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法上師:尊貴的 巴登竹巴 堪仁波切
六度波羅密修持攝要
菩薩修行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六度波羅密依次而修,才可以渡到彼岸。布施、持戒兩者屬初機學佛者築基、培養福德之要法。而忍辱波羅密可分兩個層次,一為初基行者的忍一切違逆外境,行者對外界的人事物,不如我意者,能不起心相應。此行者對外境還有一不甘願的心,故才要忍而忍之。另一種忍辱波羅密法門,要翻譯成「安忍波羅密」,即無可忍辱的心,此境界行者可藉安忍波羅密證入空體,行者如能自在,對任何境不起一法相應時,即證入無為、無生法忍,故以安忍法法門渡到彼岸最神速。後者也是開悟的行者,具足般若智慧,以般若慧為眼,以安忍為用,才有辦法速到彼岸的。
蓮師極密聖地──『貝瑪貴』
◎寧瑪三根本法洲佛學研究會
中心地址:台北縣板橋市長江路一段168號2F Tel: 22586172
蓮師隱密聖地──「貝瑪貴」,曾經由第二佛──鄔金大士蓮花生之化身伏藏師敦督多傑Duddul Dorje(伏魔金剛)、嘉春寧波Jya Tson Ningpo(彩虹精要)、多傑託美Dorji Thogme(金剛無著)等諸佛、伏藏師授記。其地勢獨如金剛亥母仰臥身形,頂輪──大樂輪、喉輪──受用輪、心輪──法輪、臍輪──幻化輪、密輪──護樂輪,五輪具足。
目前於臍輪幻化輪以上,屬於西藏地區﹔而在印度境內,僅有密輪護樂輪部分。傳說在五輪之中,第五輪密輪護樂輪稱為「更密貝瑪貴」,係此密境之根本心臟位置。「極密貝瑪貴」一詞,係出自第二世敦珠法王金口所宣說。
此聖地主要之地勢:
法身──「大日如來」之聖地為「貝瑪希山」﹔
報身──「觀自在」之聖地為「布達拉山」,
「金剛薩埵」之聖地為「白巖吉祥法宗」﹔
化身──「蓮花生」之聖地為「哲達布山」,
「釋迦能仁」之聖地則為「靈鷲山」,
「勝樂金剛」的聖地為「迭哇果札」。
另有三鎧甲:身鎧甲為二金翅鳥聖地,語鎧甲為札波果瓊的馬頭明王聖地,意鎧甲為鎮壓魔軍金剛手聖地。
地不變鎮壓大殿有四座:巴希卡、基拉央宗、噶瓦企宗、耶瑪夏等四座大殿。此外尚有四種事業,佛塔、自生繫解脫等聖地,不勝枚舉。以上大殿、佛塔,因年久而衰損失修,在恢復上順緣資具極端欠缺,是故至今無法復興。堪布所建寺廟位於基拉央宗,地形有如普巴金剛,為普巴之聖地。附近尚有數百年前的自生佛塔與石頭金翅鳥,由此至前述聖地需一日、二日或三日可達。
《貝瑪貴聖地誌》中提及聖地之特色:
為利未來有情故 加持此處勝密境
一生獲得持明處 雖僅居住此聖地
慈心悲心自然增 同理智想廣增田
稱述功德難思議 較彼他處修千年
此地一年修更佳 較彼他處修一年
此地一月修更佳 較彼他處修一月
此地三日修更佳 較他處修薈供輪
盡除此世障逆緣 來世前往持明地
無始無終生世中 將成圓滿自在王
貝瑪貴地處印度東方與西藏交界處,可先到達「加爾各答」、「德里」或「果合吉」,之後搭乘飛機或陸路均可到達。此地除了夏天之外,其他季節都非常寒冷。在地理及氣候因素影響之下,其他季節無法前往。這是一處可以朝覲的聖地。其中有三處聖地,不分季節皆可前往:靈鷲山、Dhewakota(迭哇果札,勝樂金剛聖地)、Kilayangzong(基拉央宗,普巴金剛聖地)。在距離堪布徹令多傑的寺院一天車程的地方有一顆大石頭,具有佩帶解脫的功德。因此,貝瑪貴除了具足新舊派的本尊聖地之外,也有經續中所記載的聖地。
第二世敦珠法王在十七歲時,在貝瑪貴舉行了「大寶伏藏」灌頂。在流亡印度之後,敦珠法王也曾返回普巴金剛聖地舉行大成就法會以及賜予其他的灌頂、教授。貝諾法王也曾在1959年在貝瑪貴居住了六個月。2003年12月,貝諾法王將應堪布徹令多傑的請求,蒞臨貝瑪貴,為當地的居民大眾以及世界的和平祈願加持,並且為新修建的寺院舉行開光灑淨的儀式。屆時各教派上師、仁波切們將齊聚一堂。
對於興建蓮師聖地『貝瑪貴』,想廣植福田,協助仁波切完成貝瑪貴興建之弘法事業,衷心誠摯邀請您來捐款贊助。見(廣植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