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25 10:58:37
學習次第 : 進階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 中冊 共中士道 解脫正道

 

至尊宗喀巴大士造論

妙音佛學叢書翻譯組漢譯

「解脫正道」 :

己四抉擇能趣入解脫道的性質:

我們應依吉祥勝逝友慶喜論師(的《月光王書》)所說,鼓勵自己修習生死輪回的過患:

我們沉溺在三有之中,這個苦海沒有邊際,深不見底。但我們毫不厭惡,毫無畏懼,反而喜悅放逸。我們的心究竟出了什麼問題呢?雖然我們身陷於貧乏、難求飲食、難覓庇護、全力維護、最終喪失、別離、疾病、老邁、衰損等問題的長燃烈火之中,居然以此為樂,真的像瘋子一樣。

同書又說:

悲哉!世人有眼無珠,對眼前常見的事情全不思維,難道你們的心是像金剛石般堅硬?

所以,就像《七童女因緣論) (梵:Sapta-kumarikavadana。造者密授論師,梵:Guhyadatta)所說:

看見世間事物如同晃動的水中月影。

看見貪欲如同憤怒毒蛇盤身昂頭的影子。

看見這些有情眾生為苦火焚燒。

大王,所以,我們應愛樂解脫出離,前往屍林。

(屍林,梵:sitavana,藏:dur khrod。又作:屍陀林、寒林、屍多婆那林、屍摩賒那林、深摩舍那林。廣義而言,曾經拋棄四具屍體以上的地方便可以稱為屍林。這些地方是古代修行者常住的靜修之地。狹義則指位於中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北方的幽暗森林。)

意思是說,當我們看見「情世間」和「器世間」(又作依正世間。「依」即依報世間或國土世間,亦即有情所依之處;「正」指正報世間或眾生世間,亦即能依的有情眾生)猶如被風吹動的水中映月,即使一刹那也不能停住,壞滅無常。

當我們看見欲塵(即是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境或六種感官對象。又作外塵、六賊。由於六識攀緣六境而染汙六根,能蒙蔽真實本性,故獐名為「塵」。六塵是心外之物,故稱「外塵」。六塵能劫奪一切善法,故稱「六賊」。)利小害大,如同毒蛇的身影。

當我們看見五趣眾生被熾烈的三苦大火燒炙,便會產生出一種像北方兒童的意向,一心追求出離輪回貪愛,愛慕解脫出離。

至於「北方兒童」的意思如下:據說,炒青稞粉在北方是珍貴的食物,所以,當地居民每天只能以少量蕪菁為食。某天,當地有一個肚餓的孩子想吃炒青稞粉,於是便向母親索取。由於母親沒有炒青稞粉,所以便給他一些生蕪菁。可是孩子不肯要,於是母親便把幹蕪菁拿給孩子。可是孩子仍不肯要,於是母親便把剛煮好的蕪菁拿給孩子。但是,又被(為)孩子拒絕,於是她又把煮熟了的凍蕪菁拿給孩子,但是孩子仍不肯吃。母親甚為不快,於是便對孩子大喊:「所有也是蕪菁!

正如迦當派的大師們所說,我們對於一切所見、所聞、所憶的世間安樂,也要生起同樣的想法:「這是世間、這也是世間,一切皆苦,我全不需要這些東西。」

應思維過往無始以來,我們一直在生死輪回漂流,從而產生厭惡舍離,還要思維今後仍要無了期地漂流於其中,由此生起惶恐畏懼之心。我們必須像《親友書》所說,矢志斷除一切禍害根源的生死輪回,而非口頭空言:

生於天、人、地獄、餓鬼、旁生等地皆不吉祥。應知「生」是眾苦之器,生死輪回就是這樣的一回事。

此外,還要消除「業」和「煩惱」這兩種生死輪回之因。在這兩者之中,假如我們沒有「煩惱」,那不論有多少「業」也不會受生。若有「煩惱」,就算我們能把夙業消除,但是仍會即時造集新業。所以,我們必須修習圓滿無謬的道軌,以此摧毀「煩惱」。

「抉擇能趣入解脫道的性質」又分為兩部分: ()以什麼類型的生命來滅除輪回。()修習什麼類型的道軌來滅除輪回。

庚一以什麼類型的生命來滅除輪回:

《親友書》說:

堅執邪見,生於沒有佛教處、旁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又或受生為邊地蔑戾車、思鈍、啞子、長壽天,若具有上述任何一種問題便是無暇,能遠離這些問題便是有暇,所以應當努力斷盡生死。

正如前文所說,沒有閒暇時間便不可能斷除生死輪回﹒所以,當我們獲得暇滿人身,就一定要把生死輪回斷除。

大瑜伽士菩提寶說:

現在就是我們跟畜牲有別的時候了。

博朵瓦:

