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3/11 17:25:28
尊貴日宗仁波切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道次第修持攝頌 第二講

蔣哲曲傑‧日宗仁波切講授

時間︰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二月二十六日(星期六)晚上19:00~21:00
地點︰台北市中山女高

 

第九支偈頌︰ 故為印度西藏諸智者 故多善士所依勝教授
於此三士菩提道次第 智者之心何能不歡喜
在這當中有談到印度以及西藏諸多的智者,就是說修學佛法的善士們,在印度當地,雖然說三士道的這個名稱並沒有辦法從經論當中看得出來,但實際上印度的這些成就者他們所修學的法裡面,一定也都包含著三士道次第的精要,也就是因此,不管是印度的智者或者是西藏的智者們,在修學佛道的過程中,如果都能夠如實的了知三士道次第的精要的話,「智者之心何能不歡喜」,一位具有智慧的行者,看到了如此殊勝的法門,在修學的過程當中,怎麼不生起歡喜的心態呢?

以上是簡單的為大家介紹了「菩提道次第廣論」的第一個科判以及第二個科判的內容,第一個科判裡面最主要是談到以阿底峽尊者為主的「造者殊勝」,過去在藏地,講述道次第的法門時,談到的第一個科判,也就是「造者殊勝」的這個科判的當下,都會介紹從導師一直到歷代的傳承祖師、一直到我們根本上師之間所有的智者他們本身的傳記,如果沒有這麼多時間的話,也應該簡單的介紹阿底峽尊者或者是宗大師的傳記,而這個部分是第一個科判當中最主要詮釋的內涵,而第二個科判當中最主要強調的是「法殊勝」,在闡釋法殊勝的同時有談到,我們現今所修學的佛法-也就是道次第的這種法門-它具有三種的特色以及四種殊勝的特點。

之後,下一個偈頌~~

第十支偈頌︰ 一切佛語心藏之要義 於此道理一座作講聞
應當思維必定能獲得 聽聞講說正法諸大利

這一個偈頌最主要是談到了第三個科判,也就是「如何說聞二種殊勝相應之正法」,這當中的二種「殊勝」就是之前第一個科判當中所談到的「造者殊勝」以及第二個科判當中所談到的「法殊勝」。

接下來,以「說法者」或者是「聽聞者」,應該如何的來「說」「聞」具有這二種「殊勝」的教法呢?

這當中我們看到第一句話「一切佛語心藏之要義」,這一句話的藏文版當中最主要談到的內涵是談到說,佛陀所宣說的這一切教法它最主要的精華是能夠「收攝」,這當中的「收攝」他有提到兩個「收攝」的字句,而這兩個字他為什麼要在這個地方特別的談到這兩個字,以我自己本身來解釋這句話的話,我會以以下的這種方式來做解釋,就是有談到佛所宣說的一切教法不外乎是希望眾生能夠藉此獲得種種殊勝的利益,而這些利益簡單的來分,可以分成「現前」以及「究竟」,「現前」就是談到了人天的增上果位,而「究竟」是談到了解脫以及一切遍智的佛果,也就是因此,佛所宣說的圓滿殊勝之法是能夠統攝在眾生能夠成辦「現前」以及「究竟」這兩種利益當中,這是第一種的統攝方式

第二種是當阿底峽尊者在將「現前」以及「究竟」這兩種利益統攝在三士道當中的時候,現前的人天增上果位是統攝在下士道的法類裡,而解脫以及一切遍智的佛果是統攝在中士道以及上士道的法類當中,因此,這是第二種的統攝方式。

所以在第一句話當中,有談到佛陀所宣說一切教法的心要是能夠統攝起來的,並且在這個當中有提到兩種的統攝方式,第一種是談到了透由佛陀所宣說的法它能夠成辦眾生想要獲得「現前」以及「究竟」的種種殊勝的利益,而這兩種殊勝的利益統攝在三士道當中的話,「現前」的這個部分是統攝在下士道,而「究竟」的這個部分是統攝在中士道以及上士道的法類裡,這就是第一句話當中所謂兩種「統攝」不同的內涵。

之前,以這種方式來解釋第一句話當中的內涵並不是無憑無據的,在宗大師所造的「菩提道次第廣論」當中就有談到說,佛所宣說的一切聖言教授不外乎是希望讓眾生藉此獲得種種殊勝的利益,而這些利益最主要是統攝在「現前」以及「究竟」這兩種利益裡,甚至說,以另外一種方式談到佛陀所宣說的一切聖言教授是能夠統攝在三士道的法類裡面,「菩提道次第廣論」當中有詳細的解釋,今天就是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解釋第一句話。

「於此道理一座作講聞,應當思維必定能獲得,聽聞講說正法諸大利」,對於我們所要宣說以及聽聞的法,也就是「菩提道次第」而言,如果講說者本身能夠宣說「道次第」的法,而聽聞者本身也能夠如理的來聽聞的話,在講說以及聽聞的當下,就能夠獲得說聞的種種勝利,說聞「道次第」的法類當下所獲得的勝利就有如同說聞佛陀所宣說的一切教法所獲得的勝利,因此,這個地方最主要是談到了「聽聞軌理」當中「思維聞法的勝利」,尤其是思維「道次第」這種法類的勝利,並且在正聽的當下有談到「斷器三過」以及「具六種想」。

