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3 10:29:29
學習次第 : 進階
日期:2010/06/03 10:28:37 喇嘛網 編輯部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12-1講)
CD(上)道前基礎 12-09 達賴喇嘛尊者傳授/蔣揚仁欽中譯
我們現在看宗大師在本文說到了:第四法,也就是加行六法裡面的第四者,觀想資糧田,於前虛空明現觀想廣大行派及深見派傳承諸師,復有無量諸佛、菩薩、聲聞、獨覺及護法眾為資糧田。在此大阿闍黎「甘登嘉措」在此說到,配合著無上瑜伽的修法,或者密乘的修法,說到了「升世尊、迎自尊」,於是觀想生起空樂無二的智慧等。
但是對於一個廣論的初學者而言,因為沒有接受灌頂,所以不知道空樂無二的這個樂,所象徵的意思是什麼?所以雖然「甘登嘉措」所著作的這個儀軌,有非常深奧的不共殊勝,可是還是要看弟子的因緣。要不然的話,有時候我們在作這個加行的時候,看到很多的儀軌文,不是所有的都要去念誦,要看自己個人的因緣,是否有成熟來作決定,這是我們要知道的。
在作儀軌文的時候,有些人要慢慢的朗誦、念誦,才會內心有所感受;有些人太慢,反而會造成違緣,造成障礙,所以他的速度要屬於比較適中的速度才可以;有些人要念很多、很廣,他才會覺得內心比較踏實,才會容易生起感受;但是有些人覺得很多、很廣,在加行的時候念太久了,在正行的時候就容易睡覺,反而沒有利益、形成障礙的。
隨著每個人不同的因緣,所以有些人如果真的覺得這個儀軌文太冗長了、太繁多,會影響正行觀修,也可以把它縮短;這種縮短並不是因為自己懶散,或什麼等等。每個人因緣不同,所以佛在說法的時候隨著眾生不同的根器而說法,我們在觀修的時候,其實最主要的目的是要讓內心獲得改變,要讓我們內心的感受是非常鮮明,而且感受要非常強烈,要非常的深刻;為了達到這一點,所以我們可以隨著自己的根器,隨著自己所習慣的,或者最好的方式,來作內心的培訓。這以上是屬於第四個部分,第四法也就是觀想資糧田。
現在講第五個加行法。針對第五法和第六法的解說上,有兩種不同的解說。像是以現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來講,第五就是為集資淨障而說七支供養,所以第六就是曼達拉。可是在「給桑丹給」的六加行法裡面,第五集資淨障,第六七支供養,所以有不同的加行。
我們現在看宗大師所著作的《廣論》本文有說到:又自相續中,若無能生道之順緣積集資糧,及除逆緣淨治業障二助緣者,唯勵力修所緣行相之正因亦難生起,是故次應修習七支以治身心,攝盡集淨諸扼要處。
現在講七支供養裡面的第一支,禮敬支。禮敬支的時候,我們可以以三門一起禮敬,或者個別的禮敬,都是可以的。如果講到三門共同的禮敬,以及作總禮,不要只緣一尊佛,或一方世界,或一世之佛;應該緣十方佛,以及過去、未來、現在等一切的諸佛。以非常強烈虔誠的心,以身語意三業來作敬禮,不要因為是他人的緣故,而來敬禮。所以宗大師又引用智軍阿闍黎的解釋裡面說到:如果我們只有頂禮一佛,所得福德是如此的廣大,更何況是對無量佛呢?所以應該要對十方三世諸佛作此禮敬。我們現在看本文:
(42頁)一、其禮敬支中,三門總禮者,謂所有等一頌,非緣一方世界及一時之佛,應緣十方過去、當來及現在所有一切諸佛,以至誠心,三業敬禮,非隨他轉。《智軍阿闍黎釋》中云:「此復若僅頂禮一佛,所得福德且無限量,何況緣禮爾許諸佛! 」更何況是我們禮敬的對象是如此眾多的諸佛呢?
