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3 10:40:22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15講)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三
CD(上)道前基礎 12-12 達賴喇嘛尊者傳授/蔣揚仁欽中譯
丙二、如何攝取心要之理
第二、如何取心要之理分二
丁一、於道總建立發決定解(分二)
戊一、三士道中總攝一切至言之理
戊二、顯示由三士門如次引導之因相
丁二、正於彼道取心要之理
戊一、三士道中總攝一切至言之理
佛從發心之後,行廣大行累積資糧,最後現證一切圓滿正覺果位,完全都是為利益有情,所說的教法也是唯有為利有情而說的。成辦有情的利益大致上可以分兩者,我們說利他、利他,他人的利益來講,可以分兩者:暫時的利益以及究竟的利益。暫時的利益來講,就是增上生,也就是後世的人天善趣,當然在增上生裡面最好的就是暇滿;究竟就是決定勝,就這兩者,增上生和決定勝。如果是為了成辦增上生,所說的一切法義,都可以攝入為下士或共下士等,這種的法類。所以「殊勝下士者,是於現世不以為重,希求後世善趣圓滿」這叫做殊勝下士者。也就是追求暫時安樂的人,一般我們把它歸類為,智慧比較低劣的人,這稱為下士夫。所謂下士夫的意思就是只看暫時利益,只追求暫時利益的人,叫做下士夫。可是為什麼我們要說殊勝下士者呢?因為他雖然是求暫時的利益,可是這個暫時利益,不只是今生,他還想到後世了,所以比起另外一種的下士者,它更為殊勝,更有智慧的緣故,所以說了殊勝下士者。
決定勝可以分兩者,只有自己解脫的別解脫,以及一切遍智,也就是佛陀的智慧,有分兩者。如果講到前者,只為求自己解脫,像是聲聞乘或獨覺乘,他們所說的這種別解脫的解脫之道,這些種種的法義,都可以攝入為中士道,或者是共中士的所有法類。中士夫的意思是什麼呢?他不尋求暫時的利益了,他尋求是永久的、永恒的安樂,他深知一切痛苦最主要都是來自於無明,他厭患煩惱和煩惱的根本無明所造作的一切,為了能夠從無明當中獲得脫度,於是去尋求解脫之方便,而去學三學的,這是中士夫的意思。我們現在講一切種智,一切種智如同覺窩,就是阿底峽尊者有說到,成辦一切種智的方法有兩者:密咒大乘,以及波羅密多乘,也就是顯教和密教。這兩乘的法義,都屬於上士的內涵。所以上士夫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隨大悲而轉。也就是說我們被心給控制,心不是被煩惱給控制,心被大悲心,隨著大悲自在的控制,隨著大悲心而轉。為利一切有情,能夠脫離痛苦,所以我必須成就無上菩提,於是學習菩薩的六度萬行,以及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兩者的,這種人我們稱為勝士夫,也就是所謂的上士夫。
至於菩提方面以及密乘的這種內涵,下當廣說。至於六度的修持,在《廣論》裡面我們在下面可以看到。至於金剛乘部分的內涵,在《密宗道次第廣論》可以看到的緣故,所以說到,下當廣說。現在我們看到本文:(66頁)佛初發心,中集資糧,最後現證圓滿正覺,一切皆是為利有情,故所說法一切亦唯為利有情。如是所成有情利義略有二種:謂現前增上生及畢竟決定勝。其中依於成辦現前增上生事,盡其所說,一切皆悉攝入下士或共下士所有法類。殊勝下士者,是於現世不以為重,希求後世善趣圓滿,以集能往善趣因故。