假如在過往流轉生死之中,輪回從未自行停頓,那現在亦不會自動停止。所以,我們必須把它斷除。能把生死輪回斷除的時機,正是現在獲得暇滿的時候。

在那些獲得暇滿之身的人當中,在家生活對於修持正法會有許多障礙和許多過失。相反,出家的生活對於斷除生死輪回卻是最優勝的,因此,明智的人應該以出家生活為樂。

屢屢思維出家的功德和在家的過患,能令已出家者道心堅定,亦能令未出家的人建立起賢善習氣。現當略為解釋其中的道理。

富有的在家人為了保護家財而辛勞受苦,貧窮的在家人則為賺取財富而營營役役。他們把不快樂的生活妄認為快樂。要知道這種認解就是惡業的果報。《本生鬘》說:

絕不可以把牢獄般的俗家生活視為快樂,不論是富抑貧,在家也是大病患。一者為守財而煩惱,另一者則為求財而辛勞,不論是富抑貧,也是沒有快樂。這種愛樂在家生活的愚昧想法,僅是罪惡的果報。

所以,廣積資財,貪多慕得並不是出家的本分事,否則便和在家沒有分別。還有,俗家生活與法不合,所以在家難以修持正法。同經又說:

處理在家俗務是難以斷除妄語,對於其他作惡的人亦難以不作懲罰。在家人修法會對家庭事業有損害,但是顧家又怎能修持正法?佛法事業是以平和寂靜為尚,但是,俗家人為達到目的卻會冷酷無情,所以是有違背正法的過失,試問希望自我拯救的人有誰會住於家中?

又說:

俗家就如驕、慢、癡的蛇穴,能摧毀寂靜安福樂。俗家是具有許多難忍大苦的地方,有誰會住在這個像蛇窖般的地方?

應屢屢思維這些在家的過患,發願出家。出家人以簡樸的衣缽乞食生活而自足,他們獨居靜處,斷除自己的煩惱,是他人恭敬的物件。如《七童女因緣論》所說:

何時才能剃發(出家) ,披上糞掃衣,獨居蘭若靜處?

(糞掃衣,又作衲衣、百衲衣。是取棄於糞塵之中的破衣碎布,洗淨後縫製的袈裟。《十住毗婆沙論》說著此衣有十種利益:1.慚愧。2.防寒、熱等。3.表示沙門之儀法。4. 天人恭敬。5.無貪好。6.隨順寂滅,無煩惱熾然。7.有惡易見。8.無餘物之莊嚴。9.隨順八聖道。10.精進行道,無染汙心。故知比丘以糞掃衣為袈裟,最為殊勝,最受尊重。據《十誦律》所說糞掃衣的種類共有四種:1.包裏死屍者而棄於墓地的塚間衣。2.包裏死者而佈施給比丘的出來衣。3.在聚落中,置於空地而無所屬者的無主衣。4.捨棄於巷陌、塚間或糞塵之中的弊物,稱為土衣。)

何時才能(學習出家比丘的威儀)眼觀軛木的距離、手持乞缽,過家過戶地乞食,遠離譏諷譭謗?

何時才能不貪利養恭敬,把煩惱荊棘泥沼清除,接受城鎮民眾的供施?

出家人滿足於粗劣的飲食,身著沾滿雪霜的濕重衣服,甘願睡在露天的地方,以草為榻。他們志願睡在樹下的軟草之上,以正法的喜樂活命。如《七童女因緣論》所說:

何時才能不貪著自己的身體,從草堆起來,著沾滿雪霜的濕重衣服,受用粗劣飲食?

何時才能臥在樹下,身上蓋著綠得像鸚鵡一樣的柔軟青草,享用(離欲清淨,活在當下的)現法喜樂盛起?

博朵瓦說:

昨夜皚皚白雪落在屋頂,內心就像《七童女因緣論》所說,滿懷喜悅。除了希望這樣修持,別無所求。

出家人志願住在草地或河畔,思考自己的身體性命如同滔滔流水,生滅起伏。他們志願以觀慧斷除三有根本和一切惡見生因的我執。他們志願克服三有欲樂的愛著,深思情世間和器世間如同幻化。《七童女因緣論》說:

何時才能居於河岸草地,能時時看見人生於世猶如水浪起伏?

何時才能破除一切惡見之母的「壞聚見」,不再貪愛三有的享受?

何時才能明瞭動世間和不動世間(即情器世間)如同夢境,陽焰、幻化、雲霞、尋香城?

