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3 22:59:16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41-1講)

CD(下)奢摩他 5-2   達賴喇嘛尊者傳授/蔣揚仁欽中譯

丑六、各別學法(分三)

寅一、學奢摩他法(分三)

卯一、修止資糧

卯二、依止資糧修奢摩他

卯三、修已成就奢摩他量

寅二、學毗缽舍那法

寅三、學雙運法 

卯一、修止資糧

奢摩他成辦的因緣是什麼呢?諸瑜伽師先集資糧,即是速易成止之因。所以奢摩他的因緣有六者,其中有六:一、住隨順處,住具五德之處:隨順處有五種的功德,那五種的功德呢?1、易於獲得衣食等,也就是不需要花很大的力氣,來煩惱衣食等,所以謂無大劬勞得衣食等。2、處所賢善,也就是說沒有猛獸,或者是兇惡眾生,還有沒有怨敵等的這種地方。謂無猛獸等兇惡眾生,及無怨等之所居住。3、地土賢善,也就是不會有傳染病,或疾病等地。謂非引生疾病之地。4、伴友賢善,也就是與自己具有相同正見、相同淨戒的這種法友一起,謂具良友戒見相同。5、具善妙相,也就是在白天,沒有許多人的地方,沒有喧嘩的地方,在黑夜的時候,也沒有所謂喧嘩聲,非常寂靜的這個地方。謂日無多人夜靜聲寂。具有這五種的功德之處,叫做住隨順處。

如莊嚴經論云:「具慧修行處,易得賢善處,善地及善友,瑜伽安樂具。」這是第一資糧。第二資糧是什麼呢?二、少欲,也就是不貪眾多上妙衣服等事。三、知足,雖得微少粗弊衣等常能知足。四、斷諸雜務,也就是皆當斷除行貿易等諸惡事業,或太親近在家、出家,或行醫藥算星相等。不要去貪著這種瑣事,雜七雜八的這些世間瑣事。

五、清淨尸羅,也就是於別解脫戒,還有菩薩戒等,還有自性戒,或者是遮罪等,應當防護具有淨戒。應該遠離放逸,如果隨著放逸而來犯罪的話,應當馬上的去懺悔,而且如法懺悔。所以在此說到:於別解脫及菩薩律,皆不應犯性罪遮罪破壞學處。破壞學處的時候,尤其是隨著放逸行破壞學處的時候,應該馬上速生追悔,而且如同儀軌文裡面所說的,如法來作懺悔。設放逸犯,速生追悔如法悔除。

六、斷除貪欲等,也就是不要太過份的執著今世的安樂,諸惡尋思,於貪欲等當修殺縛等現法過患及墮惡趣等當來過患,又生死中愛、非愛事,皆是無常可破壞法,此定不久與我分離,何為於彼而起貪等?或者是斷除貪欲,就是對於今世的貪著,或者是後世的貪著,對於生死的貪著等的這種貪欲,跟之前第二個部分,少欲是不同的。少欲部分是針對於現在現有的五欲,他所貪的相是現有的五欲。可是第六者,斷除貪欲的這個貪著的對象,是針對現世的利樂,後世的利樂,以及生死輪轉的一個利樂。由是修習,能斷貪等諸惡尋思,此如修次中篇之意,於聲聞地應當廣知。

347頁)如是六法能攝正定,未生新生,生已不退,安住增長因緣宗要。所以這六種的資糧是很重要的,尤其是要生起奢摩他的話。在六種因緣裡面,尤其是清淨的尸羅,以及觀察現世、後世,以及生死的貪欲的過患,以及住相順處,這三者更為主要。尤以清淨尸羅,觀欲過患,住相順處為其主要。善知識敦巴云:「我等唯覺是教授過,專求教授,然定不生,是未安住資糧所致。」

