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3 11:03:20
學習次第 : 進階
日期:2010/06/03 11:02:03 喇嘛網 編輯部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18-1講)
CD(上)共下士道 8-3 達賴喇嘛尊者傳授/蔣揚仁欽中譯
《歸依三寶》
庚二、依止後世安樂方便
(98頁)第二、習近後世安樂方便分二:辛一、趣入聖教最勝之門淨修歸依。是不是佛教徒,最主要是看他內心有沒有歸依,內心有沒有歸依的意思,如果以廣泛的角度來講,也就是某個補特伽羅、某個人、或某個生命體,只要他一旦承諾、或認許、或認可,三寶為究竟歸依處,只要有此承諾者,那這個人將成為佛教者。當然成為佛教徒之後,對三寶功德的認知,會隨著之後對於教法的聞思修的訓練,慢慢會提昇。可是什麼是內道?什麼是外道?什麼是佛教?何謂佛教者?何謂外道者?的這種差別,最主要是在那裡呢?看這個補特伽羅有沒有承許三寶為究竟歸依處為主。
第二、習近後世安樂方便(分二)
辛一、趣入聖教最勝之門淨修歸依(分四)
壬一、由依何事為歸依因
壬二、由依彼故所歸之境
壬三、由何道理而正歸依
壬四、既歸依已所學次第
辛二、一切善樂所有根本發深忍信
壬一、由依何事為歸依因
今講初者,由依何事為歸依因。歸依的兩大因,就是「畏」以及「信」。也就是一個人遇到極大困難,或他真的無能為力的時候,他會想要去投靠某人,去請求某人的協助;所以這種的投靠,這種的歸依,最主要是來自於兩者的因緣,因為他畏懼某一個因緣,畏懼某一種困境或難處,或者是無法解決的痛苦,於是相信某者有此能力能夠幫他獲得解脫,所以而去投靠歸依的。同樣的,能不能成為佛教者,最主是要看有沒有歸依;是佛教徒的話,最主是要具有畏、信這兩者,而去生起歸依之心。
先講畏的部分。所謂畏懼的意思就是說,我們今世畢竟是有限的,而且時間流轉得非常快。死的時候,我們沒有自主的隨著業力而轉。這個業是誰造作的?也是由煩惱所造作的,心被煩惱控制的緣故。所以在這種被業和煩惱互相操控的情況之下,雖然我們不想要墮落到三惡道去,可是隨著業和煩惱的操作,所以我們無有自主的,被逼著要墮落於三惡道去承受這些種種的痛苦。
如同之前說到三惡道的種種怖畏,所以我們應當發起大怖畏心,於是而發起強烈的一種,想要去投靠某一者,或者想要從這種痛苦當中獲得脫離的緣故,自己又沒有這樣的能力,所以要尋求一種依靠之心,應該要發起,這是屬於怖畏的部分。我們現在可以看到本文有說到:因雖多種,然於此中是如前說,於現法中速死不住,死歿之後,於所生處亦無自在,是為諸業他自在轉。其業亦如入行論云:「如黑暗依陰雲中,剎那電閃極明顯,如是佛力百道中,世間福慧略發起。由是其善唯羸劣,恆作重罪極強猛。」諸白淨業勢力微劣,諸黑惡業至極強力,故墮惡趣,由思此理,起大畏怖,次令發生求依之心。猶如陳那菩薩云:「安住無邊底,生死大海中,貪等極暴惡,大鯨嚼其身,今當歸依誰?」總為二事。由惡趣等自生怖畏。這是第一因;第二因緣,深信三寶,有從彼中救護堪能。能讓我們獲得救護的能力,三寶是具有,如是的深信。故若此二唯有虛言,則其歸依亦同於彼。如果我們畏、信這兩顆心沒有發起,只是嘴巴說說,那我們歸依也只是說說而已,並沒有真正的生起。若此二因,堅固猛利,則其歸依亦能變意,故應勵力勤修二因。如果畏信這兩者非常堅定、堅固的話,那同樣的所生起的歸依心,則是強而有力的,所以應當好好去勤修畏信二因。
