斷,有一就有異,有來就有去,這些都是戲論。在龍樹菩薩的《中觀》的開頭的那個頌,"不生不滅,不一不異,不常不斷,不來不出。"把一切戲論,這個就是一切戲論的中間的最基本的範疇的這八個都否定掉了,就是"滅戲論"。釋迦牟尼佛是已經在菩提道上成道之後,真正的、一切的宇宙真理全部得到了,一切戲論全部是滅掉了。所以說,滅諸戲論的祖,最大的祖,釋迦牟尼佛。這是深觀派的這個祖師的第一代還是佛。

1.13 何謂莊嚴、頂嚴?

末學恭答:"莊嚴",我們的人頭上戴一個花,或者戴一個什麼珠,或者戴一個什麼東西,金剛鑽之類的,做裝飾品,感到很莊嚴。我們這個南洲的莊嚴是論師。有了論師,像世親菩薩這樣的論師,那是我們南瞻部洲的光榮,是它的莊嚴。"頂嚴",頂上的莊嚴。莊嚴有戴在身上的,有戴在項頸上的,在頂上的莊嚴是最高的莊嚴。印度的王,他頂上一個珠,這是世世代代傳下來的,是最高的莊嚴品,是不能丟的。那麼,這個頂嚴是最殊勝的莊嚴,我們在南洲的最殊勝的莊嚴,是三尊,就是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龍樹菩薩。

 

第2講

2.1 何謂中道?

末學恭答:中道就是我們在佛法裡邊的中道法,就是緣起性空的道理。所謂中,就是真真實實,遠離顛倒的,不落兩邊。正因它是真真實實的,遠離顛倒的,才是不落兩邊。如果它有不正直,有這個顛倒夾在裡頭,他就不能處中道,不是落於空,就是落於有。這個中道,是佛的緣起性空的根本的法則。

2.2 廣行派和中觀派的中觀是否相同?

末學恭答:廣行派從這個唯識的那一個方面進去,它就是用三自性。這個遍計所執性是虛妄的,不實的;依他起性是緣起法;圓成實性是真實的本來有的。那麼從依他起,緣起法裡看,這個依他起的、虛妄的法是沒有的--非有。而真正真實的圓成實性不是沒有,是有的--非無。所以說,非有非無就是不落兩邊,這是中道。那麼,在這個中觀派的裡邊看起來,那就是--這個裡邊講的更深一層了。他就是說,緣起當下就是性空。因為它是本自性空,才能做各式各樣的緣起。如果自性不空的話,就變不出東西來了。那麼,正因為自性是空的,所以緣起。也就是因為它是緣起,可以證明它沒有自性。因為它一切法都是靠因緣和合而成的,你離開一個因緣的話,它就要變掉的。那麼,這就是緣起性空的。這個中觀見也好,那個瑜伽的中道觀也好,都是進入實相,這個實相印,真正的佛的緣起性空的道理。這兩個派都能夠進入中道。

2.3 為什麼說“能成眾德之體”是師?

末學恭答:然後,我們再說"能成眾德之體具恩師"。這個"眾德",從因上說,戒定慧的功德,這是最根本的。從果上說,斷智悲的功德。那是最總括的。就是因上我們要修戒定慧,果上我們要得到斷德、智德、悲德。從果上來說,斷的功德,智慧的功德跟悲心的功德都能夠具足。這樣,因果的功德都能夠使我們成就的體,就是我們具足大恩的師父。能成就我們一切功德的體,就是我們現在具足大恩的師。因為,我們從他那裡知道有三寶,知道皈依三寶,也知道依法修行,這是從師那裡得來的。這是特別從感恩的這一方面說,這是恩是特別大的。所以,這樣的師父,應當如理地依止他,這是修行的道第一步走正了。

2.4 眾德是哪些德?

末學恭答:這個"眾德",從因上說,戒定慧的功德,這是最根本的。從果上說,斷智悲的功德。斷德,一切煩惱習氣斷得乾乾淨淨,等於說一個擺過酒的老酒甕,他把它洗得乾乾淨淨,一點酒氣也沒有了,這才是乾淨。智德,一切的智慧,都要成就。不但是修行的智慧,乃至度眾生的智慧,都要有。悲心,佛發的願,菩提心,度盡一切眾生。

2.5 為什麼說如理依止道之初步正?

末學恭答:我們要修行,第一步要走得正。那藏地經常有這個話,"初一一錯的話呢,那就不斷地錯,錯到十五,三十都會錯完。"因為,你初一當初二的話,初二就是變成初三了,初三變初四了,那一直錯到底。所以說,第一步不要錯。我們從科學裡邊說,你假使開始錯一點點,那麼你引申下去的話,這個距離就越來越大,越來越大,最後你乃至背道而馳都可能。假使不如法依止的話,那就是產生很多的毛病。所以說,在找到如量的師之後,如法地去依止他,這個是修行第一步的道路,跨出的第一步。這一步不能跨錯,跨錯了之後,以後就一錯錯到底。

2.6 圓滿有暇身之難得大事自己知了沒有?

末學恭答:我們這一世投了人身,得到圓滿的有暇身。八個有暇,不在八難裡邊。既不是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也不是盲聾喑啞,也不是世智辯聰,也不是無想天,也不是北俱盧洲,也不是佛不出世的時候。這八個難都除掉了,我們現在正是修行的好的機會。五個內圓滿,五個外圓滿,一共十個圓滿,我們也得到了。自己不是殘廢的,不是盲聾喑啞的,是有智慧能夠接受佛法的,也生在有佛的四眾的地方,增上功德。那麼,現在這樣難得的機會,這樣的身體我們都得到了,那麼這個事情就不要放過了。對於末學,甚至這樣的機會難上加難,不願再如無頭蒼蠅隨風亂撞,倍感修行的必要。也正為此而努力。

2.7 無常之念反省自己生起沒有?如何令生起?

末學恭答:"生命動搖猶如水中泡",要知道無常。一切法,佛的三法印,"諸行無常"。一切有為法都是無常的,沒有一個是可以保住不變的,這個是宇宙的客觀的規律,不可破的。就是像辯證法,也是這麼說的。一切法都在變動,不會停下來的,那是無常了,沒有一個可以保住不動的。能夠常的,是沒有的。那麼,包括我們的生命,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命都是動搖。"猶如水中泡",就象水泡一樣的微脆。記得以前一位僧人問我,你能保證你下24小時還活著麼?這句話讓我不能忘記。人生的痛苦都是無常的,一場地震幾萬人的共業,一起逝去;小到簡單的爭鬥,為了五毛錢一念之差將對方打死,多少的難以預料的天災人禍,下一個就是我,我深陷在一張無常的網中,讓我時刻不敢忘記無常的念。

2.8 什麼叫下士道?試引論說明。

末學恭答:《道炬論》中對下士道的描述,"身命動搖猶如水中泡,迅急滅壞必死應思維。死已如影隨行黑白業,引起後果決定獲不異"。下士道,就是不貪著現世的福報,一切善法都回向下世,這是下士道。把這個善根回向到下一輩子的人天,能修行,這樣子才是真正的下士道。

2.9 什麼叫中士道?試引論說明。

末學恭答:"堅意遠離解脫安樂永"。中士道裡邊就是要知道我們的修的福報不是要享人天福報的。"受用無厭一切眾苦門,世間滿足深險罪業坑"。世間受用是無厭的,不會滿足的。第一,是沒有厭足,不斷地追求。第二個是追求之後,一切苦從此而生。所以中士道是能夠知道輪回世界的痛苦,能夠有清淨的出離心。在《道炬論》裡邊,"背棄諸有樂",要背棄,就是要甩掉那些有漏的--三界有漏的樂。

2.10 什麼叫上士道?試引論說明。

末學恭答:上士道是修一個菩提心。為利益如母眾生都能夠成就正果,而發的慈悲心。"堅持修行能做求加持"。不貪著世間享受五欲的清淨的出離的智慧引申的正知正見。

2.11 什麼叫抉擇?

末學恭答:"抉擇"就是說考慮這個問題。照嚴格的說,決是決斷,擇是簡擇。決斷就是說把一些懷疑的事情斷掉,揀擇就是說哪個對哪個不對,把它搞清楚。那麼,這個道理白天黑夜地把它這樣子地成熟地考慮,考慮清楚。

2.12 試明業果之重要性?

末學恭答:阿底峽尊者當年告訴一個弟子,讓他明業果,這是最重要的。如果業果都不去修的話,還不是佛教內部的人。能夠明業果,從這個下手,將來就能證到空性。如果不從業果下手,將來證不到空性,即使證到的也是邪的空,偏的空,不是真的空性。所以,要證真空性的因,就在從這個明業果下手。空性的道理在我們宇宙間具體的表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業果。所以說,這個道理很深,就是空性。如果你能夠知道之後當下就是空性。所以說,從業果下手是非常重要的重要法門。就像野狐禪公案裡一樣,證了空性是不落因果--錯掉了,做了野狐--畜生去了,人都做不到了。他還是修行的呢,如果不修行,犯戒的話,畜生也做不到,下地獄去了。

2.13 阿底峽尊者入藏弘法要點有哪些?

末學恭答:阿底峽尊者到西藏去,第一個就是皈依喇嘛,就叫人家受皈依,受皈依,不要再去求天魔外道。

 

第3講

3.1 何謂解脫?

末學恭答:解脫三界,"堅意遠離解脫安樂永",這個遠離的安樂。解脫,就是解脫我們的這個世間上的一些"常樂我淨",那些顛倒的想。離開了世間的"常樂我淨",那得到的就是"無常、苦、空、無我",這是解脫這個世間的。

3.2 何謂出離心?

末學恭答:出離心,就是不要貪著三界,一定要求出離輪回世界,出離這個痛苦的三界。

3.3 何謂菩提心?願菩提心?行菩提心?

末學恭答:菩提心,就是自己要離苦,但是一切如母眾生的苦不能不管。願菩提心就是發願菩提心;行菩提心是發願行菩提道,真正按照菩提行去做。

3.4 何謂止觀?止觀雙運?

末學恭答:"心趨倒境動搖能作止",當心趨向顛倒的境。我們的心一天到晚想著這個妄想,都是想那些顛倒的事情。這要把它拉回來,不要給它動搖,能夠做到的,這就是止。觀,就是如理觀察一切法的各式各樣的性,自性,盡所有性。一切法共同的通性,自性空,這個道理都要去抉擇,瞭解。

對於止觀,開始是修止,再修觀,最後達到成熟的階段呢,"引發止觀雙運道"。止觀雙運,就是止觀兩個連起來了。在初下工夫的時候,先把心集中起來,集中起來的時候,觀的力量就很微弱,觀不起。當心去觀的時候,心又不集中了,有點散掉了。那麼,到最後,慢慢地觀,止與觀互相地配合,最後達到止觀雙運的時候,習慣的時候,止也增進,這個兩個連帶起來了,這個叫止觀雙運。

3.5 何謂密器?如何成就密器?

末學恭答:密器就是密法的根器,要下中(上)士道都修過才成就密器。

3.6 為什麼說金剛乘是一切乘中最勝?

末學恭答:密法要包括一切顯教,它比顯教還多。在深度上,密法較深,密法也包括了顯教的所有優點。

3.7 何謂堪能士夫?如何契入正習修?

末學恭答:"堪能士夫",就是有堪能受持這個很深很細緻的密法的人。堪能士夫本身的根器跟這個密法要相合。要正修習,要按道次第不斷地修。

3.8 何謂二種悉地?

末學恭答:悉地就是成就。就是講生起次第、圓成次第。

3.9 二種成就之體是何?