接下來,我們看到下一個偈頌,這個偈頌當中最主要是談到了第四個科判,也就是「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而「道次第」的內涵完全都是統攝在這個科判當中,也就是所有「道次第」的法類都是統攝在三士道裡面,而這個科判簡單的來分,又可以分為兩個科判,第一個科判是談到了「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第二個科判「既親近已如何修心次第」。

我們看到下一個偈頌~~

第十一支偈頌 所有現世來世諸福聚 能善成辦此因之根本
謂由勤於意樂及加行 如理依止示道善知識

第十二支偈頌 知已縱遭命緣不捨離 如教修行供養令師喜
瑜伽行者我亦如是修 汝求脫者亦應如是行

這個偈頌最主要是要配合第一個科判,也就是「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的這個科判,這當中藏文版的原文有談到「因此」的這個字,所謂的「因此」,就是在這個之前,我們有提到「菩提道次第」的這本論它是具有三種的特色以及四種殊勝的特點,如此殊勝的一本論著如果想要修學的話,我們必須要能夠依止善知識,因此在這個當中就有談到,既然想要修學如此殊勝的一本論著而成就圓滿的佛果的話,在這個之前,我們必須要能夠依止一位具有証量的上師,所以這當中就有談到「所有現世來世諸福聚」,這當中「現世」的這個部分,譬如說,我們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食、衣等等的順緣以及我們現今有機會修學佛法而在內心所生起來的種種功德,甚至說,來生我們想要成辦的解脫以及一切遍智的佛果,這一切最主要的根本都是來自於善知識,因此,第二句話裡面就有談到「能善成辦此因之根本」,我們必須要能夠尋找一位具有德相之善知識,並且在尋獲這位善知識之後,要藉由「意樂」以及「加行」的方式如理的來做依止,如果能夠如理的依止一位具量的上師,我們想要獲得的種種善果就能夠在此同時很順利而且很輕鬆的獲得,想反的,如果你沒有辦法依止一位具量的上師,想要獲得種種殊勝的善果,這是絕不可能的一件事情。

因此,「依師軌理」這個部分就顯得格外的重要,就有如同是如果我們想要蓋一棟高樓大廈的話,房子本身的基礎必須要相當的堅固,如果房子本身的基礎要是不堅固的話,我們是沒有辦法達到我們內心當中想要達到的目標,相同的,我們在修學佛道的過程裡,我們不能很貿然的、很隨便的去依止一位上師,在還未依止之前,我們必須要先觀察,我們想要依止的這位上師他本身是否具有善知識的德相,在觀察之後,如果你打從內心底真的想要依止這位師長的話,就必須要如理的來依止,這當中依止的方式有談到藉由「意樂」以及「加行」的兩種方式來做依止,如果沒有辦法如理的依止,你跟在這位善知識的身邊,或許你能夠聽聞很多的佛法,你也能夠了解佛法當中的內涵,但是你所聞思的佛法是否能夠對於你產生真正的功效呢?這是有待考慮的一件事情。但相反的,縱使你自己本身沒有很深厚的體會,但是你能夠如理的依止一位上師的話,很快的,你的內心當中種種殊勝的功德就能夠在不久的未來快速的生起。

之前,我們有談到善知識的德相,以善知識本身而言,善知識可以分為多種,第一種是在戒經當中以共大小乘的角度而談到了善知識所應具備的德相,第二種是大乘的經論裡面談到善知識所應具備的德相,第三種是以密乘的角度來安立一位善知識所應該要具備的德相,而今天在這個偈頌當中最主要談到的善知識是第二類的善知識,也就是以大乘的角度而言,一位大乘的師長他本身要具備的是什麼樣的功德?

由於大乘的善知識就有如同金莊嚴經當中有談到「知識調伏靜近靜」,這個偈頌裡面有談到一位大乘的師長所必須要具備的十種功德,但如果在五濁惡世的現今,我們所依止的上師他本身並不具備這十種功德的話,最低的標準就有如同是普賢請問經裡面有談到,修學密法的同行助伴必須具備有十六種的功德,如果今天我們所依止的這位善知識他本身要是具備這十六種的功德是最殊勝、最圓滿的,要是沒有辦法具備這十六種的功德,退而求其次,應該要具備有八種的功德,如果連八種的功德都沒有辦法具備的話,至少也要具備有四種的功德,最低的標準也應該要有兩種的功德,這一點在普賢請問經裡面就有談到,修學密法的過程當中,我們的同行助伴最好要有十六種的功德,最低的標準也應該至少要有兩種的功德,以此類推,我們所依止的這位師長他本身要是沒有辦法具備有諸多的功德的話,至少也要有兩種的功德以上,這一點宗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當中有詳細的為大家做介紹。

在五濁惡世的現今,想要找尋到一位經論當中所談到種種功德的善知識,這的確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但至少我們在修學佛法之前,我們自己本身所要依止的這位上師最低的限度他必須要具備有兩種的功德,如果連這兩種功德他都沒有辦法具備的話,那這個人並不是我們依止的對象。

