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3 11:00:54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17-2講)

以是因緣,思惡趣苦(分三)

壬一、思惟地獄所有眾苦(分四)

癸一、大有情地獄癸二、近邊地獄

癸三、寒冷地獄   癸四、獨一地獄

壬二、旁生所有眾苦

壬三、餓鬼所有眾苦

癸一、大有情地獄

謂從此過三萬二千踰繕那,下有等活地獄。「謂從此過」是從那裡呢?是從今天印度菩提迦耶的金剛大菩提寺裡面的,陀佛正等正覺果位的大菩提樹下,從大菩提樹開始算起的三萬兩千踰繕那,下有等活地獄。可是有時候經典上雖然如此的說,可是實際上是否如此,我覺得我們要客觀去觀察。因為佛自己說了,光是我所說的話,你們不要馬上的相信,必須透過理由反覆的思惟去作觀察。所以佛說到了「比丘與智者,當善觀我語,如念羯摩經,信受非為淨」。

所以今天如果我們假設,真的有一個很大的機器,可以從金剛大菩提寺,鑽洞鑽到三萬兩千踰繕那的這個深度,會不會看到地獄呢?應該是不會。因為這下面就是美國了,地球是圓的,我們沒有辦法說美國是地獄。所以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我有時候會開玩笑的說,佛陀來到這世間,絕對不是為了跟世人講地球有多大,或者地獄的深度是多少,而來到這世間,絕對不是的。佛來到這世間,是為了引導眾生如何離苦得樂,為了宣說正法,如此殊勝的四聖諦的教法,為了讓世人了解,而來到這世間的。因為確實如此殊勝教法,是未曾有人說過的,是導師釋迦牟尼佛引導我們,啟開我們智慧之眼,為了能夠轉四聖諦的法輪,而來到此世間。

可是佛在講法的時候,其實佛的究竟意趣是諸法無有自性,可是佛會跟隨當時候的情況環境,尤其是眾生的根器,於是有時候會說有我;有時候還說常一自主的我;有時候跟一些人說沒有我,但是蘊體卻是真實有的;有時候又說人無我,但是卻又類似像是法有我的感覺;有時候又說了法無我。所以為什麼,佛陀的究竟意趣是諸法無有自性,佛陀他內心裡面的究竟意趣,是諸法無有自性,可是卻對世人開示不同的法義,為什麼要這樣子呢?佛所說的教法,最主要是為了利益他人而說呀!這是佛說法的最主要用意,只要能夠幫助到他人。所以佛會暫時的配合當時候的情況,來善巧的引導他人。

當時候印度佛還未來到這世間之前,因為受到印度婆羅門教的影響非常的大,剛好像是須彌山或四洲等的這種說辭,跟印度婆羅門教是完全一模一樣的。今天我們在《俱舍論》可以看到的,須彌山、四洲、地獄在那裡?天堂在那裡?這種的內涵,跟印度婆羅門教所說的內涵,幾乎完全一樣。所以佛還沒有來到這世間的時候,在印度當時候的環境下,大家不會對此而產生任何的疑惑。所以如果佛跟他們說,金剛大菩提樹下,我們這樣直接攢洞下去,會到美國的話,沒有人會相信佛,而且佛根本也不需要去講這個內涵。因為這個對離苦得樂沒有直接的幫助,所以佛很善巧的配合當時候的文化環境、文化背景,而來符合印度婆羅門教的說辭,而說了地獄在那裡,或者須彌山的情況,以及四洲等的這種種種的內涵。但是佛所說的法義,最主要的精髓,絕非是三千大千世界的模樣,絕對不是的,而是四聖諦的內涵,這我們絕對要知道的。

所以佛自己也說了,我所說的話你們不要馬上的相信,要反覆的去觀察,所以佛說了「比丘與智者,當善觀我語,如念羯摩經,信受非為淨。」那我們要如何去觀察呢?什麼的經文能夠由辭面上來安立?什麼樣的經文不能由辭面上去安立呢?我們一般所了解的事物,大至上可以分三種,以佛教的專有名辭來講,就現前分、細微隱蔽分、極細微隱蔽分三者。

什麼叫現前分呢?現前分就是我們可以直接了解的事物,像是用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能夠直接的去了解,直接去證實它的存在,這種叫現前分。