末學恭答:二種成就之體是戒,是"清淨三昧耶"。

3.10 何謂三昧耶戒?它與別解脫戒與菩薩戒有什麼關係?

末學恭答:三昧耶戒就是誓戒,就是自己發誓要遵守這些事情,三昧耶戒的事情。三昧耶戒就是包括顯教的三聚淨戒,都在裡邊。三昧耶戒並不是離開別解脫戒,菩薩戒另外還有個三昧耶戒。就是菩薩戒,別解脫戒都在三昧耶戒裡邊。

3.11 何謂無陷誑心?

末學恭答:諂誑心就是自己要充好漢,或者是要達到什麼目的。我們這個要求三昧耶戒,不要這些諂誑心,是純粹的要趕快成佛度眾生的心。之所謂,要無諂誑的心。

3.12 何謂准如師教?

末學恭答:准如師教,就是要根據師所教的修,不要亂修,不要自己想一套來修。

3.13 內外魔障指何?二者有何關係?

末學恭答:煩惱是內魔,天魔、死魔、五蘊魔這些是外魔。那麼,最大的魔是內魔的煩惱--我執大魔。沒有內魔的話外魔就起不了作用。外緣經過內因而起作用。所以能夠惱害自己的主要還是自己內魔沒有消滅。這個內魔在裡邊就是一切外魔的根源。沒有內魔,外魔也不會來,來了也起不了作用,不會害到自己。

3.14 修行二要件?

末學恭答:第一,依靠出生萬善的恩師,大寶恩師。這樣的恩師,我們永遠發願不要離開;第二,一切的資糧,一切法上的資糧,財上的資糧,希望都能夠全備,不要缺乏。

 

第4講

4.1 何謂皈敬頌?這個頌有幾層意思?

末學恭答:皈敬頌是皈依三寶發菩提心的頌。"諸佛正法賢聖僧,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所修諸善根,為利有情願成佛"。這個頌有兩層含義,第一是求三寶加持,避免一切魔障。第二是求歸敬三寶,一切我們要做的事情都要陳白三寶。

4.2 修行次第有幾?具體是什麼?

末學恭答:修行次第分四:下士修法就是下士道,中士修法就是中士道,上士修法就是上士道,密乘修法,總的括在密乘道次第裡邊,須真正受得密宗道次第灌頂之後,經上師允許,學修無上部。

4.3 何謂八有暇?具體是什麼?

末學恭答:八有暇是相對八無暇而言。八個無暇也叫做八難,這個八難是沒有辦法修行的,所以叫難。反之就是有暇。

具體是:第一個未生地獄道;第二未生餓鬼道;第三未生畜牲道;第四未生盲聾喑啞,就是五根不具的;第五,未生世智邪辯;第六,生於佛前佛後,非正法滅盡時;第七,未生於北俱盧洲,即一切自在,不需勞動,物資豐富,身體健康,壽期很長,因此修行困難;第八未生無想天外道所生之地。

4.4 何謂八難?

末學恭答:八難就是八無暇,就是八個難聞難修佛法的地方和情況。地獄,餓鬼,畜生道,盲聾喑啞,世智邪辯,正法滅盡時,北洲以及無想天共八個。

4.5 何謂世智邪辯?

末學恭答:世智邪辯。世間上的聰明。這些人只是日日耽習外道經書,不信出世正法。只是將所學的東西,認為這個是至高無上,對佛法就不一定聽得進去,先入為主了。

4.6 何謂無想天等,等什麼?為什麼說此是無暇?

末學恭答:無想天等是指諸如長壽天中的色界第四禪的無想天這樣的地方。無想天是修無想定感的果。這是外道。他們認為,人間受的苦,就是一個想、一個受。想,各式各樣的見。受,希望安樂。這兩個東西滅掉,那麼,就是不會造罪了。所以把心都滅掉了,那麼,心所法,受想也沒有了。以為這樣子就得涅槃。但是,在佛教裡看,這僅不過是把種子壓下去,種子沒有滅掉。在無想天--得了定之後生無想天,壽命是五百大劫,很長。五百大劫的享受完了,煩惱種子,業種子生起來了,還得墮落,還要輪回。這五百劫時間很長,沒有腦筋,不用腦筋的,心滅掉了,那麼白白地過了。就如同睡覺,如果睡得很熟,沒有夢,第二天起來,好像沒有睡一樣,中間一點不知道。那個無想天雖然很長,五百大劫,中間沒有思想,那這個五百大劫也等於沒有一樣,中間事情感不到。所以這是在浪費時間,對修行不利。而且,無想天的人,即使受報受完了,生到人間的話,也是一個笨蛋。因為腦筋長時間不用了,遲鈍了,再學東西,很難學進去。生於此處,對聽聞修行佛法有障礙,因此屬於無暇。

4.7 什麼是十圓滿?

末學恭答:十圓滿,從自身來說,有五個,對環境來說,有五個,一共是十個。內五個,外五個。內圓滿,(1)眾同分圓滿,生在人中,得丈夫女人身;(2)處所圓滿,生於佛教興盛的地方;(3)依正圓滿,根支不缺,尤其是意根不要缺,能夠接受佛法的,修行成就;(4)現生的中間,自己沒有做五無間罪,也沒有教人家做五無間罪,沒有業障;(5)無信解障圓滿,沒有信解障,對佛教非常之容易接受,生起信心。外圓滿,(1)大師圓滿,遇大師出世;(2)世俗正法施設圓滿,即能夠碰到大師教法,能夠廣說三藏十二部,制戒的;(3)勝義正法流轉圓滿;(4)正行不滅圓滿,世俗正法猶在未滅,勝義正法未隱未斷;(5)隨順資緣圓滿。

4.8 何謂眾同分?

末學恭答:眾的同類,同分就是同類,或者是同類的因,能夠感同類的因素。這個眾同分圓滿,畜生有畜生的眾同分,餓鬼有餓鬼的眾同分。那麼,這裡的這個眾同分圓滿就是生在人間。

4.9 何謂依正?

末學恭答:依正,就是有正報,這是異熟報。異熟報不失根支,也不是聾子瞎子啞子,這是五根的不缺。心不頑囂,能解善惡語的,這是意根的不缺。要不缺根支,才能夠堪能,接受佛的教。

4.10 何謂無業障、無信解障?

末學恭答:無業障就是在現生的中間,自己沒有做五無間罪,也沒有教人家做五無間罪。沒有造五逆,這個五逆,最重的罪,有這個罪,這一輩子沒有辦法接受佛教的。無信解障,就是在這一輩子,絕對是對佛講的三藏相信的,認為這個佛說的三藏,尤其是律藏,是真正的最好的一切善法的出生的地方。所以說邪魔外道,那些一般的哲學裡這些講的道理,不會去相信。那麼,這樣的人,就說是有善根的人。這樣的無信解障圓滿,那是接受佛教是容易了,一說就信。

4.11 何謂世俗正法,勝義正法?未滅、未隱、未斷指什麼?

末學恭答:世俗正法是教法,勝義正法是證法。"未滅",正法沒有滅絕,佛弟子修這個法自己能夠出離三界;"未隱",正法沒有隱,沒有斷,他自己證果證道之後,還輾轉地教他的弟子,傳教下去。"未斷",就是沒有斷掉,是由證了正法的人,他有能力可以看到某些人是有根基,可以把法教給他,也可以證道的,這樣輾轉流下去的。

4.12 因何親近善士?

末學恭答:不走邪路最重要,所以要"親近善士"。見了道的人,得法眼淨,他自己眼睛開了,不會走錯路了。但是,沒有見道的凡夫就是靠人帶路。靠人帶路,就是要依靠人。可靠的,正的人才能依靠,他會把我自己帶上正路。如果依靠的人是邪的,就把自己帶到邪路,我自己也不知道。所以要依靠可以真正引導我們走正路的人---善士。

4.13 何謂二攝護?

末學恭答:一種是財攝,一種是法攝。講說法是法的攝護,照顧生活是財的攝護。

4.14 善士需具備什麼條件?

末學恭答:善知識一定要具足下面十個功德的,你可以依止他學法。第一個,要調伏,就是要持戒。第二個條件是"寂靜"。第三是"惑除"。第四要"德增"。第五,"有勇。第六是"經富"。第七"覺真,了實義者"。第八"善說"。第九,"悲深"。第十,"離退,一切時恭敬說者"。

4.15 十德中何等是主?

末學恭答:一個是調伏,也就是持戒,還有一個是悲深,此兩點為主。

4.16 十德難覓,五德是何?至少是幾方可親近依止?

末學恭答:五德就是,戒定慧。加上第七個,通達實義。再加一個悲心。這幾個是五德。至少要有兩個,一個是調伏,即是持戒,一個是悲深。有這兩個條件的,可以依止他。

4.17 善知識十德中,何者自利,何者屬利他?

末學恭答:自利的有六種。第一個,調伏;第三個,德增;第六個,經富;第七個,覺真,這都是自利方面的功德。那麼,第五個有勇;第九個,悲深;以及第十個離退;還有第八個,善說,這四個是利他的。

4.18 所謂攝他究竟以何方便攝受?

末學恭答:"現前恩師二攝護"。財攝,法攝--兩種攝護。"示初中後道險易"。修行的時候,開始怎麼樣走,中間又怎麼樣子修,最後怎麼樣子。他這個道路,哪些是險道哪些是平易之道,都要告訴你。"穩速至家",很快地,很穩地能夠證果證道。這一切都要靠師,這是師的重要性。那麼,師的重要性,既然師是我們的一個修行的方向盤一樣的重要的一個,那我們在找師的時候,那很重要。

4.19 能親近者,應如何依止?

末學恭答:能親近者,如果是善知識,可以依止他,可以跟他學。如果不符合十德,或者最根本持戒和悲深這兩個條件,假使他是出家人,給他磕頭頂禮供養都可以,不要去依止他學法。如果可以依止,則恭敬,使佛歡喜,認真按照他所要求的去做。

 

第5講

5.1 信敬二心如何生起?

末學恭答:親近事,第一個是"意樂"。意樂裡邊第一條是"信",要有信心。信心是通過"常觀功德故",也就是說要看功德才有信心。第二是"敬","常念恩德故"。要恭敬,有恩,自然會恭敬。如果沒有恩的話,那恭敬也自然生不起。自己儘管說,"我要恭敬他,恭敬他"。但是對他不懷恩的話,這個恭敬,不能勉強生出來。要生恭敬心,決定要念恩。所以說,要學菩提心,要知母念恩報恩。一個母親如此,無始以來一切有情都當過我們的母親。那麼,要念他們的恩德。沒有念恩的心,即是說"我要發菩提心,我要度一切眾生"那也是空話。

5.2 起覓過心時,應如何對治?

末學恭答:"無退,不思不見一切過失",是親近善知識所應具備的條件之一。對於依止善知識之後,那就不能再看過失了。決定之後再看過失的話,對自己有害。

海公上師說,假使已經依止好善知識了以後,中間看了過失之後,須做如下想。第一,作示現想,將之當成是善知識故意示現的。他本來是這個功德非常圓滿的,但是他要度眾生,處在這個世界,示現一下,這個就是所謂病行,示現一下貪嗔癡的樣子。那麼,這是一個想法。第二是,雖然有過,但是馬上就懺悔了,這還是好的。這是能懺悔的,就是善知識了。第三,只要不犯根本罪,他就是說,不要因為他有點過失,就放棄依止。

通過對善知識的信心。就是說集中在善知識身上這個信。那麼,這個說信,把這個範圍給縮小了,縮小在善知識的身上。要觀他的功德。不管是依止師,剃度師,阿闍黎和尚等等,都要當佛來看。原因就是佛的善巧。把他們當佛看,就不會看過失。佛是沒有過失的。即使佛示現一些不能使人家理解的事情,絕對我們不會想到這個佛有過失,不會。而且通過生起恭敬心。恭敬心要從念恩而來。真正的恭敬從內心發出來的。通過信敬二心,就是說堅持不退,又信又敬,斷除煩惱,不看過失。

 

第6講

6.1 聽聞正法,應具何等要求?

