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珠蔓
---菩提道次第禪修手冊
大藏寺祈竹仁寶哲 著
編者的話
近數十年來,漢地佛子對藏傳佛教格律派的《菩提道次第廣論》,乃至其他菩提道次第系列之教理論著,都開始有所瞭解,唯市面上仍少見與此配套的實修開示著作。為填補這方面的需要,大藏寺法台祈竹仁寶哲於2004年10月在香港東蓮覺苑,以十一天開示了菩提道次第八大導論中之《樂道論》,經筆錄、翻譯、整理及編輯而成本書。
《樂道論》乃第四世班禪善慧法幢大師(Panchen Lobsang Chokyi Gyaltsen, 1567-1662)所著,其內容為專門提供予行者實修之要訣,故成為歷代實修者必讀及倚靠而禪修之權威導引。
本書固然可被視為個別獨立之禪修手冊,唯編者建議讀者首先研學老法師之《甘露法洋》、《甘露心華》及《甘露法味》此三本著重教理方面之菩提道次第系列著作,然後方使用本書而配套實修,俾能獲得至大利益及進步。
禪修導言
每一個人,甚至每個生命,所希求的理想都一樣。世上的人,有的追求金錢,有的追求名聲,也有追求美色的,但最終來說,我們所追求的,其實不外乎是欲離開痛苦及欲得到快樂。可是,我們可以靠觀察而得出結論:快樂並不可從心外求得。如果我們真的想得樂離苦,就必須作心上面的修持。
修持必須先學懂正確的方法及知道這樣做的目的,而不是隨便地坐下來、閉上雙眼,便以為這就是所謂的“修行”。有些人一聽到“修持”這個字眼,便聯想到在天上飛、未卜先知、天眼通或什麼神通法力等等,其實這全都不是我們這裏所說的修持。所謂“修持”,是指訓練自己的心,令它能受控制及漸漸遠離貪、瞋、癡等煩惱,以達到真正及恒久的快樂,從而切斷痛苦的來源,乃至最終成就最完美的境界 —— 佛境。
這裏所將教授的,是佛教二千多年來代代相傳下來的菩提道次第教法。它始自本師釋迦牟尼,後由阿底峽祖師(982-1054)整理,再由宗喀巴祖師(1357-1419)等歷代大師發揚光大,傳承至今從未中斷或被歪曲過,所以這些教授完全可靠。在二千多年來,歷代祖師及許多修行人,都依賴這裏所說的方法,而得到了傑出之修行成果。
這裏提供了整條成佛之道上每一步應修的內容。有些人或許在略學了一下各禪修章題內容後,便心生一念:“這些教理很淺白,我早就懂得了!”可是,如果缺乏了正式的禪修,我們便永不可能生出對它們的真正而堅固的覺受,這些教理永遠只會是與自己無關的理論,並無助于我們得樂離苦,也不可能令我們解脫乃至成佛。故此,對真正欲得樂離苦乃至發願成佛的人,禪修是必需的修持。
在第一次正式禪修之前,首先我們必須具備某些基本條件及學習有關的基本知識。
預備禪修
師承
本書的依據是菩提道次第顯宗教法,尤其是菩提道次第八大導論中的《樂道論》。 佛教十分注重傳承,而禪修之成功與否,並不單取決於智慧,同時亦依賴歷代傳承加持,故此我們若能具備由本師釋迦牟尼歷代相傳下來之清淨傳承,將會最有利益。初修的人固然可以依本書先行自修,但我們若欲修持最為有效,則必須同時尋找具備此傳承之明師,向他求學菩提道次第的口傳傳承乃至講解導引,而在具德上師的引導下進行修持(注:有關尋找及依止師長之詳細開示,見於法師著作《甘露法洋》、《心生歡喜》及《悉地本源》中)。
地點
在日常生活中禪修的人,假設條件所及,宜在居處選擇一間清靜的房間或一個不會受到打擾的角落,以進行每日的禪修活動。在這個房間或角落,我們必須如法地供置一個佛壇,並要有供禪修所用的座墊。
如果我們有機會作更嚴格之閉關專修,最佳條件是另覓地點進行禪修。對這個地點,傳統上有詳細要求。首先,此處應是清靜無人之處、利於健康及周圍沒有可能導致行者分心的干擾,而且並無盜賊、猛獸或天災等潛在威脅。第二,我們必須尋求佛法上的善友幫忙,在關期中打水及做飯等。最佳之閉關地點是歷代祖師曾駐錫過的聖地,而最低要求是此處從未曾發生過大型集體殺生行為(如古戰場、屠房等地)或違犯戒律的事(如曾發生僧團分裂之地)。在關房中,我們應供置佛壇及預備好禪修座墊等,如前所述。
清潔
在第一次設置佛壇時,我們為表尊重三寶及修持,必須預先打掃清潔禪修的房間或角落與佛壇所在。首先,我們以乾淨的水灑在地上及周圍,心中想著此水淨化了此地及六道眾生之業障,然後我們用一把掃帚打掃地方。佛教修持上的打掃異於日常生活中之打掃,因為它是為了淨化五大煩惱等心垢而作的。我們手持掃帚,觀想此即為無我智慧,以此打掃,同時心想著正在以無我智慧切除心中的煩惱與證悟菩提道次第心要之違緣、障礙。
在設置好佛壇後,我們每一天也必須在早上或禪修時段前打掃一番。即使地方十分乾淨,我們仍然必須象徵式地以掃帚略為打掃地方及以孔雀毛等羽毛清潔佛壇與佛像等,以表去除心垢及障礙。
佛壇
為了我們禪修者自己的利益,在關房或家中日常修持的地方,我們必須設置一個佛壇。佛壇雖不必鋪張,但必須佈置得如法。它不應太高或太低,放在略高之處即可。在壇上,應至少有一尊本師釋迦牟尼像或圖片,不論大小。出家人一般已擁有一尊隨身攜帶的釋迦像,這已可以算是足夠了。
佛像雖不是佛,但它代表了佛,所以其帶來之利益十分大。即使以嗔恨心狠瞪佛像一眼的人,由於佛陀的力量,尚能因此而積下了功德,何況以善心及信心恭敬仰望呢!我們應把佛像想為真正的佛陀,並常常恭敬觀望,如此便能引發自己內心中的信心、得到佛陀之加持。
此外,壇上應分左右(以面向佛壇而說)而供佛經及佛塔各一。佛經以《菩提道次第廣論》代表即可,或用《大品般若經》、《聖妙吉祥真實名經》、《入菩薩行論》或任何自修之正信法典均可。佛塔不論金、銀、銅或泥造均可。藏式佛塔分為八種風格,若採用菩提塔最佳,但供其他七種亦可。除以上八種選擇外,在佛教藝術上稱為“寶幢塔”的漢式佛塔,及在西藏稱為“缽塔”的小泥塔,這些亦可以用在佛壇上。
作禪修的人,應於每天早上或在上座禪修之前,以孔雀毛等任何羽毛束在一起,略為拂拭佛像及佛壇,並以恭敬心瞻仰佛像片刻,這樣會有利於得到禪修中所欲培養出的覺受與證悟。
供品
佛陀當然並不需要我們的供品,但為了利於自己的修持,我們應多作供養。在佛壇上,我們應每早或在上座禪修前放上供品。我們可以自由選擇供水、鮮花、燃香、塗香、素品、蠟燭、油燈或電燈,隨自己負擔能力及喜好而決定。可是,我們必須注意供品來源及供養動機。以殺生、偷盜或妄語等不當方法騙來的供品,並不適合上供。為求名、求利之私心,或以捨不得的心上供,也是不適當的。我們應整齊地擺好供品,心想著是為了證悟佛法以利益眾生的目的而上供。
座墊
對嚴格的閉關專修者來說,禪修座墊有比較多的要求,這是因為閉關者每天將有很長時間必須坐在其上,不合適的座墊可能導致不適,以致成為禪修的障礙。如果條件所及,我們應在地上以白色粉筆畫上一個象徵禪定堅固的圖案,再在其上鋪上少許吉祥草及百節草,以紀念佛陀成道的典故,並以此集清淨、長壽、禪定堅固及早日成佛的吉祥緣起。座墊應以前低後高、人坐上後四周留有餘位者為宜,或以令自己坐得舒適的為宜。在整個關期中,我們不應移動此座墊。如果只在日常生活中禪修而條件不足,我們挑一個舒適的座墊放在地上使用即可。
座墊的面對方向,以座西朝東為最佳,但只要並不背對佛壇,以其他坐向擺放亦可,不必一定要面向正東或正面對著佛壇。
時間
有條件作閉關專修的人,在關期中應限制外出,把關期中的幾乎全部時間用於禪修之上。我們可以把一天分為四座修持,第一座由淩晨起至日出為止,然後在早餐後進行一天中的第二座修持,至午飯時間為止,第三座由下午兩點左右開始,至五點左右下座,第四座在晚飯後、約八點開始,至十一點左右結束。在每天中,有四個時份必須儘量避開,一為日出,二為正午,三為日落,四為午夜,這是因為傳統說這四個時刻並不太有利於修持之故。
現代的人大多不可能終生或常常作上述的那種嚴格閉關專修,但我們卻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禪修。選擇這種方式修行的人,可以在上班或上學等忙碌的生活中,每天都抽一點時間出來上座禪修。禪修的時間並無硬性規定,只需儘量避免上述四個不利於修持的時刻便可,但以在早上修持為較佳選擇。我們可以每天修持一座、兩座或更多座,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堅持每天不論多忙、多累,也起碼強逼自己上座略修片刻,絕不讓修行中斷一天。
坐姿
在每次上座前,我們應先對佛像等恭敬頂禮三拜,然後才坐下。
最理想及標準的坐姿,稱為“毗盧七支坐姿”。我們以左足在內、右足在外的方式雙足盤起,右掌仰天疊在左掌上,兩姆指相觸,腰挺直,牙及唇保持自然,舌尖抵著上顎,眼睛半閉而目光注視前下方地面,頭部微向前傾而下巴向內收,雙肩挺拔平行,雙臂並不貼腋下而留少許空間。
以上所說的,是標準坐姿。初學或有足患的人,采單盤坐或交叉腳的方式禪修亦可,但因為傳統的原因,我們最好不要坐在椅上修持。
調心
在上座後、開始進行每一座禪修前,我們首先應觀察自心狀態,看它是否處於紛亂、貪、嗔或癡的狀態中。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們必須首先調息,透過這個簡單而有效的方法令心安靜下來。
調息的方法是,先舉起右手豎起食指,以右食指指背壓左鼻側,用右邊鼻孔吸氣,再把右手指移至右鼻側,以指肉壓右鼻側,用左鼻孔呼氣,如此做三次,然後放下右手,改以左手指背壓右鼻側,用左鼻孔吸氣,再用左手指肉壓左鼻側,以右鼻孔呼氣,如此作三次,最後放下左手,以兩個鼻孔同時吸氣,又再呼氣,也是重複三遍。整個迴圈共有九次呼吸,每一呼、一吸均應儘量綿長、細微而深入。在吸入時,想著正在把猶如白光的佛眾加持攝入。在呼氣時,想著正在把猶如黑煙的心中煩惱呼出。以此方法重複作幾遍迴圈,便可把心靜下來了。
如何進行禪修
如何進行禪修
如法及有效的一座禪修,必須具備前行、正行及結行此三部份,缺一不可。對大部份人來說,我們未必每一座禪修正行均能見最理想的效果或生出覺受,但如果我們至心地進行前行環節之祈請及結行部份之回向等,便能積廣大功德,而並不會因該座正行未能順利而致一無所得。
曾學習及有能力的行者,應依《賢士頸嚴·六前行儀軌》修誦前行(注:見法師著作《甘露法洋》),但初學禪修的人,可依以下簡易方法進行。
如何進行禪修前行
在上座、調心後,首先心想:
我現在有幸得此寶貴人身,並有機會修持善法,但若現今不好好利用它,來世極可能墮入三惡道中,無法再得同等修行良機了,而且尚會受種種大痛苦,故此我現在必須好好利用此機緣,在今座上努力修持,以期迅速成佛以利益眾生! 然後我們觀想皈依境。皈依境有不同觀法,分廣、中、略版本,甚至還有並不觀想出具體形相的傳統。簡略的觀想法是,我們觀想面前眉心對開之虛空中,有一片由佛之悲心所化現的雲海,其上為由八獅承托之寶座,上有蓮花、月座及日座,本師釋迦牟尼佛正坐在此座上。佛陀並非似泥像或銅像般,而是由光形成、活生生的真正佛陀,具三十二相及八十種好,其心不斷有化身化出。我們必須想著,此即自己師長、歷代祖師、所有本尊、一切諸佛、菩薩、羅漢、空行及護法之總集化現。
現在我們觀想父親坐在自己右邊,母在左邊,親友在後,與我們過不去的人在前方,其餘眾生一一現人相圍繞。
我們心想:
正如我自己亦常受各種痛苦,六道眾生皆如是,而且痛苦程度更甚於我!在此苦海中,我們唯一的依靠便是您了!我與一切眾生之脫苦唯靠您了!