而這兩種功德第一點是談到︰以一位善知識本身而言,他必須對「今生」以及「來生」這兩者當中,他所重視的是「來生」的利益,雖然在當下要馬上的棄捨「今生」,這的確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情,但至少他在「今生」以及「來生」這兩者當中,要以「來生」為主,如果他自己本身在這兩者當中都沒有辦法以「來生」為主的話,縱使他所宣說的法是談到我們應該要棄捨「今生」而追求「來生」的利益,但由於他自己本身根本沒有辦法做到這一點,尤其他對於今生如果生起過度的貪著而忽略掉來生的話,縱使他所宣說的法是談到了我們應該以「來生」為主,但這個人,說實在的,並沒有資格成為我們依止的對象。

第二點,更進一步的,如果我們所依止的這位師長我們要認定為他是一位大乘的善知識的話,在這之上他必須要具備有另外一種的功德,也就是在「自利」以及「利他」這兩者當中,應該以「利他」為主,平時他內在的功德應該要具備有︰我自己本身是單個人,而一切的有情眾生是多數的,所以應該要棄捨自己本身的利益,而以利他為出發點,總而言之,必須在「自利」以及「利他」這兩者當中,以「利他」為主。這是一位大乘的師長所必須要具備的兩種功德。

因此,在現今如果我們想要依止一位善知識,尤其是依止一位大乘的善知識的話,最低的標準他本身應該要具有這兩種功德,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善知識的德相,如果連這兩種功德都沒有辦法具備的話,說實在的,這個人並沒有資格成為我們依止的對象,這一點相當的重要,你們必須要了解這一點的內涵,這是很重要的一個部分。

在上一段的最後一個部分當中,我們有談到,我們所依止的這位善知識最低的限度他自己必須要具備有兩種的功德,並且在直接教授的內涵當中,在這個部分有談到如理依止善知識的勝利以及無法如理依止的種種過患,這個部分在這個地方我們並不為大家作介紹。

第三句話有談到「謂由勤於意樂及加行,如理依止」,在依止善知識的過程裡面,必須要藉由「意樂」以及「加行」這兩種方式來做如理依止,而意樂依止這個部分當中又可以分為「修信以為根本」以及「隨念深恩應起敬重」,而加行依止這個部分有談到「財金供養」「身語承事」以及「依教奉行」,在「意樂」以及「加行」這兩種依止法則當中,最重要的是談到了我們必須要以「意樂」來依止善知識或者依止我們本身的師長,而「加行」的這個部分只是主和副當中副的這個部分,並且在「意樂」依止當中又有談到「修信以為根本」以及「隨念深恩應起敬重」這兩個部分,而這兩個當中又以第一個部分「修信以為根本」這個科判當中的內涵最為重要。

在之前,我們有談到在現今以及來生,我們所想要獲得的一切安樂~甚至說,一切殊勝的善果最主要的關鍵、最究竟的根本是在於我們依止的這位善知識,而在依止的過程當中最重要的根本是談到了「修信以為根本」,我們必須要對於這一位我們所依止的善知識,在內心當中培養絕對的信心。

一般我們在談到「信心」的時候,「信心」簡單的來分,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談到了「淨信心」,第二類是談到了「希求信心」,第三類是談到了「勝解信心」,我們去思維佛或者是善知識的身語意的功德而在內心當中生起「希求」的信心,而這當中所謂「勝解」的信心,我們必須將上師看成是真佛,這當中就是所謂的「視師如佛」的勝解信心,雖然也可以談到「視師如佛」的淨信心,但是最主要談到「視師如佛」的這種信心的時候,是以「勝解信心」來做解釋的。

所謂的「視師如佛」,簡單的來說,就是我們必須要把傳法的上師~也就是我們自己所認為的上師或者是善知識~當成是真佛來看待,不要說我們的上師,在佛陀所宣說的佛經當中,甚至說,我們必須把一切的有情眾生都當成是佛來看待。今天,他本身是佛也好,不是佛也好,這都不是最主要的關鍵,而是我們在面對這個境界、面對眼前這個眾生的時候,我們是以什麼樣的心態、什麼樣的角度來看待這一位眾生?這是我們必須要探討的一個問題。

在佛經裡面,不要說談到了善知識,它甚至會更近一步講到說,我們必須將一切的有情眾生都當成是佛來看待,甚至對一切的有情眾生必須要生起絕對的信心,這一點確實在佛經當中也有談到,但是我們一般的人不僅沒有辦法將眾生當成是佛來看待,甚至會刻意的去觀察眾生的過失,但實際上,如果我們很刻意的去觀察他人的過失,對於我們自己本身而言,並不會有任何的幫助。

為什麼我們要將四周圍的有情眾生當成是佛來看待呢?有一些人你們可能會對於這樣的一種理論在內心當中生起一種強烈的懷疑,你會認為說,有情,他本身並不是佛,為什麼我要將面前的這位有情當成是佛來看待呢?實際上,是有它的內涵在的,雖然當下你面前的這位有情他並不是真佛,但是這位有情的心相續當中他擁有佛性,也就是因為他擁有佛性的緣故,在不久的將來他也能夠成就圓滿的佛果,所以當下我們必須要練習我們內心當中對於面前這位有情的一種心態。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比如國王他所生的孩子~也就是以王子而言~他剛開始生下來的時候,他所懂得的知識也並不多,甚至他也沒有什麼功德,但是一般的大臣們或者是老百姓們會因為這個人他是國王的孩子~他自己本身的種姓是國王的種性的緣故~而對於這位孩子在內心當中生起恭敬心。相同的道理,我們四周圍的這些有情雖然當下他並不是真佛,但是由於每一位有情眾生的心相續中都擁有佛性的緣故,因此,他能夠慢慢的透由接觸佛法而在佛法當中不斷的增上,而成就圓滿的佛果。那有一位眾生是剛開始就成佛的?這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所以我們必須要以這樣子的一種心態來看待我們四周圍的有情眾生。

