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2 08:28:38
學習次第 : 進階
日期:2010/06/02 08:27:43 喇嘛網 編輯部
菩提道次第略論(七)31-35(2005年達賴喇嘛傳授)
31 37頁(廣論47)之後說到「密護根門。謂根境合,起六識後,意識便於六可愛境六非愛境,發生貪瞋,應當從彼諸境護令不生。」《廣論》裡面說到,一開始先遠離可愛境和不可愛境,遠離促成貪瞋的因緣,那是針對初學者而言;所以說到為什麼要去依賴寂靜處,這是非常重要的,這是依賴寂靜處的殊勝。可是假設我們的六根,遇到了六境,產生貪瞋的時候,盡量也不要讓自己的意識隨著貪心而轉、或隨著瞋心而轉,這就是密護根門。
之後講到「由正知和正念而行」,首先要讓自己了解什麼叫做貪、什麼叫做瞋,如果生起貪瞋是不行的,先要讓自己有個心裡的準備。了解煩惱的利害關係之後,由正知使心不要隨著貪瞋而轉,這就是正念的作用;讓心不要隨著貪瞋而轉,這是正念的作用,由正念去守護內心的。由正知去了解什麼是貪瞋的境,我有沒有遇到貪瞋的境;如果遇到,我有沒有隨貪瞋心而轉,這是由正知去察覺的。所以在行住坐臥任何一個時刻,都要由正念和正知去守護著。
之後是「飲食知量」,之後是「精勤修習悎寤瑜伽」。
38頁「須以兩種修法修習之因」兩種修法是指什麼呢?就是止觀二修的意思,觀修是非常重要的。以中國大陸來講,因為早期他們食物並不是很豐富,所以上一代的都是瘦瘦的;現在因為吃得比較好,所以都很肥,這飲食知量要對他們說。
要保持一顆善良的心,這種倫理道德的思想,並不是一種承諾,或者一種祈願就可以到達的一種目標、一種境界的,他不是一種命令;真正要讓自己擁有一顆善良的心,不是靠這句話本身就可以,而是要反覆去思惟,到底有一顆善良的心,對我有什麼好處?透過各種各樣道理的觀察並且了解。當我們內心真正體會到善良的這顆心,帶給我們是有多大的利益幫助的時候,我們才會歡喜的、自願的想要去求學的。
同樣的,像學習佛教所說的大悲心也是如此,如果光是靠一種承諾和發願,一切眾生離苦及苦因,沒有什麼力量;因為他沒有經過各種各樣的理由,來作祈求。但是透過多種的理由,或者多種的觀察之後,真正了解到眾生的重要性,以及悲心的重要性,以及殊勝的內涵之後,自然歡喜的來修學悲心;所以觀察和串習是互相並行的,使內心慢慢獲得改變。
我平常有這樣說,在學佛法的時候,一定要用盡我們頭腦所有辨別是非的能力,來學佛法的,之後再來改變我們的感覺、或感受;也就是透過辨別是非的能力,透過智慧使得我們生起證量。由證量再來影響我們的顛倒煩惱之後,使內心的感受處於正面的狀態,這就是學習佛法的一種學習方式。
在這個科判裡面,也就是針對無分別觀修的破斥上,做了非常廣泛的解釋。以前西藏藏王赤松德贊在世的時候,蓮花生大師在世的時候,寂護論師在世的時候,建立的桑耶寺,在桑耶寺裡面有分很多洲。那時候也迎請了一些中國的和尚來到藏地,這些和尚的安置處,稱為不動靜慮洲;這個區城就是專門給來自支那,來自中國的這些和尚們安住的地方。
同樣的針對一些班智達、翻譯者,我們有班智翻譯洲等,專門製作經藏、論藏翻譯的地方。同樣還有清淨尸羅洲,這就是當時的寂護論師,為了觀察藏人有沒有得到清淨戒體的緣起,所以對七位藏人傳授戒體,就是出家僧眾他們安住的這個區域,稱為清淨尸羅洲。