細微隱蔽分就是說沒有辦法直接去了解,但是可以透過理由、思考、推理而來相信它的存在,並且去證實它的存在。像是很細微的無常,每一剎那、每一剎那瞬間在改變,而且在這麼短的時間裡面,一直在變化,它的性質一直在變化的這個事實,是肉眼看不到的,耳朵當然也聽不到,像這種的很細微的轉變,我們要如何去證實?只有透過理由,因為有粗分的無常,所以必定有細微的無常,透過這種理由來思惟,而來相信:原來很多存在的事實,雖然肉眼看不到,沒有辦法直接去了解,並非是現前分,可是卻可以透過理由來相信,這叫細微隱蔽分。隱蔽就是無法直接了解,因為不是常人直接能夠了解的,所以叫細微隱蔽分。

另一者是極細微隱蔽分,也就是說肉眼也看不到,無法直接的去證實,用理由也無法思惟,唯有透過相信來證實的。什麼叫唯有透過相信來證實呢?就好像我達賴喇嘛,於193576號生,這是事實,可是我眼睛看不到我什麼時候生,因為我一生下來根本不知道幾年幾月,所以對我來講這不是現前分。對我來講也不是細微隱蔽分,因為這個沒有辦法透過理由來思考,我怎麼會知道我什麼時候生,這個沒有邏輯可言,沒有理由可言,所以對我來講,它不是現前分,也不是細微隱蔽分,而是成為極細微的隱蔽分。這唯有透過相信,來證實它的真相,怎麼樣相信呢?唯有透過母親所說的。

在這種的信賴下有很多的因緣,媽媽沒有理由騙我,而且母親對於我的生日的講述,沒有前後的矛盾,要有很多的因緣,還有與現實狀況差距不會太大,所以不會由現量產生違害。也就是說如果媽媽跟我說的是193576 生,可是卻又跟我說,我現在是十幾歲的小孩,那當然與現量有違害了,這個用眼睛看就知道,我現在根本就不是十幾歲的小孩,所以與現量有所違害。或者與比量有所違害,講述者的前後辭句並沒有矛盾等,眾多的因緣,我們才有辦法真正的去相信這個事實的存在。所以同樣的,對於法義的認知上來講,法義本身有三種的層次,所以我們去認知法義的時候,也有三種的量來了解。了解現前分是靠現量,就是直接去了解的這種現量來了解的。細微隱蔽分是靠比量,應用推理的方式去了解的。那極細微隱蔽分,就是非常非常細微的業果,為什麼造這個業,會感得這種果,佛在本生故事裡面也有說到,在其他經典裡面有說到,這是很細微的因果,這是沒有辦法用理由去推理。我們可以用理由去推理,果必須由因而生,因也絕對會感果,如果沒有受到其他外緣的阻礙和障礙下,因具有生果的能力,這是可以用理由去推理的。可是很細微的因果,什麼樣的因會感得什麼樣的果,這種非常細部的解說,這個唯有透過相信。可是這種的相信,不是說因為佛說而相信,沒有那麼簡單而已,還有很多的條件,所以我們一般說叫由三淨相而來相信。

那三淨相呢?不被現量所違害,不被比量所違害,以及講述者前後說辭沒有矛盾,而且不欺誑,具有這些種種的道理,我們來相信,佛所說的這種細微業果的內涵。像是現在地獄的深度來講,就被現量所違害了,所以雖然是佛所說的,但是三淨相的第一個條件就不存在了,像是須彌、四洲等也是如此。當然我們現在所說的,是以南贍部洲的深度來說,在其他因為三千大千世界,非常的廣大,我們有情眾生所居住的器世間,也是無有限量的,只要虛空未盡的話,眾生就會在,眾生在的話就有他的器世間,在某一些的器世間,說不定他的三萬兩千踰繕那下,真的就有等活地獄,這種我們就無從得知了,可是我們現在講的是針對這個地球而說的。

同樣的須彌以及四洲等,我們並不是完全的否認,在其他地方真的有可能有,我們要否認一定要有理由,這就理由又是不存在了。但是至少現在我們的這個地球,是不是如同《俱舍論》裡面所說的,是附屬在須彌山旁邊的南贍部洲,這個就有疑惑了。因為這個與現量有所違害了,所以我們可能要知道,這個細節部分的差別。

