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2 08:53:05
學習次第 : 進階
日期:2010/06/02 08:52:22 喇嘛網 編輯部
菩提道次第略論(十七)81-85(2005年達賴喇嘛傳授)
《上士道 菩提心次第》
81 142頁(廣論208頁)「如何發生此心道理,分三:一、修菩提心次第,二、發起之量,三、儀軌受法。修菩心次第,分二:一、依阿底峽尊者所傳來之七種因果教授,二、依寂天佛子著述所出而修(自他相換)。」
阿底峽尊者所傳來的七因果的教授,它最主要的方式是以七因果來培養悅意慈心;寂天菩薩最主要,是以自他相換來培養慈心。我平常也這樣說,菩提心是具有二希求的發心。那兩種希求呢?希求他利之發心以及希求菩提之發心,所以我們也可以把菩提心成為具有二希求之發心。那兩種希求呢?他利及菩提。
希求他利之發心為因,希求菩提之發心為果。首先為了能成辦希求他利之發心,所以必須了解到他人的痛苦是否可斷除,因為希求他利,所以要了解到他人痛苦的因緣,他人痛苦的因緣是不是可斷除。要如何斷除一切眾生的痛苦呢?為了能夠真正斷除一切眾生的痛苦,所以要在現證空性的當下,也能現證世俗諦,才有辦法配合眾生的根器來圓滿他利。因此我必須成就無上菩提,為了利他而成就無上菩提,之後才去產生希求菩提的發心。為什麼要成辦無上菩提,是因為要圓滿利他的緣故,所以要斷除所知障。
至於菩提的意思,如同之前所說了,「菩」的意思是什麼,「提」的意思是什麼。與希求菩提之發心相應的心王,我們稱為菩提心,菩提心是所緣菩提而產生一種希求心,因為有希求他利的緣故。大菩提為了能夠生起的緣故,所以首先要了解菩提是否可證得,這是上根者的修法。如同之前說了,如果沒有斷除所知障,大菩提是無法生起的。所知障是否可斷除,就是要了解煩惱是否可斷除,因為所知障是煩惱所留下來的習氣。所以煩惱沒有辦法可以斷除,煩惱所留下來的習氣,就沒有辦法可斷除了。
要了解煩惱是否可斷除之前,必須了解煩惱的根本是什麼?這可不可以斷除?了解根本執著可不可以斷除之前,必須了解空性是否存在。因此以一個上根者的修心次第來講,他是先了解空性,才生起菩提心的,才生起希求菩提之發心的。
至於希求他利之發心,要生起的時候,為了要完全利他,所以首先要愛他,喜歡他人才有辦法,這叫做悅意的慈心。無論看任何的生命體,都要把他當成愛惜的、珍惜的、悅意的對象。這種悅意慈心必須非常強烈,才有辦法生起強烈的利他之心。
所以為了能夠看每一個眾生都歡喜的緣故,而說了兩種方法。第一個叫做七因果,就是如同今世母親般的,一切眾生也當過我的母親,當過最有恩惠的人,如此而產生了知母、念恩、報恩,以這種方式來悅意、歡喜一切眾生,這是一種方式。
第二種叫自他相換,也就是如同寂天菩薩所修行般的,一切不屬於自己的他人都是利樂的根本,只要是他人的緣故,都是一切利樂的根本,而來修學自他相換,而來修學悅意他人的這種慈心。由這種悅意慈心,再了解痛苦而生起悲愍心,由悲愍心而生起責任感的清淨意樂(增上意樂),由清淨意樂而生起菩提心的。
143頁(廣論211頁)「依阿底峽尊者所傳來之七因果教授分二,一、於其漸次令發定解,二、如次正修。於其漸次令發定解分二:一、開示大乘道之根本即大悲心,二、諸餘因果是此因果道理。初中分三、一、初重要、二、中重要、三、後重要。」首先先講「初重要。若由大悲發動心意,為欲拔除一切有情出生死故起決定誓,若悲下劣不能如是。故荷盡度眾生重擔,依賴此悲,不荷此擔便不能入大乘數故,悲初重要。」