同樣的還有許多的咒師,還有白衣居士們,所以有白衣居士洲等。那時候在桑耶寺裡面,有很多不同的區域,有很多不同的洲。
在不動靜慮洲裡面,有一些來自中國的和尚,他們在觀修,那時候的觀修是沒有任何問題。為什麼呢?因為他們不只有學習外,最主要還有修行,是學習和修行一起雙運的緣故,所以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慢慢的,這種無分別的想法,產生了一些破綻;當然要破斥這位支那和尚本身無分別的觀修,到底是怎麼的一種觀修,我們估且先不定論。但那個時候,已確認的一點,就是隨著他說法的影響,有些人認為無分別的觀修,就是什麼都不要想,什麼都不要作意,什麼都不要思惟,這叫做無分別的觀修;這樣就與要多觀察、要多學習的理論,產生了矛盾。
因此蓮花戒大師來到西藏之後,寫了《修次初篇、中篇、後篇》,這三篇來破斥支那和尚的這種說法。其實在中國支那和尚的主張,無分別的內涵,如果是先透由聞思去決定無我的見解,在無我的專注上,修襌入定於無我的內義的時候,什麼都不要想,只要想無我就好了,應該摒除其餘的妄念,專注於無我的內義,這叫無分別修,那就沒有問題了;但後人把他解釋為什麼都不要修學,這樣就產生了很多問題。於是宗大師,在這個科判裡面就針對這種說法,做了許多的破斥。
我覺得在大陸當時也會受到這種說法的影響,使得襌宗說什麼都不要想,佛來佛斬,魔來魔斬,斬除一切雜念,我想中國裡面多多少少受到這種的影響。因此在此宗大師,語重心長的說到,應該多多的觀察,並且多多的學習。
《道前基礎 暇滿》
32 41頁(廣論59頁)「既親近已如何修心次第,分二:一、於有暇身勸取心要,二、如何攝取心要之理。於有暇身勸取心要,分三:一、正明暇滿,二、思其義大,三、思惟難得。」
這邊說到暇滿的意思,「暇」就是有多餘的時候。什麼叫做有多餘的時間呢?就是去除了修法的障礙,也就是無暇的障礙,因此有多餘的時間能夠修法。無暇的過患有八種,遠離了修法的無暇的八種過患之後,獲得了有暇的功德,因此說了「暇」字;「滿」字是成辦了修法的順緣,在此說到了十種順緣;因此遠離八種逆緣,具足十種功德,而說了暇滿。
如果現在投生到三惡道,投生在地獄,或成了餓鬼,或者是畜牲,就不可能有修法的機會;因為在這種強烈痛苦的壓迫下,不要說憶念佛法的內涵,就連想要去修法的機會都沒有了,所以不可能有修法的機會的。
在眾多的動物裡面,我們可以找出最聰明的動物,可是縱使牠是最聰明的動物,牠也不會去想無常,不會去想無我的道理;牠無法生起菩提心,也沒有辦法生起慈心以及悲心。雖然在動物裡面,有所謂牠們的慈心和悲心,可是這是與貪瞋有關的慈心和悲心,並非是大乘教法所說的大慈心、大悲心的,這是沒有的。
我並非是三惡道的眾生,我遠離了三惡道的痛苦了,因此我獲得了人身,這是稀有難得的;在眾多的比較下,能獲得人身是比較難得的。先讓自己隨喜自己的功德,之後再回向。
光是獲得人身,並沒有好稀罕的。為什麼呢?因為如果投生在一個,完全沒有佛法的地方,就不可能遇見佛法,但是我不是!因為我們現在是在,能夠聽聞佛法的劫數裡面,所以我們在聚火劫;在聚火劫裡面,能聽聞佛法,所以隨喜自己的功德。