三門別禮中,身禮敬者,之前是講身語意一起禮敬,現在講個別禮敬的部分,「普賢行願」等一頌。謂以方時所攝一切諸佛,以意攀緣,如現前境。變化自身等諸佛剎,極微塵數,而申敬禮。此復是於諸境所有普賢妙行,發淨信力,由此信力,發起禮敬,一身頂禮其福尚大,況以爾許身業禮敬!其福尤大。」智軍阿闍黎所釋也。
意敬禮者,「於一塵中」等一頌。謂於一一微塵之上,皆有一切塵數諸佛安住、菩薩圍繞會中,應發勝解,隨念諸佛所有功德。語敬禮者,「各以一切」等一頌,謂於諸佛功德勝譽,不可窮盡,化一一身有無量首,化一一首有無量舌,以微妙音而稱讚之。此中音者,即是讚辭,其支分者,謂因即是舌根(此與漢文稍有出入),海者是繁多辭。
在以語禮敬的這句中文翻譯,我們一般的念誦是「各以一切音聲海」,可是藏文的直接翻譯應該是「稱讚辭等支分海」。所以宗大師在此說,其支分者,謂即因之舌根。因為在《普賢行願品》的藏文版裡面,有說到「稱讚辭等支分海」,所以支分的意思是什麼呢?有說讚歎的支分,什麼叫讚歎的支分呢?因為我們在讚歎的時候,最主要是以舌根作讚歎的緣故,所以在此做了這個的解釋。這也是為什麼法尊法師在此說,此與漢文稍有出入。因為我們在平常的《普賢行願品》裡面,所看到的是各以一切音聲海,所以沒有所謂的支分的意思,就怕我們並不是很清楚。這部分是我多做的解釋和補充。
(43頁)二、供養支中,有上供者,「以諸最勝」等兩頌,最勝華者謂人天等處,所有眾多希有散華,鬘謂配貫種種妙華。此二種中,皆有一切,或實或假。伎樂者,謂諸樂具若弦若吹、若打若擊。塗香者,謂妙香泥。勝傘蓋者,謂諸傘中諸勝妙者。燈燭者,謂香油等氣香光明;及摩尼寶有光明者。燒香者,謂配眾香或唯一種所燒然香。勝衣服者,謂一切衣中最勝妙者。最勝香者,謂妙香水供為飲水,以氛馥香偏三千界所熏水等。末香者,謂妙香末可撒可燒,或積為堆或畫壇場,支配顏色形量高廣等妙高峰。聚者加於前文一切之後,有眾多義及莊飾義並種種義。
無上供者,「我以廣大」等一頌。言有上者謂世間供,此中乃是諸菩薩等神力所變微妙供具。頌後二句,於前一切不具足此二句義者悉應加之。是說敬禮及諸供養所有等起及其境界(此與漢文稍有出入)。
無上供者的部分,因為藏文的版本和中文的版本是有點不太一樣的,以藏文的版本來講,「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賢行願力,普遍供養諸如來。」這個偈頌文講的是無上供者,但是前四個字並非是「我以廣大」,藏文「卻巴扛捏」的意思是一切供養。所以在整個句子最原始的翻譯的版本上,已經有一些不一樣的差別了。所以在看到「言有上者」,在這個偈頌文裡面,以藏文的版本是「無上」的「上」字的意思,可是我們在中文卻看不到,所以為什麼法尊大譯師他在此說「此與漢文稍有出入」的原因是如此。這部分是我個人多加的補充,並非達賴喇嘛所做的解釋。
接下來就是悔罪支,就是懺悔的部分。三、悔罪支者,「我昔所作」等一頌。依三毒因身等三事,其罪自性謂我所作,此復具有親自所作及教他作,或於他作而發隨喜。所以由三毒相應的這種意樂,所引發的身語意三業,無論是自己作或教他人作,或他作而隨喜等,總之這一切的所有的惡業,總攝一切說「諸惡業」,應念此等所有過患。所以在此思惟所有惡業的過患之後,悔先防後,「悔先」這兩個字,因為說到悔的緣故,所以是屬於「厭患對治力」;說到「防後」的緣故,所以這就是「返回」對治力。對於過去所造的惡業,生起厭患,也就是以後悔心生起厭患對治力;為了確保將來不再犯同樣的錯誤,所以「返回」對治力而來防護。至心懺除,則昔已作,斷其增長,諸未來者堵其相續。