至於畏的部分,如同之前所說的,三惡道痛苦的思惟,我們可以如是的這樣去思惟,而產生畏懼。就像之前所說的,像是親身經歷般的,來經歷三惡道的種種痛苦;而不是像看電視、看電影一樣,以長距離的這種的觀想方式,去觀想三惡道的痛苦,這是不應當的。
第二者思惟煩惱的過患,真正的看到煩惱的種種過失,以及煩惱是如此的狡猾,煩惱真正所帶來的作用,唯有傷害我而已,看清楚這一點,於是才會真正體會到煩惱是如此的恐怖。這種大勢力的煩惱,我要怎麼能夠解脫?我要怎麼能夠勝利?為了能夠獲得勝利,所以我必須依靠三寶,以這種的方式來作思惟。這是這最主要的,所以畏懼可以緣三惡道痛苦而產生的畏懼,以及緣煩惱而產生的畏懼;若是大乘不共歸依,是緣煩惱所留下來的習氣,也就是所知障而產生的畏懼。所以畏懼所緣的內容,也是不同的。
至於信心的部分,最主要是思惟三寶的功德,不只身語意的功德以外,最主要還是佛陀的悲智功德,這是最主要的。為了能夠了解到佛陀的智功德,所以我們不只要配合著《釋量論》的第二品,《釋量論》的第二品寫得非常的清楚,為何佛是成為我們歸依之境、具量士夫,其理由闡述非常的清楚。但是光是《釋量論》二品的話,還不夠,我們還要多添加《中觀》的理論,《中觀》的思想,來作反覆的觀察,來思惟佛陀的智慧。如果在這上面還可以配合著《寶性論》裡面所說的,心的唯明唯知之體性的內涵;為了能夠徹底的了解,再加上無上瑜伽部的俱生原始光明的一種說辭。
這些眾多因緣加起來之後,我們才有辦法真正相信,原來滅道二諦是絕對可以成辦的;現在正在具有的滅道二諦,還未究竟的這些僧寶們,也是存在的;已經究竟滅道二諦的,圓滿一切成就果位的佛寶,也是絕對存在的,那時候才會真正相信。否則的話,我們的信心只是表面的一種信心,是非常膚淺,他只是表面,而且是非常不堅定的、動搖的。所以我們要努力的、盡力的讓自己去思惟,法寶是不是真正的存在?這才是真正生起信心的主要來源。
壬二、由依彼故所皈之境(分二)
癸一、正明其境
癸二、應歸依此之因相
癸一、正明其境
今講初者,第一、正明其境。我們要歸依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是為了要獲得安樂,以及去除痛苦而作歸依的。所以要拿掉苦因,痛苦的這個來源,也就是這些煩惱的過失,為了能夠斷除的緣故,所以我們要歸依的對象,必須要斷除煩惱的人才有辦法。更何況是,如果我們不只是自己的煩惱要斷除以外,為了能夠使一切眾生的煩惱都斷除,我們一定要了解到一切萬法,才有辦法了解所有眾生的根器,以及在怎麼樣的情況下,才能說出最適合他的一個法門,來幫助他人。
為了能成就一切遍智,這個所知障我們必須去斷除。所知障要斷除的話,必須去除一切的過失,以及證得一切的功德,這就是我們最究竟歸依的目的了。所以我們歸依境,必須具有如此的功德,才能成為我們的歸依境。光是歸依境本身,他就有如此殊勝功德,可是歸依境他沒有大悲心想要幫助我們,我們向他投靠,他們也不會救我們的;可是三寶歸依境並非是如此,不只斷一切過失,證一切功德以外,更重要的是,他具有真正無有欺誑的大悲愍心,愛他人甚於愛己的這種悲愍心。所以三寶是值得我們去歸依的,因為他具有如是的辨別是非善惡等,最究竟的智慧,這同時具有大悲心的緣故,所以若要希求解脫的話,三寶是我們歸依的對象。