《道炬論》云:「若以諸方便,唯於生死樂,希求自利義,知彼為下士。」決定勝中,略有二種:謂證解脫僅出生死及一切種智位。其中若依諸聲聞乘及獨覺乘,盡其所說一切皆悉攝入中士或共中士所有法類。中士夫者,謂發厭患一切諸有(三有、三界),為求自利,欲得度出三有解脫,以趣解脫方便之道三種學故(戒定慧三學)。《道炬論》云:「背棄諸有樂,遮惡業為性,若惟求自靜,說名中士夫」。如覺窩(阿底峽尊者)所造《攝行炬論》云:「尊長佛說依,密咒度彼岸,能辦菩提故,此當書彼義。」謂修種智方便有二:謂密咒大乘及波羅密多大乘。此二攝入上士法類。上士夫者,謂由大悲自在而轉,為盡有情一切苦故,希得成佛學習六度及二次第等故。《道炬論》云:「由達自身苦,若欲正盡除他一切苦者,是為勝士夫。」此士所修菩提方便,謂波羅蜜多及咒,下當廣說。
(67頁)三士之名,攝決擇曰,在此就說到了三士夫、三士道的這個名稱,不是沒有根據的,是有印度大論典的根據。如同《攝決擇》裡面有說到:「復有三士,謂有成就正受非律儀,非非律儀所攝淨戒律儀,先講到第一個下士夫的成就。下士夫的成就是什麼呢?下士夫的成就就是這一段話,「正受非律儀、非非律儀、所攝淨戒律儀」,第一個正受非律儀的意思是什麼呢?並非是由厭離輪迴出離心,所生起的別解脫律儀,而說了非律儀。因為下士夫的時候,並不強調出離心,厭患輪迴的這種欲求解脫的出離心所受的律儀是沒有說到。它有正受律儀沒有錯,但是他所正受的這個律儀,並非是出離心所生的律儀。
非非律儀的意思就是,他不是否定斷除十惡業的律儀,他不是否定,所以代表負負得正,也就是「他是」斷除十惡業的律儀就對了,所以叫做非非律儀。因為在下士夫所修的法義裡面,最主要斷除的就是十惡業,行十善道,所以他不是不斷除十惡業的律儀,他是斷除十惡業的律儀。由這種的方式,來獲得清淨戒律儀的,這是第一士夫。
於是又說到第二,中士夫的成就,亦有成就正受聲聞相應淨戒律儀,第二個成就,就是說到了如同聲聞乘、獨覺乘等,與此相同的淨戒律儀,那就是以別解脫的出離心,所得的淨戒律儀,這是中士。
上士就說到了,亦有成就正受菩薩淨戒律儀。如果有某個補特伽羅,成就並正受菩薩的淨戒律儀者,稱為上士。
其中初者為下,第二為中,第三為勝。」所以宗大師就引用三士道名稱的這個根據。在此說到與此義同,復說多種上中下士建立道理。如道矩所說,世親阿闍黎於俱舍釋中,亦說三士之相。下士夫中,雖有二類,所謂下士夫的意思就是,只看暫時利益的人叫做下士夫。但是只看暫時利益又可以分兩者,殊勝下士夫和一般的凡庸下士夫。凡庸下士夫只有看今世、現在的利益了。如果講殊勝下士夫,他雖然是看暫時利益,但是這個暫時,不是侷限在今世而已,也含蓋了後世,這是屬於殊勝下士。所以在此有說到,下士夫中雖有兩類,謂樂現法及樂後世。只有考慮到今世,以及也考慮到後世這兩者。此是第二,這此所謂的三士道,下士夫所謂下士道的意思,是指後者,殊勝下士道的意思。復須趣入增上生無謬方便。這才是我們在此要講的下士夫,下士的意思。
士夫的梵文叫「布魯嗄」,就是具有能力的意思。也就是依由每個人不同的能力,能夠成辦暫時利益的,這種的能力者,把它設為下士夫。具有能力能夠成辦究竟利益的人,又可以分兩者,只有成辦自己的利益,這稱為中士夫;不只成辦自己的利益以外,也可以成辦他人的利益,圓滿一切自他二利,這稱為上士夫。因為佛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利益眾生,眾生的利益不外乎暫時的利益和究竟的利益,所以這也是為什麼,三士道的內涵,三士道的次第,完完全全含蓋了所有三藏十二部經典的內容。其原因是因為,三士夫所追求的利益,一定屬於暫時利益和究竟利益其中之一者,這也是佛陀為了利益眾生而說法的主要原因。這也是為什麼,一開始的時候說到了,三士道總攝一切至言的道理。現在要解釋的是:
戊二、顯示由三士門如次引導之因相
第二、顯示由三士門如次引導之因相分二
己一、顯示何為由三士道引導之義
己二、如是次第引導之因相
己一、顯示何為由三士道引導之義
馬鳴阿闍黎在《修世俗菩提心論》裡面已經說了,上士道已經包含了所有的下士道和中士道的內容。換句話說下士道和中士道的法義,或者是修行,其實屬於上士道的支分。所以在此《菩提道次第廣論》,並非是引導下士道者所要希求的目標,或者中士道所要希求的目標,這不是《菩提道次第廣論》宣說下士道和中士道的原因。而是什麼呢?為了能夠到上士道的緣故,之前必須學習或成辦與下士道者,共同要成辦的前行,與中士道者共同要成辦的前行,故說下士道和中士道的。
在此就有人反問,如果《廣論》是以上士道為主,那直接從上士道引導就好了,既然你也說下士道和中士道是屬於上士道的支分,乾脆你就講上士道就可以了!根本就不用分所謂的共下士道、共中士道,直接講上士道就可以了,為什麼不這麼說呢?於是宗大師回覆說,這個道理,我在後者會作解釋。現在我們可以看本文。
如是雖說三士,然於上士道第中亦能攝納餘二士道無所缺少,故彼二種是大乘道或分或支。馬嗚阿闍黎所造,修《世俗菩提心論》云:「無害與諦實,與取及梵行,捨一切所執,此是善趣行。遍觀生死苦,斷故修諦道,斷除二種罪,此是寂靜行。亦應取此等,是出離道支。由達諸法空,生悲眾生流,無邊巧便行,是勝出離行。」
是故此中非導令趣,唯以三有之樂,為所欲得下士夫道,及為自利唯脫生死為所欲得中士夫道,所以在此並非是引導弟子眾,像是下士夫道所求的,或者中士夫道所求的,自己別解脫而已。這不是《廣論》講共下士道、共中士道的目的。而是什麼呢?是將少許共彼二道,作上士道引導前行,為修上士道之支分。因為在進入上士道之前,在上士道的前行,有一些的法義,是要以下士道者共同修學的,中士道者共同修學的,為了能夠引導上士道,而說的緣故,所以在此說到了共下士和共中士。所以《廣論》最主要的目的,是引導弟子進入大乘而說,為什麼呢?在此可以看到:
(68頁)是故若發如前所說取心要欲,取心要之法,如《中觀心論》云,什麼才是最有意義的呢?最有意義的人身就是,如同《中觀心論》云:「誰不將無堅,如蕉沫之身,由行利他緣,修須彌堅實。上士具悲故,將剎那老死,病根本之身,為他安樂本。具正法炬時,斷八無暇暇,應以上士行,令其有果利。」謂應念云:我身無實,如蕉如沫,眾病巢穴,老等眾苦所出生處,應以上士所有現行度諸晝夜,令其不空而趣大乘。這才是最有意義的人身,這是《廣論》希望弟子眾,能夠引導的是大乘,因為這是最有利益的。
若爾理應先從上士引導,云何令修共下中耶?在此有一個人提出疑惑,既然你是以上士道為主,更何況你之前又說了下士道、中士道是屬於上士道的支分,那只要講上士道就可以了,為什麼要講下士道、中士道呢?謂修此二所共之道,即上士道發起前行,此中道理後當宣說。為什麼要說共下和共中的原因,是因為上士道發起之前,必須有這個前行,至於詳細的部分,後當宣說。
己二、如是次第引導之因相(分二)
庚一、正明因相
庚二、所為義
庚一、正明因相
轉趣大乘能入之門者,謂即發心於勝菩提,若於相續中生起此心,就是菩薩,就是進入了大乘門,也就是佛子。什麼叫做大乘門呢?對於無上菩提,產生自然任運的希求心,也就是所謂的菩提心,如果在自己的心續上,生起了這顆殊勝心的話,那就是佛子了。如同《入行論》裡面有說到,如《入行論》云:「若發大心剎那頃,繫生死獄諸苦惱,應說是諸善逝子。」也就是無論是誰,縱使他在輪迴裡面,或者是三惡道裡面,只要發起了這顆菩提心,無論在六道裡面的哪一道輪迴當中,我們都應該尊敬他為佛子,尊敬他為菩薩。所以在此就說到了:
謂即獲得佛子之名或菩薩名,其身即入大乘之數。有了菩提心,就稱為佛子,也稱為菩薩,這時候就已經列入為大乘修行者的這個列位了。若退此心,亦從大乘還退出故。如果沒有這顆心,就變成退轉大乘,或者從大乘退還,那就不是大乘人了。是故諸欲入大乘者,須以眾多方便勵力令發,然發此心須先修習發心勝利,令於勝利由於至心勇悍增廣,及須歸依七支願行,是能開示菩薩道次最勝教典,集學處論及入行論中所說。
可是要了解菩提心的殊勝功德,才有辦法發起菩提心,不了解菩提心的殊勝功德,怎麼能夠發起菩提心呢?這種勇悍的菩提心是無法增廣的。所以為了能夠生起菩提心,在此說到菩提心的殊勝有兩者。那兩者呢?我們可以看到宗大師在本文說到:(69頁)如是所說勝利略有二種,謂諸現前及畢竟勝利。也就是暫時的利益,和究竟的利益。初中復二,謂不墮惡趣及生善趣。暫時的利益就是不墮惡趣,以及後世繼續投生善趣,若發此心能淨宿造眾多惡趣之因,如果我們發了菩提心,依由這種菩提心廣大善業的力量,善心的力量,所以過去許多墮落三惡道的因緣,會由這種的善心把它淨除。以及依由菩提心的緣故,也能夠截斷將來,陸陸續續所造的這種惡業因緣。在此說到,能斷當來相續積集。對於善趣的因緣,之前已作的善趣因緣,由此而增長廣大,以及未來將要作的這個善趣的因緣,依由菩提心的緣故,所以就無窮無盡。在此可看到,諸善趣因。先已作者,由此攝故增長廣大;諸新作者,將來要作的這些新的善業,亦由此心為等起故,無窮盡際。這是屬於暫時利益的部分。
究竟利益的部分,畢竟利義者,謂諸解脫及一切種智,亦依此心易於成辦,也是由這個菩提心來成辦。若於現時畢竟勝利,先無真實欲得樂故,如果我們對於暫時和究竟的利益,沒有真正的從心生起,發起真實的欲求心,追求心的話,雖然我們嘴巴再怎麼說菩提心的利益,再怎麼樣去勸別人說要發起菩提心,可是只是嘴巴說說而已。我們看自己的心就知道,問自己就知道,所以在此就說到了,「若於現時畢竟勝利」都沒有真實的想要追求的心,「先無真實欲得樂故」雖作是言,雖然這樣說,此諸勝利從發心生,故應勵力發起此心,亦唯空言,怎麼說呢?觀自相續極明易了,你問自己就知道了。
若於增上生及決定勝,二種勝利發欲得者,故須先修共中下士所有意樂。如果要對於現時的利益增上生,以及畢竟的利益決定勝,發起真實的追求的話,那就要去學習共中和共下士的意樂了。
如是若於二種勝利發欲得已,趣修具有勝利之心者,則須發起此心根本大慈大悲。如果我們真的對於菩提心的殊勝有所了解了,而且想要發起這顆殊勝的菩提心的話,就要去學習菩提心的根本,那也就是大悲心;大悲心之前,必須成辦大慈心。所以為了能夠成辦大悲心的緣故,要如此的思惟。此復若思,自於生死安樂匱乏,眾苦逼惱,流轉道理,身毛全無,若動若轉,當自己思惟自己的生死輪轉,或者是輪迴過患的時候,我們的毛髮豎立的,都不會有任何類似這種感受,或者內心沒有絲毫感觸的時候,則於其他有情流轉生死之時,樂乏苦逼,定無不忍。就沒有辦法看到他人遭受痛苦的,或遭受煩惱壓迫的時候,而產生這種不忍的悲愍心,這是絕對辦不到的。