言資糧者,即前六法。在此的資糧的意思,就是前六法。又前四度,即是第五靜慮資糧。還有另外一種資糧的說法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這四度是第五靜慮的資糧。如同修次初篇云:「若能不著利等諸欲,善住尸羅,性忍眾苦,勤發精進,速能引發正奢摩他。故解深密經等,亦說施等為後後因。」道炬論云:「失壞止支分,雖勵力修習,縱經多千年,不能成正定。」故真欲修止觀定者,應勵力集聲聞地中正奢摩他十三資糧,極為主要。

十三資糧,是那十三者呢?第一資糧、自他資具圓滿,第二、具有善根,第三、淨戒,第四、護根,第五、飲食知量,第六、悎寤瑜伽(也就是不睡眠瑜伽),第七、依止善知識,第八、從善知識聽聞正法,第九、反覆思惟法義,第十、去除障礙,第十一、捨心,第十二、無諂誑心(或者是無欺誑心),第十三、遠離疾病等。有說到十三種因緣,十三種資糧。

卯二、依止資糧修奢摩他(分二)

辰一、加行

辰二、正行

辰一、加行

修如前說加行六法,尤應久修大菩提心。的確是如此,我們具足這六種資糧之後,在自己的寺院裡面,如同《廣論》裡面所說的這種修學方式,而來成辦奢摩他的話。如果我們所修的最主要內涵,是為了成辦奢摩他的話,就要把重心點擺在禪定的觀修上,我們可以縮短平常作早晚課的時間,把重心擺在修學禪定上。初學者一定要記得一個口訣,就是次數要多,可是每一次的時間要短,這樣才比較不會厭倦。所以像一天24小時裡面,幾乎除了睡覺時間以外,十八到二十個小時幾乎都在修學禪定,而修學奢摩他了。

可是如果沒有菩提心攝持的話,很可能我們在修學禪定的時間,幾乎都變成無記的狀態。因為禪定本身並非善、也並非惡,所以尤其是觀修數息的話,它並非善也並非惡。所以以菩提心攝持的情況去修學禪定,這樣的話我們修禪的時候有多久,變成我們都在修學大乘的善法,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覺得內心有點穩定了,而且禪定的力量有在增上的話,那我們可以到深山閉關,而去成辦奢摩他。所以在此說到,又應淨修共中下士所緣自體,為菩提心之支分。

辰二、正行(分二)

巳一、身何威儀而修

巳二、正釋修習之次第

巳一、身何威儀而修

如修次中篇、下篇所說,於安樂具身具八法,安樂具的意思,就是後面的墊子應該高一點,前面低一點,這樣的話,在打坐的時候,也比較能坐得比較久。要具足毘盧遮那佛的這個八法相,是那八法呢?足者,謂全跏趺,如毘盧遮那佛坐,或半跏趺。無論是金剛跏趺坐姿,或者是全盤或半盤都可以。眼者,謂不應太開亦非太閉,不要完全的把眼睛閉起來,也不用太開。垂注鼻端,它的意思就是說,很自然的隨著這一種不應太開、不應太低的角度,這樣去安住的時候,我們的眼睛就會剛剛好看到鼻端的這個部分,所以我們不用刻意的去看這個鼻端到底是什麼樣子,這樣眼睛會很痛。當然如果鼻子是大一點的,挺一點的、高一點的話,那可能還好一點,如果鼻子很扁的,不夠挺的話,你可以去看鼻端的話,那眼睛真的就會痛了。

身者,謂非過後仰,莫太前屈,身體來講的話,不要太後,也不要太前,端身內念,也就是挺直。肩者,謂平齊而住。頭者,莫揚、莫低、莫歪一方,自鼻至臍正直而住,頭要稍微有一點低,這樣的話我們的鼻尖和我們肚臍,才有辦法產生一個平行線的感覺。就像如果從鼻尖這邊放一條線下去的話,那個線的末端,剛好可以到我們的肚臍那裡,就是正直而住。齒與唇者,隨自然住。舌者,令抵上齒。息者,內外出入莫令有聲,呼吸的時候,不要有呼吸的聲音,或者太急、或者太慢,粗猛急滑,必使出入無所知覺,應該使自己沒有感覺,好像是在呼吸一樣,全無功用,徐徐而轉。全無功用的意思,就是很自然的去作呼吸,不用刻意的,慢慢的但是也不要太慢,也不要太快,就是剛剛好。

