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5 07:59:11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頌(2

教授:蔣孜曲傑仁波切(第102任甘丹赤巴法王)

中譯:如性法師

298316 台中

我等無上之怙主,三界法王宗大師,在《功德之本頌》的第一個偈頌提到了:

1、能成眾德之體具恩師,如理依止道之勝根本,

善觀察已恒時奮殷勤,作大恭敬依止求加持。

首先「能成眾德之體具恩師」不管以今生,或者是以來生,想要獲得安樂,這時依止善知識對我們而言是相當的重要,我們必須要能夠依止一位具有德相的上師,透由如理的依止善知識,才能夠更進一步的獲得解脫,以及一切遍智的果位。而這個部分在《菩提道次第廣論》「將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的這個科判,有稍微作簡單的介紹。在「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當中,簡單的介紹了依止善知識的勝利,以及沒有依止善知識的過患,並且在依止的同時,透由意樂如何的來作依止,透由加行如何的來作依止等等的內涵。

首先簡單為各位介紹依止善知識的勝利,也就是如理的依止上師,它所帶來的好處是什麼?這就如同在偈頌當中所看到的「能成眾德之體具恩師,如理依止道之勝根本」。如理的依止善知識,它是讓我們能夠在今生、來生,甚至獲得現前的增上生,以及究竟的決定勝一切果位最主要的根本。並且所依止的善知識,他能夠如實的宣說無誤的道次,透由宣說無誤的道次,更進一步的,如果能夠如實的來修學的話,對我們來生想要成辦人天果位,或者更進一步的獲得圓滿的佛果,這都是指日可待的。

在道次第的論著當中,簡單的將依止善知識的殊勝點,簡單的分為八類。這當中包括了:近佛果位,能夠讓十方的諸佛菩薩心生歡喜,內心的煩惱能夠很自然的斷除,並且能夠快速的獲得地道的功德,生生世世獲得善知識的攝受來生不墮惡趣。以總結來說,能夠成辦現前以及究竟一切的利益。

在諸多的勝利當中,我們先介紹第一個部分,近佛果位。所謂的「近佛果位」,它指的就是,能夠如理的依止善知識,就能夠越來越接近成佛的目標。相反的,如果沒有辦法好好的來作依止,這時候離佛果位就越來越遙遠了。對於這部分,我們必須要先了解,以顯教的道次來成佛,和以密教的道次來成佛,成佛的速度是有差異的。甚至在密教,四部當中的無上瑜伽部,它所成佛的速度,又比其他下三部的道次要來得更快速。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差異點,是在於依止善知識的部分,如果能夠做得更完整、更圓滿的話,透由依止善知識,再透由修學殊勝的道次,就能夠讓我們在極短的時間之內成就圓滿的佛果位。

在之前有簡單的為各位介紹,在顯密這兩者當中,透由修學密乘成就佛果的速度,是要比透由修學波羅蜜乘成佛的速度要來得快。在經論當中有提到三種善知識的德相,第一個部分是以戒律的角度來作介紹。以戒律的角度而言,如果是以小乘的戒律作為基礎的話,經論裡面會提到,在依止善知識時,我們只要把傳戒的上師,當成是「像似佛」來看待就可以。你並不需要把傳戒的上師,當成是一尊真佛來看待,這是比較容易做到的。你把他看成像似佛,他是很類似佛,並不一定要完全的把他當成真佛來作依止,這是以小乘的角度作為介紹。

更進一步的,如果以大乘波羅蜜乘的角度,要依止善知識的話,在經論裡面有提到,我們要能夠「視師如佛」。所謂的視師如佛是什麼樣的意趣呢?我們所依止的善知識,在依止的當下,我們看待他的時候,他是斷一切過失,圓滿一切功德的。在看待我們的上師為佛的同時,並不是他的外貌現出了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的面貌,而是他內心的教證二量是與佛無二無別的,但是他是可以顯現出凡夫相的。

更進一步的,以密乘的角度而言,在依止善知識時,不僅善知識心續中的功德,也就是教證二量的功德,與佛是無二無別的,他所顯現出來的面貌,也與佛是沒有任何差異的。為什麼與佛沒有任何差異呢?對於修學密法的行者而言,修學密法時,他必須要能夠淨化凡夫相。比方說,他在自生本尊,或者是觀修本尊時,他要能夠淨除凡夫相來作觀修。如果觀修的弟子,都必須要能夠淨化凡夫相,以本尊的面貌呈現出來的話,更何況是他所依止的上師。所以當弟子在依止上師時,要把上師看成是真佛,這是從本質以及外貌兩個角度來作解釋的。