由大悲來發動清淨意樂,發動心意。清淨意樂就是想要讓自己承擔,拔除一切眾生,遠離生死流轉的這種決定和誓言。如果悲心的力量不夠,這種承擔心是不可能產生的。這承擔心完全依賴悲心而生起,所以悲心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沒有悲心,這種承擔的責任感、清淨意樂就沒有辦法產生。所以悲心在整個大乘道中,是初,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以初中後來講,初者是也非常重要的。剛剛說初重要的原因是什麼?不只宗大師有說這個原因,還引用經論來建立,所引用的經論就是《無盡慧經》以及《伽耶經》等。
之後講到中重要者。為什麼悲心在大乘道的修持中間也佔重要的角色,是因為「如是一次發如是心趣入正行」已經生起了菩提心,進入大乘行之後,但是會隨著眾生的次數太多,這種惡暴的行為太多了,還有難行的學處也太多了,再加上時間太長久,有時會隨著種種的逆緣而退怯,菩提心退怯。
一般在經典上說到,透過比喻、助伴以及他的自相的方式,而說了二十二種的菩提心。在二十二種的菩提心裡面,第一個菩提心叫做「如同大地般」的菩提心,第二個菩提心叫做「如同黃金般」的菩提心。如同黃金般的菩提心生起的時候,就不會退怯,因為他有堅固的智慧為伴的緣故。但是在如同大地般的菩提心生起的時候,會隨著上述所說的種種逆緣,會覺得好像沒有辦法生起菩提心,會跟菩提心說再見、請假了,會有這種危險,會退怯並且墮落於小乘,所以悲心是非常重要的。
後重要者,也就是將來證得佛果位的時候,不像小乘一樣會安住在自己涅槃的寂靜,會為眾生而遍虛空來安住,這是由大悲的力量而產生的,所以講到後重要。
82 144頁(廣論213頁)「諸餘因果是此因果道理,分二:一、從知母乃至於慈為因之理者,二、增上意樂及以發心為果之理者。」先講初者,「總欲離苦,數數思惟其有情苦即能生起。然令此心易生猛利及堅固者,則彼有情先須悅意愛惜之相。如親有苦不能安忍,怨敵有苦心生歡喜,親怨中庸若有痛苦多生捨置。如是應知,修諸有情為親屬者,是為令起悅意之相。親之究竟是為慈母,故修知母、憶念母恩,及報恩三,是為引發悅意可愛。愛執有情猶如一子,此悅意慈是前三果。由此即能引發悲心。」
在此說到慈心,慈心可分兩種:一種是希望他人獲得安樂的一種慈心;一種叫悅意慈心,看一切眾生都是可愛相,這種的悅意慈心。在此說的先有慈心、後有悲心的這個慈心,叫悅意慈心。如果是希望一切眾生得到安樂的慈心,他是沒有前後次序的決定。所以在此說到了,「欲與樂慈及拔苦悲,因果無定。」就是希望他人獲得安樂的這種慈心和悲心,是沒有前後次序。
「增上意樂及以發心為果之理者。由其如是漸修其心,悲心若起,便能引發為利有情希得成佛,即此便足,何故於此添增上心。」如果生起了悲心,自然就會想要成佛,就好了,為什麼七因果要多加一個增上意樂呢?是有原因的,為什麼呢?「欲令有情得樂離苦,慈悲無量聲聞獨覺亦皆有之。」這種慈悲,對於無量眾生生起悲心,這是聲聞獨覺也有的。「若自荷負一切有情與樂拔苦,則除大乘決定非有,故須發此心力強勝增上意樂。」但是那種責任感的清淨意樂(增上意樂),是唯有大乘才有,並不是其他而有的。所以在此所謂的大悲心,是說能夠引發增上意樂的悲心,叫做大悲心。這增上意樂是什麼呢?是一種責任感。於什麼而責任呢?於一切有情眾生產生責任感,這叫做增上意樂。
146頁(廣論215頁)「如次正修,分三:一、修習希求利他之心,二、修習希求菩提之心,三、明所修果即為發心。修習希求利他之心,分二:一、引發生起此心所依,二、正發此心。初中分二,一、於諸有情令心平等,二、修此一切成悅意相。」今講初者。