348頁)聲聞地說於佛所許,或床或座或草敷上,結跏趺坐,有五因緣,這樣會有五種功德,那五種呢?一、善歛其身速發輕安,由此威儀順生輕安故。二、由此宴坐能經久時,以此威儀不極令身疾疲倦故。三、由此威儀不共外道,及異論故。四、由此威儀令他見已極信敬故。五、由此威儀佛、佛弟子,共所開許、共依止故。正觀如是五因緣故,結跏趺坐。端正身者,為令不生昏沈睡眠,先應令身具八威儀,尤於調息如說善修。

巳二、正釋修習之次第

第二、正釋修習之次第。諸道次第,多依辨中邊論所說,由八斷行,斷五過失,修奢摩他。善知識拉梭瓦所傳之教授,更於彼上,加聲聞地所說六力、四種作意及九住心。德稱大師(霞惹瓦)道次第云:「四作意中,攝九住心及斷六過八對治行,一般來講是斷五過、八作意,斷五過、八對治,但是六過的算法是什麼?如果掉舉和沈沒,分開算的話就是六過,掉舉和沈沒一起算的話,那就是五過,所以斷六過、八對治,是為一切正定方便,眾多契經及莊嚴經論、辨中邊論、無著菩薩瑜伽師地論、中觀宗三篇修次第等,開示修靜慮之方便中一切皆同。若能先住正定資糧,以此方便勵力修習,決定能得妙三摩地。現在傳說修靜慮之甚深教授中,全不見此方便之名,若不具足正定資糧及無此方便,雖長時修定終不成。」此語是於諸大教典修定方法,得清淨解。又總三乘修道次第,無著菩薩於五分中極廣決擇,故彼為最廣開示修行之論,至於上述所說的九住心,四種作意,斷五種的過失,八種的對治等,在下述會說到。然於一處廣說之事,餘則從略。

349頁)止觀二法,攝決擇說於聲聞地應當了知,故聲聞地最為廣者。慈尊則於莊嚴經論、辨中邊論說九住心及八斷行,獅子賢論師、蓮華戒論師、寂靜論師等,印度智者隨前諸論,亦多著有修定次第。又除緣佛像空點,空點就是所謂的明點,明點就是精液的意思,種子形等,所緣不同外,其定大體,前諸大論與咒所說,極相隨順。

宗大師在此就是引用了,許多大論師所著作的大論文,來說到禪定的這種觀修方式。怎麼觀修呢?像是四作意、九住心、還有斷五過、八對治等,這些種種的內涵。金剛乘也就是密乘,還有顯教的修定的方式,除了所緣境的解說上,有少許的不同以外,像是緣佛像,或者是緣明點,或者緣種子字等,這些所緣境上的詮釋有不同以外,以禪定大體的解說,其定大體解說來講,顯教還有密教所說的內涵是一樣的,非常的隨順的,是很相似的,沒有什麼不同的。

尤於定五過失,及除過方便等經反較詳,尤其是說到禪定的五種過失,還有如何對治的方法等,反而在顯教的經典裡面更為詳細。然能依彼大論修者,幾同晝星。但是能夠真正的如同大論典所講的內涵,來修學的話,是少之又少,如同白天的星星一樣。將自心垢,責為論過,謂彼唯能開闢外解,但是多數的人,都把自己的問題,沒有看得很清楚,認為大論典仍是開闢外解,只是增長知識用的,妄執開示心要義理別有教授。真正要修行的話,我們要從其他的地方去尋找口訣,於彼所說修定次第,正修定時,竟為何似,全無疑惑。然此教授一切修行,前後皆取大論所出,故於此處修定方法,亦取大論而為宣說。