當然歸依的目的有很多種,就像講比較直接的,或是屬於暫時性的歸依,像現在外面下大雨,我們就需要一把雨傘,所以雨傘成為我們暫時所依賴的對象;為了要從被淋濕的險處,而得到脫離的緣故,所以我們先暫時的依賴、或依靠雨衣或雨傘,這屬於暫時的歸依。可是在此的歸依的目的,是為了能夠獲得解脫,因此三寶才是希求解脫者的正確歸依處,所以在此有說到:
(99頁)如百五十頌云:「若誰一切過,畢竟皆永無,若是一切種,一切德依處。設是有心者,在此的有心就是大悲心、無有欺誑想要救護我們的心,即應歸依此,讚此恭敬此,應住其聖教。」謂若有一,能辨是依非依慧者,理應歸依,無欺歸處佛薄伽梵。由此亦表法及僧寶。如歸依七十頌云:「佛法及僧伽,是求脫者依。」
癸二、應歸依此之因相
應歸之因相分四,也就是三寶為什麼值得我們去歸依呢?其理由有四者,第一、因為自續已經獲得調伏「極調善性」,並且已經證得了一切無畏的成就,所以值得我們去歸依;如果他本身沒有這種的成就功德的話,他本身也是一個煩惱眾生,那為了脫離煩惱,我們怎麼可能去依止煩惱眾生?不可能。就像你已經跌倒了,希望一個人把你拉起來,可是你不可能拜託一個跟你一樣正在跌倒的人拉你起來;所以你自己本身已經被煩惱所轉,為了能夠脫離煩惱,再去依止一個被煩惱相應的人,這理由說不過去。我們為了從煩惱當中獲得脫離,所以我們必須依止一個,內心沒有煩惱以及斷除煩惱的人。所以三寶自續極為調伏的緣故,不被煩惱所轉,所以是值得我們去歸依的。
第二、謂於一切種所度化機善方便故,也就是說三寶會非常善巧的引導我們,來走上解脫之道,獲得我們要的果位。其實佛陀調教眾生的方式,就像媽媽在餵小孩子吃飯的感覺是一樣的。在嬰兒的時候,因為嬰兒的牙齒不好,所以那時候我們只餵他奶,不會餵他可以咀嚼的東西。但是慢慢長大了,牙齒也長出來,比較硬的時候;剛長出來牙齒是軟的,那時候就給予比較稀釋的東西;現在慢慢長大,才給予硬的東西。
所以同樣的,又像一個非常愛護病人的醫生一樣,他會看病人的病情,給予他適中的藥,而不會說這個藥很好、很有效、很有力,馬上就給他這個藥。因為對方如果他的身體本身是虛弱的話,沒有辦法去負荷這種這麼強烈的藥;所以要看他的情況,依由他的病況,而來給予他適中的,對他最所需要的、或最有幫助的藥。同樣的道理,佛陀在引導我們的時候,適合著我們的根器,配合著我們說真正對我們有利益的教法,所以佛陀真的是非常善巧的引導我們。
有時候因為看到佛陀,如此的善巧引導眾生,因為其實你要幫助一個人,對方會不會真的獲得幫助,是要很多的因緣聚合才有辦法;而不是自己想幫他,就給他最好的東西,這不一定真正幫得到他。要看很多的因緣,才有辦法使對方真正獲得您的幫助,他才會從你這邊獲得利益,因緣必須仔細的去看清楚。
有時候從佛這麼善巧的調伏眾生,教導眾生一個經驗,所以更讓我們相信,或者是建立對於其他宗教的尊重,這是很重要的。因為以教理、教義的角度來講,佛教的教義確實是非常的淵博深廣,真的可以說是無人能及,以佛教徒的觀點來看確實是如此。可是對方因緣不聚合,你再怎麼跟他講,他都聽不下去,你不可能一直堅持的說,我要拿佛教的教義來幫助你,這沒有意義。因為今天我們要幫助他的是,希望他能夠真正獲得利益,只要好好的去行善,慢慢透過善業的累積,慢慢的會轉好,才會獲得快樂的。