可是進一步的去想,雖然我們生在聚火劫裡面,但是前尊佛去世,前尊佛的教法完全消失,直到後尊佛還沒誕生;如果我們是生在這個時段,縱使是在聚火劫也沒有用處。可是也不是!我們是生在導師釋迦牟尼,佛教法仍然還在的時候,因此而隨喜自己的功德。
雖然我們生在導師釋迦牟尼佛教法,還沒有衰退的時間裡面,可是在這世間上仍然有很多沒有佛法的地方;如果我們生在這些的國土,就沒有辦法聽聞到佛法了。但是也不是!我們生在有佛法的地方,因此隨喜自己的功德。
還有一種狀況,雖然生在有佛法的地方,但是隨著殘障的緣故,有些是看不清楚,或者看不到就沒有辦法閱讀經典;如果是聾子,就無法聽聞法語;如果是一個意識殘障,就沒有辦法思惟很多了,但是我也不是這種的殘障者,因此隨喜自己的功德。因為我今天至少遠離了這些過患,所以在比較當中,我們又可以知道自己生於暇滿的次數,更難得了。
雖然並非是殘障,如果內心有邪見,那是不可能會想要修法的;但是無論是隨著自己父母親的因緣,或者是隨著自己的同伴、助伴的因緣,或者社會環境影響。總言之,我們今天遠離了邪見來相信佛法;因此在眾多的六道眾生非常廣的區域下,我們是在裡面非常難得的具有善根的有情,我們真的是屬於這種的補特伽羅,因此來思惟暇滿難得的內容。
既然暇滿這麼難得,比較之後它是如此的難得,就應該好好的利用這個暇滿的工具,去行偉大的事業。在觀想「暇、滿」這兩者裡面,最主要觀想「暇」的這部分,因為遠離了無暇的八種過患;至於自滿的五種功德和他滿的五種功德,無論是直接也好、間接也好,我們都有得到,在這方面應該去思惟。
思惟之後,應該讓自己做個總結。我們現在獲得了十八種功德,獲得了暇滿的工具,應該是非常難得的,而產生歡喜;因此我要好好利用這種工具,於是讓自己作決定,也就是認識暇滿之後,要讓自己決定修法。
要如何修學呢?透過自己現有的智慧,好好的去觀察;因此來對治三毒的煩惱,願消三障的一切煩惱,並且讓自己誓願,世世常行菩薩道,以這種的承諾和發願來利用暇滿,難得的這個暇滿。
33 43頁(廣論59頁)「思其義大」。透過現在的暇滿,我們應該了解到,人身工具的能力是不可思議的;如果好好的去應用這種能力,可以讓我們生起不可思議功德的菩提心。
真正的菩提心,也可以稱為上根者的菩提心;要生起的時候,必須有廣大的智慧才能生起,否則這種上根者的菩提心是無法生起的。為什麼呢?菩提心的意思,就是希求大菩提之發心,簡稱叫菩提心;要希求大菩提之前,以一個上根者來講,必須了解大菩提的定義,大菩提的內涵,必須認知大菩提。
在大菩提認識的同時,也要了解一切眾生內心的性空道理,否則就沒有辦法了解自性執著是一切痛苦的根本;如果沒有辦法了解,就沒有辦法了解執著是可以斷除了。所以透過性空的了解,才了解自性執著是顛倒的執著,因此自性執著可以斷除的緣故,所以一切眾生的心續上,都有如來的種性。雖然眾生的心,他現在還沒有斷除一切煩惱的污垢,但是因為眾生的心,這個具有污染的心,它的自性是清淨的緣故,而了解自性諸佛性,真如本性的內涵。
現在這種空性的所依有法,這顆心我們先不做粗細的差別,但是真正的如來本性的內義,要從細微的心去體會。總言之,在心上為什麼有成辦三身功德的能力,為什麼具有成辦佛三身的種子,這種內涵都必須先了解;如果要了解,就必須有廣大觀察的智慧才有辦法了解的。