在之前簡單的介紹了大乘的善知識,與密乘中所談到的善知識,在依止的時候,弟子要以什麼樣的方式來看待上師。也就是因為弟子看待上師的方式有所不同的緣故,所以修學顯教波羅蜜乘的行者而言,他必須要花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才能夠成就圓滿佛果。而密教由於他看待善知識的方式不同的緣故,所以依止的方式也不相同。以下三部修學密法的人而言,他不需要花這麼長的時間,甚至他可能花 一兩 劫,或者是三劫左右,不需要花到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來成就佛果。甚至他透由修學密法,能夠讓他的生命比一般的人更長壽,所以可以花比較多的時間來修學佛道,讓他在比較短的時間之內成就佛果。

在四部當中,以無上瑜伽部而言,在無上瑜伽部的密續經典裡面有提到,如果能夠如實的依止善知識,並且修學無上瑜伽部的法類的話,能夠在短短的一生當中,甚至對於利根者而言,他能夠在三年三個月當中就成就圓滿的佛果。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差異?有一些經論提到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有些經論提到成佛最快只需要三年三個月,之所以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就是在於所依止的善知識,他必須要具備的德相不同,並且依止的方式也不相同。

在密法的當中,許多的上師,許多的經論,都會提到密法最主要的部分,就是「上師瑜伽」,這如同是修學密法的人,他自己的生命,是非常的珍貴。所以上師瑜伽的部分,在觀修的當下,要能夠如實的把上師看成是金剛持佛,並且他的本質跟外貌與佛都沒有任何的差異。在這種狀態下,不管是持咒或者是觀修本尊,都能夠在極短的時間之內,累積廣大的福德以及智慧資糧。也就是因此在密續的經典裡面有提到,如果想要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成就大樂的三身果位,也就是圓滿的佛果的話,唯有透由修學無上密。以修學無上密的方式,一方面依止善知識,一方面修學道次,這樣才能夠在短極的時間之內,成就圓滿的佛果位。如果不是以這種方式來修學,可能要花很長的時間,甚至以顯教的波羅蜜多乘而言,可能要花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才能夠成就最後的果位。

以上為各位介紹的部分,我們舉一個眾所皆知的公案,也就是密勒日巴尊者的公案。以一般人看待密勒日巴的眼光來說,一般的人都會覺得密勒日巴跟一般的凡夫沒有任何差別。甚至他在修學佛道時,他也不是呈現出智者,也就是廣博閱讀經論的成就者的面貌,所以看起來與一般的人,似乎沒有什麼兩樣。但是密勒日巴尊者,他在依止馬爾巴尊者所發生的事情,是各宗各派所有的佛教徒都承許的。為什麼他能夠在依止馬爾巴尊者之後,馬上就獲得成就,這跟他依止善知識的部分,有相當的關聯性。

他在依止馬爾巴尊者的時候,依止上師的精神,就如同是保護自己的生命,他寧可犧牲自己的生命,也不願意犧牲依止上師,也就是他還是想要依止善知識。我們都知道,密勒日巴尊者他在依止馬爾巴時,馬爾巴曾經叫他做了許多不合乎常理的事。比方叫他蓋一棟很高的樓,馬爾巴尊者剛開始交待密勒日巴尊者說:你要蓋一棟九層樓高的房子。並且在蓋的當中,不管是搬土,或者是搬石頭,所有需要用到的工具,都不希望別人幫忙密勒日巴尊者,所以密勒日巴尊者從頭到尾是一個人做這個事情,搬土的也是他,搬石頭的也是他,造房子的也是他。當這棟房子快完成的時候,馬爾巴上師的妻子實在是看不下去,不忍密勒日巴尊者繼續的受苦。馬爾巴上師的妻子就跟馬爾巴說:你可不可以放了密勒日巴尊者,不要再叫他做這些事情了,他實在是太可憐了,要是他不小心死掉的話,是很可惜的事情,既然他之前有向你求受灌頂,那你就直接把灌頂傳授給他不就好了。這時候馬爾巴上師,他就叫密勒日巴尊者停下手邊的工作,來到他的面前,他將灌頂傳授給密勒日巴尊者。但是過去傳承袓師們有提到,如果密勒日巴尊者,繼續完成他未完的工作,也就是他如果能夠繼續的把房子蓋下去,一直到九層樓高全部都一次完成的話,他之後是不用作特別的觀修,就能夠成就他想要成就的果位了。所以由這個公案就可以看得出來,依止善知識的重要是非常明顯的。