否則會認為說,好像我完全的否定這個須彌山的這些主張,不是的,在其他地方可能真的有,可是現在我們講的是,以現在地球的情況而說。同樣的,地獄是不是在地球三萬兩千踰繕那下,這個因為在三淨相本身就已經無法成立了,我們沒有辦法去相信;但是有其他的因緣,很細微的因緣,這是可以相信的。就像為什麼布施能夠感得財富的果報,沒有現量違害,沒有比量違害,而且佛以悲愍心而說,不須要欺誑,不須要欺騙我們,而且這種的經文,前後經文上沒有產生矛盾,所以像這種的細微的業果的講述,或者是闡述,這是我們可以去相信的,這叫做極細微隱蔽分。

至於地獄是否存在,這就不是極細微隱蔽分了;這是細微隱蔽分,我們可以透過理由來推理來認知。雖然我們沒有辦法直接看到地獄在那裡,以現量沒有辦法去證明地獄的存在,可是可以透過比量來證明。怎麼說呢?其實所謂的地獄,非常非常痛苦,無法想像的痛苦,這種我們把它形容為地獄,那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證明,地獄是存在的。為什麼呢?無法想像的痛苦,絕對來自於無法想像的惡業,這在世界上有太多非常非常壞的行為是無法想像的,所以我們就可以知道,由此因必感此果,如果沒有透過四力去懺悔的話。同樣的在這世界上,有許多無法想像的善行,因此而感得無法想像的善果,所以又說了天堂,非常非常享受的快樂天堂。所以天堂也是存在的,地獄也是存在的,為什麼?因為從因地上我們可以去相信他。

所以同樣的在輪迴裡面,我們有說到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這種的說辭,雖然眼睛看不到,可是可以用理由去推理相信。就像我們以人來講,有些人他的心一直向外跑,他一直想要出去外面玩,他沒有辦法待在家裡,所以從他的行為上,我們就可以知道這個跟欲界眾生的行為是相當吻合的。因為欲界,為什麼叫欲界呢?就是對五欲非常的貪著,內心無法往內收攝,一直往外跑,所以在這種的情況下去投生,當然就到欲界裡面了。有些人他不喜歡往外跑,他內心一直往內收攝,所以由這種的情況下而生到了上界,上界就是色界和無色界了;投生到上界,所以就遠離了欲界了。當然並不是這麼簡單,這還要許多的條件,內心收攝到某一個程度之後,才會真正的投生到上界。

但是我們可以從人的不同的起心動念,可以知道說由不同的業,確實能夠感得不同的果,所以這是可以用理由來推理的,來相信的。如果沒有繞這麼一大圈,要我們直接去相信地獄,那太困難了。這也是為什麼,我有一個認識的印度朋友,他非常的謙虛,人非常的好,有一次他跟我講,他去我們圖書館,因為在教佛學,他有去聽佛學的講課。他說聽到有關慈悲、四聖諦等,這些內涵的時候,他感觸非常的深刻,他覺得如此殊勝的教法,於是非常的隨喜和讚歎;但是當他聽到地獄的內涵的時候,他說一下子好熱,一下子又好冷,所以他甘脆就不去了,他有這樣跟我反應。

所以當我們透過三淨相,去相信極細微隱蔽分的時候,其實最主要的要相信佛陀的悲智功德,所以雖然在大論典裡面有說,以三淨相來相信極細微隱蔽分,可是這不是那麼簡單的。它裡面包含著很多的內涵,有很多的因素我們必需要去具足。如果我們沒有真正的,深信佛陀的智慧功德,我們不覺得他具有如此的遠見、或者是深見,能夠看到我們看不到的,更深奧的一層,我們就沒有辦法相信。但是當我們深信佛陀的智慧,絕對超過於我們,而且通達一切的話,那對於佛所說的極細微隱蔽分,我們對佛所產生的這種信任,才有辦法真正的堅定,才有辦法真正的發起。

對佛無比的智慧,我們要如何去相信?是透過緣起性空的道理。透過大論典裡面所說的性空的內涵,反覆的去思惟,一次再一次的去思惟。當我們真正的體會到,依由緣起而說性空,原來一切的痛苦來自於,對於性空的不認知而產生的。如果真實體會到這種法味甘露的話,那時候我們對佛的智慧,真的是無體投地的佩服、欽佩,因為第一次自在宣說緣起性空的導師是誰?就是釋迦牟尼佛。

每一天我們所看的這個事物,我們看成的都是從他那邊而產生,但實際上卻非如此,因此我們產生了痛苦之因,如此殊勝的教法真的唯有佛才有辦法說到,而且只有佛才能自在的宣說。所以當我們去相信到,無始以來都沒有認知的,這種如此深奧的內容,千真萬確的實相就擺在自己的面前,但是卻一直都沒有看到;今天被佛給點醒的時候,那時候我們真的是從心深處,去欽佩、尊敬佛陀的智慧,而去看到佛陀的慧功德。

