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13 03:34:17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2/01/13 03:30:07   編輯部

菩提道次第略論十五  甘丹赤巴2011

宗喀巴大師造 甘丹赤巴尊者講授﹝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三界法王宗喀巴大師,善慧稱揚吉祥賢,曾經在《菩提道次第略論》當中有講到以下的這個偈頌,

 

非僅專注修持能引定,縱由如理思擇妙觀慧,

亦漸堪能引發三摩地,安住實性無動極堅固,

是故於此止觀雙運道,勤修習者乃是最希有。

在這個偈頌裡最主要是提到,藉由長時修學一心專注的這種狀態,藉此能夠成辦奢摩他,這是不需要多說的(也就是這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但是在成辦奢摩他之後,如果能夠更進一步的,藉由思擇真實性的妙觀察慧,如理觀察所緣境,透由妙觀察慧能夠再一次的生起奢摩他,這樣的一種教法是非常稀奇、非常稀有的。所以在這個偈頌當中,最主要提到的是「止觀雙運」的內涵。如果想要成辦止觀雙運,在一開始必須要先承辦奢摩他,以奢摩他作為基礎;在奢摩他的基礎點之上,藉由觀修的力量,如實的觀察對境而成辦毗婆舍那;在成辦毗婆舍那的當下,就已經成辦了止觀雙運的內涵。

寅三、止觀雙運之理

而接下來就要為各位介紹止觀雙運的內涵,請翻到《菩提道次第略論》,「毗婆舍那」第85頁,第三個科判,「止觀雙運之理」。這個科判當中的內容分二:一「正說」,二「斷除誤解並如清淨教典所說而知。」第一個部分「正說」,「正說」的內容分六:一「要止觀雙運,先要獲得止觀二者」。正文當中,如前成辦止觀量時所說,若未獲得止觀二者,則無可雙運,故雙運時,定須先得止觀二者。這段文最主要是提到,如同之前在講述「止」跟「觀」的時候,有提到成辦止觀的量,如果沒有辦法達到這個量(也就是沒有辦法達到這個標準),內心當中沒有辦法生起止跟觀的時候,就沒有辦法成辦止觀雙運的內涵。

第二個部分,「獲得毗婆舍那,與證得止觀雙運是同時的。」在獲得奢摩他之後,以奢摩他作為基礎,並且在此之上,藉由觀修的力量,如果能夠引生輕安,這時就已成辦了毗婆舍那。並且在成辦毗婆舍那的當下,就表示行者本身已證得止觀雙運的功德。因此在輔助科判當中有提到,獲得毗婆舍那與證得止觀雙運是同時的。對於這一點在正文當中,

此又初得毗婆舍那,即得雙運。在一開始成辦毗婆舍那的這一刻,行者本身就已獲得止觀雙運的功德,對於這一點,此中道理:依於先前所得之止,次由觀修之力,一開始必須要先成辦止(也就是奢摩他),在奢摩他的狀態下,藉由觀修的力量來觀察對境。但是是否在奢摩他的狀態下,觀修對境就表示已成辦毗婆舍那?並不是!這有可能是「隨順的毗婆舍那」,這一點在之後也會為各位介紹。

所以更進一步的,藉由觀修的力量必須要引生輕安,若能如前奢摩他時所說,無有作行而獲任意運轉之作意者,即成雙運。並且更進一步的,透由觀修的力量,如同之前在成辦奢摩他時有介紹,藉由「九住心」的方式來成辦奢摩他。藉由九住心不斷的練習,到最後內心不需要有任何的作意,這時就能夠止住內在的沉沒以及掉舉。也就是不需要花費任何的心力、也不需要刻意的去對治內心當中的沉沒跟掉舉,但是藉由九住心依次修學的力量,到最後內心當中的沉沒跟掉舉,就能夠完全的被息滅。所以這當中也有提到,「如前奢摩他時所說,無有作行」,不需要費任何的心力「而獲任意運轉之作意者,即成雙運。」

第三個部分,「止觀雙運,必須止觀兩者的力量平等運轉的論證。」對於之前所提出的觀點,這個部分大師特別提出,這些觀點並不是自己所捏造的,而是有依據的。有什麼樣的依據呢?正文當中,86頁)《聲聞地》云:「如何能令止觀融合、平等而轉,由此而名雙運道耶?

藉由什麼樣的方式,能夠讓止觀的狀態是融合的,並且能夠藉由平等的方式而來運轉,而這樣的道稱為「止觀雙運之道」。獲得九種住心當中第九住心──等持心已,一開始必須要獲得成辦奢摩他的九住心當中第九住心──也就是等持心,在獲得等持心之後,依此圓滿妙三摩地,藉由依著此圓滿的妙三摩地,能夠遠離沉沒跟掉舉,精勤修學勝慧,思擇諸法。爾時思擇諸法之道任運、無有功用而轉,以奢摩他作為基礎,在這個基礎點之上,藉由觀察境界的智慧來思擇觀察諸法,在這樣的時間點,觀察諸法的道如果能夠任運、並且無有功用的呈現出它的力量,如同奢摩他道無作行故,這時觀察境界的道,它的本質就如同奢摩他,「無作行故」,並不需要很刻意的將這一顆心它的力量提起來(也就是內心當中並不需要刻意的作意),它就能夠產生觀察境的這種能力,所以提到「如同奢摩他道無作行故」。毗婆舍那極為清淨,在此同時毗婆舍那的這顆心,不受沉沒、掉舉所影響,它的本質極為清淨、柔和、隨奢摩他、為樂所攝。所以在此同時,毗婆舍那的這顆心是被內心當中的輕安的樂受所攝持的。由如是故,止觀二者融合、平等而轉,由此名為止觀雙運之道。」