末學恭答: "聽聞正法"。第一是"不驕慢:不執財、色知見故"。第二,"不蓋障:不為五蓋所覆"。第三個,是要"恭敬:說法者做大師想"。第四,"不怯:聞諸聖者難行難忍,不怯不弱"。第五,是不貪,"不為稱讚名聞,好奇貪多,學而不修行"。第六,"及時:為自他利益請法應時"。第七,"不求過",不要去觀說法人的過失。第八,"依義:善達法義,不泥文言"。第九,是一個比喻,"佛如醫王,法如妙藥,自為將死之病人"。第十,做法器,即(1)法器不可覆;(2)法器不可髒;(3)法器不可漏。第十一,能修行正法者,須有三種條件:正住,具慧,希求。

6.2 怎樣思維方稱如理?

末學恭答:"如理作意",屬於思的範圍。"樂法,正思,稱量,觀察,精密攝持",此乃如理思維。聽了經之後,我們首先要做的是,樂法,對於法要起意樂心,知道法的利益。第二是"正思",聽了之後,要思維。思維要正思,要如法地思,不要邪思。所謂正思,就是要合於這個三法印地、合于因明的方式地去思維,不要亂七八糟地亂想。第三是"稱量",稱量就是比量,三支比量。一切事情,一切真理,從現量觀察,當然是最好。但是,我們自己的現量有限。尤其是自己沒有證道之前,現量還是似現量,不是正確的現量。那麼,觀察東西,都不會準確的。只有依靠佛的聖言量推論出來,也是可以,正確的結論可以得到。就是靠因明了。靠因明來--以佛的聖言量,按照他的所說,決定如此。第四是"觀察",一個事情要前後反復地去看,不要是馬馬乎乎,要仔細地觀察。第五是,"精密攝持",把它攝持掉。不能聽過就算了,要把它記住。這個就是思維的事情。

6.3 法隨法行重要有哪幾項?結合自己實際情況談。

末學恭答:。"法隨法行"包含以下幾項。

一、"如所求所受之法,身語意業,無倒次第修學"。我們修學了法之後,一定要行。如果學了之後單是做裝飾品,或者學了之後,充實自己的知識面,可以得到人家的名聞利養。這樣子地學法,天變成魔。本來是好事情,成了魔。那麼,真正的學法,如所求所受的法,要身口意照它的,按照次第,不要顛倒的,好好地修。解行相應是很重要的。無論學到什麼,如果不把信解變成自己的,那麼自己永遠也不會進步。這些修法,前人無數的大德已經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總結了次第,給我們後人留下經驗,我們更應該珍惜,去認真如理隨行。

二、"於佛制止身語意業,決不造作;誤作,速為懺除"。佛叫你不要做的事情,決定不做。假使誤作,假使你做錯的,一定要趕快懺悔。佛陀是醫生,他的聖言就是給我們的愚癡開的藥方。佛叫我不要做的,決定不要做。假使你有的時候搞錯了,弄錯了,做了之後,馬上就懺悔。每天早上,告誡自己殺盜淫妄酒。可是工作中總是多少會遇到一些妄語,無法避免。說出妄語,只好立即懺悔。

三、"于佛令修身語意業"。這是止惡。修善的方面,佛叫我做的身語意業,就是該要做的事情,"如教次第,精勤修學"。要依佛所教的這個次第,精勤地修學。這個很重要,次第不要亂套。該後邊的前學,前面的不學,這樣子的話,也得不到效果。要按了次第,還要精勤地修學。單是按次第的話,不精進也不行。單是精進,不按次第也不行。修行必須按步就班,沒有前面踏實的根基,就如同不讀高小,直接去讀博士,根本無法進行。精勤去修也很重要,修行的目的就是昇華自己,也為眾生的永遠幸福寧靜作準備。只有持有這樣的宏願,才不會我執的煩惱所束縛。結合自己,每天下班回來,本應認真拿起函授教材,認真地安靜地讀書中的教義,然後靜靜地思索,讓這些殊勝的教義成為自己心裡流淌的甘露,那種感覺好極了。可是往往回到家中,往椅子上一座,打開電視,無聊地換著頻道,把寶貴的時間消磨掉,這也是一種愚癡,忘記了這時間的可貴,想想下24小時是否還活著,如果活不到,這時間是否浪費的可惜?不精進,每天向地獄之門往下滑,早晚會無法自拔。

"有未能者,發慚愧心;設忘失,當補作"。這個就是說,假使你做不到的,這個暫時做不到。那麼,起慚愧心。但是,我們現在說出家人,佛在世是持銀錢戒的,錢是手裡都碰也不碰的。那麼,現在做不到。這個商品社會,沒有這個銀錢是不能立足於社會的。那麼,這個是要開許了。那麼,起慚愧心。不要說,"這個現在的世界,當然要錢了,越多越好。"這樣的心就不好了。這是佛制的,本來是不能拿的。現在,在我們這個末法時期,環境惡劣,沒有辦法。那麼,要起慚愧心。不要拿了自以為應當拿的。照規矩是不應當拿的。這要起慚愧心。

假使忘失。佛叫我做的事情,假使說我忘掉了,沒有做。那麼,趕快要補。這就是說,我們學法之後,第一是聞慧。聞慧之後,一定要經過思維。思維就是說把它這個法跟自己的思想把它合拍起來,改正自己的思想。然後,經過修持,行動上就表達出來。那麼,再一個,嚴格地說,真正的修慧,是從定中來的。經過定力的薰陶,這個就堅固,不會失壞了。經過定力的熏修,這個力量就出來了。再怎麼惡劣的環境,不會敗。修定力,目的是不再留戀世俗的欲望,有很強的出離心和菩提心,沒有禪定波羅蜜,任何風吹草動都會把自己向相反的方向後退。

 

第7講

7.1 即中下士諸法皆上士道之前加行,何不單立一上士道,而別立中下士道?

末學恭答:《廣論》裡邊說了兩個原因:第一個是"摧服增上我慢"。我自己,有的人才發心,去修大乘的上士道,就貢高我慢,這個駕淩一切。會覺得自己是大乘了,對中士道、下士道就看不起。還只能從下士道修起,折服摧服這個慢心。第二個原因就是對上中下三士道,都能夠給他們得利益。修行總是兩個目的。最開始的,得增上生,就是說得了圓滿的人身,可以修行了。如果這個基礎沒有,假使是一個畜生,或者說餓鬼、地獄,就根本不能修行。那麼,我們前面講法也是講了,乃至長壽天,那些無想天,色界天,包括欲界天,享受太過,也不能修行。那麼,一定要得圓滿的人身,這樣子才能修。這是增上生。增上生得到之後,並不是到此為止。我們得了一個增上生之後,這僅僅是一個條件,為以後的修行打基礎的,還要進一步得決定勝。決定勝,得解脫。解脫有兩種。一種是聲聞的解脫,一種是菩薩的解脫。那麼,佛的大涅槃,是菩薩的解脫。那麼,我們說增上生得到之後,要追求的決定勝。先要得到聲聞的同等的,一樣高度的解脫。然後得到最高的大乘的解脫,這是按照次第上去的。

7.2 下士道主要修法有幾?

末學恭答:下士道的修法,分四個大科。第一個是"念無常",第二個是"觀惡趣",第三個是"皈依三寶",第四個是"明業果"。

7.3 檢查自己對無常心觀念如何?

末學恭答:"念無常"需要考慮以下四種靜慮。第一,"有情決定死";第二,"死不定何時來";第三,"死至時無可拒止";第四,"死後不定何趣受生"。每次讀到生死無常,都覺得很有緊迫感,感到很難知道自己下二十四小時是否還在這個世界上無所事事,覺得自己一直在浪費自己的時間,沒有認真地開始從事修行。還在為世間的生計,名利奔波,還在為工作上,人際關係上的複雜性尋找藉口。每天一身疲憊地回到家中,又懶散地做著一些浪費時間的事。明知道應該做功課,可還是惰性十足地浪費很多時間才開始做。每當內心很安靜地觀想生死,觀想轉念之間的生死,觀想死亡時的恐怖,會倍感修行的緊迫。只有一條路,就是皈依三寶,為不可預知的死期做準備。

7.4 檢查自己對惡趣、怖畏心生起沒有?

末學恭答:我們死後到底去哪裡,我們無法主宰,只是看我們的業力的種子成熟。帕崩喀大師說我們多半會去惡道,因為我們作惡多半比行善多。如果我們不皈依三寶,不精進修行,相反犯下無數的大小惡業,那麼我們滑入惡道的可能性非常之大。在惡道裡,各種苦難比我們想像的要大得多,只有我們想不到,沒有不可能發生的。現今這個社會,尤其是大城市,把這些負面的東西陰藏得很深,髒東西都在下水道裡,每天都可以洗熱水澡,無知和閉塞似乎遠離大城市,病人和死人只有在醫院和殯儀館才能看到,而且從死到火化不過五分鐘。不輪到自己遭遇,很難瞭解這個世界是多麼的粉飾完美,一不小心就會被面對的很多不同事情誤導而迷失。所以需要提醒自己惡趣的可怕,一定要生氣畏怖心。

7.5 皈依三寶有幾要點?

末學恭答:(一)"決定:除三寶外,無人無法可作究竟之皈依"。(二)"信樂:知三寶有實德能,堪作究竟解脫自他苦縛之歸救處"。(三)"受皈"。

7.6 皈依三寶別學中應止應持有哪些?

末學恭答:"應止者",別學裡邊不要做的事情,就是皈依之後不能做的事情。(一),"永不皈依天神外道";(二),"不惱害一切眾生";(三)"不與外道共住"。要持的是:(一)"永歸依於如來";(二)"永歸依于正法";(三)"永歸依於僧眾"。

 

第8講

8.1 依宗大師規,失皈依有幾緣?

末學恭答:有兩緣。一、即使有命難的因緣,不能捨棄三寶。那就是說把佛法僧舍掉了,不皈依了。這個一舍的話,那是真正失皈依體。二、外道的師,外道的經書,認為很了不起,跟佛跟佛的經典幾乎是差不多。如果有這樣的心的話,也失皈依。

8.2 皈依三寶後應共學的有哪些?

末學恭答:共學分六。那就是第一條,"常念三寶殊勝功德",三寶的功德要經常的憶念。第二條,"凡諸受用先當以事以意恭敬供養",凡是受用,不管是吃的,用的,還是穿的,要自己受用的東西,應當以事,以事就是說這個供在佛面前;以意,你家裡沒有佛堂,那麼以心裡觀想,這樣子的恭敬供養,要恭恭敬敬供養。第三條,要"發四弘願,晨夕各三次",就是早上、晚上都要發三次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第四條,"凡有興作,或有所求,皆先呈白現前三寶"。你要做什麼事情,或者有什麼求,先要給現前三寶。你要做或者有所要求的,先問一下,是不是可以這麼做。第五條,"了知三寶利樂,晨夕各作三次歸依"。知道三寶的利益,他的安樂。皈依三寶以後,現下得利益,將來得安樂。第六條,"守護三寶,如人愛命,雖游觀等時亦不失念"。對於三寶,我們要保護它,不要失去這個皈依三寶的體。把三寶的這個事情要當比自己生命還要重要地看待。

8.3 皈依三寶能解脫自他苦難?