再加上由菩提心,如果自己真的去體會到,愛他勝於愛己,而且是愛一切有情眾生的這種悲愍心,自己真的去修行,有去感受到那種甘味,那種甜甜的味道,如果自己有去感受到的話,那對於佛陀的悲心的功德,我們真的是打從心裡的欽佩,不會有任何的疑惑。當我們真正的深信,體會到佛陀的悲智功德,不只對於歸依,會有強大的幫助以外,對於佛所說的極細微隱蔽分的信任,絕對有幫助的。

這時候再以三淨相,來相信佛所說的極細微隱蔽分,這樣才是真的強而有力。否則的話,我們只是按照大論典的說辭,說由三淨相去相信佛所說的極細微隱蔽分,好像只嘴巴說說而已,內心沒有感觸。這也是為什麼宗喀巴大師,在寫《緣起讚》的時候,也如此的說「依由佛說了緣起的緣故,所以當我相信到緣起性空的內容的時候,由此我更相信佛所說的其他的一切的法義,一切的教法。」

所以宗大師在《緣起讚》的時候就說到了,「緣起道之正因相,見尊說法無能比,由此證知尊餘法,亦為定量起決定。」所以由導師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這麼如此殊勝的緣起性空的內涵,無人能及的緣起性空的內涵,因為了解的緣故,所以從此我更堅信,佛所說的其餘的所有教法,於是而產生了決定。

同樣的《四百論》提婆菩薩也有說到:「若於佛所說,深事以生疑,可依無相空,而生決定信。」對於佛所說的極細微隱蔽分的內涵,如果產生一點點絲毫疑惑,那時候可以由無相空性、緣起性空的內容,來相信佛所說的其餘一切教法和法義,而生起決定信。我們現在看宗大師所著作的本文:

從此漸隔四千四千踰繕那下,而有餘七。如是八中、初等活者,謂彼有情多共聚集,業增上故,種種苦具次第起,互相殘害,悶絕躄地;次虛空中發如是聲:汝諸有情可還等活;次復欻起,如前殘害──由是當受無量眾苦。

87頁)二、黑繩者。其中所生諸有情類,謂多當受如是眾苦:諸守獄卒,以黑繩拼或為四方或為八方,或為種種非一紋畫,如其所拼,如是以刀或斫或割。三、眾合者,謂彼有情或時輾轉而共集會,爾時獄卒驅逐令入如二羺頭鐵山之間,從此無間兩山合迫,爾時從其一切門中血流涌注,如是如諸羊馬象獅及如虎頭合迫亦爾。又集會時,驅逐令入極大鐵槽,壓迫全身如壓甘蔗。又集會時,有大鐵山從上而墮,於鐵地基若斫若剖、若擣若裂,如是等時,血流涌注。四、號叫者,謂彼有情尋求宅舍,即便趣入大鐵室中,始纔入已,火便熾起,由是燃燒。五、大號叫者,多與前同,其差別者,謂其鐵室層匝有二。六、燒熱者,謂彼有情為諸獄卒置於眾多踰繕那量,極熱燒然大鐵熬中,輾轉燒煿,猶如炙魚。熾然鐵丳從下貫入徹頂而出,從口二眼二鼻二耳、一切毛孔,猛燄熾生。又置熾然大鐵地上,或仰或覆,以極熾然炎熱鐵椎或打或築。七、極熱者,謂以三尖大熱鐵丳從下貫入,左右二鋒,徹左右髆,中從頂出,由是因緣從口等門,猛燄熾生。又以熾然炎熱鐵鍱遍裹其身。又復倒擲熾然涌沸彌滿灰水大鐵鑊中,其湯涌沸,上下漂轉,若時銷爛皮肉血脈,唯餘骨瑣;爾時漉出,置鐵地上,待其皮肉血脈生已,還擲鑊中。餘如燒熱。