第四個部分,「成辦雙運的時間點的論證」。在之前我們有提到,內心當中如果能夠生起毗婆舍那,在此同時就能夠成辦止觀雙運的內涵。而對於這一點有什麼樣的依據呢?正文當中,《修次下篇》亦云:「若時遠離沉掉,平等而轉,任運轉故,在某一個時間點,如果內心當中很自然的能夠遠離沉沒跟掉舉的過失,「平等而轉,任運轉故」,在此時並不需要刻意的提起心力,不需要花費任何的心力,心就能夠完全安住、並且觀察境界。於真實性心極明晰,並且心在對真實性的境的當下,內心是非常的清楚,能夠顯現對境,爾時應緩功用而修等捨。應知爾時已成止觀雙運之道。」由獲真實毗婆舍那,始得雙運。所以總結以上的這段文,最主要提到的是以止作為基礎,在止之上藉由觀修的力量,如果到最後對境的當下,能夠任運而轉,不費任何的心力,此時就已獲得毗婆舍那,並且在獲得毗婆舍那的當下,就能夠成辦止觀雙運之道。

第五個部分,「由觀察修引生奢摩他時,止觀二者同時相互雙運的論證。」正文當中,《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中亦云:「次緣有分別之影像,在這之前是提到了成辦奢摩他的部分,在成辦了奢摩他之後,更進一步的緣有分別之影像,這時觀修最主要的所緣,是緣著有分別的影像。對於這一點仔細的來作區分的話,「奢摩他」是緣著「無分別的影像」,而「毗婆舍那」是緣著「有分別的影像」。所以從這當中我們也可以知道,奢摩他跟毗婆舍那這兩者的所緣境是相同的,它們都是緣著影像;但是一者稱為「無分別」的影像,而另外一者稱為「有分別」的影像。所以在成辦奢摩他之後,更進一步的緣著有分別的影像,因為這裡最主要是要探討在成辦奢摩他之後,如何成辦毗婆舍那的道理。

所以第一句話裡提到了「次緣有分別之影像」,若時彼心續流無有間斷,以奢摩他作為基礎,更進一步的,在奢摩他之上觀修對境,這時心的續流是沒有間斷的,由其作意之續,雙證二品,透由觀修的力量,引發內心的輕安,這時之前藉由止修的力量所引生的輕安,跟此時此刻藉由觀修的力量所引生的輕安,在這樣的一個時間點下會混為一體,「雙證二品」,爾時名為止觀雙運之道。所以當之前的輕安,跟之後藉由觀修的力量所引生的輕安,混為一體的當下,這時行者本身所證得的功德,名為止觀雙運之道。止觀為雙,為什麼稱為「止觀雙運」?這當中的「雙」是指「止」跟「觀」是一對的,運為具足,「具足」又是什麼樣的內涵?此即相互繫縛而轉。」也就是此時此刻,「止」跟「觀」的內涵是相互繫縛的,也就是它是環繞著同一個心王而運轉的。

言「無有間斷」者,謂不須捨置觀修而別修無分別住,在正文當中提到了「無有間斷」的這四個字,大師對於這四個字做了以下的解釋,「謂不須捨置觀修」,也就是在奢摩他的基礎點之上,更進一步的,同樣的一個續流,藉由觀修的方式來對境,所以提到「不須捨置觀修而別修無分別住」,並不需要捨棄觀修的內涵,而以另外的一種方式來修學無分別定。所以正文當中提到「不須捨置觀修而別修無分別住」,即由觀修便能引生無分別住,所以在成辦毗婆舍那之前,藉由觀修本身的力量,它就能夠引生無分別住的功德。

第六個部分,「止修、觀修前後二者雖不同時,但安立止觀雙運的道理。」正文當中,「雙證二品」者,在正文裡面有提到「雙證二品」這兩個字,「二品」是什麼意思呢?謂證緣無分別影像之奢摩他與緣有分別影像之毗婆舍那二者,這當中的「二」,指的是緣著無分別影像的奢摩他,與緣著有分別影像的毗婆舍那這兩者,這兩者是同時獲得的;言「作意之續」者,並且在「雙證二品」之上有提到「由其作意之續」,為什麼要特別的強調「續」這個字呢?謂能思擇之觀與思擇後安住之止二非同時,也就是在成辦奢摩他之後,在奢摩他的狀態下,藉由內心當中觀察修的力量來思擇對境,這樣的一種觀,這個地方要注意的是,這個「觀」字雖然提到的是毗婆舍那的內涵,但是在這樣的一個時間點,也就是在生起止之後,藉由觀察修的力量來思擇對境的當下,這個時間點的觀是「隨順的觀」,而不是「真實的觀」,因為在此時此刻並未生起真實的觀,也就是還沒有生起真實的毗婆舍那。