末學恭答:僅僅是皈依畢竟還是不夠,皈依三寶的力量是很大,但是皈依三寶的學處力量更大。學處就是皈依三寶之後該怎麼做的事情。如果這麼做,按了這個皈依三寶去做,這個力量更大。三寶學處就是業果,就是要明白黑白業果。業果差別能夠搞清楚了,治惡揚善。這個力量就更大。這不僅是加持的力量,而且是自己本身的業報的力量,兩個力量都合起來了。那麼,皈依三寶之後,我們該要做的就是明白業果,業果的差別。就是知道取捨。善的我們要取,惡的要舍。

8.4 為何要明業果?

末學恭答:皈依三寶之後,我們該要做的就是明白業果,業果的差別。就是知道取捨。善的我們要取,惡的要舍。世間上的人就是不明業果,看到好的果要求,看到苦的果要逃避,而不從因上求。那麼,這個是逃也逃不了,求也求不到。只有從因上求,果上是沒有辦法的。已經成了果之後,那就是說我們講《俱舍》的時候,異熟果成熟之後,只有受用了,無處可逃。

8.5 果有幾種?

末學恭答:果分五個果。第一個是異熟果;第二個,等流果;第三個,"增上果";第四個,是士用果;第五個,離系果。

8.6 何謂異熟果、等流果、增上果、士用果、離繋果?

末學恭答:異熟果:因一定是善惡的,果一定是無記的,所以叫異熟。因跟果是相異的,等流果:同等流露下來的,就是說因跟果是相等的,就是相同的。增上果:是依報,是環境,"此由正報所感之依報也";士用果,"總依造作之力而得者"。士用果就是說--"士"就是士夫,以某個人為的力量造作的而得到的果報。離系果,前面的都是有為的,而離系果--無為法,是"依涅槃之道力而證顯之者,涅槃離諸系縛,故雲離系"。

8.7 為什麼說五果?試述五果中差別?

末學恭答:說五果的目的就是要明業果,對這個大千世界裡所有發生的事情的原因以及對將要發生的事情有更明確的概念,也就是說在實際生活和修行中能夠對所見所觀能夠達到任運的意識,幫助自己和他人能夠為將來積累更多修正法的善因,懺悔和避免已往世和未來世的惡因作努力。

以下是末學在講義基礎上總結的五果,請指教。 果報名稱 解釋

異熟果 "因果相望不同,異時而熟,異類而熟,變異而熟。",其最少要一世成熟 正報 有為法

等流果 善的因感善的果,惡的因感惡的果,等流類似自因。 正報 有為法

增上果 是由正報所感之依報。依報,是講外緣,也就是環境果報。 依報 有為法

士用果 總依造作之力而得者。我們以某個人為的力量造作的而得到的果報。 正報 有為法

離系果 我們用無漏的慧,把煩惱斷掉後所顯出來的這個涅槃性。 --- 無為法

 

第9講

9.1 述六因與五果關係。

末學恭答:因是善的,果是善的;因是惡的,果也是惡的。這個還有一個異熟因感的異熟果。異熟因,還要經過時間的推移,另外要變化的;另外一個,是不同類的,因是善惡的,果是無記的。那麼異熟因感的果就是異熟果。關於離系果,它是特殊的,它本身是無為法。無為法,它不是六個因生的。因為要生出來東西,這個果是有為的果了。有為的果可以生出來,無為的果不是生出來的。那麼六個因就用不上了,這六個因都不能感這個離系果。離系果是證的。

9.2 報有幾種?分述之。

末學恭答:報有四報。一個是現報,一個是生報,一個是後報,一個是不定報,一共四種。

9.3 果與報的差別如何?

末學恭答:由於過去的業因造成現在或將來的結果,叫做果;現在或將來的果是過去或者現在的業因所召感的酬報,叫做報。

9.4 述業果之關係及如何善巧取捨之理。

末學恭答:十善十惡是最根本的評判善惡果報的參考。其中身業中,三個善業為不殺、不盜、不淫;語業中,四個善業為不妄語、不綺語、不惡口、不兩舌;三個意業中,為不貪、不嗔、正見。反過來就是十惡。(以下表格是末學根據講義整理,請指教。)

異熟果 等流果 增上果 士用果 離系果

身業 殺 三惡道 壽命短促,久病不治 飲食吃下去無營養,藥吃下去解不了病。 類似於四報。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

盜 三惡道 受窮,溫飽沒有保證 種田常遇天旱澇,莊稼無產或欠收。生意場上常失敗,蝕本皆因偷盜業。 類似於四報。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

淫 三惡道 妻女通姦或被侵犯 碰到的環境都是心裡不歡喜的髒亂差的環境。 類似於四報。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

語業 妄語 三惡道 常遭誹謗 做事情,作生意,都是得不到果報,賺不了錢。 類似於四報。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

綺語 三惡道 不受人信任,常遭冷遇 果不結實,或者非時結實 類似於四報。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

惡口 三惡道 都是不願聽的違意的言論,或遭辱駡 地多株杌,荊棘瓦礫等。行走腳痛。 類似於四報。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

兩舌 三惡道 親朋乖離,不能合和 地不平坦,高下難行。交通不通暢,深隔於山巒疊嶂。 類似於四報。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

意業 貪 三惡道 貪欲越來越大 一切殊勝事,物質財富,年輕和美麗也很容易消逝,隨年月日夜,轉為衰微。 類似於四報。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

嗔 三惡道 易發脾氣,不能自拔 總會碰到疾疫災、災難、打仗、或者是土匪搶劫,或者動盪的時局。 類似於四報。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

癡 三惡道 更愚癡,無正念 世間上好的那些--物質礦源,都慢慢地隱下去了。 類似於四報。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

第一,"若有乃至命存以來,下至不護一善業道",假使有些人,我們要成佛--這就是說我們要成佛,大乘的人一定要行十善,不要看不起它,以為是人天乘。

第二個決定,"真諦實相中,求一絲毫安立者,無",在勝義諦裡邊,要求一點點有性的話,決定墮落,沒有一點安立的,名言安立是沒有的。那麼反過來說,世間法裡邊,在世俗的緣起裡邊,要求一點脫離因果關係的東西是沒有的。那就是說在整個世間的一個世俗諦裡邊的一些緣起,都是因果關係。沒有因果關係的現象是沒有的。整個是個因果網。既然我們在這個世界上,這個因果必定要重視。

第三個,有的人說"我們求的佛教是空,這個因果是世間法,我們不求這些。我們要求一切法空。你如果求因果的話還是有了,你搞了半天超脫世間的空還沒有得到"。《廣論》裡邊有這麼一段說, "如有一類,說於空性,已獲決定","然於業果,無決定信","不慎重者","是乃顛倒瞭解空性",那麼這個人所謂的開悟錯的,並沒有真正開悟,是顛倒地瞭解空性。真正開悟的人決定是重視這個因果的。"解空性者,謂即見為緣起之義,是於業果發生定解為助伴故"。真正瞭解空性的,空性就是緣起了。真正知道空性決定知道緣起。知道緣起之後,一切因果肯定是一絲不苟的。

深深牢記"已作業不失,未作業不得"。"縱經百千劫了,所作業不亡",給自己時刻敲響警鐘,做一個懂得因果的人。另一方面,"業果若不定,便成無因果",假使造的業感果的這個事情不決定的話,那麼世間上的因果就沒有了,就要取消因果了。或者說,"業果若決定,眾生不成佛",造的業決定要受報的,那麼無始以來我們造了好多業,每一個業受一個報,那我們就不知何時可以成佛了。現在不斷地在造業,還有等在後頭的很多的業要受報。我們應該知道,"業可轉",不管過去如何,從現在開始用我們的行善,以及懺悔,把已往的惡業轉換。

 

第10-11講

10.1 懺除黑業有幾種力,請——述之。

末學恭答:有四個力量可以除那個黑業。

第一種,"破壞現行力"。現行的,過去無始以來造的不善的那些罪,要破壞,不給它現行,就是追悔,就是起追悔的心,就是懺悔。可以將過去的罪,把它是拉回來。那就是懺悔是個重要的。這是一個破壞現行力。

第二個,"對治現行力"。當下現行不要給它生出來。有六種, 第一種,事懺,誦經;第二種,持密咒;第三種,觀像;第四種,禮拜供養力、造塔、造像、佈施;第五種,稱讚佛僧名號;第六種,理懺,若能了達真空理,假使能夠把一切法自性空的道理知道之後,這叫做理懺。已經造成的罪要把它消滅的話,那麼就修這六個方法。

第三種,是"遮止罪惡力"。把這個罪、把它遮止掉,就是未來的罪不要給它生。菩提道次第裡介紹的--不要做十惡。十種不善的業不要去做。那麼,這裡說的,持戒,那是更圓滿的。不但是十惡了,其他違背戒律的都不要做。

第四種,"依止力"。皈依三寶,還有上師。上師本身就是三寶的代表,總的皈依三寶是皈依上師;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分別皈依三寶。

另外,再加上一個"發菩提心"。發菩提心能夠滅極大的罪。

10.2 破邪見指哪些邪見?

末學恭答:第一種,惡取空,顛倒妄見;第二種,就是根本不談因果,也不信佛,他只要是現前享受,斷除諸善根。

10.3 何謂惡趣空?

末學恭答:惡取空,就是說一切法本來是空的,就是撥無因果。那麼我們不要修了,自性本來是佛。

10.4 中士修法主要有幾?

末學恭答:修法總共有三。第一是四諦法;第二是三十七道品;還有十二緣起。

10.5 佛說四諦次第有何密意?

末學恭答:佛是一切智,他所說的苦集滅道的意思就是說,先要知苦,然後知苦的因。苦的因能滅的話,那滅的境界如何。然後感到這個好,苦不好,趕快修道。所以說,一定要苦集滅道,也就是講四諦。佛成道之後,最初轉的就是四諦十二行*輪,這是根本*輪。不管是大乘小乘,都離不開四諦*輪。

10.6 菩提道次第中為何廣說苦諦?

末學恭答:《菩提道次第》很明確地說,佛就是要我們出離的話,叫我們知道苦諦,說苦諦,生死的過患。更加知道出離的重要性。

10.7 何謂行苦?

末學恭答:行苦就是沒有自在。一切都是被過去造的煩惱,造的業來牽著走。這個行苦刹那刹那地不停地在發展,你就刹那刹那地跟著那個一下到這裡,一下到那裡,弄得很不自在,又不能休息,而生苦惱。

10.8 真實求解脫心應怎樣令生起?

末學恭答:真實的解脫,絕不是僅僅個人解脫,而是在生死裡邊起大悲心,度一切流轉生死之有情的意樂心。要生起這個心,解脫的心,救度眾生的心,要從無垢的聖語,就是佛說的話裡邊去追求,按他正規的方式去解釋,才能夠產生這個意樂心,出離,解脫。不學佛教,不聽經,要出離,要修菩提心,是做不到的。

第一步要把這個道理真正地,清淨地瞭解,要尋求,把它瞭解到。瞭解之後,第二步,長時地去觀擇修習,長時間地去觀察、抉擇、串習,就是不斷地去修。修行就是改變我們的心理狀態。心理本來是隨煩惱轉的,現在要把意樂心、出離心生起來,轉變過來,淨化好。以前是耽著這個世界的,不肯出離的,現在要把它轉過來,猛利的出離心要生起來。

 

第12講

12.1 述六道苦。

末學恭答:天道,"諸天戰爭時,斷肢殞命等,劣天被驅擯,死住不自在"。修羅,"修羅多嫉妒,熱惱而興鬥,截肢或斷命,雖智不見諦"。人道苦,生、老、病、死等,而且"苦迫如獄鬼,或修羅畜生,似天而速壞"。人間裡邊也有六道。畜牲道,"弱肉強食","耕負任打殺"。餓鬼道,"內外自體障"。地獄苦,最輕者,也是"勝刺三百槊"。

12.2 觀苦之目的何在?