更進一步的,我們為什麼要將有情眾生看成是佛呢?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這個原因就是談到說,如果我們在日常生活裡很刻意的去看他人的過失的話,對於我們本身一點幫助都沒有,但是,相反的,如果我們能夠觀察我們自己本身的過失,在當下,我們就能夠慢慢的淨除我們自己本身的過失,甚至讓我們內心的功德不斷的增長,這對於我們自己本身而言,是有幫助的,但是,相反的,你將看過失的這種心態轉向於他人,很刻意的去看他人過失的話,對於我們自己而言,有什麼幫助呢?縱使別人他真的有一大堆的過失,但這跟我們之間,並沒有絕對的關係,我們看他人的過失並沒有辦法解決我們自己的問題,也沒有辦法提昇我們的功德,更何況是,在這些有情眾生當中,我們根本就沒有辦法了知,那一位眾生是諸佛或者是菩薩的示現?這是我們沒有辦法了解的一件事情。

我們都知道諸佛菩薩在行廣大的利眾事業的當下,會變現出各式各樣不同的眾生,以種種不同的示現來行廣大的利眾事業,但是在我們身邊的這些有情眾生當中,透由我們自己本身的判斷能力,我們根本就沒有辦法了解,那一位眾生他是佛的示現或者是菩薩的示現?也就是因此,佛陀他曾經在經典當中有親口講述到說,以我自己本身或者與我有相同功德的眾生而言,由於他能夠遍知一切的萬法,所以他能夠分辨,這一位眾生他是否具有某種的功德或者是具有某種的過失?但是一般普通的眾生或者是平凡的這些眾生而言,根本就沒有辦法臆測或者是了解,他身邊的人到底是具有什麼樣的功德或者是過失?他是沒有辦法猜測也沒有辦法了解,這個人他內心當中真正所擁有的功德或者是他所擁有的過失,所以如果我們很刻意的去觀察他人的過失的話,有可能我們所觀察的這個對象就是佛或者是菩薩的示現,這樣我們很刻意的去看佛菩薩所示現的這位眾生他的過失,對於我們自己本身而言,是相當危險的一件事情。

佛,他會示現種種的面貌,他有可能會示現成凡夫的面貌,也有可能會示現成畜生的面貌,甚至說,佛他也可能會視現出魔的面貌、示現成梵天王的面貌,這都是有可能的一件事情,也就是因此,當我們在看待四周圍的有情眾生時,我們要盡量的看他們所擁有的功德,而不要去看他們的過失,那,既然我們必須要以這樣的一種心態來面對四周圍的有情眾生的話,更何況是與我們有法緣關係的善知識!這位善知識他本身是佛也好,不是佛也好,說實在的,這並不是問題的關鍵,有些人你們或許會有這樣的一錯誤的認知,認為是一位善知識或者是你們面前的這位上師對於你們談述「視師如佛」的這個觀念,是他自己本身想要得到某一種的利益或者是想要讓你們對他生起格外的恭敬心,假如你們有這樣的一種想法的話,這種想法真的是大錯特錯的。

你們必須要有一個正確的觀念,在依止師長的過程當中,師長本身是佛也好,非佛也好,這都不是問題的關鍵,最主要是你以什麼樣的心態在看待你自己的上師、在依止你自己的上師?這才是最重要的一個部分。

說實在的,善知識是不是一定都是佛呢?並不一定,也就是說,並不是善知識他就一定都是佛,這一點誰都沒有辦法証成,但是以弟子的角度而言,弟子在依止一位善知識的時候,必須要把他的善知識透由內心當中的信心、透由內心當中的信念,讓信心不斷增長的當下,將善知識當成是真佛來看待,並且如理的依止,這是很重要的一個部分,你們都必須要了解這個部分。

所以,一般而言,對於四周圍的有情眾生,我們要盡可能的去看他們的功德,而不要看他們的過失,你看他們的過失,你在內心當中所生起來的是什麼樣的心態?所生起來的不外乎是「我慢」或者是「忌妒」種種負面的情緒,但如果你能夠在內心當中,面對這些有情眾生的同時,培養一種善的念頭,甚至更進一步,培養一顆信心的話,在當下,你內心當中的「我慢」或者是種種負面的情緒在此同時,就能夠完全的遮止,這對於我們,不是很好的一件事嗎?