在此說到四種的對治力。在正行懺悔的時候,必須由歸依發心來作懺悔,所以歸依發心的這種強大的心力為「所依對治力」。由歸依發心之後而來直接消滅惡業的緣故,所以我們去持咒、大禮拜,或者作空性的觀想,為了能夠斷除惡業,而去做這些種種的善行,那就是「現行對治力」。所以這以上說到由四力來作懺悔的部分。接下來就是隨喜支:
(44頁)四、隨喜支者,「十方一切」等一頌。隨念此五補特伽羅所有善利,修習歡喜,猶如貧者獲得寶藏。在此有說到五補特伽羅,那五者呢?也就是聲聞、獨覺、菩薩、佛,以及上述四種以外的所有眾生,也就是五種補特伽羅。
五、勸請轉法輪支者,「十方所有」等一頌。謂於十方剎土之中現證菩提,獲得無著無障礙智,未經久時,變爾許身,勸請說法。在這時候我們,可以供養七束或七把的曼陀羅,把它觀想為法輪,而來作供養,並勸請轉法輪。有這種的觀修,我們平常會有這種的作法。智軍阿闍黎作「現證菩提」而為解釋。
六、請住世支者,「諸佛若欲」等一頌。謂於十方剎土之中,諸欲示現般涅槃者,為令發起一切眾生究竟利益,現前安樂,故變無量身勸住佛剎,微塵數劫不般涅槃。這時候我們可供養五束的或五把的曼陀羅,把它觀想為非常大的莊嚴坐墊,願諸佛能安住在這個坐墊上,不住涅槃,可以作此觀想。
七、迴向支者,「所有禮讚」等一頌,上六支善,表舉所有一切善根,悉與一切有情共同以猛利欲樂迴向令成大菩提因,永無罄盡。如是了解,此諸文義,意不餘散,具如文中所說而行,則能攝持無量德聚。此中禮敬、供養、勸請、請白、隨喜五者,是為順緣,積集資糧。悔者是除違緣、淨治罪障。隨喜支中一分,於自造善,修歡喜者,亦是增長自所作善。其迴向者,是使積集、淨治、長養諸善,雖極微少,令增廣多。又使現前諸已感果將罄盡者,終無窮盡,總之攝於積集、淨治、增長無盡三事之中。作完七支供養之後,現在就是加行六法的第六者,供養曼陀羅了。
(45頁)次令所緣明了顯現,供曼陀羅應以猛利欲樂,多返祈禱,謂:惟願加持,從不恭敬善知識起,乃至執著二種我相,所有一切顛倒分別,速當滅除。從敬知識,乃至通達無我,真實所有一切無顛倒心,速當發起,其內外一切障緣,悉當寂滅。
供養曼達拉之後,還未修正行之前,我們也可以念誦《廣論》祈請文,再次的緣三寶或前面資糧田的所有身語意的功德,尤其是緣佛陀四身的內涵。之後再念一次七支供養,在正行前也是非常殊勝的。在觀修正行內容的時候,之前不是有觀想資糧田嗎?資糧田的主尊,釋迦牟尼佛的前方,因為具有自己的根本上師;所以我們觀想從根本上師的胸部放出光芒,融入於自身,之後再作正行的觀想。如果我們是要觀依止善知識的這個內涵,就如同《廣論》的次第一樣,來作思惟「依止的功德,不依止的過患」,在依止功德的時候,要以意樂和加行去依止,如何依止等,上述所說的這些種種內容如此的思惟。為什麼要視師如佛?如何視師如佛等?之後決定上師視為是佛。透過這種種的思惟,來生起對上師那種非常強烈的信心。
作完正行觀修,快要結束的時候,之後再從資糧田,觀想流出了甘露,融入於自身,於是淨治了自己所有一切的業障。同樣的自己身旁的一切六道有情眾生,也因由這種甘露,而淨化了他們所有的罪障,而生起了不共的成就證量。現在觀修的是依止善知識,所以親近善知識的這種證量,由是發起,特別的針對這個證量作出觀想,之後再作回向。
己二、正行
正修行時如何修中分二