在此說到要觀修菩提心之前,必須先觀修平等心。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親友,會有一種接近的感覺,看到仇敵自然有一種排斥的感覺,因此對一切有情眾生而生起悲愍心,會產生障礙。因為對少數人有距離接近的感覺,對少數眾生有距離長遠的排斥感覺,所以為了避免近距離或遠距離的排斥等,所以要修學平等,這就是想要修學平等的用意、目的了。
一般現有凡夫的悲心,幾乎是屬於偏見的一種悲心。為什麼叫偏見的悲心,因為都跟貪心有關。有些學者們他們的用詞是「煩惱悲心」,但是這個名稱是否恰當?如果有一個煩惱悲心,就應該有一個煩惱信心,這樣就很難說了。
但是如果在悲心的名稱上作解釋,凡夫的這種悲心,把它取名為悲心,這是因為有親友愛護我們的緣故,所以才取名為悲心的。因為親友愛護我們,對我們好,所以他們遇到痛苦,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產生不忍,因為那種不忍的憐愍作用,和真正悲心相同的緣故,把它取名為悲心。但是它的理由是什麼呢?因為對方對我好,所以他遇到痛苦我要產生不忍,是以這種單一的理由,所以他是屬於偏見,是屬於與貪心有關的。
但是真正的悲心並非如此,無論他人是如何,他人對我好,他人對我壞,但是他本身也是想要離苦得樂的,以這個角度來講是一樣。如同我想要離苦得樂般,他也是想要離苦得樂的,因此他遇到痛苦的時候,會產生不忍,這才是真正悲心的內涵。但是另一者卻不是,另一者是因為對自己好的理由,而產生的緣故,所以我們凡夫的悲心是算偏見、偏一的悲心。
83 146頁末4行(廣論215)接下來講修學平等心的部份,不應該對有一些貪、有一些瞋,為了能夠容易的生起緣一切眾生的悲愍心,首先從自方斷除對一類的貪,斷除對一類的瞋,視一切眾生為平等。所以在此《略論》說到,「如前下中士中,所說諸前行等所有次第,於此亦應取來修習。又若此中不從最初遮止分黨,令心平等,於諸有情一類起貪,一類起瞋,所生慈悲皆有黨類,緣無黨類則不能生,故當修捨。」
所以為什麼要修學捨的原因,在此說到之後,說了平等捨一般可分兩者:從有情本身而言是平等的,這是一種;另一種是從自身而言,不應該對某一些貪、不應該對某一些瞋,在此是講後者。所以在此說到,「此復有二,謂修有情無貪瞋等煩惱之相,及於有情自離貪瞋令心平等,此是後者。修此漸次為易生故,先以中庸無利無害為所緣事,次除貪瞋令心平等。若能於此心平等已,次緣親友修平等心。若於親友心未平等,或由貪瞋分別黨類,或貪輕重令不平等。此亦平已,次於怨敵修平等心,此若未平,專見違逆而起瞋恚。若此亦平,次當遍緣一切有情,修平等心。」
如同之前所說的,首先先針對中庸的,既不親、也不怨的,中庸的對象來修學平等心;之後對於親友來修平等心;之後再由怨敵來修平等心。有時候我們可以一起的對親、怨、中庸的三者,一起去修學來觀想。從另外一種意識來觀察,我們面對親友的時候態度是什麼?當我們面對仇敵的時候,我們的態度想法是什麼?而當我們面對中庸的有情,我們的態度是如何?由另外一種的心來作觀察。
之後再去思惟,其實所謂的親友、或者仇敵,這是不決定的,以今世而言也是不決定的,以後世而言也是無法決定的。如同之前在中士道的時候,說了親敵是不能決定的,以中士道的道理來應用、來作思惟。
147頁(廣論216頁)「此復有二,就有情者,謂念一切欣樂厭苦,皆悉同故」在此說到從有情本身而言,同樣的都是要離苦得樂的,以這個角度來講,是一致的,是沒有差別的。之後宗大師說到「此取怨親差別事修,故不需要遣親怨之心,是滅由執怨親為因,所起貪瞋分黨之心。」在此所謂的要修學平等捨的意思,並不是否定親怨的存在,親怨是有的。以名言上來講,因為傷害我們緣故,所以叫做怨敵、仇人;因為幫助我們的緣故,所以稱為親友,以這個角度而言,親怨是存在的,我們並不是否定親怨在名言上的存在。可是親怨本身是不決定的,這也是名言上而有的。