所以第一個「觀」字是提到了「隨順的觀」,「謂能思擇之觀與思擇後安住之止二非同時」,所以強調「續」的這個意思,是指在「止」的狀態當下,先藉由思擇對境的「隨順觀」,然後更進一步的藉由觀的力量來生起止的功德,所以提到「與思擇後安住之止」,在思擇之後心能夠更進一步的安住在所緣境上的止,「二非同時」,這兩者它生起的時間點是不相同的,觀先生起、後再生起止。然以思擇之力引生真實奢摩他時,但是藉由思擇的力量,也就是之前所提到的「能思擇之觀」,藉由觀的力量,更進一步的引生真實奢摩他時,緣如所有之擇法觀與堅固、專一住於如所有之三摩地止,相應而轉。總而言之,在奢摩他的基礎上,藉由觀察修的力量,而引生真實奢摩他的同時,在此時此刻,止跟觀是能夠同時相應而轉。所以在正文當中有提到,「緣如所有之擇法觀」,這時候的觀就是真實的觀,也就是真實的毗婆舍那,「與堅固、專一住於如所有」,之前的「觀」,與堅固、專一安住於如所有境上的三摩地的「止」,這兩者在此時是同時圍繞著同一個心王的緣故,同時「相應而轉」。爾時止觀融合,平等而轉。

於此須得修所成之證悟,故若僅於不壞堅固住分之無分別上,以慧思擇無我之義,猶如小魚游靜水中,僅可立為隨順止觀,全無真實止觀雙運之義。所以在獲得止觀雙運的當下,必須要能夠獲得修所成的證悟,如果還沒有獲得修所成的證悟,僅是在於不破壞內心當中緣境的同時,堅固住分的無分別,也就是不破壞這樣的一種狀態,「以慧思擇無我之義」,透由智慧去觀察無我的內涵,「猶如小魚游靜水中,僅可立為隨順止觀」,這樣的狀態只能夠稱為「隨順的止觀」,並不能夠稱為「真實的止觀雙運」。

這個科判當中第二個部分,「斷除誤解並如清淨教典所說而知」,在之前藏文版的輔助科判裡只有前半段,也就是提到「斷除誤解並如清淨教典所說而知」。但是在後半段的原文裡面又有加入「廣說道次之理應從《廣論》而作了知」,但這個部分如果仔細區分的話,應該是可以把原來第三個科判「止觀雙運之理」,這當中的內容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正說」,第二個部分「斷除誤解並如清淨教典所說而知」,第三個部分「廣說道次之理應從《廣論》而作了知」,以這種方式來區分的話,應該會更清楚,所以就以這種方式來作介紹。所以在第二個部分,「斷除誤解並如清淨教典所說而知」。正文當中,

87頁)如是止觀雙運之理,應如彼等清淨教典所說而知,於離彼法而妄言者,不可信也。有很多的論師會提出止觀雙運的內涵,但是在解釋止觀雙運的內涵時,應該要按照過去的袓師大德們,他們所著作的清淨教典來作解釋。「於離彼法而妄言者」,如果遠離了清淨教典的法義,而自己捏造一套止觀雙運的內涵,其實這樣的內涵是不值得信賴的。

第三個部分「廣說道次之理應從《廣論》而作了知」,正文當中,菩提道次第中,由正理所作之分析、證成之經教及修習之理,廣者應如《廣論》而作了知。如果廣泛的宣說藉由正理所分析的內涵、以及證成的經教、以及修習的道理,「廣者應如《廣論》而作了知」。

在這個地在有特別的提到「止觀雙運」的內涵,必須要按照清淨教典當中所說的內容來作探索。為什麼要特別的提到這一點?因為過去西藏前期的論師們,會提出在修行的過程中,只需要「止修」而不需要「觀修」的這種理論。為什麼他們會提出這樣的理論?因為他們認為,如果過多的觀修,這時會讓我們的心處在一種「散亂」的狀態,所以他們提出,一個修行人在修行的過程中,只需要止修、而不需要觀修,也就是想辦法讓你的心能夠靜下來這樣就可以。

但是這個地方大師,特別引了過去印度的袓師大德們所造的論典,並且對於文義作了清楚的解釋,而提到「止修」跟「觀修」這兩點,都是必須要互相配合的。而過去西藏的這些論師們,他們所提出來的觀點,(也就是修行的過程中只需要止修的這一點),就如同是在一堆的種子裡面,只拿出一顆的種子,就說這一顆的種子能夠代表全部,這樣的論典是相同的。「止修」只不過是在眾多的修行當中的一種,但是它不能夠涵蓋全部。並且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以及《略論》當中都有提到,從依止善知識,一直到最後的止觀雙運,這當中除了奢摩他之外,其他的法類都應該是以觀修為主、止修為輔,也就是除了奢摩他之外的其他法類,在修行的過程裡面都應該要重視觀修。

為什麼要重視觀修?以依師軌理而言,如果我們想要生起依師的證量,這時候我們就必須要去思惟,「不依止善知識、不恭敬善知識的種種過患,以及依師的種種殊勝利益」,這時必須要藉由觀修的方式來作修學。相同的道理,如果想要藉由「念死」去除內心當中的「常執」,也必須要透由思惟眾多證成無常的正理之後,才能夠去除內心的常執,所以僅藉由「止修」是沒有辦法達到以上的這種程度,所以這時必須要以觀修為主、止修為輔。