當了解一切眾生的心續上,都有成辦成佛的能力的時候,自然再配合自己的心,雖然是具有污染的心,但是這種污染是可以斷除的。為什麼可以斷除呢?因為這種煩惱的根本來自於我執。我執可能暫時無法了解,粗分我執和細分我執的差別,但是慢慢的追溯下去,就可以了解到,我執是來自於真實執著而有的;之後再配合實際上的認知了解,真實執著是顛倒識的,於是真實執著是可以消滅的。
因此,心續上是可以建立大菩提的,內心可以建立大菩提,具有這種能力;再加上一切眾生都有如來種性,將來都可以成佛,自然就有理由會去想,我真正可以幫忙一切眾生來成辦佛果位的,於是這種大菩提的希求心、菩提心才有理由能夠生起。所以在整個生起菩提心的過程中,判別是非的這種智慧是非常重要的;唯有人的身體,才有辦法帶來這種的智慧,這種的能力,利用這種的智慧和能力好好去觀察,這就是暇滿不共的義大。
了解這個道理之後,我們應該隨喜自己具有難得的機緣,能夠獲得思惟菩提心、思惟無我的工具;因為只要我們肯作、努力去作,一定可以生起的。為什麼呢?因為像龍樹菩薩,或者無著菩薩等,或者是漢系的佛法歷史所謂的唐僧玄奘大師,或者之前具有善巧和成就的先賢大師,他們同樣的都是得到這種身體,來滿足、來作有意義的事情,最後獲得成就的。
龍樹菩薩也是透過這種的身體,而獲得道諦的功德;所以為什麼我們具有同樣的身體、同樣的工具,但是不可以、或是不能夠得到這些道諦的功德呢?這是沒有理由的。於是以這種方式來策勵自己、鼓勵自己,提升自信,這是非常重要的。
44頁(廣論62頁)之後是「思惟難得」的這部份。如果我們認為暇滿的人身很多,今天沒有好好修,隨著散亂心走沒有關係,將來還能再次的獲得,如果有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於是思惟暇滿難得。
以暇滿的性質來講,他的本性是非常良好的,以能力的角度而言確實是無量的;因此無論任何一個有為法,都是由隨順因緣而產生般的,條件這麼好的暇滿人身,要去促成它的形成的時候,必須有良好的因緣,才有辦法成辦,如果因緣不具足,善果就沒有辦法產生了。
因此具有這種暇滿,圓滿條件的暇滿要如何成辦呢?「第一個要有清淨的戒體」才有辦法獲得人的身體,而不是暇滿,而是人本身這個身體。這是要清淨戒體。
「第二個要有布施等六度為伴」這樣使得這個人的身體轉為暇滿。但是真正讓戒的功德和布施等助伴的功德,轉為具有暇滿的這種功德,還需要結行的回向,或者是發願;所以要持戒還有布施等六度為助伴以外,還要回向及發願,這三種功德齊全之後,才有辦法圓滿成辦暇滿的這些種因。因為自己騙不了自己,所以現在就自己好好觀察,自己有沒有具足這個條件,將來還會不會再次的獲得暇滿。
首先先觀察自己有沒有具足戒體,這個戒體是從基本的斷十惡業的戒體開始,看自己有沒有獲得;之後看有沒有獲得布施等這種善法。可是我們先不談不懂佛法的這些人,就連現在口口聲聲都說佛法利益的修行者本身,我自己本身,也會隨著煩惱的串習,因此行善非常的難,行惡非常的簡單,這一點是自己騙不了自己的;所以從自己的行為,就可以了解到我們的善業力量強?或惡業力強?