庚一、總共修法
庚二、此處修法
庚一、總共修法
所言修者,第一、總共修法。所謂的「修」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反覆的令我們的心,安住在這個善所緣上。謂其數數於善所緣,令心安住,將護修習所緣行相。後面這句,就是反覆的去觀想所緣境和所緣境的相,也就是觀想善所緣的意思。「將護修習」,在此的「護」字,有增長的意思,以藏文直接看來應該不是保護的意思,而是增長的意思。也就是使善所緣的境,以及善所緣的相,透過觀想令觀想力,令這種修習力增長。
從無始以來煩惱一直跟隨著我們,障礙一直跟隨著我們,所以在此說到,蓋從無始,跟隨著我們之後,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呢?我們被心所控制,不能操控自己的內心,無法自在;如果我們被心控制也還好,如果心沒有被煩惱控制,那還可以,可是心卻被一個對實際狀況不了解,以及顛倒執著的煩惱給控制,這樣就很遭糕了,所以在此說到蓋從無始,自為心所自在,心則不為自所自在,心復隨向煩惱等障,而為發起一切罪惡。所以一但心隨著顛倒執著,或者無明煩惱而走,由這種心所造的行為,那就是罪惡。所以修的目的是什麼呢?為了使自己的心隨心所欲的被自己所操控,不要安住在與實際顛倒的,或者是不了解的這種無明上,而應該讓自己的心安住在善所緣上,這是修的目的。所以在此看到:此修即是為令其心隨自自在,堪如所欲住善所緣。能夠被自己隨心所欲的安住在善所緣上,能夠做到這一點,也就是「堪如所欲,住善所緣」。
此復若隨任遇所緣,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呢?「可是如果我們隨心所欲的,隨便修修」,應該是這麼說;白話文來解釋,就是想到什麼就修什麼,那這樣會產生其他的障礙,為什麼呢?即便修者,則於所欲如是次第修習爾許善所緣境,定不隨轉。因為我們想到什麼就修什麼?這樣就沒有所謂經過次第的,將心緣善所緣,他想什麼就修什麼了。這樣就不能隨心所欲的將心緣善所緣,心絕對不會聽我們的,因為他沒有透過正常的訓練;而且不只心不會隨心所欲的,受到我們的操控緣善所緣外,反而還會產生其他的障礙。所以在此可以看到:返於如欲善所緣境,堪任安住,成大障礙。
若從最初令成惡習,則終生善行悉成過失。所以一開始就要特別的小心,否則一開始沒有注意的時候,很容易養成壞習慣。於法的惡慣性是非常危險的,會造成修法時候的最大障礙;縱使我們行善,因為有這種惡性習慣的緣故,所以縱使行善了,但是也會容易產生過失。故於所修諸所緣境,數量次第,先須決定。因此在正修之前,必須決定要修的性質是什麼?性質無誤、數量無誤、數量圓滿,以及他的次第正確。之後次應發起猛利誓願,謂如所定,不令修餘。一但決定了就不要再三心二意了,即應具足憶念正知,而正修習,如所決定,令無增減。
但決定了,性質無誤,數量圓滿、以及他的次第無謬,就不要再三心二意了,這時候就以正念和正知,如是的去學習,如同之前所決定般的去學習。所謂三心二意的意思,就像我們在修學奢摩他的時候,奢摩他的成辦因緣在《廣論》的下面也會說到,成辦奢摩他的順緣,如何成辦奢摩他的道理,於是說到九住心等。對這些深感歡喜,但沒有產生定解,一直保持一種疑惑;疑惑本身沒有錯,可是永遠在疑惑的狀態,自己不經過智慧去思惟做下定斷的話,那也是麻煩,於是就容易產生三心二意。怎麼說呢?