末學恭答:"自觀趣解脫",這個講苦有很大的義利。自己觀苦的話,可以趣向解脫。厭離這個三有,就可以得解脫了。觀他的苦,可以生悲心。

12.3 試述苦諦四相。

末學恭答:苦的行相,四個。一個是苦苦。第二個,"苦無常"。第三個,"苦空 他義之主宰無,(故空)"。第四是"苦無我 自性之主宰不成就,故無我"。

12.4 空與無我有何差別否?

末學恭答:"苦空 他義之主宰無,(故空)"。他義就是環境。這個環境也是空的,那麼,就不受環境影響了。"

"苦無我,自性之主宰不成就,故無我"。本身這個補特伽羅是空的,沒有的。那麼,就是無我。

12.5 試述集諦四相。

末學恭答:集諦的這個四個行相,就是"因、集、生、緣"。

12.6 集諦具體指什麼法?

末學恭答:集諦具體說,就是煩惱跟業。由煩惱的推動造業,就感了這個器世間、有情世間。器世間,增上果;有情世間,異熟果。不斷地集諦相續,是產生這個苦的、苦生出來的因。也就是說能夠產生苦的最親近的因,就是集諦。

12.7 流轉之因是什麼?何者為主。試以喻說明之。

末學恭答:從死有到中有,中有到生有,生有又造業,造業之後,又是老死,死了之後又作中有,不斷地流轉,成了流轉的因("成流轉之因"),十二因緣的流轉就是從煩惱來的。煩惱跟業是推動我們流轉的因。煩惱為主因。就比如這個造的業是種子;煩惱就像水土,如果這個種子沒有水土去滋潤它,那麼這個種子,芽不會生的。這個造的業如果沒有煩惱滋潤,就是焦芽敗種――煩惱是水,沒有水的種子就是炒幹了的,那是長不了芽的。

12.8 述煩惱過患?

末學恭答:"貪嗔癡等惑"這些都是煩惱。根本的煩惱――貪、嗔、癡、慢、疑,加上五個不正見,這是大煩惱。這些貪嗔癡等,這些煩惱極可怕,是最大的冤家。貪戀如面入油,被我執束縛無法自拔;如蜂如魚,跟隨誘惑自尋死路。貪圖毒食刀上蜜,這是很愚癡的事情。嗔恚心粗猛,猶如不能救的火,害己害他,五毒無明。煩惱破壞自己和他人的戒律。有了煩惱的話,使得一切受用都要衰損、衰退了,投生八難處。 "住於我心中 以我作奴婢"。受著煩惱的驅使無法自控,逐漸為此造更多惡業,甚至殺人放火,五無間罪十不善業道。

 

第13講

13.1 試述滅諦四相,道諦四相。

末學恭答:滅諦四相:滅、解脫、妙善、定生。道諦四相:"道、如、行、出"。

13.2 何謂道品?道品有幾?

末學恭答:。道就是趣菩提之道,能通之義,是至涅磐由淺入深的資糧。道品共三十七等方便應用之法,三十七道品,這是一切大小乘共的,

13.3 三十七道品實體有幾?如何相攝。

末學恭答:三個"四":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兩個"五",是五根、五力;只"七",單"七"就是七覺支;單"八"就是八正道。

如果最略的話,攝為四念處,那其他東西都攝在四念處裡頭;如果展開的話,就分成三十七個;再廣的分,就是不斷地可以分,越來越廣,無邊無盡地可以分出去。

 

第14講

14.1 何謂七賢?雲何稱聖?

末學恭答:在見道之前的修行位,總稱七賢,一、五停心觀,二、別相念住,三、總相念住,四、暖法,五、頂法,六、忍法,七、世第一法。到"世第一"之後見道,見道是聖者。

14.2 在修行階位中於三十七道品,何位修行道品增勝?

末學恭答:修八正道道品增勝。八正道為即正見、正語、正思維、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14.3 雲何五邪命?

末學恭答:一、"詐現奇相:於世俗之人,詐現奇特之相,以求利養者"。二、"自說功德"。三、"占相吉凶"。四、"高聲現威"。五、"說所得利以動人:于彼得利,則於此稱說之;于此得利,則於彼稱說之,以求利養者"。

14.4 十二緣起是破外道何種邪見?

末學恭答:外道說眾生有投生的--死了之後要投生,這個投生就是靈魂,就是神我,就是我。這是指外道說有我了。我們佛教就跟外道說--沒有我的,無我。

14.5 十二緣起在佛教內部,說明了什麼問題?

末學恭答:佛教裡說沒有一個所謂的我,靈魂,或者神我之類來投生的。而投生的東西,就是五蘊。他轉來轉去,這是五蘊的作用。五蘊投生是因為起了煩惱,造了業,被煩惱、業所牽了。該投人的就投人道去,該投天的天道去,該做畜生的畜生道去。這個五蘊,活下來的人,生下來是五蘊,死了之後也是五蘊。沒有間斷地連續下去。

14.6 何謂四有輪轉?

末學恭答:生死輪回一共有四個有。本有,就是現在的五蘊身,這個有,都是五蘊為體。現在的身體叫本有。在命終的那一刹那,這個五蘊叫死有,只是一刹那的時間。死有之後,還沒投生之前,中有。最多七天,七天一個生滅,七七四十九,那決定投生。那麼,才投生的一刹那,就是說父精母血跟你這個中有身結合的那一刹那,叫生有。生有之後,第二刹那開始,這就是本有了。那麼,這四個東西在轉,流轉生死就是這麼四個有,都是五蘊。

14.7 生死有無始終?為什麼?

末學恭答:生死無始無終。它轉來轉去就是連環性的,沒有頭的,如同一個圓環一般。

 

第15講

15.1 十二緣起依三際分十二支怎樣分?

末學恭答:一前際即是過去,二後際即是未來,三中際謂現在世。以過去、未來、現在三際來分位緣起。前際有兩支,中際有五支,後際只有兩支。

15.2 試述十二支要義?

末學恭答: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處、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

一、無明:為過去世無始之煩惱也。二、行:依過去世之無明、煩惱,所作善惡之行業也。三、識:造了業之後就要感果,那就是感到這一輩子的投生,這一念,為"識"。四、名色:在胎中逐漸發育,手腳、眼睛耳朵還沒有生之前,叫名色。名就是精神,色就是物質。五、六處:在未出胎之前,手腳、眼睛、耳朵、鼻子都長出來,此時六根具足,叫六處。六、觸:出了胎之後,他就要跟外境和合,那麼就產生觸。七、受:四五歲以後,十四五歲之前,逐漸對於事物,有識別苦樂受之階段。八、愛:為值十四五歲後,生有種種強盛愛欲,就是淫欲心,跟貪資具,貪那個受用的東西,這個力量強了。九、取:為成人以後,追求他要享受的東西,包括資具、淫欲之類的,追求力量強了。十、有:因愛取之煩惱,造種種業,當有果就是後輩子的生。這個業造出來了就叫有。十一、生:按現在的業,正在結生的時候,就叫生。十二、老死:從生以後,就是現生的名色、六處、觸、受這個幾支,在未來世都叫老死。

15.3 緣起有幾種?(約根本乘說)

末學恭答:有四種。刹那緣起,連縛緣起,分位緣起,遠續緣起。

15.4 十二支何以立無明等?其體是何?

末學恭答:在這個時候的五蘊,體都是五蘊,但是在每一個階位的時候,比如無明,它的無明的作用特別強,這個作用最殊勝,就把這一支安這個名字,十二支都安了它最強作用的那個法的名字。實際上,都是五蘊為體。

15.5 試分析十二支可納入幾類?

末學恭答:歸納為三類。三支是煩惱,有兩支是業,有七支是果。

15.6 雲何略果略因?雲何由中可比二?

末學恭答:中間"略果及略因",後際略果,中際果有五支,後際只有兩支,後際的果是略了。前際,煩惱有一支,而中際兩支,前際的煩惱是略了。所以說,前際略因,後際略果。略的原因是,"由中可比二",因為"中八據圓滿",中間那個八支是最圓滿的講。那麼前面略,後面略,你只要把中間一比,他就可以知道了。所以說前後不必要廣說。

15.7 惑業果三者各各相互關係如何?

末學恭答:。"從惑而生惑業",從煩惱能夠產生煩惱,就是像中間的愛緣取。愛是煩惱,它也可以產生後邊的取的煩惱。從煩惱,也可以造業,就是無明緣行,取緣有,這是從煩惱造業。這個業只能產生果。造了業之後,就是產果,其他沒什麼作用。業生事,就像"行"是業,產生這個識;"有"是業,產生"生"。這就是業生事。果還有後邊的,事能夠生事,就像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都是事生事。事還能生煩惱,這個受能生這個愛。就是說感了果的這個事生出來之後,它並不是就完了。事能夠自己發展自己,同時,事還生煩惱,就是"果縛未斷,子縛又生"。過去的煩惱感了這一輩生,過去的報還沒有受完,現在又在造新的煩惱了,又產生將來的果報,又積起來了。這個鏈條一扣一扣地不斷地接下去,沒有窮盡。

15.8 十二支三際前際之前尚有前際,後際之後尚有後際,十二支應不斷增加,是則有無窮過,為何說“有支理唯此”?

末學恭答:"有支理唯此"。這句話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生死到底有沒有始終的?如同雞生蛋,蛋生雞,到底有沒有個頭?如果說十二支的話,那第一支是無明,應當生死有始--從無明開始,最後一支是老死,那麼老死是終,到老死就為止了,這個流轉生死到此為止,停下來了。這樣子說,這個十二支緣起,只說成三世的事情,第四輩就沒有了。而且過去一輩子,再前面一輩子也就沒有了。事實當然不是如此。無始以來流轉生死一直到現在。那麼,照這樣子說,這個十二支是遠遠不夠的。因為無明之前,還有其前輩,應該無明之前還要加。那麼,老死並不是完了,老死之後還得要加。那麼,加了之後,假使說前兩輩子加上,前三輩子還有;前三輩子加上,前四輩子還有;後兩輩子,後三輩子,後四輩子,無窮無盡。如此加起來,這個緣起十二支是不夠的,要無數的支。如果這樣,說緣起就沒有辦法說了。那麼,佛的智慧,他就是說十二支夠了,"有支理唯此"。這個十二支緣起按道理就這樣子十二支就夠了,不需要多。

15.9 上士道與下士道有何關係?

末學恭答:修行時,從下士道下手。首先要修這個增上生,就是修那個下一輩子的暇滿人身,這是最根本的,沒有這些基礎,說普提心給他,一下子說發菩提心了,行菩薩道了,當然不易馬上接受,甚至適得其反,這個是沒有意義的。說什麼要做什麼才行,所以需要踏踏實實地確實從下士道下手。但是雖然從下士道下手,前面該走什麼路應當要知道,上士的發心也在下士道的時候也要生起來。真正的發心,圓滿的發心在上士道。如果對上士道的事情不知道,菩提心的發心不理解,那下士道修的就是人天福報,這不算下士道。下士道是上士道的前基礎,它跟上士道有直接聯繫的。所以,上士道的發心在下士道應該知道。如果單是修下士道人天福報的話,不屬於菩提道,那就是有漏的人天乘,不是菩提道次--就是下士道不共的,這是不共的下士道、有漏的人天乘。

15.10 舍有幾種?平等舍心屬哪一種?

