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06 10:08:15
學習次第 : 初階

菩提道次第修學  濟群法師

關於依止法

   依止法,即如何事師,乃入道之根本。因為學佛不僅要聞思經教,更在於行佛所行,故須師長的言傳身教。
  

 關於事師的問題,原始佛教已有這一傳統,如戒律便有五年學戒,不離依止之規,也就是五年內不能離開依止師獨住。有善知識的指點,我們才能瞭解佛陀宣說的法義,瞭解如何依法修行。世人學藝尚須拜師,何況我們是要修行,解脫,成佛!我們學習教理,需要善知識闡揚法義,否則,或是不得其門而入,或是走入師心自用的誤區,或是從概念到概念,無法落實於心行。我們修習止觀,更需要明眼人引領指點,若僅靠自己摸索,往往幾十年都懵懵懂懂地在昏沉或掉舉中虛度,不得用心要領。所以說,從知見的獲得,到僧格的養成,再到心行的契入,都離不開善知識的耳提面命。
  

那麼,善知識的標準是什麼?本論引《莊嚴經論》雲:知識須具戒、定、慧、德勝、精進、教富饒、通達真實、善說法、悲憫為體、斷疲厭十種條件。如果尋訪不到具備全德的上師,達到一半條件也可依止,因為具三學,通真實及有悲心這五點是基本條件,也能令弟子生信。
  

擇師時,我們應該對上師仔細考察。因為依止善知識的過程,是將自我融於法的過程。按照標準,真正的善知識和法是統一的。但現實生活中,人和法可能會有或多或少的距離。若距離太大,就會使我們的法身慧命受到影響。所以擇師是有底線的,必須符合最基本的標準。能否跟隨具格善知識修學,也關係到我們的福德因緣。若非宿世善根,很難有值遇良師的因緣。
  

一旦確定上師後,則應視師如佛,不違依止。按密宗觀點,應該視師如佛。之所以讓弟子如是觀想,在修行上確有特殊意義。因為每個人看問題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若是完全符合自己的感覺才能生起信心,往往會坐失良機。因為凡夫的感覺極不穩定,且易受環境影響,更兼得隴望蜀之通病。於是乎,到處跑來跑去,末了卻一無所獲,這樣情況在教界也很普遍。
  

另外,上師所應具備的標準,是我們擇師時的尺度,而非找尋上師過失的標準。若對上師生起尋過之心,本身就是典型的凡夫心。反之,當我們觀察上師的功德時,自身功德也隨之增長。這一點,正是《普賢行願品》闡述的觀修原理:當我們全力觀想佛菩薩的功德時,自身就會融入這種無限的功德中,從而將凡夫心逐漸消融。這是普賢行願的修行中非常重要的用心方法。
   對善知識功德生起淨信,既來自如法的觀修,也來自其德行和修證,並非盲目崇拜。當然,很多標準是有彈性的,並不是說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對師父百依百順。若師父帶著徒弟做不如法的事,戒律中也有明確規定,告訴我們應以什麼態度來應對。
  

在修學依止法的過程,一方面要意識到依止善知識的意義,淨信為本,念恩生敬,如法依止,同時更要慎重擇師,依法修行。


2007
10月修訂版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