也就是因此,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當中「依師」軌理的這個部分裡面有談到,我們在依止一位善知識的過程裡,我們要盡可能的去觀察上師或者是善知識他的功德,也要盡可能的不要刻意的去觀察對方的過失,如果能夠不斷這樣去練習的話,你就能夠慢慢的,對於你所依止的這位上師生起強大的信心。

那,我們為什麼要將上師看成是佛呢?這有什麼原因、有什麼理由?既然之前我們有談到,並不是所有的善知識或是所有的上師都是佛,那為什麼我們要將善知識或是上師看成佛呢?這不是很奇怪嗎?實際上,佛陀親口的在佛經當中就有談到,以「宣說大乘法的人」而言,宣說大乘法的人當中,包括了佛、菩薩以及未入道的凡夫,從這一點裡面,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並不是所有宣說佛法的善知識都是佛,宣說佛法的善知識當中,確實有佛的示現,這是沒有錯的,但是也有所謂的菩薩,最低的標準,還未入大乘道或者是小乘道的這些平凡的凡夫,都能夠為弟子宣說佛法,從這一點裡面,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並不是所有宣說佛法的上師都是佛,既然不是佛的話,為什麼在依止他的過程當中,我們要刻意的去觀察他的功德、盡量的減少觀過的可能性呢?實際上,是有它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談到,因為我們自己本身想要獲得利益,如果你自己本身想要獲得利益的話,對方是佛也好,不是佛也好,這都沒有關係,如果你能夠將對方看成是佛的話,在依止的過程中,你就有辦法得到佛的加持,相反的,縱使對方是佛,但是在依止的過程裡面,你只是把他當成凡夫來依止的話,你也沒有辦法獲得佛親自的加持。

所以,為什麼要視師如佛?最主要的關鍵點是因為我們自己想要獲得利益而不想要有任何的損失,這是最主要的正因,如果你想要獲得利益的話,能夠視師如佛,對於今生、來生,不管從任何的一個角度,我們來探討、來觀察,觀察你所依止的這位上師他的功德,對於我們自己本身而言,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既然如此的話,你何不以這樣的心態來依止你的上師呢?

在視師如佛的正因當中,它並沒有談到之所以要視師如佛的原因是因為上師他本身是佛,並沒有談到這一點,而實際上這一點也是不成立的,最主要的正因是談到我們自己本身想要獲得利益、不想要獲得任何損失的緣故,所以我們必須要視師如佛,而不是因為上師他本身是佛所以我們要視師如佛,這兩種觀點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也就是因為我們自己本身想要獲得利益的緣故,就如同密續的經典當中所談到的,在依止親教師或者我們自己本身的善知識的過程裡面,如果能夠觀察上師或是親教師的功德的話,我們就能夠快速的獲得種種殊勝的悉地,相反的,你刻意去看上師的過失,想要獲得悉地這是絕不可能的一件事情,因此,在這個當中,也是以依止者本身的角度來探討「視師如佛」的這個概念,如果能夠視師如佛的話,對於我們自己本身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既然如此,你為什麼不以這樣的一種心態來依止上師呢?

但是,談到這樣的一個觀點,或許你們在內心當中又有會有另外的一種疑惑,「視師如佛」是有目的的,所謂的目的是因為我們自己想要獲得利益而不想要有任何的損失,為了要獲得這樣的一種目的,為了要達到這樣的一種目的,所以我們必須要「視師如佛」,但是,我們真的能夠「視師如佛」嗎?既然上師並不一定都是佛的話,那難道我們為了要達到某種目的就能夠「視師如佛」嗎?有一部份人可能會產生這樣的一個問題。

但,實際上,我們是「有能力視師如佛」的,為什麼「有能力視師如佛」呢?我們從一些簡單的例子當中就可以觀察的出來,譬如在我們的四周圍有一些很要好的朋友,我們在跟這些朋友相處的過程當中,我們很容易看到對方的優點,甚至看到對方的功德,雖然我們明明知道這個人他是有過失、有問題的,但是我們並不會很刻意的去看他的過失或者是看他自己本身擁有什麼問題,我們會很自然的看到對方的功德,所以我們會覺得說,我們所交的這位朋友是很好的一位朋友,為什麼好?因為他具有什麼功德,這是我們內心當中在看待一個人的時候,會有的一種基本的心態,相反的,當我們在面對敵人的同時,縱使敵人他本身真的是擁有某一種的功德,但是在我們的內心當中,我們認為他是我們自己的敵人,所以我們從任何的角度去看待他的時候,都會覺得這個人他是有過失、有問題的,所以縱使他是有功德的一個人,我們也會覺得,這個人爛得不可以再爛,更進一步的,如果我們看我們自己本身的話,我們一般的人是沒有辦法看到我們自己本身的過失,為什麼?因為我們每一天想的都是我們自己的功德,我們會覺得,ㄟ!我有什麼樣的功德‧‧!我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我擁有什麼樣的能力‧‧!我們所想的不外乎都是這些,也就是因為你不斷的去探討,甚至去思維你自己本身功德的同時,你是看不到你自己的過失的,所以,相同的道理,我們在看待親朋好友甚至我們很要好的一位朋友的時候,我們就會覺得,這個人他是有功德、他是沒有什麼過失的,他是一個好人,但是看敵人的時候,卻是相反的態度來做安立,這是我們都必須要承認的一件事實。

更進一步的,如果我們舉個例子的話,如果我們今天有一位相當要好的朋友他殺了一個人,這個時候,當我們知道這件事情的時候,我們會認為說,我的這位朋友他相當的勇敢,他辦得很好,被殺的這個人他是活該,我們會覺得說,我們的這位朋友他所做的這一切都是正確的,相反的,如果我們有一位敵人,他也做了同樣的一件事情的話,我們就會覺得說,這個人的行為相當的惡劣,他怎麼可以去傷害別人呢?同樣的,他所造的行為是相同的行為,但是我們在看待這件事情的時候,就會以完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他,縱使這個人他本身是有過失,但是由於我們平常不斷思維他的功德面,所以我們所看到的都是他好的一面,所看到的都是對方的優點。