88頁)八、無間者,謂自東方多百非一踰繕那地,猛火熾然,即從其中騰燄而來,由此漸壞彼諸有情皮肉筋骨,直徹其髓,遍身一切猛燄熾然,燒如脂燭;所餘三方,悉皆如是。四方火來,於彼合雜所受苦痛無有間隙,唯因號哭叫苦聲音,知是有情。又於盛滿熾然鐵炭大鐵箕中,而為揃簸。又命登下熱鐵地上諸大鐵山。又從口中拔出其舌,以百鐵釘釘而張之,令無皺摺,如張牛皮。又置鐵地令其仰臥,以大鐵鉗鉗口令開,熾然鐵丸置其口中。又以烊銅而灌其口,燒口及喉,徹諸腑臟,從下流出。所餘諸苦,如極燒熱。此但略說粗顯苦具,非餘種種眾多苦具而不可得,如是所住住處之量及諸苦等,是如本地分中所說錄出。

此諸大苦,要經幾時而領受者,如親友書云:「如是諸苦極粗暴,雖受經百俱胝年,乃至不善未盡出,爾時與命終不離。」謂其乃至能受業力未盡以來,爾時定須受彼諸苦。此復人間五十歲,是四天王眾天一日一夜,以此三十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此五百歲是四天王眾天壽量。總此一切為一日夜,三十日夜為一月,此十二月為一歲,此五百歲,是為等活地獄壽量。如是人間百歲、二百、四百、八百、千六百歲,如其次第是三十三,乃至他化自在諸天,一日一夜。其壽量者,謂各自天千歲、二千、四千、八千、萬六千歲。如此次第,是從黑繩,乃至燒熱一日一夜。以各自歲,從千乃至一萬六千。俱舍論云:「人中五十歲,是欲界諸天,下者一日夜,上者俱倍增。」又云:「等活等六次,日夜與欲天,壽等故彼壽,數與欲天同,極熱半、無間中劫。」本地分中亦同是義。

癸二、近邊地獄

89頁)近邊者。謂彼八種大那落迦,一一各有四牆四門,其外皆有鐵城圍繞。其城亦復各有四門,一一門外,

有餘四。四有情地獄,謂煨坑;屍糞臭泥,或穢糞泥,惡臭如屍;利刀道等;無極大河。其中初者,謂有煻煨,沒齊膝許。彼諸有情,為求舍宅,遊行至此,下足之時,皮肉及血,並皆銷爛,舉足之時,皮等還生。第二者,謂即與此無間相鄰有穢糞坑,臭如死屍,彼諸有情,為求舍宅,遊行至此,顛陷其中,首足俱沒。其糞泥內,多有諸蟲,名曰利柴(嘴巴很尖的意思),穿皮入肉,斷筋破骨,取髓而食。第三者,謂與此泥無間相鄰,有多利刀、仰刃為路。彼諸有情,為求舍宅,遊行至此。下足之時,皮肉筋血,悉皆刺截,舉足之時,

復生如故。與此無間,有劍葉林,彼諸有情,為求舍宅,遊行至此,遂趣其陰,纔坐其下,眾多葉劍,從樹而落,斫截其身,一切支節。是諸有情,便即躄地,來諸釐狗,擄製脊脂,而噉食之。從此無間,有鐵設拉末梨林,彼諸有情,為求舍宅,遊行至此,遂登其上,當登之時,諸刺向下,欲下之時,復迴向上,由是貫刺一切支節。次有大烏名曰鐵柴,上彼頭頂,或上其膊,探啄眼睛而噉食之。是等同是刀劍苦害,故合為一。

90頁)第四者,設拉末梨,無間相鄰,有廣大河,名曰無極,沸熱灰水,彌滿其中。彼諸有情,為求舍宅,墮中煎煮,上下漂沒,如以豆等置大鑊中,以水彌滿,猛火煎煮。其河兩岸有諸獄卒,手執杖索,及以大網行列而住,遮不令出。或以索羅,或以網漉,仰置熾然大鐵地上,問何所欲,彼若答曰:「我等今者竟無覺知,然甚飢渴。」便以極熱燒然鐵丸置其口中,及以烊銅而灌其口。此等皆如本地分說,其中復說近邊、獨一,二中壽量,無有決定。然其能感如是苦業,乃至未盡,爾時即當於如是處,恆受諸苦。