在此心態中,我們誦念皈依文三或更多次,並心想身邊之眾生亦同聲念誦。 皈依文是:
行者皈依直至成正覺 佛陀正法以及聖僧眾
因作佈施等諸修持故 願證佛境利普有情生
在誦皈依文時,應觀想面前佛陀放白色甘露與光,進入我們與眾生體內,令我們之業障及煩惱變成黑水般由身體下部流走,又加持而令我們的功德、智慧、壽命及善心都增長了,從此與上師、佛、法、僧永不分離。
在修誦皈依文後,我們觀想佛陀變出許多化身,每一化身入于一位眾生中,包括我們自己。在佛陀化身融入身體後,我們心想自己與眾生都變得像佛陀般清淨了,此時心中必須生歡喜心。
接下來,我們修誦四無量心:
若一切有情能離親疏愛憎安住等舍 何其善也 願其安住 我當令其安住 懇請上師本尊加持我能如是
若一切有情具足樂及樂因 何其善也 願其具足 我當令其具足 懇請上師本尊加持我能如是
若一切有情遠離苦及苦因 何其善也 願其遠離 我當令其遠離 懇請上師本尊加持我能如是
若一切有情不離增上生及解脫勝樂 何其善也 願其不離 我當令其不離 懇請上師本尊加持我能如是
以上的第一段是修平等心,其目的猶如在播種前預先把田地弄平,以使接下來將修的慈心、悲心等可以順利培養。在誦此段時,我們觀想面前皈依境放光,加持我們生出真正的平等心。
第二段是修慈心,我們發願令眾生皆得到快樂。在誦此段時,我們觀想面前的佛陀放光,加持令我們早日生出真正的慈心,同時也加持以令眾生得樂。
第三段是修悲心,我們發願令眾生遠離苦及苦因。眾生之受苦,乃因其過去生中所作之不善業。故此,我們觀想佛陀放光除去他們的業障,令其離苦,同時佛陀亦放光加持,令我們早日生出真正的悲心。
樂亦分為世俗的樂及究竟的樂。在第四段中,我們發願令眾生得到究竟之樂。故此,我們觀想佛陀加持他們得到究竟快樂,同時也加持我們真正生出這種喜心。 在目前,我們雖然常常念誦以上四無量心的文句,但我們並未能真正生起堅固的慈、悲、喜、舍之心。所以,在念誦時,我們應在心中祈求加持,而觀想佛陀消除障礙,我們真正生出四無量心的種種煩惱。
然後我們念誦:
為利諸母一切有情 必須盡力速疾速疾證得正等覺位之寶 為證此故 當以深道上師本尊瑜伽為門 趣入修習菩提道次第教授
以上是殊勝發心的文句,其意思是說:“為了眾生之利益,我必須馬上好好地禪修,以期速疾地成佛!”在念誦時,我們必須如此地起念。
在誦完殊勝發心後,我們觀想面前的佛陀變成小小的一點白光,由我們的眉間入於我們身中。
接下來,我們必須觀想資糧田。資糧田有許多種版本,例如《上師會供》及《速道論》版本等等,但初學者可以單單重新作如前所觀想之本師釋迦牟尼佛在前,以此一尊涵攝歷代祖師、上師、諸佛、菩薩、羅漢及護法等一切三寶聖眾,然後觀想其心放光,召引一切佛等聖眾融入其身。
為了積累功德及懺淨罪障,以利於生出禪修覺受,我們念誦以下的七支修持及供養曼達文。
俱胝妙善所生身 滿足無邊眾生語
如實盡觀所知意 釋迦教主誠禮敬
無上導師佛陀寶 無上救者正法寶
無上引導僧伽寶 皈處總聚尊前禮
實設意變無餘供 無始積罪盡懺悔
聖凡諸善皆隨喜 輪回不空請安住
為眾生轉正法輪 自他諸善回菩提
四洲須彌日月七珍寶 妙寶曼陀普賢供養聚
供獻上師本尊三寶前 懇請垂悲受已求加持
七支修持為頂禮、供養、懺罪、隨喜、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及回向此七者。在誦念時,我們可以觀想一切佛、菩薩及聖眾充滿面前虛空中,自己周圍是六道眾生,如前所述,自身又再化出無數化身,眾生及自己之無數化身悉皆同聲稱誦。
然後,我們念誦《普善德根本》,其偈文是:
一切功德之基具恩主 如理依止乃是道根本
善了知已自當多策勵 以大恭敬依止求加持
僥倖一次得此具暇身 當知最極難得具大義
遍諸晝夜相續恒無間 生起取堅實心求加持
身命動搖猶如水中泡 速疾壞滅之故當念死
死後如影於形緊相隨 黑白善惡業果恒隨逐
于此獲定解已罪過聚 縱極細微亦當作斷除
盡力成辦一切善資糧 常不放逸謹慎求加持
受用無飽一切痛苦門 不可保信三有眾圓滿
見過患已于彼解脫樂 當生大希求心求加持
以此清淨意樂所引發 正念正知極大不放逸
以彼聖教根本別解脫 作為修持心要求加持
正如自身沉沒有海中 一切慈母眾生亦如是
見已荷負救度眾生擔 勝菩提心純熟求加持
惟具發心若不學三戒 當善了知定不成菩提
故應發起猛力大精進 學習佛子律儀求加持
於顛倒境弛散能息滅 且能如理觀察真實義
由是止住妙觀雙運道 速于相續中生求加持
共同淨治轉成法器已 一切乘中最勝金剛乘
有緣士夫最上之津梁 速疾順易趣入求加持
彼時成就二種悉地本 謂護清淨律儀三昧耶
獲得不假造作決定解 縱舍生命守護求加持
複次續部心要二次第 諸般扼要如實通達已
勤行四座瑜伽不散亂 如正士語修習求加持
開示如是妙道善知識 如理修習諸友堅固住
內外一切中斷障礙聚 悉皆速疾消滅求加持
一切生中不離清淨師 恒常受用正法大吉祥
地道功德完全圓滿已 速獲金剛持位求加持
這是一段祈請諸聖令我們生起覺受與證悟的祈禱文,其加持極大(注:其講解開示見於法師著作《甘露法味》中)。
在念誦《普善德根本》後,面前之釋迦牟尼作一百八十度轉身,而來到行者頭頂上空,與行者面向一致,然後我們誦以下之祈請文。
四種佛身自性本尊師 能仁金剛持前誠啟請
離障法身自性本尊師 能仁金剛持前誠啟請
大樂報身自性本尊師 能仁金剛持前誠啟請
諸般化身自性本尊師 能仁金剛持前誠啟請
總攝一切上師本尊師 能仁金剛持前誠啟請
總攝一切本尊本尊師 能仁金剛持前誠啟請
總攝一切諸佛本尊師 能仁金剛持前誠啟請
總攝一切正法本尊師 能仁金剛持前誠啟請
總攝一切僧伽本尊師 能仁金剛持前誠啟請
總攝一切空行本尊師 能仁金剛持前誠啟請
總攝一切護法本尊師 能仁金剛持前誠啟請
總攝一切皈處本尊師 能仁金剛持前誠啟請
在此段祈請文後,我們便可進行禪修之正行了。
如何進行禪修正行
在本書後面篇幅中,教授了成佛之道上每一步禪修的主題。這些章題共有三十四個,其先後順序排列是有其合理性的,所以我們應從首章題 —— 對師長生信心開始禪修,不可隨自己喜好而隨便挑章題來修。
在任何一座中,我們只挑一個章題而禪修。在禪修時,我們依教授內容而細細思維,沿著教授內容之思路一直分析下去,輔以邏輯、自己所知之佛經引據,甚至日常中所見到的實例,以期令自己對所修主題產生強烈而明顯的感受。當這種感受產生時,我們便放下分析、思維,而把心專注於這個感受上,令心念不散失。
在初學時,我們的心自然不受控制,即使能培養出一定的感受,我們亦無法把心停駐在此之上,所以我們必須同時留意自心的焦點所在,在心念一游離此感受時,我們又再次沿教授內容之思路,重新帶出失去了的感受,然後又再次嘗試把心停駐在此念之上。以參思惡道苦的章題為例:首先我們沿教授所說內容思維,幻想自己身在地獄道、餓鬼道或畜牲道之情況,當自己感到對此等痛苦之厭惡、恐懼及難忍時,便停止思維及分析,而把心專注於這個感受上面。在一分心時,我們又再次重複想及地獄道等之苦況,以重新培養出剛失去了的感受……如此反復練習。
透過恒常熟習,我們便能加強分析力及專注力,從而令自己易於生出該座所欲培養之感受及令心念不散失。
以上所述,便是禪修之方法。簡單地說,我們依教授內容及其它助緣,培養出特定的感受。一旦這種感受強烈地生出時,我們便緊緊地抓住它,把心停駐在其上,令自心浸淫於此念之中,越久越好。
在初學時,我們每一座不必修太長時間,否則便可能產生厭惡禪修的反效果了。在開始時,我們用兩小時、一小時甚至單單半小時進行禪修正行便足夠了。在自己習慣于禪修後,我們才把每一座的時間逐漸延長。總而言之,座時太短會導致沒有足夠時間培養覺受的問題,太長則會令自己對禪修產生厭惡、反感等反效果,所以我們宜依個人經驗及耐性而自行試驗及調整每座之長短。可是,不論我們有多累或多忙,我們絕不中斷禪修。如果我們在某天中特別忙碌或是病倒了,也應該強逼自己至少仍上座略修片刻,以保持每天禪修之習慣及其慣性力量。以上教授普遍適用于絕大部份章題的禪修,但在修禪定時,我們應改以把每天分為十多、二十段較短的時段而修,因為這樣比較有利於禪定的進步。
前面已經說明,菩提道次第修持章題的先後排列,是有其邏輯性的,各章題環環相扣,下一環節的成功建基於對上一個章題的覺受。如果我們隨意挑一個章題來修而不依次序進行,效果並不會顯著,所以我們應從第一個章題始修,一步一步地順序修成,直至最後一個章題。如果要依最嚴格的傳統,我們應把第一個章題修至覺受堅固及合格,然後才可以開始修第二個章題,如此經年累月地慢慢修上去。有些章題需要我們每天禪修、每座均修同一內容,這樣地持續好幾個月甚至幾年時間,方能得到堅固的覺受。另一些章題,則可能只需較短時間。以上這種方法,是最有效的成就方法,但我們亦可以選擇以涉獵的方式進行禪修,譬如說我們可以順序對每一個章題禪修一周、兩周乃至一個月,在此期間的每一座中,我們對此內容盡力培養或多或少的覺受,在期滿時我們便移至下一個章題,而修習一周或兩周等等,這樣地順序修上去,直至我們完成所有章題為止。這樣修的話,我們雖未可說是圓滿了任何一章題的修習,但卻可以在大半年至幾年之間完成整個迴圈,而對每個章題皆有所認識,以種下習氣及因緣。在完成一個迴圈後,我們既可以開始一個新的迴圈,也可以改以前述之最有效方式進行新一輪的修持。