但是對於這一點在《菩提道次第廣論》裡面,奢摩他的章節裡,更進一步的大師有提到說,如果只是為了要成辦奢摩他,而這時所緣的對境,是以佛像為主的話,緣著小小的佛像,修學奢摩他的行者,這時候必須要將心安住在境界之上,才有辦法藉此成辦奢摩他。所以在修學奢摩他的過程中,應該是以止修為主、觀修為輔。在這樣的階段,如果我們很刻意的想要把境界想得很清楚、想要觀察對境,這時我們的心反而沒有辦法安住在境界上;如果心沒有辦法安住在境界上,怎麼能夠成辦奢摩他?這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大師在奢摩他的這個章節裡面特別的提到,對於初學奢摩他的人而言,一開始對境並不需要顯現得非常的清楚,它只要能夠顯現出一個大略的影像;甚至說你只是思擇佛像當中的某一個支分,比方說佛像衪的手、或者是腳,只要有一個粗略的影像,緣著粗略的影像,想辦法讓心能夠安住在境界上,藉由這樣的方式,就能夠成辦奢摩他。但是如果你對於這樣的狀態你不滿足,進一步的你希望你的心,能夠非常清楚的顯現對境、而觀察對境的話,到最後你的境,反而會消失在你的心中,這時你的心就沒有辦法安住在境界上。所以在奢摩他的章節裡面有特別的提到,必須以止修為主、觀修為輔的內涵。

甚至在《廣論》以及《略論》當中都有提到,想要修學奢摩他的這個人,如果貪念、瞋念、癡心、我慢,過度熾盛的話,這時最好以「對治」的方式讓心(也就是煩惱的力量)能夠減弱。所以這時有提到,如果「貪念」熾盛的行者想要修學奢摩他,這時最好以「不淨相」作為奢摩他的所緣境;相同的道理,如果「瞋念」熾盛,應該以「慈心」作為所緣;如果「癡心」過度的強盛,應該以「緣起」作為所緣;如果「慢心」非常的強大的話,這時候必須要以「界」的種類作為奢摩他的所緣。因為如果內心當中的煩惱力量過度的熾盛,而沒有辦法藉由某種的對治,將它的力量壓下來的話,這時是沒有辦法成辦奢摩他的。所以要修學這些對境的時候,就必須要藉由「觀修」以及「止修」這兩種的方式,才能夠讓心安住在境界上。所以內心當中如果瞋心太強,這時候如果沒有辦法思惟《入行論》當中,所提到「對治瞋」的種種正理,沒有辦法讓我們的心能夠趣於平緩的話,這時想要在這樣的狀態下修學奢摩他,是絕對不可能成辦奢摩他的功德。

在之前有提到四種的煩惱,而更進一步的,在貪、瞋、癡、慢以外,如果內心當中「分別」的力量非常的熾盛,這時候必須要藉由「數息」的方式,來調伏內心當中的分別。如果修行人本身並沒有特別強烈的煩惱,如果想要修學奢摩他,這時就可以以「佛像」作為修奢摩他的所緣境。因為佛像對我們而言,是比較容易觀察的對境,並且緣著佛像來修學奢摩他的同時,我們也能夠累積許多的福德。所以在這個地方就有特別的提到,修學奢摩他的行者,雖然在修奢摩他的當下,「明分」跟「住分」這兩種都是必須要具備的。但是這當中所謂的「明分」,並不是指要非常清楚的顯現對境,並不是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介紹「明分」的內涵。

說真的,如果想要成辦奢摩他,這或許是有一點困難;但是不管怎麼說,既然我們今生有機會修學這樣的法門,我們就應該要練習看看,至少有練習、跟沒練習,你的內心當中也會有不同的反應(也就是你的內心的狀態,也會呈現出不同的狀態)。所以先不論「能不能夠成辦奢摩他」,如果你的內心當中沒有以上所提到的這幾種熾盛的煩惱,這時我們就應該緣著佛像來練習看看,應該藉由什麼樣的方式來成辦奢摩他的道理。一開始佛像的大小並不需要太大,只要有大姆指般的這個大小,在緣著這樣的所緣境時,一開始並不應該在內心當中急求「能夠馬上清楚的顯現對境」,而是應該讓心想辦法安住在對境上。如果心能夠安住在境上,並且安住的方式能夠日趨堅固的話,這時再慢慢的讓「境」能夠越來越清楚,以這樣的方式來修學奢摩他,才是正確的。

所以大師在《廣論》以及《略論》當中都有特別的提到,如果只是要修學奢摩他的話,這時「明分」並不需要過度的去追求,也就是並不需要很刻意的、想要清楚的顯現對境;但是如果是自身在觀修本尊的時候,這時候就必須要能夠清楚的顯現對境,這兩點是不同的。

 

接下來請看到第87頁的倒數第5行,第二個科判,「總攝道的整體內涵」。這個科判是從上冊第62頁,丙二的科判「如何攝取心要之理」,這當中有兩個輔助的科判,一「修持三士道的方式」,二「總攝道的整體內涵」,這是第二個部分「總攝道的整體內涵」,這個輔助科判當中的內容分三,一「整體道次的前後關聯」。

正文當中,今應略說道之總義:最初,道之根本即是依師之理,故應詳加探究彼義;次於閒暇若起真實取心要欲,則能由內策發令修,故為生彼,應修暇滿法類,第一個部分是提到了「依師」,這是我們修學佛法的「外緣」,第二個部分是提到了「暇滿」,這是我們修學佛法的「內緣」,所以在正文當中有特別的提到「則能由內策發令修」,所以為了讓內緣能夠圓滿的緣故,在依師之後必須要修學暇滿的法類;更進一步的,次若未滅希求現世之心,則不能生猛厲希求後世之心,故應勤修人身無常、不能久住、死後流轉惡趣之理,在這個部分最主要提到的是,必須要藉由修學「念死無常」、以及「三惡趣的苦」,讓我們的內心當中生起恐懼。縱使短時間之內,藉由修學「念死」以及「三惡趣的苦」,或許沒有辦法完全調伏我們內心當中「貪求現世」的這顆心,但是至少也能夠讓這顆心它的力量能夠減低。