至於其他的教派當中,比如以薩迦派而言,也有薩迦班智達依止善知識的殊勝公案。在格魯派裡面,有提到溫薩巴的這位上師,這位上師他也是在極短的時間之內,透由修學密法而即身成佛。這位上師他最主要的上師就是宗大師,雖然溫薩巴這位成就者,他並不是精通義理的,也就是他並不是所謂龍樹父子的這些大成就者,他呈現出來的面貌,是對於經論不是非常通達的,但是由於他在依止上師時,能夠如實的按照上師的教誡,捨棄今生種種的安樂,並且一步一腳印好好的來修行的緣故,所以他最後能夠在短短的一生當中,成就圓滿的佛果。但是他所示現出來的面貌,跟一般的凡夫沒有任何的差異。甚至有些人看到他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會認為他的行為跟瘋子是沒有差別的,所以他有另外一個名稱,就稱之為是溫薩巴瘋子。所以從這裡面我們也可以知道,有時候看似凡人的這些人,他如果能夠好好的依止善知識,按照善知識的指示去做的話,他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獲得最大的成就。

之前我們所提到的這些公案,都是密教當中的公案。以顯教而言,雖然在顯教的經論裡面提到,一個人透由修學顯教,必須要花三大阿僧祇劫累積福智二資糧,才能夠成就圓滿的佛果。但是也有例外的,比方在佛親口宣說的《般若八千頌》裡面,他就提到了常啼菩薩的公案。常啼菩薩他本身是修學顯教的道次而成就圓滿的佛道,並且他在修學佛道時,他所依止的善知識,是與他宿生有業緣關係的法勝上師。在還沒有依止法勝上師前,常啼菩薩他是已經獲得大乘資糧道的菩薩。由於他的心續當中,已經生起了法流三摩地,也就是他有襌定的功夫,能夠親見十方諸佛。但是當他在尋問十方諸佛,他與誰才有深厚的業緣關係,有深厚的法緣關係的時候,十方諸佛告訴他說,你必須要到什麼地方,去找什麼樣的一位上師,怎麼樣來依止他。這時候十方諸佛所指示的,就是希望常啼菩薩,他能夠去依止法勝上師。為了要能夠去依止法勝上師,常啼菩薩為了要獲得,為了要拿到供養上師的這些供養金,他不惜把自己的肉一塊一塊的切下來,賣給其他的人,希望能夠得到一些金錢,將這些金錢拿去供養他的上師。

並且在依止法勝上師的時候,他依止的精神也是相當可佩的。一開始,也就是在還沒有依止法勝上師前,他是資糧道的菩薩。以顯教的角度而言,一位菩薩要成佛,必須要發三大阿僧祇劫來累積資糧。如果要作區分,是怎麼區分的呢?在資糧道以及加行道必須累積的資糧,必須要花一大阿僧祇劫,就是三大阿僧祇劫的第一個部分,是在資糧道以及加行道所必須累積的資糧。那二個部分是十地當中的前七地,也就是不淨的七地中,必須要累積的是第二個部分的資糧。第三個部分的資糧是在最後的八、九、十,三地所必須要累積的。但是由於常啼菩薩,他如實的依止了法勝上師的緣故,在短短的幾年之內,透由法勝上師的教誡,並且如實的修學,如實的依止,他在短短的幾年,就從資糧道的菩薩,快速的累積了前面兩大阿僧祇劫所必須要累積的資糧。其實這樣的公案,與一般顯教的經論所談論的內容,是不太一樣的。但是由於他依止善知識的態度,以及他的精神是令人可佩的。

甚至在公案當中也有提到,他為了要請上師到現場宣說佛法,但是由於當地缺水的緣故,講課的現場會有灰塵。為了讓灰塵不要飄起來,這時候他找不到水,他寧可把自己的身體切開來,用自己的血水,撒在講課的現場,讓這些灰塵不要到處飄揚。他依止善知識的精神就是如此,所以他能夠在短短的幾年之內,累積廣大的福德以及智慧資糧。其實這些公案在《般若八千頌》當中都相當的清楚。

接下來,如果能夠如實的依止善知識,第二個勝利,能夠讓十方的諸佛感到歡喜。為什麼如實的依止上師,會讓十方的諸佛感到歡喜呢?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因為我們所依止的上師,可能只是一個人,那為什麼好好的依止這位上師,會讓十方諸佛感到歡喜呢?如果要思惟這個問題,這時候我們必須要能夠了解,我們的上師他就是十方諸佛的代表。十方諸佛無時無刻就是想要利益有情眾生,這是十方諸佛唯一的心願,他在等待我們,看我們的時機因緣是否能夠成熟,如果時機因緣成熟,他會藉由各種的善巧方便,來利益廣大的有情眾生。甚至在很多的經典裡面,佛都親口宣說了,其實在每一位有情的頭頂上,都有一尊佛,他只不過是在等待我們因緣成熟的來臨,如果因緣成熟的話,他會藉由各種的方式來利益我們。