於是過了沒幾天之後,聽到某一個人說,數息修禪的方式很不錯,於是受到他人的影響,就採用數息的方式去修禪。又過了沒多少天,過了沒多久,於是又聽到另外有一個人說,作光明想對修禪很有幫助,於是放棄了數息,以光明想的方式來修禪。
於是又聽到另外一個人說,毫無作意修禪,更有幫助,於是又放棄了光明想,以毫無作意的方式修禪。之後又聽到一個人說,緣佛像修禪的方式更為殊勝,為什麼呢?不只能夠成辦禪定以外,在緣佛像的當下也可以累積資糧,於是又被他人所影響了,於是又緣佛像的方式修禪。這樣禪定永遠不可能成辦,我們奢摩他永遠沒有成辦的一天。這個叫做三心二意的修法,就是缺乏定解的一種修禪方式,這是不應有的。
還有另外一種人,他可能會產生這種疑惑,因為宗大師說不要三心二意的去修,而且又說到了「而正修習,如所決定,令無增減」,因為說到增減二字,所以對於禪定以決定的內容,不多不少的,就是剛剛好去修就可以了,不要三心二意,要專注修學,所以除了禪定以外的內容,什麼都不需要了解;如果有這種想法,又是不懂大師的原意了。因為當我們通達一切聖教無違,通達一切聖教現為教授的時候,我們所了解的,不單指只是定學的殊勝而已。因為通達一切聖教無違,通達一切聖教現為教授的時候,戒定慧三學都可以成為教授,而不是只有定學成為教授。而且修禪的目的,我們也需要去了解。
所謂修禪的目的是為了什麼?是為了將來能成辦,現證空性的止觀雙運,為此所以我們才要修學奢摩他,更進一步的,再去獲得毗缽舍那。獲得這個止觀雙運之後,再來緣空性,因此而去修禪。所以如果你認為修禪只要修禪,其他什麼內容都不需要去觀待,什麼其他相關的內容都不需要去學習,禪定沒有成辦之前,什麼都不用講,慧學都不用理會,因為佛已經說了戒定慧了,沒有定那來的慧,所以慧學根本不需要去理會,如果這種想法,又是一種偏倚的想法了,又是一種墮黨的想法了。這樣的話又與「一切聖教現為教授」的口訣,和大師所言而產生相違了。
修禪的時候,不只是修禪的數量、性質以及次第要無誤的了解、生起定解,在正行的時候,雖然所思惟的只有禪定而已,但是這不代表與禪有關的內容不需要去了解;這個跟三心二意不同,這點我們一定要分清楚,否則很容易產生偏倚墮黨的危險。
庚二、此處修法
此處修法者,意思是說,之前所談的是一般正行,我們要去注意的內涵。我們在修學整個道次第的時候,在觀想整個道次第內涵的時候,有個別要觀想的內容,也就是了解一切聖教無違,通達一切聖教現為教授,知道從凡夫地到佛地的整個大版圖如何走,我們現在只是知道這個地圖要怎麼走了,這個已經決定了,都沒有任何的疑惑了,都沒有再新的版本了,所以不會三心二意了。可是我們正要走的時候,必須一步一步慢慢地走上去,所以有個別所要觀修的法門,為了能夠繼續的走下去的緣故,所以如果我們現在是要觀想依止善知識,我們就可以在正行的時候反覆的思惟依止的功德,不依止的過患,在正行的時候最主要是觀想這個內容。
一定要注意的,每一次觀想的時候,一定要讓自己的內心產生強烈的感受。如果是「依止善知識」的話,那種依止上師的心,那依止感恩的心,一定要強烈的把它提昇起來。如果是視師如佛的話,這是我們正所緣的時候,「我們的善知識就是佛」,這種感受一定要強烈的生起,最主要是靠那種感受讓我們證量生起,所以這個是我們一定要記住的內涵。雖然我們現在觀的是「依止善知識」的這個內容,可是這不代表說我們不能觀下面的,像念死無常,暇滿義大等的這些內涵。
當然正修的時候,是依止善知識,可是這個感受生起完之後,為了能夠讓我們對整個道次第,更加的熟悉。所以接下來的這個內容,我們可以就是用默念的方式,把整個科判再次的重新溫習一下,這樣將來我們到下一個所緣境,或下一個觀想內容的時候,就會更加的容易了。這樣才有辦法對整個道次第,更加的熟悉。所以在正修的時候,要專心的好好去修,直到生起感受為止;一但感受生起完之後,並不是說好馬上就結束了,也不要這樣子。接下來的像「念死無常」,「暇滿義大」,雖然不用像現在「依止善知識」花這麼的時間,讓自己生起感受,但是至少那個科判從頭到尾,讓自己好好去溫習一下,反覆的去思惟一下,這樣的話讓自己跟道次第的距離拉得更近,這樣會更有幫助。我們現在看宗大師所著作的本文:
此處修法者。先應思惟依止勝利速成佛等,及不親近所有過患,謂能引發現法後世諸大苦等。次應起防護之心,謂不容蓄分別尊長過失之心。隨自所知,應當思惟戒、定、智慧、聞等諸德,乃至自心未起清淨行相信時,應恆修習。次應思惟如前經說,於自己作、當作諸恩,乃至未發誠敬而修。
(46頁)後時如何行者。應將所集眾多福善,以猛利欲,由普賢行願及七十願等,迴向現時畢竟諸可願處。如是應於晨起、午前、午後、初夜四次修習。此復初修,如果是一個初學者,我們應該保握一個關鍵,就是短時多次。因為如果長時修習,很容易就變成,因為一開始沒有經驗,時間過久的話,變成內心的感觸提不起心力。如果一開始不注意,就是隨著時間讓它過去,雖然是有修,可是沒有感觸的修,這樣子心覺得是軟軟的,它沒有心力的;如果按照這種模式,我們已經習慣的話,那之後就很難改回來了,所以這個要特別去注意。
所以在此說到:此復初修,若時長久,易隨掉沉自在而轉;很容易隨著沈沒和掉舉而轉,這樣心力很難提起,此若串習,如果養成這種惡性習慣,極難醫改,故應時短,次數增多。如云:「有欲修心即便截止,也就是我們在正行的時候,什麼樣的情況下,應當適當的去截止呢?就是還要想修的那個感覺,還仍然存在的時候,那時候就應該要停止。這樣的話,則於後次心欲趣入。也就是意猶未盡的時候,停止下來,這樣你之後自然還會再想修,若不爾者,若不這樣,我們現在覺得五分鐘熱度來,就盡量修,後來已經沒有感受了,也沒有所謂意猶未盡的這種感覺了,但是就是強迫自己,在沒有心力的情況修。如果這樣長時間的串習,之後看到修法的會場,都會覺得反感。所以在此說到,若不爾者,見座位時,即覺發嘔。」若待稍固時漸延長,於一切中,應離太急太緩加行過失。所以我們應該看自己的能力,來做適當的調整。由此能令障礙減少,疲倦昏沈等亦當消滅。
現在是講到未修的時候,之前正行的時候,正修是講到我們如法的以觀修的方式,正行觀修的方式來提起心力;現在心力已經提起了,在意猶未盡的時候,就是對那個法味甘露,甜甜的感覺,仍然沒有完全消失之前,我先暫時把它停止了。現在就進入一般我們日常生活要做的作息了,也就是正修之後,在未修這個中間,我們應當怎麼辦?這中間也可以繼續的去繞塔,或者繼續的作禮拜,這些都可以,或者是持誦咒語,這些都可以的。但是最主要的就是在正修的時候,不是有一種非常強烈的感觸嗎?那個法味不要讓它完全消失,要繼續的持續它;像是一種溫度一樣,不要讓它溫度完全冷卻掉。
如果完全任其逸散,所謂任其逸散就是,好像修的時候努力精進在修,我讓自己生起了感受;可是一想到好像放假一樣,就完完全全把他捨棄,內心裡面沒有任何一點點之前正修的溫度,刻意的去消滅它,或是忽略它,這叫做任其逸散。這樣我們在正修的時候所生的功德,就沒有辦法持續,這樣力量就變得非常微弱。在此可以看到宗大師的本文:
未修中間如何行者。總之雖有禮拜旋繞及讀誦等,多可行事,然今此中正主要者,謂於正修時,勵力修已未修之間,若於所修行相所緣,不依念知任其逸散,則所生德極其微尠,故於中間應閱顯說此法經論,數數憶持。應由多門修集資糧生德順緣,亦由多門淨治所有違緣罪障,一切之根本應如所知勵力守護所受律儀,故亦有於所緣行相淨修其心及律儀戒、積集資糧三法之上,名為三合而引導者。
也就是說在經典裡面,曾經有這種的名稱,叫三合引導。什麼叫三合引導呢? 那三者呢?就是正行時候的所緣行相淨修其心,有就是所謂的觀修,正行觀修;對於某一個想要修學的法門,針對這個內容,作專注的觀修,叫做「有於所緣行相淨修其心」這是第一者。第二叫做「律儀戒」,也就是透過自己的持戒,使正行時候的善法的溫度讓它持續,這是屬於正修和未修兩者都有。積集資糧,最主要是講到未修的時候,無論是透過思惟功德方式來累積資糧也好,或者是以精進的方式,反覆的去成辦這些順緣,總言之來累積資糧。所以在經典上也有說到三合引導,以這三合引導使我們在正修、未修的時候,都一直能夠處於善法當中;也就是「觀修、戒體」以及「集資」,這三者。
