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4 01:01:39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41-2講) 達賴喇嘛尊者傳授/蔣揚仁欽中譯
戍二、顯示何等補特伽羅應緣何境
(354頁)二、顯示何等補特伽羅應緣何事。所以在什麼人的情況下,應該要緣什麼呢?若貪增上,乃至尋思增上補特伽羅,或者是很散亂的話,尋思增上就是很散亂的補特伽羅,如聲聞地引頡隸伐多問經云:「頡隸伐多!若有苾芻勤修觀行,是瑜伽師。若唯有貪行,應於不淨緣安住其心;若唯有瞋行,應於慈愍;若唯癡行,應於緣性緣起;若唯有慢行,應於界差別安住其心。」又云:「若唯有尋思行,應於阿那阿波那念安住其心,如是名為於相稱緣安住其心。」聲聞地云:「此中若是貪、瞋、癡、慢及尋思行補特伽羅,彼於最初,唯應先修淨行所緣而淨諸行,其後乃能證得住心。又彼所緣各別決定,故於所緣定應勤修。」故於所緣定應勤學,若是等分或是薄塵補特伽羅,等分和薄塵補特伽羅就是說,煩惱如果可以分上中下三品的話,中品還有下品,這種煩惱的補特伽羅,也就是說沒有很強烈煩惱的這個眾生,可以由自己歡喜來選擇所緣境,於前所緣隨樂攝心,無須決定。
聲聞地云:「等分行者,隨其所樂精勤修習,唯為住心非為淨行。如等分行者,薄塵行者,當知亦爾。」貪等五增上者,就是煩惱強烈的話,謂先餘生中於貪等五,已修、已習、已多修習,故於下品貪等五境,亦生猛利長時貪等。什麼叫做強烈煩惱的眾生呢?就是由過去對於強烈的煩惱的串習,所以縱使一點點的因緣,也能夠產生猛烈的貪欲,或猛烈的瞋心,或猛烈的慢心等,這是屬於煩惱強烈的眾生。中品煩惱的眾生是什麼呢?
等分行者,謂先餘生中於貪等五不修、不習、不多修習,然於彼法未見過患,可是卻沒有看到煩惱的過患,未能厭壞,故於彼境無有猛利長時貪等,然貪等五非全不生。不是沒有,可是沒有這麼強烈的,這麼長時間的這種煩惱作祟,這是屬於中品的煩惱眾生。薄塵行者,下品煩惱的眾生,謂先餘生中於貪等五不修習等,見過患等,而且看到煩惱的過患,故於眾多美妙上品可愛境等貪等徐起,看到非常強大的一個貪瞋因緣的時候,煩惱才慢慢、慢慢的產生,於中下境煩惱都不會生起,於中下境全不生起。又增上貪等經極長時,等分行者,非極長時,薄塵行者,速證心住。所以而說到了上中下的這個差別,所以以下品煩惱的人,他遇到了一個中品、或者下品的一個煩惱境、煩惱緣的話,煩惱是不會生起的。所以煩惱強烈的人,生起煩惱的時間會非常長久,中品煩惱的人時間較短,下品煩惱的眾生,能夠馬上的使心獲得調伏,說到這三種不同的補特伽羅。
(355頁)善巧所緣為何補特伽羅之所勤修,如頡隸伐多問經云:「頡隸伐多!若有苾芻勤修觀行,是瑜伽師。若愚一切諸行自相,或愚我有情命者、生者、能養育者,補特伽羅事,應於蘊善巧安住其心。若愚其因應於界善巧,若愚其緣應於處善巧,若愚無常、苦、空、無我,應於緣起、處非處善巧安住其心。」此五所緣正滅愚癡。淨惑所緣為何補特伽羅安住其心,亦如前經云,所以宗大師在此就引用了,上述所說的這不同的所緣,而來引經據論的,讓我們知道說,是從哪一個經,具有哪種的根據,而並非是宗大師自己所杜撰的,所以在此說到了:「若樂離欲界欲,應於諸欲粗性、諸色靜性。