我們要學習一種語言,開始的時候,必須要透由其他的人來教我們,不管我們所學的是中文,或者是藏文,任何的一種語言,一開始都必須要透由他人的指導,我們才能夠學習,才能夠學會。如果佛知道我們需要學習一種新的語言,以佛的智慧他沒有辦法告訴我們,該如何的來學習嗎?一定可以,因為他具有這樣的能力。所以如果因緣成熟,我們有需要學習一種新的語言,自然佛他就能夠呈現出與我們相應的面貌,以世間人的方式,以老師的方式,來到我們的面前教導我們。相同的善知識也是如此,如果我們對於法有所希求,佛就會示現出善知識的面貌,來到我們的面前,為我們宣說佛法。如果我們能夠如理的依止善知識,十方諸佛都會覺得,這個眾生是有希望的,因為這個眾生,他透由依止的善知識,如實的在修學佛法,這正是佛他所想要看到的。所以能夠依止善知識,十方的諸佛看到這種情況,都會感到相當的歡喜。

更進一步的,在論典裡面也有提到,如果能夠如實的供養善知識,所累積的功德,比供養十方的諸佛還要來得大。這也是有原因的,原因就如同之前所說的,如果我們能夠好好的依止善知識,按照善知識的教誡,如理的來修行,當下我們所做的這一切,正是諸佛菩薩的心願,他心心念念的就是希望,我們能夠透由修學佛法,能夠不斷的成長。

對於這個部分,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方今天全世界,正在舉行一個非常重要的會議。這時候台灣派出了代表,既然是台灣所派出來的代表,他就是代表台灣全國的人民,去參加這個會議。如果台灣所派出去的代表,在會議進行的過程中,其他國家的元者,或者是代表,都相當的禮遇,甚至都相當的尊敬他的話,這時候我們聽到這些消息,內心也會感到很歡喜,我們會覺得我們所派出去的代表,能夠得到相當好的禮遇,能夠得到其他元首的尊敬等等。相反的如果我們所派出去的代表,在參加會議的過程中,其他人不是用這樣的方式來對待他,甚至輕視他的話,你聽到這個消息內心也會感到不滿。相同的道理,對於十方諸佛所派出來的代表,也就是我們的上師,如果我們能夠好好的依止他,其實在此同時,最歡喜的就是十方諸佛。

接下來第三個勝利,如果能夠如實的依止善知識,能夠避免魔以及惡友的傷害。為什麼如理的依止善知識,能夠避免魔或者是惡友的傷害呢?因為能夠如理的依止上師,在依止的同時,依止者本身能夠累積廣大的福德以及智慧資糧。對於這一點,佛曾經在佛經當中有提到,如果一個人他能夠累積廣大的福德智慧資糧的話,外在任何的傷害,都沒有辦法干擾這個人。就比如說,以導師釋迦牟尼佛而言,導師釋迦牟尼佛透由修學佛道,最後成就了圓滿的正等覺,他的資糧是相當圓滿。在成就正等覺時,雖然外在有很多的魔,藉由各種的方式,拿著不同的武器想要傷害導師釋迦世尊。但是世尊在此同時,也沒有作任何的反抗,他在內心所觀修的就是慈心。透由慈心的力量,外在的魔縱使他們手上有各式各樣不同的兵器,但是他們也沒有辦法傷害導師釋迦世尊。相同的,如果能夠如理的依止善知識,在依止的同時,依止者本身,能夠累積廣大的福德以及智慧資糧,這樣一來,外來縱使有魔,或者是有惡友想要傷害他,也待他無可奈何。

接下來第四個勝利,如理的依止善知識,能夠使內心的煩惱,或者是惡行自趣消滅。為什麼要提到「自趣消滅」呢?也就是內心有煩惱生起的時候,一般而言,都要刻意的觀修煩惱的對治品,透由觀修煩惱的對治品,才能夠對治內心的煩惱,使我們不藉由身語意的三門而造下種種的惡行。如果能夠如理的依止善知識,跟隨著善知識的腳步而來修行,並不需要花這麼多的時間,這麼辛苦的、刻意的來觀修煩惱的對治品。如理依止善知識的當下,我們內心的煩惱,在此同時就會瞬間的減低,進一步的透由三門所造的惡行,也會相對的減少。

接下來,能夠如實的依止善知識,我們每一天、每一個月、每一年,內心地道的功德,都能夠不斷的增長。並且在增長的同時,不需要花很大的心力,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就能夠獲得你想要的果位。這個部分就如同我們之前提到密勒日巴尊者的公案,他在短短的一生當中,就成就了圓滿的佛果。如果舉其他的公案,我們都知道薩迦班智達,他是一位非常有名的成就者。在他還沒有成為成就者之前,他所依止的上師是他的叔叔名叫做札巴蔣千。這位上師,他是薩迦班智達的上師,也是他的叔叔,所以他們之間有親屬的關係。有一天,當薩迦班智達來到他的叔叔面前,跟他請求說:你能不能夠教我上師瑜伽的法?但他的上師對他說:我對你而言,也就是我在你的心目中,只不過是你的叔叔,所以你今天來到我的面前想要跟我請法,但由於你沒有真正把我當成你的上來看待的緣故,縱使我把法傳給你,對你也不會有任何的幫助,所以當下他回絕了薩迦班智達的請求,所以他並沒有傳授上師瑜伽的教授給薩迦班智達。