(夢中一切成敗得失均非實事,醒時一無所有,一切諸法亦複如是。陽焰在日光之下,地氣上升,遠觀猶如流水,近看則一無所見,一切諸法亦複如是。犍闥婆城犍闥婆神所示現的城樓在破曉時分,得見城門樓櫓宮殿行人出入,日轉高而轉滅,此城但可眼見而無有實,一切諸法亦複如是。雲霞雲霞結聚,風吹即散,一切諸法亦複如是。幻化一如魔術師幻化象馬諸相,雖有聲色可見,然實是虛妄不實,一切諸法亦複如是。)

這些成就乃是所有出家人的共同志願。伽喀瓦大師說:

假如有人能效法大仙的生平,住山苦行,那為人父者才算是把他的孩子養育成人。

霞惹瓦大師說:

當在家人忙於俗務時,你們這些比丘應身披淨妙法衣去探望他們,令他們能想到出家生活的好處。在他們心中種下未來出家的習氣。

《勇猛長者請問經》(: Grha-pati-ugra-pariprccha-su tra。有作《勇施請問經》。勇猛長者Ugra。又名郁迦長者、優迦長者、郁瞿婁長者。全稱郁迦羅越長者。意譯為最首長者、功德長者、威德長者。為佛世時,毗舍離城附近的象村人。據《中阿含未曾有法品郁伽長者經》所載,長者曾于鞞舍離大林中,與眾女飲酒娛樂,後見世尊在林樹間,端正莊嚴,即時醉醒,往詣佛所,聞世尊說四諦法而斷疑惑,盡形壽以梵行為首,誓願受持五戒。佛入滅後,自以一切財物惠施,願如轉輪聖王,乃至希求生於第四禪天。據《大寶積經郁伽長者會》所說,佛在給孤獨精舍時,勇猛長者曾向佛請問在家菩薩和出家菩薩的修行方法,佛陀為其廣說三歸五戒與出家的四聖種行。)亦說在家人應這樣發願:

在家菩薩應思維:「何時才能離開這個家庭苦源,過若出家的生活呢?何時才能參與僧羯磨、長淨羯磨、解制羯磨,及安於和敬行? 」他們應要具有這種愛樂出家的心念。

(僧揭磨、長淨羯磨、解制羯磨是僧團的三類活動。僧羯磨是出家受戒的活動、長淨羯磨又作「布薩陀」。是僧團每半月舉行一次的露罪懺悔,長養善法的活動。解制羯磨又作「安居」,是僧團在每年雨季單行的集體共修活動。和敬行是出家梵行者所奉行的六種共同生活準則,又名「六和敬」:1.身和共住、2. 口和無諍、3意和同事、4.戒和同修、5.見和同解、6.利和同均。)

意指在家菩薩主要也是以「受近圓」為志願。(「近圓」梵: upa -sampanna .: bsnyen par dzogs pa。亦即「近圓戒」、「具足戒」。藏語的意譯為「受近圓」或「受具足」。「圓」指涅槃,具足戒是趨近涅槃之法,故稱「近圓」。《南海寄歸內法傳》:「既受戒已,名鄔波三缽那。鄔波是近,三缽那是圓,謂涅槃也。今受大戒即是親近涅槃。」)《大乘經莊嚴論》亦說:

出家之身具有無量功德,所以勝於守戒的在家菩薩。

出家不但在修持遠離生死輪回的解脫受人稱讚,就連以「波羅密多乘」及「密咒乘」修習「一切種智」亦讚歎出家之身是最為優勝。在三種律儀之中,出家律儀便是「別解脫律儀」所以我們應敬重聖教根本的「別解勝律儀」。

庚二修習什麼類型的道軌來滅除輪回:

此處分三點解釋: ()三學的數量是確定。()三學的次第是確定。()三學的性質。

《親友書》說:

沒有什麼事情比盡力斷除後有來得重要,即使我們的頭顱或衣服突然著火,也可以置之不顧,不把火焰撲滅。

應以戒、定、慧證取無老無死、無窮無盡,遠離地、水、火、風、日、月,寂靜調伏的無垢涅槃境位。

意指應當修學珍貴的三學之道。

辛一三學的數量是確定:

「三學數量是確定」又分三點解釋: ()調心次第是確定。()果報是確定。()所斷的對象是確定。

()調心次第是確定:

「戒學」能令「散亂心」不散亂。「定學」或「心學」能令「不定心」安定。「慧學」能令「未解脫心」解脫。所以,「三學」(: trisiksa,藏: bslab pa sum。又作「曾上三學」)能令瑜伽師的一切所作達至究竟圓滿。

(「戒學」又作增上戒學。梵:hisilasiksa。藏: lhag pa’i tshul khrims kyi bslab pa。「定學」又作增上定學、增上心學。梵: adhisamadhisiksa, adhicittasiksa。藏: lhag pa’i ting nge’ dzingyi bslab palhag pa’i sems gyi bslab pa。「慧學」又作增上慧學。梵: adhiprajnasiksa。藏: lhag pa’i shes rab kyi bslab pa。戒學能修善並防止身、口、意作惡。定學內攝令心意、斷除妄念,引入聖道。慧學能通達本性,斷除煩惱,證悟實相。佛教的實踐綱領便是由戒生定,由定發慧。《菩薩地持經》有說以六度配三學,即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等四波羅蜜為戒學,靜慮波羅蜜為定學,般若波羅蜜為慧學。三學是佛道的命根,盡攝八萬四千法門,故論主宗喀巴大士教誡行者當精勤修學。)

()果報是確定:

不毀壞戒律的果報便是受生於欲界兩種善趣(人趣及欲界天趣),毀壞戒律的果報則是墮落惡趣。「心學」的果報便是受生於上界兩種善趣(色界天趣及無色界天趣)。「慧學」的果報便是解脫。

總之,「三學」的果報是有「增上生」(人、天善趣)和「決定勝」(解脫、一切種智)兩種。而前者(增上生)又分為上界善趣(色、無色二界)及下界善趣(欲界)兩類,所以能達成這兩者的學處是有三種。前兩種數量是《本地分》所說。(增上生的欲界善趣須要「戒學」。色、無色二趣更要加修「定學」。決定勝的解脫或成佛則要圓修戒、定、意三學。)

()所斷的對象是確定。

先賢大德們有就所斷除的煩惱乃有:破壞煩惱、降伏煩惱現行、盡斷煩惱的種子三種,從而確定共有三種學處。

辛二三學的次第是確定:

《本地方》引用《梵問經》(: Arya-brahma-pariprccha nama-mahayana-sutra) 的經文來證明三學的先後次第:

戒是堅固根本。

定是愛樂心寂靜。

慧是取聖見而舍惡見。

在三者之中「戒」是根本,蓋因其餘兩者皆是由「戒」而生。第二者「定」是依仗戒律,心樂入定。第三者「慧」是依「定」遠離惡見,成就聖見,如實得見真實。

辛三三學的性質:

「三學的性質」就像《梵問經》所說:

戒律共有六支。

禪定是四樂住。(又作「四心住」。)

恒當清淨的智慧便是四者各四行。(即是四諦的十六種行相。)

「戒學」共有「六支」

(1) 具有清淨戒律。

(2) 守護別解脫戒律。

這兩支是說明達至解脫的清淨戒律。

(3) 軌則。

(4) 所行。(指比丘不應前往的五處地方)

這兩支是說明無可譏毀的清淨戒律。

(5) 對於最微小的罪行亦會畏懼。

這一支是說明未受破損的清淨戒律。

(6) 正確受學根本學處。

這一支是說明沒有顛倒錯謬的清淨戒律。

心的「四住(四樂住)是指「四靜慮(catvaridhyana。藏: bsam gtan bzhi),意指「心學」是心能「現法樂住」,所以稱為「」。

四者」是指「四諦」。「各四行」是指「四諦」各自的「四種行相」。「十六行相」(: sodasanityadi。藏: mi rtag sogs bcu drug) 即是:

(1).苦諦四行相(: catvari duhkhasakara。藏:sdug bdengyi rnam pa bzhi )—

無常(: anitya。藏: mi rtag pa’i rnam pa)

(: duhkha。藏:sdug bsngal ba’i rnam pa)

(: sunya。藏: stong pa’i rnam)

無我(: anatmaka。藏: bdag med pa’i rnam pa)

(2).集諦四行相(: catvari samvrittisat yaguna。藏: kun‘byung bden pa’i khyad chos bzhi)—

(: hetuh。藏: rgyu)

(: samudayah。藏: kun ’byung)

(: prabhavah。藏: rab skyes)

(: pratyayah。藏: skyen)

(3).滅諦四行相(: catvari nirodhsatyag una。藏: ’gogbden gyl khyad chos bzhi )—

(: nirodha。藏: ’gog pa)

(santa。藏: zhi ba)

(: pranita。藏: gya nom pa)

(: nihsarana。藏:nges’byung)

(4).道諦四行相(: catvari margasatyavi sesa。藏: lam bden gyi khyad chos bzhi)—

(marga。藏: lam)

(: nyaya。藏: rigs pa)

(: pratipad。藏: sgrub pa)

(: nairyanika。藏: nges’byin)

「慧學」便是通達這十六種行相。

假如此處只是解釋「中士道」,那就必須詳細解釋三學。但由於不是這樣,所以「心學」及「慧學」(止、觀)會在「上士道」之中解釋。於此不贅。

現在使要簡略地解說「戒學」的道理。我們最初先要屢屢思維戒律的利益,令自己衷心喜愛戒律。《大般涅槃經》所說:

戒律是通向一切善法的階梯。戒律是根基,就像大地是各種樹木等植物的根基。戒律是一切善法的前導,就像商主(古時出海營商的商隊首領)是所有商人的前導。戒律是一切教法的勝幢,就像帝釋天豎立的勝幢(梵:dhvaja。藏: rGyal-mtshan。音譯為馱縛若。又作計都,梵:ketu。是代表王權的旗幟。亦有依形狀區分,形如圓桶者為幢,扁平狀者為幡)。戒律能斷除一切罪惡及惡趣的道路。戒律猶如能治療一切罪惡頑疾的藥樹(又作藥王樹。草木有可以治病者,稱為藥草、藥樹。療效最殊勝者,稱為藥王。若人立於樹前,其五臟六俯等,悉見分明。《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說:「為諸眾生而作依止,治諸疾病如藥樹王。」)。戒律是三有險途路上的貯糧。戒律是摧毀煩惱仇敵的兵器。戒律是能除煩惱毒蛇的神咒。戒律是度越罪惡河流的橋樑。