因為怨敵所以我們完全的排斥,這也是不需要的。在此最主要的排斥,是因為怨敵的緣故,而完全的排斥;因為親友的緣故,而完全的貪著,這個在此是要斷除的意思。所以在此是取親怨的差別,而產生了強烈的貪心、或強烈的瞋心,這種的斷除是要去修學,但是並不遣除親怨本身的一種存在。
如同《入行論》說到,尤其針對仇敵為所緣境來作觀想,其實怨敵本身也有感恩的原因。為什麼呢?因為他是最好修安忍的一種對象。於是就說到了,應該要感恩怨敵的種種內涵。所以在此最主要是「取」有親怨的差別,也就是所緣境來做什麼樣的觀修,來作沒有貪、沒有瞋的觀修以外,並不是遣除親怨的存在,這句話很重要。
「修此一切成悅意相,分三:一、知母,二、念恩,三、報恩」。首先先講初者,「生死無始,故自受生亦無始際。若生若死輾轉傳來,於生死中未受此身,未生此處決定非有,亦無未作母等親者是經中說。」因為我們意識的續流,沒有一個開始的緣故,從無始以來到現在,所投生的次數也是無止盡的。從無始以來到現在,隨著意識安立的我,也是無有止盡的。
因此在每一世的時候,尤其是胎生,更需要母親。在每一世都需要母親,所以未生的地方是沒有的,未得的身體是沒有的,未做過我的母親的眾生也是沒有的。在此說了母「等」,這個等字,就是由母親而象徵的,像父親也好,或這世雖然沒有母親,但是對我們有最大恩惠的恩人也好,由母親來代表。
所以「此復非僅昔曾為母,於未來世亦當為母。如是思惟,於為自母,應求堅固決定了解。」透過知母的方式,來喜歡一切有情的時候,一定要想成自己的母親嗎?也不一定!就像今世最有恩的恩人,可以作如是觀想。每位有情都曾經當過對我最有恩惠的恩人,就是用母親去代表,一個名稱而已,最主要是想恩人的意思。
84 148頁(廣論217頁)接著講「念恩。修習一切有情是母之後,若先緣於現世母修速疾易生。」以前有位西藏的喇嘛他在傳法的時候,說到暇滿是非常難得,非常珍貴,非常稀少。於是在場有位華人信徒,就跟這位喇嘛稟告說,喇嘛你絕對沒有去過中國。因為他說暇滿的次數太少了,所以說喇嘛你絕對沒有去過中國!
「如博朵瓦所許而修,先想前面母相明顯。次多思惟非唯現在,即從無始生死以來,此為我母過諸數量。如是此母為母之時,一切損害悉皆救護,一切利樂悉皆成辦。」在此說到母親是如何愛我們,如何照顧我們之理。「又饑渴時與以飲食、寒時給衣、乏時給財,皆是自己未肯用者。又此資具皆非易得,是負罪苦及諸惡名,受盡艱辛求來授與。又若其子有病等苦,較其子死寧肯自死,較其子病寧肯自病等。出於自心實願易代,用盡加行除苦方便,總盡自己所知所能,但有利樂無不興辦,凡有損苦無不遣除,於此道理應專思惟。」
如同今世母親,母親是如何愛護我們般的,我們要好好的去思惟。同樣的以此類推,來觀待有情的恩惠。我們雖然並沒有什麼能力,可是我們從小的生長過程當中到大,沒有一個自立的能力讓自己生存,這些都是靠母親,或對我們有恩惠的人,來照顧我們,扶養我們,才能讓我們慢慢長大的,一開始光是以自己的能力是沒有辦法長大的。
同樣的就像畜牲,尤其是鳥類、動物等,牠們母親如何愛子的這種內涵,我們仔細去思惟,真的可以感到不可思議。因為他們沒有智慧,沒有智慧的情況下還會願意付出自己的一切,不顧自己的生命,去愛護或者保護自己的兒女,真的是很難得,有時候會感到非常的感動。
有一些的動物,他們母子之間沒有關係,像這種的動物也是有的,但是母子間有關係的動物也是有的。所以我們一般講到的悲心,就是透過悲心來收攝於自己所有生存的順緣,這叫悲心。悲心就是有一種收攝的作用,如之前所說的,因為我們生存需要順緣,所以透過悲心來收攝這種的順緣。