但是宗大師在此,所說的一切,都是可以拿來修行用的,所修的一切,也必須依據大論典所說的,而來作修行。所以我們雖然自稱是宗大師的弟子,可是很有可能如同大師所說的,所學的內涵是一個,所修的內涵又是一個。像是我們在三大寺的時候,會認為看到了《善顯密義疏》、或《入中論》、或《現觀莊嚴論》的時候,好像是用來辯論用的。可是當我們講到了《廣論》、《略論》的時候,好像拿來修行用的,會有這種的差異,會有這種的感覺。這個就跟現在宗大師所呵斥的對象沒有兩樣了,所以我們要特別的小心。那在《廣論》的教授裡面,我們又可以分講授還有覺受,一個好像是作來講授用的,一個好像是用來修行,生起覺受用的,所以我們會有這種的危險,我們要特別的謹慎注意。

此中分二

午一、引生無過三摩地法(分三)

未一、繫心所緣先如何修

未二、住所緣時應如何修

未三、住所緣後應如何修

午二、依彼引生住心次第 

未一、繫心所緣先如何修

若不能滅不樂修定,樂定障品所有懈怠,初即於定不令趣入。如果我們不歡喜禪定,沒有看到禪定的殊勝功德的話,我們絕對不會修禪。縱使我們修了,也沒有辦法持續,縱一獲得亦不能相續,速當退失,而且容易退失,故滅懈怠為初切要。所以為了滅除這種修禪的懈怠,這是初學者來講的話,最為切要的。若能獲得身心輕安,喜樂增廣,晝夜行善能無疲厭,懈怠盡除,然生輕安,須於能生輕安之因妙三摩地,恆發精進。

所以我們在此要看到禪定的功德,禪定的功德是什麼?就是身心輕安了。如果我們能夠斷除身心粗重為性的話,身心的粗重性,那幾乎身心在行善的時候,就沒有障礙了。如果能夠產生這種身心輕安的話,我們要行多少善法,都能隨心所欲,那不是很好嗎?透過這種的思惟,來看到三摩地的殊勝功德深心歡喜,然生精進,須於正定具足恆常猛利希欲,所以我們要恒常的,對禪定產生極大的希求心。欲樂之因,是由看到禪定的功德,而來產生信心,所以先要看到禪定的功德,而來反覆的去修持信心,須由觀見正定功德生堅信心,故應先思正定功德,數修信心。此等次第,修者觀之極顯決定,故應認為最勝宗要。所以要看到禪定的功德,這是最主要的。

350頁)辨中邊論云:「即所依能依,及所因能果。」所依謂欲勤所依故,能依謂勤或名精進,欲因謂信深忍功德,勤果(由此所產生的果位是什麼呢?)謂輕安。此中所修正定功德,謂由獲得奢摩他已,現法樂住,身心喜樂,及由獲得身心輕安,於善所緣心如欲轉。能夠隨心所欲的去修學善法。又由息滅於顛倒境散亂無主,則諸惡行皆不得生,因為斷除了一切散亂,所以正念正知的力量非常的強大,所以我們不會再去造惡業了,隨所修善皆有強力,隨所修善又非常的強而有力,因為能夠持續。又止為依,能引神通變化等德,有了奢摩他之後,我們就可以成辦神通等功德,尤由依止,能生通達如所有性毗缽舍那,這樣就能快速斷除生死根本,速疾能斷生死根本。

若能思惟此諸功德,如此的思惟禪定的功德,則於修定的內涵上,我們就能夠發生強烈的歡喜,增長歡喜。依由歡喜的緣故,所以我們會歡喜修學三摩地,而容易獲證三摩地,而且獲得了三摩地之後,不容易退失,所以在此說到了,則於修定增長勇悍,生勇悍故恆樂修定,極易獲得勝三摩地,得已不失能數修習。

未二、住所緣時應如何修(分二)

申一、明心住之所緣(分二)

酉一、總建立所緣(分三)