之後在某一個因緣之下,他的上師突然示現出重病的面貌。不僅他的上師生病了,他在此同時,自己也生了重病,但是為了要承事自己上師的緣故,不分晝夜他花了很多的時間,很大的心力來承事自己的上師。但是由於他自己的身體相當的微弱,也就是他也生病的緣故,所以他在服侍他的上師的時候,有一陣子他似乎也都快要支撐不下去。由於他如實的來服務他的上師的緣故,到最後他上師的病就完全恢復了。在他的上師的病完全恢復之後,有一天薩迦班智達,在無意中親見了文殊菩薩,並且在文殊菩薩的教授之下,他也從他上師那個的地方獲得了上師瑜伽的教授。自從他從上師那裡獲得了上師瑜伽的教授之後,他對於五明而言,就相當的精通。他不僅了解內道,而且也了解外道,之後中國有許多的國王,都迎請薩迦班智達到內地宣說佛法。所以他自己就說到,我內心地道的功德,它能夠任運的生起,這完全都是來自於上師的加持。所以他在他的論著裡面,也提到在顯教的經典裡,有提到必須要花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甚至捨頭目腦髓,布施自己的頭,布施自己的身體給其他的有情眾生,來累積廣大的福德以及智慧資糧。但是對於這個部分而言,我並不需要如此的去做,我在短短的時間之內,透由如理的依止善知識,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我就能夠累積到最廣大的資糧。所以他在講這句話的時候,他有特別強調,這些都是透由我自己本身的經驗,然後告訴你們的事實。所以從中我們就可以知道,如理的依止善知識,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累積最多的資糧,而我們心續當中的地道功德,在此同時就能夠不斷的增長。

接下來,能夠如實的依止善知識,生生世世都能夠得到善知識的攝受。在今生有很多的人,他雖然想要修學佛法,但是沒有辦法被善知識所攝受,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過去他在依止善知識的同時,沒有辦法如實的來作依止。由於在過去生沒有如實的依止善知識,在今生他所得到的果報,就是等流的果報,在今生他就沒有辦法被善知識所攝受。如果在今生我們所依止的上師,他本身的功德並不是相當的圓滿,但是我們能夠如法的來作止依的話,來生我們能夠親見如同文殊師利菩薩的善知識來攝受我們。相反的如果在今生,我們所依止的善知識,他跟佛是無二無別的,但是如果沒有辦法如法的來作依止的話,來生我們想要再一次的遇到善知識,就變得相當困難。縱使遇到了善知識,也沒有辦法從善知識那個地方,得到完整圓滿的教授。

接下來,能夠如理如法的依止善知識,來生能夠不墮惡趣。因為能夠如實的依止善知識,能夠淨除今生以及過去生,多生所造的惡業;如果能夠將惡業淨化掉,來生是不會墮入惡趣受苦的。對於這一點,在佛所宣說的佛經當中,佛就親口提到,如果弟子在依止上師的同時,能夠如法的來依止的話,過去他花很長的時間造下了很深重的這種惡業,透由如法的依止善知識,這些惡業它所呈現出來的果報,可能就在一生當中,這個弟子會呈現出頭痛,或者是晚上會作惡夢,甚至在無緣無故的情況下被他人責罵、責備等等。就藉由這樣的方式,能夠淨化過去生長久以來所累積的惡業,所以這些惡業不會讓他感得來生在三惡道受苦。

最後一個勝利,也就是將之前所提到的種種殊勝的特點做一個總結。如果能夠如法的依止善知識,他能夠快速的成辦現前以及究竟一切的安樂。現前就是提到了增上生的人天果位,究竟就是提到了圓滿的佛果,這一切都是在依止善知識之後,才有辦法獲得的。

以上是簡單的介紹了依止善知識的勝利。之後會提到未依的過患,也就是沒有依止善知識它會產生什麼樣的過患,這些過患就如同我們之前所提到的,依止善知識具有八種的勝利,將這八種勝利顛倒過來之後,就是未依的過患。更進一步的提到了邪依的過患。邪依跟未依它是不一樣的。所謂「未依」就是沒有依止,「邪依」是你在依止了之後,沒有辦法如法的來依止,它所產生的過患。後者,也就是邪依的過患,是遠超過未依的過患。