如何進行禪修結行
在完成禪修之正行部份後,我們應一心向頂上的佛陀祈禱、發願,並誦本師釋迦牟尼真言若干遍,越多越好,觀想他由心間流出甘露,淨化了我們在進行正行時所犯之過失。
本師釋迦牟尼真言是:
唵 牟尼 牟尼 瑪哈牟尼伊 疏哈
om muni muni mahamuniye soha
最後,頂上佛陀化光融入自己的身中,自己變化成為佛陀,心中放光出外淨化六道一切有情眾生,並依此觀想又再持誦本師釋迦牟尼真言若干遍,然後念誦回向文:
如寶珍貴菩提心 未生出者願生出
已生出之菩提心 祈不退轉倍增長
以此功德願眾生 積聚圓滿福與慧
成就依福慧所生 二種神聖之身相
在念誦回向後,我們便完成了結行工作,同時亦完成了整座禪修,現在可以離座了。
在座下的生活中,為了利於禪修的進步,我們在飲食、睡眠等事情上,亦必須配合修行。
在座下的時間,我們應多選擇與該階段修持有關的書本閱讀,譬如說我們最近正在修持敬師的章題,便應挑選閱讀與師徒關係有關的論著,或歷代祖師傳記中有關祖師們如何侍奉其師長的部份。
在飲食方面,太飽會令胃脹及易困,但太餓卻不足以支持身體作修持,所以我們大概吃七分飽即可,戒過飽或過餓。在閉關中,我們尤其應注意飲食,最好能用全素,而且千萬不可過飽或過餓,否則都不利禪修之進步。
在睡眠方面,若能以吉祥無畏獅臥姿入睡為最佳。在日常生活中修行的人,盡力試習即可,但在閉關修持中的人則應致力於培養以此睡姿入眠的習慣。
在臨睡前,我們應發願:
壽命及生死是無常的,說不定我今晚在睡眠中就死去了!若我不再醒過來,願我不入三惡道而再次得人身轉世!若我能再醒過來,則願繼續努力為眾生而修持,乃至成佛方休!
在早上起床時,應提起精神馬上離床。
在平時或閉關中座與座之間的空檔時間,應小心觀心及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要令自己或別人生煩惱,否則的話,座上所得之覺受便像倒在漏碗中的水般,旋即衰退或失去,令我們在座上的修持全部白白浪費了。禪修之進步及覺受,並不完全取決於座上時間的努力或智慧的累積,而同時亦端看我們有否足夠的功德。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或閉關中的座與座之間空檔,我們應多作供養、禮佛、懺罪及轉經等修持。在閉關期間,我們尤其應盡力把座與座之間的空檔,放在此類修持上,而避免進行寫信、看電視或閒聊等世俗活動上。
1. 對師長生信心
對真正想修行的人來說,敬師之基礎極為重要,而且是修行道路上的極大助緣。欲要成佛,必須依靠歷代師承,以師長教法來轉化自心,故此敬師為修行的第一步,一切成就無不源自正確地依止師長。
在修此章題及第二與第三章題時,除了本書所提供之大綱外,我們宜輔以自己所知之任何經論依據,例如《金剛手灌頂經》、《怖畏金剛續》、《事師五十頌》及《菩提道次第廣論》等之相關段落,尤其敬師之八大利益及不敬師之八種損失等內容,而用心禪參,以務求令心有所打動、令對師長之信心能順利及堅固地生出。
在修至對師長之信心生出時,我們甚至會淚如雨下、深深感動,這是很正常的現象。由於各人根器不一、過往習氣並不相同,有些人或許一至二周便能證得敬師方面之覺受,另一些人卻可能要潛修一年甚至兩年才有所成。一般來說,在家人最重要的是勿生邪見及要有一定的信心,覺受一時間未能證得亦不必氣餒。若實在苦修多時卻絲毫未見進步,我們可以嘗試多作金剛薩埵懺罪修行(注:見法師著作《本尊海會》)。
本章題的禪參方法是:
前行
在上座調心後,依教授而修誦前行,然後向頂上佛陀祈求加持生出禪修覺受。
正行
觀想頂上佛陀發放出所有與我們曾結法緣的師長之形相在我們面前。面對這些師長,我們在心中思維:
我的這些師長,其身為清淨佛身化為凡夫之相,其語為法,其意乃我欲證得之成就。有時我或許因為見到師長也會肚餓、身體無光等種種原因,而誤以為他們是凡夫,可是經典中說:“佛亦以凡夫相度眾生!”有時師長亦似有四苦,可是佛經說:“為利眾生,佛亦示現四苦之相!”由此可知,我的師長實為佛陀之化身,所以我必須信賴恩師。
在生出強烈感受時,盡力把心專注於此念中。
結行
依教授而一心向頂上佛陀祈禱及發願,並作誦咒、佛陀融入自己及加持眾生之觀想等,最後念誦回向文。
于座下時,應多閱讀與敬師教法有關之典籍與阿底峽、密勒日巴及宗喀巴大師傳記中之有關部份。
2. 常念師長恩德
著名的阿底峽祖師,每在提到他的師長金洲大師時,每每淚如雨下地稱頌:“我之三世大恩師……”有人問他:“你為什麼這麼恭敬金洲大師?”祖師答:“我本來什麼都不懂,現今我若有一丁點的善心,這亦全因師恩而修得!”由此可知,師恩是深如海、重如山的。
佛陀雖曾在二千多年前來到世上,為眾生說法,可是我們卻並未遇上佛陀。在現時,度化我們的是師長。在遇師前,我們什麼佛法都不懂,可是師長卻把教法、灌頂、口訣及心要等全都交予我們,等於是把佛境直接放在我們的掌握中了。由於師長之教導,我們一天比一天更接近佛果。我們任何進步或成就,乃至最終證得佛境,無一不是因為諸師長教導而得。由此角度來說,師恩可說是比佛恩還要來得深。故此,念師恩是修行道路上十分重要的一環。若不念師恩,縱管努力作很多其他類別的修行,亦極難以有所成。
本章題的禪參方法是:
前行
在上座調心後,依教授而修誦前行,然後向頂上佛陀祈求加持生出禪修覺受。
正行
觀想頂上佛陀發放出所有與我們曾結法緣的師長之形相在我們面前。面對這些師長,我們在心中思維:
我與一切眾生,由無始以來輪回,受盡大苦,雖欲得樂,卻不知如何積集樂因,雖欲脫苦,卻不懂如何遠離苦因,皆因未遇師長。現在我終於遇上了師長,這是十分幸運的。因師長之教導及恩德,我現在有機會脫離輪回苦海,甚至還可以成佛,所以,師長之恩德極為深重。佛雖曾住世而開示佛法,可是我卻未曾遇上他。現在直接教導我的是我師長,所以師恩可說是比佛恩更重!
在生出強烈感受時,盡力把心專注於此念中。
結行
依教授而一心向頂上佛陀祈禱及發願,並作誦咒、佛陀融入自己及加持眾生之觀想等,最後念誦回向文。
于座下時,應多閱讀與敬師教法有關之典籍與阿底峽、密勒日巴及宗喀巴大師傳記中之有關部份。
3. 承事師長
除了念恩外,我們亦應在行為上承事師長。在過去,歷代成就者皆因敬師及事師而得成就。印度的那洛巴大師當年雖已極有學識,但為了學修心法門,他依止帝洛巴,並從一開始便生大信心。為了承事帝洛巴的刻意磨難,那洛巴受了近二十年的苦。西藏的密勒日巴大師,為了承事瑪爾巴,亦同樣地受盡磨難、考驗。我們必須效法這些大師,而修持承事師長之道。
本章題的禪參方法是:
前行
在上座調心後,依教授而修誦前行,然後向頂上佛陀祈求加持生出禪修覺受。
正行
觀想頂上佛陀發放出所有與我們曾結法緣的師長之形相在我們面前。面對這些師長,我們在心中思維:
為了我自己的利益及進步,我必須效法過往的祖師,正確地承事師長,如同孩子聽父母吩咐般,放下尊嚴,任勞任怨。凡師長要求的,我都一一照辦,不畏辛苦或骯髒。除了以種種物資供奉師長外,我還應為師長代勞,承辦任何事情,而最重要的是,我必須按照師長的開示而奉行不輟。
在生出強烈感受時,盡力把心專注於此念中。
結行
依教授而一心向頂上佛陀祈禱及發願,並作誦咒、佛陀融入自己及加持眾生之觀想等,最後念誦回向文。
于座下時,應多閱讀與敬師教法有關之典籍與阿底峽、密勒日巴及宗喀巴大師傳記中之有關部份。
4. 人身轉生之寶貴及可塑性
我們現今生在人間,這是極為幸運的。如果生在地獄中,經劫受著大苦,便沒有機會修持了。同樣地,若生為餓鬼、畜牲、聾啞、弱智等,或生於無佛法的地方或信奉邪見的文化背景中,我們亦無法修持。現今我們非但沒有上述之不幸,反而生於中土、身心正常,又遇上了佛法及導師,有機緣信奉佛法,這些都是極難同時湊足的修行條件。六道眾生中,大部份都缺乏這樣的幸運機會,所以他們根本無從修持,可是我們卻有了這些條件,足以令我們成佛。對上述這些稱為“八有暇”及“十圓滿”的條件,我們必須識知而禪參暇滿的重大意義,從而培養出善用身命而修持的動力。
本章題的禪參方法是:
前行
在上座調心後,依教授而修誦前行,然後向頂上佛陀祈求加持生出禪修覺受。
正行
保持佛陀坐於自己頂上的觀想,心中思維:
我現今既得人身,又不愁衣食,更遇上了佛法及師長,有足夠機會修持,且又沒遇上不利於修特的各種違緣,所以我的這個人身十分有利用價值。利用這個人身,我可以受持別解脫戒、沙彌或沙彌尼戒、比丘或比丘尼戒、菩薩戒乃至密戒等,而且可以作任何修行,所以我此生有自主能力選擇來生是墮於三惡道中,或生三善道中,或得解脫乃至成佛,這全看我自己的抉擇了!我絕對不可白白浪費這個千戴難逢、寶貴的機會啊!