因此,「視師如佛」的這個概念完全是建立在說︰我們是以什麼樣的心態來看待我們自己的上師?如果我們能夠不斷的練習去觀察師長的功德的話,這個時候,總有一天我們就能夠將我們的上師看成是斷除了一切過失、圓滿一切功德的佛。

這個証理是相當有力的一個証理,透由這個証理,我們不斷去練習的話,的確我們是能夠「視師如佛」的。

接下來,我們是談到第二個部分「隨念深恩應起敬重」,這個部分當中最主要是談到,我們必須要思維師長對於我們所付出的這一切,也就是師長的恩德,透由依止上師或者是跟隨著善知識,我們能夠了解過去所沒有辦法了解到的一些內涵,甚至說,以出家的法師而言,能夠透由善知識而了解在家的種種過患,看到出家的勝利,而出家修學佛道,這一切都是上師對於我們的恩德,就是說,以上師而言,他能夠為我們闡釋善、惡、好、壞、取、捨種種的法類,讓我們能夠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如實並且如理的來修學,也就是因此,一方面在依止的過程裡,我們必須對於傳法的上師生起強大的信心,一方面我們要不斷的思維上師對於我們所付出的這一切恩德,最主要是傳法的恩德,透由上師傳法,能夠讓我們了知過去所沒有辦法了解的種種法類,甚至讓我們了解善跟惡之間的差別,也就是因此,我們會盡可能的想要去行善,而斷除種種的惡行。

平時,當我們在思維上師的恩德或者在談到我們必須對於上師生起信心的時候,對於在高高的法座上或者是比較有名的這些上師而言,我們似乎比較容易對這些上師生起信心,也比較容易看到這些上師的功德,這是因為你平常並沒有機會跟這些上師相處在一起,所以你沒有看到他過失的這種機會,也就是因此,你所看到的都是上師所呈現出相當光明甚至可以說上師所呈現出來的功德面,因此,我們對於這樣的一位上師,是比較容易生起信心,但是我們何嘗會對於教我們字母的這些老師或者是教我們基本語言的這些老師生起信心呢?我們甚至很可能會小看這些老師,甚至進一步的,去看到這些老師的種種過患,也就是他的過失面。

但是,如果你對於這兩者沒有辦法以相同的角度、相同的方式來看待他的話,這就表示說,你「視師如佛」的這種心態是有問題的,而且以這樣的方式,縱使你能夠對於在法座上的這位上師生起信心,但實際上這也沒有太大的幫助,對於前者以及後者而言,我們必須要以相同的方式、相同的心態來看待這兩種人,但是我們大部分的人會對於前者生起信心,但是對於一般普通的老師尤其是教我們注音符號或者是基本語言的這些老師要生起信心,這是何等困難的一件事情!但實際上,我們之所以會對於面前坐在法座上的這位上師或者是相當有名氣的這位上師生起信心,這可能是因為,這位上師對我們講經說法之後,由於我了解了佛法的內涵而對於自己的內心產生了某一種的幫助,所以我們才會對面前的上師生起信心,但當我們在思維這個問題的時候,是否有人會去探討說,我今天之所以能夠在上師的面前能夠聽得懂佛法,最主要的根本、最主要的關鍵是來自於何處?要是如果沒有教我們字母或者是注音符號甚至這些語文的老師的話,我門今天有機會坐在這個地方聽聞上師講經說法嗎?這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

上師,坐在我們面前的上師他在講述佛法的時候,我們之所以能夠了解當中的內涵,這是因為我們自己本身有一種判斷的能力,我們也或多或少對於法有一種的體會、認識之後,這個時候,聽到上師講經說法,我們會覺得對於我們自己本身有幫助,所以上師對於我們的提昇是在於我們自己本身有某一種的認知之上而提昇的。但是教我們注音符號以及基本語言的這些老師們,是在我們完全不了解的狀態當中而灌輸給我們一種新的知識,讓我們有一種新的認知,這兩種相較之下,你不會覺得說教我們字母或者是注音符號的老師他的恩德比你面前的這位上師的恩德還要來得大嗎?當我們在看待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一般的人或許會對於在法座上的上師或者是有名氣的上師生起信心,但是我們可以換另外一種的角度來看待這件事情,我們可以觀察說,我們面前的這位上師他可以示現出種種不同的面貌,他或許在過去或者在之前,他有可能就是教我們基本字母或是教我們基本語言的一位善知識,我們可以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看待我們過去的這些老師,雖然說,以老師本身而言,他是否一定是以這樣的方式呈現?這並不是很重要,但是我們在看待他的時候,我們必須要在內心當中不斷培養信心,這是很重要的一個部分。