如同入行論云:「於諸有情先,如是思自利,在觀有情悲愍之前,必須從自身先體會到煩惱的痛苦,這樣我們從自身真正的厭離煩惱痛苦的時候,才有辦法由自身的經歷,轉移到他人的身上,這時候才會產生悲愍心,夢中尚未夢,何能生利他?」在夢裡面,你都不厭離三有輪迴,怎麼可能會緣他人,想要去幫助他人遠離三有輪迴痛苦呢?這是沒有辦法的,這是不可能的,只是嘴巴說說的而已。故於下士之時,思惟自於諸惡趣中受苦道理,及於中士之時思惟善趣,無寂靜樂唯苦道理。次於親屬諸有情所,比度自心,由自己的經驗去體會,而善修習,即是發生慈悲之因,菩提之心從此發生。故修共同中下心者,也就是共下士道和共中士道,即是生起真菩提心所有方便,非是引導令趣餘途。並不是為了讓自己獲得後世的增上生而已,或者是為了讓自己獲得別解脫而已,不是的;共中士道和共下士道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成辦大乘,為了能夠生起菩提心而說的。
(70頁)如是又於彼二時中,思惟歸依及業果等多門,勵力集福淨罪,如其所應,即菩提心之前行。而且生起菩提心的時候,要透過長時間的積資淨障,廣大的福報資糧,以及淨除障礙才有辦法。修治相續之方便,七支行願及歸依等;故應了知此等即是發心方便。而且透過七支供養,還有歸依等,生起菩提心的時候,要具有很多的因緣,這些我們都要了知。
此中下中法類,即是發無上菩提心支分之道理,所以這以上就是說到,為什麼要說三士道的主要原因,最主要是為了生起菩提心。宗大師在此就呼籲,傳授道次第的這些法師們,或者是師長們,為弟子傳授《廣論》的時候,要對上述所說的這個內容要產生決定,要產生定解。所以在此說到,尊重(上師)亦當善為曉喻,弟子於此應獲定解。每次修時當念此義,修菩提心發生支分極應愛重,也就是上師或者是傳法者,為弟子傳授《廣論》內涵的時候,一定要讓弟子們知道,現在修學共下士道或共中士道的法門,是為了發起菩提心而生起的,也就是現在所說的一切,都能夠跟菩提心結上因緣,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極應愛重」。若不爾者,則此諸道與上士道別別無關,如果這樣的話,那就變成了下士道,而不叫做共下士道了;這樣就會變成中士道,而不是共中士道了,因為這個跟上士道沒有關係。
乃至未至實上士道,於菩提心未得定解,而成此心發生障礙,如果弟子們只有到上士道的時候,才會去思惟菩提心的利益,那就錯了,這種引導方式是完全錯誤的。其實在共下士道,和共中士道的時候,就要對菩提心發起信心,知道菩提心的殊勝利益。而不是只有在上士道的時候,才會對菩提心產生殊勝歡喜,這樣在引導上會產生錯誤。或於此間失大利義,故於此事應殷重修,所以要特別的注意。
如是修習中下之道及善修習,如上士時所說道已,於相續中隨力令生真菩提心。次為此心極堅固故,應以不共歸依為先而受願軌,為了能夠讓使我們的心續中,生起真實的菩提心,為了使這個菩提心非常的堅固,所以先以大乘不共的歸依來受願心儀軌,由願儀軌正受持已,於諸學處應勵力學。次應多修欲學之心,謂欲學習六度四攝菩薩行等。若由至心起欲學已,定受行心清淨律儀。受了願心儀軌之後,如果真正的想要學習六度萬行,這種想學菩薩學處的,這種非常堅定的希求心生起,那時候就應該行菩薩行,受菩薩戒了。
次應捨命莫令根本罪犯染著,餘中下纏及諸惡作,亦應勵力莫令有染,設若有犯,亦應由於如所宣說,出犯門中善為淨治。如果受了菩薩戒之後,要好好的遵守,尤其是根本罪,不應犯根本罪,或者違根本罪。至於像其他惡作,或者是下纏等,這些種種的學處,也特別的小心去遵守。如果有犯惡作等菩薩學處,要馬上去懺悔。次應總學六到彼岸,特為令心於善所緣,堪能隨欲而安住故,應善學習止體靜慮。道炬論說,為發通故修奢摩他者僅是一例,覺窩於餘處亦說為發毗缽舍那,故為生觀亦應修止。