在生出強烈感受時,盡力把心專注於此念中。
結行
依教授而一心向頂上佛陀祈禱及發願,並作誦咒、佛陀融入自己及加持眾生之觀想等,最後念誦回向文。
于座下時間,應多閱讀開示暇滿人身難得的有關教法典籍。
5. 人身轉生之難得性
人身不但寶貴及具利用價值,而且它還極為難得。
從數量的角度來說,生於惡道的眾生極多,但生於人間的少;生於人間的生命中,不遇佛法的多,遇佛法的人極少;遇法的人當中,不信或無條件修持的人為多,信而能有條件修持的人為少。
從譬喻來說,我們的現今條件,其機率還少於一隻每百年才浮上水面一次的盲眼海龜,恰巧頸項穿過了在茫茫大海中飄浮的小環。
從其因的角度來說,我們的人身,是經過往極努力地圓滿佈施與持戒,方會獲得,故它十分難得、珍貴。
如果我們不感到身命寶貴而難得,我們不會想及善用它而修持。反過來說,若生此覺受,便會有強大的修行動機了。
本章題的禪參方法是:
前行
在上座調心後,依教授而修誦前行,然後向頂上佛陀祈求加持生出禪修覺受。
正行
保持佛陀坐於自己頂上的觀想,心中思維:
具足暇滿的人身既寶貴,而且極為難得!在六道中,生在人間的眾生極少、極少。在人之中,遇上佛法的人極少、極少。在遇上佛法的人之中,真正信佛而能修行的人又是其小部份而已。所以,我生為人,又遇上了佛法,而且還算是正在修行,這是極為稀有的!如果想再次得到人身,必須作極圓滿、極廣大的佈施及持戒,所以要想再次得到同等機會,是極渺茫的希望。如是我這次不趕快善用這個機會,尚待何時呢?我必須好好善用此身命,以作修持,切勿浪費這個不可再得的黃金機會!
在生出強烈感受時,盡力把心專注於此念中。
結行
依教授而一心向頂上佛陀祈禱及發願,並作誦咒、佛陀融入自己及加持眾生之觀想等,最後念誦回向文。
于座下時間,應多閱讀開示暇滿人身難得的有關教法典籍。
6. 生死無常
佛陀在初次說法已教示生死無常之理。在他入滅時,其最後一項教授亦是生死無常的道理。由此可知,此主題是很重要的教法。
不論的菩提道次第的三士道,乃至最高深、奧妙的密法修行,都依賴念死無常作為動力,方可有成。如果我們好好地修持此主題,便能決斷地入于修行之門、精進地堅持,乃至最終得到成就,令面對死亡時無憾無畏。反過來說,若不念死,即使我們或許也可算是信仰佛法,但卻不可能真真正正地提起決心猛修,而只會把時間耽誤在世俗瑣事之上。
念死無常並非消極的想法,而是為了令我們能有強大的動力及逼切感,積極地爭取每分每秒來修行佛法。
本章題的禪參方法是:
前行
在上座調心後,依教授而修誦前行,然後向頂上佛陀祈求加持生出禪修覺受。
正行
保持佛陀坐於自己頂上的觀想,心中思維:
每一個人均將死亡,最有錢的人也會死,聖人也會示現圓寂之相,我自己亦不例外。在死亡來臨時,再多的錢亦無法令我免死,甚至佛陀親自賜我灌頂亦無法逆轉業力及死亡。由我出生開始,便一天比一天老,甚至此分鐘便已比上一分鐘更老了。每一次呼吸,我便又已步向了死亡一步。既然死亡是必然的前景,我必須好好地修持!
沒有人能預知死期,死亡亦不依出生的順序而來臨,有許多人在年青時便死去了,也有些人未成年便死了,更有許多未出生便夭折的胎中生命。在每一分鐘,在這世界上的某個角落,便有人剛做好飯,連碗都還沒碰到便突然死去了。在現在這一分鐘,世界上便正有許多人死了。也許我明年便已不在世上,又或者我連今天也過不了,這都是說不準的!
我的身體隨時可能敗壞,又或許我會遇上地震、火災、水災、車禍、海嘯、颱風、中毒等厄運,尤其在現今年代,這些事每天都在發生,所以我必須趁現在尚有一口氣時趕緊好好修行!
在死時,親友、財富乃至我自己的身體,全部無法幫助我,亦不可能帶走,唯獨善業及惡業會跟隨我上路!
在生出強烈感受時,盡力把心專注於此念中。
結行
依教授而一心向頂上佛陀祈禱及發願,並作誦咒、佛陀融入自己及加持眾生之觀想等,最後念誦回向文。
于座下時間,應多閱讀開示包括念死利益及不念死之損失等無常教法的有關典籍。
7. 展望未來生之處境
我們既知人身難得而生死無常,便應關心死後之境況。人在死時生命並不終結,而將隨業力而再次投生於三善道或三惡道之中,善業力重者生於痛苦相對較少的天道、阿修羅道或人間,惡業力重者則生於受極大痛苦之地獄道、餓鬼道或畜牲道。只需略為盤算一下,我們便清楚知道自己的惡業極多,而善業則寥寥可數,所以我們的去處極可能便是三惡道之一。
地獄道分為八熱地獄、八寒地獄、近邊地獄及孤獨地獄,各各痛苦難堪,而且投生其中的眾生壽量極長,久久不能脫苦。
生於餓鬼道中,其主因乃為偷、搶、盜取財物及售賣經書以糊口等。在餓鬼道中,其共苦是長年的饑、渴、冷、熱等大苦,並長期受著各種威脅而心生恐懼。有些餓鬼,因其業力故,見到水便會化為汙血,或見食物便化為火焰,令其不得食;有些餓鬼的喉嚨長結,極難下嚥,而即使咽下了的食物,至其肚中便會變為烈火,令其痛苦不堪。
畜牲分為陸上及海中的動物,它們長年受著互啖、愚癡、冷、熱、饑餓及被勞疫等苦。
在禪參三惡道苦時,我們應幻想自己正在親歷其苦,否則利益不大。
本章題的禪參方法是:
前行
在上座調心後,依教授而修誦前行,然後向頂上佛陀祈求加持生出禪修覺受。
正行
保持佛陀坐於自己頂上的觀想,心中思維:
我隨時會死。在死後,並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會因業力而再度投生。在我的過去生及今生中,我曾作無數惡業,所以我極可能投生在三惡道中。
在現在,即使被小小的一根火柴灼傷了少許,我便痛不可當;即使在冬天少穿了件衣服,我便無法忍受寒冷。如果生在地獄中,我又如何能忍受其寒、熱之大苦呢?
在現今,只要我少吃一頓飯,便覺肚餓難忍,若生為餓鬼而長年受饑渴之苦,我又如何忍受呢?
畜牲長年受互啖、逃生、野外的惡劣生存環境或被人類勞役之苦。如果生為畜牲,我又如何能忍受其苦呢?
如果我再不趕快在有生之年懺淨業障,我很快便會面對這些大苦了!故此,我必須修持能脫三惡道苦的法門!
在生出強烈感受時,盡力把心專注於此念中。
結行
依教授而一心向頂上佛陀祈禱及發願,並作誦咒、佛陀融入自己及加持眾生之觀想等,最後念誦回向文。
于座下時間,應多閱讀開示三惡道苦況的有關典籍。
8. 皈依
由於我們常作十惡業等不善,故來生去處極可能便是三惡道。三惡道之苦我們已經開始瞭解,並已心生恐懼,極怕墮入其中,故此我們必須尋找可供依止的物件。
世間的天神等,由於他們自己尚未得脫輪回,所以並無能力救助我們免於三惡道。佛陀具足三十二相及八十種好,包括其六十妙音等功德。他已完成自度,並長期不分親疏地救助一切眾生,所以他是我們的可靠依怙。
佛法乃佛陀所修、所悟及所教,它有能度我們之功德,所以佛法是我們主要的依怙。
僧寶包括一切菩薩、羅漢、辟支弗及凡夫具戒僧團。僧寶是我們道上的模楷,所以亦是可靠的依怙物件。
在修至此章題時,我們必須把皈依三寶的心基於對三惡道之恐懼及對三寶功德之敬信心,否則只會流於口頭上的皈依,並無實際大益。
本章題的禪參方法是:
前行
在上座調心後,依教授而修誦前行,然後向頂上佛陀祈求加持生出禪修覺受。
正行
觀想頂上佛陀放出一切祖師、上師、本尊、佛陀、菩薩、羅漢、勇父、空行母及護法等,遍佈虛空之中。于憶念三寶之功德同時,祈求三寶令自己與眾生免於三惡道苦,而以此心重複多遍修誦:
皈依上師 皈依佛 皈依法 皈法僧
盡力把心專注于一心皈依的心念,而同時念誦以上皈依文。
結行
依教授而一心向頂上佛陀祈禱及發願,並作誦咒、佛陀融入自己及加持眾生之觀想等,最後念誦回向文。
于座下時間,應多閱讀開示皈依利益、皈依學處及三寶功德等教法之有關典籍。
9. 因果
在堅固地培養出對三寶的依止心後,我們必須進一步學習業力及因果運作規律,因為這正是導致福樂之果的方法。
正如種玉米便只可能長出玉米的道理,一旦業力種下了,便決定不可改變。同時,在沒有別的因素干擾的情況下,不論善或惡業的業力,都會不斷增長、變大。如果我們殺死了一條蟲,而並未以四力好好地懺罪(注:有關懺罪法門,見於法師著作《本尊海會 》中的金剛薩埵法門導修中),這惡業力便會自動增長,乃至等同殺人甚至更重的業力。如果我們做了一件小善,而這善業力並未受嗔心的影響,便亦會自動增長,以致我們可能會得到很大的善報。如果我們從未造作某因,便一定不會遇上相關的果報,但如果曾種下了因,這個種子便永不會消失。
業分為許多種,但主要可被歸納為十善業及十惡業。我們在禪修因果規律以培養出對因果起信之同時,必須努力積集十善業、戒除造作新的十惡業,並對已作之惡業懺淨。
本章題的禪參方法是:
前行
在上座調心後,依教授而修誦前行,然後向頂上佛陀祈求加持生出禪修覺受。
正行
保持佛陀坐於自己頂上的觀想,心中思維:
善因能引致善果,惡因則只會導致痛苦。一旦善或惡業的種子種下了,便無法改變,而且其業力會不斷增長、變大。如果我未作因,便不會遇上其相應果報。一旦種下了因,這業因種子便不會消失。所以,我必須積集不殺生等十善行,而努力斷除殺生等十種不善業,乃至連最微細的善業亦願意積極積集、連看似最微不足道的惡業亦當斷除!