癸三、寒冷地獄

八寒地獄者。謂從八大有情地獄,橫去一萬踰繕那外,是有彼處。即從此下三萬二千踰繕那處,有寒皰獄,次下各隔二千二千踰繕那處,有餘七焉。其中皰者,謂遭廣大寒觸所觸,一切身分悉皆卷縮,猶如瘡皰。皰裂之中,所有差別,謂瘡卷皺,如泡潰瀾。歇哳詀、郝郝凡、虎虎凡者,是以叫苦聲音差別,而立其名。裂如青蓮者,謂遭廣大寒觸所觸,其色青瘀裂五或六。裂如紅蓮所有差別,謂過青已,變為紅赤,皮膚分裂,或十或多。裂如大紅蓮所有差別,謂其皮膚,變極紅赤,分裂百數,或更繁多。如是次第,處所量齊,及諸苦等,皆是依於本地分說。本生論云:「斷無見者於後世,當住寒風黑暗中,由此能銷諸骨節,誰欲自利而趣彼。」此說住於黑暗之中。弟子書中亦云:「無比嚴寒侵骨力,遍身慄戰而縮屈,百皰起裂生諸蟲,嚼抓脂髓水淋滴。寒迫齒戰毛髮豎,眼耳喉等悉寒逼,身心中間極蒙蔽,住寒地獄苦最極。」

91頁)受如是苦經幾時者,謂乃至未盡如是惡業。此又如本地分云:「生寒地獄有情壽量,當知望於諸大有情地獄有情,次第相望各近其半。」俱舍釋中引經說云:「諸苾芻!譬如此間摩羯陀國,納八十斛胡蔴大篙,以諸胡蔴高盛充滿。次若有人經越百歲,取一胡麻。諸苾芻,由是漸次容八十斛胡蔴大篙,速當永盡,然我不說生寒皰中諸有情壽而能永盡。諸苾芻!如二十皰,如是乃為一皰裂量。廣說乃至,又諸苾芻!如其二十裂如紅蓮,如是裂如大紅蓮量,其一亦爾。」謂乃至爾許壽量受苦。

癸四、獨一地獄

獨一地獄者。謂於寒熱地獄近邊。本地分說人間亦有。事阿笈摩亦說住於近大海岸,猶如僧護因緣中說。俱舍釋亦云:「如是十六有情地獄,是由一切有情共業增上而成。獨一地獄,或由眾多或二或一別業而成。此等形相差別非一。處所無定,若河若山、若曠野處、若所餘處、若於地下,悉皆有故。」如是能感於彼等中受生之因,如下當說,(92頁)極近易為,於日日中亦集多種。先已集者現有無量,是故不應安穩而住,應思此等深生畏怖,與彼中間,唯除隔絕悠悠之息而無餘故。如是亦如入行論云:「已作地獄業,何故安穩住?」親友書亦云:「諸作惡者唯出息,未斷之時而間隔,聞諸地獄無量苦,如金剛性無所畏。見畫地獄及聽聞,憶念讀誦造形相,尚能引發諸恐怖,況諸正受猛異熟!」生死苦中,諸惡趣苦,極難忍受,其中復以地獄諸苦極難堪忍。於一日中,以三百矛,無間猛刺,所有痛苦,於地獄中,微苦少分,亦莫能比。諸地獄中,又以無間苦為至極。親友書云:「如於一切安樂中,永盡諸愛為樂主,如是一切眾苦中,無間獄苦極粗猛。此間日以三百矛,極猛貫刺所生苦,比於地獄輕微苦,非喻非能及少分!」能感如是眾苦之因,唯是自內三門惡行。如是知已,應盡士夫力用策勵,輕微惡行,莫令染著。即前書云:「此諸不善果種子,即身語意諸惡行,汝應盡力而策勵,縱其塵許莫令侵!」

壬二、旁生所有眾苦 

思惟旁生苦者。謂旁生中諸羸劣者,為諸強力之所殺害。又為人天資生之具,自無自在,為他驅馳,遭其傷殺撻打損惱。本地分說,與諸人天共同依止,無別處所。俱舍釋云:「旁生謂諸水陸空行。其處根本是謂大海,餘者皆從大海散出。」

93頁)親友書亦云:「旁生趣中遭殺害、繫縛打等種種苦,諸離寂滅淨善者,互相吞噉極暴惡。有因真珠及毛骨,由肉皮故而死亡,無自在故由他驅,足手鞭鉤及棒打。」其中初頌顯示總苦,其第二頌顯示別苦。言打等中,這個等含攝什麼意思呢?等攝驅馳及穿鼻等,此是依於由人、非人作殺害等。互吞噉者,是約傍生眾同分中,所為損害。寂滅淨善者,謂能證得涅槃善法。遠離此者,顯極愚蒙,不堪道器。從足踢使,至以棒打,而為驅使,五事如次,謂馬、水牛、驢、象、牛等。此等是如親友書釋中所說。其餘尚有生於黑暗及以水中,老死於彼,負重疲勞,耕耘剪毛,強逼驅使。又以非一,殺害方便,苦惱而殺。又受飢渴、寒暑逼惱。又由獵士,多方惱害。應於此等,常懸畏懼,思維眾多苦惱道理,厭患出離。其壽量者,俱舍論云:「旁生長經劫。」謂壽長者,能達劫量,短則無定。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三終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四