怙主龍樹亦說:

戒律是一切功德的依處。猶如「情世間」和「器世界」依仗大地。

《妙臂請問續》說:

就像一切莊稼依仗土地而無災害地成長,殊勝白法也是依仗戒律與及悲水的灌溉而成長。

我們應該依照以上引錄的經論來思維守護戒律的利益。假如受戒而不護戒,後果便會非常嚴重。《苾芻珍愛經》(梵:Bhiksu-prareju-sutra):

戒律能令某些人快樂。戒律能令某些人痛苦。具戒者能得安樂,破戒者則會受苦。

意指受持學處(戒律)既有其益處,亦有其不利之處。所以,我們也要慎思不守戒律的害處,從而對學處生起極大的敬重心。

「墮罪」是有四種因素: ( 1 )無知、(2) 放逸、(3)不敬、(4) 煩惱熾盛。(此處是說造成犯戒的四種因素,又名「生墮四因」。「墮」,梵: prayascittika。 藏: ltung ba。又作『墮罪」,是比丘、比丘尼所受持的具足戒之一。又作貝逸提、波羅逸尼柯、波逸提伽、波質底迦。意譯墮、令墮、能燒熱、應對治、應懺悔。若染犯這類過失可由懺悔而侮清淨,若不懺悔便會墮入惡趣。「墮」又分為舍墮、單墮兩種。須要捨棄財物而懺悔的墮罪,稱為「舍墮」。單對別人懺悔即可清淨的墮罪,稱為「單墮」。)

對治「無知」的方法便是要聽聞和認識各種學處。

對治「放逸」的方法便是要修學:絕不忘失取捨的「正念」。能隨時觀察身、語、意三門,了知所為是錯抑對的「正知」。依自己或正法的力量,羞恥作惡的「慚」。害怕別人譏毀,羞恥作惡的「愧」,與及害怕惡行異熟果報的「恐懼」。

對治「不敬」的方法便是敬重大師(佛陀),敬重大師所制定的規矩,敬重我們的同修。

對治「煩惱熾盛」的方法便是要反觀自心,發現哪一種煩惱強盛,便要積極修習對治之法。

假如不是這樣地努力修習,對於佛所制的規矩輕率放縱,以為違越佛制只是輕微的罪過,未來就只會受苦。所以《律分別》說:

假如對大悲大師的教法產生輕率之心而略加違犯,便會被苦的勢力控制,就像有人因拆掉一個細小的竹籬笆而失去整個芒果林一般。現世雖有少數違反國王聖旨的人未受到刑罰,但是,無理違越能仁教令的人,必會像醫那跋多羅龍王一樣,墮於旁生道。

(: Elapattra。又稱伊羅缽多羅龍王。醫那是樹名,跋多羅,意即「葉」。故又作醫羅葉龍王。這位龍王前身為比丘時,曾因為折斷阻礙門戶的醫羅樹枝葉,死後受生為龍王之身,頭上生有醫羅樹,此樹枝葉每逢被風吹動,龍王便會產生痛苦。)

所以,必須盡力不染犯過失和墮罪。假如染犯過失和墮罪,則應依佛所教,勵力懺悔還淨,切勿掉以輕心,毫不理會。《梵問經》說:

應依止學處,一心奉行,寧舍性命也不可毀壞或捨棄。要永遠精勤護持,依戒而行。

又應依照佛陀在《成就真實屍羅經》(: Sila-samyukta- sutra)所說的道理,守護戒律,即使要捨棄性命也是在所不惜:

比丘們,寧舍性命而死,也不可以失壞戒律。為什麼呢?因為捨命而死也不過是令今生的壽命終結,但是,失壞戒律卻會在千萬生中,失去自己的種性(暇滿人身)和安樂,長時處於墮落之境。

應思維「若我不能像這樣不惜一切地守護戒律,即使把鬚髮剃除,身上披著壞色衣也沒有意義可言。」(「壞色衣」是避用青、黃、赤、白、黑等五種正色,而用木蘭等染壞的不正色布片縫成的法衣。)《三摩地王經》說:

出家而進入佛陀的聖教後,假如仍然從事惡業,貪著牛象車乘、把錢財糧穀視如命根。這種全不努力修學的人,為什麼要剃頭呢?