結行
依教授而一心向頂上佛陀祈禱及發願,並作誦咒、佛陀融入自己及加持眾生之觀想等,最後念誦回向文。
于座下時間,應多閱讀開示業力與因果教法之有關典籍,並對已作惡業懺淨及防止造作新的惡業。
10. 六道共通苦況
佛教其中之一部最重要的教法是四聖諦。四聖諦分別是苦諦、集諦、滅諦和道諦。苦是六道眾生之現況,集諦解釋了它的成因,滅諦描述無苦的境界,而道諦教授達到滅諦的方法。
思維苦諦是極重要的修行。若我們不自覺身在苦中,便不會有心查究其因或生出欲求解脫之志願。參思苦諦,可以從六道共通的苦況與其個別不共的苦況著手,此即本章題及下一章題的禪修內容。六道的共通苦況,又可以分別以三苦、六苦或八苦的分類方式而描述,在這裏我們主要從六苦的角度而禪修,但讀者亦可以額外學習依三苦或八苦的角度而培養出離心的方法。
本章題的禪參方法是:
前行
在上座調心後,依教授而修誦前行,然後向頂上佛陀祈求加持生出禪修覺受。
正行
保持佛陀坐於自己頂上的觀想,心中思維:
雖然我可以依賴皈依三寶及奉行十善的方法,而暫時避免於死後墮入三惡道中,可是只要我一天尚在六道輪回中,便一天還在經歷其他各種各類的苦,無法徹底得享安樂。
在六道中,今世的親人來世可能變為仇家,甚至今生中亦有親人變成敵人的情況,根本沒有可信任的關係。在六道中,我的貪愛不息,永遠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滿足,但不論我擁有多少財產或其他好事物,我最終必將失去它們,甚至連這個身體也會一次又一次地轉換,我亦一次又一次地輪回,不由自己作主。
如果我不脫離六道,便永不可能徹底地離苦得樂!
結行
依教授而一心向頂上佛陀祈禱及發願,並作誦咒、佛陀融入自己及加持眾生之觀想等,最後念誦回向文。
于座下時間,應多閱讀開示三苦、六苦、八苦及六道輪回苦況之有關典籍。
11. 六道個別苦況
在第七章題中,已描述了六道中的三惡道之各別苦況,故此章題將強調天、阿修羅及人道的各別苦況。
對於六道各別的苦況,在禪參時不可用事不關己的心態而思維其內容,而必須以幻想自己此刻正在身曆其境、親歷其苦的方式禪思,否則其利益不大。
本章題的禪參方法是:
前行
在上座調心後,依教授而修誦前行,然後向頂上佛陀祈求加持生出禪修覺受。
正行
保持佛陀坐於自己頂上的觀想,心中思維:
生在地獄中的眾生,長年被極寒、極熱等痛苦所折磨。生為餓鬼的眾生,長年不得飲食,其苦無法形容。生為畜牲者,受著互啖、饑渴、恐懼、愚癡及被勞役等等大苦。即使能轉生於三善道,也一樣受著各種痛苦。
生於人間者,由入胎開始便要受苦。當母親飲涼水時,我會感到置身冰海中。在她飲溫水時,我會感到被沸水淋身般。在出生後,即使穿上最柔軟的布料,我也會感到像被針紮般。在成長期間,我又要經歷學習的痛苦等。在一生中,我會經歷無數次痛苦。在年老時,行動不便,胃口不佳,身體健康又差,而且還會受到年輕人的輕視。最後,我會經歷痛苦的死亡過程。
在阿修羅道中的眾生,妒忌心極強,所以天天都因不服氣等緣故而與天道眾生開戰,卻屢戰屢敗,傷亡慘重。
天界眾生亦沒有什麼永恆的快樂可言。在下界天中的眾生雖然長壽及在大部份時間中相對來說幸福,但他們只懂長期耍樂,不懂修持,亦無法生出出離心等,而且他們於臨死時會有極大的痛苦,此時他們自知將死,身上的華服及寶飾都失去光澤,體發臭味,其友人皆離得遠遠的,所以其感覺恐懼及淒涼。由於天界眾生具有一定的神通力,他們可以預見自己將生於何處,所以其苦與恐懼只會更重。在無色界天中的眾生,雖無粗顯的痛苦,但卻仍有細微的痛苦,而且最終仍將難逃一死及重墮三惡道的厄運。
總而言之,六道中的三惡道固然是苦,但三善道也仍然不外乎是痛苦。在六道之中,根本沒有真正、恒久而究竟的福樂可言,所以我必須致力於脫離輪回的修持!
結行
依教授而一心向頂上佛陀祈禱及發願,並作誦咒、佛陀融入自己及加持眾生之觀想等,最後念誦回向文。
于座下時間,應多閱讀開示三苦、六苦、八苦及六道輪回苦況之有關典籍。
12. 解脫之道
單單有欲脫離輪回的願望並不足夠,我們必須懂得解脫的方法,並加以實行此方法。
在知苦後,便應探其因,否則便無法根除痛苦。六道的本質是苦,而其成因是煩惱與業,此亦即集諦的內容。在我們的五根遇上外境時,加上貪、嗔、癡等煩惱,便令我們造作身、語、意之業,又因此而一次又一次地經歷其果報。我們的修持,不是為了求事業順利、發財、健康或長壽等,而是為了對治煩惱。要對治煩惱,必須生慧(即第三十二至第三十六章題),慧又倚賴於定(即第三十一章題),定卻由戒而生出,所以戒、定、慧此三學處,便是解脫之方法,亦即能令我們達至滅諦的道諦內容。
本章題的禪修方法是:
前行
在上座調心後,依教授而修誦前行,然後向頂上佛陀祈求加持生出禪修覺受。
正行
保持佛陀坐於自己頂上的觀想,心中思維:
如果欲脫離輪回之苦,我必須明白其來源與成因。六道苦的來源是煩惱及業,而在此二者之中,又以煩惱為根本。如果要斷除煩惱,便必須證得無我智慧,但這依賴於定學,而定學卻又依戒學而生出,故此我必須勤修戒學,哪怕捨棄身命,亦絕不違犯曾受過之戒誓。我要以正念對治放逸,而漸漸遠離煩惱!
結行
依教授而一心向頂上佛陀祈禱及發願,並作誦咒、佛陀融入自己及加持眾生之觀想等,最後念誦回向文。
于座下時間,應多閱讀三學處及別解脫戒的相關開示,並依戒行持及勤作懺淨修持。
13. 平等心
平等心是七重因果修心法的前行。作為凡夫,由於有貪、嗔、癡此三煩惱,我們分別會對親友、敵人及陌生人持執愛、嗔恨及漠然的態度。在修平等心時,我們致力於培養出對一切眾生,不論其親疏,均生出平等的舍心。
本章題的禪參方法是:
前行
在上座調心後,依教授而修誦前行,然後向頂上佛陀祈求加持生出禪修覺受。
正行
保持佛陀坐於自己頂上的觀想,再觀自己面前有一位陌生人,心中思維:
這位有情雖在今生中與我非親非故,但他可能於前世是我至親,所以這種漠不關心的態度是沒道理的!
在生出強烈感受時,盡力把心專注於此念中。然後改觀自己面前有一位自己對其貪愛的人,心中思維:
我對這位有情極為貪愛,不生平等之心,可是他在過去生中或許正是我的仇敵,所以此種貪愛是沒道理的!
在生出強烈感受時,盡力把心專注於此念中。然後改觀自己面前有一位自己對其仇恨的人,心中思維:
我對這位有情極為嗔恨,不生平等之心,可是他在過去生中卻可能曾是我的至親恩人,所以此種嗔恨是沒道理的!
在生出強烈感受時,把心專注於此念中。最後思維:
我應該視一切眾生包括下至一條小蟲,也都以平等心待之!
在生出強烈感受時,盡力把心專注於此念中。
結行
依教授而一心向頂上佛陀祈禱及發願,並作誦咒、佛陀融入自己及加持眾生之觀想等,最後念誦回向文。
于座下時間,應多閱讀開示慈心、悲心及菩提心等教法之有關典籍。
14. 知母
菩提心是成佛之必需品,它的培養分為兩種同樣有效的方法,一為七重因果修心法,二為自他交換修心法。
由此章題至第二十章題,屬於依七重因果修心法而培養菩提心的內容。
七重因果修心法以平等心為基礎,順序修知母、念恩、報恩、慈心、悲心及增上心,最終便成就菩提心。
知母是七重因果修心法中的第一步,亦是比較難生出覺受的一個環節,但在此重生起後,其餘之六重因果相對來說並不太難成就。
本章題的禪參方法是:
前行
在上座調心後,依教授而修誦前行,然後向頂上佛陀祈求加持出生禪修覺受。
正行
保持佛陀坐於自己頂上的觀想,心中思維:
我在今生中的母親對我恩德極深。她不但辛苦地懷胎、生產,並把我養育成人,而且更因她的賦予這個人身,我現在才有機會成就無上佛境。
在無始以往的輪回中,我曾經歷的胎生無數,在每一次胎生中,我都有一位母親。由於過往生之次數無量,所以每一位有情都曾經不止一次當過我的母親,其恩與我今生中的母親一樣深重。
由現在起,我必須平等地視一切眾生為我的母親!