經典上有說到,「若無觀修,如火已油盡;若無戒體,如寶無主人;若無集淨(集資淨障),如種離滋潤。」也就說到這三者的重要。當然這三者裡面,能夠真正使我們內心直接獲得改變的,那是透過正行觀修的力量;因為之前就說到,唯有透過觀修所生的感受,才能讓我們頑固的心獲得調伏。所以若無觀修,如同沒有油的火一樣,這樣的話,心是沒有辦法獲得改變的;所以這三者裡面,當然觀修是最重要的。
可是如果沒有戒體,我們功德就像倒進一個已經漏掉底的器皿一樣,會完全的失喪,遺失、喪失;所以有了清淨的戒體,才可以把已行的,或者已累積的功德能夠累積起來。所以「若無戒體,如寶無主人」;沒有了戒體,我們再怎麼去累積善行功德,很容易喪失,所以以正念正知來把它保持住。
「若無集淨,如種離滋潤」,就是當我們道諦功德要增長的時候,所需要的內外因緣有很多,最主要的也是要有足夠的福報才有辦法;如果沒有福報,沒有後盾的這種功德,這樣縱使有了種子,沒有水份,它不會增長一樣。所以若無集淨,如同種子已經遠離了水份,遠離了滋潤。所以這句話叫做,「若無觀修,如火已油盡;若無戒體,如寶無主人;若無集淨,如種離滋潤」。
接下來宗大師又說到了,四種能夠引發奢摩他、毗缽舍那的資糧,那四者呢?第一守護根門,第二正知而行,第三飲食知量,第四精勤修習悎寤瑜伽,於眠息時應如何行,也就是在睡覺時應如何修。悎寤瑜伽比較精準的翻譯,應該算是不睡覺的瑜伽,藏文直接翻譯過來就是不睡瑜伽。我們現在看本文:復應學習四種資糧,是易引發奢摩他道、毗缽舍那道之正因,所謂:密護根門,正知而行,飲食知量,精勤修習悎寤瑜伽,於眠息時應如何行。
首先先講什麼叫做密護根門?密護根門又有五種內涵,第一以何防護者?也就是我們要守護自己的根門,是由誰,由什麼,來防護的呢?就是由正念來防護。我們以正念去防護的時候,可以分兩個內涵:就是遍護正念,這是第一;以及於正念起常委行,這是第二。什麼叫做遍護正念呢?就是說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我們該看的、或不該看的,這種的內容都必須反覆的去思惟,讓自己去記住它,不要讓它忘記。
第二者於正念起常委行,這是什麼意思呢?雖然有些人,可能會認為我的記性非常好,我所學的內容不會忘記了,所以我不需要再刻意的去提醒自己,錯了!為了能夠密護根門,所以我們必須要刻意的時常去提醒自己,所學的內涵是什麼,什麼是所行,什麼是不應行等,這種的內涵要刻意的去提醒自己,所以這叫常恒。委重的意思是說,要尊敬法義,而不是說只是提醒自己「所作、或不應作」的內涵而已,而且內心沒有感觸、沒有尊重,不應該這樣。不只是要恒常以外,還要委重,也就是要尊敬的,讓自己憶念起法義的內涵,這是屬於第二者,也就是常恒委重。
如果我們是由正念來防護,於何處而去做這種的防護呢?我們要防護的那個境,防護的對象是什麼?那就是六根。是哪六根呢?「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我們要去防護呢?也就是當我們看到可愛、不可愛境的時候;由眼去看到可愛不可愛境,由耳去聽到可愛不可愛聲等,由這六種的根門去接觸六種境界的時候,都會接觸到可愛以及不可愛。在此的不可愛不是說否認了可愛而已,而是討厭,厭惡的境;在此不可愛的意思,是說厭惡的境,也就是可愛和厭惡境兩者。
因為我們大部分的貪瞋,都是當我們的六根接觸到六境,產生六識的時候,由六識去引發所謂的貪瞋,所以這時候要特別去防護我們的心,不隨著貪瞋而走。之前在守護根的時候,已經說到以何者而防護?於何處而防護?以及在什麼樣的情況而防護?