若樂離色界欲,應於諸色粗性、無色靜性,安住其心,這是屬於壓伏煩惱的部分。徹底斷除煩惱根本的部分,若樂通達及樂解脫遍一切處薩迦耶事,應於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安住其心。」此諸所緣,通於毗缽舍那思擇修習,及奢摩他安住修習二種所緣,如果上述所說的這種所緣境的話,不只是奢摩他的所緣境以外,毗缽舍那也是如此,非唯奢摩他之所緣。然因有是新修奢摩他之所緣,有是奢摩他生已勝進所緣,故於修止所緣中說。可是在此有些人還未發起奢摩他,所以要了解到奢摩他的所緣境是如何。雖然有些人已經生起奢摩他了,已經知道如何修學了,可是因為有這兩派人的緣故,所以宗大師選擇,這個所緣境的部分,在奢摩他的時候去作廣泛的解說。
戍三、顯示所緣異門
三、顯示所緣異門。什麼叫異門呢?異門就是同一個意思,可是不同的一種詮釋方式,所以所緣又有其他詮釋方式是什麼呢?正定所緣攝持心處,其實我們在修學禪定的時候,那個所緣境,真正那個所緣境是什麼呢?即前所說心中所現所緣之影像,是那個影像,也是那個義共相,其名異門,如聲聞地云:「即此影像亦名三摩地相,亦名三摩地所行境界,亦名三摩地方便,亦名三摩地門,亦名作意處,亦名內分別體,亦名光影,如是等類,當知名為所知事同分影像諸名差別。」所以還有許多不同的名稱,不同的詮釋方式。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四終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五
酉二、明此處之所緣
(356頁)二、明此處所緣者。已說如是多種所緣,今當緣何而修止耶?有這麼多的所緣的話,那我們要修什麼呢?在此宗大師明顯的跟我們說到,要學習、要緣哪一種的所緣,對自己來講是最合適的?在此宗大師回答說,答:如前經說,無有限定,須各別緣,以補特伽羅有差別故。尤其上品貪行者,等修奢摩他時,所緣各別決定。若不爾者,縱或能得奢摩他相應三摩地,然不能得實奢摩他。
雖然每一個眾生的根器不同,所以可以緣自己想要緣取的所緣境。可是如果煩惱非常強烈的話,那根據自己的這種強烈煩惱,而來作個別所緣境的觀修,這才有辦法真正的成辦奢摩他。否則的話,奢摩他是沒有辦法生起的,因為非常強烈的煩惱,會障礙奢摩他。若不久修淨行所緣,尚說不得正奢摩他,況全棄捨淨行所緣?多尋思者尤應修息。所以如果是具有這種強烈煩惱的眾生而言,如果沒有修學淨行所緣的話,是沒有辦法獲得正奢摩他的,所以遠離了淨行所緣,是沒有辦法成就這個禪定的功德。尤其是非常散亂的這種,內心很容易漂浮不定的這種尋思者,尤其更應該要去觀修阿那波那數息。
若是等分補特伽羅,或是薄塵補特伽羅,於前所說諸所緣中,隨意所樂作所緣處。如果是中品煩惱,或是下品煩惱的眾生,那就看自己所歡喜,去作決定就可以了。又修次第中、下二篇,依於現在諸佛現住三摩地經及三摩地王經,說緣佛像修三摩地。《修次中篇》、還有《修次下篇》,以及《三摩地王經》,還有《諸佛現住三摩地經》裡面都有說到了,緣取佛像而來作三摩地的觀修,這也是有很大的殊勝功德。
覺賢論師說多所緣,如云:「止略有二,謂向內緣得及向外緣得。內緣有二,謂緣全身及依身法。緣身又三,謂即緣身為天形像,緣骨瑣等不淨行相,緣骨杖等三昧耶相。緣依身法又有五種,謂緣息、緣細相、緣空點、緣光支、緣喜樂。向外緣者亦有二種,謂殊勝、平庸。殊勝又二,謂緣佛身、語。」道炬論釋亦引此文。