末學恭答:舍有三種。一個是受舍,一個是行舍,一個是無量的舍--四無量裡邊的舍。平等舍心,是屬於四無量的舍。

15.11 平等舍心如何修?

末學恭答:需要對一切有情要離開貪心、嗔心,使自己的心平等起來。要把心平等起來,那一定要方便,要修行。那麼,要修平等心,有幾種方法:"怨親不定想";"自他易地想";最後是"等皆如母想",一切有情同等,都是自己母親的想。

第一個方法,"怨親不定想"。這個是從客觀的事實來擺這個情況。冤家親家都不一定的,你說這個人是怨,他可能就是以前的親;現在的親也可能是以後的怨。這個事情在世間上也很多。那就是"怨親不定",這是一輩子裡邊都有這個不定的想,何況自己無始以來的變化?當然是各式各樣的關係都會產生的。

第二個方法,"自他易地想"。使他調一個位置,把自己做他的位置來看,以他的當我來看,這樣子也能夠把怨親平等。"自他易地觀,亦世聖所教"。自他,將心比心這樣子的觀想,世間上的聖人也這樣去教導人家的。但是,儘管你怎麼教,"若不從定修,則但墮言說",假使不從定上去修的話,只是一句話。我們經常看到世間上學問很好的人,他品德並不好。

第三個方法,"等皆如母想"。一切有情都要把他當母親看,這是一層層下去了。

15.12 何謂菩提心?修法有幾?

末學恭答:菩提心是對每一個眾生都要當父母一樣地看,要去救度他,情願犧牲自己救度他。為了眾生的解脫而達正覺成佛的心。一般說,菩提心修法是兩種。一種是根據阿底峽尊者傳下來的,是七重因果的修法,那麼推上去就無著菩薩的;另外一個是寂天論師的,寂天菩薩的自他相換的修法。

15.13 試述般若與三乘的關聯?

末學恭答:大般若是講空性的,那就是一切三乘,就是聲聞緣覺,菩薩--就是大小乘,他都靠空性證入他的這個果位。沒有空性,都證不到的。聲聞有聲聞的菩提,他是靠一切法空的道理證到無我。緣覺,也要靠空性的道理。菩薩,更要靠空性的道理證到這個成佛的道理。空性是三乘都要證的,但是深淺不同。聲聞乘證的空性是最淺,緣覺的深一點,菩薩證到最深。不是說這個般若只有菩薩要,聲聞緣覺就不需要的,或者是沒有,不懂的。菩提心是成佛的種子,這個般若的空性呢--成佛的母親。這是父的種子、母親的空性,才能夠成佛。那麼般若是通的,通三乘的,而菩提心不通三乘的。

15.14 判斷大小乘以何為標準?圓頓法門是否可以不歷次第,一舉成佛?試述圓頓與次第之關係?

末學恭答:要判別大乘小乘,要從菩提心發不發來看。聲聞緣覺是生出離心,大乘菩薩是菩提心。圓頓法門不能不歷次第,一舉成佛。

海公上師從這個真正的中觀見來看,圓頓、次第兩個東西是拆不開的。如果沒有圓頓,這個次第就不是這個圓滿的次第。假使沒有次第,這個圓也是豁達空(滬俚)的圓。圓頓裡邊有次第,次第也不離圓頓,這才是真正的我們修行的一個最高的方法。

15.15 怎樣發心稱圓滿的發心?

末學恭答:真正的發心,圓滿的發心在上士道。,真正圓滿的發心是,"發心利他故,樂正等菩提"。真正要成佛的菩提心,從利益一切眾生下手。這樣的菩提心是圓滿的發心。

 

第16講

16.1 菩提心二十二喻,試按十地分配並解釋之。

末學恭答:"如地金月火,大藏寶源瀛,金剛山藥善,如意日美音,王庫藏大路,乘騎流無盡,樂聞聲河雲",這是二十二個喻。

"如地金月火,大藏寶源瀛"。先說這個"地金月火",這四個菩提心是屬於初地的。地是大地,金是千錘百煉出真金,月是悲心,火是智慧之火。"大藏寶源"是二地菩薩的,是持戒波羅蜜多圓滿。瀛是大海,是三地菩薩,是修忍波羅蜜多,就是要容納一切,以大海作比喻。"金剛",是四地菩薩,金剛能破一切,而且不為一切所破,這是講精進波羅蜜圓滿。山是須彌山,八風吹不動的,那是禪定波羅蜜多,禪定是不動的,這是第五地的菩提心。藥是第六地的般若波羅蜜多。阿伽陀藥就是般若波羅蜜多,一切法空。第七地,是方便,"方便願力智","善",善知識,那就是七地的方便,願力智。第八地,願,願波羅蜜多,一切滿願,就是"如意"。第九地,是"日","方便願力智"的力,力波羅蜜多圓滿,這個力量極大。十地以上的菩提心,那就多了。"美音,王",王是一切自在。"庫藏,大路,乘騎"。"流無盡",無盡地流水。"河","樂聞聲",好聽的聲音。"河",還有"雲"。

16.2 何謂行假無三世,一多大小平,為什麼?

末學恭答:"行假無三世",行根本是假的,一切有為法都是沒有自性的,都是假的。當然會知道--根本沒一個未來。那麼,這個裡邊我們就是說這個時間都是假安立的。在空間說,"一多大小平",一也好,多也好,大也好,小也好,都是空間的問題,都是平等的。真正把心證到空性之後,連空間時間的概念都沒有。

16.3 成佛到底需要多少時間?

末學恭答:這個也是假安立的。對有些人說,善根充分的即身成就。三個半月就成佛是可能的。但是,不是那個料,不要說三個半月,三年半載,三十半年,乃至三世,幾世都還不一定成功。成佛的時間不是根據時間來安立的。

16.4 發菩提心修法有幾種?各分述並比較之。

末學恭答:有兩種。一種是七重因果的觀想法,由修這個七重因果產生菩提心,修起菩提心;另一種是他用自他相換的辦法來修這個菩提心。

自他相換很快,把這個執持自己的五蘊的放開,執持他,把人家的東西,把人家這個五蘊都算我。這個換一下,這個你生菩提心就快了。快是快,力量也大。但是裡邊只有一個求利他的心,少一個菩提心,求菩提心的心沒有。七重因果裡邊,前面需要加個舍心,平等舍心。沒有平等舍心,知母念恩是修不起來的。在《普提道次第廣論》裡邊講,兩重因果:一個是這個阿底峽尊者傳下來的七重因果,一個寂天菩薩的自他相換。宗大師把他們兩個講的時候分開講,修的時候合起修。

16.5 何謂七因果、八因果?

末學恭答:知母、念恩、報恩、悲心、慈心、利他心、菩提心七重因果。外加修平等舍心第八因果。

16.6 何謂九有,有是何意?

末學恭答:。"九有",就是三界九地。”有”的意思是,一切有情的生死,有因有果,生死相續,都是有因有果的。外道執著色界,無色界生上去之後就認為解脫了。佛教對於這三界的九個地,無論是最高的非想非非想,也屬於有,九個有。那沒有解脫,這個名字就否定他們解脫的這個錯誤的想法,所以叫九有。

16.7 何以說盡法界有情皆過現父母?父母對自己有什麼恩?

末學恭答:我們要每天早晚各三次地要去觀想,要決定相信這六道九有,所有的恒河沙那麼多的眾生,盡法界的有情,就是說所有的法界的,三界、六道、各式各樣的有情,包括地獄餓鬼畜生,都是過去的、現在的父母,不一定是未來,都在過去或者現在做過我父母的。

。"父母生養教,悲流恒無盡",父母對我有什麼恩呢?父母生我下來,大恩。母親十月懷胎很麻煩,現在很多的母親就不要胎了,打掉了。如果我的母親把我打掉了,我不可能生到現在?她沒有給我打掉,那就是生下我來就是大恩了。生下來還要養我,還要教我。父母花錢才教我的,所以說,"父母生養教 悲流恒無盡",她的悲心就大河一樣,沒有完的。

16.8 思維自己對現生父母之恩觀起與否?報恩之心生起沒有?生起以後該怎麼辦?

末學恭答:父母之恩,實在無法報答。從十月懷胎,到出生成長,父母沒有一天不在無微不至地關心著我,照顧著我。即使我在異國他鄉,依舊充滿牽掛。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只是寸草,無法報答父母陽光般的恩情。很慚愧地說,在遭受逆緣的時候,才會想起父母的恩德,在順境中很容易會迷失,自我膨脹。我正在努力修行,能夠任運生起報恩的心。生起後,會更加堅定地修行,對於父母最大的恩,就是能夠有朝一日,引導他們出離生死,讓他們永遠喜悅和寧靜。而如今,只能跟他們交流學佛經驗,講講我對修佛的感觸。我在修佛過程中的點滴進步,都會在不知不覺中對他們親近佛法有好的影響。在修行時都觀想他們跟我一同懺悔、祈福。這種觀想,也擴大到眾生。

 

第17講

17.1 分析七重因果內不同層次,慈心悲心在中屬什麼地位?此二者為什麼次第不定?

末學恭答:在一般的次第,知母、念恩、報恩、慈心、悲心。那麼,先是慈心,後是悲心,這裡,先是悲心,後是慈心。知母念恩報恩,就是說對母親,這個知道一切眾生是我的母親,母親對自己有極大恩,那麼自己要報恩。那麼,就對一切有情生起一個極好的印象。那麼,接下去,當然,就是要修慈心了。因為母親對我那麼好,我就要使她安樂,使她歡喜,那麼就是慈心。這裡還有一種說法,是說注意悲心,因為這個悲心是一切成佛的功德之母,菩提心也從悲心生,一切功德也從大悲心生。一切善根,善的功德,都從悲生起來的,慈這個功德也是從悲生起來的。就是先觀悲,悲心生起之後,慈心、其他的一些功德都能生起來。

17.2 什麼叫所緣行相?

末學恭答:修行時,我們在觀想的時候,所緣的境,就是我們觀想的那個境。假使緣一切眾生,要慈心,把這個一切安樂要給他。"行相"就是我觀的相分和見分。就是我們的色的那個,色,行動的相貌叫行相。

17.3 什麼叫願菩提心、行菩提心?

末學恭答:願菩提就是發菩提心,行菩提心就是行菩薩道。

17.4 施有幾種?——舉例釋之。

末學恭答:佈施有四種。內施、外施、無畏施、法施。內施,頭目腦髓,這是內施。妻子、兒女、國土、財產的佈施,是外施。"令他無恐懼",無畏施,人家有苦,幫他離開那個恐懼的苦。這是無畏施。觀音菩薩,大家稱他為施無畏者,因為他是拔一切苦--佈施無畏。這個是最大的佈施,把無畏佈施給人家,替人家拔苦,這個恐懼心就沒有了。法施是,"慈願善說法 ,正言至一語"。發慈悲的願,就是度眾生的願,善巧地說法。

17.5 佈施有何功德?

末學恭答:第一是"滅減守護苦";第二,"滅減追求苦";第三個,"斷貪心及滅當來由貪所生諸苦";第四,"心志歡喜,無不足之憂愁";第五,"當來財富自在,究竟滿足檀度"。

17.6 佈施有何障?如何對治?