戍一、正明所緣

戍二、顯示何等補特伽羅應緣何境

戍三、顯示所緣異門

酉二、明此處之所緣

申二、心於所緣如何安住

戍一、正明所緣

如世尊言,修瑜伽師有四所緣,在修禪的時候有四種所緣。那四者呢?謂周遍所緣、淨行所緣、善巧所緣、淨惑所緣。周遍所緣復有四種,謂有分別影像、無分別影像、事邊際性、所作成辦。就能緣心立二影像,初是毗缽舍那所緣,二是奢摩他所緣。在講到兩種影像的時候,有分別影像是毗缽舍那的所緣,奢摩他的所緣是無分別影像。

言影像者,謂非實所緣自相,唯是內心所現彼相。所謂影像的意思,並不是說這個相,並非是真正來自於對方。就像我們看佛像的時候,意識裡面所緣取的那個佛像的那個影像,是由內心所現,而不是佛像去呈現內心的那個影像,內心所看的那個影像並非是由佛像所呈現,是由意識去看到的。由緣彼相正思擇時,有思擇分別故,名有分別影像。若心緣彼不思擇住,無思擇分別故,名無分別影像。所以有分別、無分別,是看有沒有去作觀察。

又此影像為何所緣之影像耶?這影像是什麼樣的影像呢?謂是五種淨行所緣,五種善巧所緣,二種淨惑所緣之影像。那就很多了,它的範圍就很廣了,我們可以緣任何者,可以緣佛像,也可以緣數息等。如果講到禪定的一個所緣境所來講的話,那就可以佈遍一切的世俗諦和勝義諦了,所以五種善巧所緣,五種淨行所緣,還有兩種淨惑所緣,就包括所有的這一切了。這以上就說到了有分別影像和無分別影像的部分。

現在講第三者事邊際性,就所緣境立事邊際,此有二種,事邊際的意思是什麼呢?它的邊界到那裡?他所緣的邊界到那裡?他所緣的邊界,就是到如所有性和盡所有性的一個範圍裡面,也就是一切的法都包含在裡面了。所以在此有兩者,如云唯爾更無餘事,是盡所有事邊際性,「云唯爾更無餘事」也就是所有一切,這個叫做盡所有的一個事邊際性;如果我們說到了,如云實爾非住餘性,是如所有事邊際性。「云實爾非住餘性」的意思就是如此,並不是其他性,所謂「就是如此」的意思,就是說諸法存在的究竟性就是如此了,「喔!就是原來無有自性!就是如此,並非是其他的存在性,這個叫做「如所有性」。其盡所有性者,謂如於五蘊攝諸有為,於十八界及十二處攝一切法,四諦盡攝所應知事,過此無餘。盡所有性者,謂於五蘊所含攝的像是十八界、十二處等,或是四聖諦等的這一切。如所有性者,謂彼所緣實性真如理所成義。如所有性的意思就是諸法的空性,這是屬於事邊際的部分了。那以果來講的話,宗大師在本文裡面有說到,就果安立所作成辦,謂於如是所緣影像,由奢摩他毗缽舍那,作意所緣,若修、若習、若多修習,遠離粗重而得轉依。也就是奢摩他、毗缽舍那的果,由此所產生的這個果,那就有不同三摩地的層次了。以上就說到了周遍所緣的部分,現在說到淨行所緣者。

淨行所緣的意思就是說,看個人的煩惱,那一者比較強烈的話,那針對自己的強烈的煩惱,而來選擇最適合的一個所緣境。所以在此說到,(351頁)淨行所緣者,由此所緣能淨貪等增上現行,略有五種,謂:不淨、慈愍、緣起、界別、阿那波那。如果貪強烈的話觀修不淨,瞋心強烈的話觀修慈愍,癡心強烈的話觀修緣起,慢心強烈的話觀修界別,散亂強烈的話觀修數息,也就是阿那波那,也就是出入息,「阿那」就是出,「波那」就是吸、或者是入的這種數息。