因為緣佛像不只是能成就奢摩他,在緣佛像的當下,也能夠隨念諸佛功德,所以具有這兩種的利益。所以在此說到,其緣佛身攝持心者。隨念諸佛故能引生無邊福德,若佛身相明顯堅固,可作禮拜、供養、發願等,積集資糧之田及悔除防護等淨障之田,故此所緣最為殊勝。又如三摩地王經說,臨命終時隨念諸佛不退失等功德,若修咒道於本尊瑜伽尤為殊勝,因為要觀修生起次第和本尊瑜伽的緣故,有如是等眾多義利。又此勝利及思佛之法,廣如現在諸佛現住三摩地經所明。又如修次下篇所說,定應了知,因恐文繁,茲不俱錄。故求所緣既能成就勝三摩地,餘諸勝事兼能獲得,如是乃為方便善巧。
(357頁)當以何等如來之像為所緣耶?要觀想佛像的話,是什麼樣的佛像呢?要怎麼樣觀呢?答:如修次下篇云:「諸瑜伽師,先當如自所見、所聞如來形像安住其心修奢摩他。當常思惟如來身像黃如金色,相好莊嚴,處眾會中,種種方便利益有情。於佛功德發生願樂,息滅昏沈掉舉等失,在此應該說沈沒、掉舉等失,乃至明見如住面前,應於爾時勤修靜慮。」三摩地王經云:「佛身如金色,相好最端嚴,菩薩應緣彼,心轉修正定。」如此所說而為所緣。此復有二,謂由覺新起及於原有令重光顯,後易生信又順共乘,故於原有令相明顯。有兩種情況,一個是像是金剛乘來講的話,生起世尊迎請至尊,以這種的方式而去新起佛像,這種的話就不需要了。在此我們要緣的佛像,不一定是這一種新起,當然也是可以,可以最好是以後者為主。後者是什麼呢?也就是「於原有令重光顯」的這種佛像,什麼叫「原有令重光顯」的呢?也就是不需刻意的去迎請,或者說是意識的一種觀想,可以去迎請資糧田,而是現有什麼的因緣,就以這個為主。光顯的意思是,在緣取佛像的時候,我們在打坐修禪緣取佛像的時候,佛像的大小最好大概是像我們手掌長的這種高度,在自己的額間,就是眉間前面,沒有說很遠的距離,但是也沒有說非常的近,這樣的話眼睛會覺得很難過,也不是這樣子,大概是適中的一個距離。
觀想的時候,一定要放大光芒,因為如果我們觀的佛像,不是暗暗的,是放大光芒的話,會有消除沈沒的作用。沈沒就是讓內心沈沈的,沒有精神的感覺,這是由沈沒去作祟,這是禪定最大的障礙之一。禪定第二個最大障礙是掉舉,也就是散亂的意思。所以我們所觀的佛像,一定要觀得比較有重量,越重越好,這種重量的觀修,可以使我們遠離掉舉,具有這種的緣起。由觀光明,而且這種光要越亮越好,非常的透徹,而且放大光明,這樣的話,有驅除沈沒的這種緣起,所以「原有令重光顯」的這種佛像,比較容易觀修。在這兩種佛像的觀修裡面,後者易生信又順共乘,顯教和密教兩者來講的話,都會比較容易作觀修的,故於原有令相明顯。
先求持心所緣處者,謂先當求一若畫、若鑄極其善妙大師之像,也就是導師世尊的這個相,無論是畫像也好,或者所鑄作的佛像也好,數數觀視善取其相,數數修習令現於心,或由尊長善為曉喻,如果沒有這個相的話,透過善知識的一個解說,思所聞義令現意中求為所緣,又所緣處非是現為畫鑄等相,要令現為真佛形相。所以我們在觀佛像的時候,不要說我在觀佛的畫像而已,不應該這樣想,應該想說我正在觀佛像,而是由畫像去呈現而已,並不是說佛的畫像。佛的畫像就不是佛了,我們最主是要觀佛的一個模樣,把他視為是真正的佛,而來作觀想。