之後我們就要好好的去修止觀了,雖然在《道炬論》裡面說,為發神通而說了修學奢摩他,但這只是理由的其中之一。最主要的如同覺窩,也就是阿底峽尊者,在其他的論典裡面有說到,為了發毗缽舍那而修止,所以受了菩薩戒之後,我們要好好的來修學止觀。
次為斷執二我縛故,以見決定無我空義。次應將護無謬修法,成辦慧體毗缽舍那。成辦了止觀雙運之後,光是止觀雙運是沒有辦法成為出世間的止觀雙運,為了能夠成為出世間的止觀雙運,必須緣空性。而且這空性的內涵,必須無謬正確。這也是為什麼,為了能夠斷除人我執和法我執,也就是一切煩惱的根本,必須去決定無我空義。用之前所成辦的止觀,來緣取性空,這樣才有辦法真正的斷除,人我執和法我執的根本。
如道炬釋說,除修止觀,學習律儀學處以下,是為戒學;奢摩他者,是三摩地或為心學;毗缽舍那,是為慧學。在此說到整個道次第的內容,其實都包含在三學裡面。復次奢摩他下是方便分,福德資糧依世俗諦所有之道,廣大道次;起三種殊勝慧者,是般若分,智慧資糧依勝義諦甚深道次。應於此等次第決定、數量決定智慧方便,僅以一分不成菩提,發大定解。而且道次的內容,不只是都可以被三學所攝以外,最主要是由二諦來宣說福德和智慧兩者的資糧。由世俗諦說了所有的福報資糧,為什麼?因為這些的福報資糧,大部分都是緣世俗諦而來發起的。依由緣勝義諦,而去累積真正的智慧資糧,因為能夠直接消除人我執和法我執的,這種通達空性的止觀雙運,他的所緣境最主要是勝義諦。所以道次第的內容是完全符合佛陀的聖教的精髓,也就是由二諦所說的二資糧,以及三學、三藏所說的內涵。
(71頁)由如是理,欲過諸佛功德大海,佛子鵝王是由雙展,廣大方便圓滿無缺世俗諦翅,所以要越過菩薩的五道十地的功德大海,到達佛果的彼岸,必須展開兩個翅膀。第一個就是廣大方便圓滿無缺世俗諦翅,這是第一個。第二雙翅膀,就是善達兩種無我真實勝義諦翅,善達二種無我真實勝義諦翅,乃能超過,如果沒有這兩個翅膀,非能超過,非是僅取道中一分,如折翅鳥所能飛越。如入中論云:「真俗白廣翅圓滿,鵝王列眾生鵝前,承善風力而超過,諸佛德海第一岸。」
「如是以諸共道淨相續已,決定應須趣入密咒。以若入密速能圓滿二資糧故。」如果在顯教的基礎,已經建立好的話,就像之前所說的,有生起菩提心,為了使菩提心堅固的緣故,而來受願心儀軌。之後如果我們覺得可以遵守菩薩學處,可以行菩薩行,來受菩薩戒,發起行心,之後來修止觀,之後再去學習空正見,再以證得的止觀,再去緣性空。這種的顯教基礎已經成辦之後,就是共道淨相,都已經成辦之後,就必須要去學習密咒了。因為密乘能夠使我們快速的成就圓滿二資糧,如果覺得自己真的沒有這個能力,沒有這樣的因緣,那就好好的把這個波羅密乘的這種基礎好好把它打穩,令這種的功德增廣。在此可以看到宗大師在本文說到:如是以諸共道淨相續已,決定應須趣入密咒。以若入密速能圓滿二資糧故。設若過此非所能堪,或由種性功能羸劣不樂趣者,則應唯將此道次第漸次增廣。
若入密咒者,則依知識法,勝出前者,修學密咒上師瑜伽非常的重要,所以依止善知識的心力,要比波羅密乘的時候的依止善知識的心力,還要來得強大,所以親近善知識要作得非常好,依咒所說應當隨行,以總一切乘,特密咒中,珍重宣說故。「次以根源清淨續部,所出灌頂成熟身心」也就是一切密咒的成就,都是由之前所說的親近善知識來成辦,尤其是密乘,這個在密咒裡面非常認真的看待「親近善知識」的這個法門。親近善知識己,之後我們以清淨的心續來接受灌頂,接受灌頂的目的是成熟身心,促成這樣的因緣,「爾時所得一切三昧耶及律儀」因為接受灌頂,進入壇城會接受到金剛三昧耶的緣故,所以這個三昧耶就是等於戒體,我們要尊守密咒的戒學,所以要如同守護自己的性命般的,來護持金剛三昧耶。因為以金剛乘的戒體來講,根本罪破了,是可以再受的,跟別解脫戒是不同的。可是已經破掉的這個根本戒,因為相續已壞,所以功德再深,非常困難。雖然這個戒還是可以再次的回來,以金剛三昧耶戒來講,可以再次的回來,可是因為已經破了,功德很難生起的緣故,所以盡量讓自己不要去違反根本戒。所以在此有說到:
次以根源清淨續部,所出灌頂成熟身心。爾時所得一切三昧耶及律儀,應寧捨命如理護持,特若受其根本罪染雖可重受,然相續已壞,功德難生,故應勵力,莫令根本罪犯染者。又應勵防諸支罪染,設受染者亦應悔除防止令淨,以三昧耶及諸律儀,是道本故。
如果根本罪沒有違犯,可是像是其他的這些罪行,如果犯罪的話,要馬上的以懺悔心來淨治,或者去除這些種種的犯罪的業障,或者是罪障。因為在密咒裡面,清淨三昧耶,還有清淨的律儀,這是非常重要的,這是成就密乘功德的根本,或者是基礎。戒體清淨後,如是的遵守、嚴謹的遵守戒學之後,我們要做什麼呢?如果是在金剛乘的事部、行部、瑜伽部就屬於下三部,一開始就先學有相瑜伽;有相瑜伽堅定之後,再來學習事部、行部、瑜伽部,下三部的無相瑜伽,這是以下部的修學來講。如果是以上部,無上瑜伽部而言,先學生起次第,之後再學圓滿次第,所以在此說到:
(72頁)次於續部,若是下部有相瑜伽,若是上部生次瑜伽,隨其一種善導修學。此堅固已,若是下部無相瑜伽或是上部滿次瑜伽,隨於其一應善修學。如果我們一開始所接觸的是事部的話,那就修學有相瑜伽;如果接觸所學的密乘,是屬於無上瑜伽的話,一開始就要修學生起次第,就是看你所學的是上部、還是下部來決定學有相,或者是生起。這也就是為什麼「隨於其一應善修學」的意思了。如果堅固、堅定的話,以下部來講,就是往無相瑜伽修學;以上部而言就是再次修學圓滿次第。
道炬論說如是建立道之正體,故道第亦如是導,所以所謂道次的引導,是要真正的顯密大小乘圓滿的來引導,大覺窩師於餘論中亦嘗宣說,在其他論典也如是的宣說。攝修大乘道方便論云:「欲得不思議,勝無上菩提,賴修菩提故,樂修為心要。已得極難得,圓滿暇滿身,後極難獲故,勤修令不空。」又云:「如犯從牢獄,若有能逃時,與餘事非等,速從彼處逃。此大生死海,若有能度時,與餘事非等,應當出有宅。」又云:「歸依增上戒,及住願根本,應受菩薩律,漸隨力如理,修行六度等,菩薩一切行。」又云:「方便慧心要,修止觀瑜伽。」定資糧品亦云:「先固悲力生,正等菩提心,不著有報樂,背棄諸攝持。圓滿信等財,敬師等於佛,具師教律儀,善勤於修習。瓶密諸灌頂,由尊重恩得,行者身語心,清淨成就器。由圓滿定支,所生資糧故,速當得成就,是住密咒規。」
庚二、所為義
第二所為義者。若中下士諸法品類,悉是上士前加行者,作為上士道次足矣,何須別立共中下士道次名耶?如果共下士道和共中士道等的法義,都是屬於上士道的前行,豈不等於整個《廣論》都在講上士道了嗎?如果是這樣,為什麼需要多加共下士和共中士,為什麼要這樣分類呢?在此宗大師就回覆,其實這個問題在之前已經有問過,宗大師那時候就說我在之後會作解說,現在就是解說的部分,宗大師回覆到:
別分三士而引導者,有二大義;一為摧伏增上我慢,謂尚未起共同中下士夫之心,即便自許我是大士。二為廣益上中下心。所以為什麼要分共下士、共中士和上士呢?主要原因有兩者,第一個如果沒有經過,共下士、共中士就自以為是大乘者,那就是增上我慢。進入大乘者是必須經過共中和共下,可是有些人不知道這個法義,他覺得我就是大乘,而產生增上我慢,為了摧伏這種的我慢,有這種的殊勝,這是第一個。第二個為了能夠,廣泛的饒益一切下士夫、中士夫、上士夫,雖然《廣論》最主要是為了生起菩提心,為了進入大乘,而說了共中、共下,可是如果有士夫,他真的沒有辦法生起菩提心,沒有這種能力學上士道,至少他可以配合著共下或共中來滿足自己的所需。所以雖然是為了上士道的目的而說,可是如果他真的沒有能力進入、或者引導到上士道,至少可以滿足他現有的心願,也有這種的利益,所以在此說到了:
廣饒益之理者,謂上二士夫,亦須希求得增上生及其解脫,故於所導上中二類補特伽羅,教令修習此二意樂,無有過失,起功能故。若是下品補特伽羅,雖令修上,既不能發上品意樂,又棄下品,俱無成故。所以透過共中士道和上士道的法義,使得中士夫和上士夫他們都能夠滿足自己的所需。因為共中士道確實有這樣的能力,圓滿一切的中士道者所需要的法義,具有這樣的功能。雖然它是共中士道沒有錯,是為了引導上士道而說的,可是如果中士道的人,他要去學習,也可以從共中士道的法義去獲得他所想要,它具有這樣的能力。
同樣的共下士道,雖然是為了引導上士道而說,共下士道裡面所詮釋的法義,足以讓下士道者,來滿足他現前的增上生的利益。所以下品補特伽羅,雖然為了讓他修學上士道,而說了共下士道,可是他如果因緣不具足,沒有辦法發起上品意樂的話,至少他不需要放棄下品,因為放棄下品沒有利益,所以他也可以圓滿他所希求的下士意樂,這是可以發能的。
況且說了共中和共下的殊勝,不只對中下士夫有利益以外,對於上士道者也是有利益的。為什麼呢?在此說到:(73頁)復次,為具上善根者,開示共道,有什麼好處呢?令其修習,此諸功德或先已生,為了能夠獲得上士道,必須先生起這些共道的內涵。如果生起的話,生起下下可導上上,所以會有增上的功德。若先未生速當生起。如果還沒有發起這些共道的話,要馬上策勵自己趕快生起,若生下下可導上上,故於自道非為迂緩。他不會一直停留在一個原點,不會覺得沒有路可以上去,它一直有路可以學上去的,所以一直可以讓自己增上的意思。須以第引導心者,陀羅尼自在王請問經中,以黠慧寶師漸磨摩尼法喻合說,恐文太繁,故不多錄。在經典裡面也有說到,具有智慧者,去製造牟尼寶的時候,是如何去製作牟尼寶,這個過程有說到這樣的內涵。我們可以配合著來知道,為什麼要這樣三士引導。
龍猛依怙亦云:「先增上生法,決定勝後起,以得增上生,漸得決定勝。」此說增上生道及決定勝道次第引導。聖者無著亦云:「又諸菩薩為令漸次集善品故,於諸有情先審觀察,知劣慧者為說淺法,隨轉粗近教授教誡;知中慧者為說中法,隨轉處中教授教誡;知廣慧者為說深法,隨轉幽微教授教誡,是名菩薩於諸有情次第利行。」聖天亦於攝行炬論,成立先須修習到彼岸乘意樂,次趣密咒漸次道理。攝此義云:「諸初業有情,轉趣於勝義,正等覺說此,方便如梯級。」《四百論》中亦說道次極為決定,「先遮止非福,中間破除我,後斷一切見,若知為善巧。」此說道有決定次第。敬母善巧阿闍黎亦云:「如淨衣染色,先以施等語,善法動其心,次令修諸法。」月稱大阿闍黎亦引此教為所根據,成立道之次第決定。現見於道引導次第諸修行者,極應珍貴,故於此理,應當獲得堅固定解。
這以上宗大師就是引經據論的,引用了許多印度大阿闍黎、大論師他們所說的道的次第,「先有增上生,後有決定勝,先有波羅密乘,才有金剛乘」的這種道次第的決定內涵,決定法義。所以我們修行者,從凡夫地到佛地的整個地圖,要去了解時候,必須知道這個道的前後次序,這是非常重要的,這個我們必須去了解。這以上已經結束了道前基礎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