假如我們的戒足不能站穩,不僅無法成功逃出有為(三界的別名)生死輪回到達解脫都城,還會重返生死流轉,被痛苦侵迫。佛陀在《三摩地王經》曾以譬喻來說明這個道理:

若有人被盜賊襲擊,便會為活命而逃跑。假如他要逃命時雙足沒法走動,便會被盜賊擒服。同樣,損壞戒律的愚人,雖然希望脫離有為,但是由於損壞戒律,所以不能逃出,而被老、病、死所摧毀。

所以,同經又說:

我為穿著在家衣服者所說的學處。那時的比丘就是這些學處沒有。

佛陀是說,在比丘僧眾也不能圓滿守持他為在家眾所說的五種根本學處(五戒)時,若能勤修這些學處,其果報便會更大。所以應當盡力護戒。同經還說:

即使有人在一千萬劫之中,懷著清淨心,以種種飲食、傘蓋、幡幢、燈鬘(排列成行的明燈)來供養百千億數的佛陀。但是,他的福德遠及不上有人在正法衰微,善逝聖教瀕臨滅亡時,於一晝夜之中修持一種學處。

又如果我們認為即使染犯墮罪,之後懺悔就行。但是,若沒有避免日後再犯的防護心而繼續違犯墮罪,就好像在吃下毒物時告訴自己必定有解藥可服。正如《彌勒獅子吼經》(梵:Arya-maitreya-mula-simha-nada-namamahayana-sutra) 所說:

慈氏,在末法時期的最後五百年間,某些出家菩薩和在家菩薩會宣稱懺悔罪過能把罪業完全消除。他們在髮露墮罪時會這樣說。「日後再染犯這種罪惡時,我必定會懺悔。」可是,他們並沒有防止自己再次造罪。我告訴你們,這些人所造的「死」業。

所謂「死」是什麼意思呢?這就好像服毒的人,這些人在死後時便會顛倒墮落惡趣。

同經又說:

慈氏,我在毗奈耶聖教所說的「毒」,便是違越我所制定的根本學處。所以切莫食用這種毒。

不但受持「別解脫律儀」的人要這樣地守護戒律,就是修持密咒乘者也要這樣地守護戒律。如《妙臂請問續》說:

我薄伽梵所說清淨別解脫戒的一切律儀之中,在家咒師除了外相及儀軌之外,其餘一切皆應修持。

意指除了出家相(如此丘的三衣)、羯磨儀軌和一些遮罪之外,在家密咒行者尚且必須遵從律典而行,出家咒師就不用多說了。戒律亦是修持密咒乘的根本。《妙臂請問續》說:

戒律是密咒乘的根本首要,再加上精進、安忍、信佛、菩提心、真言密咒、遠離懈怠,便會像君王擁有七寶(輪王七寶),能如願調伏一切眾生。咒師若要調伏罪惡,便要具備這七種條件。

《文殊師利根本續》(: Arya-manjusri-mula-tantra)亦說:

如果持誦真言者毀壞戒律,就不會獲得無上悉地,也不會獲得中品悉地和下品悉地。大師能仁從沒有說過毀壞戒律仍能成就續道。破戒不是前往涅槃都城者的處境或目標。這種惡人如何會有續道成就?這種壞戒的人如何會有善趣安樂?他們既不能獲得增上生,亦不能獲得殊勝樂,更遑論獲得薄伽梵所說的密咒證悟。

(悉地,梵: siddhi。藏: grub-pa。意譯成就。常指由修持密咒而獲得的三品成就。一般而言,無上悉地便是成佛。中品悉地是分為地行、眼藥等八種成就。下品悉地是成就息災、增益、懷愛、降伏四種事業。)

康壟巴曾說:

在發生饑荒時,任何事情也會與谷麥扯上關係。同樣,一切正法修持也是圍繞著戒律進行,所以必須精勤持戒。不思業果的人是不會成就清淨戒律的,因此思維業果是不共要訣。

霞惹瓦說:

總之,一切禍福皆是依于正法。若依循正法毗奈耶的說話,你們便會具足自信、內心清淨、始終如一,堅定穩重,不必兜兜轉轉。

格西仲敦巴說:

有一類人認為依止戒律便要捨棄密咒修行。有一類人則認為依止密咒便要捨棄戒律。只有我的上師阿底峽的教規才能以戒律為密咒的助伴,以密咒為戒律的助伴。

大尊主(阿底峽尊者)亦說:

我在印度的時候,凡有重大的事情或突發事件,便會召集受持三藏的法師來確定三藏有否禁止這些事情,又或是否符合三藏所說,透過這種方式來達成結論。除此以外,我們這些來自超戒寺的人,還要查證菩薩行有否禁止這些事情,兩者是否有衝突,然而只有受持律典的人才能作出最終的決定。

內鄔嗉巴對於這種守持清淨戒律的道理,曾這樣說:

現在,只有這種與煩惱對抗的內心角力是最重要。不與煩惱對抗,戒律便不能清淨。若不能成就降伏煩惱的「定學」和斷除煩惱的「慧學」,就會像佛陀所說,必須繼續流轉生死。

所以,就像前文所說,當我們認識煩惱、思維煩惱的過患、遠離煩惱的利益,以正念、正知的矛槍,屢屢戳刺剛冒出來的煩惱。

還有,我們必須把心中剛生起的煩惱視為敵人,對它發動攻擊。否則,在煩惱最初生起時聽之任之,並以非理作意來滋養它,我們便無法戰勝它,最後唯有任由煩惱魚肉。

即使我們這樣努力仍不能遮止煩惱生起,但是也不能任由它們延續下去,必須像在水中寫畫而非在石上刻字一般,令它們隨起隨滅。但是,從事與正法有關的事情則應相反。如《親友書》所說:

須知我們的心是可以像在水中、泥土或石土繪共中士道畫一般。煩惱生起時,則以前者為佳,若愛樂正法則以後者為勝。

《入菩薩行論》(不放逸品)亦說:

我要牢牢記著這些煩惱,仇恨它們,和它們作戰。因為只有這種與煩惱相類似的心態,才能夠消滅煩惱。我寧願被人焚燒、殺害,被人砍掉頭顱,但是也不可以對煩惱仇敵卑躬屈膝。

格西樸穹瓦亦說:

就算我被壓在煩惱之下,也要咬緊牙關。

博朵瓦聞言亦說:

若你能夠這樣做,便能即時把煩惱斷除。

尋常的敵人被擊退後,便會避居他方,養精蓄銳,然後回來復仇。但煩惱可不會這樣,當我們把心中的煩惱完全驅逐外出後,它們可不會匿藏在其他國家,也不會回來報復。可是,我們由於缺乏精進,所以不能戰勝煩惱。

《入菩薩行論》(不放逸品):

普通的敵人雖被驅逐出境,但是仍會盤據其他地方,休養生息,然後回來尋仇。但是煩惱仇敵卻不會這樣。當煩惱若被慧眼看破,並從我的心中清除驅出後,還有什麼地方可去?還能重整旗鼓,向我作出反擊嗎?可是我們心力軟弱,毫不精進。

涅絨巴(: bsNyug rum pa):

當煩惱生起時不應懈怠,要立即以對治法來把它遣除。即使未能遣除亦不必耿耿于懷,應立即陳設曼陀羅及其他供品,向上師本尊供養啟請,然後專緣煩惱,念誦忿怒本尊真言,把煩惱消滅。

朗日塘巴(: Glang ri thang pa):

即使轉換座處,又或只是轉動頭頸也可以令煩惱消失。

由此可見他與煩惱鬥爭的情況。又應像阿蘭若師所說:

除了晝夜觀察自心之外,還有什麼事情要做呢?

若能依此而行,煩惱便會消失無蹤。傳說大尊主(阿底峽尊者)在一日之中不論遇見某人多少次也會這樣問他:

有沒有生起善心啊?

斷除煩惱的方法如下:在六種根本煩惱之中,以「癡」(: moha。藏: gti mug) 的罪最為重大,亦最難遠離,而且是其他一切煩惱的依處。所以,對治「癡」的方法是要多修「緣起」令我們能通曉生死輪回的流轉和還滅。若能慣常串習「五染汙見」(壞聚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邊見、邪見)等惡見便不會生起。

「嗔」(: krodha. 藏:zhe sdang)能引致現世和後世之苦,能斷各種善根。如《入菩薩行論》所說:

沒有罪惡能像「嗔」一樣。

所以,絕不可以讓「嗔」有機會生起,必須盡一切努力修習安忍。若「嗔」不生起,即使在現世也會非常安樂。《入菩薩行論》說:

能堅毅不退把「嗔」摧毀的人,在現世和後世也會安樂。「貪」(梵:raga. 藏:’dod chags)或「貪愛」能令先前所造集的一切善業和不善業的力量逐漸增強,從而產生生死輪回。「欲界」的有情,由於對「欲塵」的「觸」而產生「受」從而生起「貪愛」所以,應多修習內外不悅意(內身外境的不可愛性),與及貪著欲塵的過患,以此降伏貪欲。大阿闍黎世親說:

鹿、象、飛蛾、魚、蜜蜂這五種有情均被五欲塵所損害。假如一種欲塵便可以殺害其中一者,那它們為何不能殺害時常耽著五欲塵的人呢?

由於對「利、譽、稱、樂」四事的貪愛,與及對相反四事(衰損、毀譽、譏諷、痛苦)的憎惡是易生難除,所以必須努力對治,總應修習生死輪回的過患,別應修習「念死」以此把世間八法的泥諸斷除。

「慢」(: mana。藏: nga rgyal) 是現世修道發展的主要障礙,而且是令後世生為奴僕等身份的因,所以必須斷除。斷除的方法,便是像《親友書》所說:

應屢屢思維:我不能超越老、病、死、愛別離,自作「業」而自受「果」。必須以對治法來降伏驕慢。

當我們對四諦、三寶、業果已取得定解時,便不會生起「疑」煩惱(梵:vicikitsa。藏:the tshom)