有說置像於前目睹而修,有人說到了,在觀修佛像的時候,要眼睛一直瞪著佛像來修禪的,智軍論師善為破之,智軍論師破除這種的說法,以三摩地非於根識而修,要於意識而修。所以宗大師在此也是說到了,這種的修法是錯誤的,因為修學禪定不是靠眼識的力量,最主要是靠意識的力量去修學,所以如果是用眼識而修的話,當然眼睛一直看就可以,可是不是用眼識而修,最主要是意識而修,所以不一定要眼識一直看。
妙三摩地親所緣境,即是意識親所緣境,所以禪定的所緣,就是意識的所緣,須於意境攝持心故。又如前說是緣實境之總義,總義就是義共相,或影像故。影像亦有粗細二分,有說先緣粗分,待彼堅固次緣細分,自心亦覺粗分易現起故,應先從粗像為所緣境。
這個佛像在觀想的時候,可以分粗分還有細分,這兩種不同的區別,至於這個詳細的部分,宗大師在下面會說到。所以宗大師也說,先以粗分為主,再修細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如果之前沒有獲得奢摩他,為了成辦奢摩他,而來作禪修的話。當然奢摩他的所緣境,我們可以自己去決定,要修任何的所緣境都可以,無論是佛像,或者是數息,或者是其他等等。可是一旦決定了,要緣哪一種所緣境的話,就不要再去遷移,就是時常轉換我們的一個所緣境。就是今天修佛像決定了,所以今天修佛像,明天後來又三心二意,明天又修數息,那後天又修無常,大後天又修無我。這樣的話我們就沒有辦法成辦奢摩他了,這反而會成為修學奢摩他最大的障礙,所以這是要特別、特別注意的。可是一旦奢摩他成就的話,那時候我們已經獲得了身心的一個堪能了,得到了身心輕安,所以再去緣其他的所緣境,就無所謂了。可是在正修,為了獲得奢摩他,我們去作觀修的話,或者閉關修禪的話,還未決定任何所緣境之前,都還好,但是我們決定的話,那就不要輕易的去轉變了。所以在此說到:
(358頁)尤為要者,謂如下說乃至未得如欲定時,不可多遷,異類所緣修三摩地。若換眾多異類所緣修三摩地,反成修止最大障礙。故於修定堪資定量之瑜伽師地論及三篇修次等,皆說初修定時,依一所緣而修,依靠一種的所緣境而修學,未說遷變眾多所緣。並沒有說到遷變眾多的所緣。聖勇論師於修靜慮時顯此義云,很明顯的說到:「應於一所緣,堅固其意志,若轉多所緣,意為煩惱擾。」道炬論云:「隨於一所緣,令意住善境。」說「於一」的這兩個字,所以這是指定詞,言是指定詞,故先應緣一所緣境,待得止已後乃緣多。獲得了奢摩他之後,再去緣其他的,就無所謂了。修次初篇云:「若時已能攝其作意,爾時乃能廣緣蘊、處、界等差別。如解深密等說瑜伽師緣十八空等,眾多差別所緣。」
所以宗大師,在每說到一個理論的時候,後面絕對會作某大論師,或大論典的一個經文,或者是論文來作補充,來引經據典。所以宗大師其用意,就是要讓我們知道說,所修行的內涵,沒有比大論典所詮釋的內容,還要來得殊勝。我們要修行的話,就要從大論典裡面去尋找,就連還沒有獲得奢摩他之前,只能修一個所緣,獲得奢摩他之後,可以修眾多的所緣,都可以引用這麼多的一個大論典的經文。所以我們可見宗大師確實是用心良苦,為了讓我們弟子眾,知道所修和所學的內涵是同一個,並非是分開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