壬三、餓鬼所有眾苦

94頁)思惟餓鬼苦者。謂諸習近上品慳者,生餓鬼中。彼復常與餓渴相應,皮及血肉悉皆枯槁,猶如火炭,散髮覆面(難道餓鬼沒有禿頭的嗎?),口極乾焦,舌常舐略。此中有三:於諸飲食有外障者,謂彼若趣泉海池沼,即於其處,為餘有情持劍槍矛,遮其泉等不令趣近,及見其水變為膿血,自不樂飲。於諸飲食有內障者,謂有其口細如針孔,口或如炬,或有頸癭、或腹廣大,縱得飲食無他障礙,然自不能若食若飲。於諸飲食自有障者,謂有餓鬼名猛燄鬘,所有一切若飲若食,悉皆然燒。有名食穢,食糞飲溺,及有唯能飲食不淨、生熟臭穢,有損可厭。或有唯能割食自肉,不能受用淨妙飲食。餓鬼在那裡呢?

是等處所,如俱舍釋云:「諸餓鬼王名為琰魔,諸鬼本處琰魔王國,於此贍部洲下過五百踰繕那而有,從此輾轉散居餘處。」親友書亦云:「於餓鬼中須依近,欲乏所生相續苦,無治飢渴寒熱勞,怖畏所生極暴苦。或有口細如針孔,腹等山量為飢逼,下劣捐棄不淨物,尚不具足尋求力。有存皮骨裸形體,如枯枝葉多羅樹,有於夜分口熾然,受用口中燒然食。有下種類諸不淨,膿糞血等亦無得,面互相衝有受用,頸癭成熟所生膿。諸餓鬼中於春季,月炎冬季日亦寒,令樹無果諸餓鬼,略視江河亦當乾。」

95頁)其中初頌顯示總苦,所餘諸頌顯示別苦。勞為食故,遍處馳求。畏,謂由見執劍杵索諸士夫故,而起畏怖。下劣捐棄,謂隨意棄。夜分者,謂至夜間其口燒然。口中燒然者,謂隨所食皆燒其口。受用,謂食。眼如惡毒之所然燒,甘涼泉河,悉當枯竭。又於一類顯似猛燄,火炭充滿。又於一類顯為膿河,種種穢蟲彌滿流注,是釋中說。弟子書亦云:「猛渴遙見無垢河,欲飲馳趣彼即變,雜髮青污及爛膿,臭泥血糞充滿水。風揚浪灑山清涼,檀樹青蔭末拉耶,彼趣猛燄遍燒林,無量株杌亂雜倒。若奔畏浪高翻滾,泡沫充溢大水藏,彼於此見熱沙霧,紅風猛亂大曠野。此住其中望雲雨,雲降鐵箭具炭煙,流飛熾炎金剛石,金色電閃降於身。熱逼雪紛亦炎熱,寒迫雖火亦令寒,猛業成熟所愚蒙,於此種種皆顛倒。針口無量由旬腹,苦者雖飲大海水,未至寬廣咽喉內,口毒滴水悉乾銷。」

其壽量者,本地分及俱舍論說,鬼以人間一月為一日,乘此自年能至五百。親友書云:「常無間息受眾苦,由其惡行堅業索,繫縛一類有情壽,五千及萬終不死。」其釋說為一類餓鬼壽量五千,或有一類壽量萬歲。