至於什麼叫做強,什麼叫做弱呢?就是在行善的時候,它的加行、正行、結行,三者都屬於善的處境,在前、正、後三行無有缺失的情況下,這種善業的力量叫做強。好比我們在持戒,或者守護殺生的時候,加行的時候以善心,正行的時候以善心,結行的時候不應該後悔,隨喜的時候,這種善業力量就強大了。
惡行的時候,它的前行由三毒煩惱為意樂,正行的時候如果是像殺生,或者是妄語等,在一種無慚無愧歡喜的情況下而殺生,或打妄語,這是正行。結行的時候,有一種滿足的感覺;不懂得佛法的人,他當然隨著貪瞋而做完事之後,有一種滿足感以外,就連懂佛法的人,也會有這種滿足的感覺。做完貪瞋促使我們做完事情的時候,會有一種滿足的感覺,這就是屬於惡業的結行;在這種結行、正行、加行三者具足的情況下,惡業就非常強大了。
可是我們隨著以前貪瞋串習力量的緣故,我們行善法非常困難,行惡法是非常簡單的;所以在行善法的時候,我們要提起這種意樂,來生起菩提心、生起出離心來行善法,無論在前行也好,正行也好,結行也好,都是要刻意、蓄意的去促成這種因緣,善業的力量才會強大的。可是行惡行不是,他的加行三毒煩惱是自然而然的,正行的時候也是自然而然的,結行的時候也是自然而然的,所以行惡非常簡單。
在做完善業或者是已做的惡業來講,雖然都有逆緣來消滅;就像消滅善業的消滅力量是來自於瞋心,也就是強大瞋心產生的時候,以前的善業就會被消滅。同樣的以前所造的惡業,會隨著四力懺悔而消滅的;可是四力懺悔要蓄意、刻意提起,才有辦法產生四力懺悔。可是強烈的瞋心不是,只要一小因緣就能產生強烈的瞋心。
如此的比較之後,再一次的反省自己,雖然我現在穿的是出家的衣服,或者我的外相雖然是修行人的外相;可是實際上,我的行善卻是這麼的難,行惡卻是這麼的簡單、自然。因此要懂得好好的應用暇滿,不應該隨著惡業而轉,而且思惟暇滿難得,不是一次再一次讓我們容易獲得的。為什麼呢?因為成辦暇滿的善因,並不是那麼容易成辦的,因為它不是自然而然的,它必須蓄意、刻意;可是相反的惡業卻是自然而然,不是蓄意、刻意的。
34 45頁末2行(廣論64頁)「如是若於暇身,能發一具相取心要之欲樂,須思四法。其中須修行者,謂一切有情,皆唯愛樂而不愛苦,然引樂除苦亦唯依賴於正法故。」
一切有情都是想要離苦得樂,這點想法都是一致的;不只如此,將來的痛苦和快樂,是來自於現在的善惡而去作決定的。但是我們的內心,在沒有調伏的情況下造惡業,不要說未來的痛苦,就連造業的當下,內心是充滿矛盾,而且是不安寧的;所以只要煩惱越強,內心越痛苦,只要煩惱越少,內心就越快樂。
因此想要得到快樂,不想要痛苦的根本,最主要是來自於內心有沒有調伏,來作決定的;內心有沒有調伏,最主要是依賴正法的緣故,這裡就說到了「然引樂除苦亦唯依賴於正法故。」這以上就講到決定要行法、決定要修法了。
我平常也這樣說,這世界有六十多億人口,大家都是一致的,同樣的都想要離苦得樂,因此想要離苦得樂的人類,可以分三種:第一種、把宗教信仰看成功德,而去奉侍的這一批人;第二種、把宗教信仰看成一種過患,完全排斥的這些人;第三種、既不排斥也不歡喜的這些人,分這三大種類。
我們在此做個比較,如果排斥宗教信仰,認為像毒一樣去排斥,這樣他會快樂嗎?仔細去想,應該不會。為什麼呢?因為既然他排斥宗教信仰,排斥修行的法門,自然不會看到煩惱的過患,不會知道貪瞋的過患;不知道貪瞋的過患,反而還樂取著貪瞋,那他的內心一定無法安寧的。但是相反的,以佛家來講,佛家就是反覆的說貪瞋的過患,要認知煩惱的過患等,因此內心煩惱減少的同時,內心的寂靜就增長,因此所獲得的安寧,絕對是更多的。