爾時生起真實憶念怖畏之心,藉由思惟無常以及三惡趣的苦之後,內心當中會生起怖畏苦(也就是恐懼苦)的這種心態,故能由衷於三寶之功德生起定解,住共同皈依之律儀,這當中提到的「共同」,是指共大小乘,修學皈依學處;次於一切白法之根基-業果,由多門中生勝解信,令其堅固,精勤修學取捨善惡,恆常安住四力之道。以上的部分是提到「共下士道」的法類。

更進一步的,如是若能完整修學下士之諸法類,對於我們來說,我們就必須要更進一步的修學下士道的法類。為什麼我們要修學下士道的法類?因為以我們目前的現狀而言,雖然我們投生在善趣,但是這是輪迴當中的一部分;既然是輪迴當中的一部分,在投生之後就必須要受苦;在受苦的當下,為什麼我們的內心,沒有辦法生起希求解脫之心?最主要的就是因為我們沒有思惟「中士道」的法類。所以以「下士道」的法類作為基礎,更進一步的提到,「如是若能完整修學下士之諸法類」,應多思惟輪迴之總、別過患,於總輪迴遮止其心;

次觀輪迴從何因生,明辨惑、業,更進一步的,我們必須要探討「輪迴」是藉由什麼樣的因緣而產生的,在思惟觀察之後,了解輪迴是透由業以及煩惱所產生,生起真實欲斷之心,所以在內心當中必須要生起,想要斷除業以及煩惱的這一顆心;總於能脫輪迴之三學道,別於自所受之別解脫戒,應勤修學。在這個地方,既然提到必須要生起想要斷除業以及煩惱的這顆心,而修學三學道,為什麼在三學道當中「共中士」的部分要特別的提到「應該要如實的來持守別解脫戒的內涵」?因為在這個地方,我們最主要講到中士道的法類,是以「共中士道」的角度來作介紹;既然是「共中士道」,就表示在中士道之後,是有上士道的內涵,所以真正提到要斷除煩惱的部分,是在「上士道止觀」的部分才會作詳細的講解。

如果今天我們所修學的道次,並不是共中士,而是以「中士道」的角度來作解釋的話,這時在「中士道」的章節裡面除了戒學之外,定學跟慧學也是必須要介紹的,這是有差別的。所以這個地方最主要是以共中士道的角度來作解釋,所以提到「別於自所受之別解脫戒,應勤修學。」以上是介紹「共中士道」的部分。

更進一步,如是若能完整修學中士之諸法類,作意思惟:「猶如自身墮於苦海,如母有情亦皆如是。」修習以慈悲為根本之菩提心,在這個地方大師再一次的強調,必須要修學以慈悲為根本之菩提心,也就表示我們的內心當中,縱使能夠現起為利有情願成佛的這一顆心,但是這樣的一顆心是菩提心嗎?並不是。「菩提心」必須要以慈悲心作為基礎,如何的生起慈悲?在面對眾生的當下,希望他人能夠離苦得樂的這一顆心是「慈悲心」,以慈悲心作為基礎,進一步的想到,如果想要成辦眾生離苦得樂的重擔,這時就必須成就圓滿的佛果,以這樣的方式來策發起內心當中的菩提心。

所以在正文裡面,又再一次的強調,「修習以慈悲為根本之菩提心」,應當隨力令生彼心,為什麼要在內心當中生起以慈悲為根本的菩提心呢?若無此者,則六度與二次第等,皆如無地基之樓房。若能於彼略生感受,則由儀軌受持其心,如果在思惟菩提心之後,能夠對於菩提心這樣的法類,內心當中生起某一種的感受。這時,進一步的了解菩薩戒的內涵,在了解了菩薩戒的內涵後,如果你自己覺得自己能夠持守菩薩戒,這時就可以透由願心以及行心的儀軌來受持菩提心。勤修彼之學處,隨力堅固願心;次應聽聞諸廣大行,了知取捨之諸界限,於彼生起欲學之心。若能生起此心,便由儀軌受持行心律儀,修學成熟自相續之六度及成熟他相續之四攝等;特應捨命防護根本墮罪,並勤防護莫為中、下品纏及諸惡作所染,若有染犯,應勤還淨。

次須特學最後二度,故應精通修習靜慮之法而修妙三摩地;並於相續隨力生起清淨二無我見,得已即住見上,在這個地方為什麼要特別的提到,「並於相續隨力生起清淨二無我見」?對於初學者的我們來說,一時要生起無我的正見,其實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在內心當中如果你想要生起正見,一開始你可以閱讀相關的論著,如果你沒有辦法了解《菩提道次第廣論》,甚至《菩提道次第略論》當中毗婆舍那的章節,這時你也可以先研閱像《安樂道論》、或者是《速疾道論》,講述「觀」的份量比較少的這些論著;並且在研閱的過程當中,仔細的研閱「明辨所破」的這個章節,仔細的了解「何為所破」,也就是必須要破除哪一分,才能夠證得無我的內涵;在了解了「所破」之後,更進一步的,藉由「離一異」以及「緣起的正理」來證成一切的法是「無我」的,以這樣的方式來作思惟的話,對我們是有幫助的。所以提到「並於相續隨力生起清淨二無我見,得已即住見上」,了知修習之理而修。於如是之靜慮及般若安立止、觀之名,除此二外別無餘者,故此是由受持菩薩律儀並修彼之學處而生。