96頁)本地分說,三惡趣中身量無定,由其不善增上力故,大小非一。若思如是惡趣眾苦,應作是念:現在探手煻煨之中住一晝夜;或於嚴冬極寒冰窟,裸而無衣,住爾許時,或數日中不用飲食,或蚊虻等,哳咬其身,尚且難忍,何況寒熱諸那落迦,餓鬼、旁生互相吞噉,是等眾苦,我何能忍?度現在心,乃至未能轉變心意,起大怖畏,應勤修習。若雖知解,或未修習,或少修習,悉皆無益。如事阿笈摩說慶喜妹家二甥出家,教其讀誦,彼讀數日,懈怠不讀,付與目犍連子,仍如前行。慶喜囑曰:「應令此二意發厭離。」目犍連子引至晝日所經處所,化為有情大那落迦,彼等聞其斫截等聲,遂往觀視,觀見斫截所有眾苦,又見彼處有二大鑊,涌沸騰然。問云:「此中全無入者耶?」報云:「阿難陀有二甥,既出家已,懈怠廢時,死後當生此中。」彼二慌恐,作如是念:「設若知者,現或置入。」次返目犍連子處,詳白所見。目犍連子告云:「二求寂,若此過患,若餘過患,悉是由其懈怠所生,當發精進。」彼二遂發精進,若未食前,憶念地獄,則不飲食,若於食後而憶念者,即便嘔吐。又引至餘晝經行處,於餘一處,化為諸天。彼由聞其琵琶等聲,遂往觀視,見有天宮,天女充滿而無天子,問其無有天子因緣,答云:「阿難陀有二甥,既出家已,發勤精進,彼二死後,當生此中。」彼二歡喜,還白目犍連子。教曰:「二求寂,若此勝利,若餘勝利,悉從勤發精進而生,應發精進。」

97頁)次發精進受聖教時,見如前引,實相應經中宣說,從諸善趣而生惡趣。問云:「聖者!我等若從人天之中,死後復生三惡趣耶?」告云:「二賢首,乃至未能斷諸煩惱,爾時於其五趣生死,如轤轆理,應須輪轉。」彼二厭離,作是白云:「今後不行諸煩惱行,惟願為說如是正法。」目犍連子為說法已,證阿羅漢。是故能滅懈怠,能發精進,勤修正道,策發其意,令希解脫及證解脫。其根本因者,謂讚修苦。縱有大師現住世間,於此教授,更無過上而可宣說。即於此中,發生下中士夫意樂,次第極顯。淨修心量,亦是乃至未起如是意樂以來,應須恆常勵力修習。內鄔嗉巴亦云:「應觀能生彼中之因,先作未作,現作未作,為念不念當來應作。若先已作,或現正作,或念後時而當作者,則當生彼。若生彼中,爾時我當何所作耶?我能忍乎?作是念已,作意思惟,必須令其腦漿炎熱,起坐慞慌,無寧方便,隨力令發畏怖之心。」此是切要。現得善身,若如是思,能淨先作,未來減少。先所作善,由猛欲樂,發願令轉增長繁多。諸當新作堪能趣入,則日日中能使暇身具足義利。若於現在不思彼等,墮惡趣時,雖求從彼畏怖之中,救護依處,然不能得。爾時於其應不應作,無慧力故,不能取捨。如入行論云:「若時能行善,然我未作善,惡趣苦蒙蔽,爾時我何為?」又云:「誰從此大畏,能善救護我?睜其恐懼眼,四方覓歸依。見四方無依,次乃遍迷悶,彼處非有依,爾時我何為?故自今歸依,諸佛眾生怙,勤救眾生事,大力除諸畏。」此僅粗分,廣如念住經說。定須觀閱,數數觀閱,於所觀閱,應當思惟。

宗大師在此非常語重心長的跟我們說,且而用辭非常的強而有力,這只是簡略為我們說到三惡道痛苦而已,如果要知道更多的內涵,我們必須去看《念住經》,必須閱讀。光是閱讀 一兩 次是不夠的,要把這個內容記下來,所以「數數觀閱」。光是內容記住也是不夠的,必須反覆的思惟生起定解,所以「於所觀閱,應當思惟」。

這以上說到三惡道的痛苦,我們不要像看電視或看電影一樣的,以一種保持距離的方式來作觀想,那是錯的。應該把自己當為是主角,自己親身的去體會,讓自己生起感受,畏懼的感受為止,而且越清楚的話,這種感受力會越強,對於三惡道的畏懼會越大,這是非常重要的。對三惡道的畏懼,真正發起的話,而且這個發起不是 一兩 次,而是長時,如果真正發起的話,我們真的才會害怕什麼叫做「業障」。如果我們害怕業障的話,業障的造者──煩惱,我們才會跟著害怕。所以由此,我們才會真正斷除對今世的貪著,以及斷除後世的貪著,才有辦法真正生起厭離心。出離心是由此發起的,所以這個很重要,三惡道痛苦的思惟,必須反覆的去做觀修,直到真正生起畏懼為止。


備註 :