因為他行善的緣故,所以惡業才會慢慢的減少,所以一切的宗教信仰,一切在世界上,到目前為止的傳統的宗教信仰,都具有一個傳播善法,勸人行善的作用。而且許多的這種宗教信仰者,這些的教徒們,他們隨著自己的宗教信仰,確實也慢慢改變成一個善良的人。雖然佛教的教義不能直接的幫助到他,但是至少原本不想行善的人,他由他自己的宗教信仰,已經慢慢轉為想要行善的人,光是這點就值得我們去隨喜了。因為現在佛法能夠幫助他的利益的因緣,還沒有成熟,所以我們就不應該去強迫,我們應該好好看佛是怎麼樣調化眾生的。
同樣的,就像一個嬰兒,他牙齒還沒長出來之前,你要硬給他塞真正有營養的,要咀嚼的食物,那沒有意義;同樣的道理,你不可能給小孩子吃非常有營養的,這種要用牙齒咬的食物吧!所以對方能不能真正的獲得利益,要看很多眾多的因緣,來善巧的幫助他,這樣對方才有辦法真正獲得利益。所以第二者,我們的歸依境就具有如此善巧的殊勝功德。
第三者,對方真的他自己本身的煩惱也調伏了,而且也非常善巧的來引導別人,可是他不想引導的話,也沒有辦法。對方不會不想引導,因為他具有大悲心。他日夜所思的就是想要真正的去幫助我們,從無明當中獲得解脫,讓我們獲得最究竟的安樂,讓我們去除一切的痛苦和痛苦所留下來的習氣種子;佛具有如此大悲的緣故,所以只要我們自己願意改,佛永遠都是悲愍的,愍視著我們的,都是想要幫助我們。所以第三具大悲。
第四,佛絕非是隨世間八風而轉的,就是供養他,他才救你,不供養他他就不救你,絕對不是這回事的。由上述這四種的理由,我們可以知道,三寶是絕對值得我們去歸依的,所以在此我們可以看宗大師所著作的本文裡面有說到:
應歸之因相分四,初者,謂自即是極調善性,已能證得無畏位故,若未得此,如果不是如此的話,則如倒者依於倒者,不能從其一切畏中救護他故。
第二者,謂於一切種,度所化機,善方便故,此若無者,縱往歸依,亦不能辦所求事故。
第三者,謂具大悲故,此若無者,雖趣歸依,不救護故。
第四者,謂以一切財而興供養,未將為喜,要以正行而修供養,乃生喜故,此若無者,則定顧視先有恩惠,不與一切作歸處故。
宗大師在此作了一個總結,總之自正解脫一切怖畏,自己遠離一切煩惱和所知障的所有怖畏,善巧於畏度他方便,普於一切無其親疏,而且對一切有情眾生都是如此同等的愛護,大悲遍轉,普利一切有恩無恩,是應歸處。所以成為歸依的最主要的四個理由,就在短短的這句話裡面,都已經說到了。這是誰呢?此亦唯佛方有,非自在天等,故佛即是所歸依處。由如是故,佛所說法,佛弟子眾皆可歸依。
所以佛所說的滅道二諦的這種滅道二諦的功德,也就是正歸依法寶,以及正在具有這種滅道二諦的佛弟子僧寶們,都是我們的歸依處。如同攝分裡面所說的上述的這個道理,我們應該反覆的去思惟,並發起定解,來依仰三寶,這樣我們絕對能夠獲得救護的。所以最主要還是自心發起定解,也就是自己本身要去決定,相信三寶如此的能力,並且畏懼三惡道以及或者是煩惱的過患,所以這畏信兩者是最主要的。
自己能夠獲得救護,靠什麼去救自己呢?有兩者因緣,外緣和內緣兩者。內緣部分就是自己本身要具足的,外緣的部分已經具足了,因為導師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教法,這個傳承以及善知識等,所以我們現在外緣都已經具足了。現在是自己本身有沒有要去真正至心的來發起定解,而來作這個歸依。如果沒有想要誠心來生起這種畏信,那誰也救不了自己,所以因此會苦惱。