我們以最簡單的方式介紹邪依的過患。也就是在依止善知識,如果沒有辦法如理如法的來作依止,會產生什麼樣的過患呢?第一點是,輕視上師就等於是輕視了十方的諸佛。對於這一點我們之前有簡單的介紹過,上師等於是十方諸佛的代表,所以我們在依止善知識的過程中,如果沒有辦法恭敬善知識,反而輕視誹謗善知識的話,這時候就等於是輕視誹謗十方的諸佛。輕視一尊佛,所造的惡業都是難以相像的巨大的話,那更何況是輕視誹謗十方的諸佛。第二點,如果在依師的過程中,對上師生起瞋恨心,那你所生起瞋恨心的時間,會讓你多生多劫,都在無間地獄道受苦。

接下來,如果沒有辦法如法的依止善知識,縱使修學密法,也沒有辦法成就殊勝的果位。對於這一點,以顯教的角度,如果一個人他犯下了五無間罪,或者是在持守別解脫戒時,犯下了根本墮的話,照道理來說,他是必須要墮入地獄道受苦的。但是以密教的角度而言,如果這樣的人,他能夠透由修學密法,如法的來依止善知識,他在來生不僅不會墮入惡趣,甚至在短短的一生當中,還是有機會能夠成就佛果位的。但是如果打從內心底輕視我們的上師,或者是誹謗我們的上師,縱使修學的是無上密,你也沒有辦法成就圓滿的佛果。

接下來第四點,如果在依師時,沒有辦法如理的依師,但是你很勤於修學密法,那修學密法就等於是讓你來生墮入地獄的另外一個因緣,因為你在修學密法時,並沒有辦法如理的來依師。雖然你所修學的法本身相當的珍貴,但是由於沒有辦法如理依師的緣故,在來生你還是必須要墮入惡趣受苦。

最後提到的是,如果沒有辦法如法的依師,之前已生的功德會完全的消失,未生的功德不管再怎麼勤於修法,它也沒有辦法新生,並且生生世世沒有辦法得到善知識的攝受,最後會墮入惡趣受苦,這些都是沒有辦法如法依師所帶來的過患。以上簡單的為各位介紹了如理依師的勝利,以及未依的過患。

接下來如果要依止善知識,要用什麼樣的方式來作依止呢?這裡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透由意樂來作依止,第二個部分以加行來作依止。以意樂來作依止的部分,簡單的來分,又分為修信以為根本,第二個部分隨念深恩應起敬重。所謂的「修信以為根本」,就是我們必須要透由思惟上師的功德,而對於上師生起信心。更進一步的,透由思惟上師對於我們的恩,而打從內心底恭敬我們的上師。

平時我們講到的信心,信心簡單的來分,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淨信心」。所謂的淨信心,指的是透由思惟上師以及三寶身語意種種的功德,而讓我們的內心生起一股信心,這樣的信心稱之為是淨信心。第二種信心是「希求信心」,既然我所歸依的對象三寶,或者是我所依止的上師,他具有這麼多的功德,我也想要獲得這些功德的信心,這種信心稱之為是希求的信心。最後提到的是「勝解信心」,透由相信的這股力量,而讓內心生起對於境的一種信心。而在這個地方最主要強調的是最後一種勝解的信心。我們必須透由思惟,了知到我所依止的上師,他與斷一切過失,圓滿一切功德的佛是無二無別的,所以在依師的同時,要能夠生起視師如佛的勝解信心,把自己所依止的上師當成是真佛來作依止。

雖然說視師如佛它是相當的重要,但是對於我們一般人來說,想要在內心生起視師如佛的這種信心,是相當困難的。現今有很多的人在修學佛法,甚至也花了很長的時間,花了很多的功夫在修學佛法上面。但是為什麼沒有辦法在內心生起地道的功德,以及種種的證量,這一切都是來自於在依師的同時,沒有辦法生起視師如佛的信心所造成的。所以接下來我們要探討的是,為什麼一定要視師如佛?明明我們的雙眼看到的就是凡夫相,他所現出來的就是凡夫的面貌,並且我們可以看到上師許多的過失。既然我所看到的是凡夫相,並且我可以看到許多過失,我何必催眠自己,強迫自己,把這樣的境界看成是佛呢?有什麼必要性呢?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沒有其他的,因為我們想要獲利,我們不想要吃虧,就只要這樣的理由,它就足夠來證成我們必須要視師如佛。為什麼呢?如果你在依師的同時,你能夠將上師當成是真佛來作依止的話,你想要獲得的利益都能夠獲得;相反的如果你沒有辦法這樣做的話,到最後吃虧的是你自己。