在生出強烈感受時,盡力把心專注於此念中。
結行
依教授而一心向頂上佛陀祈禱及發願,並作誦咒、佛陀融入自己及加持眾生之觀想等,最後念誦回向文。
于座下時間,應多閱讀開示慈心、悲心及菩提心等教法之有關典籍。
15. 念恩
在禪修知母後,我們下一步便修念恩,亦即念一切如母眾生對己之恩德。如果前面章題之覺受堅固,對現章題的禪修一般不會太難。
本章題的禪參方法是:
前行
在上座調心後,依教授而修誦前行,然後向頂上佛陀祈求加持出生禪修覺受。
正行
保持佛陀坐於自己頂上的觀想,心中思維:
我的今世母親恩德極大。在我生病時,她情願代我受苦;在我生命受到威脅時,她情願以自己生命交換我的安全。為了我,她什麼都願意做、什麼苦也甘願承受,完全沒有自我。
既然眾生皆曾是我的母親,而我今世母親之恩德極深重,每一位眾生對我的恩德必然亦相同。在過去生中,這些眾生曾似我今世母親般,為我犧牲一切,深深地疼愛我、照顧我。雖然我現在已不記得過去生的事,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對我的恩典不復存在。雖然這些是過去的事,但這亦不代表他們不再對我有恩。所以,我必須對每一位眾生平等地念恩,猶如我念今世母親之恩一樣!
在生出強烈感受時,盡力把心專注於此念中。
結行
依教授而一心向頂上佛陀祈禱及發願,並作誦咒、佛陀融入自己及加持眾生之觀想等,最後念誦回向文。
于座下時間,應多閱讀開示慈心、悲心及菩提心等教法之有關典籍。
16. 報恩
在有了知母及念恩的基礎後,我們進而禪修七重因果中的第三重—— 報恩。
本章題的禪參方法是:
前行
在上座調心後,依教授而修誦前行,然後向頂上佛陀祈求加持出生禪修覺受。
正行
保持佛陀坐於自己頂上的觀想,心中思維:
單單思維如母眾生的恩德深重,卻什麼都不做,便似是同情母親患病,但卻不為其治病般愚笨。現在眾生被煩惱所主,身不由己,猶如發了瘋般不斷造作不利於自己的惡業,因而種下了惡因,故此受著種種痛苦的果報。我必須把他們從痛苦中救度出來,令其安樂,以報答他們對我的深恩!
在生出感受時,盡力把心專注於此念中。
結行
依教授而一心向頂上佛陀祈禱及發願,並作誦咒、佛陀融入自己及加持眾生之觀想等,最後念誦回向文。
于座下時間,應多閱讀開示慈心、悲心及菩提心等教法之有關典籍。
7. 慈心
慈心是七重因果中的第四重。如果缺乏了知母、念恩及報恩此三重前因作為基礎,慈心是不可能生出的。
許多人把慈心與悲心混為一談,其實此二者有所分別,慈心是指願眾生得樂,悲心則指不忍見眾生受苦。此處所指之慈及悲,又不同於世俗上所說之慈悲。世俗上所說的慈悲,通常乃指對自己親友的貪愛,而並非普遍地不分親疏,對上至親友而下至一條毛蟲的慈悲之心。
本章題的禪參方法是:
前行
在上座調心後,依教授而修誦前行,然後向頂上佛陀祈求加持出生禪修覺受。
正行
保持佛陀坐於自己頂上的觀想,心中思維:
一切眾生正如我的今生親母。如母有情誤以為輪回中的有漏樂為真正的福樂,為此而拼命地做諸種惡業,卻不知其實質為苦。他們一直受著無比痛苦,就連世俗上的福樂也得不到,何況究竟的福樂呢!我當願他們得到福樂與福樂之因!
在生出感受時,盡力把心專注於此念中。
結行
依教授而一心向頂上佛陀祈禱及發願,並作誦咒、佛陀融入自己及加持眾生之觀想等,最後念誦回向文。
于座下時間,應多閱讀開示慈心、悲心及菩提心等教法之有關典籍。
18. 悲心
在修完慈心後,我們進而修悲心。
悲心的定義是不忍見眾生受苦,所以我們必須認真地觀想三惡道的苦等,猶如在共下士道及共中士道中所修,唯一不同的是,在修共下士道與共中士道時,我們觀苦而對自己之受苦生悲心,現在我們觀苦而用此培養對眾生的悲心。
本章題的禪參方法是:
前行
在上座調心後,依教授而修誦前行,然後向頂上佛陀祈求加持出生禪修覺受。
正行
保持佛陀坐於自己頂上的觀想,心中思維:
沒有眾生願意受苦,可是他們不但長期承受著地獄、餓鬼、畜牲及其它道之痛苦,屢屢像牛、羊般被屠夫活活宰殺,而且他們只懂得忙於世俗瑣事,以致無法由痛苦的因果迴圈中出脫。我當願他們遠離痛苦及苦因!
在生出感受時,盡力把心專注於此念中。
結行
依教授而一心向頂上佛陀祈禱及發願,並作誦咒、佛陀融入自己及加持眾生之觀想等,最後念誦回向文。
于座下時間,應多閱讀開示慈心、悲心及菩提心等教法之有關典籍。
19. 增上心
七重因果的第六重是增上心,此乃慈心與悲心之延伸。增上心是指由自己一己承擔令如母眾生得樂離苦的重任之決心。在第十六章題中,我們曾修習與本章題內容相似的報恩心,但二者並不相同。此二者之分別是,報恩心屬於一種願望,而增上心則較似一種承擔性的決斷心。
本章題的禪參方法是:
前行
在上座調心後,依教授而修誦前行,然後向頂上佛陀祈求加持出生禪修覺受。
正行
保持佛陀坐於自己頂上的觀想,心中思維:
如母眾生被痛苦所逼,亳無福樂可言,我應當承擔令他們得樂離苦的事業,令他們得到快樂與樂因,也令他們遠離痛苦與苦因!
在生出強烈感受時,盡力把心專注於此念中。
結行
依教授而一心向頂上佛陀祈禱及發願,並作誦咒、佛陀融入自己及加持眾生之觀想等,最後念誦回向文。
于座下時間,應多閱讀開示慈心、悲心及菩提心等教法之有關典籍。
20. 菩提心
七重因果修心法之命名,乃因其先後因果的關係,譬如知母是念恩的基礎,而念恩是知母的結果。前面由知母開始,直至增上心之禪修,為菩提心打好了根基。
菩提心是指為利益如母眾生而發願成佛的心。這種發心是大乘、上士之發心,亦是成就佛境之必需,所以傳統上把它尊稱為“諸佛之父”。有了菩提心者,哪怕他沒有什麼別的成就,也堪受人、天之頂禮及尊敬,而且名為“佛子”。如果生出了真正的菩提心,我們的任何修行將會變得事半功倍,其力量亦增長得更大。同樣的一件善業,若以菩提心為動機而作,其力量會變得不可思量,其果報亦會增長許多倍。這就是菩提心的力量。
本章題的禪參方法是:
前行
在上座調心後,依教授而修誦前行,然後向頂上佛陀祈求加持出生禪修覺受。
正行
保持佛陀坐於自己頂上的觀想,心中思維:
雖然我決心令如母眾生得樂離苦,但我現在有這種能力嗎?沒有!我現在連自己也未得樂離苦,何況引導其他眾生呢?世上只有佛陀才具足一切功德與能力,並斷除了一切過失,且又以平等的悲心對待眾生,所以只有佛陀才有最高的悲心、智慧與能力救度眾生。我必須儘快成就佛陀之境界,以利益眾生!
在生出強烈感受時,盡力把心專注於此念中。
結行
依教授而一心向頂上佛陀祈禱及發願,並作誦咒、佛陀融入自己及加持眾生之觀想等,最後念誦回向文。
于座下時間,應多閱讀開示慈心、悲心及菩提心等教法之有關典籍。
21. 自他交換
培養菩提心有兩種方法與傳承,一為七重因果修心法(第十四至第二十章題),另一為本章題之自他交換修心法。
自他交換的主旨,是以利他的心完全取替我們一貫所持的自利心。
本章題的禪參方法是:
前行
在上座調心後,依教授而修誦前行,然後向頂上佛陀祈求加持出生禪修覺受。
正行
保持佛陀坐於自己頂上的觀想,心中思維:
從無始以往輪回以來,我都緊緊抱著自利的心,可是這種心為我帶來什麼利益了嗎?沒有!我至今仍在輪回中受苦!反過來說,佛陀捨棄自利心,而只利他,結果他卻成就了無上佛境。由此可知,自利心其實令我吃苦,利他心反而才對己、對人都有大利益。
正如我自己只想要快樂而不想受苦,眾生也都一樣。利他能令眾生滿足,又令功德增長,且又令諸佛歡喜,所以我必須以利他心完全取替自利的心。從今開始,我捨棄自己,只以眾生之利益為首。我把自己的福樂與善業佈施予眾生。他們的痛苦及罪業,便由我一人承受吧!我必須承擔令眾生得樂離苦的大任,所以我必須成就無上佛境!
在生出強烈感受時,盡力把心專注於此念中。
結行
依教授而一心向頂上佛陀祈禱及發願,並作誦咒、佛陀融入自己及加持眾生之觀想等,最後念誦回向文。
于座下時間,應多閱讀開示慈心、悲心及菩提心等教法之有關典籍。
22. 誓發菩提心儀式
在對共下士道、共中士道及菩提心有所體驗後,我們便可以依儀軌而受持菩提心。在第一次受戒時,必須依止具此傳承的師長而受。在此之後,我們可以挑任何日子,在佛像面前重受此律儀。
發心律儀的自受方式是:
前行
在上座調心後,依教授而修誦前行,然後向頂上佛陀祈求加持出生禪修覺受。
正行
保持佛陀坐於自己頂上的觀想,心中思維:
為了利益一切如母眾生,我必須迅速成就佛境,為了這目的,從現在至成佛為止,我願受持菩薩戒,並修習佛子行,以令成就佛境!
在如此思維後,三遍念誦:
諸佛菩薩眾 懇祈垂念我
如昔諸善逝 先發菩提心
複之循序住 菩薩諸學處
我今為利生 發起菩提心
複于諸學處 次第勤修學
於生起已得戒之信心後,以欣喜心念誦:
今生我具果 善獲此人身
今日生佛族 是為諸佛子
自今我當為 宜乎佛族業
無過最勝種 不會有染汙
結行
依教授而一心向頂上佛陀祈禱及發願,並作誦咒、佛陀融入自己及加持眾生之觀想等,最後念誦回向文。
于座下時間,應多閱讀開示慈心、悲心及菩提心等教法之有關典籍。
23. 發誓後之學處
在依儀式受持了菩提心後,為了守護令菩提心不退失,我們必須學習並遵守菩提心的學處。
本章題的禪參方法是:
前行
在上座調心後,依教授而修誦前行,然後向頂上佛陀祈求加持出生禪修覺受。
正行
保持佛陀坐於自己頂上的觀想,心中思維:
菩提心的利益極大。在發心後,我成為大乘行者,從此堪稱“佛子”而勝於羅漢,更因此而成為人、天禮敬的功德田。由於菩提心的力量,我積集功德之修持變得容易,極大罪障亦可以在短時間中懺淨,而且所願皆成、不受侵害、修行迅速成就,最後更會達到佛境。由於菩提心的大利益,我必須日夜六次發此大心,永不捨棄任何一位有情眾生,並精進地積集功德與智慧之成佛資糧!我必須斷除欺誑師長、令行善業者生悔、誹謗菩薩及欺騙有情此四黑法,並奉行不妄語、引領眾生入於大乘、視一切有情為佛及持正直心此四白法!