接下來,我們所談到的是「加行親近軌理」的這個部分,在這個科判當中,最主要是有談到,在依師的過程裡,我們可以藉由「財金供養」「身語承事」以及「依教奉行」的方式來依止我們自己本身的上師,但是這三者當中,最主要的是談到了「依教奉行」,也就是對於上師的教誡,我們要盡力並且如理的去行持,這一點就有如同是密勒日巴尊者,雖然他本身相當的貧窮,也沒有什麼金錢來供養自己的上師,但是由於他能夠如理的來「依教奉行」的緣故,所以上師看到他的行為會感到相當的歡喜,如果透由我們自己本身能夠如理的依教奉行的話,上師會感到非常的歡喜,而上師歡喜就能夠稱之為真正的供養。

一般而言,我們會談到所謂的「依教奉行」,也就是對於上師所傳下來的教誡,我們必須如理並且盡心的去修行或者是持守,但是有一種狀況是特例的,這一點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當中也有談到,上師本身他有可能是有過失,或者是他在引導弟子的時候引導的方式並不正確,或者他是為了要引導某一類的眾生,而宣說了一些特別法門的話,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是不是還應該要依教奉行呢?在這個當中有引了佛經當中的一句話,並且接著談到說,如果上師所宣說的法是違反了教理,所謂的「教」就是經教當中的內涵,所謂的「理」就是違反了証理的話,這個時候我們當然是不能夠依教奉行的;還有一種情形,如果上師對於我們所做的教誡,如果我們自己本身沒有能力作到的話,我們也要跟上師表白,說︰「這一點我真的是做不到」,或者是上師所教我們做的這件事情是不如理、不如法的話,這個時候我們不僅僅不應該依教奉行,我們要更進一步的防止自己去造作這樣的一種行為,但是,雖然上師他本身可能是有過失,或者他所引導的方式是有錯誤的,但我們不應該因為這樣的一種緣故而去批評上師或者刻意看上師的過失,最主要的,我們必須要檢擇上師所說的法是不是與証理相符合的,如果是與証理、與教理相符的話,我們應該要盡力的去行持,這一點就如同佛陀曾經在佛經當中有講述到,「父母親是可以殺的」,但實際上,難道說我們就真的能夠殺我們的父母親嗎?這當然是不行的。

佛在佛經當中也有談到,「補特伽羅有我」,甚至在談到「補特伽羅有我」之後,可能會談到「補特伽羅無我」,如果對於這兩種理論我們都依教奉行的話,那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呢?所以當我們在思維上師所傳下來的這些教誡的當下,必須要藉由經教的內涵或者是証理的思維來做抉擇,就如同佛陀曾經在佛經當中有談到:「比丘或智者,當善觀我語,如煉截磨金,信受非唯敬」,也就是佛在傳法的時後,他有告誡在場的比丘或者是智者們,對於佛所宣說的佛法,要如實的檢擇,最後看是否有違反經教以及証理,如果沒有違反的話,應該要努力的去行持。

說要「依教奉行」的也是佛,說要「檢擇佛所宣說的法」也是佛,從這個當中,我們必須要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依止我們自己的上師,這一點我們舉過去本生傳當中的一個公案,就可以清楚的看得出來。過去,有一位上師他本身是婆羅們的外道,這位婆羅們的外道他有很多的學生,有一天,他想要試探,他這麼多的學生學了這麼多的東西之後有沒有思維、判斷的能力?這個時候他就跟在場的所有的弟子談到說︰「因為我最近的生活並不是很好,手邊也沒有什麼錢,所以你們能不能夠將你們所擁有的這一切供養給我?」這個時候由於他身邊的弟子大部分都是年紀相當輕的孩子,所以他們本身也沒有什麼錢財,所以他們就問上師說:「其實我們自己本身也沒有什麼錢,我們那來的錢供養你?」這個時候上師就回答說:「你們自己本身沒有錢,但是你們可以去偷錢啊!把偷來的錢拿來供養給我,這樣就可以啦!」這個時候很多的弟子內心當中是懷疑說︰「怎麼可以去偷錢呢?偷錢不是不好的行為嗎?」甚至有些人他提出了內心當中的想法,而跟上師反應說:「我們覺得不應該去偷錢,這種行為是不好的」,但是那個時候,婆羅門的這位上師就回答說︰「偷錢是沒有關係的,因為你們都是梵天王的孩子,而梵天王本身是世間的創世主,你們又是梵天王的孩子,所以孩子用父親的錢這是理所當然的一件事情,怎麼會是一件惡行呢?所以你們去偷錢來用的話,這本身並不是惡行,因為你們是在用你們自己父親的錢,這沒有關係」,這個時候,當婆羅門的這位上師以這樣的一種方式在告誡弟子的時候,很多的弟子被他騙得是團團傳,覺得說︰「我似乎可以去偷錢,偷錢是沒有關係的」,但是在眾多的弟子當中,有一個人他是佛陀的前生,這個時候他就有談到︰「偷錢的這個行為是錯誤的,你所宣說的這個法,也就是要我們去偷錢、偷錢並不會造下惡行的這種法它與法本身是有相違的,實際上我們是不應該取偷別人的錢財來使用的,所以對於你所提出來的這個論點,我本身並沒有辦法接受,我寧可拿這一個破碗,穿著很破爛的衣服,到一位敵人的面前,去請求他的施捨,我也不希望做出不如理、不如法的行為,縱使『不如法的行為』能夠獲得帝釋天王或者是梵天王的果位,我也不想去造做,我寧可如理如法的拿著一個破碗,身上穿著破破爛爛的衣服,到我最痛恨的敵人面前,去請求他佈施,給我一點食物或者是一點金錢」,這個時候,當婆羅門的這位上師聽到他的弟子~也就是佛陀前生的這位弟子~以這樣的一種方式在思惟法的內涵的同時,他的內心感到相當的歡喜,也很讚嘆這位弟子。