在這個地方我們特別的提到「止」跟「觀」的內涵,但實際上「止」的內容,它就是在講六度當中的「靜慮」,而「觀」的內容最主要是在介紹六度當中的「般若」。所以在六度當中,最後的二度,分別提到「靜慮」以及「般若」的內涵,對於這兩個部分在《廣論》以及《略論》當中分別安立了「止」跟「觀」的名稱。

第二個部分,「修持時有沒有獲得要領的差別,並仔細觀察自身相續。」正文當中,89頁)此又須修下下道時,於上上道漸增欲得之心;若聞上上道時,則於下下諸道漸增欲學之心。前半段是提到了,在修學下下道的法類時,這時對於上上道的法類,內心當中應該要能夠生起「想要獲得、想要再一次的去修學」的這種心態。比方說,在修學暇滿的這個章節時,這時對於之後所要介紹的「念死無常」的這個章節,內心當中生起「我也想要獲得如同論著當中所說的這些證量,想要按照論著的方式來練習」,必須在內心當中生起這樣的一種心。「若聞上上道時,則於下下諸道漸增欲學之心」,而在學上上道的時候,這時就必須要了解如果想要成辦上上道,就必須要以下下道作為基礎,因此應該要把下下道的基礎打好才是。所以提到「若聞上上道時,則於下下諸道漸增欲學之心。」而不是學了後面的,就丟了前面的,不應該以這種方式來學習佛法。

修彼等時,亦須修練自心,並且在修學道的內涵時,必須要仔細的反觀內心,令心平等,這當中所謂的「令心平等」,是指在仔細的反觀內心之後,如果你發現內心當中負面煩惱的力量非常強盛的話,這時要想辦法藉由「對治」來壓制負面的煩惱,讓心能夠平等。對於這一點,在正文當中進一步的提到,如是若於導入正道之善知識敬心微薄,則其善妙之本已斷,故應勤修依師之理;如是若於修行歡喜漸減,應修暇滿法類;若於此世貪著漸增,應以修習無常及惡趣之過患為主;若見於所受之制限心生散漫,也就是自己本身所受的戒律心生散漫,則以修習業果為主;若於輪迴厭離微弱,則求解脫唯成虛言,是故應思輪迴過患;倘若任做何事,為利有情之心微弱,則其大乘根本已斷,故應修學願心及彼之因;受菩薩律儀已,學諸行時,若見己為相執強力束縛,在受菩薩戒之後,行六度的內涵時,如果你發現自己內心當中在行善的當下,「相執」也就是執著境是有諦實的這顆心,它的力量非常的強大,你的心被這樣的實執所束縛的話,應以理智破壞相執所執之境,修學如虛空、幻化之空性;若心不住所緣而成散亂之僕,應以修學一心專注之住分為主,此是諸多先覺所說。

第三個部分,「教誡不要成為偏面的修持」。正文當中,以此為例,諸未說者,亦應了知。總之,莫令偏於一方,也就是在修學的過程當中,不管是以廣的方式也好、略的方式也好,我們所修學的道次,必須是完整的道次,而不應該只是偏於道次當中的某一個部分,所以提到「總之,莫令偏於一方」,須令相續堪修一切善品。

辛二、特學金剛乘之理 

第二個科判,「特學金剛乘之理」。這個科判當中的內容分五:第一個部分,「定須趣入密乘」。如果對於顯教道次的內涵,內心當中能夠生起一定的體悟,這時候必須要趣入密乘。在正文當中,90頁)如是修學顯、密二者之共道後,無疑應入密乘。此道較諸餘法更為珍貴,並能迅速圓滿二資糧故。

第二個部分,「入密乘時依師極為重要」。正文當中,若入密乘,應如《道炬論》中所說,於初令師歡喜,更須勝過於前所說;此又須於能具彼中所說之最下德相者作如是行。進入了密乘之後,依師的內涵更甚於顯教當中所提到的「依師軌理」。所以在進入了密乘之後,我們必須要能夠對於「能具彼中」,也就是能夠具足密乘教典當中所提到的「最下德相」,善知識所必須要具備的眾多德相當中的「最下德相者」作如是行,至少我們也要能夠依止這樣的一位上師。

第三個部分,「接受灌頂入密乘門,守護誓言律儀極為重要。」正文當中,次應先以清淨密部所說之一灌頂而令自身相續成熟,想要入密乘門,這時就必須要接受灌頂,讓自己的心相續能夠成熟,其後聽聞、了知爾時所受之三昧耶及諸律儀並作守護。若犯根本墮罪,雖可重受,然於相續生道功德極為遲緩,如果在灌頂之後犯了根本墮罪,雖然能夠再次的受戒,但是這時對於我們的相續當中,想要生起道的功德而言「極為遲緩」,這時生起道的功德的時間,會變得非常的緩慢,故應勵力不為所染。又應勵力莫犯粗罪;若有染犯,亦應作諸還淨之方便。為什麼要以以上的方式來修學密法?因為此等皆是修道之根基故,這當中的「此等」,所指的就是之前所提到「守護誓言」以及「律儀」的部分,「皆是修道之根基故」,若無彼等,猶如地基塌陷之破屋故。《文殊根本續》云:「佛於毀戒人,不說咒能成。」此說全無上、中、下品三種成就,如果沒有辦法守戒,不要說是圓滿的佛果,縱使連最下品的成就,也沒有辦法藉由修學密法來獲得,所以提到「此說全無上、中、下品三種成就」;於無上瑜伽續中亦說不護三昧耶、灌頂下劣及不知真實性三者,縱修亦無任何成就。故若不護三昧耶及律儀而說是修道者,此是流於密法之外。