所以我們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因為一定需要依賴著母親,依賴著母奶而慢慢長大,一定需要有人照顧的情況下,因此我們必須會依賴母親,母親會照顧我們,所以母子之間產生了愛。這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身體,確實是需要這種的照顧,確實是需要這種的順緣。所以悲心,第一次愛的產生,是因為我們身體自然需要的緣故而產生的。
就像有一些的動物,他在生長的過程當中,也必須透過母奶,必須透過母親的照顧的情況下,才能慢慢長大的。這些的動物我們仔細去看,在他的生長過程當中,都是母親一直陪伴他,讓他出人頭地為止。所以他跟母親之間的愛,就比其他母子之間毫無關係的動物,這個動物的愛就比較強大了,其實是因為身體需要的緣故。
但像烏龜、蝴蝶等,就沒有母子的關愛了。尤其像烏龜下一個蛋,母龜自己就離開了,龜子自己長大,有自己生存的能力。所以烏龜的母親和孩子放在一起的時候,牠們應該不會認識才對,所以沒有愛的。為什麼呢?因為他的身體的所需,他有自力能夠讓自己生存的緣故,所以不需要依賴他者。因為自己身體的自然情況和現象,不需要依賴他者的緣故,所以依賴他者的愛心,需要被他人關懷的愛心就沒有了。
可是我們人類並非是如此,我們人類身體所需要的是被愛,需要被關懷的。因為需要被關懷的緣故,而形成我們必須有愛心和關懷,這是隨順說說。就像我們看一些鳥類,還有動物的時候,母親是如何照顧孩子的,這樣仔細的去研究觀察之後,可以了解到母親愛孩子的心態,真的是不可思議。
在此宗大師又說到「如是修已,若念恩心非唯虛言真實生者,次於父等諸餘親友,亦當知母如上修習。」所以透過知母之後,來念恩、報恩的。以西藏的傳統,受到佛法影響的緣故,所以我們嘴巴裡面會跑出一句話,「一切如母有情」。無論自己懂不懂大乘的內涵,但是因為受到大乘佛法的影響非常的深刻,所以我們嘴巴裡面,在發願的時候也好,在唸經的時候也好,自然會跑出一句「如母有情」的這句話。我覺得這句話非常非常難得,非常珍貴。因為有這種的串習,有這種的習慣,再跟他們解釋菩提心的道理,空正見的道理,才有一個很堅定的基礎。所以如母有情的這句話,真的是非常殊勝的一句話。
85 149頁(廣論218頁)之後講到報恩。如是念恩之後,能夠讓我們知道,原來一切眾生都曾經當過我們的恩人,讓我們由極大的苦苦當中獲得救護,因為他照顧我們、保護我們、愛護我們的緣故。既然了解他們對我們有恩,就要去報恩了;如不報恩,不懂得報恩的人,一般我們都說這是下劣的人,以倫理道理思想來講,這也是不允許的。以世間人來講,如果有一個人對我們很有恩惠,我們明明知道他的恩惠,但卻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報恩,我們會覺得這個人怎麼那麼差勁。同樣的道理,既然我們已經學佛了,已經了解大乘的教法,知道一切有情眾生都當過我們的恩人,就要去報恩,否則這不是一個真正跟隨佛陀的弟子所行的行為。
至於要如何報恩呢?報恩的方式,並不是只是暫時解決他們的痛苦而已。因為如果只是暫時解決痛苦,像增上生來講,一切有情得到增上生的次數也是無止盡,也是無量的,可是最終還是會墮落三惡道,還是仍然在生死流轉當中。所以讓他們獲得增上生,這不是一個解決痛苦的辦法。所以要如何報恩呢?唯一能夠真正的幫助他們,能夠感恩報恩的方式,就是讓他們獲得永久的、究竟的安樂,這才是唯一報恩的方式。
如是的報恩的心態產生的時候,就是由之前的知母、念恩之後產生報恩。於是去看每一位有情的時候,都會看成非常歡喜的、悅意的一種對象,這時候自然會產生慈心、悲心、增上意樂,所以在此先講慈心。