所以先講到不淨者,緣不淨者,如果貪心強烈的話緣不淨,那緣什麼呢?謂緣毛髮等三十六物,名內不淨,及青瘀等名外不淨。是於內心所現不淨非可愛相,任持其心。如果是瞋心強烈的話觀修慈愍,慈謂普緣親、怨、中三,等引地攝,欲與利益安樂意樂。即由慈心行相,於彼所緣任持其心,名曰緣慈,是於心境俱說為慈。

如果是癡心強烈的話,緣緣起者,謂唯依三世緣起之法,生唯法果,除法更無實作業者,實受果者,即於是義任持其心。為什麼癡心強烈的話,觀修緣起呢?透過緣起的一個認知,所以讓我們看到更多的法相,所以增長智慧,這是一種解釋。第二個最主要的癡心的來源,是來自於自性執著,所以透過緣起的道理,了解無自性,而去破除癡心。

我慢的話,觀修界別的原因是什麼呢?緣界差別者,謂各別分析地、水、火、風、空、識六界,即緣此界任持其心。因為了解了更多,所以我們才不會產生慢心,才會看到說,喔!原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才會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會有這種的感覺。還有另外一種的解釋是說,依由了解界別的緣故,所以我們可以從自己的身上去找,我在哪裡?就找不到。從我的地大找、水大找、火大找、風大找、空大找,或者從我的意識去尋找我的時候,找不到。會知道說這是由六界所攝,並非是獨立實有。當我知道說,我並非是獨立自主所產生的時候,由此所產生的慢心,也可以跟隨著減少。所以由界別的觀修,可以斷除我慢。如果是散亂的話,緣數息就很有幫助了,透過數息的一種觀修,緣阿那波那者,謂於出入息,由數觀門住心不散。所以淨行所緣者,就是自己的煩惱,那一者比較強烈,根據自己不同的這種強烈煩惱,而去尋找對自己最有效的所緣境,這是淨行所緣的部分。

善巧所緣亦有五種。之前談到的,就是針對現有的,或者是過去的一個所緣境,現在所謂的善巧所緣,最主要是破斥將來的我執,而來作這種禪定的觀修,而說的一個所緣境。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善巧所緣亦有五種,謂善巧蘊、界、處、緣起及處非處。蘊謂色等五蘊,蘊善巧者,謂能了知除蘊更無我及我所。界謂眼等十八界,界善巧者,謂知諸界從自種生,即知因緣。所以由蘊了解無我,由界了解因果。處謂眼等十二處,處善巧者,謂知內六處為六識增上緣,知外六處為所緣緣,知無間滅意為等無間緣。所以由處了解到細微的因緣,像是我們要生起眼根的話,就要有所緣緣、增上緣、等無間緣這三者才有辦法形成意識,所以不只是要眼根、色法,還有等無間緣之前的意識,才有辦法形成現有的眼識。

緣起謂十二有支,緣起善巧者,謂知緣起是無常性、苦性、無我性。處非處者,謂從善善生可愛果是名為處,從不善業生可愛果是名非處,處非處善巧者即如是知。就是如此的善巧取捨。此即善巧緣起,其中差別,此是了知各別之因。又以此等作奢摩他所緣之時,謂於蘊等所決定相,任持其心一門而轉。

之前說到奢摩他的四種所緣,周遍所緣、淨行所緣、善巧所緣,現在講到淨惑所緣。

352頁)又淨惑者,謂唯暫傷煩惱種子及永斷種。有兩者,也就是我們要斷除煩惱的話,一般斷除的方式有兩種,一個是暫時的讓它沒有辦法現起,所以叫做壓伏煩惱。那另一者,是把煩惱的根本連根拔起,完全徹底的消滅它,這叫做永遠斷除。如果只是暫時的壓伏煩惱,並非是連根拔起的從煩惱根本上去作斷除的話,那我們可以修粗靜相。也就是下地為粗相,上地為靜相的一個粗靜相。所謂下地粗相、上地靜相的意思,就是說現有的,我們是在欲界的話,欲界的煩惱眾多,故稱粗相。欲界的上一界,就是初禪天,初禪天比起欲界來講的話,寂靜許多的煩惱,還有許多的過患,所以上地為靜相。