接下來就說了,「能修行者,謂外緣知識,內緣暇滿,悉具足故。」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之前是決定要修法,現在是說我們有能力能夠修法。為什麼有能力呢?因為外緣的善知識,以及內緣的如來本性,我們都有了,所以必須在現世而修;如果現世不修,後世再修就非常的困難了,因此要現在修。現世修可分明後天修,如果這樣想又錯誤了,必須現在修。為什麼呢?因為無常都可能會來的緣故,所以這裡說到「須於現在而修行者,謂何日死無決定故。」
菩提道次第略論(卷第二)
《道前基礎 道次引導》
47頁(廣論66頁)「如何攝取心要之理,分二:一、於道總建立發決定解,二、正於彼道取心要之理。初中分二:一、三士道中總攝一切至言之理,二、顯示由三士門如次引導之因相。」
先說「三士道中總攝一切至言之理」佛說了無邊的經文,最主要的都是為了士夫能夠滿足,他的所成的目標而說的。士夫所要成辦的目標,可分暫時性和究竟性兩種;暫時性的目標稱為增上生,究竟性的目標稱為決定勝。決定勝又可以分為個人的別解脫,以及一切遍智兩種。所以在成辦目標的過程當中,所要去除的逆緣,有苦苦、壞苦以及行苦,以及煩惱所留下來的習氣。
因為強烈痛苦的緣故,所以說了三惡道,由此而獲得解脫,因此而說了增上生,這是屬於暫時要成辦的果位。至於後二苦,像壞苦和行苦而言,壞苦是在四襌天之下才有的,行苦是在四襌天以上所有的。為了能夠解決,或者解脫這些痛苦的緣故,而說了究竟性的決定勝,也就是個人的別解脫了。
從這種痛苦中獲得了脫離,我們稱為個人的別解脫。這時候遠離了煩惱的控制,遠離了煩惱的隨他轉性,不再受煩惱的控制,從煩惱當中獲得了自在,就從行苦中獲得脫離。因為行苦也可以解釋為被煩惱所控制的意思;無有自主被煩惱所控制,所以稱為行苦。
煩惱雖然斷除了,但還有煩惱所留下來的習氣,還是會帶來種種的不吉祥;就像自利沒有辦法圓滿,他利也沒有辦法圓滿的緣故,所以為了能夠斷除煩惱所留下來的習氣,因此要成就一切遍智的。
所以在佛法裡面所要說的,所要斷除的逆緣,可分苦苦、壞苦、行苦,以及煩惱的因緣,以及煩惱所留下來的習氣;這是屬於在佛法裡面所說的逆緣,所要斷除的對象,所捨的對象。所取的就是,暫時的增上生,以及兩種究竟的決定勝。
又同《四百論》說到,先遮止非福業(惡業),之後再斷除我執,最後再去斷除我執所留下來的一切,曾經有說到這種的次第。總言之,佛所說的教法,都是為了成辦三士夫的意願,能夠獲得滿足而說的,所以一切教法都可被三士道所說的內涵而總攝。所以在此就說到了「三士道總攝一切至言之理」。
48頁 「顯示由三士門如是次第引導之因相,分二:一、顯示何為由三士道引導之義,二、如是次第引導之因相。先講初者顯示何為由三士道引導之義。」這裡面所說的內容,最主要說到了《道炬論》裡面所說的中士道和下士道,並非是個別的下士道和中士道而已,而是為了能夠引導到上士道的緣故,先說下士道、中士道的共同學處,而說了共下士道和共中士道的。