末學恭答:佈施有四障。一是,"先未串習障";第二,"施物乏少障";第三,"耽著上妙悅意財物障";第四,"深樂施果障"。以前沒有串習的,沒有這個習慣的,就要多做。假使是施物少的,那麼,就要好好地多做一些三寶的,培一點福。培一點福之後,三寶面前多做點事情了,福報大了之後,這一世就會佈施的東西會多了。"施物乏少障",在出家人裡邊,好好給常住培福,好好修法,這個,福報會來。對治這個"耽著上妙悅意財物障",好的東西捨不得給的話,偏偏把最好的供掉,那個就對治這個障礙。對於"深樂施果障",需不執著于回向,不為名利,發菩提心。

 

第18講

18.1 佈施之自性是什麼?怎樣算圓滿佈施波羅密?

末學恭答:佈施的自性,就是不顧自己的享受,以無貪的心,這個思心所,就是造業的思心所。能夠把自己的東西舍掉,同時,用思心所發動身口二業,以此動機。能夠佈施的這個思心所,跟發動這個身口的業,就是佈施的自性。只要這個心能夠圓滿了,一點也沒有這個障礙了。那麼,佈施波羅蜜多就圓滿。

18.2 持戒之自性是什麼?怎樣算圓滿持戒波羅密?

末學恭答:戒的自性是什麼?不發動惱害的心所,思心所也不做那些事情,這個是戒的自性。不惱害的心達到圓滿了,戒波羅蜜就圓滿了。

18.3 何謂戒體?戒體有幾?——述之。

末學恭答:從他受如律,護持謹無犯,雖犯速還淨,是名為戒體。就是說,從受戒中,受戒者,得到一種防止做惡,不犯禁條的能力,即使犯了,也可以速速懺悔清除。戒體有兩種,一種是有作戒體,就是作戒,一種是無作戒。作戒是在受戒的時候,頂禮、說羯磨詞,各式各樣的事情,在戒堂上做的事情,有所動作的,身語意都有表示的,可以看得到,聽得到的。就在我們作戒,白羯磨、頂禮、懺悔,等等的時候,就生起無作戒體。這個戒體的功能是可以防止那些壞的事情不要去做,防非止惡的功能。真正戒體在我們身上,身心上邊。只要不犯戒,不破、不犯根本戒,它是永遠跟了跑的。命終時當然舍掉。

18.4 戒相有幾?各別釋之。菩薩戒分幾?——釋之。

末學恭答:戒的相是兩種,性戒、遮戒。性戒就是防止做十惡,最粗的那個,最限制的那些性戒就是十惡。遮戒就是菩薩的三聚戒。

18.5 菩薩戒中,律儀戒指什麼,與別解脫戒是否同一?

末學恭答:謂諸菩薩所受七眾別解脫律儀:即是比丘戒、比丘尼戒、正學戒、勤策男戒、勤策女戒、近事男戒、近事女戒。別解脫戒在律儀戒裡邊僅僅是一個支分,但是是一個重要的支分。

18.6 何謂定共戒、道共戒?

末學恭答:定共戒是得了定之後,不作意持,自然不犯,而戒與定俱發。道共戒,須得了果向之後,不作意持,自然不犯,戒與定俱發。

18.7 律儀戒、定共戒、道共戒如何得?

末學恭答:律儀戒只要如法地去受,這個戒就生出來。定共戒,是得了定之後就生起來的;道共戒,得了果向之後。

18.8 雲何見聖諦已,異見深重?

末學恭答:見了聖諦之後,證了空性之後,這個異見深重,反而起了異見,這個犯了戒就還不了淨。

18.9 菩薩戒若不具律儀戒,有何缺陷?

末學恭答:若不具律儀,菩薩戒缺支數句,謂在佛前受菩薩戒而不受別解脫戒,則菩薩戒不完備。

18.10 菩薩戒對他人犯戒,應如何對待?

末學恭答:"無悲不勸攝",這是持戒不能增我執,不能對人家犯戒--輕視人家。人家犯戒,要可憐他。"無悲不勸攝,不嚴責皆非",那麼,有些人,他倒是沒有我慢,人家犯戒,"哎呀,不關我的事,這個我管不了"。這個也不對。"無悲不勸攝",人家犯了戒,自己沒有悲心,不去勸他、不攝受他,甚至於"不嚴責",不嚴厲地呵斥,都是不對。菩薩戒是要菩提心,饒益有情、攝受有情,人家犯了戒,要墮落了,不關自己的事,這個不對。該嚴呵斥的就要呵斥,該勸的就要勸。開始是勸,勸了他之後,再不聽的話,就呵斥了。如果礙於面子,既不勸也不呵斥,那還是犯菩薩戒。菩薩戒裡邊有兩種,一種是護持自己的,保護自己這個善法的;一個是護持他的,利他的。那麼,假使說他犯了戒之後,就得要呵斥。

 

第19講

19.1 忍之自性是何?怎樣算圓滿忍波羅密多?忍之差別有幾?

末學恭答:忍的自性有三種:一種是耐他怨害,冤家來害你,等於說忍冤;一種,自己所生的苦,你要修行,或者是其他身上害病等等苦能忍下來;一種,安住法思勝解,就是說對法能夠起意樂心,要忍。

假使能夠忍一切違緣障礙等等,就算圓滿忍波羅密多。

忍之差別為:第一個,"耐他怨害忍",這是第一種。這是對方的冤家害你,這個要忍;第二種,自身的那些害,"安受眾苦忍";第三種,"得法忍"。

19.2 耐他怨害忍如何方便修?安忍眾苦忍如何方便修?如何得法忍?

末學恭答:修耐他怨害忍有以下方法:1,"宿生親善想",第一個就是說現在是冤家,過去並不是冤家,過去是親人;2,"隨順法無我想",一切法無我;3,"無常想",一切法都無常的;4,"應令彼安樂想",要使他安樂,不要起"以牙報牙"的心;5,"攝受想",不但不報復,還要因為他是我們要度的眾生之一,要攝受他,要度他。

安受眾苦忍的修法:1、"為求菩提,受持戒法,衣食粗少,威儀行乞,種種勤劬等苦能忍";2、"於世八法能忍(利衰毀譽稱饑苦樂)";3、"為供事師尊三寶,尋求正法,獨處寂靜,思維觀察",這是修法的苦;4、"在家士農工商等苦能忍";5、"為利他故,種種勞慮",不畏其苦;

法忍的修法:1、"功德忍";2,"證得忍";3、"修行方便忍";4、"自他神通忍"。

19.3 精進自性是何?精進有幾,如何精進?

末學恭答:精進的自性,對所緣的境,善的,精進就是善的,對善的所緣境勇悍回向。

精進分四種:1,"離染精進",此種精進,一切煩惱沒有生的,不給它生。2,"引白法精進",一切善法沒有生的,已經生的不忘失,還要增長廣大。3,"淨業精進",就是懺悔,懺悔要精進。4,"增長智精進",是福德資糧了。

如何精進分五種:1,一是"被甲精進";2,加行精進就是說"次第進修等",按照次第修,看自己,你自己現在在什麼地位,就修什麼法;3,"有勇,不懈不倦等",與貪嗔癡鬥爭要有勇氣;4,"不退,不畏障難等";5,"無已,無有間斷等"。

 

第20講

20.1 靜慮自性是何?如何圓滿,有幾種?——說明。

末學恭答:靜慮的自性就是說於所緣境心不散亂,善的心一境性,心一境性,那是定有正定,有邪定,這是善的心一境性。也就是說,於所緣的境心不散亂,善的心一境性。

靜慮波羅蜜多跟般若波羅蜜多都在金剛喻定的時候圓滿,就是成佛的前面的那個定,滅除最後一品煩惱的金剛喻定。這個時候,靜慮波羅蜜多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也圓滿。

分三種。第一個,"現法樂住靜慮",入了定之後,能夠引生身心輕安的,這個定能夠引發身跟心的輕安;第二個,"能引功德靜慮",這個靜慮,能夠引生各式各樣的功德;第三種,"饒益有情靜慮",在靜慮裡邊對眾生做利益的事情。

20.2 般若有幾種,何謂二智三慧?各說明之。何謂正真淨?為什麼般若是正真淨?

末學恭答:般若分三種。一種是文字般若,"即是名句文身",就是一般的經書之類的,般若經。二是觀照般若,觀照般若就是修觀的時候,上師說,"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這是在觀照,還沒有證。第三,實相,證到了,"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

智慧又可以分兩種,一種是真智,也是無分別智;一種是俗智,那就是差別智。三慧就是:第一個是聞慧,由依止善士,聽聞正法而起的這個智慧。我們的道前基礎就是依止善知識,聽聞正法,這個裡邊得到的智慧叫聞慧。聞慧之前還要加一個慧,生得慧。我們人生下來,我們人有這個分別善惡的心,能夠我們念經的心,就是念《般若經》、《金剛經》,沒有懂,就是能念這個心,這個慧也是生得慧。

般若智慧是不帶我執的,不帶煩惱的,乾淨的。純淨,不但是乾淨,純粹的乾淨,一點點的渣滓都沒有。這個名意,就是說般若的內涵,有三個意思,一個是正確的,一個是真正的,一個是純淨的。正、真、淨這三個要素。

之所以般若是正、真、淨,是因為那些我們世間上的一些顛倒見,最標準的就是常樂我淨了:不淨的說是淨;無常的說是常;本來是苦的,一定說是樂;沒有自在的,一定說我有自在。這個顛倒見,在般若的眼光裡看,根本就沒有。那麼,還有一個,是壞的東西,假的,不會當它是真的,真見。真正的宇宙的現象看到了,那我們所看到的虛幻的那些夢幻泡影的東西不會當作實在的。所以般若智慧不帶我執,不帶煩惱,是乾淨的。

20.3 般若體有幾種?般若義相,深廣二般若雲何?

末學恭答:般若的體性有真的,有世俗的。真是就是說勝義諦的,是無分別智;世俗的,就是後得智,差別智。

"義相",般若的法相。。"三智或八法,廣七十義等",這是講廣般若。"八不四無生,二種無我等",是講深般若。

20.4 為何要學般若?何等人應學般若?堪學般若者有何征相?無三征相認是否與般若無緣,不能修行?

末學恭答:要學般若。般若是很微妙,有的人,現在一些學者,包括教授,也包括一些文學家,他們對禪宗特別感興趣。他們的感興趣,就是感到裡邊玄妙,並不是說要想證般若,要想離生死,要想度眾生,根本沒有這些意樂心在裡邊。只是感到它文字微妙,好像道理比較深,好像是學了之後,說話裡邊可以壓倒人家,可以說自己是一個有學問的,好像是一個通禪的。以這個目的出發研究,那當然是得到的結論是錯誤的,發心就不對頭。雪般若的目的,最起碼的也要是聲緣的解脫;中間的,菩薩的解脫;最高的,也是最究竟的,都要回歸佛乘,得佛的大解脫,正等菩提。如果離開這三個目的,都是不正的。都是研究研究,考證考證了。這些,跟佛教可以說是不相干的,跟我們的修持是不沾邊的。如果這樣的人教導佛法,那就要把眾生引向歧途。

應學般若的人為:上中下士道。堪學般若者三個外相:初聞般若理,內心數悅樂",這是最淺的一種;第二種,"喜極流涕淚";再高層次,"身毛作豎立"。無三征相之士,"或能依教行,堪受實諦義",只要能夠依了佛說的法的教去實行的話,這樣的人也可以,將來也可以通入般若。

 

第21講

21.1 於般若深義錯例,會產生哪些過失?其後果如何?