那同樣的道理,如果真的初禪天的禪定的話,它的一個粗靜相,就是初禪現有自己的所在、所設的功德來講,還是仍然還具有初禪煩惱,所以叫做粗相。比起初禪的話,二禪更為寂靜的緣故,所以二禪為靜相,所以叫做下地粗相,上地靜相。以這一種觀修的方式,以這種所緣的方式,來暫時壓伏煩惱,這是第一者。如果是要永遠消滅煩惱的話,最主要就是要去修學無我智慧了。

我們可以從本文裡面看到,又淨惑者,謂唯暫傷煩惱種子及永斷種,初所緣者,謂觀欲地乃至無所有處,為什麼說到欲地乃至無所有處呢?因為三界裡面的最高天,就是非想非非想天,所以非想非非想天之上,就沒有再另外一界的緣故,所以非想非非想天,不可能成為下地。能夠成為下地的最高天就是無所有天,所以在此說到,欲地乃至無所有處等,下地粗相、上地靜相,透過這種觀修的方式來壓伏煩惱。

第二所緣,就是永斷煩惱種子,煩惱所緣就是四諦十六種行相,謂四諦中無常等十六行,又以此等作奢摩他所緣之時,謂於諸境所現影像,隨心決定任持其心不多觀察。如果是以奢摩他作所緣的話,因為奢摩他最主要是以止力安住,所以不是以觀察力。諸境所現影像的意思,就是講到義共相,也就是之前所說的,我們在觀佛像的時候,並不是用像肉眼去看佛像般的,最主要是用意識去緣取。透過佛像的一個影像,間接的去緣取佛像,所以他最主要緣取的那個像是什麼呢?就是佛像的一個義共相,就是在此所謂的影像的意思。

修次中篇說三種所緣。也就是隨順空性、趣向空性以及臨入空性,因為佛所說的一切教法,都是為了讓這些有情眾生隨順空性而說,趣向空性而說,臨入空性而說的,所以而說到這三種所緣。在此宗大師有說到,修次中篇所說三種所緣。謂十二分教,一切皆是隨順、趣向、臨入真如,總攝一切安住其心。或緣蘊等總攝諸法,或於見聞諸佛聖像安住其心。其於蘊等住心之法,謂先了知一切有為五蘊所攝,次於五蘊漸攝有為,即緣五蘊任持其心。譬如觀擇而修,能生觀慧。如是攝略而修,亦引生勝三摩地,攝心所緣而不流散,此即對法論之教授。如是亦應了知界處攝一切法,漸攝於彼任持其心。

353頁)又淨行所緣,上品貪行等易除貪等,依此易得勝三摩地,故是殊勝所緣。所以宗大師在這四種不同的所緣境當中,而去說到了各各的一個殊勝,還有差別了。如果我們在修禪的時候,不只能夠為了獲得奢摩他,也希望能夠像一箭雙鵰般的,也能夠斷除自己的強烈煩惱的話,那我們就應該要去,緣取這個淨行所緣,來修學奢摩他。像是如果強烈貪心的話,我們就可以透過淨行所緣,證得奢摩他同時,能夠滅少我們的貪心,以這方式容易獲得勝三摩地,所以具有這種殊勝的功德。善巧所緣,能破離彼諸法之補特伽羅我,隨順引生通達無我毗缽舍那,故是極善奢摩他所緣。所以透過善巧所緣,在修證奢摩他的時候,也能夠引發出世間的奢摩他,而不是只有在世間的奢摩他的成就而已,所以這是屬於上根者所修的。

淨惑所緣,能總對治一切煩惱,故義極大。透過這個淨惑所緣,無論是世間的這些外道,或者出世間的內道,都具有對於煩惱的整體,作一種壓伏或者徹底對治的一個作用,所以有這種的殊勝利益。