對於境界本身,也就是所依止的上師而言,你將他看成佛,他也不會變成真佛;如果他本身是佛,你不將他看成佛,對他而言他也不會有任何的損失。所以這一點完全是從依止的人,他本身的角度來作探討的,而不是說上師故意要將自己捏造成是佛,而讓弟子來恭敬他,其實對上師而言,他並沒有任何的差異。所以宗大師在解釋這一點的時候,也特別的引了密續當中的經文,在依師的同時,要盡可能的去思惟上師的功德,不要看上師的過失。為什麼?因為對於修學佛法的人而言,修學佛法的人不外乎就是希望能夠獲得地道的功德,以及殊勝的悉地,如果你看上師的過失,一切的功德、一切的悉地,都沒有辦法獲得。相反的,如果你觀察上師的功德,而對上師生起信心的話,你想要獲得的功德,以及你想要成辦的悉地,在此同時都能夠快速的成辦。對於那些不想要生起功德,或者對於悉地沒有概念的人而言,這些話是另當別論的。但是如果你的終極目標,是想要獲得如同佛跟菩薩般的功德,想要生起如同他們心續當中的證量的話,你就必須要以這樣的方式來作依止。所以在依止的過程中,不管你所依止的上師,他本身是佛也好,不是佛也好,縱使他並不是真佛,但是你在依止的當下,能夠把他當成是真佛來看待,並且恭敬的來作依止的話,你想要獲得的成就,你想要獲得的利益,都能夠在短時間之內成辦。

所以以境界而言,也就是我們所依止的這位上師而言,雖然他不是佛,但是如果能夠把他當成真佛來看待,我們就能夠得到真佛的加持。相反的,境界本身要是與佛是無二無別的,但是沒有辦法如法的來依止他的話,我們也沒有辦法得到真佛的加持。所以我們在探討視師如佛的議題時,並不是要探討境界本身是不是真佛,而是必須要以依止者他本身的角度來探討,我們在依止的時候,是不是能夠把對方當成是佛來作依止。如果可以,一切的獲利,都是在你自己的身上,如果沒有辦法如此的來作依止的話,相同的道理,吃虧的也是你自己。

對於介紹法的上師而言,他當然知道自己是不是佛,如果不是佛的當下,他怎麼會強迫弟子一定要認定「我就是佛」呢?他當然不會用這種方式來為弟子們介紹。他之所以要為弟子介紹視師如佛的這種法類,是因為如果弟子能夠以這樣的方式來依止上師的話,對於弟子本身,也就是他自己來說是最有幫助的。所以上師他縱使知道自己並不是佛,但是如果弟子能夠以這樣的方式來看待他,其實對於弟子是最有幫助,而且是最有效果的。

那之前我們就提到了,我們必須要能夠視師如佛,如果能夠視師如佛,對於我們自己本身,是能夠獲利,而且不會吃虧的。這時候很多人的內心,又會生起另外的疑惑,會覺得視師如佛雖然有這種多的好處,但是我沒有這種能力,能夠做到視師如佛的這一點,雖然我知道他有這麼多殊勝的優點,但是我自己本身沒有這種能力。其實我們能具有這種能力的!我們一般人都容易看到他人的過失,不容易看到他人的功德,但是實際上,當我們看到他人過失的時候,他人真的有這樣的過失嗎?這並不一定。相同的,當我們看到別人有功德的時候,難道說他真的就有這種功德嗎?這也不一定,這完全是取決於我們內心如何來看待這個境界。對於有一些人而言,他看到這個境,他會認為是這是對方的過失,有一些人會認為這是對方的功德,所以我們要如何的安立一個行為,它是功德還是過失?其實是相當難以安立,相當難以辨別的。也就是因此,佛曾經親口在佛經當中提到,只有與我類似的這些人,他才有資格去評斷,這個人他是有功德的,還是有過失的;至於其他的眾生,他是沒有這種能力,有評斷對方到底是有功德,還是有過失的。 

這當中的「我」,就是指的佛他自己本身,佛與他類似的眾生,也就是佛他們彼此之間,是能夠了解到彼此的功德,以及未成佛的有情們,他們是具有什麼樣的過失,他們能夠清楚的看到。但是對於還沒有成佛的有情眾,他們彼此在看待對方的時候,到底什麼樣的狀態稱之為功德,或者他所看到的過失,是不是真的是對方的過失,這都是值得考慮的問題。因為還未成佛的眾生,他的心續絕大部分都是呈現出錯亂的狀態,所以不能說他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真實的。有時候境界本身,也就是對方他並沒有這種過失,但是我們內心會覺得,對方有某一種的過失,而就批評他、誹謗他,其實對對方或許沒有什麼太大的傷害,但是對於批評別人的人,他在批評別人的同時,其實受傷的是自己本身。