末學恭答:其一,"若一類有情,依於自種性,聞般若深義,於理觀錯倒"。有一類的人,他自己的種性邪的。他或者是過去邪的種子很深厚,或者是今生親近了那些邪的知識,惡知識,或者親近那些外道的那些人了。那麼,他薰染了邪的種子。其二,"佛大事因緣,及俱有諸法,未得正了知,生二種過失"。會產生兩種的過失,兩個極端,一個是執有,一個是執空。其三,"不善巧空義,而墮於惡取",這就是說對於佛的空的道理不善巧。佛說的空,一切法自性空,並不是說一切法沒有的空。因上是把這個空搞錯了,果上,要投生惡趣去。其四,"或於自性無 ,而執自性有"。這個說,一個是執於空一邊,或者執了有一邊。其五,"于現實因果, 一切作損減"。這是第一類,就是惡取空的。他一切法自性無,他認為自性空,認為一切法都是沒有的。墮惡取空的時候,要墮惡趣。其六,"或於色等法,如幻化喻品,增益壞勝義,妄認空花實"。或者說色聲香味觸,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本來是自性空,認為既然不是沒有,就是有了。其七,"如是執斷常,落有或落無"。這兩類了,執有、執無,執斷、執常。或者是有,有就是常,執無就是執斷。現在一般世間上都是執斷的,斷見。

21.2 應如何學般若?

末學恭答:般若是非常好,下中士道都能夠學,有外相的,當然決定能學。沒有外相的,好好地聽佛的話,照佛的那個教誡去行持,也能夠慢慢地進入般若的這個門。修學分兩科。一個是應舍的,它的對立面要放下的,應舍的,就是錯誤的那一邊不要去,要把它放掉。另一個,正的一面,要學習的。人身實難得,正法尤難遇,觀苦,尋求善知識,隨行般若教等等。

21.3 依止何人學般若?

末學恭答:依止善知識。善知識應該:"具調伏寂靜,惑除三德增,有勇阿含富,覺真善論議,悲深離退息,十德堪依止"。

21.4 如法學修般若之果如何?

末學恭答:善修的人,善學善修的人,他能夠瞭解,或者證到般若的甚深道理,那就可以對蘊處界、諦緣度等等法不會執著它是實在的,如幻的。那些四諦、十二因緣、六度都是過海的船。沒有過海之前要用它,過了海之後就要知道是自性空,不要執著。流轉也好,還滅也好,生死就是涅槃,都是假的。在沒有度脫的時候,沒有到彼岸之前,生死是生死,涅槃是涅槃,這是我們的凡夫的虛妄的見地。真正到了彼岸之後,回頭一看,生死涅槃都是假的。不但生死是空的,涅槃也是空的。如果感到生死苦多得很,那就該修。因為還沒證到,證到之後固然是空的,還沒證到,在無明大夢之中,還感到很多苦。如果感到的苦本性是空,苦也不苦了,那就對了。現在感到苦,沒有般若,還得要修。

21.5 四攝是哪四種?

末學恭答:四攝,就完全是從眾生著想,利益他。四攝為:佈施、愛語、利行、同事。

21.6 雲何佈施?與六度中佈施有何同異?

末學恭答:"佈施"。佈施,跟前面六度說的一樣,就是施同。分財施和法施。做的事情是一樣的,而側重點,不是為自己積累這個功德了,是在利他。目的不一樣。

21.7 雲何愛語、利行、同事?

末學恭答:愛語,"於所化機,開示諸度",所化的機,既是攝受了,他受你化了,要給他開示。說話,要說使他聽了歡喜的話。目的是,除掉他的無知和他所懷疑的。能夠正確的了解法的道理。這個裡邊,又分兩種。一種是愛語,順世間的話,世間上隨順的話;一種,正法的話,是法上的話。順世間語,就是說要世間上也做的一些規範。就是說話的時候,要帶笑地跟他去說,慰問他好不好,身體好不好等等這一些世間上的使他愛語。那麼,法上的愛語,跟他說一些法,跟他說法上的功德,使他得到利益,遠離那些惡道、苦等等。排他的疑惑。這是愛語兩種,一種是世間的,一種是順了法的,正法的語。

利行,是愛語道理講通之後,叫他人實際修行。所教的一切法義,沒有成熟的叫他成熟。已經成熟的,能夠使他解脫。對於少善根的;在世間上有大財富,有大勢力,有大名稱地位的那些人;還有一種,學過外道的,此三種難教化的,要費很大的辛勞,多方面地引導他才能達到目的。利行的時候,這三種人是最難教化的。要花極大的劬勞使他們能夠引導到正路上。

同事,在自己教他人做的時候,自己還要做,帶頭做,教他怎麼修呢,自己也修。

 

第22講

22.1 密義略釋有幾種各約略說之?

末學恭答:密義有八個解釋。第一個是"尊貴密"。這個密乘,特別尊貴。第二個,叫"微細密"。"法界緣起",這個是《華嚴經》的緣起。緣起很多,比如分位緣起、刹那緣起、遠續緣起、連縛緣起。這都是根本乘的。進入這個後期的呢,有受用緣起,阿賴耶的緣起,還有如來藏的緣起,最高的,法界緣起。這個是最高深的緣起法。第三個,"普遍密"。這個道理,是真如的道理,這也是從這個法界緣起說。法界緣起的,它的體性,這個性空的體性就是真如,遍一切處。第四個,"隱顯密",就是在空性裡邊,這個緣起裡邊,一個隱一個顯,互相相輔相成的,不是拆開兩個的。第五個,"總持密",這個就是一即一切,這個,法界緣起。"隨舉一法,持一切法",一個法裡邊,就一切法都具足,"無不具備"。第六個,"發心密"。是發心的問題。"由其瞭解上說圓頓境義",上邊說的都是境,上邊五個密的境相知道之後,從這個地方發心。第七個,"次第密"。次第,就是方便善巧。善巧就是由事理圓融,這個事跟理圓融。事理無礙,不希奇,要事事無礙,什麼事什麼事都是沒有妨礙的,都是相即相若的。第八個,"無知密"。一些普通的凡夫,不解密意,認同妖術,不親知識,妄評是非。

22.2 顯密二種應如何正確看待?得何善巧,故能二智速圓乃至魔不能擾?

末學恭答:菩提道次第和密乘道次第是共同道,學好之後,它本來開兩條路。一個是顯教的波羅蜜乘專門地修下去,也會成佛。第二個,就是進入密乘道,那就是快一點成佛。密乘道的根基就是菩提心發了之後,更要急於度眾生,所以說,要更快一些地這個成就。跟波羅蜜大乘,他們的目的是一個。一個就是說菩提心發得更懇切一些,要求快一些,僅僅是這一個要求不同。這個要求不同,佛就有一種特殊的方法,可以使他們快。那麼,就是說最快的就是即身成佛。

得下邊五個善巧,這個事跟理圓融。諸法一起在修,但是一個個齒輪,齊修就是圓頓。次第不亂,各行各的作用,同時相應,同時具足。這樣的微妙次第作用,可以使二智速圓乃至魔不能擾。1,"境善巧";2,對治的善巧;3,"時劫善巧";4,"資糧善巧";5,還有一個"師資善巧"。

22.3 密器之鑄成需具何種條件?

末學恭答:第一個,"具足修持菩提"。那就是菩提心要滿。一個是願菩提,一個是行菩提,都要夠量的有。第二個,要學習圓滿的次第,就是深廣般若都要學,整個的要學好。就是深般若、廣般若。第三個,"分全證得空理加持而生之密乘信願",這要一部分或者全部得到。證了空性的這個信願和加持力的信願。"缺一器非善",如果這個六個東西缺一個,密器就不行了,不是真的密器。

22.4 擇師中應揀除者何?

末學恭答:1,"多忿恚而不具悲心"。他嗔恨心很大,沒有悲心的。2,"貪名聞利養而無厭足"。這是沒有悲心的另外一方面來看了。不是為了住持正法,救度眾生,而是為了名聞利養。而且貪得無厭。這樣子的人,不能作師承。3,"恃己傲慢而無防護"。自己驕傲、我慢,自己就是有點功德,就驕傲我慢。對戒律不嚴持。4,第四條,"諂曲而不正直",直心是道場。作為一個師承,他要諂曲的,不正直的,那不行。

22.5 應具者有何德?

末學恭答:(一),第一個要調伏,就是要戒。(二),第二種,"具三慧",就是聞思修。(三),"有忍力"。(四),"性沉毅"。這個性,要沉著,要有堅定,要有毅力,堅定不移的,不動搖的。(五),"善傳授"。(六),要有悲心,"具悲心"。(七),"善論議"。就是善於說法。(八),"精曼荼",這是密法裡邊的,需各式各樣的曼荼都會做。(九),"解加行"。"種種陀羅尼,修行助道等,一一皆具足,實習之修智"。(十),"根調寂"。"雖不具相好,內德實充盈"。

22.6 得如量師後應如何作?

末學恭答:得了師你要去考驗是不是真的可以依止學法,至少要三十天,多則六年。首先應親近幾十天,最少三個月。假使不互相觀察的話,師弟都有違犯,犯了這個規,犯了法,違背密法的罪。密法的師,要全――功德要全,不能說顯教一樣,只有兩個就夠了,他是十個都要夠,在密教裡邊不能, 開許。師的功德不全的話,自己成就就沒有堪能。這裡是六年學法,六年修法之後,是兩條道路:一個是你們學顯教的,依你們的原來宗派去弘揚正法,或者是翻譯等等。一個是你要精求密法,那個時候就是會給你們送進去的,會找最好的師承。假使真正得到好的師承,"終身應依止"。依止的時候,不要違背依止法。如果你不依止那個法去做,那就是下金剛地獄。"當視之如佛,悉地現身證",這個不但是密教,顯教裡邊,哪怕是沙彌戒裡邊,這個剃度師,沙彌戒的得戒師――都要對佛一樣地看待。就是說,真正要得功德的話,不這樣子建立觀想的話,功德得不到;反之,還是會造很多的罪。視師如佛的話,現身就可以成就;否則的話,還得造罪,金剛地獄。師承找到之後,自己還要受密乘戒。

22.7 如何受密戒?受密戒有何利益?

末學恭答:受密乘戒,灌頂就是密乘戒。求得如量師之後,就要受三昧耶戒。這樣自己的力量有戒,他的力量就是師的加持,這個力量都強的話,現身可以成就。

22.8 犯密戒 有何果報?

末學恭答:假使受了三昧耶戒――三昧耶戒就是誓戒,自己發的這個誓願――要遵守那些戒了;如果違背了這個誓言的話,就是違背三昧耶戒的話,那是險中的險――最危險的事情。"現前生苦受,乃至殺自他,死複墮燒煮",現身,這個報――現報,當下就會受苦;"乃至殺自他",不但害自己,還要害人家;最後下一輩子的異熟報,決定下地獄去。

22.9 修行中應如何依止?

末學恭答:我們要成就,全靠上師的加持。大日如來有言:要成就悉地,一定要靠師。一切能夠了知的話,就是能夠開智慧的話,全靠自己使師的心悅樂,不要擾亂師心。受戒之前先要把《事師五十頌》好好看。行持――應當學,而且還要做,不但要學,還要照他做。總的說一種是"意樂",對師起一個極好的意樂,恭敬他,當佛一樣看;並且給他做事情。

22.10 前項各條件具備後,應如何修行?

末學恭答:前項各條件具備後,要修行。密器已經成就了,又得到無上的大寶師。這個戒體--自己的三昧耶戒要好好地護持,如此"善取持",而且一切的依止法都要如法地做。在這個中間,要能夠了達生圓次第的道理。身、口、意三密的事情精通,也就是精通生圓次第裡邊的那些道理。還有一些助道法,就是四攝、十二因緣,這些都是幫助我們的主修的,我們說主修必定有附修的。一個一個都把它看得、珍重得跟自己性命一樣的珍重,不要隨隨便便。按了次第做,又需是完全的,不能缺一個支分,如果照一切條件如法地做的話,自己有那個善根的話,即身成佛是可能的。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