從這個公案裡面,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在依止上師的過程裡,我們必須對於師長所做的教誡,透由証理來做觀察,看是否是違反証裡?就是說,我們必須要以經教當中的內涵來抉擇,上師所講的這些話是不是如同佛陀所宣說的法般,是沒有錯誤的,如果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抉擇,發現上師所宣說的法是正確的話,我們就應該要盡心盡力的去「依教奉行」,這一點是相當重要的一個關鍵。

以上我們已經結束了第一個科判「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的這個部分,接下來,我們進行的是第二個科判「既親近已如何修心次第」,這個科判當中又分二,一「於有暇身勸取心要」,二「如何攝取心要之理」。

首先,我們看到第一個部分,在第一個部分當中,「菩提道次第攝頌」裡面所談到的偈頌是~

第十三支偈頌︰ 此暇滿身勝於如意寶 能獲是身亦僅有此次
難得亦失如空中閃電 思維此諸道理即了知

第十四支偈頌︰ 世事猶如簸揚榖糠秕 故應晝夜攝取心要義
瑜伽行者我亦如是修 汝求脫者亦應如是行

在這個偈頌當中,最主要闡釋的是暇滿的這個部分,並且在這個偈頌裡面有談到「此暇滿身勝於如意寶」,我們當下所獲得的人身是比如意寶還要來得珍貴,「能獲是身亦僅有此次」,想要獲得如此殊勝的人身並不是容易的一件事情,「難得亦失如空中閃電」,暇滿的人身不僅是相當難以獲得,在獲得之後它是很容易就消失的,就如同天空當中的閃電。

在這個裡面,最主要的一句話是談到了「此暇滿身勝於如意寶」,雖然在現今已經沒有了所謂的如意寶,但是在世間還有很多我們認為相當珍貴的寶物,但是再多、再珍貴的寶物,也比不上我們現今所獲得的人身,這句話它相當的重要,而且它具有絕對的加持力。

為什麼暇滿的人身它是遠遠超勝於如意寶呢?不要說如意寶,以世間人而言,我們都認為金錢是很重要的,要是我們能夠獲得拾萬塊的美金的話,我們會覺得,這是相當了不得的一件事情,甚至我們會很重視我們所獲得的這拾萬元美金,但是對於我們當下所獲得的人身而言,我們卻不會有如此的感受,甚至我們會忽略它,認為我們所獲得的人身也沒有什麼,那如果是這樣的話,為什麼我們所獲得的人身它是遠遠超勝於如意寶的呢?是什麼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縱使你有再多的如意寶,有再多的金錢,它所能夠成辦的只不過是今生的種種安樂,縱使你的房子裡面堆滿了黃金,它所帶來的只不過是在今生當中食衣住行短暫的一種快樂罷了,對來生而言,你現今所擁有的這些財物或者是滿屋子的黃金,對於你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幫助。

但相反的,我們所獲得的人身如果我們能夠好好的去利用它的話,它能夠成辦大、中、小三種的心要。以最大的心要而言,如果我們能夠善用我們當下所獲得的人身,它是能夠成就一切遍智,也就是圓滿的佛果,如果沒有辦法獲得佛果,退一步,我們可以藉由人身得到解脫的殊勝果位,如果連這一點都沒有辦法做到的話,至少我們可以藉由人身讓我們的來生不墮惡趣而投生人天的善道當中。

所以,從這個裡面,我們可以知道,來生不墮惡趣並且藉此而投生在人天的善道裡,這一點是獲得人身所能夠成辦最小的一種利益,但是我們所擁有的財富甚至說過去的人所擁有的如意寶連這一點都沒有辦法成辦,它不僅僅沒有辦法讓我們來生遠離惡趣,有可能它會把我們推進惡趣的大門當中,由於過多的金錢我們的內心可能會生起過多的貪欲,甚至由於沒有辦法修學佈施而在內心當中生起強烈的慳貪,這種種的負面情緒會讓我們來生墮入惡趣當中受苦,也就是因此,我們所擁有的錢財不僅沒有辦法讓我們來生不墮惡趣,如果我們不善加利用的話,有可能這就是我們墮落最主要的一個因緣。

實際上,我們當下所獲得的人身,如果我們能夠好好去利用它的話,它確實是比金錢甚至比如意寶還要來的珍貴,也就是因此,第一句話「此暇滿身勝於如意寶」是相當重要的一句話。宗大師在寫這句話的時候,他並不是要展現出他自己本身詩詞方面的一種天份,有一種人在寫作的時候,確實會用各種的譬喻來解釋甚至是詮釋他想要闡釋的內容,但是今天宗大師在寫這句話的時候,完全是藉由他內心當中的証量、他內心當中的感受,如實的體會到他所獲得的人身是遠遠超過如意寶之後而寫下來的一句話,因此,這句話是相當具有加持的一句話。

我們今天的課就上到這個地方。

~~ 第二講結束~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