150頁(廣論219)「正發此心,分三:一、修慈心,二、修悲心,三、修增上意樂。」先說修慈心。「慈所緣者,謂不具足安樂有情。行相者,謂念『云何令遇安樂』,惟願令其獲得安樂,我應令其遇諸安樂。勝利者,如《三摩地王經》」說到慈心的功德。
151頁(廣論220頁)「修慈次第先於親修,次於中庸,次於怨修,其次遍於一切有情如次修習。」修習的道理是什麼呢?「修習道理,如於有情數數思惟苦苦道理,便生悲愍,如是亦當於諸有情,數數思惟缺乏有漏無漏諸樂,樂缺乏理。若修習此,欲與樂心任運而起,又當作意種種妙樂,施諸有情。」
之後講到「修悲心。悲所緣者,由其三苦如其所應,苦惱有情。行相者,謂念云何令離此苦,願其捨離,我當令離。」
有時我們去觀想慈心的時候,可以針對一些很可憐的,沒有依怙的,沒有救護的這些可憐眾生來作觀想,這種資訊就非常多了。因為現在資訊非常發達,所以我們可以透過收音機去聽聽這些消息,或是透過電視機、或者透過報紙,我們可以知道在這世界上有許多的災難,無論是旱災也好、或者疾病、傳染病的災難的這些災區地方。同樣的他們也是想要離苦得樂,可是我們說不幸也好,或者他們倒霉、運氣很衰也好,反正他們都想要離苦得樂的情況下,但是他們卻無法得到真正的快樂,卻仍然在痛苦當中。當我們聽到這些資訊和消息的時候,馬上就要觀想悲心和慈心,這是一個很好的機緣,所以我們可以在邊看電視的時候,邊修慈心。否則我們在一種無有感覺的狀態下去看電視,只是知道一個資訊而已,沒有辦法借這個逆緣,借這個緣來修慈悲的。
同樣的觀修悲心的時候,也應該去觀想,當然對地獄和餓鬼的眾生觀修悲心是需要的。可是我們先拿我們現在可以直接看到的,像畜牲們確實非常可憐。若是人類遇到災難、困難時,會可以請求別人幫助,可是這些動物,他們想要叫出他們心裡的聲音,可是卻沒有人聽得懂,沒有人會去幫助他們。他們要請誰幫助呢?尤其看到他們如何被人類濫殺的這部份,去仔細思惟,真的是非常非常可憐的。
在過去的社會,沒有這麼多的養雞場,或者養畜牲的地方的工廠,可是現在掛了國家要進展的這個名稱,所以現在有很多所謂的養雞場、養魚池等,真是非常可憐,這些的雞還有魚等,真的是沒有依怙、沒有依賴,他們想要獲得救護,可是卻沒有人會去幫助。
同樣的,以人類的社會來講,在這世界上,有很多真的沒有依賴的可憐眾生們,他們也是想要跟我們一樣離苦得樂的,可是他們卻沒有辦法獲得真正的安樂。由他們這種痛苦的經驗和資訊,我們現在可以透過許多的資訊了解這些道理。當我們聽到這些消息的時候,就應該好好去觀想悲心。
在這些眾多的痛苦裡面,我們仔細的看,像這些被殺的雞、牛或者豬等,我們殺了他們之後,用他們有感受的肉,來說這是好吃的肉、這是不好吃的肉,你不覺得人類太自狂了嗎!因為我們根本沒有權利去拿一個有生命體的,有感受的肉食,來說這好吃不好吃,我們有什麼資格來評量呢?尤其是為了錢,為了賺更多的錢,去蓋很多的養雞場、養豬場、或者養魚池等。如果是過去的早期社會,因為世界的資訊不是很發達、交通不是很發達,所以只是在個別的地方去殺,那只是填飽當地人的所需而已,所以他殺生的數量並不是那麼多。可是現在隨著世界縮小的緣故,交通發達的緣故,一殺就是殺幾千萬,簡直太恐怖了。
尤其是中國大陸,他們會故意的去養很多的新生命,之後又把牠殺害,豈不是很可憐嗎!如此這樣去思惟,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時機,來讓我們在獲得新資訊的同時,能夠去學習慈心和悲心的機會。所以我們現在修學慈悲的因緣,可以說是無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