我們都知道十方的諸佛菩薩,會示現出各種面貌來利益眾生。既然他會示現出各種面貌,就表示我們身邊的有情眾當中,一定也有佛或者是菩薩的示現。但是以我們的角度,我們怎麼看都不覺得其他的人是一尊佛,或者是一尊菩薩的示現,因為我們很容易就看到他人的過失。在看到他人過失的時候,很自然的就會覺得,他怎麼會是佛?怎麼會是菩薩呢?因為他有這麼多的過失。那你看來看去,你周遭到最後,沒有一個人是佛,或者是菩薩的示現。如果是這樣的話,你怎麼解釋諸佛菩薩,他會示現出各種的面貌來利益有情眾生呢?這個論點到最後就不成立了。

如果諸佛菩薩,他真的是示現出各種的面貌來利益我們的話,在我們的周遭如果有這些聖者出現,但是我們看到他的過失,更進一步的,刻意的去批評、誹謗他的話,對我們自己的傷害以及殺傷力實在是最大的。所以佛在談到這個特點的時候,他就有提到,以在輪迴當中流轉的眾生,他的角度而言,彼此看對方的過失,或者是刻意的批評對方,這都是相當危險的。他就有如同是火坑上面,撒上了灰塵,雖然看似是不危險的,但是一不小心掉到火坑裡面的時候,其實對自己的傷害是最大的。但是相反的,我們在看待四周圍的有情,如果都能夠把他看成是佛,或者是菩薩的示現的話,對我們自己本身是有最大的好處。不管境界他本身是不是佛,如果我們能夠把他當成佛來看待,對於這樣的境就不容易生起瞋念,對於這樣的境就不容易生起我慢,對於這樣的境我們就不容易生起想要去比較,想要去輕視他人的這種感受。如果我們的內心貪瞋癡的煩惱,在此同時能夠減低的話,其實對我們自己而言是最有幫助的。至於境界他是不是真的是佛,這個就不是最重要的問題了。所以當我們在看待這個問題的時候,要盡可能的將四周圍的有情,也都當成是真佛來看,以這樣的方式來看待有情眾,對我們自己本身的幫助是最大的。

所以更進一步的提到,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看別人的過失,到底對我們有什麼樣的好處?其實你仔細的去思惟這個問題,你會發現,看別人的過失,對我們自己一點幫助都沒有。看別人的過失,也不能夠讓他馬上就改變,讓他所擁有的過失完全的都淨化、都消除。甚至看別人的過失,難道說別人在此同時就會傷害我們嗎?他所擁有的過失會有傷害我們的這種能力嗎?其實也都沒有。我們看別人的過失,最後只會批評、誹謗他人,那對我們自己的傷害其實是最大的。我們要看的過失,是自己本身的過失,如果我們能夠清楚的觀察到自己所擁有的過失的話,你就會知道,我擁有了這個過失,所以我應該要馬上的去改善他。所以你看自己的過失,能夠讓自己的過失在短時間之內減低,但是如果你看他人的過失的話,其實對於改善他人過失而言,並沒有真正的幫助。

更進一步的,我們在看待四周圍的有情時,仔細的去思惟,四周圍的有情他對我們都是有恩的,並且這些有情眾生,他的心續當中都擁有佛性,在不久的將來都能夠陸陸續續的成就佛果。對於這樣的有情眾生,如果很刻意的去批評他的話,其實對於我們自己本身,它所帶的影響是最大的。所以我們在看待有情的時候,應該看待有情的功德面,看待他們的恩德,我們四周有很多的有情,都是默默的在為我們付出,只是我們不知道罷了。所以以這種方式去看待他人,我們會知道,其實周遭的人在付出的同時,都對我們產生相當大的幫助,因此受人的恩惠,我們要懂得報恩。

更進一步的,在論典裡面也有提到,對於修學佛法的佛弟子們而言,在修學佛法的同時,恭敬佛、但是不恭敬有情的這種態度是錯誤的。為什麼這種態度是錯誤的呢?其實在成佛的過程,不管是佛或者是有情,它的重要性都是相等的。佛為我們宣說佛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我們能夠去利益其他的有情眾生,所以對我們宣說佛法的三寶,對我們是有一定的重要性。相同的,在修學佛法時,要能夠將所學的利益到其他的有情眾生,這才能對我們產生最大的功效。如果一邊學佛,一邊口口聲聲的說我是恭敬三寶,但是傷害其他有情的話,其實這樣的行為本身就是互相的矛盾了。修學佛法的目的,不外乎就是希望能夠自利利他,所以在恭敬三寶時,如果你刻意的去傷害其他的有情,這表示你並不是真正在修學佛法的佛弟子。所以以這種角度來思惟,如果我們能夠把周遭的有情眾生,都當成是真佛的來看待,以恭敬的態度來面對一切的有情眾生的話,這才是佛陀希望我們做的事情。今天的課上到這個地方。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