35 49頁(廣論68頁)「如是次第引導之因相,分二:一、正明因相,二、所為義。」先講正明因相。佛所說的這些教法,最主要是讓佛自己已經獲得的四身功德,還有自己所獲得的一切圓滿果位,讓一切有情眾生也能獲得的緣故,而說了這些教法,慢慢引導眾生們的;所以能夠成辦一切遍智,能夠成就佛果位四身功德等,不可缺少的唯一主因就是菩提心。因此佛所說的教法,其實都是直接的、或間接的,讓眾生菩提心未生起的生起,已生起的增長而說的,因此而說了如次引導之因相。
這顆殊勝的菩提心要生起的時候,必須有大悲心,所以菩提心的教法,是在上士道說到的;為了大悲心能夠生起的緣故,生起大悲心的兩個主因是一定要有的。第一,必須真正的悅意,並且愛護、歡喜與一切有情眾生的這種慈心,一定要有的,這種慈心的修法,是在上士道說的;另一者就是,因為悲心是不忍看到眾生遭遇痛苦的悲愍心,所以既然不忍眾生痛苦,必須了解到不可忍受的痛苦是什麼?這個痛苦必須認知,這個痛苦就是行苦,必須先去了解。
為了能夠讓自己更深入的去體會到這種痛苦,所以先從自身去體會,因此出離心必須要有的;在生起出離心的時候,就不能對輪迴產生任何的貪戀,於是要去斷除對於今生以及後世的貪著了。為了斷除後世的貪著而說中士道,為了斷除對今生的貪著而說下士道。
52頁(廣論72頁)「所為義」。為什麼要講到三士道的原因,講的目的,為什麼要取名為三士道呢?因為之前說了,《廣論》裡面所說的一切,都是為了將來能夠引導上士道,而說下士道和中士道的。於是就有人反問,這樣就直接說上士道就好了,何必要多一個下士道和中士道呢?不需要多加這個名字的,就產生這個問題。由什麼目的讓你說了下士道之後說中士道,之後說上士道呢?你是為了什麼意義而說呢?這叫「所為義」。
於是就回答到,如果我們只是直接取名上士道的修法,上士道的前行、正行、後行;如果是以這種的方式去解說,他會認為我是修上士道的人,可是實際上他修心的水準和程度,只是和下士道的水準相同而已,但是因為這個名稱,他會有一種上士道修心者的我慢心。如果了解到下士道所修的程度,或者他修心的程度只是到這裡,自然就會了解到,雖然我的目標是為修學上士道,但是我的程度還是在下士道,自然會有摧伏我慢的作用。因此說了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這是原因之一。
第二的目的,是因為在修學《廣論》的時候,隨著個人的根器,上根、中根、下根,根器的不同。有些人雖然聽聞了上士道,但是他覺得,我沒有辦法發起無上菩提心,我只能夠修學遠離苦苦,讓自己後世獲得增上生,他只有下士道這種想法。透過《廣論》下士道的介紹,整個完整因緣的學習,自然能夠滿足他的所需,或者他所求;因為他的所求,只是在後世能夠獲得增上生的目標而已,所以也可以透過《廣論》,讓他了解下士道,如果要獲得增上生,必須累積什麼樣的因緣,在下士道已經完整無誤的整個說明,因此可以滿足他的心願。
但是下士道並非只有下士道而已,要成為共下士道、共中士道也是如此。為什麼呢?如果中士道只是針對中士道的希求者而說,不需要多加一個共字,那就很麻煩了。為什麼呢?因為如果要解脫,一定要透過三學,三學必須解釋得非常清楚、廣泛才可以;但是慧學,宗大師在中士道說到:有關詳細慧學的內容,我之後在毗缽舍那和奢摩他時說。這一點是代表什麼呢?中士道不是只針對中士道的人而說,而是為了讓他引導到上士道而說;所以在上士道的六度的後二度,靜慮及智慧時說了詳細三學的道理,最主要是慧學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