如果自己本身這種畏信的因緣具足,縱使我們沒有請求三寶的救護,可是三寶也絕對會救護我們的,因為佛為大悲心所轉,只要我們的因緣具足,三寶隨時都是愍視著我們的。所以在此有說到:
由是若於攝分所說此諸理上,能引定解,專心依仰,必無不救,故應至心發起定解。由能救自二種因中,外支或因,無所缺少,大師已成,導師釋迦牟尼佛,還有三寶境,已經把所有能夠救護自己的外緣,都已經圓滿具足了。然是內支,但是內支沒有辦法圓滿,為什麼?因為如果自己沒有,未能實心持為歸依,而苦惱故。是故應知,雖未請求,由大悲引,而作助伴,復無懈怠,無比勝妙真歸依處,現前安住為自作怙,故應歸此。
所以我們要把前方資糧田三寶,視為是自己的依怙,做此歸依。如同讚應讚云:「自宣我是汝,無怙者助伴,由大悲抱持,一切諸眾生。大師具大悲,有愍願哀愍,勤此無懈怠,有誰與尊等。汝是諸有情,依怙總勝親,不求尊為依,故眾生沈溺。若正受何法,下者亦獲利,能利他諸法,除尊非餘知。一切外支力,尊已正成辦,由內力未全,愚夫而受苦」。
壬三、由何道理而正皈依者,攝決擇中略說四事
癸一、知功德(分三)
子一、佛功德子二、法功德子三、僧功德
癸二、知差別
癸三、自誓受
癸四、不言有餘而正皈依
子一、佛功德
知功德而皈依者,須能憶念皈處功德。其中有三:一、佛功德,二、法功德,三、僧功德。今初分四。在解釋佛功德的時候,又以佛的身語意三種功德來解釋佛陀的功德,所以先講身功德的部分。現在可以看到本文:
(100頁)一、身功德者。謂正思念諸佛相好,此亦應如喻讚所說而憶念之。如云:「相莊嚴尊身,殊妙眼甘露,如無雲秋空,以星聚莊嚴。能仁具金色,法衣端嚴覆,等同金山頂,為霞雲縛纏。尊怙無嚴飾,面輪極光滿,離雲滿月輪,亦莫能及此。尊口妙蓮花,與蓮日開放,蜂見疑蓮華,當如懸索轉。尊面具金色,潔白齒端嚴,如淨秋月光,照入金山隙。應供尊右手,為輪相殊飾,由以手安慰,生死所怖人。能仁遊行時,雙足如妙蓮,印畫此地上,蓮華何能嚴。」
二、語功德者。謂隨世界,所有有情,同於一時,各各申一異類請問,能由剎那心相應慧,悉皆攝持,以一言音答一切問,彼等亦能各隨自音,而生悟解。應思惟此希有道理,如諦者品云:「若諸有情於一時,發多定語而請問,一剎那心遍證知,由一音酬各各問。由是應知勝導師,宣說梵音於世間,此能善轉正法輪,盡諸人天苦邊際。」又如百五十頌云:「觀尊面可愛,從彼聞此等,極和美言音,如月注甘露。尊語能靜息,貪塵如雨雲,拔除瞋毒蛇,等同妙翅鳥。摧壞極無知,翳障如日光,由摧我慢山,故亦等金剛。見義故無欺,無過故隨順,善綴故易解,尊語具善說。且初聞尊語,能奪聞者意,次若正思惟,亦除諸貪癡。慶慰諸匱乏,亦放逸者歸,令樂者厭離,尊語相稱轉。能生智者喜,能增中者慧,能摧下者翳,此語利眾生。」應如是念。
意功德的部分是有兩種的角度來作讚歎的,一者是以佛陀的智功德,一者是以佛陀的悲功德,這兩種的角度來對佛陀的意功德作讚歎,首先先讚歎智功德的部分。也就是因為佛斷除了所知障的緣故,所以能夠完全的了解一切如所有性和盡所有性。所以看諸法的時候,如同看到手掌上的菴摩洛迦。菴摩洛迦其實這種果實,內外透徹,所以我們在手掌上看這個內外透明的果實的時候,可以看得清楚不只是果實外表的部分,也可以看到它裡面的部分。同樣的道理,佛陀看諸法的時候,是非常清楚透徹的,看到一切的世俗諦和勝義諦,而且沒有任何的障礙。