在生出強烈感受時,盡力把心專注於此念中。
結行
依教授而一心向頂上佛陀祈禱及發願,並作誦咒、佛陀融入自己及加持眾生之觀想等,最後念誦回向文。
于座下時間,應多閱讀開示菩提心學處等戒律之相關典籍,並致力於日夜守護這些學處。
24. 佈施度
佈施度包含財佈施、法佈施及無畏佈施。財佈施指施予物質需要,法佈施是指以佛法利益眾生,無畏佈施則指令眾生免於危難及死亡。佈施度的定義是指能施的心,而並不一定指佈施之行為本身。填飽一切眾生的肚子雖然是大佈施善行,但這本身不一定成為佈施度,端看其發心而定。
本章題的禪參方法是:
前行
在上座調心後,依教授而修誦前行,然後向頂上佛陀祈求加持出生禪修覺受。
正行
保持佛陀坐於自己頂上的觀想,心中思維:
慳吝是貧窮的主因。反正我遲早必遇死亡而失去一切,倒不如趁有機會時多作佈施而利益眾生,令未來生可以得益及早日成佛。為了成佛而利益一切眾生,我必須以能舍的心,對如母眾生施以佛法、對在危難中的有情施以救護、對有需要的任何有情施以資財及一切所需!
在生出強烈感受時,盡力把心專注於此念中。
結行
依教授而一心向頂上佛陀祈禱及發願,並作誦咒、佛陀融入自己及加持眾生之觀想等,最後念誦回向文。
于座下時間,應多閱讀開示菩薩行之有關典籍,並致力於實行佈施度之修持。
25. 持戒度
持戒度的精神在於遮止不善的心。在共下士道之中,我們修學以十善業為主之戒行。在共中士道中,我們以欲求解脫之心而修學別解脫戒。在上士道中,我們以菩提心為持戒的動機,並加上菩薩戒之修持。
本章題的禪參方法是:
前行
在上座調心後,依教授而修誦前行,然後向頂上佛陀祈求加持出生禪修覺受。
正行
保持佛陀坐於自己頂上的觀想,心中思維:
戒是一切善德之根,能遮止三惡道,並能引生定及慧。
為了成佛而利益一切眾生,我必須好好地受持一切律儀戒、攝善法戒及饒益有情戒!
結行
依教授而一心向頂上佛陀祈禱及發願,並作誦咒、佛陀融入自己及加持眾生之觀想等,最後念誦回向文。
于座下時間,應多閱讀開示菩薩行之有關典籍,並致力於實行持戒度之修持。
26. 安忍度
面對任何痛苦及困難而不被干擾,即是安忍。若配合菩提心而修安忍,即為安忍度。
安忍分為耐怨害忍、安受苦忍及定解法忍三者。耐怨害忍指面對眾生之施害的安忍,安受苦忍指對其他自然發生之苦的安忍,而定解法忍則指甘願對佛法作聞、思、修而不生疲累之忍。
本章題的禪參方法是:
前行
在上座調心後,依教授而修誦前行,然後向頂上佛陀祈求加持出生禪修覺受。
正行
保持佛陀坐於自己頂上的觀想,心中思維:
嗔心是最大的罪業,因為它能把所有功德於一彈指間毀滅,令我們造作殺生等大惡業而墮於三惡道中。為了成佛而利益一切眾生,我必須修安忍度。在面對怨敵加害時,我願默默承受而不生嗔心!對貧困、病難等苦,我願默默忍受!為了修學正法,我願接受任何大苦!
在生出強烈感受時,盡力把心專注於此念中。
結行
依教授而一心向頂上佛陀祈禱及發願,並作誦咒、佛陀融入自己及加持眾生之觀想等,最後念誦回向文。
于座下時間,應多閱讀開示菩薩行之有關典籍,並致力於實行安忍度之修持。
27. 精進度
精進是懶散的對治,也是令我們實踐善行的原動力。其他五度之修持,均依賴精進度作為動力。
精進分為披甲精進、攝善法精進及饒益有益精進三類。披甲精進是指不畏危險或痛苦而利益眾生的精神,攝善法精進是指努力于學習及修持,而饒益有情精進乃指努力不懈地進行利生事業。
本章題的禪參方法是:
前行
在上座調心後,依教授而修誦前行,然後向頂上佛陀祈求加持出生禪修覺受。
正行
保持佛陀坐於自己頂上的觀想,心中思維:
懶逸會導致我不得成就,精進卻令我的成就迅速與廣大。如果我具足精進,便會一步一步地走向佛境。為了成佛而利益一切眾生,我必須不畏危險,而勤于修學正法及利益眾生!
在生出強烈感受時,盡力把心專注於此念中。
結行
依教授而一心向頂上佛陀祈禱及發願,並作誦咒、佛陀融入自己及加持眾生之觀想等,最後念誦回向文。
于座下時間,應多閱讀開示菩薩行之有關典籍,並致力於實行精進度之修持。
28. 禪定度
心能安住於一善法上,便是禪定之定義。在成就禪定後,我們能把心固定在任何念上,即使在睡眠中仍能保持專注力,而且煩惱亦會自然減弱。
在本章題中,我們主要修習成就禪定度的決心,正式修定的方法將在第三十一章題中教授。
本章題的禪參方法是:
前行
在上座調心後,依教授而修誦前行,然後向頂上佛陀祈求加持出生禪修覺受。
正行
保持佛陀坐於自己頂上的觀想,心中思維:
禪定度能令我具專注力、煩惱減少、引發能利益眾生之神通及具備修止觀雙運的條件。為了成佛而利益一切眾生,我必須行持禪定度!
在生出強烈感受時,盡力把心專注於此念中。
結行
依教授而一心向頂上佛陀祈禱及發願,並作誦咒、佛陀融入自己及加持眾生之觀想等,最後念誦回向文。
于座下時間,應多閱讀開示菩薩行之有關典籍,並致力於實行禪定度之修持。
29. 般若度
“般若”即“智慧”之意,它包含了勝義慧、世俗慧及饒益有情慧此三類。
在本章題,我們主要修習成就般若度的決心,由第三十二至第三十六章題才是正式修般若慧的階段。
本章題的禪參方法是:
前行
在上座調心後,依教授而修誦前行,然後向頂上佛陀祈求加持出生禪修覺受。
正行
保持佛陀坐於自己頂上的觀想,心中思維:
般若度是六度中極為重要之一環。成佛必須具備功德與智慧二者,而般若空性慧正是後者。若缺乏了般若慧,要成佛絕無可能。為了成佛而利益一切眾生,我必須通達世俗慧、勝義慧及饒益有情慧!
在生出強烈感受時,盡力把心專注於此念中。
結行
依教授而一心向頂上佛陀祈禱及發願,並作誦咒、佛陀融入自己及加持眾生之觀想等,最後念誦回向文。
于座下時間,應多閱讀開示菩薩行之有關典籍,並致力於實行般若度之修持。
30. 四攝
六度是令自己成就之方法。在圓滿了六度後,我們應進而以四攝的方式來令他人成熟。
四攝是佈施、愛語、利行及同事此四種修持方式。佈施之定義前面章題已述及,愛語是應機說法的意思,利行是指協助他人把教法實踐,同事則指以身教方式教育他人。
本章題的禪參方法是:
前行
在上座調心後,依教授而修誦前行,然後向頂上佛陀祈求加持出生禪修覺受。
正行
保持佛陀坐於自己頂上的觀想,心中思維:
佈施能令人生歡喜心,愛語令人學懂正法,利行令他們被引導而入于實修,同事則能起以身作則之作用。為了成佛而利益一切眾生,我必須透過四攝之方式,引導其他眾生走向正法之道路!
在生出強烈感受時,盡力把心專注於此念中。
結行
依教授而一心向頂上佛陀祈禱及發願,並作誦咒、佛陀融入自己及加持眾生之觀想等,最後念誦回向文。
于座下時間,應多閱讀開示菩薩行之有關典籍,並致力於實行四攝之修持。
31. 止
止與觀二者,分別與定學及慧學二者,及禪定度與般若度二者,有直接之關係。定學及慧學是中士、小乘者及上士、大乘者之必需,所以我們必須致力於成就止與觀。
止觀二者之利益無窮。若配合出離心而修,它們便可令行者解脫。若進而配合菩提心而修,它們便可令行者成佛。若成就了止,我們便能把心固定於善法上安住不散,所以這是十分有利於修行的一種成就。觀則指依賴於定力之上、善觀察事物之本質。止觀二者相輔相承,觀好比一盞明亮的燈,止則好比穩穩地持此燈的手,二者配合便可令我們看到空性,猶如在黑暗中持燈看畫。若缺乏了觀,就如燈光不明而無法看畫;若缺了止,則如持燈之手不定,令明燈之光影搖晃飄忽,以致仍然無法看畫。
若無止之力,觀是無法深入進行的,所以在止觀二者間,我們必須先修止。修止有許多種方法,而本章題挑選了以本師釋迦牟尼形相為專注所緣境之方法。在依照章題的教授而禪修時,我們應對佛陀之蓮座、月座、袈裟、手印等一一細節盡力觀清,把心定於其上使不散失,越久越好。這其中有兩個要求,一是要令顯像明顯、清楚,二為令心能住於其上。在開始修時,我們既不能觀得清晰形相,也無法令心安住其上,所以我們只求有個大概輪廓即可,並要耐心地堅持訓練。在漸漸進步後,我們便可以把佛相之細節觀清,而且住定之時間亦會延長。有關這些,傳統上有極多開示,但它們可被概括為以八種方法斷除五種過失、依六力及四作意而經歷九個成就階段等教授,讀者宜依《菩提道次第廣論》及《掌中解脫論》研學(注:亦見於法師著作《甘露法洋》中)。
在修定時,我們雖亦可以日常禪修之方式進行,但較有效之方法是閉關專修。在閉關時,我們必須在合宜的地方進行,而且應少欲、知足、斷除世間雜務,更應斷除貪欲及謹慎地保持戒行清淨。在初修時,我們並不採用其他菩提道次第禪修的一天三或四長座的方法修定,而應改以每天分為十多短座而進行,以保證每一座的品質。
禪定的修持方法是:
前行
在上座調心後,依教授而修誦前行,然後向頂上佛陀祈求加持成就禪定。
正行
觀想頂上佛陀發放出一尊形相與其相同、大小如一姆指的分身在我們眉心對面之虛空中,在將其身相每一細節均在意念觀想中清晰現起後,把心念系於此形相上,令不漂離或散亂。
結行
在修定完畢後,先觀面前佛陀融入自己身體,然後依教授而一心向頂上佛陀祈禱及發願,並作誦咒、頂上佛陀融入自己及加持眾生之觀想等,最後念誦回向文。
于座下時間,應多閱讀開示禪定法門之有關典籍。
32. 人無自性
我們被囚於六道牢獄之中的根本原因乃無明、我執。對治無明、我執之方法是成就般若智。如果具備出離心及菩提心,甚至還成就了止之標準,但缺乏了智慧,則仍然無法成佛。智慧分為許多種,但在這裏主要狹指無我空性智慧。由於空性智慧之重要性,它被列為三學中之慧學、六度中之般若度,甚至還被尊稱為“諸佛之母”。透過配合止而修持觀,我們最終可成就無我慧,這正像一把鋒利的劍,足以一劍切斷輪回之根。
什麼是空性呢?在佛教中常常提到“空”、“無自性”、“無我”這些名詞,有些人以為空便是指什麼都沒有,但這卻是一種極錯誤、極可怕的邪見。說一件東西的本質為空,並非指它不存在,而是指它本無自性、它並非以我們平素認為的方式而存在。透過參悟人及現象之空性本質,我們便會從根本上斬斷我執,證得般若智慧。
在第三十一章題中,教授了呼應定學及禪定度之止。本章題至第三十六章題,則教授呼應慧學及般若度之觀。欲證達空性慧,主要可分為觀人之空性及現象之空性,但現象又可分為有為法及無為法,前者又再細分為色、識及不相應行。本章題內容為人之空性;由第三十三至第三十六章題,則為現象之空性,其中前三章題講述有為法中之色、識及不相應行的空性,最後章題述及無為法之空性。
本章題的禪參方法是:
前行
在上座調心後,依教授而修誦前行,然後向頂上佛陀祈求加持生出禪修覺受。
正行
保持佛陀坐於自己頂上的觀想,心中思維:
什麼是“我”呢?我平時常常提及這個“我”。在別人批評我時,我會生氣地想:“他怎敢侮辱‘我’!”在別人嘉許時,我會自滿地認為:“‘我’是很了不起的!”可是,這個仿似很具體、很真實、個別獨立、自存的“我”,是否真的存在呢?