現在是講如何防護?如何防護可以分兩者,守護根以及以六根而守護,分兩者。什麼叫守護根呢?第一種防護的方式就是,我們一般是怎麼產生煩惱的?也就是根和境觸碰之後(境就是所緣境,根就是增上緣的根),境和根觸碰之後就會產生相;由這個相,再加上根和境的因緣觸碰,再加上等無間緣(之前的意識),這些眾多因緣聚合之後,而產生了識。所以根、境、識,這三者聚合起來之後,自然就會產生對於境的執取。所謂執取的意思就是,無論他知道的是否是實際的狀況,但是至少他有一種「我知道」的一種感覺,這種執取的作用就會產生。
對於可愛境或是厭惡的這種境的執取產生之後,由此根、境、識這三者聚合之後產生了執著對不對?由執著的緣故,所以之後的意識,就會去憶念。意識去憶念可愛境和厭惡境的時候,跟意識相應的這個受和觸,就會有感覺,就會產生作用。如果這個受,當然不知空性,未達空性的情況下,這個受去憶念到可愛境,很自然它就會產生貪;這個受去接觸到厭惡境的時候,自然就會產生瞋。所以在此第一種守護的方式,就是雖然根、境、識,這三者接觸了,已經產生了所謂執取的作用;可是當意識在憶念的時候,刻意的透過修行,或者正知的力量,讓意識的受和觸,觸碰到境的時候,不要產生貪瞋的作用,刻意去壓止意識這種貪瞋的反應,不要受到貪瞋的影響。
雖然根境識,也就是眼根,色法以及眼識,這三者的作用已經結束了,可是由眼識所帶來的意識,他會回憶起之前眼睛,所看到的可愛境和不可愛境;這時候,因為憶念的緣故,不是快要產生貪瞋了嗎?這時候以正知來察覺,以正念來防護,說「我內心不應產生貪瞋」,於是去回憶起貪瞋的過失;透過這種的方式,讓自己的心不要受到貪瞋的影響,這是一者。
第二種防護的方式,就從根門上去截斷,所以就是「以六根而防護」。什麼叫「以六根而防護」呢?就是眼睛不該去看不該看的東西,耳朵不該去聽不該聽的聲音。所以我們如何去防護呢?有兩種的方式,就是之前所說的守護根者,以及以六根而防護。之後又再針對守護根者的這部分,做了更詳細的解釋了。
守護根者,是對於六境不取行相,不取隨好,以這種方式來防護貪瞋。於六境不取行相、不取隨好的意思是什麼?首先,什麼叫不取行相呢?也就是對不該看的這些色法、或者是境界,已經看到了不要再去作意它,也就是不要去非理作意,不要去添增境上的好壞,就是停止這種非理作意,這叫做不取行相。
不取隨好,就是無論是自己看過了,或者聽由別人的講述;雖然自己沒有看過,但是因由別人所說的,由自己聽聞來幻想說「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是不是應該這樣子呢?」這種的作意也不應該有,以這種的方式來截斷貪瞋。所以以這兩種的方式,來作守護根者的這種防護,也就是不取行相以及不取隨好這兩者。
現在講到密護根門的第五者,防護為何?為什麼要防護呢?防護的目的是為了使我們的心,永遠能夠安住在善性,或者是無覆的無記性,所以從雜染當中去作守護。什麼叫做無覆的無記性呢?無覆的無記者就是說,沒有與煩惱相應的無記。像人我執或者法我執,就是有覆的無記。為什麼人我執和法我執算無記性?不算是惡性呢?因為凡夫眾生只要未通達空性,所造的一切的善業,他都是把善的境看為自性善,把自己的行為看成自性善,於是以自性的我,來作自性的善行,所以這種的善行都在自性執著當中去做的。
所以人我執和法我執,這種的自性執著,他也可以依由自性執著去造善業;可是因為自性執取的緣故,所以這種的善業,我們再怎麼樣去累積,都不能成為解脫之因。所以以自性執著本身來講,它並非善、也並非惡,它屬於無記性;但是有覆無記和無覆無記裡面的那一者呢?是有覆無記。因為這種無記的業,會讓我們仍然繼續在輪迴當中的。
所以我們為何防護呢?就是使我們的心,從煩惱的這種雜染當中遠離;守護我們的心,讓我們的心安住在善性,或者是無覆的無記性。所以我們現在可以看宗大師所說的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