至於為什麼佛能夠看到?就要回歸到之前所說的,是什麼東西阻礙著我們,使我們唯明唯知的心,沒有辦法了解一切?所以這時候就要去學習,我們的心本身有沒有具有這個能力能夠通達一切的事物,這是很重要的。如果心有這個能力能夠通達一切事物,那什麼東西障礙著我們,如同之前所說的,就是執取二諦為異性的這種污染,這污染來自於那裡?它是怎麼樣的障礙?他最主要是由煩惱無明,所留下來的習氣而去形成的。這個無明可不可以被斷除?實際上的情況是否如同無明持續般的,那透過這些種種道理的思惟,我們才有辦法深信,原來佛陀真的是斷除了所知障,才有辦法使他通達一切事物的能力,發揮到最圓滿的極限,於是通達一切事物,無有障礙。我們現在可以看到宗大師在本文說到:
(101頁)三、意功德分二。智功德者,謂於如所有性、盡所有性,一切所知,如觀掌中菴摩洛迦,智無礙轉,能仁智遍一切所知。除佛餘者,所知寬廣,智量狹小,悉不能遍。如讚應讚云:「唯尊智能遍,一切所知事,除尊餘一切,唯所知寬廣。」又云:「世尊墮時法,一切種生本,如掌中酸果,酸果就是菴摩洛迦味道有一點酸酸、澀澀的感覺,是尊意行境。諸法動非動,若一若種種,如風行於空,尊意無所礙。」應如是念。 這以上是屬於智功德的部分。至於悲功德的部分,在此有說到:
(102頁)悲功德者,如諸有情為煩惱縛,無所自在,能仁亦為大悲繫縛無所自在。我們被心給控制,心被煩惱給控制的緣故,所以我們是凡夫,可是佛為什麼能夠圓滿自他二利的功德,是因為佛陀的心,讓悲愍一切眾生愛他甚於愛己的大悲心所轉。所以佛陀說法,並非是佛陀先發起意樂,我要為眾生說法,因為我要幫助眾生而來說法的,絕對不是的。而是佛陀說法的時候,只要說法的因緣一聚合,自然形成說法的佛事業的行為。為什麼?因為佛完全被大悲心所轉,所以這個大悲心它的利益會不會形成,或者這個大悲心所產生的佛事業會不會成熟,只要內外因緣一具足的時候,不需要佛特別的去思考,或者是想要去幫助眾生,發起這種意樂,絕對不是,而是很自然就會宣說佛語事業,為眾生而去說法轉法。這有很多種種的因緣,加上佛之前的發願,以及佛之前的大悲心等。所以在此說到,能仁亦為大悲繫縛無所自在。
是故若見諸苦眾生,常起大悲恆無間斷。如百五十頌云:「此一切眾生,惑縛無差別,尊為解眾生,煩惱長悲縛,為應先禮尊,為先禮大悲,尊知生死過,令如此久住。」諦者品亦云:「若見癡黑暗,常覆眾生心,陷入生死獄,勝仙發悲心。」又云:「若見欲蔽意,大愛常躭境,墮愛貪大海,勝者發大悲。見煩惑眾生,多病憂逼惱,為除眾苦故,十力生大悲。能仁常起悲,終無不起時,住眾生意樂,故佛無過失。」應隨憶念。
如果要真正體會到佛陀的悲功德,與其這樣去讀誦《廣論》的本文,其實自己也要多多的去體會,多多的去觀想菩提心,讓自己的心嚐試到菩提心的甘露法味,讓自己的心轉為菩提心,那時候再來體會這種的感受,悲愍的一種非常強烈、強大的感受。從自己的少許經驗,去往上推理,或者往上去預測佛陀的悲愍功德,以及這些菩薩的悲愍功德的話,我們就可以知道說,連菩薩的這種悲愍功德都如此的不可思議,更何況是佛呢?那時候才有辦法真正的發起對佛陀的悲功德的信心,否則的話只是表面上對佛陀悲功德的認知,但實際上沒有辦法去體會。