(梵:middha。藏:gnyid)、昏沉(梵:styana。藏:rmugs pa)、掉舉(梵: auddhataya。藏:rgod pa)、懈怠(梵: kausidya。藏:le lo)、放逸(梵:pramada。藏:bag med pa)、無慚(梵:ahrikya。藏:ngo tsha med pa)、無愧(梵:anapatrapya。藏:khrel med pa)、忘念(梵:musitasmrtita。藏:brjed nges pa。又作「失念」)、不正知(梵:asamprajanlya。藏:shes bzhin ma yin pa)等種種「隨煩惱」極易生起,障礙我們修習各類善法。所以,必須知道它們的過患,以各種煩惱的正對治法,不斷把它們削弱。它們的過患就像《親友書》所說:

須知:掉悔、嗔恚、昏沉睡眠、貪欲、疑惑等「五蓋」,是能劫奪善法財的盜賊。

(五蓋,梵:panca-nivarana。藏:sgrib pa Inga。「蓋」即是覆蓋或障蓋。指覆蓋心性,令善法不生的五種煩惱:1,貪欲蓋。梵:kamacchanda。藏:’dod pa la’dun pa,執著貪愛五欲塵境,永無厭足,障覆心性。2,嗔恚蓋,梵: vyapada。藏:gnod sems,于不悅意境心懷忿怒,亦能蓋覆心性。3,昏眠蓋,梵: styana-middha。藏:rmugs pa dang gnyid。又作睡眠蓋。昏沉與睡眠能令心性混沌遲鈍。4,掉舉惡作蓋,梵:auddhatya-kaukrtya。藏:rgod pa dang ’gyod pa,又作掉戲蓋、調戲蓋、掉悔蓋。心境興奮躁動-「掉舉」或懊悔所作之事-「悔」,均會蓋覆心性。5,疑蓋,梵:vicikitsa。藏:the tshom。猶豫不決能覆心性。)

《勸發增上意樂經》對於它們的過失已作詳細說明:

喜愛睡眠和昏沉的人,會大大增加體內出現痰患、風病、膽疾的機會,令大界混亂不調。喜愛睡眠和昏沉的人,殘食會積滯在腹中,令腸胃不潔淨,身體沉重,面色不健康,甚至連說話也會不清不楚。

同經又說:

喜愛睡眠和昏沉的人會變得愚癡蒙昧,喪失求法意欲。這些無知幼稚的人,一切功德皆會退失,一切善法皆會退轉,並會墮入黑暗(三惡趣)之中。

《正法念住經》說:

懈怠是一切煩惱的根源,人們只要懷有一念懈怠,便會完全喪失修行。

《法集要頌經》說:

行為放逸者乃是令自心墮落的愚童。智者則像精明的商人謹慎守護財富。

《本生鬘》說:

天子,寧可衣衫襤褸,手持瓦缽,進入仇敵家中,也不可不顧羞恥,作違背正法的事情。

《親友書》說:

大王,于身、語、意三門的正念住,乃是善逝(諸佛)所履的唯一道路。故應勵力任持正念,失正念便會毀壞一切善法。

《入菩薩行論》(護正知品)說:

即使多聞,有信心,而且精進勤修,可是由於缺乏正知的過失,終會被墮罪所污染。

所以,就算我們未能斷除各種「煩惱」和「隨煩惱」但是現在便要把它們視為大敵,切勿讓它們增強,也不可以姑息。必須努力運用對治法來降伏煩惱,若能辦到,那我們所受的戒律即能完全清淨。大尊主(阿底峽尊者)的弟子吉祥阿蘭若師曾對內鄔素巴說:

智燃(藏:Ye shes’bar),假如日後有人問你的弟子是修持什麼的心要教授?他們會回答是要成就神通或見本尊。但是他們的答案應是要對業果逐漸肯定,從而能夠清淨守持所受持的戒律。

由此可知:「由修習而得的成就」的意思是指「無明」等煩惱逐漸減輕。

當我們跟只會引生現世罪惡痛苦和後世罪惡痛苦的事情戰鬥時,就像人們和其他人戰鬥時一樣,拼命忍受各種痛苦。到回來後,便會對別人展露身上的傷疤,洋洋得意地說:「這就是當時留下的! 」所以,我們在精進破除煩惱時,雖然歷盡艱辛也是合道理的。《入菩薩行論》(不放逸品)說:

為了微不足道的利益而被敵人打傷的疤痕,我們尚且會把它視如配載在身上的勳章。現在我正為了極大的利益而精進,又怎會為受苦而擔心。

若我們能這樣戰勝煩惱,實足以稱為真正的勇士,因為與平常的敵人戰鬥跟斬殺死屍分別不太,即使我們沒有把他們殺害,他們也會自然死掉。《入菩薩行論》(安忍品):

他們無視任何痛苦,努力戰勝嗔恚等敵人,能這樣才算是英雄,其他只不過是砍殺死屍的人罷了。

所以同論《精進品》又說:

身在煩惱群聚之中,必須千般忍耐。要像獅子處於狐群之中,絕不會被煩惱狐群侵損。

因此,切莫被「道」的違品(與「道」相反的便是煩惱)損害,必須戰勝它們。

共中士道次第至此說畢。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