如果這個有自性的“我”存在,它只可能有兩種存在方式,一為它存在於身心內,二為它存在於身心之外,別無第三種可能性了。
如果“我”存在於身心中,它是在身內、心內或是身心之總和呢?如果“我”等於我的身體,它到底在哪一部位呢?“我”是頭嗎?是手嗎?是腳嗎?都不是!“我”並非是身體的某一部份!那麼,“我”會不會是身體全部部分之總和呢?不是。如果有三頭動物,我們看第一頭,認定它是一頭牛而不是羊,再看第二及第三頭,它們也都不是羊而是牛,既然三隻動物都不是羊,它們的總和當然也不可能等於一群羊。同道理,既然身體的每一部分都不是“我”,一組“非我”的總和絕不可能等於“我”。所以,“我”既非身體的某部分,又不是它們全部的總和。那麼的話,“我”會否等於心呢?不是的。如果“我”等於心,為什麼我會擔心身體受傷呢?在別人笑我丑時,我又為何這麼在意呢?顯然,“我”並非與身體無關而單單等於心。現在,“我”既非等於身體,又並非心,而按剛才的推理,“我”必定也不可能等於身與心的總和!
既然“我”並不存在於身心內,它會否存在於身心以外呢?這雖然是不合理的。如果說它存在於身心以外,在減去身與心後,我應該能指著這東西說:“看!這就是‘我’!”,但這顯然是不可能辦到的。
如果“我”存在,它只可能以前面所說之兩種方式中的其中一種而存在,可是它既非身心,又不存在於身心外,可見根本從來沒有一個有自性、真實、個別獨立的“我”存在。那麼的話,難道“我”不存在嗎?不是的。“我”的而且確存在,但它只是名言安立於這個身心之基礎上,別無自性。這就是“我”的真正存在方式!
在生出強烈感受時,盡力把心專注於此念中。
結行
依教授而一心向頂上佛陀祈禱及發願,並作誦咒,佛陀融入自己及加持眾生之觀想等,最後念誦回向文。
于座下時間,應多閱讀開示空性教法之有關典籍。
33. 色無自性
在前面第三十二章題中,已講述了人之空性。由本章題至第三十六章題,將講述法之空性。“法”這個字,在此處並不指佛法,而是指一切現象。現象可被區分成有為法及無為法二者,有為法又包含色、識及不相應行。在本章題中,禪修的內容是色之無自性觀,亦即色之空性觀。“色”是指外在的大自然界及內身的眼根或耳根等。
本章題的禪參方法是:
前行
在上座調心後,依教授而修誦前行,然後向頂上佛陀祈求加持生出禪修覺受。
正行
保持佛陀坐於自己頂上的觀想,心中思維:
我的這個身體,它到底是否像我一貫所想地、獨立而自存呢?
“身體”只可能是在身體各部分之內,或在它們以外,除此之外別無第三種可能性了。
如果“身體”等於其各部分,它到底是存在於某一部分中,抑或是各部分的總和呢?如果它存在某部分中,它在頭裏面嗎?它在手臂裏面嗎?沒有!既然身體的每一部分也全都不是“身體”,一堆“非身體”的組合,又怎可能等於是“身體”呢?
但如果說身體存在於其各部分以外,即等於認為我們在減去了身體各部分後,仍然能指出一個東西說:“看!這就是‘身體’!”但這顯然是做不到的!
透過觀察,“身體”明顯地不外乎只是名言安立於身體各部分之基礎上而已,別無一個獨立而自存的個體存在,其他外在現象等,亦只是以同樣方式而存在!
在生出強烈感受時,盡力把心專注於此念中。
結行
依教授而一心向頂上佛陀祈禱及發願,並作誦咒,佛陀融入自己及加持眾生之觀想等,最後念誦回向文。
于座下時間,應多閱讀開示空性教法之有關典籍。
34. 識無自性
本章題的禪修內容,是現象中的有為法類別內的識之空性。在這裏,識是指心識的意思。
本章題的禪參方法是:
前行
在上座調心後,依教授而修誦前行,然後向頂上佛陀祈求加持生出禪修覺受。
正行
保持佛陀坐於自己頂上的觀想,心中思維:
我常常提及自己的心,可是“心”到底是什麼?“心”在哪里?它是以哪種方式存在的呢?
就以我今天的心為例,它到底是我上午的心,抑或我下午的心呢?抑或,“今天的心”是上午的心加上下午的心呢?或者,它是一種獨立於上午或下午心的東西呢?
如果“今天的心”是指上午的心,那下午的心算是什麼?但如果說下午的心也是“今天的心”,難道有兩個“今天的心”嗎?如果上午的心不算是“今天的心”,下午的心也不是“今天的心”,兩種“非今天的心”相加,又怎可能變成“今天的心”呢?
但如果說“今天的心”獨立存在於上午及下午的心外,即等於認為我們在減去了此二心後,仍然可以指出一個東西說:“看!這就是‘今天的心’!”但這顯然是做不到的!
透過觀察,“今天的心”明顯地不外乎只是名言安立于不同時段的心之基礎上而已,別無一個獨立而自存的個體存在!
在生出強烈感受時,盡力把心專注於此念中。
結行
依教授而一心向頂上佛陀祈禱及發願,並作誦咒、佛陀融入自己及加持眾生之觀想等,最後念誦回向文。
于座下時間,應多閱讀開示空性教法之有關典籍。
35. 不相應行無自性
本章題的禪修內容,是現象中的有為法類別內的不相應行之空性。不相應行是指時間、數量等概念。
本章題的禪參方法是:
前行
在上座調心後,依教授而修誦前行,然後向頂上佛陀祈求加持生出禪修覺受。
正行
保持佛陀坐於自己頂上的觀想,心中思維:
我平時常常提及一年、兩年這些概念,但“年”到底是什麼?到底有沒有一個獨立而自存的“年”存在呢?
這個“年”可能等於月,但也可能與月的概念無關,別無第三種可能了。
如果“年”等於月,它在哪個月裏面呢?抑或它是十二個月的總和呢?它不是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沒有一個月等於“年”,所以“年”肯定不存在於任何一個月中。既然每一個月都不是“年”,十二個“非年”加起來,怎可能等於“年”呢?
但如果說“年”存在於月之外,即等於認為我們在減去了月後,仍然可以指出一個東西說:“看!這就是‘年’!”但這顯然是做不到的!
透過觀察,“年”明顯地不外乎只是名言安立於十二個月之基礎上而已,別無一個獨立而自存的個體存在,其他不相應行,亦只是以同樣方式而存在!
在生出強烈感受時,盡力把心專注於此念中。
結行
依教授而一心向頂上佛陀祈禱及發願,並作誦咒、佛陀融入自己及加持眾生之觀想等,最後念誦回向文。
于座下時間,應多閱讀開示空性教法之有關典籍。
36. 無為法無自性
本章題的禪修內容,是現象中的無為法之空性。無為法是指虛空等概念。
本章題的禪參方法是:
前行
在上座調心後,依教授而修誦前行,然後向頂上佛陀祈求加持生出禪修覺受。
正行
保持佛陀坐於自己頂上的觀想,心中思維:
“虛空”是什麼?“虛空”在哪里?“虛空”是獨立而自存的一種東西嗎?
“虛空”可能是各方空間,也可能與這些無關,除此以外別無第三種可能了。
如果“虛空”等於各方空間,它到底是東方的空間或是西方的空間呢?如果它等於東方的空間,那麼其他空間難道不是“虛空”嗎?如果它們全等於“虛空”,豈不是說有許多個虛空嗎?如果“虛空”不等於某一方位的空間,難道它等於這些多個空間的總和嗎?可是既然沒有任何一個空間等於“虛空”,許多“非虛空”之總和,又怎可能等於“虛空”呢?
但如果說“虛空”存在于各方空間之外,即等於認為我們在減去了各方空間後,仍然可以指出一個東西說:“看!這個就是‘虛空’!”但這顯然是做不到的!
透過觀察,“虛空”明顯地不外乎只是名言安立于各方空間之基礎上而已,根本別無一個獨立而自存的個體存在,其他無為法,亦只是以同樣方式而存在!
在生出強烈感受時,盡力把心專注於此念中。
結行
依教授而一心向頂上佛陀祈禱及發願,並作誦咒、佛陀融入自己及加持眾生之觀想等,最後念誦回向文。
于座下時間,應多閱讀開示空性教法之有關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