而且佛陀的悲愍是符合實際情況的一種悲愍,絕非是偏倚的悲愍。偏倚的悲愍他會有貪瞋的因素存在,所以這種的悲愍心,所產生的悲愍,有時候會帶來副作用,就是非常的痛苦、難過不已,非常的傷心無法自拔,會有這種危險。但是佛陀的悲愍卻不是,他是完全符合實際的狀況,非常理智,而且無有愛恨親疏之分的悲愍心,這種悲愍不只不會讓自己成為無法自拔的痛苦,不只不會,反而會使內心帶來無比的心力和勇氣,而且這種的安樂,是無法用言語所形容的,這種的感受唯有自己去體會才能知道。
有人就問:眾生的痛苦,我們為什麼要去思惟,因為自己的痛苦已經這麼苦了,還去思惟痛苦的話,豈不是苦上加苦?所以如果我真的要承擔一切眾生痛苦,豈不是讓自己更加的痛苦嗎?錯了!就是因為我們內心有這種的想法,所以永遠才是痛苦的。為什麼?就是因為有這種自私自利,愛我執的想法,所以我們的心,它就侷限在「我」非常狹小的內容上。所以當他一直想自己,當他一直想我的時候,因為他的心胸已經不寬大了,他的心胸完全侷限在一個我的境界上,所以誰害這個我?就會造成阻礙,就會造成傷害。所以縱使這麼一點點小小的挫折,他都會有一點崩潰的感覺。
但是相反的,如果你的心,是緣一切有情眾生,像愛己般的真正去愛一切有情眾生的話,當自己真的發起心力要去承擔一切眾生的痛苦的時候,自己的痛苦又算是什麼?他實際上已經差太多了,一者會覺得我的痛苦都受不了,還去承擔眾生痛苦作什麼?就是因為如此,所以我們的心力變得非常的微弱,它經不起打擊。
但是另一者卻剛好相反的,我自己的痛苦算什麼?因為我已經承擔一切眾生痛苦,想要為他們離苦得樂而努力、而精進,當他發起這種大勢力,大心願的時候,又有什麼挫折痛苦可以難倒他呢?因為自己再怎麼痛苦畢竟是一個人痛苦,可是在他的心願上,已經承擔一切眾生的痛苦了,所以實際上他思惟的模式不同的緣故,所以他心力的懸殊差別是非常的大;因為心力的懸殊差別非常大的緣故,所以再多的挫折和困難,都難不了他。相反的他能夠違緣轉為道用,再怎麼樣痛苦的因緣,都會讓他再一次生起更強烈的悲愍;縱使遇到仇敵,也像看到自己的善知識一樣去愛護他。因為他知道仇敵對我的傷害,並非是來自於他,而是操控他的煩惱。所以對於他人會更強烈的發起悲愍,但是這個同時卻又理智的想要去消滅他人內心的煩惱。這種的悲愍心,怎麼可能會帶來痛苦?是不可能的。
所以當佛被這種的大悲所轉的話,是非常理智的,而且內心的心力是非常強大的,非常有勇氣的去面對事實,來真正的幫助一切有情眾生。而且不只是具有這種悲愍以外,佛陀還具有了解一切諸法的智慧,在這種悲智雙運的情況下,真的才有辦法圓滿自他二利的事業。所以在此我們可以看到:
四、業功德者。謂身語意業,由其任運無間二相,而正饒益一切有情。此復由於所化之別,堪引化者,能仁無不令其所化會遇圓滿,遠離衰損,定作一切所應作事。如百五十頌云:「尊說摧煩惱,顯示魔諂動,說生死苦性,亦示無畏所。思利大悲者,凡能利有情,此事尊未行,豈有此餘事?」讚應讚云:「尊未度眾生,何有是衰損?未令世間會,豈有此盛事?」應憶念之。
此是略說念佛道理。若由種種門中憶念,亦由多門能發淨信。若能數數憶念思惟,則勢猛利常恆相續。餘二寶德亦復如是。
由如是修,若善了解,則諸經論多是開示三歸功德,此等皆能現為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