在這個部分有特別的提到「守護誓言」以及「律儀」的重要性,對於這一點,如果想要修學密法,在一開始我們就必須要修學顯密的共道,也就是對於顯教的道次第,內心當中要生起一定的體悟;在生起了體悟之後,更進一步的,到一位上師的座前去領受灌頂的加持;並且在接受灌頂之後,要如實的持守灌頂過程當中所立的誓言以及律儀。如果能夠藉由這樣的方式,努力精進的持守灌頂時所立下的誓言以及律儀的話,縱使在這一生當中,我們並沒有辦法修學密乘道,但是佛親口在諸多的密續裡面一再的提到,「這樣的狀態下,縱使今生沒有辦法修學密乘道,但是這樣的行者,最慢也會在十六生當中成就圓滿的佛果。」所以持守誓言以及律儀的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如果能夠不犯根本罪當然是最好,但是如果不小心犯了根本墮罪的話,也要想辦法淨化;如果在臨終前,能夠淨化我們所犯下的諸多罪業,藉由此作為因緣,縱使在今生沒有辦法精進的修學密乘道,但是佛經裡面一再的提到,以這樣的因作為因緣,在十六世當中一定能夠成就佛果。

第四個部分,「修學成熟解脫道的方式」。正文當中,91頁)如是能護三昧耶及律儀而修密乘道者,以下三部而言,應當依次修學有相、無相二種瑜伽,這當中所謂「有相、無相」的二種瑜伽,是分別的提到很類似無上瑜伽部當中,所謂的「生起次第」以及「圓滿次第」的內涵,但是在下三部裡是以「有相、無相」的名相來作解釋。所以提到「以下三部而言,應當依次修學有相、無相二種瑜伽」;若以上部而言,則應依次修學二次第之瑜伽。於此僅以彼等之名略為顯示入密之理,廣者須於《密宗道次第論》中而了知也。

第五個部分,「如此能令暇滿人身具足大義」。正文當中,若如是學,即是修學總攝一切顯、密要義之圓滿道體,並以這樣的方式學習顯密圓融的教法,能夠留下殊勝的習氣,能令所獲閒暇具足義利,亦能令佛之聖教寶於自、他相續上增長廣大。

第三個部分,「講述究竟」。這是一開始在《菩提道次第略論》的開頭,有提到的一個輔助的科判,「講述究竟」的這個科判當中分三:一「如何著作此論」,二「回向造論的善業」,三「由誰、如何撰寫此論」。第一個部分,「如何著作此論」,這當中的內容又分三:一「說明教授的殊勝」,二「著作具足此殊勝論典的目的」,三「顯示此論的所詮教授,從何傳承而來的依據」。首先第一點,「說明教授的殊勝」,這個部分當中的內容又分三:一「一切顯教經典現為教授的殊勝」。正文當中,

佛說顯密二種道,此中顯教諸經論,

能生無畏大辯才,速易通達為教授。

二「特別明示顯密二者共通道的一切要義」。正文當中,

又於密教諸共道,亦能光顯淨相續。

三「清楚說明共內外道修三摩地的方法,所以能免除諸瑜伽師修三摩地的歧途。」正文當中,

特於內外大小乘,大乘二者及諸續。

三摩地的功德是共內外道的,而內道當中又可以分為「大乘」以及「小乘」,「大乘」當中又可以分為「顯、密」二者,而「密乘」裡又可以分為「上、下諸續」,所以提到「特於內外大小乘,大乘二者及諸續。」

二次第等所共須,正修妙三摩地法,

如智者論已善說,能除行者諸歧途。

第二點,「著作具足此殊勝論典的目的」。正文當中,

為利諸求解脫者,重著菩提道略論。

    第三點,「顯示此論的所詮教授從何傳承而來的依據」。正文當中,

甚深見及廣行道,是由彌勒文殊

龍樹無著寂天,相繼傳來三法流,

匯於具德阿底峽,而成殊勝之教授。

    第二個部分,「造論的善業,回向成為教法廣弘之因。」正文當中,

願此所得諸善根,迴向眾生利樂本,

如來聖教廣弘揚,永離一切諸垢染。

接下來第三個部分,「由誰、如何撰寫此論」。正文當中,92頁)此說總攝一切佛經要義,是龍樹無著二大車之道軌,趣向一切種智地位之勝士法範,完整開示三種士夫一切行持次第之菩提道次第,此是聽聞袞巴瓦傳授內蘇巴及由慬哦瓦所傳之二種傳承,及博朵瓦傳授夏惹瓦博朵瓦傳授朵巴之諸教授義,從廣道次第中,此復略攝。也就是透由噶當派的三種的傳承,大師在造了《菩提道次第廣論》之後,更進一步的造了《菩提道次第略論》。