遍滿所緣,離前所緣非更別有,所謂的周遍所緣,其實就是上述三者以外,除此以外沒有其他的所緣境了,故當依殊勝奢摩他所緣修三摩地。當然如果我們要緣取,石頭草木等的這一些的話,也是可以的。可是在成辦奢摩他的時候,不會一起成辦其餘的殊勝功德,所以在此說到,有緣塊石草木等物而修定者,自顯未達妙三摩地所緣建立。

另外一派又有人這麼說,又有說於所緣住心,皆是著相,都是相執,都是一種執著,遂以不繫所緣無依而住,謂修空性,這才叫做空相,這才叫做空性,所以謂修空性。於是宗大師回覆答說:此是未解修空之現相。當知爾時若全無知,則亦無修空之定。若有知者,為知何事,故亦定有所知,有所知故,即彼心之所緣,以境與所緣所知,是一義故。

按照您這種的說法的話,您是完全不了解,什麼叫做真正空性的觀修。為什麼呢?如果這時候有意識的話,那這個意識它一定有個境才叫做識,否則無境何來的識,就像是無所知,何來的能知,能知就是意識。所以沒有了境怎麼會有識,同樣的沒有所知,何來的能知?識和知的意思是一樣的,所以沒有了識,何來的知?如果沒有知的話,那就沒有辦法使我們修空呀!就是因為是有知的緣故,所以才有境,有境的話,自然的就去認知、去了解、去意識到這個境,所以一切的意識,都是相執,遠離了執取,沒有了意識這叫做修空,這是錯誤的。因為你在修空的時候,你必須用心去修空,什麼東西都沒有,怎麼修空呢?所以一定要有個意識,一定要有個心去修空,我們才叫做空性的觀修,我們正在作空性的觀修。否則的話,沒來的心,沒來的識,我們如何作空性的觀修?既然有了心的話,按照您的說法來講的話,就不應該叫做觀修空性了。因為有了心的話,他就會去執取它的所緣境,會去認知或者意識到它的所知,這樣的話又變成了相執,這樣的話就變成不是修空。所以根本沒有修空的人,會有這種自相矛盾的一個問題了。

修空的時候沒有識,所以何來說修空?有識的時候,又不應該說修空,因為有識的時候,變成相執,所以這就是有很大的矛盾點。是則應許,凡三摩地皆是著相,是故彼說不應正理。所以透過上述所說的這種矛盾的反駁,我們可以知道這個是不符合邏輯的。

又是否修空,須觀是否安住通達實性之見而修,非觀於境有無分別,下當廣說。又說安住無所緣者,彼必先念:「我當持心,必令於境全不流散。」次持其心。是則緣於唯心所緣,持心不散,言無所緣與自心相違。而且那些說,要無分別作意的人,他們說遠離一切相執的時候,我們必須要這樣想,我要遠離一切的相執,善也不去緣念,惡也不去緣念,如果要這樣想的話,那就變成你已經有在想東西了,而不是我什麼都不要想,因為你正在想一個我善也不要想,惡也不要想的這個念頭了,所以這個是矛盾的。因為一旦有了心,它一定會去執取,一定會去想東西,所以這個會有矛盾點。在大圓滿的教授裡面,隨著不同的善巧引導的方式,所以有說到了識、還有知的不同,所以當我們說到識的時候,以大圓滿的教授的觀點來看的話,是屬於由暫時氣流之所產生的一種心,像這一種的詮釋方式來講的話,其實他最主要的意趣並沒有錯。只是他去取名的時候,他用了不同的名相去作詮釋而已,所以這個我們要了解。

故明修定諸大教典,說多種所緣,義如前說,故於住心之所緣,應當善巧。又修次論說,奢摩他所緣無定,所以奢摩他的所緣境,並沒有決定說一定要修那一個,這是沒有的。道炬論說隨一所緣者,義謂不須定拘一種所緣差別,非說凡事皆作所緣。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