多聞比丘修斷行者宗喀巴善慧稱揚,著於甘丹山也。吉祥圓滿。

接下來第三世的赤江仁波切寫了以下的這段文,在文當提到三界法王宗喀巴大師所造的《菩提道次第中論》,或稱為《菩提道次第略論》的科判,在這個地方有提到《菩提道次第中論》或稱為《菩提道次第略論》。大師所造的道次第的論著,可以分為廣、中、略,「廣」是指《菩提道次第廣論》,「中」是指《菩提道次第中論》或《略論》,而「略」的部分是提到《菩提道次第攝頌》。

所以在文中也再次的提到,三界法王宗喀巴大師所造的《菩提道次第中論》或稱為《菩提道次第略論》的科判,只有根本論文現有的部分,也就是大師親自所撰寫的科判,這在之前尚未見文有比原科判更細緻的科判解釋,所以心想如果能有一部如同《廣論四家合注》的科判來作仔細解釋的論典,實為善哉。因而發此增上意樂,與《四家合注》的科判清楚相同的部分為基礎,因次第的不同及廣略的差異,容許變動之處,於其段落作了刪減補充,以奢摩他及二諦的章節為例,須新增的科判,也作了完善的編排。由於《略論》當中,奢摩他以及毗婆舍那的章節,它的內容跟《菩提道次第廣論》的內容差異頗大,所以在這當中有新增了許多的科判,所以在此赤江仁波切也提到,以奢摩他及二諦的章節為例,須新增的科判也做了完善的編排。

作者從至尊上師具足無緣大悲哲蚌寺多門僧院徒弟金剛持洛桑耶協丹增蔣千吉祥賢尊前,以及總集三世皈依處之體性恩德無邊,遍主金剛持帕繃喀吉祥賢兩位尊前,獲得《菩提道次第略論》深廣引導之法恩,然而卻以懶惰懈怠度日(這是仁波切他本身以非常謙虛的方式而談到自己的現狀),然而卻以懶惰懈怠度日,修持低劣的虛行上師,親教師甘丹寺的赤江為生名者。

之所以會稱為「赤江」是因為第三世的赤江仁波切,他的上一世是甘丹赤巴江措促靜吉祥賢的轉世,所以在投生之後,在轉世之後,而取名為赤江。「赤」就是甘丹赤巴,「江」就是江措促靜的這個名稱的縮寫。所以第三世當仁波切轉世的時候,他的名字就稱為赤江,所以在文中也提到甘丹寺的赤江為生名者,(在生的時候他的名稱)。

洛桑耶協丹增嘉措在藏曆2903年西元1966年,住於印度喜瑪拉雅八德省管轄達蘭薩拉,於此若有錯誤、遺漏、多餘三種污垢,祈願諸位宗立智者能以斧正,僅此善根願於生生中不離圓滿無謬殊勝道,遍持一切勝者妙法理,並獲救法群生大威力。

以我自己本身而言,我是從第三世的赤江仁波切尊前,獲得《菩提道次第略論》的原文以及輔助科判的講說教授。當時第三世的赤江仁波切傳法的地點是在德里,而當時接受傳法的上師人數並不多。而我記得的,在現場還有這一世的洛確仁波切,以及上一世的帕繃喀大師,我們現場只有五、六個人,而仁波切以非常仔細清楚的方式,為我們講解了《菩提道次第略論》,以及他所造的輔助的科判。由於《菩提道次第略論》配合輔助科判的講說教授傳承,非常的希有珍貴,所以這一次來到台灣將這樣的傳承傳授給各位。

而為了能夠留下下一次再講法的一個好的緣起,所以仁波切又從開頭的部分念了一小段文,而所念的這個部分,是上冊的《皈敬頌》的內涵。而今天到這個地方,我們的講法即將告一個段落,而你們回去之後,應該把你們所了解的部分,實際的應用在實修上。由於《菩提道次第略論》的原文已翻譯成中文,所以對各位來說並不會有閱讀學習上的困難,所以如果《菩提道次第廣論》的文,對你而言你覺得份量太多,沒有辦法學習,這時候可以以學習《菩提道次第略論》為主。但在學習過程中,並不是只是了解文義上的意思,更進一步的希望你們能夠把所了解的部分,應用在日常生活裡面,實踐佛法的內涵,這是很重要的。

尤其是在現今佛法慢慢的衰敗,在這樣的一個時間點,如果我們能夠提起心力,好好的學習教法,並且實踐教法的內涵,這不僅對於自、他兩方面,都會有絕對的幫助,甚至對我們自己來說,很多的人在賢劫的時候,能夠透由修學佛法累積的資糧相較之下,在五濁惡世的現今,如果我們能夠提起心念好好的學習的話,所累積的資糧是比在賢劫的時候,所累積的資糧還要廣大。所以我們應該要如實的修學佛法的內涵,並且實踐佛法的道理。

並且在回向的時候,希望佛陀所留傳下來的聖教寶,它能夠長住世間;並且希望傳法的大善知識,以達賴喇嘛尊者為主,不分教派的這些大善知識們,都能夠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而聖教的部分,已衰損的希望能夠恢復,未衰損的部分也希望能夠不斷的增長;尤其是五濁惡世的現今,天災頻傳、戰亂不斷,所以我們也希望各種的天災、人禍,能夠快速的息滅,以這種方式來作回向。我們今年的課就上到這個地方,謝謝各位!

 

 

 

菩提道次第略論十五  甘丹赤巴2011

宗喀巴大師造 甘丹赤巴尊者講授﹝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十五)201145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